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鼠解剖图[2]

大白鼠解剖图[2]
大白鼠解剖图[2]

大白鼠部分解剖图片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第一章皮肤 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口角部、肛门、包皮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 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个别的大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二章骨 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 —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 荐锥 4、尾锥27 —31块。锥式C7T13L6S4Cy27—31。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由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均为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 6 —7毫米。锥管直径由前面的 4 毫米向后逐渐缩小至2毫米。 二、胸骨 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胸骨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肉系统(省略) 第四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消化管可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附属消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胰。 第一节消化管

、口腔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 分为颈、胸、腹三部。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 位置: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 ,属单室胃。 形态:胃小弯朝向背前方,食管在其中部入胃。胃大弯朝向腹后方,其边缘 有双层的口袋状大网膜。贲门部外观呈半透明状,内壁有粘液腺。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位置:从幽门发出向右后行,再折向前终于右侧。可分为降支(向右后行)、横支(水平部)、升支(向前行),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的环,包围着部分胰腺。 颜色:淡红色。 2、空肠 长度:为小肠的最长部分,大约有700—1000毫米。 位置形态:盘旋在腹腔的右方腹侧部。 3、回肠 长度:较短,约有40毫米。 位置形态:以三角形的系膜回盲褶与盲肠的末端相连,向盲肠的开口与结肠的起始部紧密相接。 二、大肠 1、盲肠 长度:是介于小肠与盲肠之间的一个大的盲囊。长约60毫米,直径约10毫米。位置:通常位于腹腔的左后部。盲肠呈锥体形,分为基部、体部和尖端。 2、结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小鼠解剖图完整版

图Ⅸ-1 整体骨骼侧面观The skeleton. Lateral view 图Ⅸ-2 整体骨骼背面观The skeleton. Dorsal view 1 背肋dorsal rib 2 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 颈椎cerical vertebra 4 顶间骨interparietal bone 5 顶骨parietal bone 6 额骨frontal bone 7 鼻骨nasal bone 8 锁骨clavicle 9 肩胛骨scapula 10 肱骨hemerus 11 髌骨patella 12 腰椎lumbar vertebra 13 荐椎sacral vertebra 14 尾椎caudal vertebra 15 坐骨ischium 16 髂骨ilium 17 股骨femur 18 腓骨fibula 19 胫骨tibia 20 跖骨metatarsal bone 21 趾骨digital bone 22 胸肋sternal rib 23 头骨skull 24 指骨digital bone 25 桡骨radius

图Ⅸ-3 背柱背面The vertebral column. Dorsal aspect 1 枢椎axis 2 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 第II 胸椎I Ith thoraac vertebra 4 第1 腰椎I st lumbar vertebra 5 第 6 腰椎6th lumbar vertebra 6 耻骨pubis 7 闭孔obturator foramen 8 寰椎atlas 9 第7 颈椎seventh cervical vertebra 10 胸肋sternal rib 1l 背肋dorsal rib 12 第4 腰椎4th lumbar 13 髂骨ilium 14 荐椎sacral vertebra 15 坐骨ischimn 16 尾椎caudal vertebra

大鼠解剖图

图Ⅷ-31左心房与左心室The left atrium and left ventricle 11左心房left atrium 12左心室left ventricle 13肺动脉右支right branch of pulmonary artery 14肺静脉pulmonary vein 15前腔静脉precavalvein 16肺动脉左支left branch of pulmonary art 7tery 17后腔静脉postcaval vein 18心中静脉 middle cardiac vein 19头臂动脉brachiocephalic artery 20主动脉弓aortic arch 21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s 22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23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 24右前腔静脉right precaval vein 25心外膜extracardium

