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框架的工作原理

三大框架的工作原理
三大框架的工作原理

struts1的工作原理图:

1.初始化:struts框架的总控制器ActionServlet是一个Servlet,它在web.xml中配置成自动启动的Servlet,在启动时总控制器会读取配置文件(struts-config.xml)的配置信息,为struts中不同的模块初始化相应的对象。(面向对象思想)

2.发送请求:用户提交表单或通过URL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请求的数据用HTTP协议传给web服务器。

3.form填充:struts的总控制器ActionServlet在用户提交请求时将数据放到对应的form对象中的成员变量中。

4.派发请求:控制器根据配置信息对象ActionConfig将请求派发到具体的Action,对应的formBean一并传给这个Action中的excute()方法。

5.处理业务:Action一般只包含一个excute()方法,它负责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调用其它的业务模块)完毕后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服务器通过ActionForward对象进行转发工作。

6.返回响应:Action将业务处理的不同结果返回一个目标响应对象给总控制器。

7.查找响应:总控制器根据Action处理业务返回的目标响应对象,找到对应的资源对象,一般情况下为jsp页面。

8.响应用户:目标响应对象将结果传递给资源对象,将结果展现给用户。

AOP原理篇:为什么用AOP?

1.为了方便,看一个国外很有名的大师说,编程的人都是“懒人”,因为他把自己做的事情都让程序做了。用了aop能让你少写很多代码,这点就够充分了吧。

2.就是为了更清晰的逻辑,可以让你的业务逻辑去关注自己本身的业务,而不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情,这些其他的事情包括:安全,事物,日志等。AOP原理:spring用代理类包裹切面,把他们织入到Spring管理的bean中。也就是说代理类伪装成目标类,它会截取对目标类中方法的调用,让调用者对目标类的调用都先变成调用伪装类,伪装类中就先执行了切面,再把调用转发给真正的目标bean。

现在可以自己想一想,怎么搞出来这个伪装类,才不会被调用者发现(过JVM的检查,JAVA是强类型检查,哪里都要检查类型)。

1.实现和目标类相同的接口,我也实现和你一样的接口,反正上层都是接口级别的调用,这样我就伪装成了和目标类一样的类(实现了同一接口,咱是兄弟了),也就逃过了类型检查,到java运行期的时候,利用多态的后期绑定(所以spring采用运行时),伪装类(代理类)就变成了接口的真正实现,而他里面包裹了真实的那个目标类,最后实现具体功能的还是目标类,只不过伪装类在之前干了点事

这就好比,一个人让你办件事,每次这个时候,你弟弟就会先出来,当然他分不出来了,以为是你,你这个弟弟虽然办不了这事,但是他知道你能办,所以就答应下来了,并且收了点礼物(写日志),收完礼物了,给把事给人家办了啊,所以你弟弟又找你这个哥哥来了,最后把这是办了的还是你自己。但是你自己并不知道你弟弟已经收礼物了,你只是专心把这件事情做好。

顺着这个思路想,要是本身这个类就没实现一个接口呢,你怎么伪装我,我就压根没有机会让你搞出这个双胞胎的弟弟,那么就用第2种代理方式,创建一个目标类的子类,生个儿子,让儿子伪装我。 2.生成子类调用,这次用子类来做为伪装类,当然这样也能逃过JVM的强类型检查,我继承的吗,当然查不出来了,子类重写了目标类的所有方法,当然在这些重写的方法中,不仅实现了目标类的功能,还在这些功能之前,实现了一些其他的(写日志,安全检查,事物等)。

这次的对比就是,儿子先从爸爸那把本事都学会了,所有人都找儿子办事情,但是儿子每次办和爸爸同样的事之前,都要收点小礼物(写日志),然后才去办真正的事。当然爸爸是不知道儿子这么干的了。这里就有件事情要说,某些本事是爸爸独有的(final的),儿子学不了,学不了就办不了这件事,办不了这个事情,自然就不能收人家礼了。

前一种兄弟模式,spring会使用JDK的https://www.360docs.net/doc/681287314.html,ng.reflect.Proxy类,它允许Spring 动态生成一个新类来实现必要的接口,织入通知,并且把对这些接口的任何调用都转发到目标类。

后一种父子模式,spring使用CGLIB库生成目标类的一个子类,在创建这个子类的时候,spring织入通知,并且把对这个子类的调用委托到目标类。

相比之下,还是兄弟模式好些,他能更好的实现松耦合,尤其在今天都高喊着面向接口编程的情况下,父子模式只是在没有实现接口的时候,也能织入通知,应当做一种例外。

Hibernate原理篇:

Hibernate是采用ORM模式实现数据持久层的java组件。它提供了高效的、强大的将java对象进行数据持久化操作的服务。利用hibernate,开发人员可以按照java对象的结果进行持久层的开发,并可以完成java对象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和操作。hibernate的工作原理:

1.创建Configeration实例

根据它的构造方法将指定的配置信息(默认hibernate.cfg.xml)读到内存。一个Configeration 实例代表Hibernate 所有Java类到Sql数据库映射的集合。

2.创建SessionFactory实例

当使用Configeration实例创建了SessionFactory实例后,把Configeration 对象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拷贝到SessionFactory的缓存中。SessionFactory的实例代表一个数据库存储源,创建后不在与Configeration 对象关联。SessionFactory是线程安全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应用程序只有一个SessionFactory的实例。

