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风险

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风险
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风险

社会学研究

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风险*——一种代价论视角的分析

郭 未 郑晓瑛 吴 正

提要:由于缺乏全国代表性数据,迄今,我们对中国青年首次性行为这一重要生命历程事件仍然一无所知。本文使用捕捉了全国超过22,000名未婚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相关信息的2009年第一次全国青年生殖健康调查数据,用乘积-极限法估计性别视角下的中国青年在城乡与区域层面上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同时采用COX回归模型(考虑设计效应)探究社会代价和性知识获取层级变量作用于中国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风险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有显著的性别、城乡和区域差异,并且社会代价层级的变量对于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风险的影响非常明显,这包括性别、城乡、区域与家庭结构;而性知识获取层级的变量除个人受教育程度外对其影响则不甚明显。研究结果提示:在设计防范青年风险性行为发生的干预政策时,应注重社会代价理论的视角,同时关注于那些掌握最少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风险群体并考虑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首次性行为 风险因素 青年 中国

一、引 言

在西方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开始加速提前(Caron & Moskey, 2002)。这种首次性行为年龄愈渐减小现象的发生,与这些国家的“性文化革命”及相应的对于“婚前性行为”态度的愈渐宽容是相辅相成的。正是青年人群中性活动的广泛增加,加之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的早晚,是判断青年人是否暴露于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部地区青年人口风险性行为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基于健康风险行为关联性的视角”(项目批准号:13YJC840013)阶段性成果。本文同时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双年项目“未婚流动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支持环境优先改善策略研究(2012-2013)”资助。作者感谢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作者也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陈建伟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罗朝明博士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社会学研究

性传播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一个重要社会学指标(Hawes, Wellings, & Stephenson, 2010; Kaestle, Halpern, Miller, & Ford, 2005; Lohman & Billings, 2008),使得学者们对于探究与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相关联的风险因素兴趣盎然(Bingham, Miller, & Adams, 1990; Johnson & Tyler, 2007)。几十年来,西方研究人员的实证研究已达成一个共识: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的开始是重要的生命历程转变,这种转变具有其个人层面的社会意义(Gagnon, 1975; Neugarten, Moore, & Lowe, 1965)。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间的重要性在于,其揭示了这个群体暴露于诸多潜在健康风险的不良结果的开端,比如性传播疾病、未婚妊娠乃至未婚人工流产等(Abma & Sonenstein, 2001; Hogan & Astone, 1986; Miller, Norton, Curtis, Hill, & Young, 1997)。实际上,较早开始性行为的青年不但会面临前述风险暴露的问题,更由于他们不采取合适的安全性行为措施,比如使用避孕套,就必然使得其中的女性青年会成为未婚妊娠乃至未婚人工流产不良结果的承担者(Abma & Sonenstein, 2001; Resnick & Blum, 1994)。据此而论,测量一定社会理论视角下的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发生的风险因素等是并将一直是青年健康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Brewster et al., 1993; Lammers, Ireland, Resnick, & Blum, 2000)。因此,也显现出探究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在社会人口学意义上的差异,对细分从事危险性行为的风险群体特征识别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中国,有约1.78亿15岁到24岁的未婚青年人群①,但是我们对于他们的性行为发生模式却知之甚少。在中国,一些质性研究,以及一些基于区域样本和临床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青年,其首次性行为年龄都开始提前。随着婚前性行为的增加,中国社会正面临着青年人口中风险性行为随之增加的现实问题,包括由此带来的未婚妊娠、未婚人工流产的增加和性病乃至艾滋病的传播等公共健康问题(Song & Ji, 2010)。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在一定的社会理论框架内,采用相应计量分析方法探究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及其风险因素的差异特征。

①《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5714414913.html,/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社会学研究

二、研究综述及理论框架

青年早期性行为的研究综述

(一)青年早期性行为的研究综述

鉴于国内关于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且这些较少的研究文章大多数是基于学生样本(比如针对某几所中学或高校学生群体的调查)、临床样本(比如到医院进行婚检的青年人群体)、务工青年样本(比如在某工厂针对青年工人的调查)进行的关于性行为知识、态度或影响因素的解析,其研究结论不能有效代表整个青年群体之现实。我们本节的文献回顾将主要聚焦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上。

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是青年中诸多随年龄而变的行为结果之一,其评介的正确性依赖于对历史时期、政治文化语境及社会环境的综合考虑(Lauritsen, 1994; Luker, 1997)。他们性之初始的模式也可为一些关键的,如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状态的社会人口变量所区分(Furstenberg, Morgan, Moore, & Peterson, 1987; Santelli et al., 2000; Upchurch et al., 1999)。此外,首次性行为时间也是一个社会化的结果,它也是基于青年之同辈群体的行为模式的一个内在化过程(Kahn & Anderson, 1992; Nathanson, 1991)。概而论之,青年性行为的发生时间是深受其生活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之影响的。正是由于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有着异常丰富的层面划分,也就给不同的学者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

从生理学的视角,研究人员认为青春期增加的雄性荷尔蒙水平增加了青年男性的性动机,而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他们在较早的年龄开始性行为(Billy & Udry, 1985; Zabin & Hayward, 1992)。也有学者基于美国的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Add Health)调查数据发现,美国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存在季节性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和他/她们随季节而变的生理特征有关的(Levin et al., 2002)。从经济学的视角,学者更多是关注家庭对青少年首次性行为时间的影响,他们按照经济学理论定义家庭的首要功能是供给其成员,尤其是孩子经济和人力资本的获取(Becker, 1975)。以家庭财富或收入为表现形式的财务资本(Financial capital)代表了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能力。财务资产能改变家庭中孩子的财务负担,也提升影响个体成就的家庭环境(Becker & Tomes, 1986)。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则代表了财务以外的资源,而

社会学研究

这些资源能提升家庭环境并能促使和加剧孩子的学习进程。简而言之,财务与人力资本代表了与家庭资源基础相关的基本的束缚与机会(Teachman et al., 1996)。而家庭中亲生父母是否健全与对于孩子可及的人力和经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相关联的(Becker, 1975; Cornell, 1990)。上述的社会经济资源反过来与青年的性行为相关联,进一步影响到青年首次性行为的发生时间。还有很多学者专注于从性知识之获取的角度进行研究,如丹麦学者针对在校青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和他/她们是否掌握衣原体是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方式具有强相关性(Lauszus et al., 2012)。在中国,我们知道,虽然现在的中国社会对于“性”本身及“婚外性行为”的保守态度已有所松弛,但是社会中对于公开讨论性话题还是有很大忌讳,而对于青年人群更是如此,这也导致青年,尤其是未婚青年对于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太过粗糙和浅薄(Wang & Davidson, 2006; Wang, Hertog, Meier, Lou, & Gao, 2005)。

社会代价理论”

构建

”构建

(二)青年早期性行为的

青年早期性行为的“

“社会代价理论

性行为不单是受到人们的生物属性和生理因素决定的行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性行为的发生还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具体到青年的早期性行为的发生来说,我们当然可以从性冲动和遗传基因等生理因素的角度来对这些行为进行解释,但是,生物学模型无法解释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家庭背景中存在的青少年早期性行为差异。要对这些差异进行解释,我们就需要求助于社会学或人口统计学。但是,当我们转向社会学和人口统计学时,我们会发现,已有的研究多强调早期性行为的发生是由于青少年对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这种观点暗含着一种“家长作风”(paternalism),即认为青少年的心智尚不成熟,缺乏应有的自律,并且他们的选择充满了无知(Forn?s & Bolin, 1995)。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的出发点与此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青少年的行为原则不同于成年人的行为原则,我们进一步认为,青少年的早期性行为的发生不仅不是出于无知,恰恰相反,这是个人根据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对“社会代价”进行权衡之后所做出的策略性行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阐明我们在本文中使用的理论框架。

在大多数国家,青少年早期性行为或者婚前性行为都被认为是“越轨”(deviance),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社会体系中,任何违

