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吾丧我_庄子_齐物论_解读

_吾丧我_庄子_齐物论_解读
_吾丧我_庄子_齐物论_解读

(5哲学研究62001年第5期)

/吾丧我0

)))5庄子#齐物论6解读

陈静

5庄子#齐物论6历来号称难读,难读有好几层意思,一是有的语词十分费解,例如/以言其老洫0的/老洫0,/奚必知代0的/知代0等等,当然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历代注释选择或作出某种解释,但是这些语词的来头和含义毕竟是模糊的。二是有的句子即使在上下文中也很难确定其含义,例如/为是不用而寓诸庸0/故曰莫若以明0之类,就很难解释清楚。/莫若以明0,陈鼓应先生的5庄子今译今注6译作/所以说不如用明净的心境去关照事物的实况0,/为是不用而寓诸庸0,陈先生译为/所以圣人不用(知见辩说)夸示于人而不寄寓在各物自身的功分上0,都添加了很多东西。如果需要添加内容并且是实质性的内容才能解释一个句子,那么,为什么添加这些内容就是需要追问的了。其他难解的句子还有不少。不过,5齐物论6难读的真正原因还不在于文字障碍,而在于它的/意0是在/言0外的,仅从文字的表面,很难把握它深刻的内涵,因此,5齐物论6这一篇洋洋洒洒的文字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下层结构,它的行文是以什么样的思路在往前推进,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5齐物论6认为是非无定,/正味0/正色0/正处0没有普遍的衡定的标准,只有在特定的对象关系中才有意义,主张以/因是因非0的/两行0去超越是非,这个主旨似乎不难把握。但是,因是因非为什么要从/吾丧我0说起呢?/三籁0与/吾丧我0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子綦在告诉子游/今者吾丧我0之后,要为他说人籁、地籁和天籁呢?主张/因是因非0的5齐物论6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0这个美丽的预言来结束全篇,这个结尾与开篇的/吾丧我0又有什么关系呢?

笔者在初读5庄子#齐物论6时是有这许多困惑的,反复地读与思,终于想通了从前困惑不解的诸因素之间,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明白了其间的联系后,5齐物论6的思路也就浮现出来了:/吾丧我0提示着庄子对/吾0与/我0进行的分别,而这一分别是建立/因是因非0的超是非立场的前提;三籁之说一方面为理解吾、我的分别作铺垫,另一方面又提示/是非0产生的原由;庄周梦蝶以寓言的方式隐喻/吾0、/我0的状态,并对开篇的/吾丧我0作出呼应。我认为,5齐物论6无论从思路上看还是从文气上看,都是一篇相当完整的论文,而解读它的关键,就是/吾丧我0。

49

吾、我在一般语境下都是第一人称代名词,在5论语6、5老子6、5孟子6和5庄子6里是混着用的。当然细加分辨,也可以发现用法上的一些小差别,例如在5论语6中,/吾0既指/我、我的0,也指/我们、我们的0,而/我0只作自称代词,指/我,我的0,只有一次由第一义引申作/自以为是0的意义:毋我。并且,/吾0指代/我,我们0时,一般用作主语,若用作宾语,则只用于否定句中。(参见杨伯峻:5论语词典6,见杨伯峻5论语译注6附录)又如在5老子6里,吾、我都有用作主语的例子,但是在表达主体意味更强烈的知、见、观等动作时,则往往用/吾0作主语,而需要第一人称作宾语时往往使用/我0。尽管有这些差别,但是这些差别只是倾向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更不是概念性的,我们决不能因为吾、我之间用法上的这些差别而认为它们已经有了概念性的分别。

吾、我没有概念上的差别,同等地是第一人称代名词。但是在5庄子#齐物论6开篇的/吾丧我0这一特别的表述中,庄子却是用这两个似乎相同的人称代词在指示着/人0的不同的存在状态。在这里有必要说明,尽管庄子用了/吾0/我0来对/人0的存在状态进行分别,但是即使在5齐物论6本篇,这种用法也不是固定的,在其他地方,吾、我往往又只是一般的人称代词了。我们说5庄子6难读的原因在于意在言外,而庄子的用语又往往十分随意,常常用/平常0的话,来表达/非常0的意思,这无疑使难读的5庄子6更加难读。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庄子用吾、我对/人0的存在状态作了什么样的分别。

在庄子那里,/我0是对象性关系中的存在,永远处于物我、人我、彼此、彼是、是非的对待性关系之中,相对于不同的对象,/我0又具体地展现为形态的和情态的存在,作为形态的存在,/我0总是被动地陷溺于现实的困境之中,庄子说: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生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是芒者乎?

