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细胞增殖及JAK_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细胞增殖及JAK_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细胞增殖及JAK_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发生凋亡的内在活性有关[8]。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可分为间期和有丝分裂期,细胞间期又常划分为休眠期(G0),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整个周期可表示为G1→S→G2→M。细胞发生凋亡时,用P I对细胞进行染色,凋亡细胞由于总DNA量降低,于正常G0/G1细胞群前出现一DNA低染细胞群,即G1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sub2G1),细胞凋亡群。在本实验中,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112羰基2β2乳香酸作用于HCT2116细胞后,都出现了sub2G1峰,有凋亡细胞群产生;G2/M期的细胞比例也明显的增多,表明经药物作用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由此可推测,112羰基2β2乳香酸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阻断了细胞周期,使细胞的增殖被抑制。由于细胞凋亡的过程受多种因子的调控,112羰基2β2乳香酸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季宇彬.抗癌中药药理与临床.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23~825

2 郭辉,张玲.乳香中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食品与药品, 2007;9(05A)∶50~52

3 赵斌,葛金芳,朱娟娟等.小议在MTT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中I C50的计算方法.安徽医药,2007;11(9)∶834~835

4 张勇,齐振华.α2乳香酸对HL260细胞株VEGF分泌极其Flt21受体表达的影响.医学临床研究,2009;26(2)∶202~205

5 Hoernlein RF,O rlikowsky TH.Acetyl2112ket o2β2bos wellic acid induces apop t osisi in HL260and CCRF2CE M cells and inhibits Topois omerase I.J Phar macol Experl m ent thear peu,1999;288(2)∶613~619

6 Yonkui J,Shigeo N.Bos wellic acid acetate induces differentiati on and ap2 op t osis in leuke m ia cell lines.Leukem ia Research,1999;23(2)∶43~50 7 高丰,金天明等.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动物医学进展, 2003,24(6)∶1~3

8 T ol omeoM,Si m oniD.D rug resistance and apop t osis in cancer treat m ent :Devel opment of ne w apop t osis-inducing agents active indrug resistant ma2 lignancies.CurrMed Che m Canc A gents,2002;2(3)∶387~401

I nh i b itory effect of112carbonyl2β2boswelli c ac i d on HCT2116cell

He Ruiling,Zhang Juanjuan,M iu Shikun,W an L ihong,Zhou M in,Zhou L i m ing3

(W est2China M edical Center,Sichuan Uninversity,Chengdu 610041)

O bjecti ve:To investigate antitu mor effects of112carbonyl2β2bos wellic acid.M ethods:MTT assay and gr owth curve assay were used t o assess the inhibit ory effect of112carbonyl2β2bos wellic acid,the cell cycle and the cellular apop t osis were measured using fl ow cyt ometry.Re2 sults:The p r oliferati on of HCT2116was obvi ously inhibited in dose2dependent manner.112carbonyl2β2bos wellic acid can bl ock cell cycle. Annexin V/P I doubl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apop t osis rate increased by HCT2116cells induced by112carbonyl2β2bos wellic acid48h later. Conclusi on:112carbonyl2β2bos wellic acid can inhibit the p r oliferati on of col on tu mor cell,induce HCT2116cells t o apop t osis and bl ock their cell cycle.

Key words 112carbonyl2β2bos wellic acid;HCT2116;apop t osis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细胞增殖及JAK2ST 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蔡怀阳,殷 飞3,杜韶波,张瑞敏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内科,石家庄 050011;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邯郸 056001)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细胞S MMC27721增殖和JAK2ST AT通路的影响。方法:苦参碱作用于肝癌S MMC27721细胞,用M 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S MMC2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2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S MMC2 7721细胞stat3、stat5、c2jun mRNA的影响,W estern bl o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S MMC27721细胞ST AT3、ST AT5、P2ST AT3、P2 ST AT5、C2JU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苦参碱能够抑制S MMC27721细胞增殖,呈时间2剂量依赖性。苦参碱能下调stat3、stat5、c2 jun mRNA表达水平,降低ST AT3、ST AT5、P2ST AT3、P2ST AT5、C2JUN蛋白表达量,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碱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且能抑制JAK2ST A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3通讯作者

关键词 苦参碱;肝癌;ST AT3;ST AT5

苦参碱(matrine,MA)有抗炎、抗病毒、抗纤维化的作用,临床上已用于肝炎的保肝治疗,有肯定疗效且毒副作用小[1~3]。近年研究显示,苦参碱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能够抑制信号转导通路中某些蛋白激酶的表达和活化,阻滞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分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进一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但当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后,其对JAK2ST A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信号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苦参碱,山东振东金晶制药有限公司,白色粉末状,99%纯;

1.2 细胞 人肝癌细胞株S MMC2772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研中心。

1.3 试剂 PCR引物(stat3、stat5、c2jun、β2actin),5OD/EP,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兔抗人ST AT3、ST AT5、C2JUN、β2actin多克隆抗体,山羊抗人P2ST AT3、P2ST AT5多克隆抗体,200ug/ 1m l,美国Santa Cruz公司。

1.4 仪器 PCR仪,Gene Amp9600型,美国PE公司,主要用于目的基因扩增,并对其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UVP凝胶扫描系统,G DS28000,美国UVP公司,用于非化学发光染色的凝胶、平板、膜的图像采集、文件处理及分析。

1.5 方法 用含10%小牛血清、青霉素100u/m l、链霉素100 mg/m l的RP M I21640培养液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 MMC27721,置于37℃,5%CO

2

孵育箱中培养,3~4d传代一次,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

1.5.1 M TT法检测苦参碱对肝癌S MMC27721细胞株增殖影响 肝癌细胞株应用0.25%胰蛋白酶消化,P BS冲洗,取含2×104S MMC27721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苦参碱溶液,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1、0.5、1、2、4mg/m l,加RP M I21640培养液至100μl,另设空白孔(只加培养液100μl)和对照孔(只加细胞悬液100μl),每种浓度均作3个平行孔,混匀

