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碳源和盐度对微拟球藻QA2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_王通

外源碳源和盐度对微拟球藻QA2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_王通
外源碳源和盐度对微拟球藻QA2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_王通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3, 49 (9): 909~916909

收稿 2013-05-10 修定 2013-07-04

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1CB200904)、山东

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CM010)和青岛农业大学人才基金(630743)。

*

通讯作者(E-mail: qdyiyanjun@https://www.360docs.net/doc/5e14359230.html,; Tel: 0532-********)。

外源碳源和盐度对微拟球藻QA2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王通1, 刘帅帅1, 刘家尧1, 刘建国2, 衣艳君1,*

1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省高校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9;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 微藻因生长速度快、含油量高、可作为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而备受关注。本实验以一株海洋微拟球藻QA2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NaHCO 3、CH 3COONa 和Na 2CO 3为外源碳源均能促进QA2藻株的生长, 但以培养液中添加15 mmol·L -1 CH 3COONa 对QA2藻株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分别是对照的2.73倍和5.67倍。同时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盐度对QA2光合作用的影响, 表明QA2对盐度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盐度在1.5%~6.0%范围内, 不会对油脂产率造成明显的影响, 但盐度增加能抑制QA2藻株PSII 的电子传递, 引起反应中心色素和捕光色素的降解, 影响QA2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可见QA2培养的最适盐度应为3.0%。这为开放式规模培养微藻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关键词: 微拟球藻; 碳源; 盐度; 生长; 油脂积累

Effects of Exogenous Carbon Sources and Salinity on the Growth and Oil Ac-cumulation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WANG Tong 1, LIU Shuai-Shuai 1, LIU Jia-Yao 1, LIU Jian-Guo 2, YI Yan-Jun 1,*1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Biotechnology in Shandong Provinc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China; 2Institud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Abstract: Microalgae lipids are regarded as the feedstock for sustainable biodiesel production because microal-gae had much higher growth rate an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than 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lants. In this study, a marine microalgae strain (Nannochloropsis sp. QA2) was used to study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exogenous carbon source to its growth and oil accumulation in an autotrophic culture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QA2 could use Na 2CO 3, NaHCO 3 or CH 3COONa as a carbon source to promote the mi-croalgae growth. Further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daily yield of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were 2.73-fold and 5.67-fold increase respectively when the CH 3COONa at 15 mmol·L -1 was added.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the photo-synthesis of the strain QA2 was analyzed by chlorophyll ? uorescenc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salinity of the strain QA2 was 3.0%, although the QA2 had a wide range of salinity adaptation (1.5% to 6.0%), and no signi ? cant effect of the salinity on the oil production of QA2 was obser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inity the electron transfer of PSII was inhibited, which caused the degradation of the reaction center pigments and light harvesting pigment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n outdoor open scale cultivation of microalgae.

Key words: Nannochloropsis sp.; carbon sources; salinity; growth; oil accumulation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新能源, 已受到广泛关注。目前, 正面临原料供应不足这个“瓶颈”问题, 寻找新一代生物柴油原料已迫在眉睫。微藻生长速度快、周期短、油脂含量高, 已成为人们青睐的生物柴油原料之一(李建等2012; 杨忠华等2012)。我国具有广阔的海域, 海洋微藻资源丰富, 为开发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奠定了基础。

微藻细胞内的油脂是以CO 2为起始反应物经

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而合成的。微藻利用细胞表面的碳酸酐酶将HCO 3?转化成CO 2再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固定(Blanco-Rivero 等2012), CO 2、Na 2CO 3、NaHCO 3和CH 3COONa 等多

植物生理学报910

种外来碳源可被微藻利用(Babich等2011; Devgo-swami等2011; 赵华等2012)。郑洪立等(2011)研究

了3种无机碳源Na

2CO

3

、NaHCO

3

和CO

2

及其初始

浓度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产油特性的影响,

发现CO

2是最佳无机碳源, CO

2

浓度为6%时小球藻

生长最快, 生物量和产油量都达到最高。Barghba-

ni等(2012)的研究表明, 低浓度的NaHCO

3

能够促进微藻的生长, 浓度超过6.0 g·L-1则无法生长。蔡佳佳等(2011)在SE培养基中添加30 mmol·L-1的

CH

3

COONa, 小球藻(Chlorella sp.)的生物量提高了200%, 油脂含量提高了120%。虽然目前有关外源碳源对微藻生长和油脂含量影响有一些研究, 但微藻种类和藻株不同, 研究结果也各不相同。

QA2是由本实验室分离纯化的一株海洋微绿藻, 该藻株生长周期较短(8 d), 油脂含量高(总脂占干重42%), 是非常有希望用于工业化生产生物柴油的藻株。为此, 我们对该藻株进行了多种环境因子的优化培养, 本文主要报道添加外源碳源对

其生长及油脂积累的研究结果。QA2藻株采用L

1 (Guillard和Hargraves 1993)海水培养基进行基础培养。在室外开放式养殖时, 水分的蒸发极易导致培养液盐度的升高。由于盐度能影响微藻的渗透压、对营养盐的吸收以及悬浮性(茂华等2007), 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藻细胞的正常代谢, 甚至导致死亡(Xu和Beardall 1997), 因而, 生产上需要不断补充淡水以降低盐度。另外, 盐度也能影响藻细

胞固定CO

2

的速度和碳酸酐酶的活性, 进而影响脂肪酸的合成(朱松玲和王怡洁2005)。因此, 本文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盐度对QA2生物量、总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明确适宜QA2生长的盐度范围, 为大规模培养和节约用水提供资料。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与培养

QA2是本实验室筛选出来的一株高含油量藻株, 经鉴定属于真眼点藻纲(Eustigmatophyceae), 微拟球藻属(Nannochloropsis)。藻种保存于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藻

种用L

1

培养基培养, 海水取自青岛近海海域, 经过滤和高压灭菌后使用。培养条件为光照周期14 h/10 h, 温度(23±1) ℃, 光强75 μmol·m-2·s-1, 每天定时摇瓶4次。2外源碳源的添加

以L

1

培养基为基础,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QA2藻液分别接种到添加5 mmol·L-1的NaHCO

3

CH

3

COONa和Na

2

CO

3

的培养液中培养, 筛选最佳

碳源。另以L

1

培养基为基础, 分别添加浓度梯度为

0、1、3、5、7、10、15、20 mmol·L-1的CH

3

-COONa和浓度梯度为0、1、3、5、7、10、15

mmol·L-1的Na

2

CO

3

, 取对数生长期QA2藻液分别加入上述培养液中培养, 筛选最佳碳源浓度。所有实验均设3个重复。

3盐度实验

盐度设为5个梯度: 1.5%、3.0%、4.0%、

5.0%和

6.0%。以L

1

海水培养基(盐度约3.0%)为基础, 通过稀释和浓缩来配制培养液的盐度。取对数生长期QA2藻液离心去上清, 分别加入上述培养液中培养, 并设3个重复。

4生物量测定

每天定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藻液在750 nm处的吸光度(OD) (Salim等2011), 用血球计数法计算小球藻细胞密度, 并制作生长曲线。每个测定设3个重复。用公式K(OD·d-1)=(㏒OD t–㏒

