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布鲁赫:五分钟[1]..

拉德布鲁赫:五分钟[1]..
拉德布鲁赫:五分钟[1]..

拉德布鲁赫:

五分钟法哲学

第一分钟

对军人而言,命令就是命令。对法律职业人来说,法律就是法律。然而,当军人懂得命令的目的在于犯罪或违法时,他有义务和权利中止服从;但自从大约一百年前最后一批自然法学者从法学家群体中消逝以来,法律职业人就再也认识不到法律的效力和臣服法律的相同例外。法律之有效,只因为它是法律;而且,只要在一般情况下有权力来贯彻执行的话,它就是法律。

对法律及其效力持上述观点(我们称之为实证主义学说),使法律职业人连同整个民族均无自卫能力,来抵抗如此专横、如此残暴、如此罪恶的法律。(按:此处指希特勒统治的“第三帝国”法律)它们最终把法与强权等同起来:哪里有强权,哪里就有法。

第二分钟

有人想以下一句话来补充或取代上述的一段话:凡对人民有利的,就是法。

这意谓着:任性、背约、违法,只要对人民有利,就是法。这实际上是说:掌握国家权力者自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独裁者每一

次的突发奇想和喜怒无常的脾性,没有法律和判决的惩罚,对病弱者的非法谋杀,如此等等都是法。还可能意味着:统治者的自私自利被当作为公共利益看待。故此,将法与臆造的或杜撰的人民利益相提并论,就把法治国家变成了一个不法国家

不,不是必须声称,所有对人民有利的,都是法;毋宁相反:仅仅是法的东西,才是对人民有利的。

第三分钟

法意图趋向正义。正义不过是指:不管是谁,一视同仁。

如果谋杀政治对手的行为被推崇,谋杀异类的行为被愿求,以相同的行为对待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而处以最残忍、最羞辱的刑罚时,这既不是正义,也不是法。

一旦法律有意拒绝去趋向正义,譬如根据任性承认和否认人权,那么这样的法律就缺乏有效性,人民对此就不承担服从的义务,法律职业人也就必须鼓起勇气,否定这些法律具有法的本性。

第四分钟

的确,除了正义,公共利益也是法的一个目标。的确,法律,即便恶法也还总有某种价值——对法保持怀疑的价值。的确,人的不完善性不会总能将法的三种价值即公共利益、法的安定性、正义和谐地统一起来。故此,人们只能权衡:要么为了法的安定性而宣

扬恶的法律、有害的法律或不公正的法律有效,要么因为法的不公正性或危害公共性而否认其有效。必须给整个民族和法学家的意识本身深深打上这样的烙印:可能有些法律,其不公正性、公共危害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们的效力,它们的法的本性必须被否定。

第五分钟

也有一些法的基本原则,它们的效力比任何法律规则更强而有力,以至于,一项法律,若与它们相矛盾,就变得无效。人们将这些基本原则称为自然法或理性法。确实,它们在具体方面还包含若干疑点,但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塑造出了这样一个稳固的实体,而且广泛协调地融于所谓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之中。至于说它们的某些方面,也还只能由于有心里的疑问而保持怀疑。

在宗教信仰语言里,相同的思想以圣经的两句话写下来。其中一句写着:应当顺从掌握你们权柄的人。另一句写着: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这不只是一个虔诚的愿望,而且也是一个有效的法的规则。不过,这两个圣经语句之间的紧张关系(张力)不能通过第三句话来化解,比方说通过箴言“恺撒的事当归给恺撒,神的事当归给神”来化解,——因为这句箴言使人对(神俗)界限表示怀疑。更确切地说:应该诉诸上帝的声音来解决,而上帝声音只是面对特殊的情况在个人良心里向人宣示。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时事问题”的现代意义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时事问题”的现代意义 摘要:拉德布鲁赫晚年所关心的“法哲学时事问题”主要包括“作为法律概念的人性”、“社会法”、“民主政治的思想”和“世界法”等问题。有关这些问题的见解是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思想的升华,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权、法治、政党建设和法律全球化构造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拉德布鲁赫的“自由社会主义” 思想是世界社会主义方向的不朽的蓝图。 关键词:人性,社会法,民主政治,世界法,自由社会主义 相对主义就是普遍的宽容──只是对不宽容者才不讲宽容。──[德]拉德布鲁赫(1934年) 我们曾对拉德布鲁赫的价值相对主义、民主主义、自由社会主义及其对东亚的影响做过若干考察,发觉拉德布鲁赫的法哲学思想对当今中国塑造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思想研究,由于拉德布鲁赫的《法学入门》、《法律智慧警句集》和考夫曼的《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的翻译出版,在射程和方向上都有了明确的目标。从总体上看,这一研究是以民主化和拥护人权的法律改革为目标的。但是以往的研究很少触及到拉德布鲁赫晚年所关心的“法哲学时事问题”,而这些阐述又恰恰是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思想的升华,对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权、法治、政党建设和法律全球化构造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作为法律概念的人性 拉德布鲁赫在1947年出版的《法哲学入门》中写道:作为纳粹口号的“民族的必要之物就是法”,“公益优于私益”,“你是无,你的民族才是全部”,这些话才真正是否定人性和人格的东西。古罗马以来就具有灿烂历史的人性的概念,可以从康德的哲学中看到它的颠峰。根据康德的思想,人必须作为自己的目的之物受到尊重,任何人都不能被当作他人的工具而使用。因此,对于非人道的残酷性,应以人类的爱;对于非人道的屈辱,应以人的尊严;对于非人道的文化破坏,应以人的教养与之相对抗,这就是人性思想的目标。人性的概念,在法律秩序的下列三种情况下,才成为法律概念。第一,对于为了履行义务所必不可少的外在自由,同时对于由此产生的人的尊严,即在作为人性保障的人权中。第二,在“纽伦堡军事审判规则及管理法”第10条记载的“对人性的犯罪”中。第三,在国内刑法上,因为从死刑、思想犯开始,把刑法的诸种问题从人性思想角度加

