德宗朝唐蕃关陇战争与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

德宗朝唐蕃关陇战争与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
德宗朝唐蕃关陇战争与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

第31卷第3期2017年6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31No.3Jun .2017

[收稿日期]2017-02-01

[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13: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13ZD1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14ZDB031)。

[作者简介]胡岩涛,男,山东蓬莱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民族关系史、中国考古学研究。

URI :https://www.360docs.net/doc/5f10111394.html,/kcms/detail/65.1210.C.20170616.1316.036.html

德宗朝唐蕃关陇战争与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

胡岩涛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The War of the Tang and the Tibetan in Guanlong Are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g ’an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in Emperor Dezong ’s Period

Hu Yan-tao

(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Xi ’an ,Shaanxi 710069,China)

Abstract:Tang Dynasty was in a crisis when Emperor Dezong was coming into position.It adopted a flexible policy to the Tibetans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society destroyed by wars.However ,Tibetans made excuses that the Tang government didn ’t keep promises during the oppression of Jingyuan military coup ,and started wars again in the second year of Zhenyuan.The next year ,Tibetan killed the negotiator of Tang Government ,which marked the complete break-up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overnments.From then on ,Tibetans launched a violent attack on Tang Dynasty ’s core areas.Tang government took advice of Prime Minister Libi--not only arranging the correct defensive measures in Guanlong area but also using the southwest battlefield to limit the forces of Tibetan.After many years of hard work ,the Capital Chang ’an strengthened military defense system.Hence ,Tibetans may not be an outright threat to Changan like before.

Keywords:Emperor Dezong ’s period ;the war of the Tang Governmen and the Tibetan ;Guanlong area ;the capital Changan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摘要]唐德宗即位初期,唐朝依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德宗为腾出手来处理国内战乱创伤和对付骄

横不臣的藩镇,对吐蕃采取了以和为贵的政策,主动修好唐蕃关系。然而,在唐朝平定泾原兵变过程中,吐蕃借口唐廷没有兑现诺言,于贞元二年重新挑起战争。贞元三年,吐蕃在平凉会盟中又截杀唐朝与盟人员,这标志着德宗和蕃政策的彻底破产,吐蕃开始大举进攻唐之腹地关陇地区。在此背景下,唐廷采纳宰相李泌的策略,不仅采取正确的抵抗方式和与御边措施,而且还利用西南战场来牵制吐蕃力量。经多年惨淡经营,京都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致使吐蕃不能像先前一样动辄长驱直入,直接威胁长安了。

[关键词]德宗朝;唐蕃战争;关陇地区;京都长安;军事防御体系[中图分类号]K242.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04(2017)03-0118-07

安史之乱后,唐朝盛极而衰,吐蕃趁唐廷守备空虚,趁虚而入。在唐朝元气大伤的情况下,面对吐蕃在关陇地区的凌厉攻势,唐军难以招架,京都长安曾一度被蕃军攻陷。代宗朝君臣在国难当头之际,上下一心,“坚定地维护不割土、不弃民、不

输帛的政治原则,在战备上全力组织抵抗”

[1]125

,与吐蕃交战过程中逐渐在长安西北部的盐灵、邠宁、凤翔、泾原等地建立军镇,重建包括边镇兵、神策军和关东戍卒在内的边兵进行防秋,初步构建起京都军事防御体系,“暂时将吐蕃遏制在泾、原以

西”

[1]125

。德宗即位后,唐朝国力进一步衰退。彼时,吐蕃正值赞普乞黎苏笼猎赞在位,吐蕃北攘回纥,

DOI:10.13880/https://www.360docs.net/doc/5f10111394.html,65-1210/c.20170616.017

第3期

西拒大食,南征天竺,武功最盛,让唐朝心存忌惮,故唐廷不得不重新调整对蕃政策。

一、德宗初期的对吐蕃和好政策

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唐德宗即位,次年改元建中。唐朝因多年战乱,边防日蹙,人口锐减,已经不能与往日相比。是时,国内藩镇又骄横跋扈,不服中央管控,为唐廷社稷之大患。唐朝与回纥、南诏关系也逐渐恶化,吐蕃又步步紧逼,唐廷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德宗为腾出手来处理国内战乱创伤和对付骄横不臣的藩镇,同时也为牵制回纥与南诏,一改代宗朝的对蕃政策,确定了“先内靖方镇,顾岁与虏确,其亡获相偿,欲以德绥怀之”[2]6092的方针,主动向吐蕃示好。

首先,唐朝主动归还吐蕃战俘。德宗即位三个月后,征拜隋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充通和吐蕃使”[3]2571,并将代宗朝唐廷扣留的吐蕃使臣和俘虏五百余人,“各给衣一袭,使伦统还其国,与之约和”[3]3568。同年,十月,吐蕃联合南诏发兵十万,分三路大举进攻唐之巴蜀。德宗以李晟为将,率神策军等与山南、东川兵进行抵抗,俘虏大量吐蕃兵。本来按唐朝惯例,俘虏应被罚为奴隶,但德宗认为,“戎狄犯塞则击之,服则归之。击以示威,归以示信。威信不立,何以怀远!”[4]61便下令赐俘虏“缣二匹、衣一袭而归之”[3]3569。建中元年(780),五月,德宗再次派韦伦入吐蕃议和。“吐蕃见伦再至,甚欢”[3]3569,并遣使臣与韦伦共赴长安“献方物,修好也”[3]222。此后,唐廷又以殿中少监崔汉衡为使臣前往吐蕃传达友好的信息,吐蕃方面则归还唐战俘八百余人,撤换不同意与唐朝和好的大相尚结悉。如此一来,双方在归俘、修好、酬谢、慰谕、商议会盟等方面都作出一番友好姿态和退让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敌对关系,唐朝京都防御体系的压力也有所减轻。

其次,唐朝为吐蕃修改敕书、境土[5]117。建中二年(781),十二月,崔汉衡与入蕃使出使吐蕃,所携敕书中有“所贡献物,并领讫;今赐外甥少信物,至领取”[3]3569之言,这令吐蕃感到不满。吐蕃赞普认为,吐蕃与唐朝本为舅甥国,双方关系是对等的,怎么能以臣礼相待呢?并且试图让唐朝按照吐蕃的要求划定边界,即在云州以西,以贺兰山为界。不仅如此,吐蕃还要求盟约依照睿宗景龙二年的

敕书:“唐使到彼,外甥先与盟誓;蕃使到此,阿舅亦亲与盟。”[3]3569唐廷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从大局出发,在细枝末节上未与其计较,“为改敕书,以‘贡献’为‘进’,以‘赐’为‘寄’,以‘领取’为‘领之’”[3]3569,且解释道:“前相杨炎不循故事,致此误尔”[3]3569,并“其定界盟,并从之”[3]3569。

最后,唐朝主动促成唐蕃清水会盟。建中三年(782)九月,崔汉衡与吐蕃使臣区颊赞一同来到长安,向德宗传达吐蕃愿意会盟的友好信息,随后双方开始协商会盟缔约之事。十月,唐廷遣使于吐蕃,告以结盟之期。建中四年(783),正月,唐蕃双方分别派高官为代表在清水进行会盟,签订盟誓文约,重申“代为婚姻,固结邻好,安危同体,舅甥之国”[3]3570的关系,并表示今后“是必诈谋不起,兵车不用矣”[3]3570。清水盟约规定:“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3]3570盟约对双方边界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还作了说明,但是这场会盟的主持者是双方的边将,因此划定的界限并不具备一定的效力,因为这还需要唐朝和吐蕃的最高统治者的最终裁决,或者是由双方行政机构派遣更高级别的官员进行一次更为细致的界约固定与盟会[1]139。史载,“四月……上命宰相、尚书与吐蕃区颊赞盟于丰邑里,区颊赞以清水之盟,疆场未定,不果盟。己未,命崔汉衡入吐蕃,决于赞普”[4]63。区颊赞强调“疆场未定”,由此拒绝与唐朝会盟的根本原因应该在于清水盟约上的规定未能满足吐蕃对拓展疆域的政治需求[1]140。虽然唐朝等于实际上承认了吐蕃占领土地的事实,但对于缓和唐蕃关系而言,清水会盟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有利于唐廷专心处理国内事务,对于发展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也有一定的帮助[6]252。

