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对三阴性乳腺癌MDA_MB_231细胞抑制作用体外研究

阿帕替尼对三阴性乳腺癌MDA_MB_231细胞抑制作用体外研究
阿帕替尼对三阴性乳腺癌MDA_MB_231细胞抑制作用体外研究

(完整版)阿帕替尼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商品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 英文名称: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拼音全码:JiaHuangSuanAPaTiNiPian(AiTan)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磺酸阿帕替尼。 【成份】 化学名:N-[4-(1-氰基环戊基)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甲磺酸盐 【性状】本品为片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一般状况良好。 【规格型号】0.25g*10s 【用法用量】本品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推荐剂量:850mg,每日1次。服用方法:口服,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服药的时间应尽可能相同),以温开水送服。疗程中漏服阿帕替尼的剂量不能补充。【不良反应】临床试验资料为确定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事件及其近似发生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由于临床试验的条件变化大,试验中观察到的一个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另一个药物的临床试验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也可能不能反映临床中的实际发生率。有关甲磺酸阿帕替尼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不良反应信息主要来自一项3期、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267)。受试者均为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试验中排除了ECOG(东部肿瘤协作组织)体力状态评分为2分及以上患者、有胃肠道出血倾向的患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尿蛋白阳性患者、胆红素≥1.2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4周内进行过大手术伤口未愈合的患者。176例患者服用本品850mg qd治疗。72%的受试者接受了2个周期或以上的治疗(28天为一个周期)。试验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反应分级标准NCI-CTC AE3.0判断)发生率分别为92.05%和71.43%,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7%和24.18%。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非血液学毒性(蛋白尿、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声音嘶哑)。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6.59%,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均为上消化道出血。另外一项在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中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2期临床研究(n=141)提供了支持数据。该研究中接受850mg qd治疗的受试者共47例。研究人群基线特征与3期相似。850mg qd 组有35例患者接受了2个周期或以上的治疗(28天为一个周期)。850mg qd组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阿帕替尼在结直肠癌中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但未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目前尚无阿帕替尼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 及其他抗肿瘤疗法联合应用方面大型的研究结果报道。本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阿帕替尼在治疗肿瘤甚至某些非肿瘤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阿帕替尼是一种有前途的口服小分子抗肿瘤新药,研究已证实该药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且该药的临床研究已显示出其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可观的疗效及生存获益) 1.适应证阿帕替尼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且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时一般状况良好? 推荐剂量用法阿帕替尼850 mg qd,口服,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 2.注意事项:对于体力状态评分ECOG≥2、四线化疗以后、胃部原发癌灶没有切除、骨髓功能储备差、年老体弱或瘦小的女性患者,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提高依从性,可以适当降低起始剂量,先从500 mg qd开始服药,服用 1~2周后再酌情增加剂量 3.作用机制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竞争性结合该受体胞内酪氨酸ATP结合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后的信号传导,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VEGFR-2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

在调节细胞有丝分裂、血管生成及增强VEGF的弥散中起重要作用。因此,VEGFR-2被认为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VEGFR-2当被VEGF激活后,其羧基末尾及激酶插入区域发生自动磷酸化,从而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以及随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弥漫及内皮细胞存活效应。阿帕替尼通过与VEGFR-2结合,来竞争性抑制VEGF 与VEGFR-2结合及后来的VEGFR-2自动磷酸化,从而发挥强有力的抗肿瘤作用. 推荐阿帕替尼Ⅲ期临床研究的剂量为850 mg qd 4.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和非血液系统(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乏力、食欲减退和腹泻)。多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暂停给药、剂量下调及对症处理实现控制和逆转. 4.1一般不良反应 4.1.1乏力乏力常常与肿瘤的疾病本身以及肿瘤的治疗相关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说明书

核准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 修订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商品名称:艾坦 英文名称:ApatinibMesylateTablets 汉语拼音:JiahuangsuanApatini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甲磺酸阿帕替尼 化学名称:N-[4-(1-氰基环戊基) 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甲磺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 24H 23N 5O ·CH 4SO 3 分子量:493.58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 本品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一般状况良好。 【规格】 按阿帕替尼(C 24H 23N 5O )计:(1)0.425g ;(2)0.375g ;(3)0.25g 。 CN N N H O N NH .CH 3 SO 3 H

