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背诵新概念的

主题: [经验]我是如何背诵新概念的

收藏本贴| 好友分享| 推广拿分

点击:842 | 回复:0 | 标签:

我是如何背诵新概念的

我对新概念真正产生兴趣,来源于大学毕业那年我去参加研究生考试复试的路上,在火车上的一则文摘上,我读到了这样的一则信息:

新东方有个学员现在在Duke大学,他从高一开始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高考考进了北大,进北大后,他本来不想再背了。但当他背给同学听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为了这种虚荣心,他就坚持背第四册,把第三、四册都背得滚瓜烂熟,他熟到什么地步呢,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把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连接下去,而且语音非常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的。后来他去了美国Duke大学,他给新东方的教师写信,老师不敢回,因为老师对他的英文有畏惧感,他的英文学得太好,只能给他回中文信,并告诉他不是不会写英文,而是想让他温习温习中文,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

从此准备下决心在研究生期间一定要好好背新概念。

顺利地上了名校的研究生,那时候年少轻狂,下决心一天背一课,108天被完这两本书,然而差不多1080天都过去了,才发现买来的新概念3和新概念4根本没有怎么动,能背下来的也不过几课而已,那时候,我对英语、对自己的记忆都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毕业了工作了,英语用得多了,仍然怀着激情想要把英语学好。再一次将我的新概念英语翻出来的时候,上面已经蒙上了一层尘土。我将课文译文一句一句的打印出来,每句之间留上空白,然后通过默写将英语添上去。我计划两天一课。同样没有坚持多久,因为工作的忙碌,还是放弃了。

这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朋友(姑且叫他猫师兄),他让我豁然开朗,才发现自己的方法有多么的愚蠢。

这位仁兄告诉我,他背完了新概念4,现在只要随便给他一课,他都可以到北如流。说实在话,对于能背诵新概念的人,我从网上听得不少,但是,这是第一次面对面地碰到。我顿时对这位仁兄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了。我问:你是怎么背下来的?他问:你知道新概念4共有多少句话?我愣,这你都知道?他说,742 句。我的眼珠当时就跳出来了,拼命才将它摁回去。他说,成功的方法很简单:把自己的目标量化,一句一句的背!很多人都想背诵新概念,但是没有成功,因为他们的目标不够量化。他说,我的计划是每天背诵一句话,这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我坚持了两年,每天早上出门,将要背诵的这句话写在纸上,在公交车上,在路上,在办公桌前,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在第二天背诵第二句话之前,先将第一天的复习几遍,第三天背诵第三句话前,再复习前两次的,如此循环。这位仁兄在背诵下新概念4后,当时他还是研究生,到新东方当了一名兼职教师。

从此,我也开始了我的新概念背诵征程。

此时,我已经不是学生了,比起学生时代,多了很多的阻碍。所以,我需要将猫师兄的方法进一步的改进,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绝密武器!我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每天在电脑面前坐几个小时,我将新概念3的1281句话、新概念4的742句话,按照每句话,分解为一个小小的mini -MP3,并配上相应的同步字幕文件(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字幕),放在MP 4 中,设置成单句重复,每天早上,我上班前公车上听着新概念开始了我愉快的一天。我不用考虑还要背着厚厚的书,因为每一句话都在我的MP4里;我不用考虑坚持不下去,每天让一句话在我耳边重复,主动地重复,被动的重复,让重复成为一种习惯;我不用考虑哪天出门计划被打乱,因为不用电脑,一个现有的MP3-4 播放器可以伴我到天涯海角;我不用拿出整块的时间,把零碎地时间用起来就可以,不耽误我工作,不耽误我娱乐;我不用担心对一句优美的英语,却不知道如何用准备的汉语来表达,因为我同时设置了中文字幕,一旦课文想不起来,看看你播放器的屏幕就可以,可以通过中文想英文,也可以通过因为想中文;我不用刻意,一个完美的语言环境就呈现在我面前。

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来做自己的这套绝密武器,却只花了猫师兄1/4的时间-半年将第四册完全背诵下来!

当我背完之后回想起我切割时候的那些日日夜夜,其实多么难忘;想起背诵时候的点点滴滴,痛苦但是快乐;想起英语现在对我工作的极大帮助,感慨而甜美。

每当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为背诵新概念而奋斗的时候,我心理都在默默地为他们加油,我也希望他们少走弯路,早日获得成功!