二、贞元二年、三年唐朝与吐蕃

战火重开的起因

对蕃和好政策的实行,并不意味唐朝放松对吐蕃的警惕,而双方关系的缓和,则为唐廷加强中央集权,平定藩镇叛乱创造了契机。建中四年(783),

胡岩涛:德宗朝唐蕃关陇战争与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119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

德宗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去营救被叛臣李希烈所围困的襄城。路过长安时,“军士冒雨,寒甚”,唐廷对此竟然“一无所赐”[7]7352,由此引起将士不满,遂导致军队哗变。泾原兵攻下长安,立前任行营节度使朱泚为帝,改国号为秦。德宗逃至奉天后,一面调集各路大军平叛,一面“遣秘书监崔汉衡使吐蕃,发其兵。”[4]65吐蕃对帮助唐朝处理泾原兵变的态度是积极的,很快“遣使来朝,请以兵助国讨逆”[3]231。德宗急于平叛,故对吐蕃来使承诺,若是吐蕃出兵帮助唐朝平息叛乱,唐朝将割让伊西、北庭给予吐蕃。元兴元年(784),四月,吐蕃将论莽罗依率兵两万,由唐将曹子达指挥,配合唐军取得武亭川大捷,泾原兵变基本平息。

需要指出的是,吐蕃在帮助唐廷对付泾原兵叛乱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停师观望、首鼠两端、圆滑骑墙的立场,还接受过叛将朱泚巨额贿赂,引兵回国。当吐蕃使臣来长安要求唐廷履行诺言时,遭到唐朝臣、将士的坚决反对。宰相李泌认为,吐蕃岁攻陷河西,隔绝西域,但安西、北庭二镇将士苦战支撑,一旦被朝廷所丢弃,不仅会引起军心动摇,如果为敌所用则后患无穷。德宗最后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以吐蕃助国讨逆不彻底,又大肆掠夺财物为由,拒绝割让安西、北庭之土地,取而代之则以每年赏赐彩绢一万匹,这导致两国关系迅速再度恶化。

此时,乞黎苏笼猎赞一直要求修改清水界约,其实质就是在于妄想并吞安西、北庭,而唐朝的决策至兴元元年(784)末始定,但似乎并未及时答复吐蕃,故贞元元年(785)两国相安无事[1]144。贞元二年(786),二月,唐廷遣使入吐蕃,正式拒绝了吐蕃的要求,于是吐蕃开始准备再次进攻唐朝。八月丙戌,吐蕃大将尚结赞集结军队寇泾、陇、邠、宁等地,“掠人畜,芟禾稼”,致使唐朝“西鄙骚然,州县各城守”,德宗急“诏浑将万人,骆元光将八千人屯咸阳以备之”[4]68;九月,吐蕃游骑已经到达好畤。乙巳,长安实行戒严,唐廷“复遣左金吾将军张献甫屯咸阳”[4]69。此时,长安的局势非常严峻,民间有传言德宗要去外地躲避吐蕃,因此城内人心惶惶。是月,唐将李晟的部下王佖领精兵三千埋伏于汧城,出其不意,偷袭吐蕃中军,大败尚结赞。随后,蕃军二万又寇凤翔,但在唐军顽强抵抗下,“经宿,乃引退”[4]69。十月,癸亥,李晟遣蕃落使野诗良辅与王佖

率步兵、骑兵共计五千袭击吐蕃的摧砂堡。壬申,遇吐蕃众二万,与战,破之,乘胜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斩其将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积而还[4]69。此战获得大胜,吐蕃军被迫引兵自宁、庆北去,在合水北岸驻扎下来。邠宁节度使韩游瓖派人夜袭吐蕃营,杀敌数百,吐蕃追之,韩游瓖在平川结下列阵,击鼓于西山,制造声势,迫使吐蕃退却。从九月到十月的战况来看,虽然吐蕃的进攻颇为不顺,唐军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但是唐军多是坚壁固守或靠奇袭取胜,吐蕃依然主导着战局走向。蕃军见京都附近守备森严,便向北侵入,妄图占领战略要地,以便以后由北向南发动进攻,迫使唐廷屈服。十一月,辛丑,吐蕃寇盐州,刺史杜彦光弃城而逃。十二月,吐蕃陷夏州、银州,又陷麟州。蕃军各留一千余人驻守盐、夏二州,主力屯于鸣沙保,而此时正是冬春之际,吐蕃在粮草供应上出现困难。李晟攻克摧沙堡,马燧、浑瑊又督战鸣沙,尚结赞自知不是其对手,遂改变策略,假借归还唐朝盐州和夏州,要求唐廷与吐蕃再次进行会盟,对界约进行重新谈判。德宗怀疑吐蕃耍诈,对此不答应,但尚结赞“乃遣使卑辞厚礼求和于马燧,且请修清水之盟而归侵地,使者相继于路”[4]72。“(马)燧信其言……为之请于朝”[4]72。李晟说,“戎狄无信,不如击之”;韩游瓖认为,“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4]72检校尚书左仆射韩滉也认为,“今两河无虞,若城原、鄯、洮、渭四州,使李晟、刘玄佐之徒将十万众戍之,河、湟二十余州可复也”,并要求“其资粮之费,臣请主办”[4]72。德宗听从三人的建议,予以拒绝。马燧“请与吐蕃使论颊热俱入朝论之”[4]72,主张以吐蕃图回纥。马燧、张延赏与李晟有间隙,一同反对李晟的意见,这时韩滉又去世了,朝中无重臣支持李晟意见。德宗因“恨回纥,欲与吐蕃和,共击之,得二人言,正合己意,计遂定”[4]72。史载“尚结赞颇多诈谋”[8],他早就认识到“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当以计去之”[4]69,于是设计了以马燧请和,然后浑瑊与盟,最后劫持浑瑊嫁祸马燧的阴谋。尚结赞在接见唐使时,除了要求浑瑊赴盟,还让杜希全、李观等主边大员一同前往。李晟曾警告“盟所为备不可不严”[4]73,却被张延赏诬告“晟不欲盟好之成,故戒瑊以严备”[4]73。德宗召见浑瑊,让其“切戒以推诚待虏,勿自为猜贰,以阻虏情”[4]73。李晟听闻后,泣谓所亲曰:“吾生长西陲,备谙

120

第3期

虏情,所以论奏,但耻朝廷为犬戎所侮耳!”[4]73起初,唐使崔瀚曾探知吐蕃兵力虚实,建议德宗趁结盟之时发兵出击,但被拒绝,这从侧面也暴露出德宗作决策时缺乏统帅应有的品质。贞元三年(787),五月,浑瑊前往会盟地点准备议和,果真中计,险些被俘。《旧唐书》载平凉结盟过程如下:

浑瑊与尚结赞会于平凉。初,瑊与结赞约,以兵三千人列于坛之东西,散手四百人至坛下。及将盟,又约各益游军相觇伺。结赞拥精骑数万于坛西,蕃之游军贯串我师。瑊之将梁奉贞率六十骑为游军,才至蕃中,皆被执留,瑊不虞也。结赞又遣人请瑊曰:“请侍中以下服衣冠剑珮以俟命。”盖诱其下马,将劫持之。瑊与崔汉衡、监军特进宋凤朝等皆入幕次,坦无他虑,结赞命伐鼓三声,其众呼噪而至。瑊遽出自幕后,偶得他马,跨而奔归。时马不加衔,瑊伏于鬣而手加之,凡驰十余里,衔方及口,故追骑之矢,过而不伤焉。唯瑊之裨将辛荣招合数百人,据北阜与贼接战,须臾贼众四合,荣力屈而降。凤朝及瑊判官韩弇,并为乱兵所杀。汉衡及中官刘延邕、俱文珍、李清朝,汉衡判官郑叔矩、路泌,掌书记袁同直,大将扶余准、马宁及神策、凤翔、河东大将孟日华、李至言、乐演明、范澄、马弇等六十余人皆陷焉。余将士及夫役死者四五百人,驱掠者千余人,咸被解夺其衣[3]3573。