【用法用量】 本品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推荐剂量:850 mg,每日1次。 服用方法:口服,餐后半小时服用(每日服药的时间应尽可能相同),以温开水送服。疗程中漏服阿帕替尼的剂量不能补充。 治疗时间:连续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目前尚无本品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影响的相关数据,建议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在医师指导下慎用本品,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剂量调整: 在本品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使患者能够耐受治疗。阿帕替尼所致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对症治疗、停药和调整剂量等方式处理。临床研究中剂量调整多发生在第2、3个周期(28天为一周期)。 当患者出现3/4级血液学或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时,建议暂停用药(不超过2周)直至症状缓解或消失,随后继续按原剂量服用;若2周后不良反应仍未缓解,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①第一次调整剂量:750 mg,每日一次;②第二次调整剂量:500 mg,每日一次(关于剂量调整方法请参考下面表1及后续的【注意事项】)。如需要第三次调整剂量,则永久停药。 表1.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剂量调整原则 对于出现胃肠道穿孔、需要临床处理的伤口裂开、瘘、重度出血、肾病综合征或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应永久性地停用本品。尚需进一步确诊的中到重度蛋白尿或临床尚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应暂时停止使用本品。择期手术之前,应暂缓本品使用(见【注意事项】)。

恶性肿瘤患者的阿帕替尼治疗新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的阿帕替尼治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09-25T11:45:07.6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作者:石衡[导读] 阿帕替尼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也是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 100039) 【摘要】:阿帕替尼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也是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因为其耐受性和安全性比较好,尤其是在癌症治疗中有一定的效果,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并开展研究。本次将主要分析阿帕替尼在恶性肿瘤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和进展。 【关键词】:恶性肿瘤;阿帕替尼;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84-01 1、引言 阿帕替尼能够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进行选择性的结合并且实现较好的抑制,从而对肿瘤血管生成产生抑制作用,继而影响到肿瘤的生长。在2014年国家食药监管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胃腺癌或者是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治疗,还未批准用于其他癌症的治疗,但也开展了临床试验。 2、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背景分析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肿瘤血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在肿瘤血管的生长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VEGF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因为VEGFR-2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血管的生成和增强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也被认为是和肿瘤学管生成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根据已有的体外实验结果证实,阿帕替尼对于Ret等也可以适度抑制,从而对肿瘤的迁移和增殖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3、阿帕替尼在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进展 3.1 晚期胃癌中阿帕替尼的应用 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当中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获益,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采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提高。张玥等评价了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这其中就包含了胃癌患者,将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疾病的进展以及无法耐受等相关的不良反应[1]。研究结果显示阿帕替尼相关正常血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生存周期等均优于阿帕替尼高血压患者。蒋义成等认为阿帕替尼属于新型抗血管生生成药物,最初这种药物就是为了治疗晚期胃癌,后来随着其他肿瘤疾病的发现,发现阿帕替尼对于其他的一些如乳腺癌、肺癌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2]。 3.2 肺癌中阿帕替尼的应用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在2012年时发布了相关报道,以1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配到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的组别,结果显示这一组患者的中位PFS时间明显延长,DCR和ORR也都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增高现象。 高俊芳开展了奥帕替尼在晚期肺癌当中的治疗研究,认为肺癌发病率极高,男性众多癌症疾病中位于第一,而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3]。肺癌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化疗、免疫治疗、手术等,虽然可适当缓解病情,但转移后缺少特效治疗药物。阿帕替尼克服了厄裸替尼与吉非替尼的缺点,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3.3 甲状腺癌阿帕替尼的应用 在头颈部位置,甲状腺癌是其中十分常见的中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继而引起了全球关注。多数的DTC患者会选择规范化治疗,但是也有1%至23%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其中也会有30%左右的患者近战位碘难治性甲状腺癌,10年生存率低于10%。临床上关于阿帕替尼在甲状腺癌治疗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赵燕仪等以15例晚期恶性甲状腺癌患者为例,分析患者指标恢复结果[4]。