拉德布鲁赫的警言句

拉德布鲁赫的《法律智慧句集》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2066240.html,/blog/002/index.aspx?blogid=301152 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新年的第一天是这样过的:6个研究生来我的小区打篮球,还玩了网球(所谓玩,就是他们不怎么会打),玩的时间很长。他们一定很感谢我的接待,其实我更感谢他们,这样的交谊方式是学生给老师最好的问候呢。所以我还请他们在家里吃火锅。这一天教授也仍然还要工作的,也许还富有教益:我第一次比较详细地把我那还算阔的书架的书类给学生介绍了一下,以表达我对所有作者的敬意。我最尊敬的还是那些哲学、数学、逻辑和自然经验科学的书,目的是吸取方法论;然后是民法典和私法史类,继后是证据学、认识论(知识论)及心理学类,我觉得民法和证据法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们所造之规则具有典型的人为性,因而也体现了法律规则的典型模式,喜欢它们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成为法学的外行(这个意思很清楚,不太理解这两门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可能就是法学的外行);再后才是刑事司法和犯罪学类,在这个门类里,或许我可以被叫着收藏者:我喜欢搜集个案写实作品(可以在网上搜索到我以前给出的一个书目);最后是法理、法理解释学及法学方法论类,或许这罗列最后的是我读得最多的,但尊敬感要弱一些,因为它们名为法哲学,但真正原创的思想方法较少,还有令我不解的是,西方法理学本来是部门法之野性扩张者(从某种部门法或者社会题材升华的),怎么在中国会弄出一个专门的从事法理学群体出来,并把其他门类置于指点之下呢?人们一再怀疑法学的思想成果,也主要是以法理学的理论状态做依据的,但是,少有人指出法理学它不是在部门法的自然理性上生长的——一个国家没有某个部门法的显著成果,却有伟大的法理学家,这种期望很奇怪。 对于法科学生来说,这样的介绍可能会形成一个重大偏见,于是我告诉他们,我的是书架是里外两层的。那么里面是什么呢?应当可以想像吧。 有好多喜欢的书(大多数是小书)藏在其中,那天我特意取了几本推荐给学生,当提出拉德布鲁赫的《法律智慧句集》时,我说,随便你们翻到哪一页,你都会有特别的发现,足以让你深刻好久。那天学生随便翻到的那一句话是: (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著;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所谓人,即以自我为目的。故此,人之为人,不因其属肉体-灵魂的生命体,而因其表示以自我为目的。(1932年) 这也很巧合啊,因为关于自我中心这个话题,是去年我给公安局讲课内容的主题(“错案与确证偏见”),为了证明拉德布鲁赫确实有深邃的启迪,我把讲课的主要论证概叙如下: 1.确证偏见:普遍的人性弱点 “逻辑偏执的表现形式很多,但是确证偏见是一种主导论证的人类习惯思维,因此它不是一种一般的错误。即使非常理性的人在一定情况下也会产生确证偏见的错误,因为它深深地与人性的自我中心有关。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受过逻辑训练,那么确证偏见将难以察觉,从而它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 2.这对司法设计有什么意义

小儿补液计算大全题库

儿科补液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 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ˉ)* 0.5*1.7*体重(kg )(有写0.6) =(22 –测得的HCO3ˉ)*体重(kg )(5%SB 1ml=0.6mmol) 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 先给1/2量 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ˉ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ˉ-27)mmol/L]*0.5*0.84*W(kg) 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 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 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 ⑹ 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 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 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 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 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 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6、扩容:2:1等张含钠液(2份盐:1份碱)按20ml/kg计算,30分钟内滴完。 7、累积损失量在第一个8小时补足,为1/2总量。 三、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一、二、三、四” 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 轻30-50ml/kg 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中50-100 ml/kg 重100-120ml/kg 继续损失量丢多少 补多少腹泻病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60-80ml/kg/day 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 等渗:2 :3 :1溶液(1/2张) 累积损失量脱水性质低渗:4 :3 :2溶液(2/3张) 高渗:2 :6 :1溶液(1/3张)