平凉结盟宣告了唐德宗和蕃政策的破产,唐廷震动极大。唐蕃关系再次彻底撕破,吐蕃随即对唐朝发动新一轮攻势,京都长安很快又面临严峻的威胁。

三、贞元三年及以后唐朝与吐蕃关陇交战

贞元三年(787)八月戊申,吐蕃帅羌、浑之众寇陇州,连营数十里,京城震恐[4]76。唐廷派军队戍守武功和百里城防备吐蕃进攻长安。“九月,丁巳,吐蕃大掠汧阳、吴山、华亭,老弱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驱丁壮万余悉送安化峡西,将分隶羌、浑,乃告之曰:‘听尔东向哭辞乡国!’众大哭,赴崖谷死伤者千余人”[4]76。“是月,吐蕃寇华亭及连云堡,皆陷之。甲戌,吐蕃驱二城之民数千人及邠、泾人畜万计而去,置之弹筝峡西”[4]79。泾州倚靠连云堡作为前哨,而连云堡被占领后,泾州城外吐蕃军活动频繁,故而城外的庄稼成熟后唐军难以收获,所以城内粮食匮乏,兵员战斗力下降。吐蕃选择秋季发动进攻,一路烧杀抢掠,目的就是在于破坏关中社会生产,瓦解唐军的抵抗意志。冬,十月,甲申,吐蕃寇丰义城,前锋至大回原,邠宁节使韩游瑰击却之;乙酉,复寇长武城,又城故原州而屯之[4]79。由于天气寒冷,吐蕃停止进攻,唐军也因粮草运输困难不得不休兵整顿。

面对吐蕃在关陇地区的进攻,德宗不得不重新检讨自即位以来有意奉行而连遭挫败的“和吐蕃而仇回纥”的基本国策[1]147,逐渐接受宰相李泌所提出的“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马亦易致矣”[4]77的大战略。李泌认为,“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矣。次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4]78。大食国在西域各国中最为强盛,地域广阔,自西海至葱岭,几乎占尽天下的一半。大食国与天竺皆仰慕中国,又世代与吐蕃为敌,唐朝与它们存在着结盟的可能性。当此之时,大食国东扩至中亚,与吐蕃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双方互相攻击不断,而南诏虽然与吐蕃在西南地区联合进攻唐朝,但是“云南与吐蕃大相猜阻,归唐之志益坚”[7]7516,况且因吐蕃对唐都长安久攻不下,其进攻重心似乎已被拉向西南地区。德宗采纳这一战略,虽然未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历史的演变却充分表明这是唐、蕃关系再次发生历史性转变的重要契机[1]147。

贞元四年(788),正月,德宗分别任刘昌为泾原节度使,李元谅为陇右节度使[4]79。三、四月间,刘昌修筑连云堡,李元谅修筑良原故城,这是唐军为防御吐蕃而修建的军事工程。五月,吐蕃三万余骑寇泾、邠、宁、庆、鄜等州。在此之前,吐蕃掠夺唐朝百姓后,将他们的妻子儿女扣为人质,然后又将其组成军队,由此导致“诸州皆城守,无敢与战者,吐蕃俘掠人畜万计而去”[4]80。九月,庚申,吐蕃尚志董星寇宁州,张献甫击却之;吐蕃转掠鄜、坊而去[4]80。可见,贞元四年(788)吐蕃对关陇地区的进攻以抢掠为主。吐蕃意图破坏关中社会生产,造成关中人心不稳,由此影响唐军防御。此后,关陇地区较大规模的战事逐渐减少,其中之缘由与唐军在西南战场上取得一系列胜利有密切之关系。在巴蜀地区,韦皋主政西川军务,他于贞元元年(785)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一上任就尽其所能招抚东蛮等诸界蛮族及东女国、西山八国羌族,“以离吐蕃之党,分其势”[4]71。贞元四年(788),“吐蕃发兵十万将

胡岩涛:德宗朝唐蕃关陇战争与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121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

寇西川,亦发云南兵”,此时南诏已经秘密依附唐朝,韦皋利用东蛮对吐蕃与南诏实行的反间计,“吐蕃始疑云南”[4]81,导致“云南怒,引兵回国”[4]81。吐蕃既然已经进犯,于是“遂分兵四万攻两林、骠旁,三万攻东蛮,七千寇清溪关,五千寇铜山”[4]81。“韦皋遣黎州刺史史韦晋与东蛮连兵御之,破吐蕃军于清溪外”[4]81。而后“巂州经略使刘朝彩等出关连战,自乙卯至癸亥,大破之”[4]81。

贞元五年(789),十月,“皋遣其将王曹道将兵与东蛮、两林蛮及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战于巂州台登谷,大破之,斩首二千级,投崖及溺死者不可胜数,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4]81。西川唐军取得了德宗临朝以来对蕃战争最大胜利,直接迫使吐蕃关陇进攻步伐放缓。贞元六年(790),十二月,唐之北庭陷落,德宗却又颁诏,发遣历次战役“所获吐蕃生口见在者,一切放归本国,仍并遣人送至界首”[8]。显然又是图谋议和的前兆,但吐蕃未予理睬,德宗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1]149。

贞元七年(791),二月,因弹筝峡口是吐蕃攻唐必经之路,唐廷命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故城以扼之[4]82。三月,刘昌又筑朝谷堡[4]82,唐朝的防线向西拓展近二百里。德宗朝以来唐蕃关陇战争开始出现向着唐朝有利的方向发展的转机。贞元八年(792),四月、六月,吐蕃又以骚扰战术为主入侵灵州、泾州,旨在破坏唐军屯田,但均被击退,这可能与吐蕃在西南战场连续受挫,军事力量受到牵制,在关陇地区无法发动大规模进攻有很大关系。

贞元九年(793)是唐朝与吐蕃进行关陇战争的重要时期。自长安北部的盐州沦陷后,“塞外无堡障,灵武势隔,西逼鄜坊,甚为边患”[3]3577。为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德宗下诏修复盐州防御,“二旬而毕。又诏兼御史大夫纥干遂统兵五千与兼御史中丞杜彦光之众戍之”[3]3577。同时,德宗“又诏泾原、湖南、山南诸军深讨吐蕃,以分其力”[3]3577,表明唐军初步具备了主动出击的能力。其时,唐蕃战争的主战场已经转向西南一带。南诏的叛蕃附唐,又与唐朝共同进攻吐蕃,使吐蕃在西南战场不得不由攻势变为守势。大食国与吐蕃的战争似爆发在乞黎苏笼猎赞在位末世,吐蕃精兵主力皆投入同大食的战斗,结果大败,自是元气大伤,这是吐蕃国势转衰的基本因素[1]158。与此同时,吐蕃还在西域与回纥进行连年战争,军事实力进一步削弱。吐蕃多

线同时作战,另其无论是在军事上,政治上还是外交上都显得十分被动。历史进程的演变显然证实了李泌“结回纥、大食、云南,与共图吐蕃”[4]76战略思想的高明与睿智。当然,吐蕃内部的争斗也让吐蕃力不从心,不能专心与敌国对抗。贞元九年(793)之后,根据史书记载,可以发现吐蕃在关陇地区的进攻迹象少了许多。

贞元十三年(797),唐军在吐蕃进攻的要地方渠、合道、木波之处筑城,并在马岭与吐蕃相拒数日,拓地三百里,表明关陇战争朝着唐朝有利的一面进一步发展。恰在这一年,乞黎苏笼猎赞薨,这基本预示着强大的吐蕃王朝国势盛极而衰。

贞元十七年(803),吐蕃寇盐州,陷麟州,掳掠一番而去。几乎与此同时,韦皋在西南发动维州之役,取得辉煌战绩。此役是吐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吐蕃再也没有实力对唐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贞元十九年(793),四月,“泾原节度使刘昌奏,请徙原州治平凉,从之。”[4]90这说明唐朝将京都防御体系全面向西移进,长安威胁也基本解除了。