社会学研究

反社会规范的行动或行为”(考克汉姆,2011:110)。社会学中有很多理论对越轨行为进行了解释,如在实证主义范式下,有默顿的结构性紧张理论(Structural Strain Theory)和萨瑟兰的差异性联合理论(Theory of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在建构主义范式下,则有贝克尔的“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和戈夫曼的“污名化理论”(Stigmatizing Theory)等等。这些理论看待越轨行为的视角各有侧重,但无疑都强调社会规范在界定越轨行为时的根本作用。社会规范就是为某一群体或社会中的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普遍法则,它界定了在该群体或社会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以及什么是应该受到奖赏的,而什么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因此,“对占主导地位的规范的遵从一般会受到群体认可和群体赞许的奖赏……违反规范可能导致对行为的不认可、惩罚,或者其他形式的社会制裁,这些都会落到冒犯者的身上”(考克汉姆,2011:110)。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规范必然涉及到两种社会后果,一种社会后果我们称之为“社会声誉”,另一种社会后果我们称之为“社会代价”。我们为了分析的目的而对两者进行了区分,实际上,我们更倾向于把这两种社会后果看作是分析链条上前后相继的两个过程,也就是说,违反社会规范,导致社会声誉的受损,而声誉受损即意味着付出社会代价。在传统的越轨理论中,越轨行为往往被定义为一种被动的行为,而越轨者也往往被赋予一种社会弱者的形象。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提出,越轨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策略性选择,正如我们上面指出的,青少年早期性行为的发生,是他们/她们对自己的越轨行为所带来的社会代价进行权衡之后的一种主动的、理性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出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如果早期性行为所带来的社会代价较低,则易发生;如果带来的社会代价较高,则不易发生。关于这一理论框架,我们还有两点必须在此指出。第一,在社会学近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不再直接从社会规范出发来建立模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很难在社会中发现帕森斯所说的那种一致同意的、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Goldthorpe,2007:185-186)。由此,社会规范的解释力就受到了质疑。我们在文章中的理论框架虽然是从社会规范出发的,但是根据实践观点,我们在理论中强调的是行动者的施为能力(agency),也就是说,我们把社会规范作为“工具箱”(tool kit),它包含着行动者的行动策略的全部“剧目”(repertoire)(休厄尔,2012:154;Swidler, 1984)。因此,社会规范对行动者来说,不只意味着限制作用,而且也意味着

社会学研究

使动作用,行动者是在主动地上演脚本,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权衡”的意义之所在。第二,我们的理论框架中的“代价”概念,可能让人们马上联想到社会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但我们使用的社会代价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其最极端的形式中,理性选择理论虽然也强调成本(代价)-收益的权衡,但是它明确否定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作用(Becker, 1976)。而我们在这里的理论框架则是根据社会规范来界定行为的准则。不过,正如戈德索普所指出的,也许我们很难严格地把理性行动和遵守规范的行动区分开来,因为遵守规范的行动可以被看成是从制裁的角度对成本收益进行评估(Goldthorpe, 1998; Coleman, 1990)。

(三)影响青年性行为的因素及其操作化变量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指出的,研究青少年早期性行为发生时间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国内学者多以性知识匮乏作为导致早期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本文将其作为重要的参照点,将其与我们提出的社会代价理论进行对比。下面我们就将具体指定有哪些变量分别影响了社会代价和性知识的获取。具体的,影响社会代价的变量包括性别、城乡、区域、家庭结构、是否是在校生;影响性知识获取的变量包括独生子女身份、个人受教育程度、父亲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性教育课程获取。

1.影响社会代价的变量

性别:性别是最稳健的反应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的预测变量(Hendriksen 2008)。性别不但反映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而且也承载其在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包括个体性生活模式上的差异(Degaston, Weed, & Jensen, 1996)。通过考察全球诸多学者的学术研究和相关政策研究机构的报告,我们知道有些国家/地区男性和女性之间有着相似的性行为模式,而有一些国家/地区在性行为模式和发生时间上却存在着相当大的性别差异(Bozon & Kontula, 1997; Antonella, Filomena, & Rosella, 2007)。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研究发现,相比于女孩,男孩在较早的年龄开始他们的首次性行为(Darabi, Dryfoos, & Schwartz, 1987; Lauristen, 1994; Singh, Wulf, Samara, & Cuca, 2000)。从社会进程化的视角,研究人员认为社会普遍赋予了女性在性行为方面保守的传统观念,因为这些女性需要承担过早开始性行为导致的诸多负面结

社会学研究

果,比如社会排斥、未婚妊娠乃至未婚人工流产等等(Lauritsen, 1994; Upchurch, Lillard, Aneshensel, & Li, 2002)。于中国而言,中国社会一直强调女孩处子之身对婚姻的重要性,以及长久以来的性革命都是男性导向(Pan, 2006; Zha & Geng, 1992)。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明男性和女性早期发生性行为所需要承担的社会代价是不同的,并相应的会影响他们性行为的发生时间。本研究在探索男女首次性行为发生风险差异的层面,会进一步在计量层面将以性别为分类变量对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分别进行单独的分析,以考察性别之外的其他变量对男女首次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差异。

城乡与区域:长期以来,国外很多研究会关注于一个较大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对于青年性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承载不同社会与经济环境的社区结构与组成的属性会影响到青年的性行为,使不同环境中的青年在性行为发生上产生差异(Hogan & Kitagawa, 1985; Upchurch et al., 1999)。在中国,不同于美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要衡量上述的社会经济语境差异,最好的测量变量就是城乡和东中西三大区域①,即,城市与农村,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它们承载着差异化的社会文化属性。

相比于农村地区、欠发达的中部或西部地区,城市和发达的东部地区是社会变革,比如“性革命”首先发生和持续发展的地方(Guo et al., 2012)。这些地区更加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得青少年更早发生首次性行为带来的“社会声誉”受损以及造成的社会代价较小,因而这些区域的青年将更可能在较早年龄发生首次性行为。实际上,一些研究已有了初步的矛盾性的结果,比如,有研究指出在农村或西部这样一些相对落后地区,婚前性行为比较少是因为这些地区还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女孩发生婚前性行为,那么她们在婚姻市场上将会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Zhou, 1989),即由于“社会声誉”受损从而造成其付出的社会代价较大。但也有学者对此结果存有质疑(Wang & Davidson, 2006)。虽然关于中国青年性行为在城乡、区域之间差异的研究很少,我们不能借助前人很好的实证结果来明确说明这两个变量如何影响青年的首次性行为的发生,但如前所述,这两个变量很显然是潜在的影响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的代价权衡因素。

①国家统计局2003年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而整体上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社会学研究

家庭结构:相比较于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年,未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年有更高的风险发生性行为。于他们而言,更早的发生性行为,在家庭中受到的责怪相对小,而且相比亲生父母健全家庭的孩子,其更早发生性行为对家庭声誉的损害也相对小,因而他们更早发生性行为的社会代价也就会小。西方的诸多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住家庭资源这个变量,来自不完整家庭的青年人也更倾向较早开始性行为(Brewster, 1994; Christopher et al., 1993; Hogan & Kitagawa, 1985)。另外,单身母亲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女儿发生婚前怀孕等,因为来自这些家庭的女孩可能更自由地与异性约会,对于性的态度也更宽松(McLanahan & Casper, 1995)。相比于西方国家,在中国,离婚并不是太普遍,关于离婚对于家中孩子行为(包括性行为)的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并不丰富,但少量的研究也表明负面结果的存在(Xu, Zhang&Xia, 2008)。劳伦斯·吴对于美国青少年性行为的研究发现家庭不稳定增加了婚前性行为的发生风险(Wu, 1993)。宋逸和季成叶针对中国青年性行为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中,来自亲生父母健全家庭的青年比来自其他家庭的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更小(Song & Ji, 2010)。

是否在校生:对于15-24岁年龄段的青年而言,他们的身份有着一个简单直接的划分层级,即是否是在校生。虽然,从目前的文献来看,针对青年性行为的研究缺失对于青年学生与青年非学生群体的差异探索。不过,根据社会代价理论的逻辑可以推知,在中国语境之下,相对于非在校生而言,在校生需要遵从更多的社会规范,比如来自教育管理部门与校方的关于学生行为约束的规定,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无疑是一种越轨行为,一旦发生,他们就必然打破校方和学生身份本身赋予他们的这种社会规范,也就必然会使其在他们所学习生活的圈子内社会声誉受损,进而带来较高的社会代价。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本研究中将“是否在校生”作为重要的社会代价层级的变量纳入计量分析。

2.影响性知识获取的变量

个人受教育程度:实际上,青年的教育程度与其首次性行为时间的关系在一些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比如,研究表明个人受教育程度是青年从事安全性行为的最稳定的决定因素,更高教育程度的青年相比教育程度低的青年更晚开始首次性行为(Crockett et al.,

社会学研究

1996; Juarez & Martin, 2006)。在中国,一般意义而言,获得较高教育程度的青年比那些教育程度低的青年拥有更多的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他们懂得较早性行为所带来的风险(Wang, Lou, Gao, & Tu, 2001)。因此可以认定,从性及生殖健康知识获取的角度而言,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时间应落后于教育程度较低的青少年。

