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材料: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文化自信育人张力

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文化自信育人张力

日前,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中秋、国庆和重阳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并对进一步丰富节日期间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作出部署。挖掘节日文化内涵,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中增强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实现文化自信育人张力,让人民群众坚定“四个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根基,当代青少年应以“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来承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

我国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脉相承,它包含着思想精华、优秀道德与价值观念,是一笔无与伦比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当代青少年

理应继承这笔精神文化遗产,发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进取、砥砺前行。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中国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对外公布,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全国法定节假日,该规定的施行受到全国各界欢迎。

我国是有着5000多年农耕文明的古国,大多传统节日来源于农耕文明。因此大多数传统节日是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据统计,在我国各民族和地区大大小小的有影响的节日共有160多种,虽然它们大小不一,功能不同,但都承载着我们的民族文明。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又造就了色彩纷呈的传统节日文化。

一、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五大重要传统节日,通过对广州地区某所大学随机调查,100名学生中只有32人能准确的说出这些节日的名称、时间、民俗习惯及意义,占总调查人数的32%;竟多达60多人不能说出我国传统的五大节日是什么,比例高达68%。知道腊八节、中元节、下元节等传统

节日的仅有13人,占总人数的13%;而多达77多人不知道这些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比例高达77%。还有不少学生将全国法定节假日与传统节日概念相混淆,把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列入中国传统节日。甚至有部分同学混淆了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洋节”的概念,把诸如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列入中国传统节日。知道“西洋节”的学生远远多于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学生。有52%的学生竟能准确说出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占总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传统节日在青少年中境遇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一)对于传统节日种类了解甚少。我国较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有20个,但所调查学生除了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五大传统节日稍有熟悉外,大部分学生对于腊八节、中元节、下元节、中和节、上元节等传统节日名称都表示相当陌生,就更别提了解其历史渊源及精神内涵了。

(二)对于传统节日精神内涵缺乏理解。即使民间较为重视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大部分学生对其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比如春节吃饺子、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且传统节日日益演变为“饮食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