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体会:

不积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不背句子,无以成高手~~~~

补充说明一下:切割当然不是很困难,纯体力劳动,但是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加字幕更是繁琐,因为要做到声音和字幕同步,需要反复调试几遍。

学习方法:

1、需要将一课的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面。

2、将播放模式设置为单曲重复。

3、一定要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以每天为一句为例子)

第一天:第一句10遍

第二天:第二句10遍,第一句5遍

第三天:第三句10遍,第二句5遍,第一句2遍

第四天:第四句10遍,第三句5遍,第二句2遍,第一句2遍

第五天:第五句10遍,第四句5遍,第三句2遍,第二句2遍

第六天:第六句10遍,第五句5遍,第四句2遍,第三句2遍

。。。。。。

如此循环,

以一种科学的方法记忆,想忘记都忘记不了。

如何背诵新概念?

见过很多背诵新概念的学员,其中印象最新的是一位来新东方面试的女孩,毕业于大连一所高校,学的是法律,英语好的却是一塌糊涂,用英文谈法律,下面的人全然听不懂,她却能口若悬河。我问她英语为什么这么好,她说,新概念四册,只要你说上面一句,我马上告诉你下一句是什么。我不信,

同样在大原带新概念三册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很勇敢的说,老师,我会背新概念,然后他就在课堂上当场背诵起来,全场学生,包括我----都没有听懂。我打断他,说,大家都听不懂,他说:奇怪,老外也说听不懂。这样的背诵,很明显是失败的。

背过新概念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不一定就是全部,所以背诵新概念还是有一定的方法。

首先有一个原则,不要为背诵而背诵,具体的说,你之所以要背诵,完全不是因为别人这么说你才这么做,而是因为你觉得背诵能够改善自己的语感,积累好的句型,加快自己的语速,也就是说,背诵能让你的英语一点点好起来,背诵能让你的英文每天都在改善。

有人说,背诵太慢了。俞敏洪演讲中提到的学习英语初期就是“精深远大于博大”, 告诉我们,学习英语的开始,不要求多,但要求熟。50岁开始学英语,一年后就成为翻译的钟道隆教授告诉我们,学习英语应该听一句,写一句。李阳也说过,“跟着录音带一个句子一个句子模仿,这就是建立英语实力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其实一套《新概念英语》就足够了!”凡成功的人----和我们想的不一样的是---都是做事很慢的人。半年就想学好英语的人,成功的几乎没有;想一年学好英语的人,成功者寥寥;想三年学好英语的人,成功的人是大有人在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背诵的一些步骤:

1)熟读。中文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小到大,我们会背很多的文章,比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或者: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但是很多人已经想不起自己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特异的方法,只是你肯定记得你在中学时的朗朗读书声。正是那一个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你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让你的中文一天天进步,你现在流畅的阅读,流利的交谈,甚至能欣赏一点点文学,都是你熟读课文的结果。熟读就是最好的背诵方法。不管你用什么

技巧,熟读一定最为持久,因为熟读可以使你的英语学到舌头上,而不是大脑上。很多人都说,我很多年不学英语,现在都差不多忘了,但是我们很少说,因为我很久没有说家乡话,我已经忘了。同样是学习语言,我们学习的效果则完全不同。为什么?很简单,全中国人都把英语学到了脑子里,其实他不知道,语言是要学到舌头上的。和游泳,骑车,跳舞一样,英语也是一种技能,学习一种技能最大的诀窍就是应用这种技能。很可惜,在中国应用英文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熟读,应该成为背诵的第一步。

2) 中英互译。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记上下文的联系上,可以看中文来背英文,等每个句子都熟了,再花一点时间来缕一下逻辑关系。我本人在学习新概念四册的时候,做了一件事情,把新四自己翻成英文,再对照大师写的东西,才知道大师的高度高在哪里。比如:‘描述这个世界的含义’, 我说,to describe the world, 大师说,convey the meanings of this world;比如:‘我瞥见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我说,catch sight of things that are beyond words, 大师说:we glimpse the unutterable,只有在对比的过程中,才知道他们在表达具有很美的形式。从中文到英语,你就可以发现‘我不喜欢’是‘I didn’t enjoy it’. 而不是‘I don’t like it’. ‘我喜欢’,三册用:‘children always appreciate small gifts of money’,而不是:children like money.‘有时侯’应该说‘there are times when’, 而不是‘sometimes’, ‘我曾经很想他’,不是‘I missed him once’. 而是‘there was a time when I missed him’,就会很有文学气息了。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一本书的生动表达,才是背诵的真正目的。