在庄子看来,/我0有形,是为/形态的我0,这个/形态的我0处于与外物纠缠的状态之中,被外物裹携着、冲击着,踉跄于人生之途而没有片刻止息,终生劳碌却不见得有什么成就,疲惫不堪却不知归属何处。/形态的我0展示了/人0作为/物0的存在状态,这样的/我0,实在是被动而无奈的。后来王充片面地夸大了庄子的这一思想,直接把/人0定义为/物0,例如5论衡#论死篇6说:/人,物也,物,亦物也。05寒温篇6说:/人禽皆物也,俱为万物0等等。把/人0完全等同于/物0,就把人的灵性和主动性彻底抹消了,所以王充眼里的人是极其渺小而卑微的,在天地之间如同蚤虱附生于人的身上。在5论衡6里,/人虽生于天,犹虮虱生于人也0(5奇怪篇6),/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0 (5变动篇6)这样的说法并不少见。像王充这样理解/人0,当然不符合庄子的意思。在庄子眼里,人是有/物0的一面,物性的人,是为/形态的我0,然而人的这种物性的存在状态,正是人需要超越的,所以庄子才要说/丧我0。如果人生就展现为一个/我0并且只是这样一个/形态的我0,那么,/人0就不可能从/物0中超脱出来。人作为/人0,却停留在/物0的存在水平,这样的人生,确实是很可悲的。所以庄子在描述了/形态的我0的被动50

和无奈之后,一再感叹/不亦悲乎0!/可不哀邪0?/可不谓大哀乎0!

/我0是形态的,也是情态的。所谓/情态的我0,是指在社会的对象性关系中存在的/我0。这样的/我0,必定处于种种情景状态之下。所以在庄子看来,/情态的我0没有片刻宁静,/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0,或傲慢,或阴险,或慎密,/其发若机栝0,窥视着是非,/其留如诅盟0,严守着秘密。总之是不断地在/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0的不同情态中流转。在庄子对/情态的我0的描述中,他似乎只是在说/我0在各种不同的情状下的表现,在说一个情态的/我0,但是,在他言说的这样一个/我0的背后,却清楚地透露出一个/他人0来,因为/我0的种种情态,都有/他人0的原因或者是以/他人0作为对象的。因此可以说,/情态的我0揭示着一个/他人0的参照,从而展示了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一面。我们说过,如果人生就展现为一个/形态的我0,人是不可能从/物性0的存在状态中超越出来的,同样,如果人生只展现为一个/情态的我0,人也不可能从社会性的存在状态或者说从/角色0中超脱出来。5史记6在记载庄周事迹时说: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以诋訾孔子之徒0(5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6,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44页)。庄子不满意儒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儒家把人的社会属性绝对化,使人固着于角色的序列之中。经过儒家整理规范后的角色序列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人要么是君,要么是臣,要么是父,要么是子,总之要在这个角色的序列中担当某个角色。当然在不同的角色关系中,一个人所担当的角色是会有所不同的,例如面对父,他的角色是子,面对子,他的角色又成了父,但是无论如何,他一定是一个角色,而决不可能在/角色0之外成为/人0。儒家的/人0是凭借/角色0而呈现的,儒家的圣人,一定是完美地实现了他所担当的所有角色之/当然0的人。这正是庄子所反对的。在庄子看来,/情态的我0丧失了天真,/角色0抹上了人为也就是/伪0的色彩,只有擦掉/伪0的色彩,从/情态的我0中超脱出来,本真的我才能呈现。真正的我,庄子称为/真君0、/真宰0、/至人0或/真人0,在/吾丧我0这个吾、我对举的表述中,也就是/吾0。

庄子提出了/吾0,却没有告诉我们/吾0究竟/是0/什么0,其中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吾0如同/天籁0一样,是不可言说的。

我们看5齐物论6里子綦为子游说三籁,其实只是在地籁上说。当子游懂得了/地籁则众窍是已0,又自言/人籁则比竹是已0之后,他向子綦请问/敢问天籁0。面对子游的问题,子綦却不能用/天籁则@@是已0的句子来回答,而只是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0,这几乎是遁词。子綦不能用定义的句式来答问,是因为天籁并不是人籁、地籁之外的另一个/什么0,用郭象的话来说,就是/天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0,天籁只是一个/境界0,这种境界需要超越人籁和地籁才能领悟。需要超越的东西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人籁的成与亏和地籁的分与别。庄子说: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郭象注曰:

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虽有繁手,遗声多矣。而执鸣弦者,欲以彰声

51

也,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昭文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昭文之不鼓琴也。

冯友兰先生解释说:

郭象在这里注说,,无论在多么大的管弦乐队,总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声音全奏出来,总有些声音被遗漏了。就奏出来的声音说,这是有所成;就被遗漏的声音说,这是有所亏。所以一鼓琴就有成有亏,不鼓琴就无成无亏。(见5庄子哲学讨论集6)

