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2: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

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鹤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鹤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县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序号 编号 鹤壁市教育局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普通高中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7—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8—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09—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0—中小学教学研究 □11—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2—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13—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区域活动创设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7—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8—幼儿发展评价 □09—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0—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 □11—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2—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 □13—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 □14—公益性0-6岁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15—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 □16—综合实践活动(含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 □17—语文教育

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

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语文(7-9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将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初中一年级(即7年级)将全面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确 保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学指导思想 1.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做出了全新的阐述,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质是针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片面强 调语文工具性的弊端提出来的。实验教师必须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全面 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并且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充分地体现出来,力求 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 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基于上述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特点的新定位,课程标准提出了贯穿于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全过程的几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 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 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改革重 点和实践追求,实验教师要很好地领会,并且将其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体系。 2.准确把握、认真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新体系,指出语文 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 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 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 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 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能力。实验教 师要准确把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体目标,把它认真落实在识字与写字、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教学实践中,保证三个维度的 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高职高专部分)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推动我省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拟组织申报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全面提升我省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实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导和推进我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实践问题,培育教学成果,努力推进我省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立项范围 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按A、B、C类项目,重点支持各高职院校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建设与立项。 (一)A类项目。根据我厅“十二五”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拟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面向全省高职院校招标。 (二)B类项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三)C类项目。以高职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为主要内容。 具体范围见附件:2012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 三、项目条件 (一)基本条件:1.项目理念先进。项目能把握理论与改革实践前沿,符合改革与发展趋势,体现当前国家对高职要求。2.基础条件扎实。有校级以上重点项目立项与研究实践的基础,团队结构合理,项目获得充裕的经费支持。3.方案科学合理。项目实施方案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4.预期效益明显。项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预期效果显著,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5.保障体系健全。学校每年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制定教改项目实施奖励管理办法,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本校教师开展教改实践项目。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附件1: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为做好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学成果奖授予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教学成果要注重实用性,所解决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要空泛。要能够针对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效果显著,具有创新点和应用推广效果。 第四条教学成果主要包括: (一)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 (二)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开展质量保证与监控工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及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

(三) 所报高职成果要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指导思想,能够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特点。 第五条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2005年以来完成并且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并达到以下标准的成果可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具有重大的应用推广价值的,可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已有成果基础上部分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较大的人才培养效益,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的,可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运用已有成果的过程中有创新和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较大的人才培养效益,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的,可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截止时间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第六条在同等水平情况下,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教师的成果和西部地区高校成果可优先获奖;经过国家教学改革立项及“质量工程”的项目教改水平显著的可优先获奖。 第七条各级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第八条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由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或主要完成人,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具有特殊情况的成果(指涉及国家机密、安全,不能公开的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或主要完成人,按其隶属关系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附件3: 2016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一、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1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2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1-3 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4 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5 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1-6 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7 本科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2-1 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2-2 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2-3 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2-4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2-5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2-6 对高年级明确毕业去向的学生按类管理分类指导 2-7 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实施路径研究 三、创新创业教育 3-1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3-2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3-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 3-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5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3-6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7 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 3-8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9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 3-10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3-11 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3-12 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3-13 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 3-14 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3-15 系统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3—16 创新创业在线共享课程建设与应用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 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2 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4-4 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4-5 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4-6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4-7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 4-8 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4-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 4-10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与运行机制研究 4-11 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4-12 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4-13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附件3 编号□□□□□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书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推荐单位(公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 二〇一七年七月 成果完成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参加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

承诺对填写的《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保证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有问题,一切责任由本人承担。 二、本人完全了解《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实施细则》的要求,本承诺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工作办公室行使如下权利: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公布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申报成果;允许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允许将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成果完成人签字: 成果完成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中打“√”(限选一项) □1 学前教育 □2 小学教育 □3 初中教育 □4 高中阶段教育 □5 特殊教育 □6 民族教育 □7校外教育 □8专门教育 □9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2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3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4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5中小学教学研究 □6中小学学生发展研究 □7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9特殊教育改革与研究 □10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11幼儿园保育教育 □1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13 幼儿园教育评价 □14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15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16其他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中打“√”(限选一项) □1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 □2语文教育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申报简表成果名称: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成果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成果完成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推荐等级建议:二等奖推荐单位名称(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推荐时间:xx年三月三日成果科类:工学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xx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成果类别:教学改革申报等次:二等奖成果名称: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申请人及简况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李庆宁高级工程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610学时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陈长江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150学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陈彬高级工程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600学时参与项目实施熊绪副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80学时参与项目引进朱春华高级工程师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80学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一,成果主要创新点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