3)制作一些自己的图表。比如:cats never _____ human beings. they can be friendly and ____ towards human, but they _____mysterious lives _____ as well. they never become _____ like dogs and horses. 刚开始背的时候难度很大,把文中关健词cross out (删除),然后回想其它内容,就会觉得容易很多。自己制作的小图表,小绘画,都能帮助记忆。

4)找一个自己的背诵伙伴,互相背。合作是学习技能最好的方法,因为只有人在一起,才会有使用的需求。有两个人一起背诵,就会发现事情要更加有魅力。为什么我们在运动,比如打篮球,跳舞的时候会很开心,很简单,因为这些是技能和训练都是以合作的形式出现的。

当然,其它的一些小决窍也很重要,比如要将背诵的课文表演出来,要融入其中,要及时复习。但是,如果一个人开始背诵了,他就会自己学习到很多自己的方法,别人怎么背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要行动起来。

分享

阅读(922)┊评论(16)┊收藏(1)┊转载(1)┊顶▼┊打印┊举报

排行榜圈子

已投稿

到:

前一篇:关于英文中结婚的表达方式

后一篇:电影Bolt (闪电狗)中的地道表达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新浪网友2009-06-30 18:39:11[举报]

恩,我自废武功重新来背

?

鬼子来了2009-07-13 21:15:12[举报]

pronunciation is like the outfit a person wears and is a mark of the education he(or she) receives.

这是我第一节语音课上接收到的第一个信息。

老师不厌其烦的引导我们尽量用平调和连读来感受每一次的细微差别——就像我熟悉的声乐一样,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用“绣花”这个词来描述我第一次语音课的感受。

课堂上老师泛谈到英式发音是基础、语言习得机制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老师之师John C.wells and Pater Roach、几个元音发音的舌位细微差别及London university在语音学研究的地位。可怜我浅薄的基础,唯有勤勉,惟恐辱没。

有时,会幻想自己是《窈窕淑女》中的卖花女,就该碰到那么个似乎不近人情的声学老师,当苍白变为馨香,是什么在起着魔力?

pronunciation is like the outfit a person wears and is a mark of the education he(or she) receives.

语音对于英语学习重要吗?可我就是这么个注重形式美的家伙!可能金玉其外,绝对败絮其中。

?

鬼子来了2009-07-15 01:44:22[举报]

怎样记述我的第二节语音课呢?

在有限的时间,把一项最初并不是享受的事儿慢慢培养成习惯,有点儿小困难。试着“自虐”,权当每天学习内容的一个梳理。

今天,四个前元音的舌位比较和发声练习是整节课的主干。仅有的一点儿英语基础,我弄清楚[i:] 、[I]已不赖了,可大师今天又整出个新进展中属于变异的[i]来,舌位介于[i:] 、[I]之间,我原来还一直以为各印刷版本不同,[i]就是[I]呢!

同一音标在不同单词中,调值长短不同。后跟清辅音,此音相对短;后跟浊辅音,此音相对长。例,同一[i:]的几个单词调值由短到长排序即是seat、sea、seed。

印象较深的是老师介绍发音非常唯美的[?u],e.g.——Follow me.调值为1、3、4,除开口音节较重、阻气外,发音尽量走平,一遍又一遍,温温婉婉切切,不幸我跌进呢侬软语的遐想中…紧接着老师还趣谈了kiss me,这样看来,无论长幼,romantic是永恒的话题。

最后,我想说昨天提到的“连读”,觉得表达不够准确。我不知能否用声乐上的表述习惯来形容这种感觉:颗粒感类似于每个独立的音节,在清晰准确的音节基础上,扣成词,串成句,装进腔体,不要有明显的“结”,不要有哪个音儿跑出腔体之外。也许老师一直强调的平调,是不需要夸张的起伏来泄露内在的音韵美的。

在别人的领地自娱自乐,希望不是打扰。

?

冠宝2009-07-15 22:33:08[举报]

哇。。。。我都不知道还有这么有意思的课!~

?

鬼子来了2009-07-16 07:22:36[举报]

鬼子进村儿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i:]就发音长短来说,美式比英式发音长那么一丁点儿,insignificant——微不足道。“Just for fun.”——(做着/练着/听着…)玩玩。老师啊,您可知我们玩得很辛苦!