关于成功的读后感

关于成功的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成功的读后感(一) 在今天这个成功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很多人都去听一些成功课程,看很多成功书籍,但我们忘记了成功学最精髓的东西就是行动!我们总是寻找最好的方法让我成功,当我们听一些成功学的课程及看许多成功学的书籍之时,我们往往只是心灵上的震撼及享受,当看完书及上完课程时,我们当时全身充满了能量,但事过之后我们还是放弃了,这说明我们连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的美德都没有,当我们真正能做到成功学中的一两条时,我们就真的成功了,你在心中经常想我要早起,因为你在成功学中看到了种种关于早起的好处,但是你做不到,一天你可以,一个星期你可以,强的人一年可以坚持,但真正能坚持一辈子的人不多,就不说一辈子,就是个坚持三五年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陈安之说》这里面13项内容:推销法则、创业法则、领导法则、人才法则、目标法则、成功法则、致富法则、励志法则、终极成功法则、疯狂法则、成功88法则、钻石成功法则、环境法则。我们可以选择其中对我们有用的章节进行学习,下面列举我觉得对自己有用的法则。 首先说说陈安之一年时间读300-500本书的看法,人和人的阅读速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双目识页,一眼就看十行内容,甚至是一页,而有的人一眼只能看一行或两行,关于快速阅读的训练大家估计在很

多地方都见过,有的人天生就有这种功能,而有的人只有经过后天的训练才有这种功能,关于这个就说这么多,陈安之可能有这个功能,就在有这个功能,就一年读300-500本书,而且还要做笔记,这是常人眼里很难得事情,就是每天不上班不工作,也很难办到,在我看来,这个姓陈的家伙可能就是略读,他读书可能就是在书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果像我们常人那样逐字逐行的读,不是不可能,我觉得哪是很难办到的,我们就不说一年度300-500本书了,我们一年根据自己的状况,读上那么个十来本也是个很不错的决定。 一、创业法则 1、成功最快速的方法:为成功者工作与成功者合作让成功者为自己工作 2、成功等于每天进步1%——美国管理学权威戴明的经典理论,看似简单,但真理往往是最简单的理论。 3、坚持等于成功,放弃者绝不成功。 4、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 5、检讨才是成功之母,改进缺点避发挥优点更重要。 5、每天分析哪里做错了哪里做对了,明天如何做得更好。 二、人才法则 1、要成功就更成功者在一起。 2、成功者凡事主动出击。 3、安东尼·罗宾说:“人要成功,第一个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二,

柏林墙射手案审判启示

柏林墙射手案审判启示 时间:2015-10-20 10:53 点击:157次 1990年,东西两德统一,于德国而言,恢复了完整的国家主权,是为盛事,但是也存留了不少问题,比如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其中法律问题的突出点在于柏林墙射手案,如何审判守墙士兵击杀越墙青年的行为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在柏林墙射手案审判过程当中,延续了 1990年,东西两德统一,于德国而言,恢复了完整的国家主权,是为盛事,但是也存留了不少问题,比如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其中法律问题的突出点在于柏林墙射手案,如何审判守墙士兵击杀越墙青年的行为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在柏林墙射手案审判过程当中,延续了纽伦堡审判的僵局,即士兵依照长官的命令与国家的法律所进行的“违法行为”完全是有法可依,是正当的,那么士兵是有罪抑或无罪。这也使人们思考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即遵守恶法是否是正当的,更进一步而言,恶法是否是法。 1991年,柏林墙倒塌后,守墙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了审判。在柏林墙屹立期间,该士兵射杀了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其律师辩解,士兵开枪杀人是在执行命令,他别无选择,是无罪的。但

是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却不赞同:“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士兵因格·亨里奇被判有罪,且不予假释。 这一段话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但是无可否认,这段话为法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为研究柏林墙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际上在柏林墙存立的几十年间,先后有300多人在守墙士兵的枪口下丧生,两德统一后,联邦对柏林墙枪击事件进行了6500次调查,5900人被判无罪,100人被定罪。柏林射手案是最具代表性的一起。这起案件经过了四级诉讼,直至2001年在欧洲人权法院终审判决。1992-1996年,柏林地区法院、德国司法法院和联邦宪法法院在裁决中都运用了拉德布鲁赫公式,其中德国联邦司法法院则是直接适用。 何谓拉德布鲁赫公式? 拉德布鲁赫公式是拉德布鲁赫在《法律的不法与超越法律的法》一文中提出的,主要内容是: 首先,所有的实在法都应当体现法的安定性,不能够随意否定其效力;