因此,正是因为有/亏0,人籁才有/成0,因而成为/有0,同样,地籁也是因为众窍有别才成为/有0的,而天籁之成为/有0,靠的却是对人籁之有成亏、地籁之有差别的揭示,天籁不能直接成为言说的对象,只有通过说三籁而揭示人籁地籁之有限来使/天籁0透露,天籁透显出来被领悟了,人籁的成亏、地籁的差别也就被超越了。

5齐物论6对三籁分辨,是为了把/吾0示给我们。如同/天籁0一样,/吾0也不能用/是0/什么0的句式来言说,而只能用否定的方式,靠否定/吾0是/我0的方式来使之透显。/吾0不是/我0,不是形态的,也不是情态的。正因为吾不是形态的存在,所以人的形体或形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足以代表/吾0,庄子说:/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05庄子#德充符6描述了许多/德全而形不全0的人,例如支离无唇、哀骀它、叔山无趾、王骀等,这些人或奇形怪状,或缺胳膊少腿,但像貌丑陋或断手缺腿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真正的人,这是因为/真我0或者/吾0与人的形貌没有关系。

/吾0不是/形态的我0,也不是/情态的我0,所以在任何极端的情景下都不为所动。庄子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亟雷破山,飘风震海而不能惊。0超越了形态和情态的/吾0,/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0。/游0是5庄子#逍遥游6的基本概念,它展示的是一个自由的境界。/我0被外物裹携且陷溺于角色的序列之中,与/游0无缘,/吾0才能/游0,/吾0的/游0展示了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有了这个境界,/人0就从/物0的和/角色0的存在状态中超脱出来了。

如果没有吾、我之分,人不可能从物性的和角色性的存在状态中超脱出来,当然也不能从/是非0中超越出来。

我们先对是非的含义稍加分辨。研究者们通常只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是非,把是非理解为对错,这种理解尽管不错,但是有片面之虞,因为庄子所说的是非,含义还要丰富得多。首先,是非有存在的含义:/是0,一定会/是0一个/什么0,而/是0一旦/是0这样的一个/什么0,就必定/不是(非)0那样的一个/什么0,因此,庄子的是非,首先有/是或不是(非)什么0的含义。在这层含义上,才有什么/对0,什么/不对0的是非,才有什么/好0,什么/不好0的是非。前者是认识论意义的是非,后者是价值论意义的是非。认识论意义的是非(对错)和价值论意义的是非(好坏),都要以存在意义的是非(是这个、这样或那个、那样)为基础。住在潮湿的地方好,还是住在树巅上好,这要看居住者是谁,如果是泥鳅,那么是泥处好;如果是猿猴,那么是木处好;如果是人,则这两处都不好。何为正处,要根据处者为何来决定。正味、正色也是一样。在5齐物论6中,是非的三层含义52

是重叠在一起的,只是在具体的语境下,所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我们理解了庄子的是非的丰富内涵,再来看为什么需要区分吾、我,人才可能从是非中超脱出来。

如果/人0只是一个/我0,那么,人一定是在是非的关系之中的。因为/我0一旦/是这个或这样0,就必定/不是(非)那个或那样0;又因为/我0作为形态的和情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纠缠于物性的和社会性的对象性关系之中,因此表现为/是这个或这样0的/我0,必定面临着它所/不是(非)0的/那个或那样0。换一句话说就是,/我0一旦成为/有0,必定面临一个/他0;如果把/我0称为/此0,那么/我0所面对的/他0就是/彼0;如果以/我0为/是0,那么,/他0就为/非0。从/我0出发,就有了彼此和是非,所以庄子说/此亦一是非0,从他出发也一样,所以庄子又说/彼亦一是非0。是非又是无穷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我0,都可能面对无限多的/他0,形成彼此、是非的无限链条,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庄子又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0。

怎么样才能从是非的链条中解脱出来?庄子提出了/两行0,所谓两行,就是/可乎可,不可乎不可,,然于然,,不然于不然0,也就是用/可0的态度对待/可0,用/不可0的态度对待/不可0,用/然0的态度对待/然0,用/不然0的态度对待/不然0,这样的态度,庄子称之为/因是因非0。