父母受教育程度:从青少年社会化的角度来讲,父母是影响青少年形成对性的感知和期待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通过父母学习对于性的态度,并会在某种程度上履行父母角色参照(Presence of Parental Role Models),即以他们的父母的行为为自己的典范(Crockett et al., 1996; Moore & Rosenthal, 1992; Thomson, McLanahan, & Curtin, 1992)。正是如此,孩子们关于婚前性行为和其他生育相关行为的文化信息获取,就依赖于他们家庭组成和家庭文化本身。实际上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诸多文献有一个共同的发现,以父母教育程度的测量来指代的文化资本对于青年人的性行为有显著影响(Christopher et al., 1993; Rodgers, 1999; Wu & Martinson, 1993)。较高教育程度的父母影响到了其子女的文化资本获取,其中当然包括性知识的获取。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的研究都表明,较高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教育程度)有利于延迟青年的首次性行为时间(Song & Ji, 2010; Meschke, Zweig, Barber, & Eccles, 2000)。

独生子女: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语汇纳入国际视野,即可类比于西方学者们常采用的兄弟姐妹(Siblings)这个变量,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存在,尤其是彼此之间的互动在受访青年的性行为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East, 1996)。对应于我们的研究数据,我们可以以“独生子女”来构造这个变量。西方有学者利用区域样本访谈数据中的受访青年(平均年龄15.1岁)及其兄长或姐姐(平均年龄17.3岁)还有其父母的信息发现,家庭中“有兄长”对于青年的性行为发生时间有显著影响(Widmer, 1997)。而另一调查数据(平均年龄17.7岁)的研究发现,与兄弟姐妹进行过性话题交流的青年更小可能发生风险性行为(Kowal & Blinn-Pike, 2004)。总之,学者有一个共识,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存在,尤其是兄妹之间关于性话题的交流对于延缓青年婚前性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Stephen, 2011)。

性教育课程:西方有研究表明针对青年的综合的性教育课程降低了他们较早年龄开始性行为和造成过早怀孕的风险(Kohler, Manhart,

社会学研究

& Lafferty, 2008)。然而研究也指出单一的禁欲教育对于延迟青年的性行为并没有效果,这表明性教育课程的内容非常关键。Mueller, Gavin 和Kulkemi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合适全面的性教育课程有助于推迟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他们的研究还发现性教育能有效促进那些易传染性传播疾病的脆弱群体的福祉。针对英国青年的一项调查表明,那些从学校获得相应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群体比从其他渠道,比如网络等获得相应知识的群体发生首次性行为的风险更小(Wellings et al., 1995)。先前的一些针对中国青年的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青年对于避免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实践情形非常糟糕,他们那些风险性行为的发生正是源于他们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避孕与免于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安全保护行为的相关知识的严重缺乏(Wang & Davidson 2006; Wang et al. 2005),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和农村家庭的青年就比那些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和城市的青年在这方面的知识更缺乏(WHO, 2005)。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暨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和人口科学合作中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及联合国人口基金合作,在2009年10月至11月开展了“第一次全国青年生殖健康调查”。该调查的总体为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①、年龄在15-24岁之间的未婚青年。虽然上述群体年龄跨度较小,但他们在生活状态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调查对象被细分成三类子总体,即,1)学校青年群体,他们是调查期间正在校读书的青年群体,不区分住校还是走读。从年龄上看,涉及初中阶段到研究生阶段的青年;2)家庭户工作/待业青年群体,他们是在家居住,有工作或者目前正在待业的青年群体(根据属地原则,调查时不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3)集体户工作青年群体,他们是具有集体居住性质且有工作的青年群体。“第一次全国青年生殖健康调查”采用分层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相结合的四阶段混合的抽样方法,最终涉及全国40个县(市、区)的

①西藏自治区由于政治敏感性,调研实施需经过层层审批,不易获得调研许可。另由于西藏自治区人口较少,生活方式较特殊。因此,从可操作性角度考虑,不列入本次调查范围。

社会学研究

学校、家庭户和集体户①。

调查利用了结构化问卷进行面访。为了获得高质量数据,针对被访青年,访员们采用了营造独立环境、匿名、敏感问题自填、投票箱回收问卷等多种方式,尤其注重性别视角。而调查问卷共分成了六个层级来询问受访者相关内容。即,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生殖健康知识及信息需求;避孕、性传播疾病知识;对生殖健康服务的利用需求;受访者与异性交往的信息;以及以单独附加问卷形式请受访者自填的、关于其性行为方面的敏感信息。全国共发放问卷22,535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2,288份,有效问卷率为98.9%。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此次调查数据结果进行了加权。经推断,2009年全国共有15-24岁未婚青年164,719,905人。其中,男性青年50.8%,年龄均值19.2岁。

(二)变量设置

用于分析的响应变量是“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其构建是源于问卷中的历史回顾性问题,“首次性行为发生时,你多少岁?”,具体处理方法在统计方法部分进行阐释。考虑到回归模型的数据要求,我们结合各变量的频度分布并按分析所需,在定义好适合的每个变量的参照组后,将其再编码生成为虚拟变量,具体编码过程及相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用于本研究分析的解释变量编码过程

解释变量 定义/编码

影响社会代价的变量

性别 虚拟变量 (1 =男性, 0 =女性)

城乡 虚拟变量 (1 = 城市,0 = 农村)

区域

东部 虚拟变量 (1 =是,0=否)

中部 虚拟变量 (1 =是,0=否)

西部 参照组

家庭结构

亲生父母双全 虚拟变量 (1 =亲生父母双全,0 = 其他情况)

①若有作者对本调查的详细抽样方案感兴趣,可以联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

是否在校生

在校生 虚拟变量 (1 =是,0=否)

影响性知识获取的变量

是否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 虚拟变量 (1 =是,0=否)

教育程度

大专及以上 虚拟变量 (1 =是,0=否)

高中/中专 虚拟变量 (1 =是,0=否)

初中及以下 参照组

父亲的受教育程度

大专及以上 虚拟变量 (1 =是,0=否)

高中/中专 虚拟变量 (1 =是,0=否)

初中 虚拟变量 (1 =是,0=否)

小学及以下 参照组

母亲的受教育程度

大专及以上 虚拟变量 (1 =是,0=否)

高中/中专 虚拟变量 (1 =是,0=否)

初中 虚拟变量 (1 =是,0=否)

小学及以下 参照组

接受过学校性教育培训 虚拟变量 (1 =是,0=否)

(三)研究假设

如前所述,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提出,青少年早期性行为的发生,是他们/她们对自己的越轨行为所带来的社会代价进行权衡之后的一种主动的、理性的行动。而也正是基于这个角度,我们推论出一个基本的原则:对于中国未婚青年,如果早期性行为所带来的社会代价较低,则易发生;如果带来的社会代价较高,则不易发生。结合文献综述中所体现出的青年性知识获取对于其性行为发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假设如下:

中国“性革命”男性主导特征与文化语境中对于女性婚前性行为的较高社会排斥度,作用于中国未婚青年的性行为发生,使得女性较早开始性行为面临更大的社会代价,因此未婚男青年比未婚女青年首次性行为的发生时间早。

社会学研究

中国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使得未婚男青年与未婚女青年的性行为发生时间在城乡与区域两个层面有显著差异。相比于农村地区、欠发达的中部或西部地区,城市和发达的东部地区是社会变革,比如“性革命”,首先发生和持续发展的地方,这些地区更加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得青少年更早发生首次性行为带来的“社会声誉”受损以及造成社会代价较小,从而生活在城市、生活在东部发达地区成为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的风险性因素。

亲生父母双全家庭的未婚青年更早地发生性行为,在家庭中受到的责怪相对大,而且相比亲生父母非健全家庭的孩子,他们更早发生性行为对家庭声誉的损害也相对大,因而他们更早发生性行为的社会代价也就会大。因此,亲生父母双全家庭成为延迟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非独生子女家庭通过兄弟姐妹间关于性知识的交流、父母较高教育程度通过代际文化资本传递的作用,个人较高教育程度通过文化资本的作用增加了中国未婚青年关于性行为的知识,从而成为延迟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四)统计方法

