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技术比较Quest SharePlex Vs DSG RealSync

复制技术比较Quest SharePlex Vs DSG RealSync
复制技术比较Quest SharePlex Vs DSG RealSync

Quest 公司的SharePlex 与DSG公司RealSync比较

组织创新与变革(完整版)

组织创新与变革 课前秀——谁动了我的奶酪 迷宫里住着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他们在迷宫里历经风险寻找到奶酪,并就在附近安居,建立起他们的生活模式。一天,两只小老鼠突然发现原来他们赖以生存的奶酪不见了,他们立刻想也没有想就穿起他们的跑鞋去迷宫深处寻找新的奶酪,并找到了一些奶酪。两个小矮人却没有这样做,起先,他们以为是谁和他们开玩笑,就在奶酪周围四处寻找,但是没有找到,他们陷入了迷茫,“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其中一个小矮人说,“我们失去的一定会有人给我们补偿的。”但是很多天过去了,他们依然一无所获。另一个小矮人认为,与其这样盲目的找下去还不如到迷宫深处寻找新的奶酪,他克服了自己心理的压力和同伴的劝阻终于找到了新鲜的奶酪,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管理启示: 一则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提示你在今天变革时代笑对变化、取得成功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你就可以获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是书中的“奶酪”无论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际关系,还是爱情、金钱……在故事中,你会发现,当面对变化时两只老鼠做的比两个小矮人要好,因为他们总是把事情简单化;而两个小矮人所具有的复杂的脑筋和人类的情感,却总是把事情变得复杂化。这并不是说老鼠比人更聪明,我们都知道人类更具智慧。但换个角度想,人类那些过于复杂的智慧和情感有时又何尝不是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呢? 当你观察故事中四个角色的行为时,你会发现,其实老鼠和小矮人代表我们自身的不同方面—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当事物发生变化时,或许简单行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和益处。 在管理工作中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还固守着企业原先赖以成功的模式生活着,当有一天,我们发现外面的环境已经完全变化的时候,我们是否手足无措? 变革,而不是稳定,成为当今的准则。以前变革只是渐进而间断发生的,今天的变革则是激进的、持续的。百事可乐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韦恩·卡洛威坚持认为,最坏的管理法则就是“没有损坏,就不要修补”。而现在,他倡导在当今的形势下,“即使东西没有损坏,你也要主动打破它,因为它很快就会落伍”。 马云说:“变革不是一时的,而是时时的。在信息时代,变化才是最好的稳定。”

数据镜像复制技术

数据镜像复制技术 大型的业务系统中,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如市场数据,客户数据,交易历史数据,财务管理数据、社会综合数据、生产研发数据等,都是公司至关重要的资产,它不仅关系着整个业务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还可能关系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数据系统中,存储设备的安全和高可用性与数据库软件系统一样,都至关重要的一旦数据丢失,就有可能面临着百万、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正因为如此,一个大型数据库系统要具有高安全、高可用性,就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 l有遭受失败的能力 l有单独的服务和资源管理的能力 l通过一种类型的Cluster进行操作 l关键概念是失败转移(takeover) l与容错不同(容错失败是不可见的) 持续可用性CA( Continuous Availability) l一对或Cluster系统,支持100%联机运行 l高度分布式系统 l设计有多层冗余 l设计有客户端自动失败转移 l为非单点失败而设计 l为非计划停机事件而设计 在数据库系统设计中,常用到的系统结构图如: (图2) 如图所示中,数据库软件、主机、HBA卡和网络交换机一般都采用双机方式,通过多台设备间的Active-Active工作方式来保障系统中的高可用性。不过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系统中,只有存储是单台设备。虽然存储设备内部可通过双控制器、双电源和RAID组来实现内部的冗余,但从存储设备整体而言,仍然存在许多单点故障,比如控制器的背板,

磁盘扩展柜等;这与主机和网络层的高可用工作方式是不匹配的。一旦存储设备发生整体故障,将会直接引起整个系统瘫痪,甚至造成数据丢失,给使用者带来具大的损失。 1.1 卷镜像复制和RAID镜像卷 为了提供存储设备的高可用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再增加一台备用存储设备,由两台存储设备负责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存储服务,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和数据存储服务器稳定。根据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工作方式的不同,数据同步和复制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卷镜像复制方式,第二种是RAID镜像卷方式。 卷镜像复制工作方式的系统结构图如下: (图3) 左侧存储为主存储设备设备,右侧为备用存储设备,再通过卷镜像复制软件、数据备份软件、网络层的存储虚拟化设备、存储设备自带的卷镜像复制功能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主、备两个存储之间的卷镜像复制,以此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备份存储设备也可以作为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存储服务功能的一种后备方式,一旦主存储设备发生故障,就需要自动或手动的切换到备份存储设备上,这种切换实际上是主存储设备生产卷到备份存储设备的镜像卷的切换,经常会导致数据库不一致,数据库重起,切换时间过长等问题。。 RAID镜像卷工作方式的系统结构图下:

Oracle数据库同步技术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技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Oracle自己提供的数据同步技术和第三方厂商提供的数据同步技术。Oracle自己的同步技术有DataGuard,Streams,Advanced Replication和今年 刚收购的一款叫做GoldenGate的数据同步软件。第三方厂商的数据同步技术有Quest公司的SharePlex 和DSG的RealSync。下面对这些技术逐一进行介绍。 一、DataGuard数据同步技术 DataGuard是Oracle数据库自带的数据同步功能,基本原理是将日志文件从原数据库传输到目标数据库,然后在目标数据库上应用(Apply)这些日志文件,从而使目标数据库与源数据库保持同步。DataGuard 提供了三种日志传输(Redo Transport)方式,分别是ARCH传输、LGWR同步传输和LGWR异步传输。在上述三种日志传输方式的基础上,提供了三种数据保护模式,即最大性能(Maximum Performance Mode)、最大保护(Maximum Protection Mode)和最大可用(Maximum Availability Mode),其中最大保护模式 和最大可用模式要求日志传输必须用LGWR同步传输方式,最大性能模式下可用任何一种日志传输方式。 最大性能模式:这种模式是默认的数据保护模式,在不影响源数据库性能的条件下提供尽可能高的 数据保护等级。在该种模式下,一旦日志数据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事务即可提交,不必等待日 志写到目标数据库,如果网络带宽充足,该种模式可提供类似于最大可用模式的数据保护等级。 最大保护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日志数据必须同时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和至少一个目标库 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事务才能提交。这种模式可确保数据零丢失,但代价是源数据库的可用性,一旦日志数据不能写到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源数据库将会被关闭。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一种可确保数据零丢失的数据同步解决方案。 最大可用模式:这种模式在不牺牲源数据库可用性的条件下提供了尽可能高的数据保护等级。与最 大保护模式一样,日志数据需同时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和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事务才能提交,与最大保护模式不同的是,如果日志数据不能写到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源数据库不会被关闭,而是运行在最大性能模式下,待故障解决并将延迟的日志成功应用在目标库上以后,源数据库将会自动回到最大可用模式下。 根据在目标库上日志应用(Log Apply)方式的不同,DataGuard可分为Physical Standby(Redo Apply)和Logical Standby(SQL Apply)两种。 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在这种方式下,目标库通过介质恢复的方式保持与源数据库同步,这种方 式支持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和数据类型,一些对数据库物理结构的操作如数据文件的添加,删除等也可支持。如果需要,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可以只读方式打开,用于报表查询、数据校验等操作,待这些操 作完成后再将数据库置于日志应用模式下。 Logical Standby数据库,在这种方式下,目标库处于打开状态,通过LogMiner挖掘从源数据库传 输过来的日志,构造成SQL语句,然后在目标库上执行这些SQL,使之与源数据库保持同步。由于数据 库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可以在SQL Apply更新数据库的同时将原来在源数据库上执行的一些查询、报表等操作放到目标库上来执行,以减轻源数据库的压力,提高其性能。 DataGuard数据同步技术有以下优势: 1)Oracle数据库自身内置的功能,与每个Oracle新版本的新特性(如ASM)都完全兼容,且不 需要另外付费; 2)配置管理较简单,不需要熟悉其他第三方的软件产品; 3)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支持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和数据类型;