结果显示,15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共12例患者(80.0%)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用药至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位时间为32.3 d,发现在甲状腺癌治疗中,阿帕替尼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比率较高,应当重视并改进。 3.4 其他恶性肿瘤阿帕替尼治疗进展 临床上试验结果证实,阿帕替尼还可以用于乳腺癌、晚期肝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学者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得出结论。李玲等选择二线及三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患者,选择其中43例治疗,随访1a,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为4.7%,疾病控制率为4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3.2~12.5)个月,说明效果显著[5]。彭秋霞等指出阿帕替尼属于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不仅可以具备很好的抗肿瘤效应,其耐受性也很好[6]。涂艳等认为阿帕替尼在人体当中的生物利用性很高,其耐受性与安全性都比较好,在上市之后也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证实其在很多癌症疾病中都有较好的效果[7]。 齐晓玉等认为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药物制剂,自从其上市之后就展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但是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8]。 综上所述,阿帕替尼在当前不少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中均有效,但我国当前规定其只用于胃肠相关癌症,其在其他肿瘤的治疗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张玥,俞静.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09):897-900. [2]蒋义成,陈晓品.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系统医学,2018,3(01):179-180+183. [3]高俊芳.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D].郑州大学,2017. [4]赵燕仪,康马飞,何少忠,刘秀丽,石援援.阿帕替尼对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12):1285-1288. [5]李玲,张芳文,南飞飞,武晓龙,肖洒,段文静,张明智.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恶性肿瘤43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06):594-596. [6]彭秋霞,范娟,韩云炜.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7,19(02):176-179.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治疗,以期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无间质性肺炎发生,其中1例因Ⅲ度皮疹停药。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标签:阿帕替尼;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疗效 近年来,随着抗血管生五垂芍物的发展,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受体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2],其可高度选择性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3-4]。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8市癌的患者共46例,纳入标准主要为:1)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既往接受过化疗、靶向等三线治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病情进展;3)至少存在一处可测量病灶。排除标准:1)ECOG评分≤2分,初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既往神经或精神病史;3)存在严重呼吸、心血管和肝肾疾病。 2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6例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截止2017年6月,客观缓解率为19.56%,疾病控制率为54.34%,中位无进展牛存时间为3.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皮疹、蛋白尿、疲乏、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等,多数为Ⅰ级或Ⅱ级,多数患者经暂停给药、下调剂量及支持对症治疗得以控制及逆转。 2.1 临床疗效分析 三组口服不同药物剂量组中,随着口服药物剂量的增加未见有更长的PFS (F=0.641,P=0.532)(表一)。 2.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中产牛继发高血压患者共23例(50.00%),其中Ⅰ级高血压患者共

阿帕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阿帕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艾坦(阿帕替尼)的通用名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其商品名称:艾坦?;分子式:C 25 H 27 N 5 O 4 S;分子量:493.58;作用机制: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研究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期研究结论:剂量:最大耐受剂量为850mg, qd;药代动力学:T?为9小时,支持qd给药,也支持bid给药;常见不良反应: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症等,绝大多数为1-2级不良反应。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I期研究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阿帕替尼:850mg qd vs 425mg bid。有效性:PFS:3.67个月vs 3.20个月,OS:4.83个月vs 4.27个月;安全性:850mg qd 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便捷性:850mg qd 更方便;阿帕替尼Ⅲ期给药方案推荐为850mg qd。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II期研究结论:阿帕替尼为二线治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提 供新的治疗选择。二线治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在艾坦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仍有7.6个月,较对照组延长2.6个月,死亡风险下降接近40%。阿帕替尼的安全性较好;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一个口服制剂,极大提高患者依从性。 艾坦(阿帕替尼)--精准强效全球首个晚期胃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艾坦对VEGFR-2具有高度选择性,强效抗血管生成;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可预期、可耐受,可控制、可逆转。 艾坦(阿帕替尼)功能主治:艾坦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一般状况良好。 