图Ⅷ-56前肢内侧面The anterior limb. Medial aspect

图Ⅷ-57后肢内侧面(1)The posterior limb. Medial aspect(1) 1腋神经axillary nerve 2桡神经radial nerve 3头静脉cephalic vein 4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5正中动脉median artery 6肌支muscular branch 7尺神经ulnar nerve 8臂动脉brachial artery 9胸长神经long thoracic nerve 10胸外侧动脉external thoracic artery I1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12主动脉弓aorta arch 13左心耳left auricle 14右心耳right auricle 15食管esophagus 16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 17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epigastric artery 18腹壁浅静脉superficial epigastric vein 19隐动脉saphenous artery 20隐大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3.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实验三、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引言: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 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细胞培养的意义 :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细胞培养的局限性: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一定距离;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内的状况;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 培养细胞的条件有水的质量、无菌环境,最适温度、渗透压、气体条件、最适PH、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等。 1.实验材料: 实验室购买的雄性小鼠、 13.5 天孕鼠。 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链霉素溶液)、胰蛋白酶溶液、PBS溶液(NaCI 8.00g, Na2HP04 1.15g,KCl 0.20g,KH 2P04 0.20g,pH 调至 7.2,超纯水定容到 1000mL,分装,121 C灭菌20 min) 2. 实验步骤: 2.1 处死小鼠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雄性小鼠或怀孕雌鼠尾巴中部放在铁笼上, 使小鼠前肢接触铁笼(后肢悬空),左手从小鼠后方向前按住鼠头及颈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 同时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 造成颈椎脱臼,造成小鼠立

大鼠和小鼠解剖图谱(照片版)

图Ⅷ-1整体骨骼侧面观The skeleton. Lateral View 图Ⅷ-2整体骨骼左前面观The skeleton. Left anterior view 1肋骨rib 2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颈椎cervical vertebra 4颅骨cranium 5肩胛骨scapula 6肱骨hiimeius 7桡骨radius 8尺骨ulna 9掌骨metacarpal bone 10指骨digital bone 11腰椎lumbar vertebra 12髂骨ilium 13尾骨coccyx 14股骨femur 15髌骨patella 16腓骨fubula 17胫骨tibia 18跖骨metatarsal bone 19趾骨digital bone

图Ⅷ-4头骨侧面The skull. Lateral aspect

图Ⅷ-6下颌骨侧面The mandible. Lateral aspect

1枕骨occipital bone 2顶间骨interparietal bone 3矢状缝sagittal suture 4颧骨malar bone 5上颌骨maxillary bone 6前颌骨premaxillary bone 7枕外嵴external occipital creat 8顶骨parietal bone 9额骨frontal bone 10鼻骨nasal bone 11鼻间缝internasal suture 12前筛孔preethmoid pore 13蝶腭孔sphenopalatine foramen 14门齿 incisor tooth 15下颌骨mandible 16视神经孔optic foramen 17枕骨occipital bone 18茎突styloid process 19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20颞骨temporal bone 21 腭裂patoschisis 22臼齿molar tooth 23腭骨palatine bone 24翼孔pterygoid apertures 25破裂孔foramen lacerum 26枕大孔foramen magnum 27腭后孔posterior palatine foramen 28鼻后孔posterior nasal apertures 29卵圆孔foramen ovale 30鼓骨tympanic bone 31舌下神经孔hypoglossal foramen 32下颌联合mandibular symphysis 33颏孔mental foramen 34冠状突coronoid process 35下颌支ramus of mandible 36角状突process of horn 37下颌孔mandibular foramen 38翼肌窝pterygoid fossa 39髁突condylar process

小鼠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五:小鼠解剖实验 吴雪薇121140059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学习给小鼠注射、灌胃等技术操作 2、了解戊巴比妥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3、复习解剖的基本操作 4、通过实验了解小鼠唾液腺的结构 5、通过实验了解小鼠体内器官、系统构造 二、实验原理 1、小鼠唾液腺 唾液腺由颌下腺、腮腺、舌下腺组成,颌下腺最明显,颌下腺两边弥散的是腮腺,舌下腺连于颌下腺上,容易与颌下腺上连的淋巴结搞混。 2、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即构成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像树叶,下部附着在喉结的内壁上。会厌是喉头上前部的树叶状结构,由会厌软骨和黏膜构成。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 3、小鼠体内结构 (1)胸腔:胸腔内的结构主要有食道、心、肺。 (2)腹腔:主要有胃、肝、胆、胰、脾、肠、肾(包括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和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雌),睾丸、附睾、精囊腺、输精管(雄)。 (3)胸腔与腹腔由膈膜隔开。 三、实验器材 注射器、烧杯、灌胃针、解剖盘、解剖剪刀、镊子、解剖针、钉子 四、实验材料 小鼠1只、戊巴比妥溶液 五、实验操作 1、抓取一只小鼠,拎住尾巴根部,使其前肢抓在抹布上,后肢提起,用注射器 向其腹腔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 2、将小鼠放在烧杯中,观察它的反应。 3、待小鼠不再动时,用注射器向其腹腔再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使其死亡。 4、将小鼠放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在解剖盘上。 5、用解剖剪刀,从靠近肛门处剪开表皮直至口腔,观察唾液腺。 6、剪开口腔,观察会厌软骨。 7、剪开腹腔和胸腔,观察小鼠体内结构。 8、处理小鼠,清洗、整理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 1、观察注射戊巴比妥溶液后的小鼠 本次实验第一次注射,注射了0.4ml的戊巴比妥溶液,第二次注射了0.6ml。