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万元,购置电脑,安装船舶设计软件.xx 年6月再投资200余万元安装"tribon""sb3ds"软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2,学校和企业"双向兼职,双岗双职"建立良性运作机制,构建了共同参与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的管理体系,工作站工作团队由本院师生和上海佳豪公司派驻人员组成,工作站站长由学校专业老师担任,企业管理按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站承接船舶产品生产设计任务,将实船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与佳豪公司的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掌握本专业的

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名单

附件: 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名单 (按姓氏笔划排序) 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 组长:邝丽湛 副组长:谢绍熺 王卫平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 王定国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付爱民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邝丽湛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任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研究员 吴少荣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余静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何亮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陈友芳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沈林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 何顒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 张云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戚正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 谢辉志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谢绍熺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 楚瀚开平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组长:徐德卿 副组长:钟守权 王清平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副编审 丘少娟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 刘晓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高级教师 李雪红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高级教师 陈礼兴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陈燕红深圳市罗湖区桂园小学高级教师 郑航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

胡芳梅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高级教师 钟守权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 席在芳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徐德卿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副教授黄举泮阳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章华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曾文燕东莞市长安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中学语文 组长:陈佳民 副组长:王土荣 王土荣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 石真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冯善亮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 任泽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李子良广东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陈佳民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建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邹寿元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级教师 吴惟粤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 林惠生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周灵广州大学附中高级教师 唐建新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唐荣缵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崔干行广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黄淑琴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程少堂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副教授 谭健文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小学语文 组长:宋其蕤 副组长:杨建国 卢务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陈基广州市越秀区一德东路小学高级教师 陈春艳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

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附件1 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一、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1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1-2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1-3 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4 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5 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1-6 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7 本科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2-1 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2-2 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2-3 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2-4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2-5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 2-6 对高年级明确毕业去向的学生按类管理分类指导 2-7 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实施路径研究 2-8 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分类管理实践运行模式的构建 三、高校转型发展 3-1 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3-2 中外高校转型发展的比较研究

3-3 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研究 3-4 多元化办学模式下高校转型机制研究与实践 3-5 高校转型发展评价体系与推进路径研究 3-6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研究与实践 3-7 高校转型办学定位和特色研究 3-8 高校转型后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3-9 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融合研究 3-10 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和重构3-11 校企合作办学对高校转型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 3-12 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 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2 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4-4 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4-5 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4-6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4-7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 4-8 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4-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 4-10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与运行机制研究 4-11 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4-12 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4-13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14 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5 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16 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附件1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报送数量限额 (省辖市、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厅直单位)

附件2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单位(省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信息表 年月日 注: 推荐单位填写此表 (一式二份),并于2014年2月25日前寄送或传真至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办(415房间)。

附件3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市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编号 河南省教育厅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 □14—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 □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9—幼儿发展评价 □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 □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 □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 □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 □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

附件: 关于开展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及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市教委、市财政局出台的《关于实施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京教高[2008]1号)落到实处,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北京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要求,决定开展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此次评奖工作依照《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附件1)开展。 二、为加强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奖励工作的领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成立“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奖励工作领导小组”(附件2)。 三、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委高教处,负责日常工作。 四、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审采取自愿申报、逐级推荐(限额)的办法,各申报单位择优推荐本单位教学成果参加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特等奖不超过本单位限额的3%,特等奖、一等奖总数不超过限额的40%) 五、被推荐申报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的成果应至少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检验完成时间应不迟于2008年7月31日。 六、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条例》和《办法》,切实加强此次奖励工作的领导,组织好本单位教学成果奖励的评审、推荐工作。 七、请各单位于2008年10月31日前,将《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单位信息表》(附件4.Ⅳ)发送到北京市教委高教处,以便于联系工作。 八、请各单位于2008年11月14日前将全部材料报送到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第四教学楼五层),逾期不予受理。 市教委高教处联系人:金子琦刘洋 联系电话:66075043,66075045 传真:66075044 电子信箱:jzq@https://www.360docs.net/doc/5919255199.html, 清华大学联系人:李蔚宋文晶 联系电话:62782914,62773921 附件:1.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实施办法 2.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3.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学校推荐名额分配表 4. 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推荐书及相关材料

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附件2 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立项指南 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 3.“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5.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6.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7.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8.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9.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10.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11.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12.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13.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14.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5.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研究 16.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17.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 18.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 20.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1.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 2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 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5.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26.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27.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 28.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29.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30.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2.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33.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4.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35.高校关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36.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 37.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38.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 39.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40.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1.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2.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3.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五、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 44.有利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基地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 45.特殊人才专业教育标准建设与实践 46.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47.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48.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49.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50.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综合改革实践 51.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 52.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六、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53.通识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54.面向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 55.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5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究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doc