四、德宗朝唐京都防御体系

构建的宏观审视

(一)增设军镇,建立纵横防御体系

吐蕃在关陇地区发动猛烈的进攻,让唐军难以招架。自代宗朝起,唐廷就已在京西北地区重新组建盐灵、邠宁、凤翔、泾原、鄜坊、振武等藩镇,德宗在此基础上又增设夏绥、天德二镇。“夏绥地处京北地区的东部。它西与盐、庆二州毗邻,东与河东相连。向北,它是天德、振武的后方;向南,它是鄜坊的屏障。只是在吐蕃大规模入侵时才有防御任务”[9]81。天德是以灵武北面的丰州、西受降城、天德军组成的独立节镇,因在长安最北端,战事较少,唐廷在此大力发展农业。至贞元十二年(796),唐朝的京都防御体系基本建成,“北线有天德、振武,排成横向防御回纥的战线,作为京西北藩镇的外围。在西线,以京西北的凤翔、泾原、邠宁、灵盐形成纵向防御吐蕃。在北线和西线防御的中间,又有夏绥和鄜坊作为二镇作为北线和西线的后方基地和第二道防线。这样就在京西北形成坚实的防御群体”[9]83。西线纵向防御吐蕃是军事战争的重中之重[10]37。

(二)肢解朔方军,严控神策军

122

第3期

朔方军作为唐朝精锐部队,一直是抵御吐蕃入侵的中坚力量,战功卓然。安史之乱后,唐廷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下降,藩镇迅速坐大。朔方精锐因战争需要,驻扎在长安周围,它的发展壮大必然会引起唐廷的戒备,所以从代宗朝起,唐廷就已经对朔方军的行动加以遏制。德宗即位后,又将朔方军一分为三:以朔方都虞候李怀光为河中尹,邠、宁、庆、晋、绛、慈、隰等州节度观察使;以朔方右留后常谦光兼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远军、天德、盐、夏、丰节度等使;以朔方左留后、单于副都护浑璘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东中二受降城、镇北及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营田使[3]218。郭子仪则被任命太尉兼中书令,不再掌管军权。

泾原兵变后,德宗有意加强对神策禁军的控制。贞元二年(786),九月,唐廷扩充神策左右厢,为神策左右军,并设大将军和正三品将军。贞元八年(792),十二月,“(柏)良器坐左迁右领军。自是宦官始专军政”[7]7539。宦官集团虽然控制了神策军,但仍然是监军的性质,因名不正言不顺,故在贞元十二年(796),德宗“以监句当左神策窦文场、监句当右神策霍仙鸣皆为护军中尉,监左神威军使张尚进、监右神威军使焦希望皆为中护军”[7]7571。贞元十四年(798),八月,神策军又置统军,由此成为朝廷所倚重的武装力量。神策军待遇优厚,“时禁军戍边,稟赐优厚,诸将多请遥隶神策军,称行营,皆统于中尉,其军遂至十五万人”[7]7580。强化神策军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唐廷对京都御蕃防线中诸多军镇的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协助其他军队防备吐蕃的作用。如贞元三年(787年),八月,吐蕃大举进犯,京师震恐,唐廷“遣神策将石季章戍武功,决胜军使唐良臣戍百里城。……吐蕃之众复至,围陇州,刺史韩清沔与神策副将苏太平夜出兵击却之”[4]76。贞元八年(792),四月,吐蕃再次来犯,唐廷“遣神策六军二千戍定远、怀远城;吐蕃乃退”[4]83。贞元九年(793),唐廷修筑盐州城,“神策将军张昌宜权知盐州事,应板筑杂役,取六千人充”[3]2665等等。

(三)强化防秋制度,实行军屯政策

根据《唐蕃战争年表》统计,唐蕃之间一共发生战争192次,秋季81次,占总数的42.2%,其中九月份34次,十月份32次,11月份9次[11]112。“吐蕃盗塞,畏春夏疾疫,常以盛秋”[2]6098,故吐蕃关陇进攻多集中在秋高马肥、唐境谷麦丰稔,夏末至冬之时,因为这样可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从代宗朝起,唐廷就在秋收来临之际组织关东戍卒在前线驻防,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防御吐蕃进攻长安的制度,这便是所谓的防秋制度。德宗时期,由于唐廷对吐蕃的恐惧心理依然存在,所以唐廷大力强化防秋制度。建中二年,“移京西防秋兵九万二千人以镇关东”[3]328。贞元二年(796),吐蕃来犯,德宗命令河中节度使浑瑊、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分别率军一万和八千驻扎咸阳,以防备吐蕃进攻长安,又命令淮西节度使陈仙奇发其兵于京西防秋,“仙奇遣都知兵马使苏浦悉将淮西精兵五千人以行”[7]7478,但最后骑兵四千叛归。贞元三年(797),“上因以宣武士众八千委昌北出五原”[3]4071,这是宣武节度使刘玄佐部将刘昌的驻军。当然,德宗朝的防秋兵也是来自于多个地方,其中朔方军的防秋规模最大,然后是中原各藩镇的防秋兵,南方地区的最少[12]32。李泌曾对德宗说,“今岁征关东卒戍京西者十七万人,计岁食粟二百四万斛。今粟斗直钱百五十,为钱三百六万缗”[4]75。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还不包括地方防秋兵与神策行营兵在内,如果从整体来算,数量当二十万以上,这一时期是唐代关中防秋规模之最[12]34。防秋兵的开支也需要唐廷负担一部分,所以大规模的调兵也不可能长期持续,故视吐蕃在关陇地区进攻程度与长安军事防御之情况而定。一般每次调集四到五万数量当属正常情况[13]111。

关陇地区饱受战争创伤,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众多军队驻扎在此,如果仅靠唐廷调拨粮草恐怕并非长远之计,所以在战区就地屯田来解决粮草不济的问题被提上日程。贞元三年(797年),李泌出任宰相后,曾向德宗提出将农具与麦种“分赐沿边军镇,募戍卒,耕荒田而种之”[4]76的建议。他说“关中土沃而久荒,所收必厚。戍卒获利,耕者浸多”[4]76,并且“边地官多阙,请募人入粟以补之,可足今岁之粮”[4]76。李泌认为,“戍卒因屯田致富,则安于其土,不复思归。旧制,戍卒三年而代,及其将满,下令有愿留者,即以所开田为永业。家人愿来者,本贯给长牒续食而遣之。据应募之数,移报本道,虽河朔诸帅得免更代之烦,亦喜闻矣。不过数番,则戍卒土著,乃悉以府兵之法理之,是变关中之疲弊为富强也”[4]76。德宗欣然采纳,“既而戍卒应募,愿耕屯田者什五六”[4]76,长安西北部屯田从此展开。刘昌自贞元四年(788)出任泾原节度使后,

胡岩涛:德宗朝唐蕃关陇战争与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123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

“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锐新,边障妥宁”[2]5174。同年,李元谅出任陇右节度使,移镇良原。“良原隍堞湮圮,旁皆平林荐草,虏入寇,常牧马休徒于此。元谅培高浚渊,身执苦与士卒均,菑翳榛莽,辟美田数十里,劝士垦艺,岁入粟菽数十万斛,什具毕给”[2]4902-4903。贞元十二年(796),李景略担任丰州刺史、天德军都团练防御使时,他严于律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将士兵妥善安置后,又开凿咸应、永清二渠,得以溉田数百顷,在此期间“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二岁后,军声雄冠北边”[3]2769。唐朝将士组织军队屯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粮草不足的问题,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修筑烽堡,扼控交通要道

