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及详解 最近10年高考文言虚词

(2005-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及详解   最近10年高考文言虚词
(2005-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及详解   最近10年高考文言虚词

最近十年(2005-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统计及详解

一、“以”的用法和意义(考查72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2014浙江,介词,凭借)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2014安徽,连词,表结果,以致)

(3)具告以事(《鸿门宴》)(2014山东,介词,把)

(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2013天津,介词,因为)

(5)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2013湖南,连词,表修饰)

(6)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2012天津,2013四川,介词,用)

(7)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2012山东,连词,因为)

(8)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2012江西,连词,表修饰)

(9)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2012湖南,介词,用、拿)

(10)农人告予以春及(《归去来兮辞》)(2011安徽,介词,把)

(1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2011江西,2007上海,连词,表目的,来)

(12))醉则更相枕以卧(《赤壁赋》)(2011浙江,连词,表修饰)

(13)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2010天津,介词,“按、在”的意思)

(14)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山东,介词,因为。)

(15)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侍坐》(2010上海,连词,因为)

(1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2010四川,介词,凭……的身份)(17)洎牧以谗诛(《六国论》)(2008天津,2009山东,介词,因为)

(18)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2009湖南,2012安徽,连词,表修饰)

(19)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2009上海高考,介词,用,拿)

(20)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2009四川高考,介词,“把”。)

(21)几以捕系死(《指南录后序》)(2009浙江,介词,“因为”)

(22)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安徽,介词,因为)

(23)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2008年湖南,介词,因为)

(24)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天津,2008福建,介词,把)

(25)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江苏,2006山东,2008安徽,介词,表原因)

(26)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2007山东,介词,因为)

(27)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2007福建,连词,因为)

(28)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2007四川,连词,表修饰)

(29)梅以曲为美(《病梅馆记》)(2007浙江,介词,把)

(30)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2007江西,介词,把)

(31)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安徽,介词,凭借)

(3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2006四川,介词,因为)

(3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2006湖南,介词,拿、用)

(34)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2006江苏,介词,拿、用)

(3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2006江苏,连词,表目的,“来”)

(36)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2006江苏,介词,凭借)

(3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005北京,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

(38)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2005广东,连词,因为)

(39)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虎丘记》)(2005湖北,连词,因为)

(4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2005江西,介词,因为)(41)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2005山东,介词,拿、用)

(4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2005浙江,表目的,“来”)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

1、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介词,按照,依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介词,因为)

3、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连词,表修饰)

5、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表目的)

6、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表方位)

7、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介词,把。)

8、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介词,把。)

9、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以为,认为。

10、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动词,任用)

11、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羽之死》)(动词,率领)

12、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春夜宴桃李园序》)(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1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副词,已经)

1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15、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16、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介词,用、拿)

1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助词。作语助,表示时间。

1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19、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介词,凭借)

2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介词,把)

21、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2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连词,因为)

2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2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2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十二郎文》)(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2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六国论》)(2004天津,介词,拿、用)

27、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28、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助词。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29、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30、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来”

31、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2004湖南,介词,拿、用)

32、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齐桓晋文之事》)(2004全国,连词,表顺承)

二、“之”的用法和意义(48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2014四川,结构助词“的”。)

2、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013四川,助词,的)

3、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2013湖南。代词,他,指项伯)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2012,天津,助词,的)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2012湖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

6、此亡秦之续也(《鸿门宴》)(2011山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7、臣之壮也,犹不如也(《烛之武退秦师》)(2011安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江西,指示代词,这)

9、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2010山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2010上海,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2010四川、2013湖南,代词,这样的事。)

12、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2009浙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2008福建,助词,补语的标志,得)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2007山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2007天津,代词,指这件事)

1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007江西,定语后置的标志。)

1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2006安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8、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2005,全国,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2005天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2005,辽宁,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005天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2、四海之大,有几人钦(《五人墓碑记》)(2005浙江,定语后置的标志。)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1、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代词,代物,指狼)

2、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代人,蔺相如)

3、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代词,代事,这件事)

4、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王之蔽甚矣(助词,无实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指示代词,这)

7、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倒装”的标志)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9、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0、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动词,到)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004广东,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动词,到……去。

1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第一人称,指自己)

14、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词,指这件事)

1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17、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19、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004全国大纲卷,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音节助词,无实义)

20、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2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2004江苏,取独)

2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动词,到……去。

三、“而”的用法和意义(45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而”的用法和意义。

1、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2014安徽,连词,表修饰)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2014江西,连词,表承接)

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过秦论》)(2014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4.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2013湖南,连词,表转折)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2013山东,连词,表转折)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2011江西,2013安徽,连词,表转折)