OD

)/t×3.322计算微藻的平均生长速度(张桂艳等2011), 用公式G(d)=0.301/K计算平均倍增时间(黄

翔鹊等2002), OD

为初始吸光度, OD

t

为培养t天后的吸光度, t为培养天数。

5 总脂及脂肪酸含量测定

总脂提取采用Folch的方法(Chen等2009); 脂肪酸甲酯化采用硫酸-甲醇法(王九思等2002)。脂肪酸检测使用GC112A型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 DM-FFAP, 30 m×0.25 mm×0.25 μm; 程序升温条件: 初始温度110 ℃, 以20 ℃·min-1速率升至150 ℃并停留2 min, 再以4 ℃·min-1速率升至230 ℃并停留8 min。载气为高纯度氮气, 流速为90 mL·min-1, 进样量1 μL, 内标为C17, 设3个重复。

6油脂产率计算

用下列公式计算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 总脂日产率(mg·L-1·d-1)=生物量(mg·L-1)×总脂含量(%)/培养时间(d); 脂肪酸日产率(mg·L-1·d-1)=生物量(mg·L-1)×脂肪酸含量(%)/培养时间(d)。

7 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测定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用便携式植物效率分析仪(Handy PEA; 英国)测定, 激发光波

王通等: 外源碳源和盐度对微拟球藻QA2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911

长为650 nm 。测定方法按照本实验室之前已建立的方法(丁彦聪等2011)。叶绿素a 荧光参数由Handy PEA 软件直接从测定的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中获得。8 统计分析

利用SPSS13.0和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实验结果

1 外源碳源对QA2藻株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1.1 不同碳源对QA2藻株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培养液添加5 mmol·L -1 CH 3COONa 、NaHCO 3

和Na 2CO 3三种碳源后, QA2藻株的生长曲线(图1)显示, 实验选用的3种碳源均能促进QA2藻株的生长。其中, CH 3COONa 对QA2藻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虽然在添加的最初2 d, 由于培养液中pH 的升高, 导致QA2藻株的生长速度略低于对照, 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藻细胞的浓度迅速增加, K 值为0.184, G 值为1.636 (表1), 达稳定期后, 生物量是对照的1.7倍。添加外源NaHCO 3和Na 2CO 3也分别促进了其生长, 稳定期的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1.39和1.40倍。

其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 结果显示添加CH 3COONa 后, QA2的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分别是对照的2.0和2.4倍(图3)。添加Na 2CO 3后, QA2的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分别是对照的2.1和1.7倍(图3)。培养液添加NaHCO 3后, 虽然QA2的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同对照相比也有所提高, 但效果明显低于培养液中添加Na 2CO 3和CH 3COONa, 因此, 本研究选择培养液中添加Na 2CO 3和CH 3COONa 进行进一步实验。

表1 不同碳源培养下QA2藻株生长速度及平均倍增时间Table 1 Growth rate and the double time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in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处理

平均生长速度(K )/OD·d -1 平均倍增时间(G )/d

对照

0.148 2.0345 mmol·L -1

Na 2CO 3 0.158

1.9055 mmol·L -1

NaHCO 3 0.156 1.929

5 mmol·L -1

CH 3COONa 0.184 1.636

图1 不同碳源对QA2藻株生长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the growth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培养液添加5 mmol·L -1 CH 3COONa 后, QA2藻株的总脂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其中脂肪酸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3.5% (图2)。添加5 mmol·L -1 Na 2CO 3后, 其总脂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图2)。综合分析

图2 不同碳源对QA2藻株总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the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contents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图3 不同碳源对QA2藻株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the daily total

lipid yield and daily fatty acid yield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植物生理学报

9121.2 Na 2CO 3和CH 3COONa 添加浓度对QA2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培养液中CH 3COONa 添加浓度在1~15 mmol·L -1范围内均能促进QA2的生长, 浓度为7 mmol·L -1时, QA2的K 值最大, G 值最小, 收获期(培养10 d)的细胞密度

是对照的1.75倍(表2、图4)。浓度高于15 mmol·L -1时, 培养液pH 偏高, 反而影响生长, 甚至导致藻细胞死亡。与CH 3COONa 的影响相似, 培养液中添加浓度在1~15 mmol·L -1范围内的Na 2CO 3时, 均能促进QA2的生长, 浓度为7 mmol·L -1时, QA2生长最快(表2、图5)。

添加外源CH 3COONa 后QA2藻株总脂含量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脂肪酸含量则有所增加, 添加浓度为15 mmol·L -1时脂肪酸含量最高, 比对照提高了63% (图6)。综合分析其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 结果显示添加15 mmol·L -1 CH 3-COONa 后, QA2的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分别是对照的2.73倍和5.67倍(图7)。不同浓度Na 2CO 3对QA2总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表现为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 总脂和脂肪酸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图8)。在添加Na 2CO 3为7 mmol·L -1时, 总脂和脂肪酸

图4 不同浓度CH 3COONa 对QA2藻株生长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 3COONa on the

growth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的日产率最高, 分别是对照的1.64倍和1.58倍(图9)。可见培养液中添加15 mmol·L -1 CH 3COONa 是提高QA2产油量的最佳方案。

2 盐度对QA2的光合作用、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2.1 盐度对QA2光合作用的影响

室外开放式养殖时, 水分的蒸发极易导致培养液盐度升高, 微藻对生活环境的盐度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其正常生长。一般而言, 海洋微藻能耐受约0.5 mol·L -1 NaCl 的渗透压(Xu 和Beardall 1997)。本研究测定了

图5 不同浓度Na 2CO 3对QA2藻株生长的影响

Fig.5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 2CO 3 on the

growth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表2 不同浓度CH 3COONa 和Na 2CO 3培养下QA2藻株的平均生长速度及平均倍增时间

Table 2 Growth rate and the double time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 3COONa and Na 2CO 3

CH 3COONa/ 平均生长速度(K )/

平均倍增 Na 2CO 3/ 平均生长速度(K )/

平均倍增 mmol·L -1

OD·d -1

时间(G )/d mmol·L -1

OD·d -1

时间(G )/d

0 0.133 2.263 0 0.199 1.513 1 0.161 1.870 1 0.210 1.433 3 0.185 1.627 3 0.219 1.374 5 0.201 1.498 5 0.230 1.309 7 0.207 1.454 7 0.266 1.13210 0.163 1.847 10 0.221 1.36215 0.142 2.120 15 0.229 1.31420 0.083 3.627