这一点,/我0是做不到的,因为/我0就/在0是非的关系之中,而/我0之所/在0,决定了/我0对待是非的态度:/我0既然是一个/是0,就只可能以/是0的态度来对待/是0和/非0,以/是0的态度对待/是0,就是/是其所是0,也就是/是0/是0,即/可乎可0,/然于然0;以/是0的态度对待/非0,就构成了认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的是非,而/不可乎不可0,/不然于不然0的态度,是一个/非0/非0的态度,这个态度,由/我0出发是建立不起来的。/我0只能持/是0的态度,由/我0出发,只能建立起/是0 /非0的对立性态度。由此可见,/因是因非0的前提,就是要从物我、人我、彼此这样的对象性关系中超脱出来。这时我们便看到了/吾0的意义,/吾0不是/我0,不是形态的和情态的存在,作为/非形态的0存在,/吾0不会纠缠于/物0的关系之中;作为/非情态的0存在,/吾0不会纠缠于/社会0的关系之中。/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0(5德充符6),只有/吾0,能够做到/因是因非0。

/吾0是自由的。吾之所以能够自由,就在于它让/我0/自在0,也让/他0/自在0,我与他皆得自在,由自在而自由,于是皆大欢喜。尧想讨伐宗、脍、胥敖三个小国,/南面而不释然0,个中原因,就在于他以/我0的立场来对待尚未开化的宗、脍和胥敖,想把文明强加给它们,从而陷入了是非。舜为他说阳光普照万物的道理,告诉他/德之进乎日者0是不分彼此、是非的。这是助他突破/我0的局限去领悟/吾0,并从吾出发建立因是因非的态度。/我0必定是独断的,霸道的,/我0由独断、霸道出发,结果是陷入他我、彼此的是非之中而不得自由。只有/丧我0,使/吾0透显,才有宽容,才得自在-自由。

5庄子6第一篇5逍遥游6展示了一个自由的人生境界,第二篇5齐物论6告诉我们以/吾丧我0的途径去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责任编辑:罗传芳

53

An Interpretation of Being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La Chair0in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Qian Jie

This article analyzes M 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especially given by Phenome nology o f Pe r2 c e ption and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Be ginning with a survey of the metaphysical motive of M 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we follo w by this analysis the main theme that,via 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 goes from phenomenal field to the c oncept of0chair0and bring to light the ontological signification of his phenomenology.

A New Explanation of Qiwulun by Zhuangzi

Chen Jing

This paper offers a ne w explanation of the Qiw ulun(O n the Equality of All Things)by Z huangzi.I t points out that the sentence/I have lost myself0(/吾丧我0)a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is chapter. The w ords/I(吾w u)0and/myself(我w o)0e xplicate different states of human existence.Zhuangzi holds that/w o0is the existence in both physical and sensational sense.In the physical sense,/Wo0is interw oven with the physical w orld,indicating the circumstance of human physical existence.In the sen2 sational sense,it adheres to the human status in the society,indicating the human existence connected with its social role.Because/wo0is alwa ys related with objects,it is bound to be involved with the right or the w rong.Z hangzi claims to transcend distinction betw een the right and the w rong by making a com2 promise between them,say,by/f ollowing the tw o courses(两行)0.Ho wever,this transcendence can be established not by/wo0but by/w u0./Wu0cannot be an object for articulation.It can be denoted only by a negative,namely,wu(I)is not wo(myself).In fact,w u is not w o,neither physical nor sensational.Theref ore,w u can transce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objects and turn into being-in O itself, thus free f rom and going beyo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Kant on Enlightenment

Zeng Xiaoping

This article locates and articulates Kant.s thought of enlightenment from the w hole framew ork of his philosophy,It holds that Kant.s thought of enlightenment is a part of his critical philosophy and meta2 physics of morals,and that is concerned with the subjectivity of a human being as a subject in a kingdom of right-relation,and is a claim for the sta tus of a right-subject capable of independent thought to ev2 ery me mber of this kingdom.It concludes that Kant has shifted the center of enlightenment from natural reason and taste to practical reason,therefore f rom know ledge and feeling to morality,and that this shif t is an advance over his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enlightenment.

80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内容摘要]庄子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他提出的齐物论思想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促进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生态伦理;人与自然 一、庄子的齐物论思想综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到今始终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庄子的齐物论。庄子主张物我平等、物我同一,站在道的高度,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庄子齐物论思想有如下内容: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庄子在这里指出彼与是、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是对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转化。实际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而且事物自身内部也包含着对立面,对立的彼此双方各有其是非,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不可分割。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和万物本来就是同为一体的,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不过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客观事物的,这样势必无法认清自然的本来面目,损害道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真实存在的只有道,所以庄子强调“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齐物论》),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导读: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庄子》读后感-李保增

记住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保持平淡而宁静的心情 一路前行! ——《庄子》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广州

