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历史-淮安市楚州区范集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历史-淮安市楚州区范集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历史-淮安市楚州区范集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范集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7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1.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是在()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2.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4.下列哪一项思想主张是属于道家的?()

A.民贵君轻 B.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6.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的方法是( )

A.接受经验 B.学习理论 C.格物致知 D.内心反省7.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王阳明B.程颢、程颐 C.朱熹 D.陆九渊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9.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10.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11.下列属于智者学派的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2.主张“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泰勒斯

13.下列促使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 B.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

C.古代希腊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 D.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14.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15.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16.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中世纪封建文化的复兴

C.基督教文化的复兴 D.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17.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

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18.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教派内部的派系斗争 B.世俗封建主与教会间的争权斗争

C.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19.写信给教皇表示“决不能有承认错误的闪念”,因而被人们热情地称赞为“天使的化身”、“神学家中的凤凰”,并使著作《九十五条论纲》销售量猛增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马丁?路德

C.康德

D.加尔文

20. 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是指()

A.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C. 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D. 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21.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中,“三权”不包括()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外交权

22.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23.下列各项要求,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追求政治自由与权利平等 D.呼唤理性、自由、平等博爱

24.右边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A.提倡复兴古代文化

B.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巨大作用

D.痛斥资本主义是是非颠倒的罪恶社会

25.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共同点的是()

A.斗争矛头直指教皇 B.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

C.体现人文精神 D.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2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的是()A.印刷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火药

28.在创作上表现个性,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素养的是

A.文人画

B. 山水画

C.花鸟画

D.敦煌壁画

29.对楷书、草书、行书皆有卓越贡献的书法家是()

A. 东晋王羲之

B. 唐朝颜真卿

C. 北宋苏轼

D. 明朝文征明

30.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31.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论语》

C.《春秋》

D.《离骚》32.“…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风风格上看属于()

A.婉约派 B.豪放派 C.田园派 D.山水派

33.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

A.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B.进化论的提出

C.相对论的创立

D.量子论的形成

34.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是( )

A.普朗克

B.居里夫人

C.爱因斯坦

D.牛顿

35.下图是19世纪一位科学家用来说明“获得性遗传”的例子,这位科学家是()

A.拉马克B.普朗克C.胡克D.施莱登36.生物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

A.细胞学说的创立 B.《物种起源》的出版

C.《人类的起源》的出版 D.血液循环学说的创立

37.“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38.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航天时代 D.信息时代

39.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它首先诞生于()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苏联

40.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B.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C.有效地控制了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 D.最先产生在美国

二、单项选择题Ⅱ(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4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井田制的瓦解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2.“兼相爱,交相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主峭其法而严刑”。上述言论相应体现了什么学派的观点?()

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墨家

A.①②③ B.②④③C.①③④ D.④③②

43.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

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立 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

4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专制统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45.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三位大思想家的共同或相似之处有()

①都参加过抗清斗争②都反对君主专制

③都重视工商业的发展④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6.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47.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信仰得救;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48.下列语言或主张,在16世纪的欧洲还不可能流行的是( )

A.以“人学”对抗“神学”

B.人能够随心所欲改造自己

C.金钱是一切欢乐的源泉

D.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说

49.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

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50.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51.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②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力

③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离和否定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取得很大成就,下列与人类民主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努力

③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展开④人民群众不断斗争的推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5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的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54.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

55.自宋代以来,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B.知识分子的个人爱好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56.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

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57.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

①牛顿力学②相对论③量子理论④电磁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8.对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起着促进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

......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

C. 启蒙运动的各种学说

D. 社会主义理论

59.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社会影响有 ( )

①推动生产力发展②增加社会物质财富③推动了城市化进程④带来了环境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0.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反映了( )

A.德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B.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德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三、判断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61、右图中核心人物首创私人讲学,他提出了进步

的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克己复礼”。

()

62、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宝库

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如孔子主张“以德治民”、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

6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创立

于春秋,北宋时发展为理学,南宋时发展为心学,但到了明末清初受到黄宗羲等人的彻底批判和全盘否定。()

64、古希腊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65、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66、德意志启蒙思想家康德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67、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大大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68、《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69、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既是两宋时期风俗画的代表作,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各处。()

70、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它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2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2分)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1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2分)

7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这种对赎罪券的谎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

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Ⅱ(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41-45 D D B C A 46-50 B C D D C