法律系学生必知的法言法语

法律系学生必知的法言法语 1、能够认识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别人认识到的利益来控制自己履行权利,使人意识到,权利应该得到履行;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权利存在,而权力应该通过相互承认得到控制。——格林 2、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张文显 3、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4、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 5、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6、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祸害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法]摩莱里:《自然法典》,第72页 7、在法学家眼中没有法律只有法理,在执法者手中没有法理只有法律.法学家的使命就在于将法律的理性变成理性的法律交到执法者手中。——邱兴隆 8、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 9、一个不受民意和法律约束的政府,最终也无法受到民意和法律的保护。——贺卫方 10、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贝卡利亚 11、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则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为。——弗卢梅 12、罪行是一种罪恶,在于以言行犯法律之所禁,或不为法律之所令。所以每一种罪行都是一种罪恶,但却不能说每一种罪恶都是一种罪行。——霍布斯 13、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14、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 15、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16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只为实现其目标而绝对必需。所有超过于此的刑罚不仅是过分的恶,而且会制造大量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边沁 17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18、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19、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补钠计算方法

补钠常用计算式 ①(142-病人血Na+)×体重(kg)×0.6=缺Na+mmol(或5.85%氯化钠ml数) 注:水中毒时,5%氯化钠6ml/kg体重可提高血Na+ 10mmol/L ②按血红蛋白(Hb)浓缩程度补充0.9%氯化钠 正常人细胞外液量×Hb(g)=缺Na+后细胞外液量×缺Na+后Hb(g) 正常人Hb:男140g/L,女125g/L;细胞外液量=体重(kg)×0.20 设:男性,60kg,Hb193g/L 则:12×140=X×193 X=8.7(L) 细胞外液缺少量=12-8.7=3.3L(即0.9%氯化钠数量) ③按血球压积补充0.9%氯化钠 原理及计算同上② 血球压积正常按男0.48,女0.45计算 ④根据体重下降程度补充0.9%氯化钠 (原有体重-现在体重)×142×1000 所需0.9%氯化钠(ml)=-------------------------------- 154 注:154是0.9%氯化的1000ml内含Na+mmol数 设男性,原有体重62kg,现在体重60kg (62-60)×142×1000 则:------------------=1844.16mm(即所需0。9%氯化钠数量) 154 ⑤根据缺Na+程度估计补充0.9%氯化钠数量 分度缺钠表现血Na+数值补充0.90%氯化钠数 轻度乏力、淡漠134~120mmol/L 30ml/kg 中度加恶心、血压120~110mmol/L 60ml/kg 重度加休克、尿少↓120~110mmol/L 60ml/kg 比重↓、昏迷<110mmol/L 90ml/kg ⑥假性低钠血症 血脂↑,血液含水↓,血Na+↓ 血脂(mmol/L)×0.71=血Na+下降mmol数 设:糖尿病酮症,血Na+117mmol/L,甘油三酯33.0mmol/L 则:实际血Na+值=117+(33.0×0.71)=117+23.43=140.43mmol/L ⑦心衰时钠盐限制入量 心衰程度钠盐限量 Ⅰ度 5.0g/d Ⅱ度 2.5g/d Ⅲ度<1.0g/d 注:低盐饮食,钠盐限量3~5g/d 无盐饮食,钠盐限量<2.0g/d

吸引力法则:获取财富、健康、成功的思维法则(读书笔记)

吸引力法则:获取财富、健康、成功的思维法则 吸引力法则:一个从古至今的大秘密 你生命中所发生和拥有的一切,都是由你自己吸引过来的。靠什么吸引过来的?靠你心中所持的“心理意象”,即心中所想——不论你心中想的是什么,只要你的心智运转起来,你就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在历史上,许多伟人不仅知晓这一秘密,而且极力推崇并加以利用,莎士比亚用诗、贝多芬用音乐、达·芬奇用绘画来加以表达;苏格拉底、牛顿、柏拉图、爱默生、歌德、雨果等大师,则在阐述道理和著述时与人分享这一伟大秘密。 同类相吸,这是宇宙中的一个重要的定律,也是我们对吸引力法则最简单明了的认识,把自己想象成一块磁铁,利用它吸引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你脑中出现了某个思想,它就会把其他同类想法吸引过来。它孕育着你的思想,影响着你的整个生命。这一无上的法则,正是透过你的思想来运行的,而让这一法则起作用的,只有你自己的思想。例如,你或许正在听一首歌,你脑海里也无法摆脱那首歌的旋律,它会在你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因为你在听那首歌的同时,已经把全部注意力和思想聚集在这上面了。当你这样行为时,就会将那首歌中隐含的同类思想吸引过来。这表明,吸引力法则开始发挥作用了,它将那首歌的思想带入你的心。 吸引力法则是一种自然法则,它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接受你的思想,然后以生命体验的方式,把这些思想回放给你。吸引力法则不会顾及你的感受好是坏,也不在乎你想不想要它,它只是回应你的思想。当你把思想聚集在你想要的事物上,并且集中注意力于此时,你就是在运用宇宙最大的能量,召唤你想要的事物,去获取财富、健康和成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善于运用吸引力法则,你就会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它在发挥作用时,不仅所有美好的事物会被吸引过来,那些不太美好的甚至丑恶、有害的事物也会被吸引过来。如何只吸引好的、摒弃没用的和有害的事物?这正是你能从本书中学到的秘密。只要你能把书中的这些法则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你就能改变一切。 华莱士·沃特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新思想运动创始人,倡导人们首先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开始,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第一篇叩开财富之门 1.你也有权利过上富足的日子 如果一个人拥有一切生活中想要的东西,他就算得上是一个富有的人。 2.获取财富是一门学问 致富是一门学问,一门准确的学问,就像代数和算术一样,有着特定的指导原则。一个人一旦学会并服从这种原则,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富裕起来。 3.机会都被他人垄断吗 没有人因为缺乏供给而贫穷,相反每个人都有足够的供给。可见的供给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事实上还有些不可见的供给也是无穷无尽的。