小鼠解剖图谱

图Ⅸ-1整体骨骼侧面观The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4027657.html,teral view 图Ⅸ-2整体骨骼背面观The skeleton.Dorsal view 1背肋dorsal rib 2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颈椎cerical vertebra 4顶间骨interparietal bone 5顶骨parietal bone 6额骨frontal bone 7鼻骨nasal bone 8锁骨clavicle9肩胛骨scapula10肱骨hemerus11髌骨patella12腰椎lumbar vertebra 13荐椎sacral vertebra14尾椎caudal vertebra15坐骨ischium16髂骨ilium17股骨femur18腓骨fibula19胫骨tibia20跖骨metatarsal bone21趾骨digital bone22胸肋sternal rib23头骨skull24指骨digital bone25桡骨radius

图Ⅸ-3背柱背面The vertebral column.Dorsal aspect 1枢椎axis2胸椎thoracic vertebra3第II胸椎I Ith thoraac vertebra4第1腰椎I st lumbar vertebra5第6腰椎6th lumbar vertebra6耻骨pubis7闭孔obturator foramen8寰椎atlas9第7颈椎seventh cervical vertebra10胸肋sternal rib1l背肋dorsal rib12第4腰椎4th lumbar13髂骨ilium14荐椎sacral vertebra15坐骨ischimn16尾椎caudal vertebra