51-55 B B C B C 56-60 C B A D C

三、判断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61-65 B A B B B 66-70 A B B A A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71、(1)分别是孟子和荀子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4)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5)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完整版)高二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新汶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一、历史试题评价 本次历史考试的试卷的综合难易程度为:中。主观试题的难易程度为:中;客观选择题的难易程度为:较难。 二、考试结果评价: 1.本次期中历史学科的考试,优秀分数线为:80分,及格分数线为:60 分。 2我校.高二历史组的总体成绩平均分是57.3分, 3.个人单科成绩最高的是:成绩是87.5分。 历史 学校人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 一中49973.02242.08484.56995.5 一中北 55972.46237.38885.86896.5校 新泰中 26872.53443.65784.32895.5学 汶中47957.3 1.878943.42487.5 二中39160.01 4.092157.03385.5 汶城14964.68814.76564.4390 全市234566.92224.86170.57696.5 三、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试卷和学生的成绩,结合学生自己的反思,感觉成绩不佳的原因如下: 1、对于基础及拓展练习的掌握情况,落实不是很到位,每堂课校对后,学生只是抄去了答案,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了知识点。 2、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不少同学因为不注意及时巩固,致使基础知识上丢分。比如说客观题的第 3、10小题在课堂上练习时,学生大部分会做,但是这次却只有少数学生做对。 3、审题能力不强,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4、主观题在写答案时,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写得不是很准确,细节问题没注意。

5、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只是凭感觉写,并没有真正地去记忆。 6、作为任课教师,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督促的还不够耐心,对于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也有欠缺。 四、下半学期的工作思路 1、下一阶段,将想方设法使学生能切实有效地掌握基础及拓展练习上的各知识点,记忆应识记的内容,掌握应理解的知识。 2、期中考后,将进行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重难点再次重点讲解,并进行测试检查,每周一次,以促使学生能及时掌握知识。 3、从期中成绩来看,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史实还是很模糊的,下一阶段将针对高考大纲,整理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并通过基础训练及拓展训练的练习题加以训练和指导,以巩固基础知识并适当拓展。 4、把握好考后到期末考试这段时间学生的状态与节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期末考的爆发力。 5、努力做好因材施教,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大大提高优秀率,降低不及格人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对于差生将采取“死盯”的措施。 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把成绩跨上一个新台阶

2016-2017年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1)

2016-2017年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满分60分。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5.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2019年整理】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卷(B卷) 问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在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卷。 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2.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4.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筹算法②地动仪③《授时历》④《黄帝内经》⑤《齐民要术》 A.②①③④⑤ B.⑤②①④③ C. ①④②⑤③ D.⑤①④③② 5.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④魏晋书法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思想不属于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的是 A.人是无知的,只有不断追求才能够完善自己 B.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C.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D、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 7.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选择题来看,第1、2、5、6、8、10、13、14、20、22、24等题得分较低。 第1题正确选项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的经典语句,学生选错,说明学生的识记方面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学生没有理解独尊儒术与法家思想的原则一致这个选项的意义。 第2题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本质都是文化专制政策,讲了3次以上,学生还是选错,说明学生的理解还是不到位。 第5题学生选主张儒学为民众服务,说明学生完全脱离了时代,而且对于李贽的儒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第6题学生错误多,可能是对于选项“让哲学开始关注人的内心”的不理解,对课本上苏格拉底开始关注人性,关注人的道德这个结论没有理解到位第8题学生错多了,来源于对“因信称义”这个专有名词的不理解