后放入C O

2

孵箱中培养。分别于第24、48、72h各取出1板,培养结束前4h加入M TT(5mg/m l)10μl/孔,37℃继续孵育4h,离心弃上清,每孔加入DMS O150μl,震荡10m in,充分溶解结晶。用酶标检测仪测定各孔492n m的光密度值(OD492),根据公式:抑制率=(对照孔OD492值-用药孔OD492值)/对照孔OD492值×100%,计算抑制率。

1.5.2 RT2PCR法检测苦参碱对肝癌S MMC27721细胞stat3、stat5mRNA的影响 将5×105/m l细胞接种于培养瓶,24h后,弃除培养液,加入含不同浓度苦参碱的培养液,使其终浓度为0.5、1mg/m l,以不加药细胞做为对照。作用48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mRNA,进行纯度和完整性检测后进行反转录。stat3引物,上游引物:5’2att caa aca ctt gac cct ga23’,下游引物:5’2att gtt ggt cag cat gtt gt23’,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238bp。stat5引物,上游引物:5’2gat tctcag gaa aga atg tt23’,下游引物:5’2tgt gtc ctc cag atc gaa g23’,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387bp。c2jun上游引物: 5’2agt cca gca acg ggc aca tc23’,下游引物:5’2ctc ctg ctc atc tgt cac gtt ct23’,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80bp。β2actin上游引物:5’tgg cac cca gca caa tga a23’,下游引物:5’2cta agt cat agt ccg cct aga agc a23’,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为186bp。反应条件:PCR的具体循环参数为:95℃5m in;95℃30s;61℃30s;72℃30s,循环35次,以后72℃延伸7m in。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以目标基因与β2actin扩增产物的灰度值的比值表示基因表达水平。

1.5.3 W estern bl ot法检测苦参碱对肝癌S MMC27721细胞ST AT3、P2ST AT3、ST AT5、P2ST AT5、C2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细胞收集同RT2PCR,提取细胞总蛋白,考马斯亮兰定量,280℃冰箱冻存备用。上样,80V电压,4℃,样品在浓缩胶中电泳约1h, 150V电泳1.5h左右,直到溴酚蓝到达分离胶的底部,关闭电源。100V电压,转膜

2.5h。丽春红染色,5%脱脂奶粉室温振摇封闭1h。以T BS溶液稀释兔抗人ST AT3、ST AT5、C2JUN、β2 actin多克隆抗体(1:200),山羊抗人P2ST AT3、P2ST AT5多克隆抗体(1:80),按0.1m l/cm2加入一抗溶液,4℃过夜。按1:1000稀释二抗溶液,37℃,1h。T BS溶液振摇洗三次,每次10m in,在暗室中进行化学发光,胶片爆光显影后分析结果。以目的蛋白与β2actin的灰度比值表示蛋白表达水平。

2 结果

2.1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S MMC2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 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于肝癌S MMC27721细胞24h、48h、72h,抑制率呈浓度2时间依赖性(见表1)。苦参碱0.5mg/m l、1mg/m l 作用48h后,抑制率分别为(26.25±8.15)%,(36.96±6.

88)%,用于进行后续实验。

表1 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肝癌S MMC27721细胞不同时间的抑制率( x±s,%)

时间0.1mg/m l0.5mg/m l1mg/m l2mg/m l4mg/m l

24h10.59±1.88 18.65±2.14 29.98±3.36 32.21±4.39 48.65±2.17 48h15.00±2.103326.35±2.333336.96±6.883343.51±6.503364.60±5.8633 72h22.50±2.02△△38.08±3.20△△44.57±8.18△△56.93±5.54△△70.45±3.61△△ 3P<0.05,33P<0.01vs48h;△P<0.05,△△P<0.01vs72h

2.2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S MMC27721细胞stat3、stat5、c2 jun mRNA表达的影响 苦参碱(0.5mg/m l、1mg/m l)作用于肝癌S MMC27721细胞48h后,stat3mRNA表达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0.000)。stat5 mRNA表达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0.000)。c2jun mRNA表达量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0.000)。苦参碱(1mg/m l)组stat3、stat5、c2jun mRNA表达量较苦参碱(0.5mg/ m l)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17,0.026,0.032),见表2,图1。

表2 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后stat3、stat5、c2jun mRNA的表达情况( x±s)

组别 stat3stat5c2jun

对照组0.478±0.0190.437±0.0330.404±0.039

苦参碱(0.5mg/m l)0.402±0.0120.369±0.0300.336±0.036

苦参碱(1mg/m l)0.375±0.03630.341±0.02830.322±0.0183

图1 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后stat3、stat5、c 2jun mRNA 的表达

1对照组,2苦参碱(0.5mg/m l ),3苦参碱(1mg/m l )

2.3 W estern bl ot 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肝癌S MMC 27721细

胞ST AT3、ST AT5、P 2ST AT3、P 2ST AT5、C 2JUN 蛋白表达的影响 

苦参碱(0.5mg/m l 、1mg/m l )作用于肝癌S MMC 27721细胞48h 后,ST AT3、ST AT5、P 2ST AT3、P 2ST AT5、C 2JUN 蛋白表达量均有下

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苦参碱(1mg/m l )组ST AT3、

ST AT5、P 2ST AT3、P 2ST AT5、C 2JUN 蛋白表达量较苦参碱(0.5mg/m l )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值分别为0.027,0.036,0.014,0.008,0.011),见表3,图2。

表3 不同浓度苦参碱对ST AT3、ST AT5蛋白表达的影响( x ±s )

组别

ST AT3ST AT5P 2ST AT3P 2ST AT5C 2JUN 对照组

0.700±0.0280.666±0.0390.539±0.0240.510±0.0220.522±0.041苦参碱(0.5mg/m l )0.601±0.0440.593±0.0360.467±0.0280.442±0.0320.450±0.045苦参碱(1mg/m l )

0.567±0.0493

0.545±0.0333

0.432±0.0233

0.404±0.0213

3

0.419±0.031

3

图2 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后ST AT3、ST AT5蛋白的表达

(1对照组,2苦参碱0.5mg/m l,3苦参碱1mg/m l )

3 讨论

苦参碱提取自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凋

亡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4]。苦参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5];通过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起到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6]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