在研究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时,我们可以运用人口学中假想队列的思想,据回顾性资料,即调查中“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项的频度表输出结果可知,最早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受访者年龄是12岁,而调查对象是15-24岁组的青年人。若受访青年回答了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那么生存时间(即保持处子之身的时间)为其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减去12岁,这是完全数据,即这个受访者的所有信息能为研究所用;若受访青年在调查时并未发生其首次性行为,我们不能据此删除该样本,因为而受访时年龄减去12岁的数据信息虽不完全但仍然可用。实际上,此处数据正是生存分析中提及的右删失数据类型。本研究中,有4,992例完全数据,同时也有17,296例右删失数据。

为比较不同青年人群的首次性行为发生过程,即反映其生存时间平均水平,同时考虑到生存资料为正偏态,我们采取统计指标中的中位数来测量。在所使用的调查数据中,关于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的回顾性数据是以年为单位,即时间只刻画到了受访者是“多少岁”发生首次性行为,而不能捕捉到更详细的时间(像是“月”),因此使用生

社会学研究

命表(Life table technique )技术体系中的乘积-极限法(Product-Limit 法,又称为Kaplan-Meier 法)来捕捉受访青年个体从假定的观测起始时间(为12岁)到数据收集结束时间(24岁)的事件史资料。

乘积-极限法是利用条件概率及概率的乘法原理计算生存率及标准误的。设S(t)表示t 年的生存率,)(1?i i t t S 表示活过1?i t 年又活过i t 年的条件概率(这里“活”的意思即指“未发生首次性行为”),据概率的乘法定律有: )()()(11??=i i i i t t S t S t S 。据此,我们计算出中国青年首次性行为的中位年龄,并进而计算出各个细分青年人群的中位年龄。对于本研究中的寿命资料,我们分别以性别、城乡和区域作为分类变量来估计生存函数。并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 )来探究各组生存曲线之间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如平常的回归分析一样,我们根据相关文献收集有关协变量,以分析它们是否对生存时间有影响,影响程度,是缩短或延长生存时间。具体是使用考克斯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 )在全样本、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中分析。同时,考虑到我们所使用的调查数据运用了复杂抽样设计方法,我们运行了考虑抽样设计效应(Design Effect )①的模型。

COX 风险模型中)(0t h 表示基准风险函数,则第i 个被观测个体的危险是:

)exp()()(22110im m i i i x x x t h t h βββ+++=L 上式中)(t h i

为第i 名受访青年保持处子之身到i t 时刻的危险率函数,)(0t h 是当所有危险因素(即0=ij x )不存在时的基础危险率函数,),,,(21im i i x x x X L =是可能与生存时间有关的m 个危险因素所构成的向量。将上式变形如下:

[]im m i i i x

x x t h t h βββ+++=L 22110)()(ln 此式表明:各危险因素与回归系数的线性组合就是第i 名受访青年的相对危险率函数的自然对数值。再设有i 、j 两个受访青年,其危

险因素向量分别为1X 与2X ,由此进一步得出他们的相对危险率的自然对数为:

[])()()()()(ln 222111jm im m j i j i j i x x x x x x t h t h ?++?+?=βββL 即利用“具有某预后因素向量的受访青年的发生首次性行为的风

① 1965年,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Leslie Kish (1910-2000),在由纽约Wiley 出版社出版的Survey Sampling 一书中首次引进设计效应(design effect)的概念。

社会学研究

险与不具有该预后因素向量的受访青年的发生首次性行为的风险在所有时间上都保持一个恒定比例”的假设,获得了各时间点上两个受访青年相对危险率函数的估计值。上述各式中的回归系数需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一旦有了危险率函数的估计值,再利用生存时间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获得其他生存时间函数的估计值。如第三个公式所示,若0f i β表示该协变量是危险因素,越大则使青年保持处子之身的时间越短;若0p i β表示该协变量是保护因素,越大则使青年保持处子之身的时间越长。为了将参数估计表示成风险率(Hazard ratios ),即风险函数的比率,我们使用系数的反对数值,即使用)(βEXP 来描述预测变化一个单位对风险的影响。

四、结果分析

(一)事件史建模的非参数描述

图1至图2描述了12-24岁中国未婚青年的生存函数。这些生存曲线图分别从性别、城乡和区域视角刻画了每个年龄对应的生存函数KM 估计值,即,在对应的年龄,未婚青年“未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比例”情况。同时,在应用Kaplan-Meier 法对各组进行比较时,使用了Log-rank 检验,结果发现所有这些组别之间(性别、城乡及区域之间)间隔的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P<0.001)。

图1 中国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按性别、城乡的生存函数

图1刻画了12岁到24岁中国男性和女性未婚青年在每个年龄对

社会学研究

应的生存函数KM估计值,以及12岁到24岁未婚男性和女性青年生存函数KM估计值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可看出,在14岁时,基本上100%的男性或女性都还保持处子之身。在17岁之前,只有约7%的男性和4%的女性报告其发生了首次性行为。20岁开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性行为开始明显增加。在这个年龄之时,约23%的女性和30%的男性经历了性行为。而,21岁到24岁看起来是未婚青年生命历程中首次性行为开始的重要阶段。可以发现,在21岁到22岁之间,女性和男性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比例的性别差异最大(30% VS. 39%),之后,这一差异开始变小,在23岁时,54%的女性和59%的男性发生了性行为。这一比例数字在24岁时,分别变为60%和64%。在18岁时,约10%的城市男性和15%的城市女性经历了性行为。大概在16岁时,城乡之间的差异出现。在16岁到23岁之间,相比于城市男性,有更高比例的农村男性开始了他们的性行为。而上述模式在女性中也大致保持了一致。从15岁开始,直到23岁,相对于城市女性而言,农村女性有更高的发生首次性行为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无论男性青年还是女性青年,他们的农村身份与他们较早开始性行为有一定的关联,具体的数量关系将会在后续的回归部分进行解析。

图2 中国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按性别、区域的生存函数

图2刻画了12岁到24岁未婚男性和女性青年生存函数KM估计值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区域层面,无论男性还是女性,17岁之后,首次性行为发生的细微区域差异开始出现。总体上说,17

社会学研究

岁到24岁之间的生存率在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最高。三大区域层面,东部和西部之间差异最为明显,而中部的生存曲线基本落在二者之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西部地区的青年比东部地区的青年早约一年开始首次性行为。在三大地区中,从17岁开始,相对于女性,男性生存(保持处子之身)的比例都较低。从20岁开始,东部与中部之间的差异都比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小一些。在20岁时,女性在东部、中部与西部的生存函数估计值分别是80%、76%和71%,所以东部和中部的差异是4%,中部和西部的差异是5%,而西部和东部的差异则为9%。这一差异在男性中则分别为5%,6%和11%。

(二)考克斯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表2所示为样本特征及被纳入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的描述统计,针对全样本运行模型的基础上,我们会分别针对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运行模型,以考察其性别差异特征。表2中百分比为加权后百分比,样本数则未进行加权处理。

表2 样本描述及用于COX模型的解释变量的描述统计

百分比(%)

发生首次性行为百分比(%)

男性 女性

受访时年龄

青少年中期(Middle adolescence)15-16岁 17.7 5.0 2.8

青少年后期(Late adolescence)17-20岁 49.1 17.4 12.9

成年早期(Early adulthood)21-24岁 33.2 46.1 39.3

影响社会代价的变量

性别

男性 50.8 25.5 —

女性 49.2 — 19.2 城乡

农村 51.5 25.7 20.2

城市 48.5 25.1 18.2 区域

西部 23.0 28.1 19.8

东部 45.6 24.5 19.3

社会学研究

百分比(%)

发生首次性行为百分比(%)

男性 女性

中部 31.4 24.9 18.6 家庭结构

亲生父母双全家庭 94.4 25.1 18.8

非亲生父母双全家庭 5.6 30.2 27.1 是否在校生

在校生 46.0 14.4 8.9

非在校生 54.0 34.6 28.3

影响性知识获取的变量

是否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 45.3 12.5 8.4

非独生子女 54.7 13.1 10.7 受访人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18.3 27.0 19.8

高中a 56.4 20.9 16.6

大专及以上 25.3 34.6 24.4 父亲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14.2 29.2 21.9

初中 37.4 24.7 19.0

高中a 32.6 25.7 18.2

大专及以上 15.8 23.3 19.3 母亲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25.5 25.3 21.2

初中 38.0 26.4 18.9

高中 24.8 24.9 18.2

大专及以上 11.7 23.8 17.8 在校时是否学过性教育课程

接受过 34.8 26.7 19.9

未接受过 65.2 24.8 18.8

样本数 22288 11212 11076 表3是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风险因素的考克斯比例