王通等: 外源碳源和盐度对微拟球藻QA2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913

QA2在不同盐度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 获得了各项叶绿素a 荧光参数值(表3), 结果显示, QA2生长的最适盐度约为3.0%, 随盐度的增加, QA2 PSII 最大光化学效率(F v /F m )、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 0)、光合机构单位面积捕获的能量(TR 0/CS 0)、单位面积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 0/CS 0)、光合机构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 0/ABS )以

及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 ABS )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分析其叶绿素a 荧光参数的变化, 发现盐度的增加, 首先是影响了微藻的电子传递速率, 然后引起反应中心色素降解和捕光色素的降解, 最终导致PSII 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 性能指数明显下降(图10)。

2.2 盐度对QA2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盐度对QA2的生长亦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 海水的盐度(3.0%)仍是QA2生长的最适盐度, 在此盐度下, QA2生长最快。盐度增加或降低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图11)。但是, 盐度的增加并没有降低其总脂及脂肪酸的含量(图12), 甚至在高盐度条件下油脂的积累还略有增加。因此, 在实验盐度范围内, QA2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无明显差别(图13)。可见, QA2在室外开放式大规模培养时, 培养液盐度控制在1.5%~6.0%范

围内, 不会影响QA2的油脂积累, 但是盐度过高, 会影响其光合作用, 从而降低生长速度, 产油量也受到影响。

图6 不同浓度CH 3COONa 对QA2藻株总脂和脂肪酸

含量的影响

Fig.6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 3COONa on the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contents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图7 不同浓度CH 3COONa 对QA2藻株总脂和脂肪酸

日产率的影响

Fig.7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 3COONa on the

daily total lipid yield and daily fatty acid yield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图8 不同浓度Na 2CO 3对QA2藻株总脂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Fig.8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 2CO 3 on the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contents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图9 不同浓度Na 2CO 3对QA2藻株总脂和脂肪酸

日产率的影响

Fig.9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 2CO 3 on the daily

total lipid yield and daily fatty acid yield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植物生理学报

914表3 不同盐度培养下QA2藻株叶绿素a 荧光参数

Table 3 Chlorophyll a ? 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under different salinity

荧光参数

盐度/%

F v /F m ET 0/CS 0 TR 0/CS 0

RC/CS 0 ET 0/ABS PI ABS

1.5 0.731±0.002a 204.804±4.581b 434.982±9.161b 207.778±6.607b 0.344±0.001b 0.841±0.014b 3.0 0.732±0.002a 213.390±1.899a 446.886±5.247a 218.150±3.837a 0.349±0.002a 0.889±0.026a 4.0 0.712±0.000b 17

2.587±1.263c 364.562±2.711c 192.900±2.578c 0.337±0.001c 0.838±0.008c 5.0 0.707±0.005c 14

3.264±1.619d 322.582±5.137d 167.966±1.614d 0.330±0.004d 0.785±0.034c 6.0 0.679±0.002d 140.057±1.850e 299.719±3.557e

157.134±2.334e 0.302±0.003e

0.599±0.019c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

图10 不同盐度对QA2藻株叶绿素a 荧光参数的影响

Fig.10 Effects of different salinity on the chlorophyll a ? 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讨 论

微藻能利用无机碳作为外来碳源已有相关报道(Babich 等2011; Devgoswami 等2011), 但不同微

藻可利用的最佳碳源种类、添加浓度以及对微藻油脂积累的促进能力并不相同(郑洪立等2011; Barghbani 等2012; 蔡佳佳等2011)。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以L 1海水培养基为基础, 培养液中添加

图11 不同盐度对QA2藻株生长的影响

Fig.11 Effects of different salinity on the growth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图12 不同盐度对QA2藻株总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Fig.12 Effects of different salinity on the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contents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王通等: 外源碳源和盐度对微拟球藻QA2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915

NaHCO 3、CH 3COONa 、Na 2CO 3三种碳源均能促进海洋绿藻QA2藻株的生长, 但以添加15 mmol·L

-1

浓度的CH 3COONa 对QA2藻株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总脂和脂肪酸的日产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73%和467%, 本实验结果与Wang 等(2012)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因此CH 3COONa 是QA2藻株培养的最佳碳源。

盐度对微藻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盐度下微藻的电子传递速率降低, 导致ATP 的合成量也明显减少, 对微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余锦兰等2011)。本实验对不同盐度培养下QA2的叶绿素a 荧光动力学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果, 盐度升高导致微藻叶绿素a 荧光参数不同程度的降低, 高盐度不仅影响微藻的电子传递速率, 也引起反应中心色素降解和捕光色素的降解, PSII 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 影响微藻光合作用。同时在高盐度环境下微藻细胞内储存物质的脂肪含量也会有相应增加, 但生长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茅华等2007)。也有研究表明, 随着盐度增加, 微藻脂肪酸饱和度增加, 使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改变(Xu 和Beardall 1997)。因此, 盐度的增加使QA2生长速度降低, 但并没有降低其总脂及脂肪酸的含量, 甚至在高盐度条件下油脂的积累还略有增加。可见QA2在室外开放式大规模培养时, 培养液盐度控制在1.5%~6.0%范围内, 不会影响QA2的油脂积累, 但是盐度过高, 会影响其光

合作用, 从而降低生长速度, 产油量也受到影响。从生长和产油效率来讲, QA2最适生长盐度应为天然海水的盐度。

碳源和盐度是影响海洋微藻生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 本实验结果可为筛选和培养高产油微藻提供重要依据, 也为开放式规模培养微藻及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蔡佳佳, 费小雯, 李亚军, 胡新文, 郭建春, 邓晓东(2011). 元素缺乏

和外加碳源对小球藻(Chlorella sp. KMMCCFC-21)生长和油

脂积累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32 (11): 2029~2036

丁彦聪, 高群, 刘家尧, 衣艳君, 刘建国, 林伟(2011). 环境因子对小

球藻生长的影响及高产油培养条件的优化. 生态学报, 31 (18): 5307~5315

黄翔鹊, 李长玲, 刘楚吾, 王中铎, 陈建军(2002). 微绿球藻对氮和磷

营养盐需求的研究. 海洋科学, 26 (8): 13~16

李健, 张学成, 胡鸿钧, 胡鸿钧, 王广策(2012). 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前

景和研发策略分析. 科学通报, 57 (1): 23~31

茅华, 许海, 刘兆普(2007). 温度、光照、盐度及pH 对旋链角毛藻

生长的影响. 生态科学, 26 (5): 432~436

王九思, 陈学民, 肖举强, 伏小勇(2002). 水处理化学.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 29~36

杨忠华, 李方芳, 曹亚飞, 赵燕, 陈庚华, 周云川, 周卫, 侯亚利

(2012). 微藻减排CO 2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生物加工过程, 10 (1): 70~76

余锦兰, 夏建荣, 邹永东(2011). 小新月菱形藻碳酸酐酶活性和光合

作用对高盐度胁迫的响应. 水产学报, 35 (4): 515~522张桂艳, 温小斌, 梁芳, 欧阳峥嵘, 耿亚红, 梅洪, 李夜光(2011). 重要

理化因子对小球藻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 31 (8): 2076~2085

赵华, 董晓宇,牛堃, 夏媛媛(2012). 无机碳源对Chlorella sp.