在关隘要地修筑城池也成为德宗朝唐军抵挡吐蕃进攻的重要手段。贞元四年(798),刘昌复修连云堡,李元谅则筑良原故城而镇之。同时,邠宁节度使张献甫也“乃于彭原置义仓、方渠、马岭等县选险要之地以为烽堡”[3]2378。贞元七年(791),二月,刘昌修建平凉故城来扼守吐蕃进军之路后,又修筑了朝谷堡用以阻挡吐蕃。如此一来,唐军在泾、陇、邠、宁等地的防御力量得到了强化,迫使吐蕃只能进攻唐军守备薄弱的地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吐蕃在关陇地区军事力量的弱化。贞元八年(792),四月,“吐蕃寇灵州,陷水口支渠,败营田”[4]83,可知吐蕃已意识到破坏唐军屯田在战略上的意义。贞元九年(793),因“塞外无复保障;吐蕃常阻绝灵武,侵扰鄜坊”[4]84,德宗命令盐州节度使杜彦光修建防御设施,朔方都虞侯杨朝晟修筑木波堡,“由是灵、夏、河西获安”[4]84。贞元十三年(797),正月,德宗认为,方渠、合道、木波皆吐蕃要路,想要修筑城池防备吐蕃进攻,便命令邠宁节度使杨朝晟构筑其辖境之内的方渠、合道、木波等三城[4]88-89。此外,陇州西境的防御工事永信城也被右神策行营节度使邢君牙筑起。这样,唐军在吐蕃在关陇进攻长安的路线上相继建立起军事防御工事,相当于在关陇西北形成了纵深防御体系,使得长安的防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强化。

五、结语

唐大历十四年至贞元十三年(779-797),正值吐蕃赞普乞黎苏笼猎赞在位期间,因为唐德宗在对待吐蕃问题上战和不定,让吐蕃无论是在外交上还是军事上都掌握了主动权。从战争发展的态势来看,贞元七年(791)之前依然是吐蕃进攻,唐朝防御,但是唐朝在抵抗的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抵抗方式和与御边措施,京都防御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加强。加之西南战场的牵制,贞元九年(793)以后,关陇地区的唐军逐渐能与吐蕃进行正面较量。经过多年惨淡经营,唐朝增强泾原、邠宁,庆州、灵盐等镇的防务能力,防线向西北推进到盐州、原州一带。贞元十三年(797),乞黎苏笼猎赞薨,吐蕃武功盛世的辉煌逐渐褪色,在关陇地区的进攻已经不能像先前那样长驱直入,德宗朝京都防御体系的构建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薛宗正.吐蕃王国的兴衰[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2]〔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苏晋仁,通鉴吐蕃史料全译[M].李加东知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

[5]袁志鹏.唐德宗初期的和吐蕃政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6]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6).[10]邵明华.安史之乱后唐朝京西北边防线的重建与巩固[D].济南:山东大学,2005.

[11]杨永红.吐蕃军队作战的特点[J].西藏研究.2010,(6).

[12]朱德军.唐代关中诸军防秋规模考论[J].唐都学刊,2015,(6).[13]马勇.唐德宗在长安西北地区的御边措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责任编辑:赵旭国)

124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如果把美军利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攻击称为“第一战场”的话,那么,运用心理手段对伊拉克军队展开全方位渗透和影响的无形战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美军的“第二战场”。 所谓心理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它通常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和文化心理战等。 心理战常用的手段包括: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收买等。其中,宣传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往往通过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实施战场喊话,宣传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主张;有时发动谣言攻势,进行挑拨离间,策划暴动骚乱,从事破坏暗杀,来动摇和瓦解对方的军心、民心,削弱其战斗意志。 进行心理战的要求是:宣传上要主动进攻;充分了解敌军心理上的强点和弱点;重点是对敌方军官从心理上进行瓦解;心理战的手段要与部队作战行动对敌施加的心理影响结合运用;要加强己方的心理训练,及时识破和挫败敌方的心理战。 心理战起源较早,中国古代的“四面楚歌”,就是运用心理因素的成功例证。现代心理战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被普遍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和军队对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逐渐广泛地开展起来,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心理战的理论,搜集心理战的情报,制订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响的效能,研制并改进心理战的技术器材等。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国家和军队又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局和最高决策机构心理战委员会等。有些国家把心理战作为总体战的一个环节,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斗争紧密结合,交互运用。(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来源:新华社2003年3月24日

滇藏线骑行活动策划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追风骑行俱乐部 绿色出行探索西藏 活动策划书 2012 。 6 滇藏线简介: 滇藏公路(国道214)南起滇西景洪,穿过横断山区原始森林,横跨金沙江,翻越海拔4300余米的百芒雪山和洪拉山,经西藏芒康、左贡、昌都、类乌齐至青藏界多普玛,抵甘肃兰州,西藏自治区境内803公里。西藏境内路段自下关至芒康,与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相接,沙石路面,平整,晴雨均可通车,唯红拉雪山与滇西的白马雪山冬季有时雪阻。 滇藏公路昆明到拉萨,全长2394公里。昆明39宀下关14宀大理166宀丽江145—中甸152—德钦103—盐井111—芒康359^八宿450^林芝406宀拉萨,其中中甸到德钦修路工程已经完成。 滇藏公路的起落不算太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39公里;3000-4000 米的有239公里。这些路段不仅有雪山峡岩、隧道大桥,而且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全线大型桥梁四座,隧道三处,中小桥梁112座,涵洞1764道,档墙16.9万立方米。由此可见当年工程的艰巨。风景则有苍山、洱海(大理);纳西古城(丽江);香格里拉(中甸);还有奇特壮观的横断山脉。这条路线就是闻名遐迩古时商旅人士走的茶马古道”。而今天被越野探险者誉为世界级越野线路的滇藏线”是云南至西藏的主要通道,茶马古道的古城(如丽江,大理)和消失的马帮文化都融会在