社会学研究

风险模型(考虑设计效应)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性别对于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有显著效应(风险比1.296,p<0.001)。每个年龄层面考虑其他协变量影响基础之上,未婚男性相比于未婚女性高出约30%风险发生首次性行为。

表3 中国15-24岁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的考克斯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考虑设计效应)

全样本 男性样本 女性样本 解释变量 风险比 风险比 风险比 影响社会代价的变量

性别

男性 (1=是) 1.296***

城乡

城市(1=是) 0.817**0.840*0.791**区域

西部a

东部 0.674*0.655*0.697 中部 0.769 0.755 0.785 家庭结构

亲生父母双全家庭(1=是) 0.702**0.705**0.704**是否在校生

在校生(1=是) 1.033 1.107 0.944 影响性知识获取的变量

是否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1=是) 1.298*** 1.293*** 1.310***受访人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a

高中 1.047 1.036 1.065 大专及以上 0.646***0.686***0.596***父亲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a

初中 0.723*0.717*0.724*

高中 0.688*0.668*0.710

社会学研究

大专及以上 0.805 0.748 0.876

母亲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a

初中 1.103 1.171 1.016

高中 1.234 1.340* 1.103

大专及以上 1.216 1.337 1.062

在校时是否学过性教育课程(1=是) 1.057 1.083 1.025

# of Obs 22288 11212 11076

# of failures 4982 2868 2114

Time at risk 170498 85951 84547

model (wald) χ2 179.45 ***78.99 ***149.70***

D.F. 16 15 15

Log PL/Log L -44652.59 -23944.46 -17298.45 注:(1)所有变量编码成为哑变量,1表示“是”,0表示“否”。(2)a 为参照组。(3)在Stata的处理过程中,考虑 Robust SEs. *** p < .001, ** p < .01, * p < .05。

首先解释在全样本、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中均显著的解释变量结果。来自亲生父母双全家庭的青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青年,相比于来自其他类型家庭(比如单亲、继父母家庭等)的青年在每个年龄层级经历其首次性行为的风险要低约30%。这些发现与先前的研究发现相一致,即亲生父母双全家庭对于青年推迟首次性行为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保护因素(Lammers, Ireland, Resnick, & Blum 2000; Newcomer & Udry 1987)。然而,从我们此处的结果,不能确定完整与不完整家庭的差异带来的首次性行为发生时间的风险差异是由于父母资源可及性的不同,还是由于父母离异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学者对于父母离异对于孩童问题行为影响的研究很欠缺,这也给我们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模型结果显示身为“独生子女”的青年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的青年在每个年龄层级经历其首次性行为的风险要高约30%。相应地,对于男性和女性而言,这个高出的风险的数值分别约为30%和31%。这个发现与西方的一些研究结果是可比拟的,如Wildmer(1997)发现,家庭中“有兄长”对于青年的性行为发生时间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之前中国基于区域样本或临床样本的有关青年性行为的实

房事养生不可不懂

房事养生不可不懂! 房事养生篇 谈养生不讲房事如瘸子走路。人的许多病症是因房事不当所致; 人的许多不快是房事失常引起的。 所以,养生必须对房事略懂一二。 一、惜精养神 孟子说:人莫大于食色二欲。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毫无忌讳地谈论饮食文化,相比之下,谈性则色变。 按理而论,食维持生命,色繁衍生命,两者同等重要。饮食需要遵循规律,性生活同样如此。违反规律要受惩罚,这是常人皆知的道理。当今社会里,年过四十的中年人事业和生活都很重,他们中感到身体不适者已不是少数,但有谁会想到,病因与夫妻性生活有关;事业与身体有关。 古代的大禹病患缠身,治水屡败,便向天师癸请教。天师癸说:凡属治理国家大事的纲纪,一定要从考虑自己身体的状况开始。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告诉我们,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其各种行为都要符合自然。 《黄帝内经》中有段论述:上古有道之人,效法阴阳,遵循规律,起居有常,不做违反天道之事,故能神形统一,度百余岁而去。而今一些人则不然,以酒为水,逆天地而为,醉酒**,为极力满足性欲狂泻元精,精枯则神散,故半百而废。 精,人之精华,包括男性的精液、女子的卵和性冲动时的分泌物。 懂得惜精养神的道理十分重要。唐代大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讲:一些人中年后百病缠身,乃青少年纵精施泻落下的病,可惜的是这些人年轻时什么都不信,到老时有所体会,为时已晚。 老子讲:有悟性的人为上士,得道后认真循道,非常自如地驰聘于天地之间;悟与不悟之间的人为中士,随波逐流,既不会坚定地循道,也不敢离道太远;没有悟性的人为下士,不懂得道为何物,觉得道好笑。这恰恰表明了道的高深。因为道永远只被少数有悟性的人所掌握,否则,道就不是道了。 二、夫妻房事 过好性生活不仅是维持夫妻关系的基础,也是保证双方身体健康的大事。所以,要养生必须了解性生活规则。其中房事的忌日,便是其中之一。 夫妻房事忌日与月球引力有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转,导致了潮汐,使得平静的大海涨落而掀起巨澜。人体70%是水分,因此也免不了受月球引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夫妻性生活也有直接关系。 中国六朝时期产生的《素女经》一书,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的方式,谈论了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说: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者不出3年必死。 对于这种规劝,许多人是不信的,但知道后又未必敢以身试法。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传说古人为验证此忌日,为一些乞丐提供费用在这一天*娼,跟踪调查的结果证明了《素女经》的观点。在当代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突然猝死而查不出任何病因,究竟是否与此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不可一概而论。 除此之外,还有些日子男女不宜行房。否则,对身体有所损害。 素女说的这些忌日有: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

2021年关于“青少年对性行为认识”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对性行为认识”调查报告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关于“青少年对性行为认识”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当前, 青少年性行为日益严重, 特别是女孩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感染性病以至艾滋病等现象趋于早龄化,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引起了广泛关注。 青少年跨越性爱防线成洪水猛兽 XX年4月, 海南省某市一职业中学一名初三女生上课时突然腹痛, 并产下一名足月女婴。经事后调查, 该女生与同级男生发生早恋, 未经任何避孕措施就发生了关系。这起突发事件不仅令双方家长尴尬不已, 也使学校措手不及。全国许多地方的调查表明, 青少年性行为近年来迅速增加, 以至有医疗调查机 构称, 寒暑假成了女孩子的流产假, 过去的五一、十_大, 这115人中有婚前性行为的多达61人, 占总数的53.04%, 其中18岁之前发生过性行为的有45人, 最小年龄仅15岁。而在这批调查对象中, 未婚先孕的有55人, 20岁以下的19人, 最小的也是那名15岁女孩。 记者采访中, 一位网吧业主说:如今, 来网吧的绝大多数是青少年, 不少青少年对性的认识已到了极为开放的程度。有个女孩子一个月内就和几个网友上过床, 有的甚至为了十_大伤害。在他们调查的115人中, 做过人工流产的有55人, 占总数的47.83%。做过2次以上的20人, 占17.39%, 最多的竟达6次之多, 首次做人工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1.3岁, 最小15岁。更严重的是, 青少年做流产时更容易寻求不具备资格的医生或诊所, 接受秘密的非法流产或拖延至怀

初中生暴力行为心理分析

初中生暴力行为的心理成因 小骞,14岁,性格外向,爱交友,好胜心强。初一上学期学习成绩很好,被选为班长,对班级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下学期成绩开始下滑,并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学会了抽烟,还和别人合伙“拿”了别人的钱。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们都认为他不宜再当班长了,最后班主任撤销了他的班长职务。从那以后他开始恨老师,认为老师对他有成见,因此经常犯些小错误,对学习也是应付了事。到初二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上课不仅不爱听讲,还故意接老师的话荐,甚至顶撞老师。同时在同学之间也加强自己的“形象”树立,拉帮结伙,让同学给他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随便动同学的东西,随意骂同学,同学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初二上学期11月,他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同学发现后告诉了班主任,经了解,他说是为了吓唬老师的,因为老师对他太不公平,总是找他的“茬”,对他有成见,总是讽刺、挖苦他,不让同学和他在一起玩。 看了这个案例老师们可能都会觉得震惊,学生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转变呢?通过这个案例是否还应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老师的错误还是学生的错误? 暴力行为是指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财务、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现在学生的暴力行为广泛存在,不仅仅是对老师的,更主要的是同学间冲突的升级,而且不再是“后进生”特有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暴力行为仅仅看成是“不遵守纪律”,把学生对老师的暴力行为看成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而应该深入分析其心理成因。 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小骞,14岁,初二,正是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是人生命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生理发育加速,提早进入成熟状态,但是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在精神上想摆脱成人的束缚但又希望得到成人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这一切都可能导致学生在情绪、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问题,在情绪、情感上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的情绪比喻为“疾风怒涛”;在情绪上还容易产生迁怒和移情,在行为趋向上有一定的危险性,往往引发暴力行为。 2、缺乏自制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可能引发其暴力欲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大都是校园内学业的失败者,他们不被校园主体文化所接纳,而内心又充满出人头地的冲动,这种矛盾容易引起暴力行为的发生。小骞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他的教育,因此他缺乏自制力,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了暴力倾向的举动。3、自我概念建立的不清晰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