7、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2013天津,连词,表并列)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012四川,连词,表修饰)

9、我腾跃而上(《逍遥游》)(2012山东,连词,表修饰)[

10、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2011山东,连词,表转折)

11、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2004湖南,2011四川,连词,表修饰)

1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2012上海,连词,表修饰)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10天津,连词,表因果)

14、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2010湖南,连词,表顺承)

15、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2010江西,连词,表顺承)

16、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2010上海,连词,表顺承)

1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009江西、四川,连词,表顺承,就)

18、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2009安徽,连词,表修饰)

1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2009山东,连词,表转折,却)

20、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2009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

21、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天津,连词,表顺承)

2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2008福建,连词,表顺承)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2004浙江,2007山东,连词,表递进)。

24、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2006四川,连词,表顺承)

2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天津,连词,表并列)

2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2005广东,2007江西,表转折,但是”,“却”。)

27、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2007天津,连词,表承接)

28、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2006山东,连词,表转折)

29、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触龙说赵太后》)(2005福建,2006重庆,连词,表转折)

30、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006辽宁,代词,你的)

31、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2005福建,连词,表示转折,可是)

32、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见梁襄王》)(2005天津,连词,表修饰)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而”的用法和意义。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连词,表修饰)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连词,表因果)

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6、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

7、顺流而东(《赤壁赋》)(连词,表修饰)

8、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连词,表顺承)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连词,表转折)

1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连词,表因果)

1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连词,表假设)

1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连词,表转折)

1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连词,表顺承)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连词,表递进)。

16、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连词,表修饰)

17、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连词,表因果)

18、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连词,表并列)

19、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20、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接着”)

21、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22、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23、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连词,表修饰)

2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25、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连词,表目的)

2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目的)

27、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逍遥游》)(名词,才能)

28、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2004江苏,连词,表顺承)

29、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2004全国,连词,表顺承)

30、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四、“其”的用法和意义(35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1)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2014四川,代词,代大鹏)

(2)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010、2014山东,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

(3)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2013四川,代词,他。)

(4)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012天津,代词,代之水和月)

(5)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2012四川,副词,表推测,大概)

(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2012江西,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

(7)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2009湖南2012浙江,语气副词,“还是”,表示委婉商量的口气)

(8)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006天津,2007、2011四川、湖南,副词,表期望,一定)

(10)其自视也,亦若此。(《逍遥游》)(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

(11)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2011上海,湖南,第三人称代词,他)

(12)天之苍苍,其正色也(《逍遥游》)(2010浙江,连词,表选择)(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009上海,代指那些)

(1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2009天津,代词,表示物主,他的;)

(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2008浙江,第一个,助词,无实义;第二个,指示代词,那)

(1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论》)(2008湖南,代词,他的)

(1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007安徽,代词,其中的)

(18)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004湖南,2006浙江、福建,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

(19)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006重庆,代词,他)

(20)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2006安徽,副词,表推测,大概)

(2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2005全国,代词,他的)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2005重庆,代词,它的)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代词,第一人称,我)

2、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连词,表选择)

3、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代词,第三人称,它的)

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第三人称,他)

5、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指示代词,其中的)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连词,表选择)

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连词,表假设)

8、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代词,其中的)

9、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10、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11、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1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第一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14、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2004福建,代词,他)

15、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16、实迷途其未远(《归去来兮辞》)(副词,表推测,大概)

1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18、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1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0、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1、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2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23、樊哙侧其盾一撞(《鸿门宴》)(2004广东,代词,他的)

2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2004浙江,代词,那些)

2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26、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

还是……”。

2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送东阳马生序》)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2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29、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列传》)(2004天津,代词,他)

30、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何其】译为“多么”。

五、“于”的用法和意义(32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2014浙江,介词,对于)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2013山东,介词,比)

(3)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2012安徽,介词,表处所,从、由)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12天津2006浙江,介词,被)

(5)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山东,2007湖南,介词,和、同)(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011天津,介词,表处所,从、由)

(7)室西连于中闺(2006四川,2011浙江,介词,和、跟、同)

(8)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江西,介词,表范围,在)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2010江西,介词,译为“在”)(10)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2010浙江,介词,对)

(11)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2010山东,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12)赵尝五战于秦(《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天津,介词,和)

(1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2009湖南,介词“对于”)(14)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溪诗序》)(2008浙江,介词,表被动)

(1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2007江西,介词,被)

(16)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007福建,介词,比)

(1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06安徽,介词,在)

(18)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007重庆,介词,在)

(19)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2005天津,介词,到)