这条滇藏线上。其中昆明至芒康段,交通需要多站转驳,通过白族、纳西族、和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情浓郁。横贯在横断山脉的滇藏公路,被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分割,而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白茫雪山、太子及梅里雪山相隔,还需穿过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天然屏障,做成滇藏公路起落差异很大:在十公里内,公路急降后又再上升,气候也随高度而变化称为立体气候”游客在半天的路程中便度过四季天气。滇藏公路受着天气变幻的影响,中甸至芒康段经常在雨季时常出现塌荒甚至泥石流暴发。西藏境内的路相对较差,在横断山脉的三山三江地带,有长达800公里成不断上升的槽沟状地质破碎路段”滇藏线几乎所有的天险都集中在这一段。到了林芝路况就相当不错了,但是现在滇藏线全部在黑化过程中,也需要不了多久就全是柏油路了。 一、活动名称 绿色出行探索西藏 二、活动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追风骑行俱乐部 三、活动时间 2012 6 月底 四、活动目的 追风骑行俱乐部的宗旨就是为了提高在校学生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以及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并推广自行车运动,我们这次出行,就是为了提倡绿色出行,让更多的人了解自行车运动。 同时也是为了挑战自我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与户外实践能力。这次活动也相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巩固基础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3)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唐朝的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2)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玄奘西游天竺,义净从海路到天竺。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波斯:隋朝时互遣使节;唐朝时其国王居长安;许多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波斯舞蹈传入中国。 (2)大食:唐高宗时通使交好,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3)东罗马:有使节往来,进行技术交流。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专题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专题复习 【单元综述】 本单元讲述的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起于581年,止于960年。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繁荣与开放是其时代特征。课文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况。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耕继续发展,新出现的耕作工具曲辕犁和灌漑工具筒车,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出现新的陶器品种唐三彩;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频繁,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文化上,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进步。 民族交往上,唐朝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往来,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外交上,开放的外交政策和社会风气,使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知识梳理】 一、政治方面 (一)朝代更迭 1.隋朝: (1)隋文帝: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文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2)隋炀帝: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唐朝: (1)唐高祖: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唐太宗: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 双方损失 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日本投降、中国胜利而告终。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1]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 日本投降的媒体报道 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战争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称释疑 习惯上,中国人所说的“抗日战争”一般指称“中国抗日战争”。但各地华人习惯上也将各自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日战争视为一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于7月31日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宣告全面抗战开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于警钟长鸣,勿忘国耻。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算起)。这场战争在日本被称为“日中战争”。日本也习惯把“珍珠港事变”以前的中国抗日战争称为所谓的“支那事变”或所谓的“日华事变”,原因是当时日本帝国并未和中华民国相互正式宣战,因此“技术上”并非一场战争。“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的中国抗日战争,则被日本视为“大东亚战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和印缅战场)的一部分。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起讫时间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弗洛伊德相信人有着“死本能”,而这种驱力会内化产生攻击性,当攻击性向内时,个体会倾向于伤害自己;而当个体避免伤害自己时,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因此,在一个著名的信件往来中,爱因斯坦问:“为什么有战争?”,弗洛伊德回答:“因为人就这样”。 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祈祷“岁月静好,世界和平”,但人们所做过的任何努力都没有永久地结束战争。 战争时代到底与和平时代有什么不同? 人们的认知方式似乎改变了 在《战争心理学》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劳伦斯·莱尚提到除了社会与历史的原因,战争的产生确实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因素。比如,战争年代大众的认知方式比和平年代更具有虚构的阵营感,更注重结果而非原因。 这种虚幻现实在李普曼《议程设置》中有活灵活现的体现,他假设一名法国士兵与德国士兵在战争年代同时落入一座荒岛上。他们一直以敌人相称对峙了10年,直到他们获知两国早在自己落入荒岛一年后,就已经重新友好的消息。战争年代,人们的认知似乎更偏执。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战争,除了经济学的原因,也许和我们个体自身也有一些关系: “心结”可能引导我们参与战争 有些心理学家觉得,这可能与内心两种需求的产生的内心冲突有关。社会心理学家米德(Mead)在《自我,心理与社会》一书中,提出自我是“我”和“社会化的我”的统一。 自从我们出生以来到达两岁左右,我们第一次出现了“我”的概念,也就是自我意识。为了证明我是谁的问题,我们会从各个方面开始佐证。那么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越问会越有意思,因为你可能会说,我是xxx(姓名),我是女性(性别角色),我是女儿(家庭关系),我是xx公司的职业,抑或我是有钱人,我是屌丝……,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往往和我归属的群体分不开。 马斯洛(嗯,二战胜利的时候他37岁,好像还没有提出对后世有魔性影响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人同有“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这两个需要时而会产生冲突,特别是当归属群体不能代表自我利益的时候。 (#有人可能会说,我想当隐士,我不要社会化,嗯,如果你从小就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变成狼孩的样子……) 托尔斯泰在其《战争与和平》中描绘了战争的带来的影响: “每位将军和战士都知道他自己的价值,感觉到他自己只不过是人类沧海中的一颗沙尘,同时也了解到他自己是整个团体中的一部分。” 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有一种途径可以解决我们"追求自我"和"归属群体"的内在冲突。这种途径在我们每个文化中都会出现,而且也能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而不会使之相互冲突,它在提高我们存在价值并增强个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集体归属感,减小我们脱离社会团体的可能。也就是说,使用这一途径会得到全社会的赞同,而且不需要用沉思冥想这种只有少数人才能完成的艰难修行。这种途径就是武装团体冲突——战争。 此外,劳伦斯·莱尚认为,人们对战争的动机可能还存在如下四个因素: 1.替代性攻击。 类似于一种集体心理防御机制,我们的生活经验很早就发现,如果我们把憎恨的目标转移,使之远离我们生活中非常亲近的人(生理或心理上),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朋友就是拥有共同敌人的相识之人。当人与群体以外的人敌对时,群体间人际的压力就会缓和,我们越积极地表达对其他群体的敌意,我们被本群体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当我们与邻居或朋友拥有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更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之间的紧张关系会逐渐缓和,从而使我们成为亲密的战友。

唐蕃古道骑行攻略[图]

唐蕃古道的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它的大致路线是,从长安沿渭水北岸越过陕甘两省界山──陇山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溯渭水继续西上越鸟鼠山到临州(甘肃临洮)。从临洮西北行,经河州(甘肃临夏)渡黄河进入青海境内,再经龙支城(青海民和柴沟北古城)西北行到鄯州(青海乐都)。古道西段经鄯城(西宁)、临蕃城(湟中哆吧)至绥戎城(湟源县南),沿羌水(湟水南源药水河)经石堡城(湟源石城山)、赤岭(日月山)、尉迟川(倒淌河)至莫离驿(共和东巴),经大非川(共和切吉草原)、那录驿(兴海大河坝)、暖泉(温泉)、烈谟海(喀拉海)过海(玛多黄河沿),越紫山(巴颜喀拉山)、渡牦牛河(通天河)、经玉树地区、过当拉山(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阁川驿(那曲)继续沿今青藏公路经农歌驿(羊八井)到逻些(拉萨)。 唐蕃古道目前的旅途,青海境内主要是青康公路(国道214线的一部分),起于青海省西宁市,经湟源、倒淌河、恰卜恰、河卡、温泉、花石峡、黄河沿、清水河、歇武、结古、囊谦、多普玛(省界),进入西藏昌都西面的类乌齐,省内长度1111公里。 进入类乌齐后,可通过两种方式到达拉萨。一条是经丁青、索县,在藏北重镇那曲与青藏公路汇合,直达拉萨,969公里;另一条是往东到昌都,沿川藏公路进入拉萨,1086公路。另外,可从结古去直门达,经石渠、觉悟寺、竹庆到川藏公路的马尼干戈,进藏或返回成都。 青康线路车流和旅行的人都远不如青藏公路,路况较差,尤其是214国道西藏段,300公里左右为土石路,川藏线一段也经常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此线路自古以来就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流传着许多公主和亲、甥舅会盟、茶马互市等动人故事,沿途穿越与安多藏族不同的康巴藏区,浓郁的康藏风情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公路联结青海海南、果洛、玉树3个藏族自治州,翻越日月山、河卡山、鄂拉山、姜路岭、巴颜喀拉山、雁口山等十多座大山;跨越黄河、长江、澜沧江这些我国最著名江河的发源区,非常值得一看。 青海多次对青康公路进行改建,公路路况逐步改善,现在一直到囊谦都是黑色路面。尤其是在1985年至1997年长达12年的大规模改建中,建成三级公路公里,其中黑色路面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公里,目前,214国道青海段已全线贯通;西宁至玉树首府结古镇819公里

唐蕃和亲的影响

半亩历史 第2期 版面设计/徐曼历史学堂 唐蕃和亲的影响 山东 张文英 张老师: 暑假期间,我观看了20集电视剧《文成公主》,把我带到了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代,走进充满神奇与诱惑的吐蕃社会,和文成公主一起经历了她所经历的一切。她的美丽,她的学识,她的胸怀,她的追求,她的胆略,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联系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更觉得文成公主入藏不愧为“和亲”的典范。老师能否就唐代的“和亲”政策及其影响,再具体谈一谈? 您的学生:齐小薇 齐小薇同学: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和亲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朝廷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给蕃邦国王,以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些和亲有的出于无奈,有的出于自愿,但和亲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往往被统治者所使用,而唐朝的汉藏和同为一家,就是古代“和亲”的典范之一。 唐蕃和亲,对于唐朝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唐太宗曾说:“北狄风俗,多出内政,亦即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通过和亲,达到稳定边防的政治目的。 唐蕃和亲,给了双方相互认识、相互学习的机会。随着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下令臣民拜汉族的文士为师,学习汉族的文化和农技,种植谷物,学习演奏乐器,还派了一批又一批贵族子弟远赴长安学习。文成公主协助松赞干布推行改革,吐蕃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大唐王朝西方的有力屏障。整整30年间,边疆无事,汉藏和睦相处。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处为她立庙设祠,至今藏族人仍把她视为神。这些祠庙和坟墓,成了汉藏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唐蕃和亲,对吐蕃的风俗习惯影响巨大。如吐蕃人原是“毡帐而居”,在文成公主 的影响下,松赞干布带头改变生活习惯,改穿汉装,效仿唐朝建筑风格,派遣酋豪子弟入国子监学习诗书等。直到现在,西藏还保持了许多唐代汉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唐代诗人陈陶记载:“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汉藏融合之深由此可见。 总之,唐蕃和亲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和亲有利于经济的交流,文化的传播,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今虽不搞“和亲”,但“和为贵”仍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作者简介:张文英,山东桓台县实验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持编写过《新教材详解》、《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诱思探究》、《中华学王》等多种教学资料,在《山东教育导报》、《中学政史地》、《少年智力开发报》、《新课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先后获得过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振兴淄博劳动奖章、市师德标兵等多项荣 1 ·人教网·半亩历史版权所有·