编号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艺术教育 班级 指导教师 艺术教育系 2014 年 11 月 28 日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 艺术教育2010级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经常发生在幼儿群体中的一种不良行为。对此,许多家长却表现的较为漠视,甚至还觉得小孩就要这样子才有出息,不会在外受欺负。而众多幼儿教师呢,却认为是一种犯错。因此,经常大声呵 斥或者惩罚有攻击他人行为的幼儿,导致他们在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身心得 不到健康发展。近年校园内发生的欺负弱小和儿童打架等暴力事件逐渐增多, 引发了人们对儿童攻击性行为高度的关注。为确保孩子从小都拥有健康的心理,本文专题对学前儿童进行了其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 产生的原因,剖析攻击性行为的差异性,继而提出解决学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 对策。旨在于幼儿教师在对待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保持冷静头脑,客观 认知其自然成长规律,不盲目归结错误缺点,加以合理疏导,帮助幼儿纠正错 误从而健康成长。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学前儿童产生原因差异性引导措施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 儿童的攻击行为在通常情况下,是指学前儿童对他人存在伤害,从而导致被害人受到人身伤害,或者被唤起恐惧心理的一种行为,它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出现,却也常常为我们所忽略。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身体攻击性行为、言性攻击行为,以及间接攻击性行为。据科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中年纪越小的,其表现出的身体性攻击性行为就越多,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攻击性行为也随之减少。按攻击性的行为起因划分,有主动性和反应性二种,后者是指幼儿受到环境的影响所发生的攻击行为,比如被小伙伴骂生气去打对方。 而导致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着多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因素上: 1、环境因素 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影响最大,在好的环境下,幼儿会茁壮的成长,反之,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哪种环境有所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某幼儿园小一班的东东,看见动画片中的红太狼,经常拿平底锅打灰太狼,也在班上拿玩具锅打一同玩耍的小伙伴的头部,导致小伙伴摔倒手臂骨折,造成了一起校园安全事故。因此,幼儿老师要高度重视环境因素的创

揭秘古人房事养生的8个要点

揭秘古人房事养生的8个要点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非常注重养生的,房事养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人的房事养生法也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学会了有利于夫妻生活和谐,更好的维系夫妻感情,下面,专家就来揭秘古人房事养生的8个要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古人对养生保健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见解和方法,如果我们能够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它们,学习其中科学的部分,那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夫妻感情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古人房事养生方法。 1.以静为强,心毋怵荡。性爱贵在宁心静气,排除恐惧、慌乱、烦躁等情绪。这可谓是性爱的“心理准备”阶段。 2.先戏而乐,神合意感。古人明确认识到,前戏是一种乐趣,是性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激起春情,提高性欲。 3.先肾后心,弗欲强之。任何一方未达到良好状态时,均不可勉强。男子不可自力不胜而强举妄为,更不可强迫女性。性爱要先有性的生理冲动,而后再根据心理冲动来实施,这就叫先肾后心。 4.五欲达交,三五至合。这说明性前戏要求男女达到最佳状态,即男子“三至”、女子“五至”呈“五欲”之征。“三至”、“五至”是指一种适合性爱的状态。对男性来说,就是阴茎充分勃起(肝气至),阴茎粗大发热(心气至),勃起坚硬持久(肾气至)。对女性来说,包括脸、口、唇、眉间红润(心气至),眼睑湿润、含情脉脉(肝气至),低头不语、鼻部微汗(肺气至),依偎男性、躯体依人(脾气至),阴户开辟、阴液浸溢(肾气至)。“五欲”即男方激发女方性欲的五种方法:一是缓缓呼气和亲吻,使女方面部发热;二是轻柔拥抱紧贴;三是舌尖相互吮吸,使口内津液增多而滑润;四是轻柔抚摸敏感区域;五是紧抱对方并缓缓摇动,使女方咽部感到干燥而吞咽口水。 5.徐徐迟久,以和为贵。从容安徐、抽送和洽、不疾不暴、柔舒持久,这是古人定义的实质性爱的理想状态和要求。 6.乃观八动,审察五音。古人一向强调,相爱双方都应该获得满足。达到性高潮时,女性会有八种反应动作和五种呻吟声,可供爱侣观察。 7.讲求法式,疗病益身。古代房中术包括许多性爱姿势,据说能治疗某些疾病。但我觉得更应该将之视为一种艺术。 8.弱入强出,行气补脑。性爱后,男性应该在生殖器还呈硬态(生态)时拔出,不能全部疲软(死态)出。这是古人讲究性养生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生恋爱及性行为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恋爱及性行为状况调查 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正处于性成熟时期的青春期,在青春 期的发展过程中最难以把握也最容易埋下问题的便是“性”的发展。目前,随着青少年性发育时相提前、性态度趋于开放,青少年性行 为也随之增加,并产生了日益严重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青少年处 于发育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其生理及心理尚未成熟,是生殖健康的 重点关注人群。 同伴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社会化,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获 得社会支持与安全感,最终找到归属感、成就感等,不断促进自我 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异性交往对自我表现、道德价值、职业准备以及一系列社会角 色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青少年在良好的异性交往中逐渐成长,能 够体验、认识并且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认知,从而促进自我认识的不 断发展和完善[]。良好的异性交往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建立,也可降 低青少年“性”相关问题的发生。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学生对性 行为的态度和与异性交往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青少 年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分别选取XX市某 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各2所,第二阶段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 二年级分别抽取3个班级,高一抽取6个班级,将被抽取班级的所有

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92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5份,有 效率为91.93%,其中男生844名,女生931名;小学生566名,初中生604名,高中生595名。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2.86±1.86)岁, 其中小学生为(10.53±0.60)岁,初中生为(12.97±0.35)岁,高中生为(14.98±0.35)岁。 1.2 调查方法和相关定义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XXXX年9月对调查对象进行自填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 口学特征,对性行为的态度和异性交往情况等。异性交往是同伴交 往中的一种。同伴交往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 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交往关系。本研究中“异 性交往”泛指调查学生在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异性学生建立起来 的交往关系。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对问卷进行录入和 核对。应用SAS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性行为的态度有32.35%的对象对异性间的性接触表示理解,45.33%表示反对。对于婚前性行为,反对的比例均较高。对于未婚 妈妈,“可以理解”和“难以接受”的比例分别为41.96%,31.87%。见表1。 2.2 异性交往情况与异性交往没有异常感觉的比例最高,达 59.66%(1053/1765);愿意采取的方式最多的是小团体活动,占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精力和体力异常旺盛,很多外显性的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凸显了出来。攻击性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具有攻击性的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被攻击方的人格的发展,有现象表明,初中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分类不同,而且引起攻击的原因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帮助恢复;矫治 所谓攻击性行为是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此,攻击性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财富,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攻击性行为的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欺侮他人,比如逆反与反抗行为。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洛伦兹),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经历。 1 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父母的教养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在教养态度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中,应注意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影响会使父母产生新的行为方式,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家庭家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原因。许多学者经广泛地研究得出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给出罢了一下策略: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原因对策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攻击性行为总是以社会评判标准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的动机与目的,又要考虑其行为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的三要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成因