附件2 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1-1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我省实际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竞争力研究 1-2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 1-4 “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5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6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1-7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8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9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1-10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11本科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2-1 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2-2 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2-3 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2-4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2-5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 2-6 对高年级明确毕业去向的学生按类管理分类指导2-7 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实施路径研究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3-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研究 3-2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3-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 3-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5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 3-6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7 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 3-8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9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 3-1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3-11 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3-12 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3-13 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 3-14 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3-15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解放前的广东教育

解放前的广东教育 发布日期:2013-10-25 高等教育 广东于民国元年(1912年)2月将原有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培养中学老师,地址在广州文明路旧贡院内)改称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据《新教育》4卷5期记载,自民国5年8月至民国6年7月广东有1所高等师范学校和两所专门学校。在同一期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有学生223人,毕业生262人,教职员93人。 民国5-6年(1916-1917年)广东两所专门学校情况表 民国13年(1924年)前,广东有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警监专门学校、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私立岭南大学、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广州铁路专科学校、私立夏葛医学校、私立广州法学院、私立光华医科专门学校共12所。同年2月,孙中山命令将前3所学校合并为广东大学。孙中山逝世后,民国15年9月1日,国民政府决定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此外,民国14年9月成立广东国民大学,民国16年3月成立私立广州大学,同年,还成立千顷商科大学和中国国民党学术院。民国12年,由梅县中美人士10余人筹办了梅县地区第一所高等学府嘉应大学。陈济棠主粤时期(1929-1936年)广东高等教育有所发展。除改善国立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外,还创办了省立劝勤大学、省立国医学院、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广东陆军军医学校,学生由4000人增至5000人。还创办省立农业、水产、美术、音乐等4所专科学校。 民国23年(1934年)秋,私立广州法学院奉命停办,民国25年秋夏葛医学院并入岭南大学,广东大专院校只存8所,在校学生6236人,教职员1644人,经费464.15万元。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校调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并入中山大学,省立劝勤大学改组,民国27年暑假,该校原有工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商学院则改称为省立劝勤商学院,师范学院则改称为省立教育学院,分别在劝勤大学原址或迁往梧州单独设立。 民国27年(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各校被迫迁移,国立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省立劝勤商学院迁往遂溪麻章,再由麻章迁往信宜,省立教育学院迁广西容县,省立体育专科学校迁往云浮。私立岭南大学、私立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私立光华医学院均迁往香港。 由于学校迁离,联络困难,民国28年(1939年)秋,省立教育学院由容县迁回乳源,易名为省立文理学院并附设体育专修科,将省立体专裁并。私立光华医学院则暂行停办。是年冬,省立文理学院复由乳源迁到连县东陂。这时,学生数比战前减少68%以上,教员数和经费数亦均减少78%以上。 民国29年(1940年)起,战局渐趋稳定。为适应战时需要,广东高校增至7所,学生增至4839人,教职员增至1040人,经费增至237万元,但仍未恢复战前规模。同年7月,为培植战时艺术人才,特设战时艺术馆,次年春改组为艺术院,第三年5月奉部令改为艺术专科学校。民国32年秋,筹办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校址在罗定,先办机械、水利、纺织3科。民国25-37年广东大专院校情况见下列3表:

广东教育第一册(下)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与键盘交朋友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写字板窗口。 (2)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熟悉主键盘中的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在体验中感悟击键方法。 (3)让学生了解Shift键、Caps Lock键、回车键等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使用主键区的几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lock键。 【教学过程】 ◆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小朋友,圣诞节快到了,咱们一起到电脑乐园里去逛逛吧!大家看,今天电脑乐园里可真热闹呀,我们快去瞧瞧吧! 2、播放动画——《游圣诞电脑乐园》 〖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时,我结合圣诞节即将来临这一主题,设计了小动画——《游圣诞电脑乐园》。小动画中,圣诞老人的出现、漂亮的圣诞礼物,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圣诞老人充满爱心、振奋人心的话语引出了对孩子们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激励着孩子们为得到礼物而努力。这样,在上课伊始,孩子们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 活动二:和写字板交朋友 1、演示课件——《找朋友》游戏,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写字板。 2、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打开写字板。 师:写字板和画图是一对好邻居!,他们都是Windows自带的程序。你能试着打开它吗?3、通过练习型课件《找朋友》,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写字板窗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熟悉并打开写字板,为下面的键盘学习做好准备。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写字板,我自制了一个练习型课件——《找朋友》的flash小游戏,学生在拖一拖,试一试的游戏中,很快了解写字板的窗口。 ◆ 活动三:自主体验键盘 1、学生在课件中卡通键盘小导游的带领下,进一步认识键盘。 2、课件出示练习内容。(10个数字、26个字母键),学生自主尝试,熟悉键盘、体验击键要领。教师巡回指导,(一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输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通过表扬法把正确的坐姿渗透给学生。) 3、师生交流总结击键要领。 ● 由学生提出问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解决问题。 ● 师生共同总结出:“以指尖击键,击键要轻、快”。 ● 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你能输入26个大写字母吗?由此引出下一环节——即本节课的重点Shift 键和Caps Lock键的使用。 ◆ 活动四:学习Shift 键、CapsLock键的使用方法 ★ 自主探索两键 1、通过动态课件,让学生认识、在键盘上找到这两个键。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两个键位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键有个初步认识。 ★ 引导学习Caps Lock键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Caps Lock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师:请小朋友击一下这个键,再击字母键A,你发现了屏幕上有什么变化?键盘上的capslock 指示灯又有什么变化? 生:字母变成大写,指示灯变亮。 师:那你能再把字母再变回小写吗?快试试看! 学生尝试、交流。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申请书》填报事宜说明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是省级教改立项申请、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1.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2.申报类别:指项目推荐为省级重点研究项目和省级研究项目。 3.成果科类:指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4、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 ab:项目所属科类代码: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1,艺术学—13。 c:项目人员为一个人填1,两个人填2,三个人填3,四个人填4,五个人填5,六个人填6,七个人填7,八个人填8,九个人填9,10人以上填0。