[7]

;影响肿瘤细胞中端粒酶和bcl 22,bax 表达[8]

;逆转肿瘤细

胞多药耐药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目前细胞信号转导受到广泛重视,苦参碱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信号转导途径有关。有研究表明,苦参碱作用后

K562细胞中I L 26和ST AT3基因的表达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提示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该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抑制细胞数量的增加[9]。刘北忠等[10]报道在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苦参碱可特异性地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苦参碱对肝癌的抑制作用也有较多研究[11~13],本研究显示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于S MMC 27721细胞,能够从基因水平抑制stat3、

stat5的表达,进而影响ST AT3、ST AT5蛋白的转录,抑制ST AT3、ST AT5的磷酸化,阻断其下游信号C 2JUN 的传递,苦参碱浓度

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C 2JUN 是JAK 2ST AT 途径中的下游信号,是发挥效应的传递途径中的重要一环。这些结果表明苦参

碱能够抑制JAK 2ST AT 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蛋白激酶

ST AT3、ST AT5的活化,阻断其信号通路向下游的信号传递,进

而阻滞了肝癌细胞中异常活跃的信号转导通路,阻断了肝癌的增殖。

本实验研究了苦参碱对肝癌JAK 2ST AT 信号通路的作用,但苦参碱抑制肝癌是否还有其它信号途径的参与,以及这些信号通路与JAK 2ST AT 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苦参碱的多靶点抑制肝癌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伟忠,林勇,谢渭芬,等.苦参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肿瘤学杂

志,2002;8(1)∶4~6

2 申晓东,宋关斌,严润彬,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

究进展.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125~128

3 孔庆志,黄涛,黄冬生,等.苦参素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血管形

成的抑制作用.中国药师,2003;6(12)∶769~771

4 司维柯,高利宏,刘斌,等.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凋亡时对HepG2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调控.癌症,2001;20(8)∶848~8515 陈伟忠,曾欣,林勇,等.苦参碱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端

粒酶活性调控的体外研究.肿瘤学杂志,2002;8(3)∶168~169

6 张彦,马凌娣,何於娟,等.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早期的基因

表达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6)∶342~345

7 刘北忠,蒋纪恺,何於娟,等.苦参碱对K562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癌症,2002;21(12)∶1292~1295

8 陈伟忠,林勇,谢渭芬,等.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调控及细

胞周期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498~500

9 司维柯,陈安,李鹏,等.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研

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7)∶816~820

10 张建敏,李鹏,司维柯,等.苦参碱抑制HepG2增殖时Ca 2+等生化

指标的变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3)∶422~424

D i fferen t den sity ma tr i n e to li ver cancer cell m ulti pli ca ti on and JAK 2STAT si gna l tran sducti on i n fluence

Cai Huaiyang 1

,Yin Fei 1

,Du Shaobo 1

,Zhang Rui m in

2

(1Depart m ent of Gastr oenter ol ogy,the Fourth Hos p ital of HebeiM 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1;

2

Handan T own Center Hos p ital of Hebei Pr ovince,Handan 056001)

O bjecti 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atrine on cell p r oliferati on and JAK 2ST AT signaling transducti on path way in S MMC 27721cells .

M ethods: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 on matrine,the inhibit ory on p r oliferati on was detected byMTT,the mRNA exp ressi on of stat3,stat5,c 2jun in S MMC 27721cells was assessed with RT 2PCR.W estern bl ot detected the p r otein exp ressi on of ST AT3,ST AT5,P 2ST AT3,P 2ST AT5,C 2JUN in S MMC 27721cells .Results:Matri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S MMC 27721cells p r oliferati on in ti m e and dose 2dependent manner .Matrine could degrade the exp ressi onal levels of stat3,stat5,c 2jun mRNA and ST AT3,ST AT5,P 2ST AT3,P 2ST AT5,C 2JUN p r o 2tein in dose 2dependent manner .After treat with matrine,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ST AT3,ST AT5,P 2ST AT3,C 2JUN was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that in contr ol gr oup,The high dose gr oup was more obvi ously .Conclusi on:Matrine could significantly down 2regulate the mR 2NA exp ressi onal evels of stat3,stat5in S MMC 27721cells and decrease the phos phorylati on of ST AT3and ST AT5p r otein and bl ock their downstrea m signal C 2JUN,thus it could inhibit the p r oliferati on of S MMC 27721cells .Key words matrine;hepat ocellular carcinoma;ST AT3;ST AT5

鼠胃肠丹参酮II A 吸收测定方法研究

3

李晓光,李兴平133

,吕玄芬2

,邓文龙

1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成都 610106;1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 610041;

2

北京宝泰宁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建立丹参酚酮片中丹参酮ⅡA 在大鼠胃肠道吸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 LC 法测定大鼠胃肠道循环灌注液中丹参酮II A 含量的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 在大鼠胃肠道灌注液中48h 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 D 分别为0.3%、0.2%。结论:HP LC 简便、可靠、可用于大鼠胃肠原位循环灌注丹参酚酮片中丹参酮ⅡA 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丹参酮II A ;吸收;HP LC 丹参酮类成分为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与丹参酚类成分的药理作用有同有异,一般研究中注意到丹参酚类成分的作用及体内过程,作为丹参总提取物必应考虑到丹参酮类成分的吸收与作用[1~8]。丹参全成分精制提取物丹参酚酮片包含应用超临界C O 2萃取的全部丹参酮类物质,且以丹参酮II A 为药理活性控制的主要有效指标之一,通过了解丹参酮II A 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情况,对于其在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以评价药剂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丹参酚酮片中丹参酮ⅡA 在大鼠胃肠道中的含量测定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丹参酚酮片,规格100mg/片,批号:080101,

北京宝泰宁堂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1.2 仪器 Agilent 1100HP LC;超声波清洗仪(40KHz,200W )。