第10题学生的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根据材料来回答问题,而是照搬我们学过的结论。 第13题错误增多,说明学生读不懂材料,看到“理性”二字就选了康德 第14题,社会达文主义的实质是为侵略扩张寻找借口,讲了许多次竟然还错不能理解。 第20题错的那么多,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22题同样于此,说明学生的识记还不到家。 第24题学生对于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特点,还是还理解的不够,认识不清 从主观题来看,答题分数普遍不高,尤其是25(1)、26(1)、26(3)、27(1)、27(2) 、27(3),难度都在5.0以下 第25题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黄宗羲和西方启蒙思想的观点,答案无论是从材料中还是在平时的讲课中都已涉及,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低下,黄宗羲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也已经讲过多次,学生还是犯错误,说明我们要反思我们的讲课。 第26题的第1问,答案其实就在前面的选择题的选项中,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重大问题,题目读不懂,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极为薄弱。 第26题第3问,分析胡适倡导科学的原因,学生不能够联系课本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作答,学不能致用。学生的迁移能力差。 第27题的第1问分析明清小说特点和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无论是从试卷的材料还是课本中都能找到答案,学生的读题和识记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育才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备课组长:武宇红 一、教学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得,本次历史期末考试均分66.71,优秀率为14.01%,及格率为74.15%,期中考试优秀率10.63%,及格率85.99%,由此数据可看出学生文理科的偏科现象逐渐显示。各班级均分最高71.63分,最低64.43分,相差7.2分,除去3班外,各班相差不大,相差在3分之内。这是近两个月以来,基本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认真二次备课上课的成果。 二、试卷分析: 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两者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材料题有2大题,共40分。 三、学生出错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仍然是一个大问题,70分以下的学生,尤其是不及格的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忆模糊。 (2)审题不清,很多学生存在看题只看一半就做题的坏习惯,看题不够全面。 (3)理解不到位,选择题题意与每项选项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知识点的本质理解以及教材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

(4)利用史料的能力不够好,不能全面利用材料,不能通过材料分析出题目要求的答案,有较多同学经常脱离材料作答。 (5)学生逐渐显示出文理偏科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学生作业完成也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6)课时紧张,几乎没有时间来给学生讲解题目,而历史学科的性质却是每堂课的知识容量都很大,很难实现在课堂上落实题目的目标。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编写教学案和批改作业。当没有时间落实题目讲解时,课堂的有效性及作业的批改显得尤为重要。 (2)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基础知识,将书本知识条理化。 (3)加强课堂管理,从学生考试成绩的状况结合学生平日课堂的表现得出,课堂纪律的良好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以管理促教学,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将历史对学生思维提高的重要性渗透于课堂之中。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爱上这门课。 (5)平日讲课多注重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6)从本次考试数据可知,历史科目优秀率相对较高,及格率相对较低,今后的目标就是保住优秀率并有所提高,关注那些想学却不知道怎么学的学生,严格执行学校“提高、促中、帮困”的教学理念。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25×2=5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春秋战国文化异常繁荣,秦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大发展时期,据此回答1-10题。 1、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商朝占卜的记录 B、具备“六书”构字规律 C、构字规律与今天的汉字基本相同 D、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2、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 A、形制雄伟 B、工艺精湛 C、开始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 D、有大量青铜铭文 3、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是() A、最早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 B、杠杆和浮力原理 C、“《墨经》光学八条” D、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4、春秋时的天文学家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情况的有() ①最早记录我国的日食和月食②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③首次记录哈雷慧星④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韩非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①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②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③新兴地主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国家④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6、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 ①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②太初历③地动仪④麻沸散⑤纸的发明⑥《神农本草经》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7、关于两汉盛行的乐府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由民歌加工而成②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③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多彩④《两都赋》是乐府名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8、下列文物图集中说明了() A、两汉国力强盛 B、两汉艺术丰富多彩 C、两汉建筑技术先进 D、两汉对外交流频繁 9、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①独尊儒术②君权神授③天人感应④阴阳五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A、晋楚城濮大战 B、秦始皇巡游天下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大分裂时期,但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文化上也取得许多突出成绩。据此回答11-17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我国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长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2.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④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程序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 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地交通的发展 B.边疆地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6.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 A.提秀斯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8.《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行为,是因为该法() A.是习惯法的汇编 B.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C.订成明确条文,量刑定罪以此为准 D.平民达到了公布法律的目的

9.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制定的根本原因是() A.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B.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C.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0.公民法适应于( ) A.全帝国公民 B.罗马公民 C.外邦自由民 D.全体罗马人 11.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12.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某些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经济前提是()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C.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1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 B.总理或首相 C.大法官 D.议会 16.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7.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但是并未引起 政局不稳,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B.两党互相制约 C.美国法律健全 D.美国国民素质很高