d:项目属普通教育填1,成人教育填2。 e:项目属高职教育填1,本科教育填2,研究生教育填3。 f:项目内容属综合研究填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填2,课程教学改革填3,实践教学改革填4,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填5,教育教学管理填6。 7.《申请书》等书写、打印格式: (1)《申请书》可用原件按1:1比例复印(去掉“附件”字样)。纸张一律用A4纸,竖装,两面印刷。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45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 (2)《申请书》要求用中文和使用钢笔(或毛笔)填写,也可填好后复印或用计算机录入后一并打印,但不得以剪贴代填。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表中各项目均不要另附纸。 (3)《申请书》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用软皮平装),以便于评审时阅读。其规格大小应与推荐书一致,但不要和《申请书》正文表格装订在一起;首页应为附件目录,不要加其他封面。 上报材料要用厚牛皮纸袋装好。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并将《申请书》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袋的两面。 8.所有推荐材料一律不退,请自行留底。

广东省教育厅文件

附件: 茂名市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普通高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粤教高[1991]8号)、《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的通知》(粤教基[2001]1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范围内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高中部(以下简称“普通高中”)的学生学籍管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必须参加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考试,经审查合格被录取后,方可入校学习,取得学籍,发给学生证。 初中毕业生原则上参加户籍所属的地级市组织的升学考试。初中三年均在异地借读的,经借读学校所属的地级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参加借读地的升学考试,审查合格者进入高中学习;也可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当地的升学考试。 第四条普通高中的设班计划和招生人数,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条新生被录取后,未经学校批准,不按学校规定期限到校办理注册的,不保留入学资格。因病或特殊事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的,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下同)应向学校申请延期注册,经学校批准,可准予保留入学资格1年。保留入学资格期间,没有学籍。 新生入学后,经学校复查发现有弄虚作假,不符合招生录取条件情况的,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教育或取消学籍。

第六条新生按规定到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学校应在开学后15天内编制《高中一年级新生名册》(附件1)及电子学籍数据库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须于每年9月中旬对所属学校高中新生学籍进行会审,确认本辖区各普通高中新生人数,并于每年9月30日前将《高中一年级新生名册》及电子学籍数据库上报茂名市教育局备案。《高中一年级新生名册》作为学籍管理和毕业证书发放的依据。备案后发现《高中一年级新生名册》及电子学籍数据库资料有错误的,学校应及时报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茂名市教育局重新核实修改。 第七条凡按规定取得学籍的学生,均应由教务处编列学号,设立学籍表,永久保存。普通高中学生学号用13位数编列:从左到右的头两位数为入学年度的末2位数;第3、4位为地级市代号(茂名地区为16);第5、6位为学校所属县(市、区)编号(茂南为01,高州为02,信宜为03,电白为04,化州为05,茂港为06,市直为07);第7、8位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学校代号(附件);第9位为学生的性别号(1位数,以“1”和“2”代表,“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第10-13位为学校所确定的学生顺序代号。学号一经启用,非转学不再变更。 第三章考勤与评价 第八条学校对学生上课、实验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班会、校会和课外活动等统一规定的活动,实行考勤制度。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按时到校上课。凡因病、因事不能上课的,应请假或补假;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不上课的,作旷课处理;在上课后才进课室(或现场)的,作迟到处理;在下课前擅离课室(或现场)的,作早退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