TCCC45058生长的影响. 环境科学与技术, 35 (12): 96~99郑洪立, 高振, 张齐, 黄和, 纪晓俊, 孙洪磊, 窦畅(2011). 无机碳源对

小球藻自养产油脂的影响. 生物工程学报, 27 (3): 436~444朱松玲, 王怡洁(2005). 盐度变化对杜氏盐藻的游离氨基酸和脂肪

酸含量的影响. 海洋科学, 29 (3): 8~11

Babich IV , van der Hulst M, Lefferts L, Moulijn JA, O ’Connor P,

Seshan K (2011). Catalytic pyrolysis of microalgae to high-quality liquid bio-fuels. Biomass Bioenerg, 35 (7): 3199~3207Barghbani R, Rezaei K, Javanshir A (2012).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several parameters on the growth of Chlorella vulgaris using taguchi’s experimental approach. Int J Biotech Well Indus, 1: 128~133

Blanco-Rivero A, Shutova T, Román MJ, Villarejo A, Martinez F

(2012). Phosphorylation controls the localization and activation

图13 不同盐度对QA2藻株总脂和脂肪酸日产率的影响Fig.13 Effects of different salinity on the daily total lipid yield and daily fatty acid yield of Nannochloropsis

sp. QA2

植物生理学报916

of the lumenal carbonic anhydrase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PLoS ONE, 7 (11): e49063

Chen JJ, Yeh HH, Tseng IC (2009). Effect of ozone and permanganate on algae coagulation removal—Pilot and bench scale tests.

Chemosphere, 74: 840~846

Devgoswami CR, Kalita MC, Talukdar J, Bora R, Sharma P (2011).

Studies on the growth behavior of Chlorella, Haematococcus and Scenedesmus sp. in culture media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bicarbonate and carbon dioxide gas. Afr J Biotechnol, 61: 13128~13138Guillard RRL, Hargraves PE (1993). Stichochrysis immobilis is a diatom, not a chrysophyte. Phycologia, 32 (3): 234~236

Salim S, Bosma R, Vermu? MH, Wijffels RH (2011). Harvesting of microalgae by bio-? occulation. J Appl Phycol, 23: 849~855 Wang HY, Fu R, Pei GF (2012). A study on lipid production of the mixotrophic microalgae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on various carbon sources. Afr J Microbiol Res, 6 (5): 1041~1047

Xu XQ, Beardall J (1997). Effect of salinity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a green microalgae from an antarctic hypersaline lake.

Phytochemistry, 45 (4): 655~658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 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 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 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 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第一章总则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一

§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P75 营养:微生物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需要的物质。 微生物细胞培养收集湿菌体 烘干至恒重 干细胞灰分 无机物(盐) 有机物 蛋白质、糖、脂类、核酸、 维生素等及其降解物 分析方法:课本P79水分:70-90%离心、过滤、洗涤高温烘干105℃;低温真空干燥;红外线快速烘干。550℃焚烧 一、微生物细胞 的化学组分 2.细胞化合物的组成: 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生长因子、核酸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 3.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 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 4.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分特点 (1)、不同的微生物细胞化学组分不同 (2)、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化学组分也有差异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P76 1.根据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生理功能不同进行分类 五大类(武大):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 六大类(周德庆):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能源 1、碳源(carbon source) 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 1、功能 (1、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如糖、蛋白质、核酸等

(2、形成代谢产物,如酒精、乳酸等 (3、提供生命活动的能源 2、可作碳源的物质(P80表4-2) 糖类,蛋白质,有机酸,醇类,脂类,烃,CO2,碳酸盐等 碳源谱 必须利用有机碳源无机碳源为(唯一)主要碳源 自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最适碳源糖类优于其它化合物 单糖优于双糖、多糖 己糖优于戊糖 葡萄糖、果糖优于其他己糖 同一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差别-速效碳源和迟效碳源 如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时存在于培养基中时,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速效碳源),再利用半乳糖(迟效碳源) 不同微生物的碳源谱相差很大 双功能营养物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兼作能源 2、氮源(nitrogin source) 为微生物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1、功能 (1、构成微生物含氮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 (2、形成代谢产物,如谷氨酸等 (3、一般不做能源 2、可作氮源的物质(P81表4-3) 蛋白质及其降解物(胨、肽、氨基酸)、硝酸盐、氨盐、N2、尿素、嘌呤、嘧啶、氰化物等 3、异养微生物氮的利用顺序 C.H.O.N> C.H.O.N.x >N.H > N.O 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 3、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 实例:土霉素发酵生产中添加的玉米浆和花生饼粉 玉米浆:以较易吸收的蛋白质降解产物形式存在,易被利用(速效氮源) 花生饼粉:以大分子蛋白质形式存在,不易被利用(迟效氮源) 发酵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前者有利于菌体生长,后者有利于代谢产物形成保持适当的比例,协调菌体生长期和产物形成期,提高土霉素的产量 4、生理酸性盐与生理碱性盐: 以(NH4)2SO4等氨盐作为氮源培养微生物时,由于NH4+被吸收,会导致培养基的pH下降,因而将其称为生理酸性盐; 以NO3-为氮源培养微生物时,由于NO3-被吸收,会导致培养基pH升高,因而将其称为生理碱性盐。 3、无机盐(mineral salts 大量元素:Ca、K 、Mg、Fe等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mol/l 微量元素:Zn、Cu、Mn、Co、Mo等生长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