大鼠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学特点

大鼠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学特点 1.大鼠性哺乳钢,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动物。 2.繁殖快。大鼠2月龄时性成熟,性周期4天左右,妊娠期20(19~22),哺乳期21天,每天产仔平均8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 3.喜啃咬、夜间活动、肉食,白天喜欢挤在一起休息,晚上活动大,吃食多,因此白天除实验必须抓取外,一般不要抓弄它。食性广泛,喜吃各种煮熟的动物肉。对光照较敏感。 4.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大鼠门齿较长,激恕、袭击抓捕时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鼠更凶些,常会主动咬工作人员喂饲时伸入鼠笼的手。对外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少患病。一般情况下侵袭性不强,可在一笼内大批饲养,也不会咬人。 5.无胆囊:大鼠、鸽、鹿、马、驴、象等动物没有胆囊,它们的总胆肝管括约肌的阻力很少,肝分泌的胆汁通过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受十二指肠端括约肌的控制。 6.不能呕吐:因此药理实验时应予注意。 7.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 8.视觉、嗅觉较灵敏,做条件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但对许多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9.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但对强心甙的作用较猫敏感性低671倍。10.肝脏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的肝叶仍有再生能力。 11.对营养、维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C。 12.对炎症反应灵敏。它的眼角膜无血管。 13.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线存在,不骨化。 14.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采用阴道涂片法(Yaginal Smear Test)来观察性周期中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可推知性周期各个时期中卵巢、子宫状态与垂体激素的变动。 15.大鼠(包括小鼠)心电图中没有S-T段,甚至有的导联也不见T波,如有T波也是与S波紧挨着,或在R波降支上即开始,以致看不到等电线的S-T段。但心电图其他成分稳定,重复性好。豚鼠以上较大的动物均有明显的S-T段,在选择动物品种时应以注意。 16.大鼠垂体较脆弱地附着在漏斗下部,不需要很大的吸力就可以除去而不破坏鞍膈和脑膜,适宜于制作去垂体模型。大鼠也很适于作肾上腺和卵巢等内分泌腺切除手术。 17.大鼠肠道较短,盲肠较大,但盲肠功能不发达。不耐饥饿,肠内能合成维生素C。双子宫。胸部和鼠蹊部各有三对乳头。胰腺十分分散,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弯曲处。染色体为21对,寿命3~4年。 18.大鼠的体温39(38.5~39.5)℃,心跳频率475(370~580)次/分,呼吸频率85.5(66~114)次/分,通气量7.3(5-10.1)ml/分,潮气量0.86(0.6~1.25)ml,耗氧量2000mm3/g体重,麻醉时收缩压116(88~138)mmHg红细胞总数8.9(7.2~9.6)百万mm3,血红蛋白14.8(12~17.5)g/100ml血,白细胞总数:5000~15000/mm3,血小板10~30万/mm3,血容量占体重的7.4%,红细胞比重1.090,总蛋白7.2(6.9~7.6)g%。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大鼠,小鼠,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大鼠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一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小鼠的抓拿、标记、给药(灌 胃、腹腔注射、皮下、肌肉、尾静脉注射)、取血(眶后静脉丛,摘眼球)、脊椎脱臼法处死、大体解剖。 二、实验动物:昆明小鼠2只(1雌1雄) 三、实验步骤 1、抓取与固定,标记 2、去毛 3、给药:消化道、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 4、取血:眼眶后静脉丛、尾静脉、眼球摘除法、断头法 5、麻醉:氯胺酮腹腔麻醉 6、处死:脊椎脱臼法 7、解剖: 雄性: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在膀胱下方,胶质状,透明) 雌性:双角子宫、卵巢 肾上腺、胆囊、甲状腺、胃、肝脏、脾、肺、肾、心脏、甲状腺 四、实验结果 1、抓取与固定标记: 抓取:抓小鼠的尾根部 固定: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 指与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与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并标记: 2、灌胃法:左手抓取小鼠固定后,右手持特制灌胃针,沿一侧口角进针,紧贴咽后壁,头后仰以便伸直消化道,进针2/3后灌生理盐水0、5ml 3、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 从下腹部的两侧进针 ,进针时针与腹部成45°。进针后稍微晃动针,如无粘滞感则可注射药物 尾静脉注射:一人固定小鼠,另一人用左手中指与拇指将尾拉直,食指托住尾部,在尾动脉位置进针注射0、5ml生理盐水。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 4、采血 从眼角内侧0、5cm处进针 眼球摘除法:左手抓取用固定小鼠,右手持弯头镊在眼球根部将眼球摘除,头朝下,眼眶内血迅速流出。 5、麻醉: 0、5%氯胺酮腹腔麻醉:本小鼠重22g,按100mg/kg的药量给药,2分钟麻醉成功 6、处死: 脊椎脱臼法:按住头部,将尾根部向后上方以短促的力量拉即可致死 7、解剖: 雄性:寻找到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 雌性:双角子宫、卵巢 3、7、2 肾上腺:米粒大小 胰腺:位于胃下方,类似于脂肪组织,浑浊状 3、7、4 ,胆囊:芝麻大小,浅绿色,半透明,

实验十三 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

实验十三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 学生:学号:同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小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尾静脉注射、小鼠的处死及小鼠的间剖实验等基 本技能。 2.学会动物分布实验的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 小鼠的品种和品系很多,是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系最多的动物。在微生物和各种实验研究中,以小白鼠最为普遍,有英国种、法国种、德国种和瑞士种等,而以瑞士种最著名。目前我国各生物制品、医学研究单位繁育的小白鼠为昆明种,该品系为封闭种群,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从缅甸而来,在云南昆明繁殖,经过多年培育繁殖而成,该品系小鼠体型较大,繁殖力强。 1. 小鼠的抓取固定方法: 小鼠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见图一),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图二)。有经验者直接用左手小指钩起鼠尾,迅速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其耳后颈背部皮肤亦可。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如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和尾静脉注射时,则需将小鼠作一定形式的固定,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等均可使动物先取背卧位(必要时先行麻醉),再用大头针将鼠前后肢依次固定在腊板上。 图1 小鼠的抓取与固定 2. 小鼠尾静脉注射练习: 静脉注射时,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架固定(图三),先根据动物大小选择好合适的固定架,并打开鼠筒盖,手提鼠尾巴,让动物头对准鼠筒口并送入筒内,调节鼠筒长短合适后,露出尾巴,固定筒盖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采血等操作。