记住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保持平淡而宁静的心情一路前行! ——《庄子》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2012-12-30 庄子(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隐居于“穷闾阨巷”,以织履餬口谋生。他不仅不与宋国的统治者合作,而且也不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共处,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为相而不受。他与惠施为友,相互切磋学问,著书立说,撰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思想体系是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时代的基础上形成的。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生产的推广。据《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乞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春秋战国之际,冶铁技术相当发达,不仅有鼓风用的皮囊,而且已有合金技术,《墨子》一书中就记有车具铁纂、铁什,农具有铁服(铁耜)等。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农业得到深耕细作,出现了牛耕,促进了荒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水利灌溉的发展。铁制工具的使用,农牧业的发展,使手工业由宫庭手工业为主的经营方式转为豪民的私营大手工业和个体小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形成冶金、制陶、皮革、纺织、兵器制造等百工俱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范蠡、白圭一类的高过诸侯的工商大户,而且形成了齐国临淄、赵国邯郸、宋国定陶、秦国咸阳、卫国濮阳、楚国鄂、郢等商业城市。庄子《逍遥游》中把“陶铸”术语用于政治,《养生主》描写的刀刃之快,《人间世》、《马蹄》、《徐无鬼》诸篇中塑造的匠石的高超技术的“陶者曰:‘我善治植,圆者中册,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都说明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庄子在《外物》、《让王》、《徐无鬼》等篇所涉及的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十亩足以生活,挑褥必须修整,除草不能卤莽,社树下可以容数千头牛蔽荫,任公子钓鱼用三千牛肚作鱼饵都反映了当时农牧产品的发

无用之用-方为逍遥

无用之为用,方为逍遥 ——谈《庄子》的无用之用与逍遥游的关系 及“无用”的积极影响 唯有当你逆流而游,你才能够感受到你自己,如果你顺着河流走,你无法感觉到你自己,你会感觉河流,而不会感觉到你自己,而且迟早你将会变成那个河流。 ——取自《道德经心经》(印)奥修 摘要一般人认为,只有有用的才是有价值的,可有用与无用的界限真的那么分明吗?庄子的逍遥境界如同人们想要极力找寻的桃源,可遇而不可求,那么从庄子的“无用”论中是否能够寻找出端倪?世上的纷扰何其的多,无论是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是现今,我们都无法脱离这个社会,也就无法达到真正地逍遥,那么我们不防顺从自己的心,让它指引着我们,或隐世或出世,为社会造福,或安于平凡的生活,那么“无用”便是“有用”,便是“逍遥”。 关键词无用之用逍遥 一、庄子简介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姓庄,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一个无比神奇的令人琢磨不透的人,庄子的学说饱受人们推崇,尤以逍遥为著。庄子的哲学思想有很多,如我们所知道的朴素的辩证主义思想,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一点与老子很相像,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庄子的思想是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当然这是不是真的,我们暂时不去讨论它,今天所要谈的是“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最开始是在逍遥游中提出的,因此在这之前必须要在谈一下庄子的一个重要观点:“逍遥”的思想观念。 二、庄子及其“逍遥游” 庄子,给让人的感觉是逍遥,无所恃,但庄子又不是一个圣人,作为一个在俗世生活的一个俗人,又怎能脱离这个俗世?大部分人都知道庄子的《逍遥游篇》,其中大量篇幅说明什么事逍遥,如何才能做到无所恃,逍遥。 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

《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人是先有了主观成见,然后才有彼此对立的立场。 是非:“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是非就像彼此、生死一样,是相对的。有则均有,无则均无。是非也然,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人有彼此对立的立场,才产生主观上的是非之争。其结果便是大家纵向肯定别人所否定的东西,否定别人所肯定的东西,争来争去,无不偏执一端,与大道相去甚远。 利害: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你不了解利与害,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难道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破除人类自我中心意识,通过说明万物并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评定美色的标准,评定美味的标准,评定居处是否舒适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万物齐一,是非对立并不存在。而没有绝对不变的价值标准,也就不会有绝对不变的“利”与“害”。文章提到神妙而“无己”的至人,因为他们已彻底超越了人间的利害之辨。王倪曰:“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樊然乱,吾恶能知其辩!”写王倪对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