SQL SERVER 的数据库复制

SQL SERVER 的数据库复制数据库的复制是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程序中常用的一种数据拷贝技术,它将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拷贝到通过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或Internet网络连接的不同站点或同一个服务器中的不同数据库中,并能够自动保持这些数据的同步,使各个拷贝具有相同的数据。 一、SQL SERVER复制技术 (一)、复制结构 SQL SERVR 数据复制基于“出版—订阅”模型,它由出版者、分发者和订阅者三种服务器构成。出版服务器标识其数据库中的哪些数据用于复制,并检测这些数据的变化和维护该站点中的所有出版信息。 分发服务器中建立一个或多个分发数据库,用来保存出版服务器的出版物,并向订阅者传递它们所订阅的复制数据。 订阅服务器用于存储复制数据和接收对复制数据的更改,SQL SERVE 7.0还允许修改订阅服务器所接收到的出版物。 出版服务器所出版数据的最小单位为条目,出版条目可以是数据库中的表或存储过程。SQL SERVER允许对所出版表添加纵向或横向过滤器,从而使出版条目中只包含表中的某些列或其中的某些数据行,一组出版条目的集合构成一个出版物。 订阅服务器对出版物的订阅方式有推式订阅和拉式订阅两种,SQL SERVER中的每个出版物均支持推式订阅和拉式订阅这两种订阅方式。所谓推式订阅是指当出版物内容被修改时,由出版服务器通知订阅服务器,而不需要订阅服务器进行查询。推式订阅的优点是订阅服务器能够及时了解出版数据的改变情况,但它相应加重了出版服务器的负载。所以,推式订阅适合于需要近乎实时要求的数据复制。 拉式订阅是指由订阅服务器定期轮询出版服务器中出版物的内容是否改变,之后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复制。拉式订阅能够减轻出版服务器的负担,所以常用于拥有大量订阅者的数据复制领域。此外,拉订阅也适合于移动用户,因为移动用户与出版服务器间没有永久固定的通信连接,他们采用订阅方式,只是在需要时才查询出版物内容的变化情况。 (二)复制代理 SQL Server 复制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各种复制操作通过不同的复制代理实现。SQL Server 中的复制代理包括: 快照代理:快照代理运行在SQL Server 代理服务环境下。其功能是:为复制准备表结构、初始化出版表和存储过程的数据文件、将出版物快照存储到分发服务器的分发数据库中、并记录分发数据库的同步状态信息。每个出版物在分发服务器上均运行着自己的快照代理,并通过快照代理与出版服务器连接。 日志阅读代理:将用于复制的事务从出版服务器的事务日志中拷贝到分发数据库。每一个使用事务复制出版的数据库在分发服务器上均运行着自己的日志阅读代理,并通过该代理与出版服务器连接: 分发代理:将保存在分发数据库中的事务或出版物快照传递到订阅者。分发代理运行在SQL Server 代理服务环境下,可以直接使用SQL 企业管理进行管理。对于快照复制和事务复制,如果在配置推订阅时采用立即同步(所谓同步是指维护出版服务器上

三种大屏技术对比

液晶拼接与背投(DLP)、等离子(PDP)的技术对比 背投原理简析 背投的实现原理很简单,在设备内部设置一部投影机,发出的图像经透镜放大后投射到屏幕背面,就是背投。正是基于这种原理诞生的背投,由于采用不同的投影机种类,主要可分为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DLP(数字光处理)等几种。CRT背投属于背投阵营中的低端产品,而其它几种背投则对应地为高端产品,其中以DLP背投最为出色,其图像清晰度、亮度、色彩、可视角度以及体积来看,均比传统CRT背投有了很大提高。以下文中所述背投均指DLP背投。

优点:廉价的低端显示方案。 缺点:体积与重量过大,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加快背光灯老化。 等离子原理简析 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也称电浆效应。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有红绿蓝荧光粉的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优点:颜色鲜艳、高亮度、高对比度缺点:耗电与发热量很大,严重灼伤现象,画质随时间递减。 液晶原理简析 液晶是利用液状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的原理。由于组成屏幕的液状晶体在同一点上可以显示红、绿、蓝三基色,或者说液晶的一个点是由三个点叠加起来的,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过电压来刺激这些液状晶体,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不同比例的搭配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色彩。液晶本身是不发光的,它靠背光管来发光,因此液晶屏的取决于背光管。由于液晶采用点成像的原因,因此屏幕里面构成的点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细,纵横的点数就构成了液晶电视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 优点:高分辨率、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长寿命、无辐射。 缺点:拼接缝稍大。 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PK 目前主流的平板显示技术主要有液晶显示技术和PDP等离子显示技术。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这两种显示技术。 1.使用寿命 大屏幕显示器由于其不菲的造价,所以使用寿命成为其首要问题,理论上讲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屏的寿命都可以达到6万小时,不过由于这两种显示技术的发光原理不同,使得实际应用中差异很大。等离子显示器中的每个像素单元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灯泡,由于使用白炽灯泡,图像质量会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而变差,虽然目前的技术能够目前的技术能够使等离子显示器工作时间达到60,000个小时,但可能使用到20,000小时的时候背光就会出故障,导致显示质量下降一半。并且等离子如果长期播放一个固定的图像,会在屏幕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残影)也就是“烧屏”,例如,如果观看一信号太久,屏幕一角的台标就可能烙印在屏幕上,在观赏其它信号时仍看得到其残影。通常情况下,连续观看10~20小时就能造成看得见的残影,截至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法。由于液晶电视工作原理不同(利用液状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发光成像的原理。组成屏幕的液状晶体有三种:红、绿、蓝三基色,