制动计算公式 (2)

平板台制动计算公式 一、前轴 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 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二、后轴 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动态轮荷左+动态轮荷右)×0.98】×100% 2、两种情况算法 (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动态)轮荷之和×0.98】×100% 滚筒制动台计算公式 一、前轴 1、前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 2、前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二、后轴 1、后轴行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左+最大行车制动力右)÷【(轮荷左+轮荷右)×0.98】×100% 2、两种情况算法 (1)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最大行车制动力中大的值×100% (2)后轴行车制动率<60%时 后轴不平衡率=(过程差值大-过程差值小)÷【轮荷之和×0.98】×100% 注:(1)机动车纵向中心线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 (2)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 (3)用平板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为一轴 整车制动率 整车制动率=最大行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 驻车制动率 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整车轮荷×0.98)×100% 台式检验制动率要求(空载) 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加载)

富勒与哈特之争

哈特(Herbert Lionel Adolphus Hart,1907 –1992)与富勒(Lon Luvois Fuller,1902 –1978)之争 引子:二十世纪的两场法学大战 一、时代背景 1、二战结束,清算二战和第三帝国法哲学遗产,从拉班德的国家学到拉德布鲁赫 的法哲学 2、拉德布鲁赫的自然法转向:不可容忍公式,公民不服从 3、战后法庭:告密者案(审判四人帮,电影《朗读者》) 4、阿伦特(Alendt)“平庸的恶”(《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5、怨毒的告密者案:1951年,《哈佛法律评论》摘要报道了一个德国法院裁决的告 密者案:被告决定摆脱她的丈夫——一个长期服役的德国士兵,丈夫在探亲期间 向她表达了对希特勒的不满。1944年,被告向当局告发了丈夫的言论,并出庭 作证,军事法庭根据纳粹政府1934年和1938年发布的两部法令,判定该士兵 犯有发表煽动性言论罪和危害帝国国防力量罪,处以死刑。经过短时期的囚禁 后,他未被处死,又被送往前线。战后,被告和军事法庭的法官被交付审判, 检察官根据1871年《德国刑法典》第239条,起诉二人犯有非法剥夺他人自由 罪。1949年班贝格(Bamberg)地区上诉法院在二审中判定涉案法官无罪,但被告 罪名成立,因为她通过自由选择,利用纳粹法律导致了她丈夫的死亡和监禁, 而这些法律“违背了所有正派人士所持的健全良知与正义感”。[3]1005报道最后 提到了拉德布鲁赫1946年著名的文章《法律的不法与超法律的法》,该文被法 律实证主义者解释为标志着拉德布鲁赫从实证主义向自然法的转向,在其中他 提出了一个类似“恶法非法”的拉德布鲁赫公式:通常情况下法的安定性应居于首 位,即便法律不善也不能动摇安定性,但如果安定性与正义的冲突达到了“不能 容忍”的程度,法律已经沦为“非正当法”(false law,unrichtigesRecht),法律就 必须向正义屈服。看起来,班贝格法院的判决推理似乎与拉德布鲁赫公式是一 致的 二、英美法传统比较 1、美国的自然法传统:欧洲传统(洛克、潘恩),宪法作为高级法(道成肉身),从独立宣 言到权利宣言(美国革命,民权运动) 2、英国的法律实证主义传统:英国的保守主义,从霍布斯、边沁到奥斯丁 四、富勒与哈特之争 1、从1958年《哈佛法律评论》同期发表哈特教授的“实证主义与法律和道德的分离”,以 及富勒教授针锋相对的大作“实证主义与忠实于法律———答哈特教授”,1961年哈特推出《法律的概念》一书,富勒教授则于1964年出版《法律的道德性》一书。次年哈特教授撰写对《法律的道德性》书评,而富勒也不甘示弱,于1969年《法律的道德性》再版时加以反击