(20)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004湖南,介词,表被动)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

1、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在)

2、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介词,对于)

3、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介词,向)

4、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介词,在)

5、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介词,到)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介词,第一个是从,第二个是比)

7、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介词,表原因,由于)

8、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9、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介词,和、跟、同)

10、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介词,给。

11、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介词。到

12、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到

1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介词。到

1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介词。在

15、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介词。到16、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与,跟,同。”

17、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1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这时)

19、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种情况下)

20、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廉颇蔺相如列传》)(对此)

六、“为”的用法和意义(28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

(1)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四川,动词,当,做;)

(2)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2012山东、上海,2013天津,介词,替)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2012四川,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介词,被”)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2010天津,“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5)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2006广东,2012安徽,介词,替、给)

(6)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2012湖南,介词,被)

(7)为君翻坐《琵琶行》(《琵琶行》)(2008上海,介词,替、给)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009上海,表判断“是”)

(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2009江西,疑问句句末,表诘问。译作“呢”。)(10)君为我呼入(《鸿门宴》)(2009浙江,2007福建,介词用,可译为“替”)

(1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2007四川,第一个“介词,替”,第二个“动词,谋划”)

(1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2006天津,动词,作为)

(13)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2006山东,介词,替)

(1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六国论》)(2005福建,2006重庆,介词,被)(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005辽宁,介词,被)

(16)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2005江苏,连词,因为)

(1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2005江苏,介词,替)

(18)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2005江苏,成为)

(19)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2005江苏,介词,被)

(20)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005 辽宁,“为”为表被动;)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动词,做)

2、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动词,认为)

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动词,对付)

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介词,向、对)

5、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介词,为了、替。)

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动词,创作)

7、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8、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动词,作为)

9、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成为)

10、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动词,变成)

1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动词,第一个“是”第二个“做”。)

1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动词,作为)

1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动词,治理)

14、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演奏)

15、公为我献之(《鸿门宴》)(介词,替)

16、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替、给)

1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判断词,是。

18、何辞为(《鸿门宴》)(语气助词,无实义)

19、化而为鸟,其名为鲲(动词,成为)

20、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21、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七、“乃”的用法和意义(21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乃”的意义和用法。

(1)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2014四川,副词,于是,就)

(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列传》)(2014安徽,副词,才)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2008浙江,2013安徽、山东、湖南,副词,表转折,竟然、却)

(4)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2013天津,副词,于是,就)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2007四川,2011安徽,副词,却)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2010四川,副词,于是、就。)

(7)良乃入,具告以事(《鸿门宴》)(2009江西,副词,于是、就)

(8)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2009天津,副词,表顺承,才)

(9)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2009四川,副词,表转折,竟然、却)

(1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2006北京,副词,才)

(1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2006四川,副词,表转折,竟然、却)(1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2004江苏,2006广东,副词,才)(13)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2006辽宁,副词,于是,就)(1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2005山东,代词,这样)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乃”的意义和用法。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代词,你的)

2、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副词,表顺承,才)

3、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副词,表顺承,才)

5、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表转折,竟然、却)

6、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才)

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副词,表肯定,才)

8、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表范围的限定,仅仅、只)

9、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副词,就)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副词,表转折,竟然、却)

11、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崤之战》)(2004天津,副词,于是,就)

1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表判断,是)

八、“因”的用法和意义(16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因”的意义和用法。

(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008湖南、北京,2013山东,介词,趁着、趁此)

(2)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之。(2013安徽,介词,因为)

(3)因泣下霑矜,与武诀去(《苏武传》)(2010天津,副词,“就”的意思)

(4)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2005江西,2007福建,2009四川,副词,“于是、就”)

(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2009北京,副词,“于是、就”)

(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北京,2006广东、辽宁,介词,通过)

(7)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2005全国3,2004全国,副词,于是)

(8)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全国,副词,“于是、就”)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因”的意义和用法。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介词,趁机)

2、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连词,因为、由于)

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副词,表顺承,于是)

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介词,趁着、趁此)

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连词,因为)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介词,依靠、凭借)

7、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介词,趁着、趁此)

8、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动词,沿袭)

9、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名词,机会)

10、因河为池(《孔雀东南飞》)(介词,依靠)

11、导大窾,因其固然(介词,顺着)

1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动词,沿袭,继续)

13、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连词,因而)

14、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介词。依照,根据。

15、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依靠,凭借。

九、“所”的用法和意义(15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所”的意义和用法。

(1)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2014山东,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指代人或事物。)(2)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2013安徽,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

(3)数十年,竟为秦所灭(2008北京,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008安徽,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2008天津,表原因)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2007重庆,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所”的意义和用法。