数据库同步更新

数据库同步更新 一、两类方法实现数据库实时更新 1、简单表更新可通过创建触发器实现时时更新,如果数据量大的话,不建议此类。x 2、数据量大的话,可通过数据库复制技术实现。 二,方法概述: 复制是将数据或数据库对象从一个数据库复制和分发到另外一个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同步,从而使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保持一致。使用复制,可以在局域网和广域网、拨号连接、无线连接和 Internet 上将数据分发到不同位置以及分发给远程或移动用户。 一组SQL SERVER2005复制有发布服务器、分发服务器、订阅服务器(图1 复制服务器之间的关系图)组成,他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书报行业的报社或出版社、邮局或书店、读者之间的关系。以报纸发行为例说明,发布服务器类似于报社,报社提供报刊的内容并印刷,是数据源;分发服务器相当于邮局,他将各报社的报刊送(分发)到订户手中;订阅服务器相当于订户,从邮局那里收到报刊。在实际的复制中,发布服务器是一种数据库实例,它通过复制向其他位置提供数据,分发服务器也是一种数据库实例,它起着存储区的作用,用于复制与一个或多个发布服务器相关联的特定数据。每个发布服务器都与分发服务器上的单个数据库(称作分发数据库)相关联。分发数据库存储复制状态数据和有关发布的元数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为从发布服务器向订阅服务器移动的数据起着排队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实例充当发布服务器和分发服务器两个角色。这称为“本地分发服务器”。订阅服务器是接收复制数据的数据库实例。一个订阅服务器可以从多个发布服务器和发布接收 数据。 (图1) 复制有三种类:事务复制、快照复制、合并复制。

事务复制是将复制启用后的所有发布服务器上发布的内容在修改时传给订阅服务器,数据更改将按照其在发布服务器上发生的顺序和事务边界,应用于订阅服务器,在发布内部可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快照复制将数据以特定时刻的瞬时状态分发,而不监视对数据的更新。发生同步时,将生成完整的快照并将其发送到订阅服务器。合并复制通常是从发布数据库对象和数据的快照开始,并且用触发器跟踪在发布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上所做的后续数据更改和架构修改。订阅服务器在连接到网络时将与发布服务器进行同步,并交换自上次同步以来发布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之间发生更改的所有行。 1、复制实例 这里以配置一个事务复制来说明复制配置过程。 试验在同一台机器的二个实例间进行,实例名分别是SERVER01、SERVER02 。将SERVER01配置发布服务器和分发服务器(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本地分发服务器”),SERVER02配置为 订阅服务器。在本例中将SERVER01中一个DBCoper库中person表作为发布的数据,在发布前请确保person表有主键、SQL SERVER 代理自动启动、发布数据库是日志是完整模式。第一步:完全备份SERVER01 DBCopy数据库,在SERVER02上恢复DBCopy数据库(复制前的同步,使用发布的源和目标数据一致) 第二步:在SERVER01上设置发布和分发A 在SERVER01的复制节点—>本地发布右键选择新建订阅(图2) ()(图2) B B 在新建发布向导中首先要求选择分发服务器,本例选择本机作为分发服务器,选择默认值。(图3)