1.3 动物 S D 大鼠,一级,200~250g,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

院动物室提供,合格证号。

1.4 方法 丹参酮II A 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

供(批号0766-200213,供含量测定用)。

1.4.1 丹参酮II A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丹参酮II A 对照品

适量,置棕色量瓶,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每1m l 中含丹参酮II A 含量0.1mg,置冰箱冷藏(4℃)保存为对照品储备液。取对照品储备液2m l,置棕色量瓶,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每1m l 中含丹参酮II A 32μg 。

1.4.2 胃/肠灌注液 取丹参酚酮片4片和2片,分别研细,

加8%预胶化淀粉溶液5m l,研磨均匀,转移至m l 量瓶,用8%预胶化淀粉溶液洗涤数次,合并洗涤液至量瓶,加8%预胶化淀粉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1.4.3 胃药液 选取实验前禁食不禁水24小时的S D 大鼠,

3

2006年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 33通讯作者

HuH-7 人肝癌细胞

HuH-7 人肝癌细胞 Catalogue No.: C165 Product Format: a T25 flask Culture Properties:贴壁 Complete Growth Medium:89%H-DMEM+10%FBS+1%双抗 Atmosphere: air, 95%; carbon dioxide (CO2), 5% Application:Cells and cancer research NOTE: FOR RESEARCH USE ONLY. Components Operation steps for cell culture 1.吸走用于培养基,加入3-5mL PBS后轻轻晃动培养瓶润洗细胞; 2.吸干净PBS后加入1mL 0.25%胰酶-0.53mM EDTA,轻轻摇晃培养皿使胰酶 浸没细胞表面,培养瓶放37度培养箱消化; (细胞对于消化比较敏感,消化过度会严重影响细胞状态,导致细胞传代死亡漂浮或者传代后不长。细胞消化到细胞间隙变大但未脱落,可以轻轻吹下时即可终止,禁止消化到细胞完全漂浮。混匀细胞时尽量轻柔,不要吹出大量气泡。) 3.加入6-8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下细胞混匀; 4.将混匀的细胞1000rpm(约150g)离心3min,弃上清,再用新鲜培养基 重悬37度培养箱继续培养; 传代比例: 不同细胞生长速度不一,具体传代比例视细胞生长速度而定,大部分细胞适用1:3-1:4传代,生长较慢的细胞可以1:2传代。 Cell cryopreservation 1.冻存液:92%完全培养基+8%DMSO(可以根据实验室条件自行选择) 2.降温步骤:4度10min,-20度2h,-80过夜后液氮保存。

【信号通路解析】Hippo信号通路

Hippo信号通路 一、Hippo信号通路概述 Hippo 信号通路,也称为Salvador / Warts / Hippo(SWH)通路,命名主要源于果蝇中的蛋白激酶Hippo(Hpo),是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因子。该通路由一系列保守激酶组成,主要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来控制器官大小。 Hippo信号通路是一条抑制细胞生长的通路。哺乳动物中,Hippo信号通路上游膜蛋白受体作为胞外生长抑制信号的感受器,一旦感受到胞外生长抑制信号,就会激活一系列激酶级联磷酸化反应,最终磷酸化下游效应因子YAP和TAZ。而细胞骨架蛋白会与磷酸化后的YAP和TAZ结合,使它滞留在细胞质内,降低其细胞核活性,从而实现对器官大小和体积的调控。 二、Hippo信号通路家族成员 虽然Hippo信号通路在各个物种中保守性很高,但是相同功能的调控因子或效应因子在不同物种间还是存在着差异,下表中我们对比了果蝇与哺乳动物中Hippo信号通路相同功能的关键因子[1]。

Expanded(Ex) FRMD6/Willin 含有FERM结构域的蛋白,能与Kibra及Mer结合,调控Hippo信号通路的上游信号 Dachs(Dachs) 肌浆球蛋白myosin的一种,能结合Wts 并促进其降解 Kibra(Kibra) WWC1 含有WW结构域的蛋白,能与Ex及Mer 结合,调控Hippo信号通路的上游信号 Merlin(Mer) NF2 含有FERM结构域的蛋白,能与Kibra及Ex结合,调控Hippo信号通路的上游信号 Hippo(Hpo) MST1,MST2 Sterile-20-样激酶,磷酸化并激活Wts Salvador(Sav) WW45(SAV1) 含有WW结构域的蛋白,能起到一个脚手架蛋白的作用,易化Hippo对Warts的磷酸化 Warts(Wts)LATS1,LATS2 核内DBF-2相关激酶,能磷酸化Yki并使之失活 Mob as tumor suppressor(Mats) MOBKL1A,MOBKL1B 能与Wts结合的激酶,与Wts结合后能 促进Wts的催化活性 Yorkie(YKi) YAP,TAZ 转录共激活因子,能在非磷酸化的激活状态下与转录因子Sd结合,并激活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这些受调控的下游靶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的增殖、生长并抑制凋亡的发生 Scalloped(Sd) TEAD1,TEAD2,TEAD3, TEAD4 能与Yki结合的转录因子,与Yki共同 作用,调控靶基因的转录 三、Hippo信号通路的功能 近十年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果蝇还是哺乳动物,Hippo信号通路都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实现对器官大小的调控。Hippo信号通路异常会导致大量组织过度生长。此外,大量研究证实,Hippo信号通路在癌症发生、组织再生以及干细胞功能调控上发挥着重要功能[2][3][4]。 a.Hippo信号通路在器官大小控制中的作用 起初,关于Hippo信号通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器官大小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Hippo 途径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继而实现对器官大小的调控。激酶级联反应是该信号传导的关键。Mst1/2激酶与SA V1形成复合物,然后磷酸化LATS1/2;活化后的LATS1/2激酶随即磷酸化Hippo信号通路下游关键效应分子——Y AP和TAZ,同时抑制了