国学 庄子《齐物论》

国学庄子《齐物论》 当代名家论庄子 两千多年来,《庄子》深刻地影响着每个阶层的中国人,尤其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的人格缓冲区。当他们在政治宫掖、人生建树等方面遇到挫折、失意之时,总能在庄子的作品中找到皈依和平衡。——李怀宇庄子其人其书其学,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上是一个极特殊的景观,甚至可以说是个异数。有关人心世道的说理文章,文辞居然这样优美,想象力如此丰富,意象这般瑰丽,先秦诸子中,找不到第二家。——刘梦溪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囗(左“安”右“鸟”音yan4)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我国古代以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今天能有幸读到他的作品《庄子》,心中感到异常兴奋。在读完之后心中有几分感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吐为快。但终究是学习有限,故不能精确的明白,但也深的几分味道。 庄子,原名庄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县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其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意思是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这段充分的说明了庄子散文的特点: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也体现了庄子“逍遥”的情怀。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则利用寓言故事,富有讽刺的意味,将庄子的文采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翻译过来“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就成了一篇朗朗上口的寓言故事,读来栩栩如生,简单明了。令人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的阅读题及答案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的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① 莫言 在其简短的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 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 没有用处。 ”在实用工具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 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过程中, 文学因为它的“无用”性,已经被人们逐渐冷落。推而广之,实际上一切人文学 科似乎都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和有用性,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② 然而,近些年艺术市场和“艺考”的持续火爆,却带给人们一种艺术繁 荣的景象。在一些家长们看来,似乎学习艺术就是孩子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实 际上,这种繁荣和梦想,恰恰使人们远离了艺术的真精神。 ③ 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 艺术和科学就像车之两轮、 鸟之两翼,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艺术与科学互补,有用与无用合一。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物理学大师 都认为,物理世界的“真”和“美”是统一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美的 境界。钱学森生前也提议,教育要把科技和文艺结合起来,科学研究需要创新, 创新需要灵感, 而艺术常常是灵感的源泉。 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因为人生最大 的快乐,来自对美的欣赏,而艺术是美的最高形式。艺术为什么能让人快乐?因 为艺术是自由的、创造的、充实的、圆满的。艺术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完善人的 人格,陶冶人的情操,颐养人的生命,它使人成为一个活得有意思的人、一个有 活力的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人、一个人性得到和谐发展的人。 ④ 艺术的精神,本可以对现代人偏激乖戾的心灵作一种极好的救赎。艺术 教育, 也本可以通过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反思, 在对与人类生命有密切关联的自然 的思考方面有更好的作为, 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平淡天真”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性 格,不是装腔作势、怪僻虚伪,而是平正平实、雅淡素朴,唯此,才可以了解到 平淡天真的艺术精神,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 甚至借此可以突破很多精神的屏障和技巧的抗拒。 ⑤ 然而, 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念, 早已渗透到艺术教育实践之中。 “无用”的艺术,却以“用”为衡量标准。艺考生的逐年增加,其实并不意味着 可以招到更多高素质的学生。 因为很多艺考生竟然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 于是 通过突击和速成, 转过来报考艺术专业, 艺考成了他们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 径。一个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为了文化缺乏的避难所,这无疑成为艺
1/6

老子自然观.庄子齐物论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辩证法属于方法论,方法论包含道论,老子道论中那些与辩证法非常相似的内容,素为人们所称道。“方法”也就是“人们所循沿的道路”。方法论或道论,就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般论述,是关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为达目的该如何选择道路的探究。 “道”的本义是指人们循着它行走以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德”的本义即“心、行之所陟”,是关于行动者的心境、行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的判断。论德是评价、对比人们“走路的水平”怎么样。 道论就是关于道与德的论述,是围绕着理想范式而进行的对行为的评说。在其中,对道的选择指的是行动者对自身的行为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对身外的线路的划定;是对“走路方式”或“在途规范”的取舍,而不是对环境路况或身外之世界规律的把握。它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行为方式—行为情态—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继而确立一个理想范式以便一般行动体仿效、遵循,并不是讨论世界或客观存在以何方式运行的实证问题。 一个人可以从幼稚“走”向成熟,一个国家可以从专制“走”向共和。“行走”有非常抽象而广泛的比喻意义。老子道论的本质是:把平常的三维空间中的行走类推为“描述空间”或广义的“价值空间”中的“行走”。在平常三维空间中的到某地,在“描述空间”中就表现为成某名,在“价值空间”中则表现为达某德。所以,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走路”的问题;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存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老子道论的基本问题。 的训练。 含义:齐物之谓,含义就是到了来到了一个非人的境地,这个境地的生命践踏了神圣道德的含义,几乎不配为人,因此言“物”。神话小说西游记有齐天之说,就是这个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作者选择《齐物论》这一经典文本,借助于对它的研究,