艾坦(阿帕替尼)用法简介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46例晚期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4-20T14:07:04.4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作者:杨善兰李一辉金美四杨涛李灿美张明瑛何[导读] 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可耐受,获得CFDA批准上市,在价格上优于其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大理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4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mg/日至750mg/日口服,直至患者病情进展。结果:2月评估PR为7例,为15.2%,SD为25例,为64.1%,疾病总控制率为8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皮疹、心悸、手足综合征、纳差、腹泻、乏力,但均能耐受,较为轻微,为Ⅰ级或Ⅱ级。结论:阿帕替尼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毒副作用轻微,安全、有效。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阿帕替尼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082-01 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现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其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血管新生最重要的调控途径,也是多种抗肿瘤血管生成剂的关键靶点之一[1]。我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运用阿帕替尼治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腮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晚期恶性肿瘤46例,观察临床疗效,分析相关不良反应。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6例,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55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其中消化道肿瘤26例,非小细胞肺癌8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3例,软组织肉瘤1例,腮腺癌1例,ECOG评分为0~2分,血常规、肝肾功、心脏等情况综合分析,无使用禁忌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750mg/日,每日服用1次,直至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如500mg/日,不能耐受者减量为250mg/日,750mg/日者减量为500mg/日、250mg/日或暂停。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服药1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行疗效评价,此后每8周评价疗效1次,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评价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总缓解率RR=(PR+CR)/总病例数×100%,疾病总控制率 DCR=(PR+CR+SD)/总病例数×100%,无进展生存期(PFS):服用阿帕替尼开始直至进展、失去随访或死亡。不良反应按照WHO: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评分标准来评价,分为0~IV级,随访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 2.结果 2.1 疗效分析 2.1.1近期疗效分析治疗2月后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占15.2%,病情稳定(SD)25例,占54.3%,疾病总控制率为69.5%,进展(PD)14例,占30.5%。 2.1.2远期疗效分析全组病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2个月,总生存时间为5.8个月。 2.2 不良反应分析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纳差、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心律失常、皮疹、部分伴腹泻,发生高血压的有11例,占23.9%,为I~Ⅱ级,无1例发生Ⅲ~IV级,蛋白尿2例,占4.3%,为I~Ⅱ级,手足综合征13例,占28.3%,I~Ⅱ级12例,III级1例,减量为250mg/日,所有病例经减量或暂时停药后上述症状消失,可继续服用。 3.讨论 在胃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腮腺癌等恶性肿瘤早期能通过积极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缓解,很大一部分患者初次就诊,确诊时已经为晚期,此类患者按病理类型积极行二线、三线化疗,但仍然进展,且相当一部分患者的体质状况良好,能够耐受进一步治疗,同时迫切需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带瘤生存时间,但就目前,三大治疗手段(放疗、化疗、手术)就这些患者却有效性极低在研究中,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环节之一,肿瘤组织需依赖新生血管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满足肿瘤细胞不断扩增的需要[2],其中阿帕替尼作为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为这类患者带来治疗希望,因为阿帕替尼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轻度抑制c-Kit和c-Src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3]。阿帕替尼与VEGF-2结合后,阻断了VEGF与VEGFR-2相结合引起的VEGFR-2的自动磷酸化,从而可以抑制随后的相关信号转导,达到抑制血管生成的目的,阿帕替尼作为有确切疗效的小分子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三线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阿帕替尼在我科晚期肿瘤中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46例患者PR7例,SD25例,总DCR达69.5%,PFS4.2个月,OS5.8个月,而在安全性使用方面,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纳差等,大多为I、II级毒副反应,但经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均能耐受。 由上述所见,阿帕替尼在晚期实体瘤治疗上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可耐受,获得CFDA 批准上市,在价格上优于其他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涂艳、彭枫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 (12) :545-548. [2] Jayson GC, Kerbel R , Ellis LM, et al. Antiangiogenic therapy in oncolog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Lancet,2016,388(10043): 518-529. [3] Tian S,Quan H,Xie C,et al.YN968D1 is a novel and selectiveinhibito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tyrosinekinase with pote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J].Cancer Sci,2011,102( 7) : 1374-1380.