几种容灾数据复制技术的比较

一、概述 近几年来,容灾已经成为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课题。很多容灾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对用户来说也有很广阔的选择余地。但由于容灾方案的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用户很难搞清其中的优劣以确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状况的容灾解决方案。本文我们就容灾建设中的备份及复制技术做一个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客户的数据中心容灾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目前有很多种容灾技术,分类也比较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区分为离线式容灾(冷容灾)和在线容灾(热容灾)两种类型。 二、离线式容灾 所谓的离线式容灾主要依靠备份技术来实现。其重要步骤是将数据通过备份系统备份到磁带上面,而后将磁带运送到异地保存管理。离线式容灾具有实时性低、可备份多个副本、备份范围广、长期保存、投资较少等特点,由于是备份一般是压缩后存放到磁带的方式所以数据恢复较慢,而且备份窗口内的数据都会丢失,因此一般用于数据恢复的RTO(目标恢复时间)和RPO(目标恢复点)要求较低的容灾。也有很多客户将离线式容灾和在线容灾结合起来增加系统容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目前主流的备份软件主要有: l Symantec Veritas NetBackup l EMC Legato NetWorker l 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l Quest BakBone NetVault 三、在线容灾 在线容灾要求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同时工作,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有传输链路连接。数据自生产中心实时复制传送到灾备中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应用层进行集群管理,当生产中心遭受灾难出现故障时可由灾备中心接管并继续提供服务。因此实现在线容灾的关键是数据的复制。 和数据备份相比,数据复制技术具有实时性高、数据丢失少或零丢失、容灾恢复快、投资较高等特点。根据数据复制的层次,数据复制技术的实现可以分为三种:存储系统层数据复制、操作系统数据复制和数据库数据复制。

几种拼接技术的对比表

在大型监控或高端会议项目中,如果需要大视野的屏幕,拼接技术的应用就势在必然。这里就大屏拼接系统最核心的屏幕显示单元做个简单的概述: 目前大屏拼接使用的显示单元主要有DLP 背投、PDP等离子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三种。 DLP 是Digital Lighting Progress的缩写。它的意思为数字光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讯号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它是基于德仪公司开发的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MD 来完成显示数字可视信息的最终环节,而DMD 则是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的缩写,字面意思为数字微镜元件,这是指在 DLP 技术系统中的核心——光学引擎心脏采用的数字微镜晶片,它是在 CMOS 的标准半导体制程上,加上一个可以调变反射面的旋转机构形成的器件。 说得更具体些,就是 DLP 投影技术是应用了数字微镜晶片(DMD)来做主要关键元件以实现数字光学处理过程。其原理是将光源藉由一个积分器(Integrator),将光均匀化,通过一个有色彩三原色的色环(Color Wheel),将光分成R、G、B三色,再将色彩由透镜成像在 DMD 上。以同步讯号的方法,把数字旋转镜片的电讯号,将连续光转为灰阶,配合R、G、B三种颜色而将色彩表现出来,最后在经过镜头投影成像。DLP背投拼接目前国内主要以威创为代表,还有中达电通、中电视讯、安比、九鼎等一些公司也是专业的DLP拼接供应商。 DLP相对于其他两种拼接的优点在于其拼缝小,屏体尺寸规格多样化。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体积与重量过大,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均远不及液晶和等离子,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运行成本高:且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更会加快DLP背投灯泡老化速度,背投灯泡只有几千小时寿命,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行,几个月便需要更换背投灯泡,给用户带来不小的运营开支。 PDP即是Plasma Display Panel,也就是等离子显示屏,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经气密性封接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也称电浆效应。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有红绿蓝荧光粉的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当每一颜色单元实现 256 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示。 其技术原理为,由于 PDP 中发光的等离子管在平面中均匀分布,这样显示图像的中心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异构软、硬件平台,形成了分布式异构数据源。当企业各应用系统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流时,其效率及准确性、及时性必然受到影响。为了便于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及综合利用,保障各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及协调工作,常常涉及到相关数据库数据实时同步处理。基于数据库的各类应用系统层出不穷,可能涉及到包括ACCESS、SQLSERVER、ORACLE、DB2、MYSQL等数据库。目前国内外几家大型的数据库厂商提出的异构数据库复制方案主要有:Oracle的透明网关技术,IBM的CCD表(一致变化数据表)方案,微软公司的出版者/订阅等方案。但由于上述系统致力于解决异构数据库间复杂的交互操作,过于大而全而且费用较高,并不符合一些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本文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实践经验,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库实时同步应用的具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1) SQLSERVER 到SQLSERVER 同步方案 (2) ORACLE 到SQLSERVER 同步方案 (3) ACCESS 到SQLSERVER/ORACLE 同步方案

二、异构数据库 异构数据库系统是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每个数据库系统在加入异构数据库系统之前本身就已经存在,拥有自己的DMBS。异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保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异构数据库的异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 各数据库可以分别运行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PC嵌入式系统中。 2、基础操作系统的异构 各个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Windows NT、Linux等。 3、DMBS本身的异构 可以是同为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Oracle、SQL Server等,也可以是不同数据模型的数据库,如关系、模式、层次、网络、面向对象,函数型数据库共同组成一个异构数据库系统。 三、数据库同步技术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任何一类信息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都曾对 教育产生过世大的影响,以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更 是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当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技术体 系各分支带来的影响。要使教育信息化,就必须将新的教育技术引入 到教育领域,这样势必引起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模式产生的变革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组织形式和动作规则等主观 形态的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 对学生的灌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 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 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 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内容产生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 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 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 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 叉和融会贯通。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