【优质部编】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学年(上)高二期中试卷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3.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A.以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C.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权 D.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4.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表明秦朝 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 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 5.表1为部分正史文献中,对汉代四个皇帝称谓出现频率统计(单位:次)。 表1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本卷共29小题,满分100分。答题需认真读题,审慎思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2.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4.郎宁和苏敬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下列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A.郎宁:这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 B.苏敬: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科技发达 C.郎宁: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D.苏敬: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 5.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片 B.马克思的论述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蔡侯纸的说法 6.《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这段话主要说明 A.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 B.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 C.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8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形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分封制的实行B.宗法制的盛行 C.专制王权出现D.中央集权建立 2.周幽王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王后,立伯服(注:褒姒所生)为太子。公元前 771 年,申氏的父亲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杀周幽王,拥宜臼为王。这反映了 A.诸侯争霸残酷而激烈B.周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C.王位世袭制面临崩溃D.宗法观念仍居社会思想主流 3.伏尔泰说:“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被称是一国的君父。”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B.男权至上的社会观念 C.脱胎父权的文官制度D.自下而上的权力体制 4.史载,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 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上述记载表明当时A.齐桓公成就霸业B.传统秩序遭受冲击 C.周王室众叛亲离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5.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

2018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 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文不值的天空。”皮洛夫针对的这两个国家分别是 A.法国英国 B.法国意大利 C.波兰英国 D.比利时西班牙 2.1914年,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勋爵说道:“整个欧洲的灯光都在熄灭,我们此生将不会再看到 它们 亮起来了。”格雷勋爵这句话针对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俄国的十月革命 C.德奥建立军事同盟 D.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次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该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东普鲁士战役 4.以下为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 1917年双方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意大利的倒戈②美国的参战③俄国退出一战④英国的海上封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5.列宁曾经提出过“战争引起革命”和“革命制止战争”的观点。一战期间,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德国的 A.二月革命 B.四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十一月革命 6.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 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以下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巴黎和会期间,虽然出席和会的有27个国家之多,但实际操纵会议的是所谓的“三巨头”, “三巨头”指的是 A.威尔逊克里孟梭劳合·乔治 B.威尔逊克里孟梭张伯伦 C.威尔逊克里孟梭丘吉尔 D.威尔逊克里孟梭罗斯福 8.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写道:“福煦元帅要求今后法国的边界必须延至莱茵河;德国必 须解除武装;其军事体制必须瓦解;它的要塞必须拆毁;德国会变得赤贫;它得负担难以计算的战争赔款……根据《凡尔赛和约》有关领土的条文,德国的领土实际上原封未动,它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单一民族的国家。福煦元帅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之后,十分精确地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丘吉尔认为福煦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 A.《凡尔赛和约》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埋下世界二十年后冲突的种子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不够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 C.《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民族复仇的种子 D.《凡尔赛和约》体现了过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埋下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 9.劳合·乔治说:“德国人民已经无疑地证明,他们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力量的民族之一,但 他们竟然被许多小国所包围,而这些小国中,许多国家的人民过去从来没有组织过一个稳固的政府,他们每个国家却都拥有人数众多的德国人,而这些德国人吵闹着要和自己的祖国合并,我想象不出还会有什么比这种情况更能成为将来产生战争的理由了。”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吉安县二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和谐中国”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下列孔子的名言,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 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B.“兼爱”、“非攻”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A.“经世致用”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 D.重农抑商 3、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电力的火花”将取代“蒸汽大王”而统 治世界。促使这一“取代”实现的理论突破是 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C.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D.爱迪生发明电灯 4、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时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时就很厌恶孟子,亲 自对《孟子》一书进行删减。下列语句中最有可能被朱元璋删减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④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对他这种气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6、某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论文。下列选题不正确的是 A.荒唐的嫁接——“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B.以发展实业为首务——康梁的维新思想 C.辛亥革命后的逆流——尊孔复古 D.有请“德赛”两先生——新文化运动 7、某班几个同学正在用文学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 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8、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 出现的是 9、“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在举 动上多么文雅!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段话表明作者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10、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 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说 11、《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 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 那么,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B.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D.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12、在高二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 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②18世纪中叶,启 蒙运动进入了高潮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欧洲下层劳动人民的要求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题考查了必修三和选修一,从知识点来看,试卷覆盖面较广,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比较、归纳的能力,能够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暴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从试卷的题型和长度来看,与高考试卷并不吻合。高考试卷三道大题,这套试卷中设计四道大题,阅读量和书写量有点大,例如第25题和第26题,虽然考查的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以及文化、启蒙运动以及此时的文化,但材料较长,学生在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方面有难度。 二学生得分情况及失分原因 最高分:84分,80分以上2人;最低分26分;70分以上52人;其中一本入围31人;60分以上76人;年级参考人数261人,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人还没有及格。与上学期期末考试相比,历史学科一本入围人数减少了10人。总体上来看,这半学期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所下滑。 从得分情况看,学生的选择题部分最少的错3个,屈指可数;一般的错8个左右;因此选择题做的较差;主观题25题普遍得分较低。 选择题错得较多的是T2、T5 、T6、T7、T9、T13、T16、T22等,主观题普遍得分不高。 学生失分原因一是古文基础弱,涉及文言文的题,学生普遍懵圈,如T2;好多学生连材料也没有看懂。二是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欠缺,如T3,出示两段引自古籍中的论述,让学生理解材料中反映的信息,古籍中的记载也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信史。但是学生不能理解,结果错选。又如T8,提供某学者的一段论述,要求学生理解其意,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并做出正确判断。三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如T22,考查拜伦的作品风格,教材中有所提及,但学生为关注细节。四是审题不仔细,如T26(2)问,要求学生回答“启蒙思想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学生乱答一气。五是答题不规范,如语言表述不完整、要点没有层次、试卷不美观等。 三存在问题 这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从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是学生的自主复习意识差。这次考试范围是去年所学,因为在上另外的内容,因此为引导学生复习,只是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复习计划,结果落实情况不理想。二是学生的学习缺乏计划性。上新课的同时,不能自己复习原来所学的知识,临到考试前,才会翻一下书。 三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因为学习不够自觉,因此,只要不复习,学生对旧有知识就会遗忘。另外,学生在读书时缺乏思考,课本上虽然有笔记,有对部分内容的归纳,但学生关注度不够。 四是解读阐释材料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的高考,非常注重学生的这一能力,所有题目基本上要求由材料得结论,学生还是习惯于由课本得结论。 五是刚才所说的答题不规范。以T26(2)为例,学生照抄材料,没有概括归纳;