(完整版)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盛唐气象》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知识点1 经济的繁荣 1.表现 知识点2 民族交往与交融 2.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 1 )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 2 )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4.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 ( 1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 2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 3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5.唐与吐蕃

( 1 )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 2 )唐蕃和亲 史实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意 义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3 开放的社会风气 6.特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表现 ( 1 )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 2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4 多彩的文学艺术 8.唐诗 ( 1 )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 2 )代表诗人

虎门销烟的资料

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 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 [编辑本段]全国禁烟 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弛烟派和满州贵族不满,但碍于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得暗中阻挠。弛烟派首领琦善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后人记述当时的情况: 龚自珍亦对林则徐的安危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同重兵巧匠,一旦发生战争,便可即时还击,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但林则徐不愿他卷入政治旋涡,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发布道光帝圣旨,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中国烟贩冯安刚。林则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宝顺洋行的兰士禄·颠地。威廉·渣甸为阻止林则徐,返回英国,游说政府对清廷采取强硬行动。林则徐一知道人称“铁头老鼠”的威廉·渣甸离去便高兴表示:“铁头老鼠,狡猾的鸦片走私头目,畏惧天朝的愤怒,已经回到烟雾之地。” [编辑本段]封锁十三行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提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

唐蕃关系的渊源及其历史基础(精)

唐蕃关系的渊源及其历史基础 吐蕃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年代,是在公元七世纪初年。那个时期,正是松赞干布(《唐书》上称弃宗弄赞,盖译名之异)在位的年代。吐蕃在此以前,原是一个地方政权,与中国内地并无往来,因而也不见于汉文记载。只是有个东女国在隋时间与隋王朝通贡使,唐高祖武德中也向唐人贡。这个东女国,或即以为唐旄。在隋末庸初时,吐蕃先后统一了在那个地区的唐旄、羊同、苏毗、附国等由羌族或其它族组成的部落,逐步把现在青藏高原上分散居住着的一百几十个原始羌族部落和西域一些非羌族部落等合并在一起,这就是吐蕃。松赞干布在位的年代,正好与唐王朝第二个皇帝太宗李世民同时。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六三四年)松赞干布遣使来唐聘问,唐派使臣冯德遐前往逻安(今拉萨)通好。这是中国史上建立在中原地区的统一王朝与吐蕃建立往来关系的开始。看来当时双方之间都不够怎样了解:因此都在各自的史册上记载着“来朝”或“来贡”的字样。 通过冯德遐的回聘,松赞干布以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唐公主,因而也向唐请婚。随着唐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遂揭开了唐与吐蕃之间往来与争夺的序幕。中国立国虽然比吐蕃还要早两千多年,但与吐蕃建立正式往来关系,却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尽管如此,吐蕃先世与中华民族的渊源和与商、周、秦汉等王朝的间接关系,仍是一直不可分的,同时自唐初开始,正式成为组成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成员之一,更是有其深厚的民族、历史和地理各方面因素做基础的。若要说它是中途以新的成分加入中华民族的行列是不够全面的;至于民族渊源方面的西来说,则更是别有用心的不根之谈。 从民族渊源来说,根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今天西藏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属于蒙古人种。而1983年在横断山区首次发现第四纪脊椎动物化石和古文化遗物,更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就有原始人在这一地区活动。至于中国西部最古老的民族羌族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则具见于甲骨、金文和古籍的记载。同时羌族中发羌、唐旄等部,在秦汉间就已由河源进入今藏北地区;汉武帝时,又传说有羌族的六牦牛部进入今西藏地区。在隋以前,活动于本地区的部落国有附国、吐谷浑;隋时则有女国、宝髻、苏毗、羊同、党项等部落,这些都是组成当时吐蕃的主要成员,其中最众多的氏族,还是以秦汉以来的羌族为主的。吐蕃的民族成分,可以说是融合了羌族多种部落和其他西部古民族而出现于史册的,而南来、西来两说,一出于印度佛教传入后的宗教性附会;一出于近代西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东来后政治性煽惑,并无史实根据可言。 吐蕃族的形成,以中国西部古羌族为主体,这从今藏族的地区分布和语言渊源上也不难窥见一斑。说起羌族,它的先民在传说中是炎帝族。炎帝族很早就进入中原地区与黄帝族形成为后世汉族的最早祖先。所以现代中国汉人的老祖先,最先是通过黄炎联盟的形式,后来又经过姬、姜联姻等方式,才成为从汉以来被称为汉族的主体。汉以后虽然又有分有合,甚至成为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内素质各异的共同体,但从族源来讲,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实质。除了黄炎联盟时期未进入中原或后来秦穆公、秦献公等在与西戎争霸时,又被驱入中国西部地区的羌戎,由于交通的阻隔和文化上的趋于落后,便仍然处于聚落游牧的社会阶段。等到吐蕃统一青藏高原地区自秦汉魏晋以来一直分散不相统属的羌族各部落,而建成以羌族为主体的第一个统一王国时,它的奴隶社会性质和以游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仍未得到改变。但这种长期由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等所形成的社会状态,一旦在政治上得到了统一而有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组织后,便在形势的促使下,原来那种落后的社会、经济而貌,必须急速地要加以改变了。 吐蕃社会要有突破和发展,首先是要和它周围的国家与地区相沟通。在这方面,它若向南方的泥婆罗、天竺地区发展,则显然要受气候、风上、民情等方面的限制,因为一旦从高寒地带进入湿热的高温地带,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它们只能是在文化、经济上有所往来,乘其新兴之势,顶风冒雪,盘马弯弓,以剽急强悍的骑兵部队进入地势与气候相适应的地带,并进而掠取生产与生活资料。这就是吐蕃当时东北进以并吞吐谷浑、党项,东进松州以掠取唐所羁縻的诸羌州,北进于阗以与唐争中西交通要道上的四镇的根本原因,也是吐蕃当时历史发展的形势。与这种形势相适应,吐蕃的东进、北进还有一个历史的因素,便

2020年唐蕃汉藏文献的翻译与交流论文

唐蕃汉藏文献的翻译与交流论文 语言和文字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从唐代起,汉藏两族人民就十分重视彼此的语言文字,并相互学习,从而加强了两民族彼此的了解。两民族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载下来,而成为 __证物。 松赞干布不仅重视汉地历算之学,而且留心学习汉地文献典籍及治学方法。据《旧唐书·吐蕃传》载,在文成公主进藏之后,松赞干布着眼于发展吐蕃文化,培养本民族的知识人才,他采取派人留学的方法,到唐朝国学学习汉族文化。国学又称国子监,是唐朝最高学府。“是时,上大征天下名儒为学官……使之讲论”,“上幸国子监”,以视关注。当时国学颇负盛名,誉满国内外,“于是学者云集京师,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酋长办遣子弟请入国学,升讲筵者至八千余人”②。吐蕃人勤学,深受唐朝臣工赞赏:“吐蕃之性,慓悍果决,敏情持锐,善学不回”③。因此,吐蕃人学均有成。例如吐蕃大臣仲琮就曾是唐朝国学的学生。“先是,仲琮年少时,尝充质入朝,诣太学生例读书,颇晓文字”④。(太学即国学)掌握吐蕃兵权的论钦陵,在“万岁通天二年(即696年),四夷多遣子入侍”之时,他“皆因充侍子,逐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而且这些来长安学习的吐蕃人,均“服改毡裘,语兼中夏,明习汉法,睹衣冠之仪。目击朝章,知经国之要”⑤。《册府元龟》亦载:“吐蕃先遣使来此迎公主、兼学汉语”。