中学生常见心理行为表现

一、逆反心理 这是个体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听话、不受教、专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顶牛的个体,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其行为表现为: 1、对正面教育不认同、不信任,认为老师、家长总像小时候一般讲故事骗人; 2、对先进人物进行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 3、对一些不良行为倾向则持欣赏、赞同态度。 中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1、个体内在的成人自我常主导个体对任何人和事物持批评态度; 2、教育的可信任程度不高或者是教育方法、手段、地点出现失误而带来消极后果。 二、焦虑症 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中学生情绪障碍的一种,其表现主要有: 1、对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如第二性征的出现感到惶惑不安或因此四处求医问诊; 2、怕与某人或心爱的人和物分离、担心意外会降临其身上; 3、常对未来的事情出现毫无根据的担扰,在生人和陌生环境中坐立不安、浑身冒汗甚 至颤抖等。 中学生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父母的影响 父母亲某方的焦虑性倾向往往会直接“传染”给孩子们; 2、家庭环境不良 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多争吵、亲人生病或死亡等; 3、教育方法不当 如过分溺爱导致个体独立性差、面对复杂的社会冲突时束手无策导 致焦虑、或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个体高度紧张、对任何人都觉得胆战心惊; 4、对自己期望过高 如总对自己的学习和其他生活、社交行为表现不满而产生焦虑; 5、对自身身体的发展变化不理解而产生焦虑。 三、抑郁症 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由个体心理因素引发的心理疾病;其临床表现为: 1、典型特征是不愿与人交往 孤独离群 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十分淡漠 2、自我责备、自我贬低 一些病案个体总认为自己笨 同时又十分敏感 总将老师或 他人对第三者的批评揽上自身 久而久之悲观低落情绪缠绕心头而失去进取心 3、具周期易发性 个别患者会表现得固执、烦躁不安易发脾气 具有周期的喜怒无常 且发作前无先兆 有时甚至伴有挑衅行为和破坏性 攻击性 行为倾向 4、各种伴随身体症状 如头疼、腹痛、失眠、食欲不振、消瘦、全身游走性瘙痒或疼 痛等。 中学生抑郁症的成因主要有 1、感情上受到巨大打击:如亲人过世、父母关系紧张、好友离去等带来的情感负担过重 2、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如学业不好,特别是在关键考试中(如开学考试失利)或者有生理缺陷等; 3、不良性格的影响:如过于内向、孤僻 4、家长“传染”:患抑郁症的父母会直接将病症“传染”给孩子 5、攻击性的内抑转化:一些患者失去自尊自信后的攻击倾向不能转化为行为而只能郁积在

房事养生 学

房事养生学——养生第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宋书功 所谓养生,似乎是保养生命,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但这种解释是含糊的,笼统的,还不能作为「养生」一词的完整定义。 科学的养生观应当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认识。狭义的养生是生命个体的行为,亦即个人行为,是指个人的饮食起居、活动劳作、防病治病、药物滋补、房事调节等方面,以保证生命健康的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种个人行为的养生在养生学上称作后天养生。一般人多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或者是中年以后感到体质衰弱才行养生之事。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古今养生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养生始于人之初,如古代的老子、嵇康,现代的谢觉哉、胡厥文、马寅初、冰心等,他们都是一生从小到老都注意养生的人。 广义的养生除后天养生外,还应该包括先天养生,即指父母辈的婚姻、房事、优生优育等,说得明白点,就是一个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素质良好的生命体。 因此,从人类生命学的意义上来讲,先天养生就不祇是个人的行为,应该视作部落、民族、国家的整个社会的行为。每个人的后天养生,都是下一代的先天养生,这样才能使子孙兴旺、社会发达、国家康强。而在这诸多养生事宜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房事养生。所以说房事养生学是养生第一学。 人的生活享受是什么?性生活在人的生活中占什么位置?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往往避而不谈,祇是说物质生活的享受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古人对这个问题却很直截了当。《孟子》曰:「食色,性也。」《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性生活是人的本能,它跟吃饭一样是人不可缺少的最大欲望。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谈到了人类的两大生产,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殖。有学者认为人类自身的生产要比生活资料的生产更重要,因为生殖才能使人类繁衍,而饮食是服务于生命、服务于生殖的。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乱婚、群婚、纵欲甚至如现代式的「性解放」,也出现过性忌讳、性禁锢以及「灭人欲」等现象,这些都是对性的本质的扭曲。性既然是关系到子孙兴旺、民族繁荣、国家昌盛的大事,我们怎么可以不去严肃认真地加以研究呢?古人把这种研究称之为房事养生学,今人称之为性保健,其实质是一样的。它是养生第一学,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 中国房事养生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学术精湛,是人类文化园囿中的十分珍贵的瑰宝,是应该予以认真总结和研究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古代的贤哲们对于房事养生学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当今世界上无论在性学界还是医学界,无不为之赞叹。其主要成就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关于婚姻的研究 1、婚姻不取同姓 婚姻是一种文化现象,当先民从无婚姻到有婚姻,这是一种文明的走向。初民愚昧无知,成熟之男女,出于其性本能、杂交、乱交是很自然的事情,到了母系社会的一妻多夫,及父系社会的一夫多妻,虽然对上述杂交现象得到了限制,但其中的血缘婚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人口的质量及生命的年寿。据考察,夏朝和商朝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是18岁,跟牛、马、狗的寿数差不多。当然,生命的寿夭有多种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当属人的先天素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又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直到春秋时期,才逐渐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探讨解决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方法,让广大的教师和家长汲取经验和教训,正确的教育学生促进其发展。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并运用“爱心+耐心”的灵活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尽心尽力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一、前言 小学生中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的习惯养成培养不到位,其次是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造成的,当然也与家庭教育方法粗暴分不开。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很容易造成学生自身不良的发展,如学习不刻苦、上课精力不集中、好斗等;还容易造成班级秩序的混乱,引起躁动,特别不利于班级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还可能影响到在社会上的声誉;有时还可能造成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影响家庭与学校的交往和联系等等。矫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师需要关心、耐心、爱心,积极和家庭联系,达成共识,使用适当的方法,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正确的调整其心理因素,让学生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正常发展。为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统计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二、研究对象的状况描述 周刚,男孩,1996年10月出生,是家中的独子。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二年级时稍微调皮,但不是老师和同学关注的主要目标。上三年级时,上课经常爱插嘴,言语带有取乐性质,脑筋灵活,但是就是喜欢捉弄同学,表现出脾气暴躁,好打架。尤其是四年级的时候,下课后,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儿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儿死命抱住其它男孩搞恶作剧,一会儿又挥拳欺侮小同学,有时还跑到其它班级去惹是生非,几乎天天都有受他欺侮的学生来办公室告状。由于他的不良行为,同学们都挺怕他的,没人愿意理睬他,更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周刚的原班主任一提起周刚就连连摇头,对他没有好办法,有效的办法也只能让他安静一天、半天。据周刚自己说,爷爷和爸爸脾气都很急躁,易怒,不容易克制自己的情绪。据同学反映,周刚爸爸很凶,如果不听话,首先是“屁股伺候”。与其父交谈,其父显得力不从心,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了,打也打,骂也骂,可就是……只能靠你们老师了……”通过五年级一学年的转化和这学期近几周的养成教育和观察,周刚有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是班上的纪律委员。

青少年的性心理特点

青少年的性心理特点 性心理是指有关性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性意识、性情感、性观念、性需求以及对性的自我调节等。健康的性心理是指上述各方面既符合社会文化的道德规范,又有利于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康的性意识包括正确的性别认同、正确的性对象和正确的性行为意识。健康的性情感包括正常的异性吸引、从友情到爱情的转化以及情爱与性爱的结合等。健康的性观念应当是符合科学、合乎自然和道德规范的。健康的性需求应当是受健康的性观念、性情感和性意识约束的。总之,健康的性心理应当是社会、心理和生理三方面在性问题上的和谐统一。为此,中小学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另一方面要提倡青少年心理的自我调节。 科学调查表明,女孩子主要从月经初潮、乳房发育、阴毛产生以及整体上的女性感等方面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在成熟,意识到自己很想注意异性并对生殖方面的问题产生兴趣。男孩子主要从变声、阴毛产生、阴茎能勃起、遗精以及整体上的男性感等方面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在成熟,意识到自己很想注意异性并对生殖方面的问题产生兴趣。总之,青少年性意识的产生,来源于他们身体上的变化,尤其是性器官、性机能的变化,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性的兴奋和冲动。这些变化使他们开始关注性、关注生殖知识和两性关系,并对文学作品、医学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有关性爱的描写产生兴趣。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异,开始关心自己的容貌和打扮,并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愿望。 我国科学家将青少年性意识的表现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疏远期;爱慕期(异性狂热期);浪漫恋爱期。疏远期一般从儿童末期开始,到少年中期结束,女孩子的这一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和激烈。爱慕期一般从少年初、中期开始,到青春期的中、后期结束,是青少年异性意识的表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浪漫恋爱期一般从青年初期的中后阶段开始,是青春期异性意识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 青少年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自己正确的性意识:一是要培养性的控制能力。青少年在对异性青少年感情冲动时,有的有时会对异性青少年表现出热烈、亲昵的举动,但是切不可放纵欲望,甚至出现不道德的行为。青少年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应当多投入到学习和其他兴趣当中,不应沉湎于性的幻想、寻求性的刺激;二是要与异性正常交往。这种交往有助于培养自己对异性的正常心理反应。有一种偏见,认为青少年与异性交往都是由性的欲望和性意识引起的,一见到男女交往就认为是谈“恋爱”。这种错误观点不仅严重妨碍男女青少年的正常来往,而且容易导致男女青少年心理上的扭曲。事实上,男女青少年分隔得越严,性心理的问题就越会显得讳莫如深、神秘莫测,男女青少年一旦接触,心理上反而会更加敏感;三是要避免性的刺激。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模仿能力高,但是分析判断能力差,有的有时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越轨行为。因此,青少年应当培养广泛的兴趣,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减低对性的关心。