模板计算公式

1 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瑞·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范文5篇

瑞·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范文5篇瑞·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 拿到同事送的书读了几十页后,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之前以为像《原则》这个书名,配上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受用终身的教诲、傅盛引用并盛赞,简直就是只差把书名直接改成《成功的原则》《我的原则可以复制》了。我的印象以为这是一本像卡耐基的成功学、《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一样的老生常谈,但我错了。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原则》并不是那种贩卖愉快得获得感的成功学,比如这些书的常见套路:直白的左右逢源的核心观点、巧妙得修改引述内容且不列其出处、不写任何令读者情绪不适的词句等,《原则》里统统不屑使用。有跟我一样担忧和成见的朋友大可放心,《原则》是一本有自己原则的好书。 《原则》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达利欧的个人经历简介,作者认为通过叙述他的真实故事,可以便于读者判断书中的原则多大程度上适于读者自己和所处的环境。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思想的形成,将自己受益匪浅的所知所感、痛苦和挣扎的纠结都一一陈述,拾起珍珠串成项链,最终构建出了这些让人信服的原则。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生活原则。其实达利欧的初衷是写一本工作原则的书,但在写书的过程中发现他在桥水实行的工作原则背后的基础是他的生活原则,两者是无法分开的。所以在最终的这本书中,生活

原则部分是整本书的“真正的核心,因为他将说明为何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些原则应用于任何事情”。 第三部分是桥水的工作原则,其实这些工作原则只是生活的原则在集体中的自然推倒。它们遵循生活原则的基础,描述的是认同这些生活原则的人如何在集体中达成1+1>2的效果。 现在出版的这整本《原则》实际上是作者计划中的上半卷,随后会有经济原则和投资原则组成下半卷。然后还会有桥水公司开发的各种辅助实践书中原则的工具APP发布。完成之后的整本书就是他的“终极回馈”(《千面英雄》中指英雄们在自己终年时候对社会的回赠),那时他也将归隐田园。 不论是书的内容,还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这位传奇人物的坦诚、通达带来的感染力,都值得一读。 就书的核心部分,就像作者在序言中就给读者的忠告,一本不讲why的书,基本只是一本说他人故事的小说。读者需要穿起书的脉络,才能建立起与自己生活的链接,《原则》一书的关键链接就在序言中的四句话: 自己思考! 你想要什么? 事实是什么? 如何行动? 简单?并不简单。仅仅自己思考四个字就已经足够难。毕竟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制动力矩计算

鼓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1、制动器效能因数计算 根据制动器结构参数可知: A 、 B 、 C 、r 、φ、(结构参数意义见附图二) 其中θ为最大压力线和水平线的夹角。 由以下公式计算μ=0.35时(μ为摩擦片与制动鼓间摩擦系数),制动器领蹄和从蹄的制动效能因数。 θ=)tan(B C ar μγt a n ar = )t a n s i n s i n t a n (θφφφφθ+-=ar e θθγλ-+=e θθγλ+-=e ' φφφρsin 2sin 4+= r B A +=ξ r C B k 22+= 领蹄制动效能因数: 1sin cos cos 1-=?γ θρλξ?e k K

从蹄制动效能因数: 1 sin cos 'cos 2+=?γθρλξ ?e k K 制动器的总效能因数,可由领、从蹄的效能因数按如下公式计算: 2 11 24??φ?????+?=K K K K K 2、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 单个制动器的制动力矩M 为: R P K M ??= 其中:K 为制动器效能因数 P 为制动器输入力,加于两制动蹄的张开力的平均值; R 制动鼓的作用半径,即制动器的工作半径r 制动器输入力η??=i F P /2 其中:F 为气室推杆推力,由配置的气室确定 i 为凸轮传动比,e L i /= (L 为调整臂臂长,e 为凸轮力臂,即凸轮基圆半径) η为传动效率,一般区0.63 例:某Φ400X180制动器,A=150 B=150 C=30 r=0.2 Φ=115° μ=0.35 η=0.63 通过上公式计算得1??K =1.530 2??K =0.543 2 11 24??φ?????+?K K K K K ==1.603 取F=9900N(0.6MPa 气压下气室输出力) L=125 e=12 R P K M ??==R L F K ????η/2e=1.603*9900*125*0.63*0.2/(2*12)