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 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现代信 息化教材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 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 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目前越来 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 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 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 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三、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方法产生的变革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 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技术和 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 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一)教师的“讲”变为“导”。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二)学生的“听”变为“学”。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

几种显示技术的比较

几种常见显示技术的比较 平板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器件(LCD)、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LED),场发射显示器件(FED )、表面传导发射显示器件(SED )、无机电致发光器件(IOE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 等。下面就其中的几种做简要的介绍。 1、液晶显示器件(LCD ) 液晶显示器件是液晶应用的主体,发展很快。液晶显示器的优缺点: (1)结构和产品体积。传统显示器由十使用CRT,必须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到屏幕,因而显像管的管颈不能做得很短,当屏幕增加时也必然增大整个显示器的体积。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体积也不会成正比的增加(只增加尺寸不增加厚度所以不少产品提供了壁挂功能,可以让使用者更节省空间),而且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CRT显示器要轻得多。同时液晶显示器由十功耗只在十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传统CRT显示器也要小得多。 (2)辐射和电磁波干扰。传统CRT显示器由十采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在打到屏幕上后会产生辐射,尽管现有产品在技术上有很大的提高,把辐射损害降到最小,但不可能根除。在这一点上,液晶显示器具有先天的优势,它根本没有辐射可言。至十电磁波的干扰,液晶显示器只有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只要将外壳严格密封即可排除电磁波外泄,而传统CRT显示器为了散热,不得不将外壳钻上散热孔,所以电磁波干扰就不可避免了。所以液晶显示器也被称为冷显示器或环保显示器。 (3)平面直角和分辨率。液晶显示器一开始就使用纯平面的玻璃板,其平面直角的显示效果比传统显示器看起来好得多。不过在分辨率上,液晶显示器理论上可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实际显示效果却差得多。而传统显示器在较好显卡的支持下达到完美的显示效果。 (4)显示品质。传统显示器的显示屏幕采用荧光粉,通过电子束打击荧光粉显示,因而显示的明亮度比液晶的透光式显示(以口光灯为光源)更为明亮,在可视角度上也比液晶显示器要好得多。LCD理论上只能显时18位色,但CRT的

数据库容灾、复制解决方案全分析(绝对精品)要点

数据库容灾、复制解决方案全分析(绝对精品) 目前,针对oracle数据库的远程复制、容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或解决方案: (1)基于存储层的容灾复制方案 这种技术的复制机制是通过基于SAN的存储局域网进行复制,复制针对每个IO进行,复制的数据量比较大;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或异步两种方式的复制.对大数据量的系统来说有很大的优势(每天日志量在60G以上),但是对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版本等要求一致,且对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目标系统不需要有主机,只要有存储设备就可以,如果需要目标系统可读,需要额外的配置和设备,比较麻烦。 (2)基于逻辑卷的容灾复制方案 这种技术的机制是通过基于TCP/IP的网络环境进行复制,由操作系统进程捕捉逻辑卷的变化进行复制。其特点与基于存储设备的复制方案比较类似,也可以选择同步或异步两种方式,对主机的软、硬件环境的一致性要求也比较高,对大数据量的应用比较有优势。其目标系统如果要实现可读,需要创建第三方镜像。个人认为这种技术和上面提到的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比较适合于超大数据量的系统,或者是应用系统的容灾复制。 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存储级的复制,假如是同步的,能保证数据库所有文件一致吗?或者说是保证在异常发生的那一刻有足够的缓冲来保障? 也就是说,复制的时候起文件写入顺序和oracle的顺序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就可能有问题,那么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呢? 上次一个存储厂商来讲产品,我问技术工程师这个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 我对存储级的复制没有深入的研究过,主要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你们帮我看一下吧…… 我觉得基于存储的复制应该是捕捉原系统存储上的每一个变化,而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去复制一下原系统存储上文件内容的改变结果,所以在任意时刻,如果原系统的文件是一致的,那么目标端也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原系统没有一致,那目标端也会一样的。形象一点说它的原理可能有点像raid 0,就是说它的写入顺序应该和原系统是一样的。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另外,在发生故障的那一刻,如果是类似断电的情况,那么肯定会有缓存中数据的损失,也不能100%保证数据文件的一致。一般来说是用这种方式做oracle的容灾备份,在发生灾难以后目标系统的数据库一般是只有2/3的机会是可以正常启动的(这是我接触过的很多这方面的技术人员的一种说法,我没有实际测试过)。我在一个移动运营商那里看到过实际的情况,他们的数据库没有归档,虽然使用了存储级的备份,但是白天却是不做同步的,只有在晚上再将存储同步,到第二天早上,再把存储的同步断掉,然后由另外一台主机来启动目标端存储上的数据库,而且基本上是有1/3的机会目标端数据库是起不来的,需要重新同步。 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数据量大的惊人,其他方式没办法做到同步,或者要同时对数据库和应用进行容灾,存储级的方案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尤其是它对网络的环境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异地环境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变革(1)