图2 小鼠尾静脉注射方法 尾静脉注射时,鼠尾静脉在背侧和腹侧各一根,背侧比较容易固定,多采用。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鼠筒内或扣在烧杯中,使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用酒精擦拭使血管扩张(也可用一米距离外红外灯烤半小时),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用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注射器连4(1/2)号细针头,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从尾下四分之一处(约距尾尖2-3厘米)处进针,此处皮薄易于刺入,先缓注少量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可继续注入。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如需反复注射,应尽可能从末端开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动注射(图四)。 图3 小鼠尾静脉注射方法 3. 小鼠的处死: (1) 脊椎脱臼法 右手抓住小鼠用力向后拉,同时左手拇指与食指用力向下按住鼠头,将脊髓与脑髓拉断,鼠便立即死亡;如左手拇指与食指放在脊椎第三四节处,鼠下肢瘫痪。 (2) 断头法 用左手食指和拇指用力按住小鼠鼠头并将小鼠尾巴缠绕在左手无名指和食指间,用力使小鼠无法动弹,此时小鼠颈部出现勒痕,按此勒痕果断将小鼠头部剪掉。若实验需取血,可在此时用吸管快速将血液转移至容器中。 4. 小鼠的解剖实验: (1) 先解剖已处死小鼠的头部,取出完整的脑部;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干货)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第一章皮肤 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口角部、肛门、包皮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 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个别的大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二章骨 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锥4、尾锥27—31块。锥式C7T13L6S4Cy27-31.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

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 (由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均为 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 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6-7 毫米。锥管直径由前面的4毫米向后逐渐缩小至2 毫米。 二、胸骨 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 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的剑突后面 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胸骨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肉系统(省略) 第四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消化管可 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附属消 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胰。 第一节消化管 一、口腔 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 分为颈、胸、腹三部。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

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 位置: 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属单室胃。 形态:胃小弯朝向背前方,食管在其中部入胃.胃大弯朝向腹后方,其边缘有双层的口袋状大网膜.贲门部外观呈半透明状,内壁有粘液腺.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位置:从幽门发出向右后行,再折向前终于右侧.可分为降支(向右后行)、横支(水平部)、升支(向前行),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的环,包围着部分胰腺。 颜色:淡红色。 2、空肠 长度:为小肠的最长部分,大约有700-1000毫米。

Wistar大鼠EAE模型的制备

Wistar大鼠EAE模型的制备 作者:刘颖刘华辛晋敏马太花梁丽云马存根摘要目的:检测EAE中起关键趋化作用的MCP-1的表达,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室的Wistar大鼠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免疫诱导方法制备EAE模型并HE染色,同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AE 大鼠MCP-1的表达。结果:免疫后12d~17d,发病鼠出现EAE临床症状,HE染色,光镜下可见血管周炎性浸润,MCP-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山西医科大学Wistar大鼠成功的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模型是可信、可用的。 关键词完全抗原;Wistar大鼠;EAE;MCP-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 System,CNS)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多发于20岁~40岁女性,大多数患者的病程为复发和缓解交替,在复发期常出现视力受损、肢体无力、平衡失调、麻木、感觉异常、口齿不清、眩晕、大小便机能失调等症状。MS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免疫、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与急性MS极其相似,因此,成功的建立EAE模型对MS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本实验的研究可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Wistar大鼠: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原位杂交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制品公司。

1.2 方法 1.2.1 完全抗原的制备:取液体石蜡40mL,羊毛脂20g混合、加热并融化制得不完全弗氏佐剂(In-complete Freund'sAdjuvant,IFA),分装入10mL小瓶,高压灭菌后4℃冰箱保存。健康350g~450g左右雌性豚鼠用3%戊巴比妥45mg/kg腹腔注射至四肢瘫软。无菌状态下,剪开胸腔、剥离心包,0.01mol/L PBS左心室灌注直至肝脏变白;迅速取其脑脊髓,小心剥离脑脊膜后称重,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制成50%(W/V)匀浆。同时融化IFA,1mL IFA加入约10mg的M.bovisBCG即制得CFA。将CFA与GPSCH等体积混合,用注射器反复抽推,制成油包水乳液,制成完全抗原,放置冰上备用。 1.2.2 模型制备:将健康、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佐剂组和EAE组,三组大鼠左后肢足垫皮下分别注射完全抗原0.4mL/只,百日咳原液0.05mL/只(含5.0×10 9 个菌体)。记免疫当日为零天,每天称重,采用双盲法两人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取平均值,临床评分2分为发病动物,临床评分采用通用的五分评分法,即:0分无症状,1分动物尾部肌张力降低,2分动物尾部麻痹+后肢肌张力低,3分尾麻痹+后肢肌张力重度低,4分尾麻痹+四肢麻痹,5分频死状态。发病动物只数/实验动物只数为发病率。免疫后12d~17d,3%戊巴比妥钠45mg/kg腹腔注射,至四肢瘫软,无菌状态下,剪开胸腔剥离心包,0.01mol/L PBS左心室灌注至肝脏变白;4%多聚甲醛灌流至尾部僵直,解剖迅速取其大脑视交叉前后2mm组织、小脑和脑桥部、脊髓颈腰膨大处,再用4%多聚甲醛固定半小时,做常规石蜡包埋、切