1、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2004天津,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

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表处所,……的地方)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名词,处所,地方。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所字结构”,表处所,……的地方)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字结构”,“所……的事物”)

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原因。相当于“……

的原因”。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1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说的。

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所说的。

十、“且”的用法和意义(14次)

高考真题

9(请指出下列虚词“且”的意义和用法。

(1)且贰于楚也(2013四川,连词,并且)

(2)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009山东、2010湖南、2013浙江,副词,将要)(3)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010四川、2012江西,副词,将要)

(4)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天津,连词,况且)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2004湖北,2006福建,2007浙江,连词,表让步,尚且)

(6)且放白鹿青崖间(2006江苏,副词,暂且)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005广东,连词,表转折,反而,却)

(8)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2004福建,连词,表转折,然而,可)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且”的意义和用法。

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副词,暂且)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连词,况且)

3、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连词,表让步,尚且)

4、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副词,暂且)

5、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要,将近)

6、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连词,表并列,又)

7、且壮士不死即已(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

8、示赵弱且怯也。(连词,表并列,又)

9、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连词,表并列,又)

1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示并列关系,译为“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1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1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1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1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十一、“与”的用法和意义(13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与”的意义和用法。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014山东,连词,表并列,和)

(2)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2012上海,动词,参与、参加)

(3)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2009安徽,连词,和。)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007山东,连词,表并列,和)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2008湖南,连词,表并列,和)(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2008浙江,介词,跟,同。)

(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06湖南,介词,跟,同。)

(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005天津,动词,帮助、亲附)

(9)试与他虫斗,虫尽靡(2005广东,介词,同、跟)

(10)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2005山东,介词,跟,同。)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与”的意义和用法。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介词,和、跟)

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介词,和、跟)

3、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动词,给予)

4、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介词,替、为)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动词,结交)

6、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结交)

7、吾与点也。(《论语》)(动词,赞许)

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动词,送给)

9、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语气助词,表反问)

10、蜩与学鸠笑之(连词,表并列,和)

11、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动词,送给)

1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动词,等待)

1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介词,同、跟)

14、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介词,和……相比)

15、相如闻,不肯与会(《廉颇蔺相如列传》)(2004辽宁,介词,同、跟)

16、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和……比较。

17、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比,和……比较。

1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19、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参加,参与。

2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2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孰与】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2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译为:“与其……哪如……”

十二、“则”的用法和意义(12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则”的意义和用法。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007湖南,2011天津,2012安徽,2013浙江,连词,表转折,却)(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2007天津,2011山东,连词,表结果,那么)

(3)他植者则不然(2010上海,连词,表转折,却)

(4)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007安徽,表转折,“可是”。)(

(5)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2006重庆,连词,表承接,就、便)

(6)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2005浙江,连词,表结果,那么)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则”的意义和用法。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就、便)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连词,表承接,就、便)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单个“则”是连词,表承接,就、便。两个“则”并用,在结构上表示句子的并列,在语义上有加强对比的作用)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副词,表强调或确认,是、就是)

5、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连词,表结果,那么)

6、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连词,表示出乎意外,竟、却)

7、君不如肉袒负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表推测,或许、也许)

8、及日中,则如盘盂(副词,表范围限制,只、仅仅)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连词,表承接,就、便)

1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表承接,就、便)

1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连词,表转折,然而、反倒)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表条件、假设。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14、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15、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连词。表并列。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16、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表选择。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17、《论语》六则。名词。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18、以身作则。准则,法则。

十三、“者”的用法和意义(11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014安徽,代词,“……的地方”)

(2)抟扶摇而上则九万里(2014江西,助词,句中停顿)

(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2014浙江,代词“……的人”)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010四川,代词,……的人)

(5)假舆马者(2009山东,代词“……的人”)

(6)《齐谐》者,志怪者也(2009湖南,助词,句中停顿,表判断。)

(7)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2007安徽,助词,无实义)

(8)上书谏寡人则,受中赏(2007重庆,代词“……的人”)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助词。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4、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5、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6、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7、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8、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9、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11、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12、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1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1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1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十四、“乎”的意义和用法。(7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乎”的意义和用法。

1、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也。(《庖丁解牛》)(2014江西,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006湖南,2008福建,语气助词)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2007浙江,介词,“比”)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乎”的意义和用法。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3、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5、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6、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

10、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形容词词尾。】

十五、“焉”的用法和意义(6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焉”的意义和用法。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009安徽,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2)置杯焉则胶(2007浙江,兼词,“于此”。)

(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2005福建,语气词,无义)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焉”的意义和用法。