信息化教育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单位: 姓名:

摘要: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明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育变革师生关系转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从近些年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因此“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又存在这怎样的关系?教育信息化会对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依次看看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HDS 同步数据复制多对一复制

TCMD -数据容灾解决方案 TrueCopy Modular Distributed (“TCMD”)是HUS专有软件扩大TC能力允许在HUS各存储之间远程copy模式:8:1 (fan-in) or 8:1 (fan-out). TCMD数据容灾解决方案是HDS公司在全面分析各种操作系统、各种容灾技术、仔细研究客户对容灾的需求和理念之后,结合HDS Freedom 智能存储系统的特点推出的数据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彻底解决长期困绕用户的、难于进行容灾方案的真实演练、真实数据测试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丢失问题;TCMD是基于磁盘存储系统运行的软件包,不依赖任何的主机操作系统和其他第三方厂商软件,为用户提供了最安全、最开放、最经济、最实用的远程容灾解决方案。 HDS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的磁盘存储生产厂商,专注于单一化产品生产的优势,拥有熟悉IBM、HP、SUN、Compaq、SGI、Dell、Window NT/2000以及Linux等平台和远程灾备实施的经验丰富的服务工程师,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灾备方案设计、技术咨询和实施服务。 TCMD是对TrueCopy软件的一个扩展功能 目前,HDS的TrueCopy软件其独有的时间戳(Timestamp)和一致性组(Consistency Group)技术,是目前存储业界唯一可行且安全的存储系统之间的异步数据备份方案,保证异步处理方式下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最大程度的减少数据的丢失,并被广大用户采用。 1.主要功能 - TrueCopy Async异步数据拷贝软件,是HDS公司独有的创新技术,是世界第一也是唯一的在开放环境中基于存储硬件系统的、无需主机系统的、异步处理方式的、能够保证数据一致性的远程拷贝软件,它可以在重复发生的灾难中保护数据,在任何远的距离保持数据库记录被修改顺序的完整性; - TrueCopy可以在在任何距离下,提供完整的、可靠的异地或同城灾难数据恢复和应用系统快速重新启动的解决方案,先进的处理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灾难时的数据丢失,提升企业对事故和灾难的应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 通过与HDS ShadowImage(本地数据镜像拷贝软件)配合,可以用PIT拷贝获得真实的生产环境数据,不必中止生产系统的运行,能够频繁的启动

数据容灾架构中的数据复制技术

随着全球IT产业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的IT建设逐步成为主导金融企业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金融行业IT系统容灾建设的各种行业标准以及监管标准也相应提高。而决定容灾架构健壮与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数据复制技术,它是实现高标准RTO和RPO的前提条件。本文基于业界主流数据复制技术的原理、复杂度、关键因素以及复制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及论述,旨在为同业在此类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背景及综述 在金融行业内,众所周知其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以及对各种IT风险的应对能力的要求都是非常高,尤其是对容灾能力的要求,这是由它的业务特殊性以及集中式架构所决定的。 在金融企业容灾架构中,所谓的数据复制技术主要是指能够将结构化数据进行复制,从而保证数据具备双副本或者多副本的技术。 目前业界发展来看,可以实现数据复制的技术多种多样,有基于数据库层面的数据复制技术,例如Oracle公司的Active Data Gurad、IBM公司的db2 HADR等;有基于系统层面的数据复制技术,例如赛门铁克的vxvm、传统的逻辑卷管理(LVM)、Oracle公司的自动存储管理(ASM)冗余技术、IBM公司的GPFS等;有基于存储虚拟化实现的数据复制技术,例如EMC公司Vplex Stretch Cluster、IBM公司SVC Split Cluster、NetAPP公司Metro Cluster等;也有基于存储底层实现的数据复制技术,例如IBM公司的DS8000 PPRC技术、EMC公司的SRDF技术、HP公司的CA技术等等。 每一种技术都有其实现的前提条件,也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实现的不同效果。本文将从复制技术的原理、特点、复杂程度以及复制效果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及论述,并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业界主流数据复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技术优劣给予一个清晰的展示,并就数据复制技术发展的未来以及趋势予以展望。 2.数据复制技术价值分析 2.1 数据复制在容灾中的必要性 一、RPO保障