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3-0438- 05[收稿日期] 2011-04- 16[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课题(NSFC  3097291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09B06070002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课题(10151008901000208 );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基金资助课题(10ykj c03)[作者简介] 汪田甜(1983-) ,女,安徽省明光市人,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肝脏恶性肿瘤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 吴祥元(Tel:020-85252217,E-mail:wxy307@yahoo.com)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汪田甜1,贾昌昌2,张 琪2,董 敏1,李 星1,陈冠中2,吴祥元1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广东广州51063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摘 要] 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原代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hCAF),阐明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纯化人hCAF,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其相关蛋白标记物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ep 3B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增殖速度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hCA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肝癌组织标本中成功分离出hCAF,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 CAF特异性地高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证实,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Hep 3B细胞增殖量为完全培养基处理48h细胞增殖量的126.0%、125.0%及120.5%,细胞增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Hep 3B细胞增殖速度及细胞周期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均高于完全培养基处理的Hep3B细胞(P<0.05)。hCAF与Hep 3B共同接种至裸鼠皮下的成瘤体积[(1.34±0.52)cm3]明显大于单独接种Hep 3B组[(0.51±0.0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F可以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系Hep 3B的生长,其可能在肝癌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肿瘤;增殖;肿瘤微环境 [中图分类号] R322.47 [文献标志码] A 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hep 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fibroblasts and their effects on p roliferationof hep 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WANG Tian-tian1,JIA Chang-chang2,ZHANG Qi 2,DONG Min1,LI Xing1,CHEN Guan-zhong2,WU Xiang -yuan1(1.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 zhou510630,China;2.Liver Transplantation Center,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 zhou 51063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solate,cultivate and identify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hCAF)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p ossible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Theprimary hCAF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enzyme digestion method.The expressions of the specific proteinsassociated with hCAF were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method.The changes of cell cycles of Hep3Bcells afterhCAF supernatant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by  flow cytometry.The effect of hCAF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ells was observed though building  a xenograft tumor model in nude mice.Results The hCAF were successfullyisolated and confirmed and highly specificly  expressed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method.The proliferation capacity of Hep3B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ed with hCAF conditioned media.The proliferation capacities of Hep3Bwere 126.0%,125.0%and 120.5%of those treated with comp lete mediumfor 48h(P<0.05).The number of carcinoma cells and the percentages of carcinoma cells in S phase were hig her834第38卷 第3期2012年5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38No.3 May  2012

白介素IL信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细胞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之间通信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许多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之外也具有调节功能。1986年白介素IL-6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被Kishimoto组分子克隆。IL-6在免疫系统外的活性还有肝细胞刺激因子和骨髓细胞分化诱导蛋白。 白介素IL-6含有18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化蛋白质。IL-6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单核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白介素IL-6受体gp130的二聚化会导致两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启动:经典信号通路和反式信号通路(见下文)。白介素IL-6的受体IL-6R可以在细胞膜经过蛋白质水解,形成可溶性的IL-6R(sIL-6R),在人类中,也可以在翻译阶段进行剪接mRNA,进而产生sIL-6R。在经典信号通路中,IL-6与膜上的IL-6R结合,随后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gp130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在IL-6反式信号通路中,IL-6与sIL-6R结合,IL-6和sIL-6R的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的gp130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信号。 白介素IL-6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IL-6在通过膜结合和可溶性受体的信号传导中是独特的。有趣的是,这两种途径的生物学后果有很大差异,通过膜结合受体的经典IL-6信号通路主要是再生和保护性的,可溶性IL-6R的IL-6反式信号通路是促炎症的。响应于受体激活的IL-6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是通过STA T依赖和STAT独立的信号模块,其由复杂的调节网络调节。IL-6的复杂生物学对该细胞因子的治疗靶向具有影响。 白介素IL-6胞内信号通路可以简单的概述为:IL-6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后,激活JAK1。JAK1磷酸化gp130细胞质部分内的酪氨酸残基,这些磷酸酪氨酸基序是STAT转录因子,SOCS3反馈抑制剂和衔接蛋白和磷酸酶SHP2的募集位点。SHP2连接到MAPK级联,使Gab1磷酸化,磷酸化的Gab1转移到质膜上,协调正在进行的MAPK和PI3K活化。Src家族激酶独立于受体磷酸化并激活Y AP。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第一步:激活JAK。 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缺乏胞内激酶活性,生长因子的受体例外。白介素IL-6胞内信号转导首先激活Janus激酶(JAK),开启酶促反应。通过JAK N末端的同源结构域内(JH)