“r”置于单词中,丢开音标来说,美式中遇重音才带点儿卷舌。

一上午的课,才休息了一次,整个上半场,我的理解是,语音也要在情境中体会:

老师不止一次提到,两种文化的交集,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放大能够重合的那一部分。

Take it easy. 调值为1、4、1、4,(无法翻啊、不好翻啊、太难了——老师反复呢喃着)

1、别慌,慢慢来…(如何翻译,我觉着跟一个人的年龄、性情、学识是有关的,老师的翻译有“包容”的意境,似乎能熨贴一个人的焦躁、恐惧、

无措等)给出情境:

(1)当考试学生紧张时,老师尽量用平调,轻声地反复说几次Take it easy.——你说了吗?

(2)当初次约会,小伙子有些拘谨、无所适从时,小女子可柔和、升调的低眉轻启这么一句——有人对你说过了吗?

2、Easy,easy.放松,悠着点儿。

当两人吃力的抬起Sofa想放置于另外一处时,可憋着口气儿,反复念叨 Easy easy easy easy…

老师无数次地抬起沙发状,我们吐了无数个easy——老师也很辛苦……

下半场的几个重点,印象是:

冠词一般不重读;

代词一般不重读。老师例举的是you,有些人习惯拖得长,不好听。

吐出音后戛然而止,保持一下口形。延伸了两个情境:

1、Thank you.在嘈杂的环境中,“k”的发音几乎是听不到的;

2、Thank you!若用升调,有轻描淡写之嫌。

记述中不能忽视老师提到了辅音的一部分来自于鼻音m n η的讲授,西方人鼻音发音时较浓重,声带要震动充分。

在“听、说、读、写、译”中,“说”最难,而“说”中,语音、语调的把握最难——能感受到老师的专业自豪感;

在大的音乐范畴中,声乐学习最难,因为演唱者兼具着制造“乐器”和演奏“乐器”的双重责任——以我声乐老师的话来回应。

鬼子来了2009-07-17 02:44:40[举报]

老师总是准点儿来,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尊崇。我想,一个人的名声,是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些东西来支撑的。

第一节课A full house,其实每节课音标在口腔里剖面位置的讲解占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如此的艰涩、抽象,而且需要敏感的捕捉、体会,即使找到了一丁点儿感觉,还需要课后反复的练习、揣摩,才可能学到自己的舌头上。哎!于是,静观其变——“伦敦腔原来是这样学的!”我想,几节课下来,定会吓退不少人。可,每当我早晨还差十五分钟轻推开教室的门儿时,我已是寥寥无几的晚来者了…

今天,老师将这几天以来学过的四个前元音和五个后元音放置一起,帮我们逐序梳理了一遍。

四个前元音舌高点由高往低排序依次是[i:]、[I]、[e]、[?],变异的[ i ]舌高点介于[i:]、[I]之间,一定要用weak来体会其发音;五个后元音中,[a:]的发音位置靠后点儿,结合声乐学习的体会,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软腭稍微吸起来,此音就可发的饱满些。[a:]的讲解时,老师又划分出三种,例举出了一些词汇帮助感受,不赘述。只是顺带提到发[θe]音时,英式微露齿缝舌尖儿应轻抵齿背,美式微露齿缝舌尖儿却微伸出一点儿来。

该休息了,老师上课很少坐着。这会儿,他定是又去看他那可爱的小外孙女去了…

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应了解,英式的发音频率要高一些,但要做到位,老师启发到,“发音前尽可能在心理上预设英、美发音位置的相对落差”——与声乐中的一些思维理念何其相似!

a conscientious student——触动着我们每个人。

鬼子来了2009-07-19 20:44:30[举报]

窗外的叶儿时而沙沙,玩累了,也偶尔小憩;蝉儿也不知躲到哪里去偷说自己的心事了…夏天,怎能这样适宜?怎能不提笔?!

不得不提到weak——这个我如此想叙说的词儿。记得第一堂课我们齐读时,声音“如雷贯耳”,时不时还有某个不甘于芸芸众“声”的男高或女高冲进耳朵…也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的声音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了控制、有了平和、偶有韵律、偶有节奏,也许润物是无声的…

好的音质是用来捕捉而不是灌进别人耳朵里的。

曾经,我余生以游学方式度过的想法那么强烈,而这第一个周末,我宅在住处,任思绪游离。那地道的绅士,以自己的方式暗涌着情愫,心中的康桥啊,喃喃低语…

?