1、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3、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这件事)

5、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语气助词)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7、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

“也”。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兼词。(在其中)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兼词。(从这里)

1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13、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代词。相当于“之”。

14、割鸡焉用牛刀(《论语》)哪里,怎么。

十六、“也”的意义和用法。(5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也”的意义和用法。

1、邻之厚,君之薄也(2006浙江,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004湖北,助词,句间停顿)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也”的意义和用法。

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4、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5、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表疑问,相当“么”。

6、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

7、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

8、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9、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10、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十七、“若”的意义和用法(3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若”的意义和用法。

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006福建,动词,像)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2004北京,代词,你)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004辽宁,连词,如果)

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若”的意义和用法。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至于说到”的意思。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至于说到”的意思。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若辈、若属、若曹”相当于“你们”。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6、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7、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至,至于。

十八、“何”的意义和用法(1次)

高考真题

请指出下列虚词“何”的意义和用法。

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2008安徽,代词,什么)强化练习

请指出下列虚词“何”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6、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8、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9、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10、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1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1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13、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14、何以哉?(《曹刿论战》)“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15、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文言虚词的作用类别

文言虚词比现代汉语虚词范围较广,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六类。现将上述六类中常见的虚词按其作用分为十六点予以分析: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yú)、卬(áng)朕(zhèn)

说明:第一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我”;表示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时,译为“我的”“我们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判断。

第二人称:汝、女(rú)尔(ěr)、若、乃

说明:第二人称各个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你”,表示复数时译为“你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你的”、“你们的”。

第三人称:之、其、彼、伊(yī)、渠、厥

说明: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单数时,译为“他(她、它)”;表示复数时,译为“他们(它们)”;用作定语时,译为“他的、他们的”。

二、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此、是、斯、兹(zī)、之、夫

说明: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里、这个、这种”。

远指代词:彼、其、夫

说明: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里、那个、那些”。

虚指代词:或、某

说明:虚指是有所指,但所指的对象并不确定。“或”可译为“有的、有人”。

无指代词:莫、毋(wú)、无

说明:“莫、毋、无”在句中用作主语,表示“没有人、没有东西”的意思时,就是无指代词。旁指代词:他

说明:旁指是表示“别的、旁的”的意思。

三、疑问代词:

问人:谁、孰

说明:问人的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或“哪一个”。

问事物:何、曷(hé)

说明:问事物的疑问代词,可译成“什么”。

问处所、情况或原因:安、焉、奚(xī)、胡、恶(wū)、盍(hé)、乌(wū)、何

说明:问处所、情况或原因的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什么、为什么”。

四、程度副词:

表轻度:稍(今译“稍微”)、略(今译“略微、几乎”)、少(今译“稍微”)、颇(今译“略微”)

表比较:益(今译“越、更加”)、弥(今译“越”)、愈(今译“更加”)、尤(今译“更加”)、更(今译“更加”)加(今译“更”)、滋(今译“更加”)

表高度:殊(今译“很、极、特别、非常”)、颇(今译“很”)、最(今译“最”)、极(今译“非常”)、至(今译“最”)、甚(今译“很”)、绝(今译“极”)、良(今译“很”)、酷(今译“极”)、孔(今译“很”)

五、范围副词:

表全部、概括:皆(今译“全、都”)、咸(今译“都”)、悉(今译“全、都”)、举(今译“全、都”)、俱(今译“全、都”)、尽(今译“都”)、毕(今译“都”)、既(今译“全部”)、凡(今译“一共、总共”)、共(今译“一起、一同”)、并(今译“一起、一同”)、率(今译“全、都”)、偕(今译“一起、一同”)、备(今译“都”)

表局部、个别:但(今译“只、仅、不过”)、唯(今译“只”)、止(今译“只、仅”)、徒(今译“只、仅、只是”)、独(今译“只有”)、仅(今译“差不多”)、第(又作“弟”,今译“只、仅、不过”)

六、否定副词:

表示否定(用于陈述句):不(今译“不”)、弗(今译“不”)、未(今译“没有、不”)、勿(wù,今译“不”)、毋(今译“不”)、莫(今译“不”)、无(今译“不”)、非(今译“没有、不”)、匪(今译“不是”)、靡(mǐ,今译“不”)

表示禁止(用于祈使句):勿(今译“不要、别”)、毋(今译“不要、别”)、莫(今译“不要、别”)、无(今译“不要、别”)

表示疑问(用于疑问句末):不(今译“否”)、否(今译“没有”)、无(相当于“否”,今译“不”)、未(相当于“否”,今译“没有”)

七、时间副词:

表示过去:已(今译“已经”)、曾(今译“曾经”)、尝(今译“曾经”)、既(今译“已经”)、业(今译“已经”)、向(此义繁体字写作“嚮”,与方向的“向”不同,今译“从前、过去”)、初(今译“当初”)、曩(nǎng ,今译“从前、过去”)、昔(今译“从前”)

表示现在:方(今译“正在”)、会(今译“正、正巧碰上”、适(shì,繁体字为“適”,今译“刚才”)、向(今译“刚才”)、立(今译“立刻、马上”)

表示将来:且(今译“将要”)、将(今译“将要”)、行(xíng ,将、将要)、欲(今译“将要”)、其(今译“将要”)

表示经常:常(今译“经常、平常”)、素(今译“一向、向来”)、雅(今译“一向、向来”)表示短暂:俄(今译“不一会儿”)、旋(今译“一会儿、过一会儿”)、须臾(今译“一会儿、片刻”)、且(今译“暂且”)、暂(今译“暂且”)、乍(今译“忽然”)、暴(今译“忽然、突然”)、未几(jǐ,繁体字作“幾”,今译“不久”)、忽(今译“忽然”亟(jí),今译“赶快”)

八、情态副词:

表示确信:诚(今译“真正”)、良(今译“确实”)、信(今译“实在”)、实(今译“确实”)、必(今译“一定”)固(今译(1)坚决;(2)本来)

表示缓急:渐(今译“渐渐”)、稍(今译“渐渐”)、徐(今译“慢慢”)、遽(jù,急忙)表示终究:竟(今译“终究”)、终(今译“终究”)、卒(今译“终于”)

表示态势:果(今译“果真、果然”)故(今译“故意”)乃(今译(1)却、竟然;(2)才;(3)就、于是)、徒(今译“白白地”)、几(jǐ,繁体字作“幾”,今译“几乎、差点儿”)九、语气副词:

表示劝勉、命令:尚(可不译出。例:尔尚辅予一人!《书经?汤誓》——译文:你辅助我一个人!)、其(可译为“可”,或不译出)

表示希冀:庶(今译“希望”)、庶几(jǐ,繁体字作“幾”,今译“希望”)、唯(今译“希望”)、幸(今译“希望”)

表示推测、估计:岂(今译“可、或许”)、其(今译“大概”)、殆(今译“大概”)、或(今译“也许”)、庶(今译“或许”)、庶几(jǐ,繁体字作“幾”,今译“可能、也许”)

表反诘:岂(今译“难道”)、其(今译“难道”)、独(今译“难道”、宁(今译“难道”)、庸(今译“难道”)、巨(也作“讵”,今译“难道、岂”)

十、表敬、表谦副词:

表敬:谨(表示恭敬,可不译)、敬(表示恭敬,可不译)、幸(表示幸运,可译作“幸而“,句中语序稍有不同。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译文: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也赦免了我。)、请(表示“请允许我”,可不译)、敢(表示冒昧,可译作“请”)、猥(wěi ,因对方不惜降低身份做对说话人有关的事而表示敬意,可意译)、枉(因对方不惜降低身份做对说话人有关的事而表示敬意,可意译)

表谦:窃(表示“私下里”,可不译)、伏(表示谦下,可译为“私下里”)、辱(表示谦逊,可译为“承蒙”)

十一、频率、重复副词:

表频率:亟(qì,今译“屡次、再三”)、屡(今译“屡次、接连几次”)、数(shu?,今译“多次”)、辄(zhé,今译“常常、总是”)、每(今译“常常、时常”)、迭(dié,今译“屡次、接连”)、频(今译“接连”)

表重复、持续:复(今译“再、又”)、更(今译“再”)、又(今译“又”)、再(今译“又一次”)、亦(今译“也”)、尚(今译“还”)、犹(今译“还”)

十二、介词:

表时间:于(今译“在、到”)、以(今译“在”)?乎(今译“在”)、自(今译“从”)、从(今译“从、自”)、至(今译“到”)、当(今译“在”)

表处所:于(今译(1)到;(2)从;(3)在)、乎(今译“在”)、自(今译“从”)、从(今译“由、从”)、至(今译“到”)、在(今译“在”)、由(今译“从、由”)、缘(今译“沿着”)、当(今译“在、对着”)

表对象:与(今译“同”)、以(今译“把、拿“)于(今译(1)向;(2)对;(3)给)、为(今译“替”)、因(今译“通过”)、乎(今译“跟”)

表方式:以(今译(1)用;(2)凭)、与(今译“用、以”)、因(今译“凭、靠”)、于(今译“靠、拿”)