微生物发酵工艺

第六章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6.1 微生物发酵与制药 6.2 微生物生长与生产的关系 6.3 微生物生产菌种建立6.4 发酵培养基制备 6.4 发酵培养基制备 ? 概念(medium)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 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 培养基的组成和比例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生产和工艺选择、产品质量和产量。 6.4.1 培养基的成分 碳源 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 前体与促进剂 消泡剂 1、碳源(carbon sources) 概念: 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的营养物质。作用:为正常生理活动和过程提供能量来源,为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碳源种类 糖类:葡萄糖、淀粉、糊精和糖蜜 脂肪:豆油、棉籽油和猪油醇类:甘油、乙醇、甘露醇、山梨醇、肌醇蛋白类:蛋白胨、酵母膏速效碳源:糖类、有机酸 迟效碳源:酪蛋白水解产生的脂肪酸 2、氮源(nitrogen sources) 概念: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氮素的营养物质。 作用:为生长和代谢主要提供氮素来源。种类:无机氮源、有机氮源 有机氮源 几乎所有微生物都能利用有机氮源 黄豆饼粉、花生饼粉 棉籽饼粉、玉米浆、蛋白\胨、酵母粉、尿素 无机氮源 氨水、铵盐和硝酸盐等。氨盐比硝酸盐更快被利用。 工业应用:主要氮源或辅助氮源;调节pH值生理酸性物质:代谢后能产生酸性残留物质。(NH4)2SO4利用后,产生硫酸 生理碱性物质:代谢后能产生碱性残留物质。硝酸钠利用后,产生氢氧化钠。 3、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 概念:组成生理活性物质或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矿物质 ? 作用方式: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种类:盐离子 磷、硫、钾、钠、镁、钙,常常添加 铁、锌、铜、钼、钴、锰、氯,一般不加。 4、水 菌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营养传递的介质。良好导体,调节细胞生长环境温度。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之一。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1、乙酸 2、盐酸 3、乙醇 4、甲醇 5、甲苯 6、纯苯 7、液氨 8、三乙胺 9、甲醛 10、氯乙醛 11、氯化亚砜 12、二甲基甲酰胺 13、水杨醛 14、氢氧化钠 15、碳酸钠 16、碳酸钾 17、三氯化铝 18、乙酸酐 19、对甲苯磺酰氯 20、对甲氧基苯甲酸 21、碘 22、焦亚硫酸钠 23、乙酸钠 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乙酸(醋酸)英文名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CAS号64-19-7UN编号2789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熔点(℃) 16、7沸点(℃)1

18、1相对密度(水=1) 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稳定性稳定闪点(℃)39爆炸极限[%(V/V)] 4、0 19、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 44、0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过程控制及最优碳源筛选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过程控制及最优碳源筛选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111111) 摘要:本实验通过福林试剂法检测枯草芽孢杆菌中碱性蛋白酶的活性,旨在筛选出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的最优碳源和掌握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基本的发酵过程控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碱性蛋白酶提供可靠地参考数据。 关键词:酶活、最优碳源、碱性蛋白酶。 引言:碱性蛋白酶是指在pH值为碱性的条件下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类,其最适pH值一般为9~11,属内肽酶中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类,除可催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外,在有机溶剂中还可催化多肽的合成[1]。它在商业中的巨大应用前景及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吸引着国际国内的许多公司及研究单位竞相对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2]。微生物蛋白酶均为胞外酶,与动、植物源蛋白酶相比具有下游技术处理相对简单、价格低廉、来源广、菌体易于培养、产量高、高产菌株选育简单、快速、具有动植物蛋白酶所具有的全部特性,同时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3]。而且碱性蛋白酶比中性蛋白酶具有更强的水解能力和耐碱能力,有较大耐热性且有一定的酯酶活力[4]。枯草芽孢杆菌是生产碱性蛋白酶的传统菌株,具有产蛋白酶量大,耐高温、高碱等特点,因此对枯草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研究成为蛋白酶研究的热点[5]。我国研究和生产的碱性蛋白酶的活力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大多数采用进口的碱性蛋白酶制剂,并且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用的碱性蛋白酶还是主要依赖进口

[6]。本实验通过碳源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和探究培养枯草芽孢杆菌基本的发酵过程控制,以期进一步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碱性蛋白酶粗酶的活力。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枯草芽孢杆菌 1.2材料与试剂 酪氨酸、福林试剂、三氯乙酸、无水碳酸钠、干酪素、氯化钙、酵母浸粉、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蛋白胨 1.3仪器与设备 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摇床、超净工作台、15L 发酵罐、PHS-25型酸度计、振荡培养箱、压力灭菌锅。 1.4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g/L):胰蛋白栋5g/L、葡萄糖10g/L、酵母浸粉5g/L、K2HPO4 18g/L ,pH 值自然,121℃蒸气灭菌20min; 发酵培养基(g/L):酵母浸粉10 g/L、糊精100 g/L、柠檬酸钠3 g/L、蔗糖20 g/L 、K2HPO4 18g/L 、CaCl2 3 g/L, pH 值自然,115℃与发酵罐一起进行实消,20min。 1.5方法 1.5.1 不同碳源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 1.5.1.1配制培养基(20mL/150mL) 准确秤取0.2g酵母浸粉、0.06g柠檬酸钠、0.2g磷酸氢二钾、0.06g 氯化钙5份分别加入0.6g蔗糖、0.6g麦芽糖、0.6g葡萄糖、1.1g乳

虾青素的最佳来源—密闭式培养的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的最佳来源—密闭式培养的雨生红球藻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又被叫做雨生血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藻类,这种藻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北极雪域均有它的分布。在与雨生红球藻相关的文献中没有任何有毒性的报道。当前,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因此,利用这种微藻提取虾青素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天然虾青素生产的研究热点。 雨生红球藻的生命力非常强,但是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其藻体中才会生成虾青素,完成虾青素的积累。在积累虾青素的过程中对光照、温度以及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生长环境一旦不符合要求,雨生红球藻就会停止生成虾青素(Astaxanthin),甚至迅速的死亡。因此在雨生红球藻的人工培养中,如何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进行优良的控制,即其培养技术的要求一直是生产公司的优秀程度与否的很重要的评价指标。 在目前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当中,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采用的培养技术分为了两种,即Closed Incubation(密闭式培养)和Opening Incubation(开放式培养)两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技术的一些特点。Opening Incubation(开放式培养)由于技术要求和成本低,对于培养环境的要求不是十分苛刻,因此能够进行大量化的培养,但是培养过程中无法保证其生长环境的稳定性,极易受到外来物种的污染和影响。

开放式培养红球藻虽然有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但由于其生产过程中的开放式的特点,极易受到外来物种的污染,导致其他微生物的繁殖,产生抑制甚至导致雨生红球藻种群的退化,使其成品的纯度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且由于在开放式培养的过程当中受到的外来物种的污染,由此方法培养出的红球藻粉经过萃取加工后的虾青素产品应用于一般食品及饮料上时,很难取除掉其他受污染的不纯物质的特有异味,影响添加虾青素的美味食品的开发。 Closed Incubation(密闭式培养)则不然,由于在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采用了密闭容器,可以很好的阻止外来物种对雨生红球藻的侵蚀和影响,而且便于对培养环境的调节和控制。密闭式培养能为雨生红球藻提供稳定和优质的生长环境,其成品中虾青素的纯净度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 由于在雨生红球藻的生长过程中对光源的要求很重要,因此密闭容器大多设计成造型特殊的透明密闭容器,也称为Photoreactor(光反应器)。容器的形状常设计成柱状、细管状、平板状、曲面板状等等,力求密闭容