鬼子来了2009-07-21 02:59:26[举报]

每晚写课后小记已成为习惯,无论多晚,无论多困。总是先把当天的笔记翻看几遍,努力让笔记上的文字和课堂上鲜活的场景一一对应。

今天老师开讲十三至十六号双元音。

[eI],英式、美式发音时舌高点处于同一位置。老师列出两组词汇帮我们感受:great、grey、grade;fate、bay、fade.英式发音时单词结尾处的清、浊辅音交代的相对清晰,美式发音有时则省去结尾处的清、浊辅音,这就需要靠听觉来感受时值长短从而辨别单词——我们现在很是能将单词发音的时值和结尾处的清、浊辅音联系起来,也小有意识的去做。可这个毛病难得改——双元音的第二个音素总是得到我们的热宠!相对于第一个音素,可以说一切表阴柔的词儿都可用在第二个音素上weak、short、unclear…教材解释的很到位:在发双元音[eI]时,先发[e]音即可,当舌高点从[e]滑向[I]时,实际上并没有确切地做到从[e]开始到[I]结束,也就是说,舌高点还没有达到[I]的位置时,这个双元音的发音已经完成。翻看了一下教材,这个规律至少适用于今天所讲的四个双元音[eI][?u][aI][au],希望自己在实践中能逐步做到头脑中的意识到舌尖上的瞬间反应。

在[aI]的讲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我记忆深刻,老师给出例句:That was a fast ride.在解释连读可能会涉及到的理论——声门塞音时,老师数次掐住自己的脖子夸张的演示,轻笑中有几许不忍…

当n. n.构成复合名词时,前主(重音)、后次(重音)。e.g.—— the town center,拾起来再感受了几次。

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老师以非常清晰、精准的思路,干净地展示了其教学的魅力:关于怎么发好诸如feel、ill、vowel这类以辅音“l”结尾的单词。

以三个点分别标注于口腔剖面图,当舌头完成这一发音过程时,点睛之笔结束于舌中部下陷。

我无法再现简洁、直观的图解,也许这就是,人,为什么总是有着感动…

?

鬼子来了2009-07-24 19:09:20[举报]

今天上课开小差了,老师批评过,再自我批评一下。

可是老师,您知道吗,好多单词我都不认识,我只是想在手机上第一时间知道单词的含义,昨天的fade、failure,让人无语。

您讲述到十几年前,朱总理还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院长时,以前瞻的眼光意识到中国的强盛必然使各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让人请来国内语音界最棒的老师——您,来调教经管院的年轻老师们。因为,在百老汇的华裔歌唱家莫华伦说过,“即便生活中我们都用美式英语来交流,但只要我们在舞台上,就会用英音来歌唱。”而且,在美国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其发音都靠近英音,可试听希拉里较奥巴马、小布什的口音。总理的良苦用心自不必说,但那些年轻老师在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其强烈感受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点——basics =基本功(扎实),具备给学生知识的厚度,同时也把学生的基本功扎得很深。

回想一下每天早晨,老师轻走进教室,轻放下东西,轻拿起粉笔,轻走到黑板前,轻画上语音剖面图…从不先开口说话。

学生自然入境。

不断重复已学过的知识,我想应该是量变到质变的必径,也应该是基本功的初期积累方式吧!

今天只讲述了十四号双元音[?u],e.g.——Follow your feeling .follow[f?l?u],此音若连接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辅音“f”发音不好、不到位。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who’s the fairest of all.

老师带读,让我们初次体验了纯美童话世界的音韵美。Who’s——发此音时,不要用汉字“喝”的感觉发音,因为这个字的舌高点在软腭处。老师趣谈到在利兹大学求学时,自己的老师让迷惑的学生们体会其发音出处,ready——run——not tired?——run老师边说边跑了数个来回,当上气不接下气时,stop!我们也明白了:声门出气流发此音…

我无法再接着写什么,也许这就是,人,让别人得到享受的同时,自己也享受着……

鬼子来了2009-07-24 19:19:01[举报]

A full sun eclipse is in progress.As you can see daylight in Beijing at nine a.m. is darker than usual.