表原因:以(今译“因为”)、为(今译“因为”)、于(今译“由于”)、因(今译“因为”)表被动:于(今译“被、受到”)、为(今译“被”)、见(今译“被”)、被(今译“被”)表比较:于(今译“比”)、比(今译“比“)

十三、连词:

表并列:与(今译“和、跟”)、及(今译“和、以及”)、且(今译“又……又……,而且,也可不译)、而(今译”又……又……,有时可不译出)、以(今译“而又”)、暨(jì,今译“和”)

表连贯:而(今译“就、便”)、则(今译“就、于是”)、遂(今译“就、于是”)、因(今译“于是”)

表递进:而(今译“并且、而且”)、且(今译“并且、而且”)、而况(今译“何况、况且”)、矧(shěn ,今译“况且”,例:矧今之人,曾不是思。——译文:况且现在的人,竟不去想这个。分析:此句中“是”是动词“思”的宾语,前置)

表选择:抑(yì,今译“还是”)、如(今译“或者”)、若(今译“或者”)、其(今译“还是”)、且(今译“还是”)、将(今译“还是”)

表因果:以(今译“因为”)、为(今译“因为”)、由(今译“由于”)、因(今译“因为”)、故(今译“所以”)、以故(今译“因此、由于这个原因”)

表假设:如(今译“如果”)、倘(今译“倘若”)、若(今译“如果”)、苟(今译“假若、假如”)、使(今译“如果”)、令(今译“假如、假使”)、第令(“第”又作“弟”,今译“假如、假使、即使”)、藉第令(藉,jiè,第又作弟,今译“假如、假使、即使”)

表条件:则(今译“那么”)、无(今译“无论”)、纵(今译“即使”)

表转折:但(今译“可是”)、然(今译“可是”)、而(今译“可是、但”)、则(今译“却”)、顾(今译“不过”)

表让步:虽(今译“虽然”)、虽然(今译“虽说如此”)

表偏正:而(今译“地”)、以(今译“地”)

十四、结构助词:

之:(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中间,组成偏正词组。可译为“的”。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它词组化。可不译出。

(3)帮助提前宾语,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可不译出。

(4)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起调整节奏的作用,无义。译时可省去。

者:附在词或词组后面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字结构。

所:通常用在动词或动词词组前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人或事物,可译为“……的人”、“……的事物”。

十五、语气助词:

句首语气助词:盖(表示下边说的话是一种带推测性的断定。有时可译为“大概”)、夫(用在句首,有引起议论的作用。现代汉语无此用法,不必译出)、惟(用在年月、朝代前,表示叙事开端,可不译出)

句中语气助词:者(表提顿。提出人或事物,停顿一下,使读者注意后面说明或解释的部分,可不必译出)、也(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不必译出)、兮(多用于韵文,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可译为“啊”)

句末语气助词:

(1)表示陈述语气:也((1)表示判断,可不译;(2)表示解释、肯定。可不译,有时可译“啊”)、矣((1)表示已然,即已经实现的事情,可译为“了”;(2)表示将然,即将要实现的事情,可译为“了”)、焉(今译“呢”)、耳(今译“罢了”)、已(今译“了”)、云(含有根据传闻而不十分肯定的语气,可不译出)

(2)表示疑问、反问语气:乎((1)今译“吗”;(2)今译“呢”)、邪(耶yē,(1)今译“吗”;(2)今译“呢”)、与(欤,yú,繁体字为“與”及“歟”,(1)今译“呢”;(2)今译“吗”)、哉((1)今译“吗”;(2)今译“呢”)、也(今译“呢”)

(3)表示推测语气:乎(今译“吧”)、耶(今译“吧”)、与(今译“吧”)

(4)表示感叹语气:哉(今译“啊”)、夫(今译“呀、啊”)、也(今译“呀、啊”)、矣(今译“啦”)、乎(今译“啊”)(5)表示祁使语气:也(今译“啊”)、矣(今译“吧”)

十六、叹词:

(1)表示感慨:嗟乎(今译“唉”)、嗟夫(今译“唉”)、呜呼(呜乎,今译“唉”)、嘻(今译“唉”)、噫(今译“唉”)

(2)表示哀痛:噫(今译“哎呀”)、呜呼(今译“哎哟”)

(3)表示赞叹:嘻(今译“哎呀”)、嗟夫(今译“哎呀”)

(4)表示愤怒:唉(今译“唉”)、呼(今译“嘿”)

(5)表示惊叹:噫吁嚱(yīxūxī,今译“哎呀呀”)、恶(wū,今译“嗨”)

(6)表示命令或呼唤:嗟(今译“喂”)、嘻(今译“喂”)