微生物与发酵过程

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菜单】

【精解】 例1.所有细菌都是() A.异养型 B.寄生 C.腐生 D.以上都不对 解析:细菌的代谢类型和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化能自养,如硝化细菌,又有光能自养,如光合细菌,还有很多细菌是异养型生物,如大肠杆菌。有的细菌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如圆褐固氮菌,有的细菌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如使人致病的结核杆菌。所以,关于细菌的代谢类型和生活方式不能一概而论。答案选D。 例2.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性状的基因,控制放线菌主要遗传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位于() ①核区大型环状DNA上②质粒上③细胞核染色体上④衣壳内核酸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解析:细菌的核区里有一个大型环状的DNA分子,细胞质的质粒也是小型的环状DNA分子。其中,大部分的性状由核区DNA上的基因控制,而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的基因、抗药性基因和固氮基因等却在质粒上;放线菌也是原核生物,核区内也有大型的DNA分子,控制着放线菌主要的遗传性状,病毒的基因只在核酸上,而蛋白质外壳没有基因。以上三类生物都没有染色体。答案选D。 例3.“非典”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RNA病毒,据报道,SARS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久将进行临床实验。下列关于SARS病毒及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组成中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B.接种SARS疫苗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因为接种了SARS抗体 C.可用含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的普通培养基培养SARS病毒 D.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是SARS病毒的衣壳 解析:SARS病毒是RNA病毒,因此组成它遗传物质的碱基有A.U.C.G4种,只有4种核苷酸。而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用普通培养基是不能培养病毒的;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是衣壳部分。若SARS疫苗研制成功,它可能是经过处理的已经没有毒性或毒性极弱的SARS 病毒或者是其衣壳部分,注入人体能起到抗原作用,即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因此,接种的是抗原而不是抗体。本题容易错选为C,主要是没有正确掌握病毒的生活方式。答案选D 例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都含单链RNA或单链DNA B.侵染宿主细胞前,病毒自身不带有任何酶 C.病毒结构成分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 D.病毒结构中有时可能装配有寄主细胞中的某些成分 解析: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类,有的是DNA,有的RNA;有的病毒DNA是双链的,有的病毒DNA 是单链的。有的病毒RNA是单链的,也有的病毒RNA是双链的;有的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前带有一些酶,如艾滋病病毒自身带有逆转录酶,T2噬菌体带有溶菌酶。简单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成分只有蛋白质和核酸,而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除了核衣壳外,还带有囊膜,因此,组成成分中除了蛋白质和核酸外,还有少量脂质和糖类。所以,病毒结构成分不是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因为,衣壳和核酸的组装在寄主细胞中进行,所以,有时可能装配有寄主细胞中的某些成分。答案选D 例5.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为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解析:碳源是指能给微生物提供碳元素的物质,而氮源是指能给微生物提供氮元素的物质,有的物质如氨基酸中,即有碳元素又有氮元素,因此可作为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自养微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碳源、除磷、反渗透、水泵和隔油池计算公式,由于篇幅较长,大家可选择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 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 1、栅隙 (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 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 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 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 (1) 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 (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 (栅渣/废水)。

(2)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 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 (1)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 格栅前渠道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 大中型格栅间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 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 (1) 栅槽宽度B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 内容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即能源和碳源以及电子供体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有机异养型。 1.光能无机自养型:以光作为能源,以CO2为基本碳源,还原CO2的氢供体是还原态无机化合物(H2O、H2S或Na2S2O3等)。 2.光能有机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等)作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在只有无机物的环境中不能生长,所以有别于利用CO2作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型。 3.化能无机自养型: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并以CO2为碳源。它们能在完全无机的环境中生长。 4.化能有机异养型: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能源,碳源和氢供体也是有机碳化合物。有机碳化合物是兼有能源与碳源功能的双重营养物。如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及单糖、双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 营养缺陷型:某些菌种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 2. 练习 一、选择题 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案:D 2.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案:A 3.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所需碳源不同 C. 所需氮源不同 答案:B 二、填空 1. 光能自养菌以__________作能源,以__________作碳源。

非连续性两步法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非连续性两步法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方法,在室内培养和室外诱导培养之间,增加如下步骤:步骤一、改变培养条件,将室内培养得到的雨生红球藻游动营养细胞转变为不动营养细胞;步骤二、收集并浓缩步骤一中所得藻液,加入抗生素和/或防腐剂,低温冷藏;步骤三、除去冷藏后的藻液中的抗生素和/或防腐剂,加入稀释的培养基,在弱光照条件下通气培养,对所述不动营养细胞进行活化。本技术的方法能够在室外诱导培养中断的情况下,将室内培养的营养细胞进行浓缩储藏,在气候适宜的时候,将储藏的营养细胞快速活化并进行室外诱导培养,以大幅缩短整体培养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率,从而提高生产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非连续性两步法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内培养和室外诱导培养之间,增加如下步骤: 步骤一、改变培养条件,将室内培养得到的雨生红球藻游动营养细胞转变为不动营养细胞;步骤二、收集并浓缩步骤一中所得藻液,加入抗生素和/或防腐剂,低温冷藏; 步骤三、除去冷藏后的藻液中的抗生素和/或防腐剂,加入稀释的培养基,在弱光照条件下通气培养,对所述不动营养细胞进行活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连续性两步法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培养具体为:将雨生红球藻藻种置于BG11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初始接种量为5~30万个细胞/ml,培养温度为15~25℃,白色荧光灯24小时连续单侧光照,光照强度为50~ 100μE/m2/s,pH为7.0~8.0,培养7~15天,游动营养细胞比例为80~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连续性两步法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为:将室内培养的温度提升至28-35℃和/或将pH提高至8.5-9.5,继续培养1-5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碳源和氮源

碳源物质 凡是可以被微生物利用,构成细胞代谢产物碳素来源的物质,统称为碳源物质,碳源物质通过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被微生物用于合成各种代谢产物。 微生物对碳素化合物的需求是极为广泛的,根据碳素的来源不通,可将碳源物质氛围无机碳源物质和有机碳源物质。糖类是较好的碳源,尤其是单糖(葡萄糖、果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此外,简单的有机酸,氨基酸,醇类,醛,酚等含碳化合物也能被许多微生物利用。所以我们在制作培养基时常加入葡萄糖,蔗糖作为碳源。淀粉、果胶、纤维素等,这些有机物质在细胞内分解代谢提供小分子碳架外,还产生能量供合成代谢需要的能量,所以部分碳源物质既是碳源物质,同时又是能源物质。 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常常根据不通微生物的需求,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如:玉米粉、米糠、麦麸、马铃薯、甘薯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淀粉,作为微生物生产廉价的碳源。这类碳源往往包含了几种营养要素。 氮源物质 微生物细胞中大约含氮5%~13%,它是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微生物利用它在细胞内合成氨基酸和碱基,进而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细胞成分,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无机的氮源物质一般不提供能量,只有极少数的化能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可以利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提供氮源的同时,通过氧化生产代谢能。 微生物营养上要求的氮素物质可以氛围三个类型: 1、空气中分子态氮只用少量具有固氮能力的微生物(如自生固氮菌、根瘤菌)能利用。 2、无机氮化合物如铵态氮(NH4+),硝态氮(NO3—)和简单的有机氮化物(如尿素),绝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利用。