去年夏天来这儿,偶遇Lids这个品牌,淘到了我挚爱的帽帽。今年一到这里,第二天就直奔了去狂购了四顶,件件爱不释手,晚上挂着甜甜的笑

满足入睡。之后再也没走远。

每晚做完作业已是十点多,这才开始记述我的学习体会,流淌我的心事。一篇小记,总苛求顺应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以最贴心的方式表达,倒腾来去,每每凌晨已过。即便这样,不觉劳苦,不觉乏味,不思过往,不思将来,不思今夕是何年…就连小时候我们老早就望着盼着的天文奇观——日全食,也还是今早上课才得知。

老师写好音标并划分好重音层次后,就带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感受,慢慢地句子读通顺了,慢慢地有了连读了,慢慢地语调出来了,慢慢地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了。

To clear one’s throat.——清清嗓子。to的发音[t?]勿发成[tu],主要原因是语速没有提起来。

老师再次强调舌高点介于[i:] 、[I]之间的[i],在日常语言交流中运用非常广泛,一定要用weak来好好体会。

十七号双元音[?I]的讲述中,有一例——a toy gun,当涉及语调时,老师建议单表此句,语调要下来,若无终止感,听者怕是要作等待状,让你继续说下去了。并谈到,我们认为下来了的语调,其实并未到位,老外在实际运用时,要比我们的位置低一些。精彩即将呈现:有个同学问到,可否用其他语调来说这句话,“当然可以!”老师一连演示了七八种语调,有的怕也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都闻所未闻的。难怪John C.wells评价老师道,“没有见过哪个十二岁以后才学习并能将这种非自己母语国家的语言表达的如此地道的人,以前没有见过,今后怕也难得一见……”

鬼子来了2009-07-24 19:29:25[举报]

今天怎会有不知该说些什么的感觉,翻看了一下笔记,就把以下几个知识点拿出来温习吧:

当n. n.构成复合名词时,前主(主重音)后次(次重音), e.g. —— a class session(class为主重音,session为次重音)。但同时还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当复合名词中存在专有名词时,两个名词都为主重音,e.g.——Harvard motto.

十九号[??]、二十号[u?]双元音的讲述,老师列举出一些词汇帮大家感受,在心底里缓缓读过…

当小时候爸爸每年夏天带我到河边游泳,当皱巴巴的青涩花季就那么平淡过去,当学徒工的日子只茫然头顶那片天,当初次体验了经商的风险与不易,当重回校园做一个大龄学生,当拥有一份曾经那么梦寐以求的所谓正式工作……我知道,我不是位公主,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运气不太坏的灰姑娘,只是初尝了一点人生的五味,老天不忍心再……

感谢曾给予过欣赏的你们,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即使我从卑微一路走来,可是有了你们,我依然任性、恣意的按着我的方式前行着,也正是有了你们,让我常在心底里对自己说,我能行!

鬼子来了2009-07-26 12:00:42[举报]

教室的门关着,我轻推开转身缓缓关上,缓缓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

关于语速——

How many vowels are there in English?

There are twenty.

老师谈到在日常交流时两个人的语速要匹配。正常语速在一分钟158个单词左右,当然可以理解这是从语音学角度讲。当语速达到每分钟170-180个单词或者更多时,有两种可能:

1、news(in some cases)——播新闻时;

2、talking in movies(sometimes)——电影对白中。

关于重音层次——

当次重音出来后,英语的整个韵律就出来了。

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并深有感受。在大学的一次合唱与指挥课上,小宝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指挥中最需要突出的是什么?同学们答道,情绪、力度、情感、手势…众说纷纭后我们无奈的把眼光集中在老师身上,老师温厚的吐出两个字:对比。

还记得工作之初,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教育教学中,每次公开课之前的准备,劳心劳神。课题的选择是否能引起学生充足的兴趣并且也是自己心

仪的;教案酌字酌句推敲并根据试讲的实效反复修改,各教学环节的推进用何种简洁而自然的过渡语,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或有可能达不到的情况做不同的应对方案,学生进教室音乐的选择和自己的服饰…而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还记得我以“对比”为主题,设计了一节艺术课:力度记号f、p的对比——表现音乐中的对比——感受艺术中的对比——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这四个环节恰似点、线、面、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说明了对比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生活中的对比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当我把这份教学设计投至《中小学音乐教育》并刊登出之后,那个欣喜、满足啊,要知道这份杂志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老师心目中的份量!

由此,我想表达,正是有了次重音,才能对比出主重音,才可能有所谓的重音层次,才可能表现出极富魅力的音韵美!

?