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及其机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https://www.360docs.net/doc/5f13550189.htm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12NO.1JAN.2012 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及其机制* 戴维奇徐凌王锋卫巍沈杰黄银实杨丽娟何姗姗郭传勇△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72) 摘要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 )对肝癌细胞LM3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50、 100、150、200μmol/L 浓度的Res 作用LM3肝癌细胞24、48和72h ,CCK-8测定Res 对细胞的增殖作用;分别以相同剂量的DMSO 及 无处理的LM3细胞为随机和空白对照,观察150μmol/L Res 作用72小时后对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Real time-PCR 及Western blot 分析Res 对LM3细胞中Bak 和Bcl-2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 体外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LM3的生长增殖,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作用浓度(F=101.183,P <0.001)和时间依赖性(F=192.371,P <0.001); 150μmol/L Res 作用72小时后能显著减缓肝癌细胞LM3的周期转换(P <0.001),并诱导明显的细胞凋亡效应(P <0.001);进一步的检测发现Res 作用LM3细胞后,Bak mRNA (P=0.002,0.007)及蛋白(P =0.004,0.01)表达增强,而Bcl-2mRNA (P=0.027,0.007)及蛋白(P =0.001,0.001)表达 出现显著下降。结论:Res 可能通过对Bak 及Bcl-2表达的调节来抑制肝癌细胞LM3的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 关键词:肿瘤;周期; Bcl-2;Bak 中图分类号:R735.7,R28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73(2012) 01-16-04Effects of Resveratrol 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DAI Wei-qi,XU Ling,WANG Feng,WEI Wei,SHEN Jie,HUANG Yin-shi,YANG Li-juan,HE Shan-shan,GUO Chuan-yong △ (Tong Ji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en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20007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sveratrol (Res)on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M3cells and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Methods:Cell counting kit-8(CCK-8)assa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n cell prolifer-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M3cells treated by Re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50μmol/L for 24and 72hours;LM3cells were treated by DMSO or no treatment as randomized and blank control,and then were detected.The expression of Bak and Bcl-2mRNA and protein in LM3cells treated by Res were evaluat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respectively.Results:Res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LM3cells in time-dependent manner (F=101.183,P <0.001)and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F=192.371,P <0.001)in vit-ro.It was found that Res could accelerate cells cycle transi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after treatment by Res at 150μmol/L for 72hours.The expression of Bak mRNA (P=0.002,0.007)and protein (P =0.004,0.01) were obviously up-regulated on treated LM3cells,while the expression of Bcl-2mRNA (P=0.027,0.007)and protein (P =0.001,0.001) decreased remarkably.Conclusion:Res can not only in-hibit proliferation of LM3cells but also induce cellular apoptosis through accommodating the expression of Bak and Bcl-2. Key words:Carcinoma;cycle;Bcl-2;Bak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R735.7,R285.6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673-6273(2012)01-16-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005)。上海市科委基金(0941*******) 作者简介:戴维奇(1985-),男,硕士生; E-mail :dai_yue@https://www.360docs.net/doc/5f13550189.html, △通讯作者:郭传勇, E-mail :guochuanyong@https://www.360docs.net/doc/5f13550189.html, (收稿日期:2011-07-12接受日期:2011-08-06)前言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 )包括肝细胞癌(hep- 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肝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 ma )、肝细胞及胆管混合癌等几种类型, PLC 是我国高发肿瘤,位于恶性肿瘤病死率第二位,这其中又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 的肝细胞癌为主[1]。因此, 针对能够明显抑制原发性肝细胞肿瘤的药物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 )是1940年首次从毛叶黎芦的 根部分离得到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Res 在新鲜葡萄皮中含 量较高,在中药植物虎杖中含量最为丰富。因Res 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血管、鳌合自由基等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广泛用于心血管病的防治中。最近研究表明Res 可显著抑制多种人类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2-6],本研究主要通过白藜芦醇处理肝癌细胞株LM3,观察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的变化情况,以期阐明白藜芦醇抗肿瘤的可能机制。1材料与方法1.1细胞和主要试剂人肝细胞癌细胞株LM3(购自美国ATCC 公司);Res(纯度>99.9%)(Sigma)用二甲基亚(DMSO)溶解后配成100mmol /L 16··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性肝癌(HCC)为主。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在发病率方面排名第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预测,估计2030年将有100多万患者死于肝癌。 在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3%(从7.2人/10万人上升到10.3人/10万人),而5年生存率为18%,肝癌已成为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肿瘤。大部分的HCC发生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当中,主要是HBV或HCV感染或酒精滥用。 普遍接种HBV疫苗和广泛应用针对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将改变HCC的病因谱。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者的增加放大了肝癌的发生风险,在西方国家,NAFLD将很快成为肝癌的主要病因。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疗法发展迅速,在过去2年,有4种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临床疗效。本文将主要论述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风险因素、监测和诊断,以及循证治疗方法。 一、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患者存在持续性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异常再生。这些异常的生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并导致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最终导致异常增生结节(真正的肿瘤癌前病变)的形成。额外的分子改变能使异常增生细胞获得增殖、侵袭性和生存优势,并完成到成熟HCC的转变(图1)。HCC也可发生于不存在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慢性肝病患者(如HBV感染患者)。 图1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及分子分型 图中描述了人HCC发生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和组织学改变,以及HCC两个分子亚型的主要遗

传和临床特征。*表示高水平的DNA扩增。在非增生型中,CTNNB1突变增强了免疫排斥。 二、风险因素 没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很少罹患HCC,男性的HCC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任何原因的肝硬化都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 这种风险因病因、地理区域、性别、年龄和肝损伤程度而异。 在世界范围内,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尽管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降低了HCC的发病率,但仍有许多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HBV(2015年为2.57亿人),有罹患HCC的风险。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B1可导致249位TP53的特异性突变(R→S),增加HB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和日本,HCC的主要病因是HCV感染。无论潜在的肝纤维化程度如何,HBV感染都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在HCV感染者中,若不伴有重度肝纤维化,则HCC很少发生。 全世界范围内,NAFLD相关H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从2016年到2030年,该发病率预计将增加122%(从5510例增加到12240例)。 酒精性肝硬化是HCC的另一常见病因。 吸烟合并HIV感染也可能导致HCC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在降低HCC的发生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根除这种风险。 与无应答的患者相比,在对干扰素治疗方案有持续病毒学应答的HCV感染患者中,HCC 的风险从6.2%降低到了1.5%。据报道,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C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也会降低。 除了肝病的病因治疗外,尚无任何药物可以降低HCC的发生率。 三、HCC的监测 癌症监测旨在早期发现肿瘤,增加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然而,尚无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HCC监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不过,数学模型、低质量的临床试验(在方法学上有局限性)以及meta分析都显示了监测对患者的生存益处。 HCC监测的目标人群是肝硬化患者,且不考虑肝硬化的病因。 由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的肝硬化患者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所以没有癌症监测的必要。但因肝功能障碍而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监测,目的是确保肿瘤不会发展到按照既定标准无法进行移植的程度。 一些没有肝硬化的肝病患者也应该被纳为癌症监测目标。慢乙肝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发生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且老年、男性、肝纤维化、病毒复制水平高、基因C型以及HCC家族史都提示着更高的HCC发生风险。 虽然无肝硬化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会发生HCC,但实际风险是未知的,且可能非常低。除非有方法可以识别出风险较高的患者,否则不建议对无肝硬化的NAFLD患者进行癌症监测。 HCC的推荐监测方法为: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联合/不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高,敏感度为47%-84%,特异度>90%。对肥胖患者,超声检测的实用性会降低。 四、HCC的诊断 在肝硬化患者中,利用影像学技术就可以诊断HCC(图2)。由于肝细胞在恶性转变期间会发生血管转变:良性病灶(如增生性结节)由门静脉系统分支供血,而恶性病灶由肝动脉分支供血。这种转变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模式:对比增强CT或MRI可显示动脉后期明显强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综述与进展 p38M APK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王誉霖1,张励才2 作者单位:1.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242000;2江苏徐州医学院作者简介: 王誉霖(1978,女,吉林市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方向:疼痛信号转导及调控。 主题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细胞凋亡;综述 中图分类号R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8166(201012 1665 0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 en2activated pr otein kinase,MA PK级联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是将细胞质的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并引起细胞核发生变化的重要物质。目前在人类已鉴定了4条MAPK途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 激酶(ex tra cellular sig 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途径,C Jun 基末端激酶(c Jun N term inal kinase,JN K/应激活化蛋白(stress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APK途 径,ERK5/大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big MAP MAP kinase,BM K1途径和p38M APK(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 PK 传导途径[1]。p38 信号途径是 MAPK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及应激反应可使p38MAPK的酪氨酸和苏氨酸双磷酸化,从而激活p38M APK,使它在炎症、细胞应激、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p38MAPK 通路参与了多种刺激引起的信号级联反应,表明它在引起多种细胞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并且,p38在细胞凋亡中也有着重要的调节效应。1 p38M APK信号转导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 ito gen activated pr otein kinase,MA PK级联是细胞内重 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在哺乳动物细胞M APK通路主要有: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 eg ulated kinase,ERK ffi路、p38MA PK 通路、c jun 氨基末端激酶(c jun N term inal kinase,JNK通路和ERK5 通路[1]。其中,p38MAPK 是M APK 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细胞信号通路大全