3、有机氮化合物大多数寄生性微生物和一部分腐生性微生物需以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为必需的氮素营养。 在实验室和发酵工业生产中,我们常常以铵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鱼粉、血粉、蝉蛹粉、豆饼粉、花生饼粉作为微生物的氮源。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和研究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混合培养物: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二元培养物:培养物中含有二种微生物,而且有意思地保持二者直接的特定的关系的培养物。 分辨率:指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反差:指样品区别于背景的程度。 菌落: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平板:即培养平板,融化的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即为平板,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 古生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后者关系更近,而其细胞构造却与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 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 脂多糖: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A、O--核心多糖和特异侧链或称O-多糖或O-抗原)三部分组成。 L型细菌: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球状体:和原生质体的处理方法相同,是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处理后而获得的残留部分细胞壁(外壁层)的球形体。 支原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细胞质膜:又称质膜、细胞膜或内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厚约7~8 nm,由磷脂(占20%~30%)和蛋白质(占50%~70%)组成。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微管二联体:由A、B两条中空亚纤维组成,A是完全微管,13个微管蛋白亚基组成,B是10个,与A共用3个亚基。A上伸出两条动力蛋白臂(能被Ca2+、Mg2+激活的ATP酶),水解ATP,提供鞭毛运动能量。 鞭毛与纤毛:有些真核微生物细胞表面长有或长(长者叫鞭毛)或短(短的叫纤毛)的毛发状细胞器,具有运动功能。 细胞核:真核生物都有形态完整,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对细胞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变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核被膜:核被膜由核膜和核纤层组成,其上有许多核膜孔。核膜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通道。核膜由两层膜组成,两膜中间叫核周间隙。核纤层位于核膜内侧,成分为核纤层蛋白。 营养物质: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迟效氮源:蛋白氮必须通过水解之后降解成胨、肽、氨基酸等才能被机体利用,这种氮源叫迟效氮源。 速效氮源:无机氮源或以蛋白质降解产物形式存在的有机氮源可以直接被菌体吸收利用,这种氮源叫做速效氮源。 营养缺陷型:多数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以利用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但有些微生物没有将无机氮合成有机氮的能力,它们不能把尿素、铵盐等这些无机氮源自行合成他们生长所需的氨基酸,而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为氮源才能生长,这类微生物叫做氨基酸异养型微生物,也叫营养缺陷型。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机体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极其微小的元素,通常需要

如何核算碳源的投加量

碳源构成微生物细胞碳水化合物中碳架的营养物质,供给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含有碳元素且能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利用的一类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 碳源物质通过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被微生物用于合成各种代谢产物。微生物对碳素化合物的需求是极为广泛的,根据碳素的来源不通,可将碳源物质氛围无机碳源物质和有机碳源物质。因污水中自带无机碳源及曝气会补充无机碳源(CO2),在实际生产中并不需要投加无机碳源,污水处理中所称的碳源为有机碳源! 一、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碳源投加简易计算 普通活性污泥法中CNP比100:5:1,在实际污水处理中TP往往是过量的,很多需要配合化学除磷达标,所以以TP计算的碳源往往会偏大,实际中以氨氮的量来计算碳源的投加量。 1、外部碳源投加量简易计算方法 统一的计算式为: Cm=20N-C (式1) 式中 Cm—必须投加的外部碳源量(以COD计)mg/l; 20—CN比; N—需要去除的TKN的量,mg/l C—进出水的碳源差值(以COD计)mg/l 需用去除的氮量计算 N=Ne-Ns (式2) 式中 Ne—进水实际TKN浓度mg/l; Ns—二沉池TKN排放指标mg/l 进出水的碳源差值的计算 C=Ce-Cs (式3) 式中 Ce—进水实际COD浓度mg/l; Cs—二沉池COD排放指标mg/l

2、案例计算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Q=1万m3/d,已建成稳定运行,进水COD:100mg/L,进水氨氮15mg /L,进水TP:2mg/L,二沉池出水COD≤10mg/L,氨氮N排放标准≤5mg/L,求外加碳源量。 解:按式(2)计算: N=Ne-Ns=10-5=10(mgN/L) 代入式(3)得: C=Ce-Cs=100-10=90mg/L 代入式(1)得: Cm=20N-C=20×10-90=110(mgCOD/L) 则每日需外加COD量: Cd=QCm=1×10^4×110×10^-3=1100(kgCOD/d) 若选用乙酸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1.07kgCOD/kg乙酸,乙酸量为: 1100/1.07=1028kg/d 若选用甲醇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1.5kgCOD/kg甲醇,甲醇量为:1100/1.5=733kg/d 若选用乙酸钠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0.68kgCOD/kg乙酸钠,乙酸钠量为:1100/0.68=1617kg/d 若选用葡萄糖为外加碳源,其COD当量为 1.06kgCOD/kg葡萄糖,葡萄糖量为:1100/1.06=1037kg/d 二、脱氮系统碳源投加简易计算 在硝化反硝化系统中,因内回流携带DO的影响,实际中投加碳源的量并和理论值相差很大,运营中往往是按照经验公式来计算的,简单方便快捷,脱氮系统的CN比的经验值一般控制在4~6,很多时间会采用中间值计算或者通过对化验出水TN来调整投加量! 1、外部碳源投加量简易计算方法 统一的计算式为:

微生物

第一章 1什么是微生物?主要特点 微生物的指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生物的总称,它是一大群种类各异独立的生物体。 特点:(1)微生物的体积微小,比表面积大(2)繁殖快,个体长不大(3)种类繁多,分类广布(4)适应性强,易变异(5)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特殊 2比较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的异同点? 尽管古生菌在菌体大小、结构及基因组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但其在遗传信息传递和可能标志系统发育的信息物质方面(如基因转录和翻译系统)却更类似于真 核生物。因而目前普遍认为古生菌是细菌的形式,真核生物的内涵。 古生菌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其细胞壁的组成、结构,细胞膜类脂组分,核糖体的RNA碱基顺序以及生活环境等都与其他生物有很大区别。三个生命域中惟有细菌域具有胞壁质(肽聚糖),其他两个域中都未发现胞壁质;古生菌域中胞壁质的缺乏和多种类型细胞壁和细胞外膜多聚体的存在,成为两个原核生物域之间最早的生物化学区分指标之一。 3何为纯培养?为什么说它对微生物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纯培养和混合培养有什么关系? 纯培养—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 纯培养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使在此之前的繁琐,复杂的细菌分离变的简单 混合培养含有多种微生物,纯培养只含有一种微生物可利用重复结果,但混合培养不可以 4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与食品制造、保藏等方面内容的一门科学。该学科涉及病毒、细菌、真菌多种微生物,除研究这些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外,还探讨它们与食品有关的特性。随着微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食品微生物学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并应用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来生产更多富有营养和安全的食品。第二章 1革兰氏染色法原理及重要性 染色原理是因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重要性: 微生物的细胞小且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所以革兰氏染色法不仅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而且它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2 何谓菌落? 以母细胞为中心,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群体。 3芽孢的抗热机理是什么?芽孢抗热性强的特点在有关微生物的科研中有何意义?