鬼子来了2009-07-29 04:22:41[举报]

老师穿了差不多两个星期白色的T恤,上周五换成了墨蓝,昨天不同款,却墨蓝依旧,只是那米色的休闲裤,你可是忘了前行的脚步,当白色的帽子静立于桌子一角时,老师啊,您怎能如此细腻?

翻开今天的笔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The English alphabet.老师带读了几个字母后,让我们试着自己读下去。其中,通过对比字母w的英、美发音差异,而谈到英音、美音的重音层次比较:英音的层次较清晰、明朗;美音的层次间,对比不清晰、界限不分明。

相对于掌握的重要性来说,元音比辅音重要的多,差不多是80%比20%,今天讲到了辅音中s、z的发音方法。汉语发“s”音,是借助气流通过舌端和下齿背之间的窄缝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很少有人探究英语中“s”的发音与此有何差别。老师画出图解并指出:英语语音中,s、z的舌尖位置是在靠近上齿背的硬腭处,细致感受了一下,音品确实不同。

不打算再写什么了,这种方式于你,只因我喜欢残忍,更愿意给他人残忍。

?

鬼子来了2009-07-30 22:22:56[举报]

今天的信息量比较大,下半节课主要讲授辅音的发音方法。

1、关于b、p的发音:汉语拼音中的b、p在唇前端爆破,英语中的b、p位置要靠后一些,在唇的中、后端爆破。

2、关于f、v的发音:借用教材原话,必须用下唇上缘的中部去接触上齿下缘,这样才能发出正确的音来;

3、关于k、g、?的发音:舌高点的位置较汉语的位置靠后一些,在软腭处爆破,我觉得在实际发音时,还可有意识的去“做”的更靠后一些。教

材中还有一段细微的比较:如果把汉语的k、g同英语的[k]、[g]放在一起从送气强弱的角度来衡量,以上四个音排列如下:英语[k] >汉语k >汉语g >英语[g] .

4、关于?、?的发音:唇要充分撅起,才能有完美的声音。老师以图解直观的展示到,摩擦点有两个,一是舌前面与硬腭前部;二是撅起的唇型根

部。为防止表达偏误,我还是以教材上的文字来帮助自己再次感受其发音技巧——发音时舌身上抬,舌前部靠近齿龈(后部)和硬腭(前部),形成一个狭长的通道,气流通过时便摩擦生音。与此同时双唇前突,这实际上加长了上述气流的通道,使得摩擦声听起来更为充实。老师把这一过程演示了几遍,从起到落交代的非常清晰、精准,这背后,该付出了多少常人不知的磨砺啊!

最后我想说,我个人认为英语语音的学习是不应该来拿汉语拼音作参照、对比的,因为本就是两大不同的语言体系。可以理解的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从小就受着自己母语国家的发音方法、习惯的影响,因此,在非母语国家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可能自然而然的掌握一些语音习惯,而总是在漫漫长路上做一些艰涩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纠正、调整。通过这次初探奇妙的语音世界,我最初想把自己基础打牢一点儿以及对一切事物注重形式美的习惯的这些想法,得到了升华:语音不仅是帮助读准单词,掌握连读、拥有地道的表达等等,语音中仅断句、连读就直接影响着语义的正确表达,当输出的语言让交流的对象接收个错误的信息时,那么,语言的本质功能又谈何体现呢?

鬼子来了2009-07-31 02:22:00[举报]

今天是倒数第二次课了。人生也许是无数个场景串联成的一幕戏,当每天走同样的路,当每天见同样的人,当慢慢熟悉一种环境,当渐渐习惯一种生活…每一次的抽离——我们不得不因循人生的轨迹。

[t?]、[d?]的发音要领以[?]、[?]为基础。

老师理出十大重读词类,谅我不赘述。

一个完整的句子中,语调有一个隐性的缓慢下降过程,有必要时,在某处作个上扬,然后语调再缓慢下降直到句子结束。老师以喷泉顺台阶流淌的图式,生动地描绘了语调的把握精髓。

当提笔时心落寞,行至此处泪沾襟;

忆初来日眉微蹙,已然不觉舒展今。

明日身居他乡处,愿君惜己如待我,

人生聚散平常事,梦里来回故人行。

放开心载2009-08-05 13:53:16[举报]

一不小心来到了你的空间,发现了不少好文章,了解不少知识,挺高兴的!

也欢迎您去我的博客踩踩,交个朋友!

发评论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订阅头条博客看明星隐私大腕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