吐蕃学习汉地文化经典的另一种办法,就是请汉地文人入藏协助办理文书典籍。这从松赞干布时就开始了,“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⑥。同时,还向唐朝请求典籍,此类汉人助吐蕃“典其表疏”的具体情况未见记载,但吐蕃对汉人是很重视的,据《因话录》载,淮南稗将谭可则被掠入吐蕃,知道吐蕃每得汉人,“觕有文艺者则其臂,以候赞普之命,得华人补为吏者,则呼为舍人,可则以晓文字,将以为知汉书舍人”,“其旧舍人有姓崔者,本华人……其人大为蕃师所信。”①另外,吐蕃官府中也有知汉地语言文书者,谭可则曾告诉吐蕃人宪宗死事,“其傍有知书者,可则因略记遗诏示之,乃信焉。” ②可见吐蕃官府中常有汉藏两种文字执掌文书的人。有位徐舍人,他是司空英国公五代孙,在吐蕃已居三代,且“代居职位,世掌兵要”。当时唐与吐蕃通晓汉藏两种语言文字的官员不乏其人。著名的唐朝会盟使兵部尚书崔汉衡多次往返唐与吐蕃,他精通“夷言”,因他能以“夷言”(即吐蕃语)与吐蕃人直接交往,故能多次完成唐蕃通好等使命。同样,迎接金城公主的吐蕃重臣名悉腊,他“颇晓书记”,在长安多次觐见唐朝皇帝,并能与汉地名臣文士一起联句赋诗,其汉文甚高雅,“当时朝廷皆称其才辩”③。 当然,唐王朝与吐蕃王朝上层 __的推动有助于汉藏间的文化交流,此外,汉藏两族人民的民间往返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促进力量。敦煌就是唐代汉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也是唐蕃的 __,这一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口述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_以_伟大的抗日战争_为例 2016年第11期,2016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720期SumNo.720 口述资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例 卢晓华 历史课堂,抗日战争史口述资料, G63B0457-624111-0022-04 是口述资料是当代研究历史的工具之一,史料的一种形式。口述是通过当事人主观的口述、回忆、记录与研究者对“主观回忆”的评估,看他怎样说的,怎样组织的,他着重强调什么,遗漏掉了什么,他究竟选用什么样的说法,在理解如何访谈之后,通过分类技巧,组织成的一份正式的口述史报告。口述历

史的引入,使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人都可以成为史学家。口述史的兴起标志着当代史学研究的视野从单纯的文献求证转向社会、民间资料的发掘,这是历史学进入21世纪的重要倾向。①然而,学术界的新思潮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并未形成应有的影响,多数教师还是以历史文献、史学名家的观点来经营历史课堂,较少运用鲜活生动的口述资料。虽说口述资料适用的历史时期有一定限制,但从二战史到当代史教学,口述资料大有用武之地。笔者试以人民版《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谈谈口述资料在历史课堂的运用,以求抛砖引玉。 着吗?但转念一想,教科书上有的,电影、电视上播放的就一定是真的吗?看来让学生多了解历史是通过哪些途径构建的很有必要。口述资料是原汁原味的,还没有经过史学家的专业化解读,它呈现的历史画面给人真实感,能让师生以此为载体走近历史,自主探究历史

的真相。相对于严肃的历史教科书,学生更喜欢亲人、身边的人像讲故事那样叙述历史的细节。下面笔者引用的一段资料就是本地一位老人的抗战回忆:我们家是在全塘开茶馆的,我后来到这里来当童养媳,婆家也是开茶馆的,生活条件都不错,日本人从全公亭登陆,我当时13岁,在全公亭小学读四年级,日本人来了以后,我就读不成书了。我记得日本人到我们这里是正月里,天气还很冷,一来就杀人放火,很多村民都逃到新庙还有别的地方。我们家也逃到新庙,过了半个月以后回家,发现家里七八间房子烧得只剩一间了。事实上,当时整个全公亭都烧得只剩一片废墟。我们怕日本人再来,只好逃到乡下亲戚家,种田两年,回来再重造房子开茶馆。 日军的部队驻扎在沿海的海天寺里,当了当地的总管兵,到了晚上出来杀人放火,强奸妇女,还把当地的百姓划分良民,但依旧杀村民,还曾剖开他们的肚子,丢在坑里,一个坑里就堆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的主流是祖国统一与民族融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 1.时间:605年隋炀帝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下令开凿大运河。隋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天杭州),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大运河由.北到南 ...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促进沿河两岸经济的发展,在以后的历史过程一直发挥着作用。 三、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时,创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制度以才能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作用: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有利于国家选拔有用的人才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1)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称帝,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2)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1.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任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3.进一步完善隋朝时创立的三省六部制 (3)贞观之治的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1、690年武则天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的统治“贞观遗风”的表现:重用有才能的人,如狄仁杰,(武则天实行武举,首开殿试);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武则天,也称“贞观遗风”。 四、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开元年间,政局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 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说的就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①农业:唐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②手工业: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巩县的“唐三彩”负有盛名。③商业:都城长安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人口达百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二、天可汗。 1.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密切交往。 2.唐太宗认为自古皆贵中华(汉族),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

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战争是所有人都不喜欢的,因为战争会给人们带来很多悲痛。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战争与和平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阅读!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XX 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XX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入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战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战争带来了人类生命的损失,包括己方和敌方,军人和平民。 战争还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仇恨。 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 破坏人类文明。 破坏经济。 战后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 性别失衡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现代的战争变成了高科技的战争。现代战争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伤害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将远远超过以往的常规战争。 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10次大规模的战争,战争使

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中国电子报/2003年/06月/24日/ 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部崔德勋 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是美伊双方运用最多的信息战方式。 联军方面: 采用五花八门的心理战战术 1.发起/震慑0行动,削弱伊方抵抗意志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1时,美军开始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震慑0(Shock and Awe)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炸毁萨达姆一处住所,空袭了伊拉克境内1500个目标,重创了伊军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此思想来自5震慑:快速夺取控制权6一文,其作者阐述了这种新的军事战略思想,它能/极大地摧毁或挫败敌方的抵抗意志,使他们除了接受我们的战略意图和军事目标以外别无选择0。 2.通过媒体,实施信息欺骗 美军通过媒体或新闻发布,报道一些无法证实的消息,如萨达姆已被炸伤、萨达姆已初步被判定炸死、美英联军首日攻下巴士拉等等,企图削弱伊军斗志,涣散伊民心。 3.借助现代媒介,扇动伊高官反叛 美国的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不断向伊方高层官员、伊军指挥官发送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对他们发出警告,让他们放弃抵抗。 4.部署心理战部队,发动心理战攻势 美军在伊部署了空军第193特种作战部队和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等心理战部队,利用飞机插播无线电和电视进行/反萨0宣传广播及播撒数以百万计的传单。 使用功能各异的心理战装备 1.EC-130E心理战飞机。193特种作战部队在伊共部署了6架EC-130E/铆钉骑士0飞机。EC-130E/突击队独奏0心理战飞机使用标准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和军事通信频段进行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并具有指挥控制能力、干扰能力和有限情报收集能力。它装备有大功率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广播发射机,可利用机上干扰设备干扰敌方的电视台及军事通信设施,然后播放其节目。 2.MC-130/战斗魔爪0飞机。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装备了专门用来投撒传单的MC-130/战斗魔爪0飞机。 3.特种作战媒体系统-B。美国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装备了10kW~50kW的广播与电视发射机、扩音器以及移动音视频广播发射车。这种心理战装备称之为特种作战媒体系统-B。 伊军方面: 伊方通过新闻发布、领导人讲话、公开声明等形式对美英联军实施心理战。 通过媒体让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战争爆发后,针对3月20日美方称伊拉克第51机械化师和第11步兵团的数千士兵准备投降的消息,伊拉克媒体通过及时播放采访51师师长讲话的节目,让伊拉克军民和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萨达姆及时亮相鼓舞抗战士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