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的个案分析

关于幼儿攻击行为的个案分析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攻击行为;分析; 一、案例分析:(小班) 刘子轩的“攻击性”行为,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户外活动时。小班幼儿做操都要求踩在一个小圆点上,这是我们按幼儿个子的高矮排的。做操前,老师都会带幼儿绕圆圈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每次他踩在自己的点上就不肯走了,也不许其他幼儿踩在他的点上,否则就会动手推开他们。做操的过程中,他经常不做,还时常推周围的幼儿,看到别人被他推倒在地,他会笑得很高兴。 小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为防止掉队,我们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要求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排队走的时候,刘子轩经常会故意紧紧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不让其走;有时又不让后面的幼儿拉自己的衣服,否则会动手打人。 刘子轩喜欢用积木搭建手枪、大炮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幼儿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幼儿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积木。当他搭好一支手枪,总是很炫耀地朝其他幼儿“砰砰”开枪,然后骄傲地说:“看,我有手枪,我是警察!”。分析:刘子轩是独生子女,父母,亲人等对他都宠爱有加。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如果家长对幼儿采取溺爱的教养方式,那么娇宠和放纵会导致幼儿为所欲为,使他们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情绪。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教育科学学院陈霞 一. 什么是攻击性: 1.根据攻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言语攻击是用口头,文字,表情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动作攻击是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或用武器对他人的攻击。 2.根据攻击的动机不同可以分为报复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报复性攻击的目的在于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对方,给他人造成痛苦的行为;工具性攻击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3.根据攻击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处罚性攻击和内罚性攻击。处罚性攻击的对象是针对他人或他人的财物;内罚性的对象是自己。 4.从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看,可以分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和被认可攻击。违反社会准则的攻击称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是捍卫群体的道德标准,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行为;被认可的攻击是介于亲社会攻击和反社会攻击之间的攻击。 二.儿童攻击性的发展特点: 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呈上升趋势,四岁后达到高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以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的幼儿往往在家长的和成人的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性行为。 4.攻击性行为随年龄而变化。2—3岁幼儿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他们的攻击性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龄儿童多采用叫绰号,奚落,戏弄等方式。年长儿童攻击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是敌意性攻击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6.在攻击性意图上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识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 7.攻击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无论对男女性都适用。 三.什么导致了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例如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家庭的影响等等。 1.生物因素。研究表明,在儿童的攻击性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郑州市中原区育华学校 李一帆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低龄犯罪”,“校园暴力”,“欺负弱小”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注。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小时候,孩子不自主的愤怒典型表现包括又蹦又跳、哭闹和尖叫;慢慢长大时,这种情绪激动的、任性的、不受支配的表现逐渐减少,而报复性的攻击逐渐显露,表现为摔东西、抢夺、抓掐、咬人、骂人、顶嘴和固执己见。家长认为在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足为奇。有些教师也认为这也许只是小学生当时选择的一种发泄当时情绪的方式。因此,孩子也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我校位于郑州市的西郊城乡结合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我们的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将近70%—80%的孩子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了生存,这些孩子的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管理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存在的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认识非常肤浅,有的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是有本事,不被人欺负。如果被欺负了,家长就认为不还回来能行吗?在我校,我们常可看到学生违反纪律、打架、辱骂他人等行为,有些孩子一星期至少要发生一两回这种事情,这些孩子常常惹事生非,给教师、家长增添不少苦恼和麻烦,既干扰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及身心健康。由于同学和班组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都有意回避他,不理睬他,使他成为一个被孤立的人,而这种被冷落在其心中转化为进一步的愤怒和怨恨,他故意惹对方生气,攻击他人,挑起争端,同学也因此更不愿意接近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中小学生日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The questionnaire of majo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ssive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就青少年来说,攻击行为易招同伴的排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交往困难,影响学习与技能习得。由于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在校往往受到批评,在家受父母责骂、惩罚,易引起自卑或产生强烈的愤恨与逆反情绪,影响人格的正常发展,可能导致将来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这里对具有高度攻击性的初中学生的操作(作者在逗我?)定义为,在日常行为与交往中,具有明显的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的初中学生。 本问卷由郑全全、陈秋燕,在参考Buss AH等人1957年编制的敌意问卷(the hostility Inventory)和(1992年)建构的攻击性问卷(the aggressive questionnaire),以及Dodge KA 等人于1987年编制用于鉴别反应性与前摄攻击性儿童的教师评价量表的基础上,经调查研究,于2002年独立编制而成。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特征及其指标,为及早防止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为诊断、矫治具有严重攻击性行为的学生提供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科学依据。 内容及施测方法 本问卷为他评问卷,包括4个维度:行为、认知、情绪、言语,共23个条目,采用1~4四级评分,即1分=很不符合,2分=基本不符合,3分=基本符合,4分=很符合。 他评问卷,应由熟悉学生至少1年以上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学校行政管理者填写。信效度 行为、认知、情绪、言语α系数分别为0.844、0.737、0.575、0.568,问卷总的为0.865。 评价效度时,可与学生平时操行记录做对比,同班同学评价,或学生自我评价。 结果分析与应用 维度构成项目: 1行为:包括6、8、9、12、14、16、18、21共8条,反映具有典型攻击性行为的初中学生的外显表现。 2认知:包括3、7、10、17、19、20、23共7条,反映认知倾向。 3情绪:2、5、13、15、22共5条,反映情绪表现。 4言语:包括1、4、11共3条,反映言语表现。 第9、16项反向计分。 23项得分之和即为总分,反映被测者总状况。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指导语: 本问卷用于探究初中具有高度攻击行为学生的主要特征与表现特点。攻击性行为指以身体、言语或利用其它物体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如:言语上威胁他人,打人,欺负伙伴,粗暴的干扰他人。请你仔细阅读问卷题目,对照现实中耳闻目睹的真实情况评定题目所述内容是否符合真实情况,然后用圈“Ο”将适当的评定项目于对应的数字圈出,1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R 性别:男年龄:16岁身体状况:体格健壮家庭状况:父母离异 二、典型事件: 小R脾气暴躁,常为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性格倾向属于偏激型,但他冷静清醒后,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后悔不该如此粗鲁。且多次逃学,最远的地方逃到过中朝边界的丹东,还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有染。 做事情我行我素,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不服班干部管理。一次班长因班纪律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被他打得鼻青脸肿。 平时还好出歪点子,唆使他人干坏事,如班级一次同学生日晚会,当主持人将所有蜡烛点燃后,他叫另一同学突然把电闸关掉,趁教室一片漆黑之际,将溶化的蜡烛洒向周围同学身上,闹得同学不开心。 一次他主动策划同学逃离学校,逃跑的同学逃到苏州,七天后被苏州铁路警署拘留。当老师将其领回时,小R说是其他同学为他出的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的诱惑下才去见见世面。 上课故意扰乱纪律,与老师顶撞,辱骂老师,使得教学经常无法正常进行。 三、原因分析 通过与其父亲交谈,向原中学班主任了解,知道小R过去并非这样,小学五年级之前曾一直是班级优秀生,他的变坏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 1、家庭的变故和教育方式失当 小R年幼时,父母关系良好,虽说双方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都十分疼爱这个独生子。母亲曾下过乡,属回城知青,由于社会变革,母亲所在单位效益日渐不好终被裁员下岗,父亲则赶浪潮先行下海经商做生意。母亲下岗后承包了一个舞厅,由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意识逐渐异化,父亲忙于生意场上奔波,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双方感情不断恶化,整天争吵不休,导致最后分道扬镳。其时,小R正逢小学毕业,不安宁的家庭自然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虽然他被法院判给父亲,但他有一股很强的恋母情结,周末常去母亲处居住。 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父亲甚为恼火,棍棒相加,体罚替代教育,终无济无事,更助长了他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