大鼠立体定向图谱解_部分1

de Groot大鼠脑立体定向图谱 参考文献: de Groot J. The rat hypothlamus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J Comp Neurol 1959, 113:389-400 使用说明 (一)图谱使用范围 本图谱使用范围主要是下丘脑及其周围结构,也涉及到视前区和中脑上部。选用体重 200-300g英格兰大白鼠的脑,制成冰冻连续切片,片厚50um。在冠状平面,自前而后每隔0.4mm 取一切片,共14张。在矢状平面,中线左侧0.2和1.1mm处各取一切片。全部共16幅平面图。 (二)规定以下各种坐标平面对大鼠下丘脑各结构进行定位 1.水平零平面(H0) 令动物上门齿后缘根部高于两侧颅骨外耳孔中心连线(耳间线)5mm。此时通过上门齿后缘根部所作的水平面(即与定向器框架水平面平行的面)为H0,低于H0者为负值,高于H0者为正值。这样通过耳间线的水平面就比H0平面低5mm,为H-5。按此规定,H0平面正好通过脑的前连合与后连合。 2.冠状零平面(A0) 通过耳间线并与H0平面相垂直的冠状平面为A0。在A0以前的各冠状平面均以正数表示如 A2.8即表示A0以前2.8mm的冠状平面。本图谱所选平面自A2.8到A8.0止。

3.矢状零平面(L0) 通过前囟并与H0 A0两平面均垂直相交的平面称L0。前囟是两侧颅骨、顶骨在正中线的汇合点。前囟位置一般在A0前5.9mm(A5.7-A6.1),H0以上6.3mm(H+6.1-H+6.6)左右。这样,L0就恰好通过矢状缝,而把脑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本图谱所用L0.2、L1.1两平面分别表示L0外侧0.2mm及1.1mm处的矢状平面。 根据上述各坐标平面,可由图谱查出下丘脑某一结构的坐标读数,并定出其具体空间位置。(三)图谱的表示方法 图谱中核团和脑区的轮廓用虚线表示,纤维束的轮廓用实线表示。各结构的名称用西文缩写。

小鼠解剖图

图Ⅸ-1整体骨骼侧面观The skeleton. Lateral view 图Ⅸ-2整体骨骼背面观The skeleton. Dorsal view 1背肋dorsal rib 2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颈椎cerical vertebra 4顶间骨interparietal bone 5顶骨parietal bone 6额骨frontal bone 7鼻骨nasal bone 8锁骨clavicle 9肩胛骨scapula 10肱骨hemerus 11髌骨patella 12腰椎lumbar vertebra 13荐椎sacral vertebra 14尾椎caudal vertebra 15坐骨ischium 16髂骨ilium 17股骨femur 18腓骨fibula 19胫骨tibia 20跖骨metatarsal bone 21趾骨digital bone 22胸肋sternal rib 23头骨skull 24指骨digital bone 25桡骨radius