1 PPA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 是与维甲酸、类固醇 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相关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超家族核激素受体成员。它们作为脂 肪传感器调节脂肪代谢酶的转录。PPARs由PPARα、PPARβ和PPARγ 3种亚型组成。PPARα主要在脂肪酸代谢水平高的组织,如:肝、棕色脂肪、心、肾和骨骼肌表达。他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而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功能包括能量代谢、生 长发育等。另外,他还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的生物感受器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与 凋亡。PPARa同时也是一种磷酸化蛋白,他受多种磷酸化酶的调节包括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ERK-和p38.M APK) ,蛋白激酶A和C( PKA,PKC) ,AM PK和糖原合成酶一3( G SK3) 等调控。调控PPARa生长信号的酶报道有M APK、PKA和G SK3。PPARβ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而PPAR γ主要局限表达在血和棕色脂肪,其他组织如骨骼肌和心肌有少量表达。PPAR-γ在诸如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调节,以及肿瘤和肥胖等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其众多生物学效应则是通过启动或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予以实现。鉴于目前人 们对PPAR—γ信号通路尚不甚清,PPARs通常是通过与9-cis维甲酸受体( RXR)结合实现其转录活性的。 2 MAPK信号通路:mapk简介: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用主要是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并引起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增殖、分化、凋亡、应激等)。 MAPKs家族的亚族 :ERKs(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包括ERK1、ERK2。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激素激活此通路,介导细胞增殖、分化。 JNKs(c-Jun N-terminal kinase)包括JNK1、JNK2、JNK3。此亚族成员能使 Jun转录因子N末端的两个氨基酸磷酸化而失活,因此称为Jun N末端激酶(JNKs)。物理、化学的因素引起的细胞外环境变化以及致炎细胞因子调节此通路。P38 MAPKs:丝氨酸/络氨酸激酶,包括p38 α、p38β、p38γ、p38δ。p38 MAP K参与多种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 ,能对多种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可磷酸化其它细胞质蛋白,并能从胞浆移位至细胞核而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来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从而介导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及死亡的全过程。 ERK5:是一种非典型的MAPK通路,也叫大MAPK通路,只有一个成员。它可被各种刺激因素激活。不仅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使底物活化,并且通过C端的物理性结合作用激活底物。 3 ERBB信号途径:ErbB 蛋白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酶的 EGF 受体家族成员。ErbB 的命名来源于在禽红白血病 B( v-Erb-B) 发现的 EGF 受体的突变体,因而 EGF 受体 亦称为“ ErbB1”。人源 ErbB2 称为HER2, 特指人的 EGF 受体。ErbB 家族的

GDF1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Abstract (Ⅲ) 缩略语 (Ⅶ) 前言 (1) 研究现状、成果 (1) 研究目的、方法 (4) 一、对象和方法 (5) 1.1材料和仪器 (5) 1.2试剂配制 (6) 1.3实验方法步骤 (7) 1.3.1细胞培养 (7) 1.3.2Western blot检测GDF11蛋白表达 (10) 1.3.3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能力 (14) 1.3.4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14) 1.3.5CCK-8检测SMMC-7721细胞顺铂敏感性 (15) 1.3.6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15) 1.3.7裸鼠皮下移植瘤增殖实验 (16) 1.3.8免疫组化法检测GDF11、Ki-67蛋白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17) 1.3.9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18) 1.3.10统计学方法 (18) 二、结果 (20) 2.1GDF11在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中表达水平检测 (20) 2.2 GDF11过表达明显降低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能力 (20) V

2.3 GDF11过表达明显降低SMMC-772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21) 2.4 GDF11过表达增加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22) 2.5 GDF11过表达将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阻滞在G1期 (23) 2.6 GDF11过表达抑制SMMC-772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能力 (24) 2.7 GDF11、Ki-67、及CD34蛋白在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的表达 (25) 2.8 GDF11蛋白、Ki-67蛋白、MVD的相关性分析 (27) 讨论 (28)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40) 综述 (41) GDF11蛋白研究进展 (41) 综述参考文献 (46) 致谢 (49) 个人简历 (50) VI