碳源的选择

碳源的选择 为缓解和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国家制定的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然而,当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低碳相对高氮磷的水质特点,由于有机物含量偏低,采用常规脱氮工艺无法满足缺氧反硝化阶段对碳源的需求,导致反硝化过程受阻,并抑制厌氧好氧菌增殖,使得氨氮(NH3—N)DE 同化作用下降,大大影响了污水处理厂脱氮效果,尤其进入低温季节情况更为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反消化缺氧区的体积,延长反消化时间来增加脱氮效果,但这种方法需要扩建污水处理厂,基建费用高,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缺氧区投加外碳源,以补充碳源的方式提高反消化速率,实践证明,投加碳源是污水处理厂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手段。 碳源的种类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碳源:甲醇、乙酸、乙酸钠、面粉、葡萄糖、生物质碳源、污泥水解上清液、啤酒废水及垃圾渗滤液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碳源。现对各种常用的碳源进行对比,分析各种碳源的优缺点: 1.甲醇

普遍认为甲醇作为外碳源具有运行费用低和污泥产量小的优势,甲醇作为碳源时,C/N〉5时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其弊端有三: 1.作为化学药剂,成本相对较高; 2.响应时间较慢,甲醇并不能被所有微生物利用,当投加甲醇后,需要一定的适应期直到它完全富集,发挥全部效果,当用于污水处理厂应急投加碳源时效果不佳; 3.甲醇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长期用甲醇作为碳源,对尾水的排放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2.乙酸钠 乙酸钠的优点在于它能立即响应反硝化过程,可作为水厂应急处置时使用。 普遍认为乙醇反硝化速率不如甲醇高,但由于它没有毒性,污泥产率与甲醇相差不多,所以认为它可以作为甲醇的替代碳源。以乙醇为碳源,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最佳的C/N=5,碳源缺乏时会引起亚硝酸盐积累。 使用乙酸钠要考虑以下3点: 1.乙酸钠多为20%、25%、30%的液体,由于当量COD低,运输费用高,不能远距离运输。 2.产泥量大,污泥处理费用增加;

干货硝化反硝化的碳源、碱度的计算

干货!硝化反硝化的碳源、碱度的计算! 一、硝化细菌 硝化反应过程:在有氧条件下,氨氮被硝化细菌所氧化成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他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Nitrosomonas sp)参与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硝酸菌(Nitrobacter sp)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化能自养菌,它们利用CO2、CO32-、HCO3-等做为碳源,通过NH3、NH4+、或NO2-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硝化反应过程需要在好氧(Aerobic或Oxic)条件下进行,并以氧做为电子受体,氮元素做为电子供体。其相应的反应式为: 亚硝化反应方程式: 55NH4++76O2+109HCO3→C5H7O2N﹢54NO2- +57H2O+104H2CO3 硝化反应方程式:

400NO2-+195O2+NH4-+4H2CO3+HCO3-→C5H7O2N+400NO3-+3H2O 硝化过程总反应式: NH4- +1.83O2+1.98HCO3→0.021C5H7O2N+0.98NO 3-+1.04H2O+1.884H2CO3 通过上述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可知,在硝化反应过程中,将1克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需好氧4.57克(其中亚硝化反应需耗氧3.43克,硝化反应耗氧量为1.14克),同时约需耗7.14克重碳酸盐(以CaCO3计)碱度。 在硝化反应过程中,氮元素的转化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氨离子NH4-→羟胺NH2OH→硝酰基NOH→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 二、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反应过程: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无水中逸出,从而达到除氮的目的。 反硝化是将硝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反硝化菌是一类化能异养兼性缺氧型

谷氨酸发酵碳源有哪些_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_

发酵科技通讯 第38卷第3期2009年7月 表1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及总糖的测定结果 3结论 在碱性溶液中3,5-二硝基水扬酸被还原糖还原生成的氨基化合物,在470nm 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但在此波长下DNS 试剂具有一定的吸光度,对测定结果干扰严重,故DNS 法测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总糖的最佳条件:检测波长530nm , DNS 试剂用量1.5ml ,沸水浴中保持5min 。在此测 定条件下,当盐酸(浓度为6mol/L 用量大于10ml 、沸水浴水解30min 时推测发酵液及等电清液中淀粉多糖基本水解完全。 参考文献: [1]蔡武城,袁厚积.生物物质常用化学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间宁正祥,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3]朱启忠,孙迅,孙宝聚,岳辉.3,5—二硝基水杨酸光谱定糖法的比较研究[J].菏泽师专学报,1999,2(21):31-32 [4]Nick NAGIE.A process economic approach to develop a dilute -acidcellulose hydroly -sis process to produce ethan ot from biomass[J].Appl Biochem Biotechnol,1999(77-79):599~607 [5]Miller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4359230.html,e of dinitrosalicylic acid reag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reducing sugar[J].Anal Chem,1959,31(3):426 还原糖 总糖 发酵液g/100ml 0.56 2.03等电清液g/100ml 0.59 2.34普通高流液g/100ml 0.45 2.95 !!!!!!!!!!!!!!!!!!!!!!!!!!!!!!!!!!!!!!!!!!" !!!!!!!!!!!!!!!!!!!!!!!!!!" !!!!!!!!!!!!!!!!!!!!!!!!!!!!!!!!!!!!!!!!!!" !!!!!!!!!!!!!!!!!!!!!!!!!!" 谷氨酸发酵碳源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谷氨酸产生菌都不含淀粉酶,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可以作为谷氨酸发酵碳源的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醋酸、乙醇等,其中以葡萄糖、蔗糖为最佳。 目前我国谷氨酸生产上普遍采用淀粉水解的葡萄糖,其次用甜菜糖蜜,甘蔗糖蜜作为糖质原料来源。在国外也有采用醋酸、乙醇等作为碳源的。 碳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物质和供给细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以及提供合成代谢产物的碳源。 ———《味精生产问答》题160——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