法哲学视野中的告密者难题(上)探讨与研究

积分 都是垃圾 撒旦发生发大 水范德萨 发撒旦 法哲学视野中的告密者难题(上) 柯岚 摘要:告密者案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疑难案件,而是一个“根本性的疑难案件”,其中不仅牵涉到法律解释的争议,也牵涉到对法律合法性的争议。德国法院对告密者案件的真实裁决是审慎严谨的,比起哈特的方案,这些裁决更合于法律实证主义忠于法律的宗旨。拉德布鲁赫和富勒对这个案件的建议都比哈特方案更好,哈特方案并不能回避恶法非法的问题。纳粹统治时期司法沦为犯罪工具,法官丧失良心自由,这是现代社会真实的合法性困境。 公元前43年,罗马执政官西塞罗被他的仇人安东尼发布法令宣布为公敌(hostis publicus)。安东尼从前辈苏拉那里学到了公敌法令,那是罗马共和国曾有过的最残酷的法律。安东尼和同盟屋大维、雷必达共同发布了他们想要的公敌名单,被宣告为公敌的人不再受到法律的任何保护,窝藏或者隐瞒他们的人与他们同罪,杀死他们的人可以凭头颅领取巨额奖金,奴隶还可以得到自由和公民权,告密者得到同样的奖金。西塞罗准备逃亡到马其顿,一个奴隶向追捕的军队告密了,追兵很快找到了他。一个曾经在诉讼中被他搭救的百夫长砍下了他的头颅和双手,献给安东尼请赏。他的头和手被悬挂在他曾经抨击独裁者的讲坛边,悬挂了很长时间,跑来看这些示众之物的人,比以前跑来听他演讲的人还要多些。公元前43年,罗马城中人人自危,一片恐惧,人们最害怕的恰恰是从前自己亲爱和熟悉的人。奴隶出卖主人,儿子出卖父亲,债务人出卖债权人,农夫出卖地产肥美的邻居,妻子出卖丈夫,丈夫被杀的当天,她就举行她的新婚典礼。 西塞罗生前曾抨击苏拉那部残酷的公敌法令,他说这样的法律“就不应再视为正义。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于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理性。”[2]163然而他最终却惨烈地殉身于此。共和已经沦陷,守护罗马共和法律的国父西塞罗已经死去,帝国就要来临。在暴君频出的罗马帝国,只要独裁者愿意,他们都可以变成苏拉和安东尼,法律在他们手中就变成酷虐的杀人利器,能够搅动平常人心中最黑暗的贪欲和恶念,那些堕入黑暗的人们,强横尚武的可以选择做独裁者军中的百夫长,孱弱无力的可以选择叛卖和告密。 两千年后,罗马帝国古老的统治技艺经由秘而不宣的心灵默契,降临到阿道夫·希特勒治下的第三帝国土地。在第三帝国的议会里,法律变成了更为酷虐的杀人利器,被宣布为公敌的,不仅仅包括所有反对独裁者的人,还有一个人数众多的无辜族群。为这法律做后盾的,是威力胜过罗马军团千万倍的火药武器,还有组织严密千万倍的现代科层制官僚体系。在第三帝国阴郁的生存斗争中,酷虐的法律同样搅动平常人心中最黑暗的贪欲和恶念,那些堕入黑暗的人们,强横尚武的可以选择做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孱弱无力的同样选择叛卖和告密。面对这更为严密和精致的现代合法罪恶,最无良心自由的就是操作法律的那些精英。比起平常人,他们还有忠于法律的职责所系,即便法律已经变成杀人工具,他们也无从逃避指责。没有人知道,这是上帝惩罚罪人的历史必然性,还是现代性演进中一个脱节的偶然产品。1945年以后,第三帝国的浩劫过去,幸存的人们追问,当法律精英扈从独裁者作恶的时候,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到“恶法非法”的古老训诫?人们真诚地相信,就像第三帝国的罪恶如同罗马一样古老,最古老的法律智慧也可以开出新意,帮人们寻回失落的法治秩序。人们动用这古

读《法学导论》后的一些感想和启示

读《法学导论》后的一些感想和启示

摘要 《法学导论》是德国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代表作之一,是拉德布鲁赫《法哲学》之外最负盛名、最有成果的一部书,其以“科学的法律思想和诗人般的语言”著称于世,它是为“处于职业选择阶段的未来法律工作者们服务”的一本法律科学理论书籍。本文是在阅读《法学导论》之后所的到的一些想法和启示。 关键词: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启示