《庄子》传世名句赏析

庄子20名句带翻译 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庄子读书笔记5000字

庄子读书笔记5000字 【篇一:庄子_读书笔记】 感受经典感悟人生 ——《庄子》读书笔记 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洗涤与冲刷,先秦哲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逐渐 展露成经典,再逐渐延伸至远,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指引着我 们心灵走向成熟与完美。在众多经典之中,我最喜欢《庄子》的超 脱豁达,毫不夸张地说,庄子本人就是一个经典与传奇,闪烁着无 比巨大的魅力。 伟大的哲人大多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坚守者 自己的原则,跨过那道坎,内心就明亮清澈了。庄子也不例外,“家贫,故往贷与监河侯”(《庄子外物》),“衣大布而补之”(《庄子 山木》),穿着带有补丁的粗布衣服,靠向人求贷以维持生计,但 对于他所不屑的人物,绝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庄子对于魏王、曹商 乃至惠子所悠游其中的世俗世界持强烈的抵制姿态,其傲在骨,本 有机会进入名利场,但他断然拒绝了,认为好比是像祭祀牲畜一样,“衣以文秀,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庄子列御寇》),希望像神龟一样“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辞去 宰相一职,成为一个在污浊的世间还能保持自己精神取向和生活信 念的人。喜爱庄子,喜欢他的恣意与快乐,喜欢他的潇洒与坦然, 喜欢他的率真与激情,更重要的是,他的处世态度教给我们很多。 在如今日益强调物质价值的时代,人们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内心的平衡,面对物我关系、人际关系,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焦虑与 困惑,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活着,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 至反过来又影响了物我关系、人际关系的平衡。儒家倡导建立大同 和谐的社会秩序,可实践起来非常艰难,而庄子提出了另一种认识 世界的参考系,他的洞察与感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启迪,帮我们 找到了一扇审视生命及其意义的智慧的窗口。孔子希望以“中庸”求 得和谐,目光总是停留在人类自身,约束个性,牺牲自我,以达成 一致的共性。“和谐”的前提是制约,可它的负面是统治者对生命和 个性的漠视,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形,“和”的表面之下,是 对名利的激烈的斗争。政教合一的“人治”体制,使人们同腔同调, 甚至面孔也一样,塑造国民内敛的性格,很难得到自由与快乐。而 庄子的目光从个体生命出发,触及整个人类,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

浅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浅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0130211班沈炜煜 在《逍遥游》中,庄子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魏王给了一些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了,结的葫芦极大,能容五石。可是,它的质料不坚固,用来盛水,拿起来就破了,切成两个瓢,又太浅装不了多少东西!因此,这葫芦虽然大,却没有一点实际用处,我索性就把它砸破了。”庄子听了,说:“你真不会利用大的东西啊!有这么大一个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漂游江河湖海,作渡江用,而只考虑盛东西呢?你还是个心眼不开窍的人啊!” 同样的大葫芦,惠子认为它大而无用,而庄子却能打破常规,变通用法,把葫芦做成腰舟浮于江湖,使它显示出了新的妙用。由此可见,有用和无用是相对存在的,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有其自身的“大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或摆放的位置不同罢了。因此,我们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下面我将从变通创新、节俭环保、用人、教育以及人生观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变通创新方面 惠子固执地认为葫芦只能用来装水,而庄子大胆创新,打破了葫芦的常规用法,把以前只能用来盛水转变到可以作为腰舟来使用,合理地变“无用”为“有用”,化“有用”为“巧用”。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一味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终会失去自身的竞争力,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古往今来,那些美名远扬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仅是与他们自身的努力有关,更是因为他们具有强大的创新精神。只

2021年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我读庄子《齐物论》

我读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 古今研究庄子的学者对于《齐物论》该如何理解持有不同说法。大致说来,前人的分析可概括为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齐“物论”认为庄子旨在消除当时各家各派对于天下万物所作的不同评论。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对于客观事物的评论常常是各执一端、相互非难,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当作裁决一切的绝对真理。针对这种情况,庄子从其相对主义的角度给予了坚决的否定。“齐物”论则是庄子进一步基于道之本体意义而提出的自己对于天下万物的看法,概 括地说就是“使万物齐同于道”。 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

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 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的时代。庄子所追求的,不是现代,而是一个远古时代,一个被美化的远古时代。但到了庄子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区别,小成掩盖了大成,小道掩盖了大道。昭文、师旷惠子都是那时候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籁,会将天籁掩盖了,就如人的智慧,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庄子的重要论辩思想,宏观看来,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其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看起来虽是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是齐一,有其相似性;而人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内在没有所谓的是非同异,这种相似性决定了庄子齐物论断的主旨。 庄子的齐物论断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不同论断。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通过论述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不同,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突出事物的本真性。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突出天籁的不拘束,再次张显自然的可贵,只有返璞归真,才能达到无我境界,直至物我同界,真正融入自然之中。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用对比的方式引出第二个论断,进一步描述出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形态,并且明确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用朴素的辩证法论证了虚无和存在的关系,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引出人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用这种方式教导人们不要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重要的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 接下来大段地描述了庄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现实社会中的是非之争并没有意义,因为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非对错并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因为万物都会向它对立的那一面转化,是对立统一的,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万物的齐一性,既然是齐一的,那么是非对错就没有区别的必要,因为是非都是无穷尽的,不能用具体形态来断定事物的真假,而应该追本溯源,直至事物的本源。正是是与非没有其判定的标准,也就没有追求所谓的是非对错了,才智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大智若愚才是真正达到了一种境界。 通过逐渐深入,进一步指出没有区分大道的根本评判标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是非无别,才是人之境界的升华。“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一段有无之辩,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来论证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对象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与天地共存,万物同长,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顺应事物的发展,才能得到不同反响的效果。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区别是非曲直的必要。道德修养高的人已经达到了对事物的超然态度,利害已然在身外,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这样也让自己更加超脱,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论述中庄子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周即蝶,蝶即周,物化登仙、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直达庄子本意,无所凭依,物我两忘。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论述生动形象,在中国文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整篇文章都强烈地透视出早期朴素辩证思想的观点,但其中也有不少诡辩的内容,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所以在学习这段文章时,要细心体会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