图Ⅸ-3背柱背面The vertebral column. Dorsal aspect

图Ⅸ-4胸廓背面The thorax.Dorsal aspect

图Ⅸ -5前肢骨内侧面The bone of 图Ⅸ-6后肢骨外侧面The bone of anterior Iimb.Medial aspect posterior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4027657.html,teral aspect 1枢椎axis 2胸椎thoracic vertebra 3第II 胸椎I Ith thoraac vertebra 4第1腰椎I st lumbar vertebra 5第6腰椎6th lumbar vertebra 6耻骨pubis 7闭孔obturator foramen 8寰椎atlas 9第7颈椎seventh cervical vertebra 10胸肋sternal rib 1l 背肋dorsal rib 12第4腰椎4th lumbar 13髂骨ilium 14荐椎sacral vertebra 15坐骨ischimn 16尾椎caudal vertebra 17指骨digital bone 18掌骨metacarp at bone 19腕骨carpal bone 20桡骨radius 21尺骨ulna 22三角突起deltoid process 23鼻骨nasal bone 24额骨frontal bone 25顶骨parietal bone 26顶间骨interparietal bone 27肱骨hemerus 28肩胛骨scapula 29肱骨头head of humerus 30肘突elbow process 31肩胛冈spine of scapula 32肩带pectoral girdle 33大转子greater trochanter 34 股骨 femur 35胫侧髁tibiale condyle 36髌骨 patella 37胫骨tibia 38跖骨metatarsal bone 39股骨头head of femur 40腓骨fibula 41跟骨calcaneus 42跗骨 tarsal bone 43趾骨digital bone

上海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创新实验室建设理念与目标: 2008年,上海中学获上海市教委批准率先开展“上海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在“面”上注重整体推进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在“点”上设置科技实验班(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为主),力图以“聚焦志趣”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为匹配“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促进学生的志趣聚焦与创新潜能的开发,上海中学建设了包括“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室”在内的10个创新实验室。 上海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室遵循上海中学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以“聚焦志趣”为核心的理念,遵循“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教学观点,遵循“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的“三高”教学模式,围绕“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着眼于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感受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思想,具备学科基本素养,锻炼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创新实验室设备配置和课程设置 1、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配备了Thermo生物安全柜、苏净超净工 作台、ABI PCR仪、Bio-rad DNA电泳 系统和蛋白质电泳/转移系统、超声细胞 破碎仪、DNA杂交仪、BioTek酶标仪、 Eppendorf 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专业设备, 可承担多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 教学和创新课题的研究工作。 上海中学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注意 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性思维和探 索精神,采取“教授与自学相结合、知 识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相结合、基础性

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母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相结合”的策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 生命科学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极其迅速,中学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有必要从学科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出发,展示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成果,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感受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基于这一思考,上海中学除了实施上海课程标准外,增设了“走进基因工程”、“话说基因”、“转基因植物栽培”、“现代生物学基础实验”、“人类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拓展型课程,给予学生必要的知识铺垫,使学生有可能从中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究(表1)。 表1、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层实验课程的设置(部分) 基础实验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性课题 1.目的基因的克隆(PCR) 2.质粒的抽提、纯化、鉴定和 转化 3.DNA指纹图谱(凝胶电泳) 4.DNA杂交 5.RNA的抽提和cDNA的合成 6.血红蛋白凝胶柱层析 7.蔬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8.紫外线抑菌作用的研究 9. ABO血型的鉴定 10.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观察 1、转基因大豆的鉴别 2、蚕豆微核实验在环境 监测中的应用 3、固氮菌的作用 4、水生生物对水中N、P 的吸附 5、中药对大型水蚤心率 的影响 6、蔬果抑菌作用的探究 7、精油抑菌作用的探究 8、不同奶品中蛋白质含 量的测定 9、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大豆耐盐基因的预测与筛选 2、探讨从原球茎直接提取铁皮石斛原药成 分的可能性 3、铁钼离子浓度对光合细菌产氢效率的影 响和产氢废水的筛选 4、栀子果实根茎叶指纹图谱初探及提取工 艺研究 5、黄柏中高纯度小檗碱提取方法的研究 6、再生纸浆的酶法辅助漂白改性 7、水解乳蛋白替代培养基配方研制 8、免疫金试纸法快速检测“瘦肉精”研究 9、转基因黄芪毛状根培养基的替换 10、PCR鉴定鸟类性别 如表1所示,学生在学校开设的基础型实验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含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其兴趣提出了创新课题,并在课题立项和实施过程中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磨练意志,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原野、刘文嘉辉、史天泽和陈文朴同学在学习了“质壁分离”相关内容后提出:植物细胞在受盐胁迫时在细胞水平上表现出了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那么在分子水平上植物会表现出怎样的响应特征呢?如果四位同学没有学习和实践过“目的基因的克隆和鉴定”等相关知识,估计他们也问不出这个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大豆耐盐基因的预测与筛选”课题了。(本项目获得第二十五届Intel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生命科学杰出项目专项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创新思维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慢慢培养。中学时代的每个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创新潜能,但对创新潜能的激发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