阿帕替尼治疗30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阿帕替尼治疗30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12-16T15:57:32.420Z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作者:王大鹏刘晶徐忠玲郑广张程肖铟[导读] 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使用价值。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晚期肺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阿帕替尼治疗,阿帕替尼剂量500mg/次,1次/日,对照组采用支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16.7%)和疾病控制率(70.0%)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3%)和疾病控制率(43.3%)(P<0.05),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48.6±9.2)显著高于对照组(34.4±8.1)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OS延长(2.4月)和PFS延长时间(3.2月)显著长于对照组OS延长(1.2月)和PFS延长时间(1.5月)(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未见血液学毒性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症、腹泻、皮疹等,对症治疗或暂停给药后不良反应明显好转。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使用价值。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阿帕替尼;安全性;临床疗效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30 Cases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With Apa Imatinib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30 cases of Apa imatinib treatment of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in hospital were selected,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rapy group patients were taken Apa imatinib trentment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aken supportive trentment , Apa imatinib dose of 500mg / times, 1 time / day,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apy group response rate (16.7%)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70.0%)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onse rate (3.3%)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43.3%) (P <0.05),Life quality of therapy group patients were improved,therapy group quality life (48.6 ± 9.2) was significant than control group (34.4 ± 8.1) difference is very evident(P<0.05), OS of treatment group extended(2.4 months) and PFS extended (3.2 month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S extended (1.2 months) and PFS extended (1.5 months) (P <0.05).The common side-effects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were hypertension, proteinuria, hand-foot syndrome, diarrhea,rash and so on,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or a pause of administration adverse reactions anesis, Conclusion Apa imatinib treatment of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is safe and effective, with value of using. 【Keywords】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Lung; Apa imatinib; safety; clinical efficacy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晚期肺癌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足4个月,1年生存率一般不超过10%。以往晚期肺癌患者采取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客观有效率在30%,老年患者并发症较多,当前已经开始与新兴靶向药物治疗相结合,患者耐受性更好。阿帕替尼是我国研究的一种小分子血管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有研究发现在治疗胃癌中效果明显。为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以我院收治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晚期肺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岁,病理学诊断为IIIb期、IV期,病灶可测量,既往均化疗及靶向治疗失败或耐药。ECOG评分为0~2分,预期生存期在3月以上,血常规检查正常,生化指标检测TBIL小于1.5ULN,血清Cr小于1.25ULN,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鳞癌、小细胞肺癌、活动性脑转移,影像学检查为坏死性肿瘤,肿瘤病灶距离大血管不足5mm,高血压无法控制,严重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咳血、消化道出血、2月内出现脑血管意外、4周内存在重大外科手术、无法吞咽、活动性乙肝、已经证实ALK基因异常、妊娠期等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2±11.5)岁,3例IIIb期,27例IV期,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4.8±12.6)岁,5例IIIb期,25例IV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取阿帕替尼治疗。给予阿帕替尼剂量500mg/次,1次/日,直至肿瘤进展或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停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支持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或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采用WHO制定QOL评分标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佳。记录无肿瘤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记录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评价近期疗效,根据实体中秋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疾病进展,治疗有效率(ORR)=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治疗有效率+疾病稳定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生存期、治疗情况、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检验,生存质量采用t或者F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单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注射局部灶红肿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世界结直肠癌患者高达140万人,位居乳腺癌和肺癌之后,在肿瘤疾病中排位第三[1-7]。目前有研究报道贝伐珠单抗或者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8]。但对两者合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何,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9 ~53岁,平均年龄(41.8±5.5)岁;病程1.5~13年,平均病程(5.8± 2.8)年。 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40.6± 5.9)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4±2.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9] 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单药治疗,阿帕替尼:850 mg/次,1次/d。试验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阿帕替尼:850 mg/次,1次/d;贝伐珠单抗(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5 mg/kg,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每2周给药1次,首次静脉输注时间需持续90 min,若第一次输注耐受性良好,则第二次输注时间可缩短到60 min;若患者对60 min 的输注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那么随后进行的所有输注都可以30 min完成,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