人版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皖江高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C.依法治国D.君主集权 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某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该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应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竣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 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6.窦太后曾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为由,阻挠汉武帝任用赵绾、王臧等人,这说明窦太后崇信 A.仁者爱人 B.兼爱、非攻 C.王道之纲 D.无为而治 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9.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二历史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二历史期中考试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考查,通过试题卷的检测,还能找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一些遗漏的地方。所以,你准备好了做这一份试卷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以供大家去学习。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朱熹提出的思想主张有:( ) A.克己复礼 B.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 C.无为而治 D.存天理,灭人欲 2.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观点,并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3.明清之际,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4.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的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陆九渊 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最有可能是( ) A.亨利八世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拿破仑 6.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7.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离骚》 B.《诗经》 C.《聊斋志异》 D.《儒林外史》 8.下列属于汉赋的代表人物的有( ) ①司马相如②张衡③王勃④苏轼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9.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并赢得诗仙的美誉。根据描述,你觉得这位诗人应该是( )

高一历史期中考总结及反思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余志华 一、考试成绩分析及经验小结: 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一般,有一定的区分度,主要侧重于基础题和学案错题的再现与变式。总体学生考试成绩一般。现将前期工作总结如下: 1.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两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导学案和固学案以外,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 4.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二、存在的问题: 1.态度问题 在“三科主打、六科主导”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历史学科很不重视,从学生写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抱着“三科考好,无所谓”的态度走入历史考场尝试了“裸考”,结果可想而知。 2.不重视基础 学生不愿意,也没时间去落实基础知识,无课前预习,作业不能认真完成。课堂上听过即放过。不能及时在书本上做记录。 三、下阶段学法指导 1.首先要从态度上重视,每一门课都要紧跟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 2.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3.注重落实基础,紧抓教材,课堂随着老师在书本上做圈划,重点内容及时做笔记。 4.学案认真完成,不会做的题及时找老师和同学解决。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历史 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制天命而用之” 2、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B.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4、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 7、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8、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B.代表的阶级不同 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D.所处时代不同 9、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C.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10、西汉初年,黄老思想在社会上居于主体地位。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观原因是() A.西汉初年经济残破 B.黄老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 C.黄老思想适应了休养生息的需要 D.黄老思想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思想1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12、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 ) A.理学B.心学C.玄学D.伦理学 1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4、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15、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A.道学B.理学 C.佛学D.史学 16、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8、明清之际,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指出君主制是“天下之大害”( )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李贽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 20、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21、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 A.汉代B.隋末C.唐末D.宋代 22、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③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23、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 24、古代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商代D.三国两晋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