细胞生物学小鼠细胞培养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项目细胞培养 实验题目小鼠肝细胞的原代培养 专业生物技术 年级、班别生技142 姓名徐嘉宽 学号1414300030 任课教师陈鲲

细胞培养 ——小鼠细胞的原代培养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和培养小鼠肾、脑、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脱臼法处死新生小鼠,结合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新生小鼠肾、脑、心肌细胞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用眼科剪把新生小鼠心肌细胞组织剪成小于1mm3大小的植块,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5~10min,最后将心肌组织块接种于培养瓶中进行体外培养。脑和肾直接进行组织块培养。)结果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原代肾、脑、心肌细胞培养,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论采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小鼠心肌、肾、脑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较好观察到心肌、脑、肾细胞的形态。 关键词原代培养小鼠细胞组织块法酶消化法 1前言 初步了解动物细胞原代培养的基本方法、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学习植块培养法、营养液的配置及酸碱度的调节。细胞培养是当前细胞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工程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当前,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细胞工程等领域,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的基本操作过程,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并对原代培养有一个基本概念。结合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通过无菌操作培养新生小鼠细胞。 2实验原理 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用植块培养法或酶解法,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地生长及繁殖。 细胞培养是一种操作繁琐而又要求十分严谨的实验技术。要是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3实验用品 3.1器材

(完整word版)大鼠和小鼠的处死方法

大鼠和小鼠的处死方法 1.脊椎脱臼法 右手抓住鼠用力向后拉,同时左手拇指与食指用力向下按住鼠头,将脊髓与脑髓拉断,鼠便立即死亡。 2.断头法 实验者戴上棉绿纱手套,用右手握住大鼠头部,左手握住背部,露出颈部,助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将鼠头剪掉。小鼠处死法相同。 3.击打法 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用力摔击其头部,鼠痉挛后立即死亡。用小木锤用力击打鼠头部也可致死。 4.急性大失血法 可采用鼠眼眶动脉和静脉急性大量失血方法使鼠立即死亡。 5.化学致死法 吸入一氧化碳,大、小鼠在一氧化碳浓度为0.2-0.5%环境中即可致死。 皮下注射士的年,吸入乙醚、氨仿,均可致死。士的年注射量,小鼠为0.76~2.0mg/kg体重,大鼠3.0-3.5ml/kg体重。氯化钾处死大鼠剂量:25%溶液0.6ml/只静脉注入。 快速处死小鼠的专业方法:这是在动物试验中最常用的也是最使用的处死小鼠的方法,要领是拉的时候必须要快速使劲,才可让小鼠瞬间死亡,如果拉时固定小鼠头部的手指松了有可能造成小鼠转身咬伤手指的事故发生。 脊柱脱臼法: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头的后部,并用力下压,右手抓住鼠尾,用力向后上方拉,即可使颈椎脱臼,瞬间死亡

动物处死方法: 主要依据动物的种类、动物的大小、取材的手段以及观察的组织结构特点,选用动物处死的方法。 1.麻醉的方法 (1)吸入麻醉法:适用的动物:大鼠、豚鼠等。 麻醉药物:乙醚、三氯甲烷(氯仿)。 (2)注射麻醉法 适宜的动物:大鼠、豚鼠、兔、猫、犬、猴等。 麻醉药物: 4%戊巴比妥、20%氨基甲酸乙酯、1%水合氯醛。按照动物的每公斤体重给予药量。 注射途经: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2.空气栓塞方法通过向动物静脉内注射一定量的空气,使其心脏在暂短的时间内发生急性空气栓塞,从而造成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动物痉挛而死亡。 适用的动物:家兔、犬等。 注射空气的量视动物大小而不同,家兔:约20~60ml;犬:约80~150ml。 注意:利用空气栓塞方式处死动物虽然迅速方便,但此方法可使动物机体内各脏器或多或少地出现淤血的现象,如心内膜下淤血。 3.断头法动物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避免处于濒临死亡的痛苦,有利于组织或细胞结构的保存,其次放掉动物的血液可减少了取材过程中不必要的过多出血现象。 适用的动物:小鼠、大鼠、豚鼠、青蛙或蟾蜍等。 4.其它方法 (1)脱臼(断髓)法:适用动物:小鼠 (2)股动脉放血法:适用动物:犬、猴 小鼠断随(脱臼)法的具体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