齐物论

齐物论第二 【解析与提要】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性篇目,也是《庄子》中最重要和最难读的篇目。?齐物论?的重点是超越是非。而要超越是非,必须?丧我?。只有?丧我?(即?无己?、?忘己?),才能超越是非,才能认识到?道通为一?,才能达到?万物一体?即?天籁?的境界。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立论,由开头的一个寓言和引出的一大段卮言构成。第二部分是阐述,用五个寓言进一步阐述和深化立论的观点。每一部分都可再分为五小节。第一部分的第一节是寓言?子綦丧我?,从子綦进入?吾丧我?的境界开篇,然后引入?三籁?的概念予以说明,但描写时只讲了?地籁?:众窍是也,生动地描写了大自然在风作用下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所形成的和谐情境。对?人籁?和?天籁?则只轻轻一点:人籁,比竹而已;天籁是?使其自己?、?咸其自取?,给人留下了悬念。接下来实际上是对?人籁?进行了深入的解剖。第二节详细描述了复杂的?人籁?现象,即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是非之争所导致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以至?终身役役、苶然疲役?的?大哀?。第三节集中分析是非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成心?使?道隐于小成,隐于荣华?,从而导致?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所以提出?莫若以明?(不如以道明之)和?不由而照之于天?(不从是非的角度而用自然去观照),这样才能把握?道枢?,?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第四节从对?指非指?和?白马非马?的评析入手,说明天地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体的、相通的,这就是?以明?的内涵——?道通为一?。并进一步指出正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分?破坏了?道通为一?从而产生了?朝三暮四?、?喜怒为用?,所以提倡?两行?(是与非各行其所)。同时也介绍了古人的?至知?:未始有物(即无,亦即物我齐一),后来才一步步退化:有物而未分、有分而未有是非,直到是非之彰、道之所亏、爱之所成。然后以昭文、师旷、惠施三人为例,说明?成?与?亏?的相对性,所以再次提倡?不用而寓诸庸?(将不用是非观念去观照的思想体现在日用中)和?以明?(以?道?看清世界的相通性、一体性)。第五节从分析?类与不类?、?有和无?、?有谓无谓?及人体各部分的整体性入手而推出秋毫与泰山、寿与殇的相对性,从而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万物一体?的核心观点,这正是?道通为一?命题的具体内涵:道使万物相通而成为一体,从而指出不必人为地推演、巧历。接下来从?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入手,论述人们?为是而有畛?:为了?是?而有了?畛?,即分界,以至?畛有八德?,进一步导致?众人辩之以相示?,实际效果却是?辩也者,有不辩也,有不见也?,而圣人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怀之?,?知止其所不知?,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从而达到了?天府?、?葆光?的境界,也就是?天籁?的境界。这就和文章的开篇形成了第一次回应。第二部分的第一节用?尧问于舜?的对话说明了尧的自我中心的成见和舜对?万物一体?充分理解的开放心灵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阐述了破除个人中心主义的重要性。第二节用?齧缺问乎王倪?的对话,由王倪的?三问三不知?及对民、鰌、猨猴三者孰知正处,民、麋、蝍蛆、鸱鸦四者孰知正味,及人、鱼、鸟、麋鹿四者孰知正色的论述,说明?吾恶能知其辩??阐述了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性。还进一步说明了?至人?对?死生?和?利害?的超脱:?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第三节用?瞿鹊子问乎长梧子?的对话借长梧子之口阐述:圣人?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臵其滑涽,以隶相尊。…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常人?说生恶死?,如同丽姬悔泣,如同梦人不知其梦,只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以及?辩无胜?的道理。从而破除了?悦生恶死?、?自以为觉?和?果是果非?的盲目成见,进而提倡?化相待为不相待?、?忘年忘义?(忘却生死,忘却是非)、振于无竟(畅通于无穷之境)的境界。第四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