(7)表示应答:诺(nu?,今译“嗯”)、唯(wěi ,今译“嗯”)

(超全)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教学目标: 1、掌握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的意义及用法。 2、通过学习为文言文整体阅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汇编

学习-----好资料 18个文言虚词整理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察传》)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整理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察传》)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3年文言文复习(虚词推断方法辑录)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方法辑录 一.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二. 解答虚词题的方法 1. 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1)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2002年的春季高考题) 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 (2)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3) 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4) 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2006年高考辽宁卷)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令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判断句子,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第二句,出自人教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综上,两个“则”字用法各异,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迅速排除。 (5)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6)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句中的两个“之”,前一个“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一个“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7)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结合上下语境“游者众”,可以知道第一个“以”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第二个虽然也可以做连词,但是表示承接关系。 (8) 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第一句的意思是:为什么不向东到妻子和儿女的那里去呢,以后再慢慢地选择地方吧。第二句的意思是:朝廷的官员和百姓都非常佩服他,把他称为“独立使君”。由文意可以推断第一个“焉”是语尾助词,第二个“焉”字是代词,指人。 (9)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10)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2010年高考广东卷) A项两句都选自文本第一段,都在谈论居庸关的守战情势。依据上文,很容易就可以推断出其中的“之”均为“居庸关”,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前一句在“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语境中,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是介词,表被动或作判断动词“是”讲。B项后一句的上文为“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

2017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李兵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并不直接单独设题,而是着眼于应用与理解,对文章整体阅读有着一定的帮助,在翻译中会有适当的体现。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理解。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古典诗文 2013-02-07 0617 5d56b7b40102e33y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一、而 【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假借义】 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成语举例】公而忘私——存而不论——避而不谈【成语例释】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而二螯——故其国富而兵强——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人喜嘉善,而乐人攻己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成语举例】废书而叹——鸡鸣而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言而喻 【成语例释】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掠泗、楚而溃——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此两处则用法与而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成语例释】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成语举例】华而不实——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不翼而飞——不劳而获 【成语例释】大而无当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总结和整理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 命制人王慧 一、而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而二螯——故其国富而兵强——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人喜嘉善,而乐人攻己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掠泗、楚而溃——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此两处则用法与而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经典文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闻也 ⑤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可以不用翻译。 【经典文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恂恂而起——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吾恂恂而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喟然而叹——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潭西南而望——呱呱而泣 ⑥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 【经典文言】不得已而为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表恶其能而不用也——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此两处以都表因果)——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⑦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经典文言】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继承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 (8)表示目的关系,目的是,来,用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君臣固守,以吞周室——宁许以负秦曲——作师说以贻之——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这几处的以与而用法同) 2.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的”。

2020高考文言文必考题型解答技巧之虚词的推断技巧

高考文言文必考题型解答技巧之虚词的推断技巧【考点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件表明,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 力。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 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技巧点拨】 1、句意推断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即根据文章的上下文,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代入推断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几乎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但不知道它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和用 法,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的每个意义和用法都带入到这个句子中来试一试,如果某个用法和意 义讲的通,那么它就可能是这个意义和用法。 3、语法推断法。 文言文中讲究句子对称,在一些文言文尤其是骈体文中,一般来说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 的用法和意义大致相同。我们可以由上一个句子中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下一句 话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看是否讲得通,如果讲的通,那么他们的意义和用 法可能相同。 4、标志推断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具有特殊的标志。比如判断句中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中的“见”“于”“见……于”等“也”常在居中表停顿等。其意义和用法是固定的,只要找出 它的标志,就能知道它的意义和用法了。 【经典例题】 【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A、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 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 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 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下面对18个文言虚词作例解: 1.而 (1)连词 1> 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 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 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 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 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 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今译为:

语文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一、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及练习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 例1、可以独飨(xiǎng)白粲(càn)。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 例2、王怒曰:“劓(yì)之”。劓:割掉鼻子。 例3、家人瞷(jiàn)见者,悉惊愕。“瞷”可根据字形,推断为形声字。与“看”有关,眼睛透过门缝看东西,意思 是“窥见”。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戚______________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舶舳______________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磴______________ (4)径造庐访成造______________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籴______________,粜______________ (6)臣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jìn)觐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2)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4)形旁为走,意思为到。 (5)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上出下米,为卖出粮食。 (6)觐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二)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______________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______________ (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______________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______________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18个文言虚词考点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文案大全

文言虚词【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文言虚词【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文言文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供大家参考!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摘抄 1.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2.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推荐 1.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精选 1.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 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识记与运用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识记与运用 一、之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语段: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语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