当今主流的六种大屏显示技术介绍

如今,大屏幕拼接已经出现在大街小巷。许多商场、公司都使用了大屏幕拼接技术,来宣传广告、开会等。而对于大屏幕的系统来说,它们的显示技术也有许多中。 接下来,我们就简要的介绍其中主要的六种: 第一种是LCD液晶拼接显示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由日商主导的投影技术,从90年代起发展的日趋完善。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小量的大屏幕投影拼接显示墙、商务投影、桌面投影机等。从最先的单晶硅静态液晶发展到如今的多晶硅动态液晶,这一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种是CRT显示技术。这种技术也是最早采用的大屏幕投影机技术。它采用的是阴极射线管(CRT)技术的大屏幕投影显示屏。CRT完成投影显示技术的亮度发光和显示核心。不过,这一技术有着自身的问题,就是CRT投影技术的亮度和分辨率的矛盾,这限制了它的发展。 第三种是LCOS显示技术。它在携带型资讯设备的应用上比较火爆。最大的优点是解析度可以很高。缺点是成本高,这是因为模组的制程较为繁琐,各生产阶段良率控制不易。它是近几年来在LCD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显示技术。 第四种DLP纯数字化显示技术。它叫做数码光处理。它的优点很多,有显示图像平滑、精确、亮度高、维护方便、细腻、稳定可靠的特点。它的应用领域现在也主要集中在商务投影机、电影院放映、桌面投影机。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屏幕投影拼接显示领域它一直处于领导地位。 第五种是PDP—等离子显示技术。在台湾地区被称之为电浆显示屏。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特点是图像效果出众、数字信号直接驱动方式独特而,正因为这些优点,它将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最佳显示屏幕。 第六种是GLV显示技术。这一技术还处于一种研发的阶段,因此还未形成产业。GLV的光线反射元件,是由一条条带状的反射面所组成,依据基板上提供的电压,进行极小幅度的上下移动,决定光线的反射与偏折,再加上其反射装置的超高切换速度,以达成影像的再生。它的原理是以MEM原理为基础,靠着光线反射来决定影像的显现与否。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液晶屏拼接技术的系统显示技术有着非常多的选择,但是每种技术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和发展,才能让显示技术的发展更加长远。 卫浴洁具https://www.360docs.net/doc/5715591528.html,/,少女文胸https://www.360docs.net/doc/5715591528.html,/

数据库同步技术解决方案.doc

数据库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数据库发布订阅SqlServer数据库同步是项目中常用到的环节,若一个项目中的数据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中,而这些数据库需要被多个不同的网域调用时,配置SqlServer数据库同步是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SqlServer数据库同步的配置比较烦锁,下面对其配置详细步骤进行介绍: 一、数据复制前提条件 1. 数据库故障还原模型必需为完全还原模型。 2. 所有被同步的数据表都必须要用主键。 3. 发布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必须使用计算机名称来进行SQLSERVER服务器的注册。 4. SQLSERVER必需启动代理服务,且代理服务必需以本地计算机的帐号运行。 二、解决前提条件实施步骤 1. 将数据库故障还原模型调整为完全还原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打开SQLSERVER企业管理器>选择对应的数据库>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选择”选项”>恢复模式选‘完整’。 2. 所有被同步的数据表都必须要有主键。(主要指事务复制)如果没有主键的数据表,增加一个字段名称为id,类型为int 型,标识为自增1的字段。 3. 发布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必须使用计算机名称来进行SQLSERVER服务器的注册。 在企业管理器里面注册的服务器,如果需要用作发布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和订阅服务器,都必需以服务器名称进行注册。不得使用IP地址以及别名进行注册,比如LOCAL, “.”以及LOCALHOST等。

4.如果非同一网段或者远程服务器,需要将其对应关系加到本地系统网络配置文件中。文件的具体位置在%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etc\hosts 配置方式: 用记事本打开hosts文件,在文件的最下方添加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