原发性肝癌

一、原发性肝癌 【病理与临床】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管而居第三位,在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约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成像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作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治疗,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多于女。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多已属中晚期,表现为中上腹不适、腹胀、疼痛、食欲缺乏、乏力、消瘦等,其他可有发热、腹泻、黄疸、腹水、出血倾向以及转移至其他脏器而引起的相应症状。 原发性肝癌按组织学类型分为肝细胞、胆管细胞和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三类,其中肝细胞肝癌最多见,占90%以上。按病理形态来分肝癌分为三型: 1、块状型癌结节直径>5cm,其中>10cm者为巨块型,块状型肝癌有膨胀性生长的特点,邻近肝组织和较大的血管、胆管被推移或受压变窄形成假包膜,巨块型肝癌内部多伴出血、坏死。 2、结节型癌结节直径<5cm,可单发或多个,多伴有肝硬化。 3、弥漫型癌结节小,呈弥漫性分布,该型肝癌多伴有明显肝硬化,癌结节与周围肝组织境界不清,易与肝硬化混淆。 另外,将肝内出现单个癌结节且直径<3cm者,或肝内癌结节不超过2个且2个癌结节直径之和<3cm者称作小肝癌。近年来提出将单个肿瘤直径≤2cm肝癌定为微小肝癌。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可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甚至阻塞门静脉主干引起门静脉高压的表现;经淋巴转移可出现肝门淋巴结肿大,其次为胰周、腹膜后、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此外,还可出现膈肌及附近脏器直接蔓延和腹腔种植性转移。 【超声表现】 1、二维超声肝癌结节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内部回声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低回声型、等回声型、混合型,而以低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较多见。癌结节内部回声多不均匀,部分肝癌具有周围暗环,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癌结节后方回声常可呈轻度增强变化,尤其是小肝癌。此外,大部分肝癌具肝硬化背景。不同病理类型肝癌的超声表现也不尽相同,具有各自的特征。

(完整版)细胞信号转导研究方法

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研究方法 一、蛋白质表达水平和细胞内定位研究 1、信号蛋白分子表达水平及分子量检测: Western blot analysis. 蛋白质印迹法是将蛋白质混合样品经SDS-PAGE后,分离为不同条带,其中含有能与特异性抗体(或McAb)相应的待检测的蛋白质(抗原蛋白),将PAGE胶上的蛋白条带转移到NC膜上此过程称为blotting,以利于随后的检测能够的进行,随后,将NC膜与抗血清一起孵育,使第一抗体与待检的抗原决定簇结合(特异大蛋白条带),再与酶标的第二抗体反应,即检测样品的待测抗原并可对其定量。 基本流程: 检测示意图:

2、免疫荧光技术 Immunofluorescence (IF) 免疫荧光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分子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在细胞或组织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荧光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出明亮的荧光(黄绿色或桔红色),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 采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FCM)可从单细胞水平检测不同细胞亚群中的蛋白质分子,用两种不同的荧光素分别标记抗不同蛋白质分子的抗体,可在同一细胞内同时检测两种不同的分子(Double IF),也可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胞内多种分子进行检测。 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1、免疫共沉淀(Co- 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Co-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 A”能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而开发出来的方法。目前多用精制的protein A预先结合固化在agarose的beads 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就能吸附抗原抗体达到沉淀抗原的目的。 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如果用蛋白质X的抗体免疫沉淀X,那么与X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Y也能沉淀下来。进一步进行Western Blot 和质谱分析。这种方法常用于测定两种目标蛋白质是否在体内结合,也可用于确定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新的作用搭档。缺点:可能检测不到低亲和力和瞬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2、GST pull-down assay GST pull-down assay是将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蛋白(标记蛋白或者饵蛋白,GST, His6, Flag, biotin …)作为探针,与溶液中的特异性搭档蛋白(test protein或者prey被扑获蛋白)结合,然后根据谷胱甘肽琼脂糖球珠能够沉淀GST融合蛋白的能力来确定相互作用的蛋白。一般在发现抗体干扰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启用GST沉降技术。该方法只是用于确定体外的相互作用。

资深PI最新文章解析信号通路

资深PI最新文章解析信号通路 ------------------------------------------------------------------------------------------------------------------------------------ 摘要:来自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癌症与发育细胞生物学部的研究人员获得了YAP-TEAD4复合物在YAP因子N端结构域相互作用,以及在TEAD4 C端结构域与YAP相互作用的晶体结构,从中研究人员认为YAP中的PXXΦP片段是与TEAD4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这为研究Hippo信号通路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机理线索。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Genes Development》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癌症与发育细胞生物学部的研究人员获得了YAP-TEAD4复合物在YAP因子N端结构域相互作用,以及在TEAD4 C端结构域与YAP相互作用的晶体结构,从中研究人员认为YAP中的PXXΦP片段是与TEAD4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这为研究Hippo信号通路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机理线索。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Genes Development》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宋海卫博士,其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之后进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院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学习,1998年获得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任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Hippo信号转导通路是几年前发现的一个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发现Hippo信号通路是参与调控器官大小发育的关键信号通路,这一观点首先在果蝇中被发现,后来的研究发现在哺乳动物的发育过程中Hippo有相同的功能。06年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证实Hippo 是一种细胞分裂和死亡的控制开关。Hippo信号转导通路通过促进细胞调亡和限制细胞

EFTUD2维持肝癌细胞生存并促进其增殖、侵袭转移的相关研究

EFTUD2维持肝癌细胞生存并促进其增殖、侵袭转移的相关研究研究背景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显示,肝癌全球发病率位列第八,死亡率位列第四,其中男性中肝癌死亡率位居前三。 而全球每年一半以上的肝癌新发及死亡病例均发生在中国。在我国,肝癌患者能够早期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仅有10%-20%,大多数患者在诊断为肝癌时己是晚期或终末期,治疗手段非常局限且预后较差。 多病灶的发展、肝内或远处转移是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差和高复发率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关于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机制以及有效的控制手段仍未明确。 因此,新的预测指标亟待发现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进而降低肝癌致死率。延长因子结合蛋白(elongation factor Tu GTP binding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EFTUD2)是U5小核核糖核蛋白(U5 snRNP)的核心组件,是一种高度保守的GTP酶,参与催化RNA的剪接以及剪接复合体剪接后的解离。 文献报道eftud2基因突变可引起的下颌骨发育不全、头小畸形、唇裂等头面部发育畸形,提示EFTUD2可能是生长发育所必需。此外,研究发现EFTUD2能够介导乳腺癌细胞及神经前体细胞的凋亡。 而EFTUD2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EFTUD2在肝癌组织及其匹配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分析EFTUD2对肝癌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EFTUD2在肝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研究结果1.通过TCGA数据库及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组织芯片及126例肝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EFTUD2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肝癌内EFTUD2高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