离出来。19世纪的科学取向被历史法学派采纳后,法学家参与立法越来越多,习惯法逐步受到排斥。这才使法律作为社会措施及社会目的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出现。 国家和国家法并不是两类不同事物,不是单纯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而是因为,观察视角的不同以至于得出的内容有所差异。第二章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例,从欧洲宪法形式的开端—等级国家开始分析,围绕国家活动与公民自由界限的历史演变过程,阐述了立宪国家产生的过程。从君主制国家到议会制国家、联邦制国家,以及后来的共和制国家。拉德布鲁赫选取欧洲各国的典型政体的案例分析,其中重点以俾斯麦宪法向魏玛宪法的发展为例,做了大量比较分析。 从法律产生的根本来看,国家法是所有其他法律的源头。但以历史的思考方法来看,这种关系恰恰相反。涉及普通民众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规则总是有一个稳定的基础,相比之下国家法却会市场发生变化,这个基础就是私法。拉德布鲁赫认为日耳曼法的基础是公法,而罗马法的基础是私法。第三章对私法从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思想运动为切入点,以罗马法为基础,阐述了权利、权利主体等概念的出现,以及后来的物权、债权的分化和形式平等的法律秩序原则。这就构成了后来私法体系的核心。在私法领域中,有这么一批人,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最大化的攫取到属于自己的利益,并且会因此时常规避法律,这个群体就是商人群体。第四章以商业的历史发展为视角,阐述了商号、惯例的出现。商号使该名义与其创设人分离。惯例奠定了契约自治的秩序原则。这些就构成了后来商法体系的核心。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法区分一些公法和私法之间的区别,于是产生了全新的第三法域:经济法和劳动法。第五章从私法的视角出发,发现意思自治与形式平等的观点忽视了一个在任何经济关系中都是最大的利害关系人:社会公众。于是国家不再单纯地遵循意思自治和形式平等的原则,“强制契约”越来越常见,构成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此外,形式平等的私法不过问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服从关系,也不过问工人阶级的联盟和企业主联盟。因此要通过国家对契约自由的限制,重新将劳动关系作为人身权利关系设立,以实现对劳动者的人身保障。

五级分类计算公式

为了更好准确的计算贷款分类的各项指标,本人将五级分类中遇到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整理收集在一起,望各位分类人员运用,同时还望各位同仁补充和完善。 贷款五级份类中所有运用的计算公式 一、损益表结构分析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管理费用比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财务费用比率=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费用比率=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 短期投资比率=短期投资/总资产 应收帐款比率=应收帐款/总资产 存货比率=存货/总资产 长期投资比率=长期投资/总资产 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总资产 无形资产比率=无形资产/总资产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资产 自有资金负债率=负债总额(流动负债十长期负债)/自有资金总额(所有者权益)×100%三、现金流量计算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货币资金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固定资产原值-△材料物资-△在建工程)+(-△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投资收益)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财务费用 四、现金流量分析

销售净现率=年末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度销售收入净额×100% 现金获得指数=年度实现的净利润额/年末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00% 总资产净现率=年度实现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初总资产值+年末总资产值)/2] ×100% 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100% 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合计数×100%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 /流动负债×100% 五、盈利能力的分折(盈利比率) 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 六、营运能力分折(效率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净值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注:赊销收入净额用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代替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余额 权益报酬率=利润总额/有形净资产有形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 七、长期偿债能力分折(杠杆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负债总额/有形净资产 八、短期偿债能力分折(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现金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易于变现的有价证券

成功的法则读后感

成功的背后都会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故事 ——读《成功的法则》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成功的法则》,作者拿破仑?希尔1883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庞德河畔,家境贫寒。10岁时母亲便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两年以后父亲再婚。家庭的不幸使他的性格极具反叛性,长大以后的行为也令人难以置信。年仅13岁时,他便成为了一名“山区记者”,专为一些乡镇小报提供新闻。以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美国最受尊敬和爱戴的励志作家。为了探究人们取得成功的因素,希尔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与压力。他用了25年时间,一直探究为何如此众多的人不能获得所期望的财富与真正的幸福,只有少数人能够取得成功。在生命的这一阶段,他成功地当上了一名律师与记者。早期的记者职业生涯,不只使他摆脱了经济窘境,更为幸运的是,其间他被分配一项任务,去写那些成功有士的故事。当他要求访问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时,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卡耐基先生委任他去访问500多位百万富翁,以归纳出能适用于普通人的成功公式。这些人包括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西奥多·罗斯福、伍德罗·威尔逊、约翰·洛克菲勒、威廉·塔夫脱、查尔斯·斯瓦布、吉宁斯·兰多尔夫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为此他成为安德鲁·卡耐基的顾问。在卡耐基的帮助下,他总结出了一套成功哲学,讲述了许多从贫穷到巨富的企业大亨的经历与思想。拿破仑?希尔比历史上任何人都更多地影响了人们获得

成功,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公认。他也许是个人成功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吸引了我: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块名贵的金表遗失。他找遍了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向全农场发了一张告示,请人帮忙找金表,并悬赏100美元。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真如大海捞针。人们从早上忙到太陽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随后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穿破衣服的小男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小男孩执着地找啊找啊,努力寻找着。他已经整整一天没吃饭了,他希望在天黑之前能找到金表,用100美元给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天越来越黑,小男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着。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停止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不停地响着——“滴答—滴答—”。小孩循声找去,真的找到了金表,得到了100美元。 这个故事情节看似非常简单,但其实则是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遇到困难,只要执着,加上冷静的思考,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就会战胜困难。成功往往就是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但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比如故事中的那些大人们。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必须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有执著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成功者往往是比对手多做一点点,而坚持到底的那些人。 《成功的法则》还讲述了一名推销员的故事,他是美国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