3.创建Session实例

通过SessionFactory创建Session实例,session不是线程安全的,每个使用者应该用SessionFactory实例获得自己的session实例。获得session实例后就可以利用session的各种方法对对象进行持久化操作了。

4.创建Transaction事务

通过Session的beginTransaction()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对象的实例。主要用于管理实务。一个事物对象可能会包括多个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

hibernate的缓存:为了提高系统性能,hibernate也使用了缓存机制。在hibernate框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缓存,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hibernate缓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通过主键(ID)加载数据的时候 2 延迟加载中。

一级缓存:hibernate的一级缓存是由session提供的,因此它只存在session的生命周期中。也就是说session关闭的时候该session所管理的一级缓存也随之被清除。hibernate的一级缓存是session所内置的,不能被卸载,也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一级缓存采用的是Key-Value的MAP方式来实现的。在缓存实体对象时,对象的主关键字ID是MAP的Key,实体对象就是对象的值。所以说一级缓存是以实体对象为单位进行存储的。访问的时候使用的是主键关键字ID。一级缓存使用的是自动维护的功能。但可以通过session提供的手动方法对一级缓存的管理进行手动干预。evict()方法用于将某个对象从session的一级缓存中清除。clear()方法用于将session缓存中的方法全部清除。

二级缓存:SessionFactory提供的缓存机制可以将缓存分为内置缓存和外置缓存。内置缓存存放了映射文件中数据的副本和预定义SQL语句。SessionFactory的外置缓存就是我们的二级缓存。它是一个可配置的插件,默认情况下SessionFactory不会启用这个插件,外置缓存的数据是数据库数据的副本。外置缓存的介质可以是内存或者硬盘。二级缓存的实现原理与一级缓存是一样的。也是通过Key-Value的Map来实现对对象的缓存。二级缓存是作用在SessionFactory范围内的。因此它比一级缓存的范围更广。它可被所有的Session对象所共享。需要注意的是放入缓存中的数据不能有第三方的应用对数据进行修改。

Hibernate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

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状态:瞬态、持久态和游离态。

瞬态:表示该实体对象在内存中是自由自在的。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没有任何关系。与session 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没有通过session的实例对其任何持久化的操作。

持久态:该实体对象处于hibernate框架所管理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个对象是与session的实体对象相关的。处于持久态的实体对象的特征就是其所作的任何的变更操作都将被Hibernate持久化到数据库中。我们可以说持久态的周期与其对应的session的周期息息相关的。hibernate会依据处于持久态的实体对象的属性变化而改变数据库中的对应记录。

游离态:处于持久态的实体对象,当不再与其对应的session对象相关联时,就处于游离态。spring IOC(控制反转)浅析

简单的来说,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开源的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的容器框架。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复杂性而创建的。它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您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2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struts、hibernate等)。Spring由 7 个定义良好的模块组成,Spring 模块构建在核心容器之上(就是我们所说的IOC容器),核心容器定义了创建、配置和管理 bean 的方式。组成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spring的目标是实现一个全方位的整合框架,在spring框架下实现多个子框架的组合,这些子框架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使用其他框架方案加以替代。

IOC:控制反转,它是不是什么技术,它是一种设计模式。所谓控制反转就是由容器控制程序间的关系,而不是传统实现中,由编程代码直接操控。说白了就是由容器控制对象间的依赖关系。

DI:Dependency Injection 依赖注入,即组件(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间决定。其实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是对同一概念的不同描述。

Spring通过这种控制反转(IoC)的设计模式促进了松耦合。当应用了IoC,一个对象依赖的其它对象会通过被动的方式传递进来,而不是这个对象自己创建或者查找依赖对象。不是对象从容器中查找依赖,而是容器在对象初始化时不等对象请求就主动将依赖传递给它。我们可以把IoC模式看做是工厂模式的升华,可以把IoC看作是一个大工厂,只不过这个大工厂里要生成的对象都是在XML文件中给出定义的,然后利用Java的“反射”编程,根据XML中给出的类名生成相应的对象。从实现来看,IoC是把以前在工厂方法里写死的对象生成代码,改变为由XML文件来定义,也就是把工厂和对象生成这两者独立分隔开来,目的就是提高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自己理解的白话)其实控制反转就是不需要我们手动new一个对象了,它把我们所要实例化的对象都写在了配置文件xml中了,一般这个类都是我们应用的业务类。框架内部已经将xml中配置的类自动实例化成对象,当我们调用某个类A,并且这个类中存在另一个类B 时,我们就说A依赖于B,容器就会将B对象注入到A类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A类中的setB()方法注入进来的。以前是由类中的代码查找类并new对象,现在是xml文件控制的对象的生成,控制权由程序代码转移到了xml文件中。这样做还是有好处的,假如在A

中需要5个对象,那么A类中就会new5个对象,不管以后A中用不用到这5个类,只要用到A类,就会把这5个类全部new出来。如果我们在xml文件中定义类的话,当类需要用到其中的三个类时,就会用对应的set类()方法将对象注入进来,不用的就不注入进来,由此看来,第一个方法时将类A和5个类紧紧联系起来,不管用不用到5个类都new一下,真浪费,而第二个方法是第一个类你需要我得时候我就注入进来被你用,你不需要就和我没关系。这样类A和其中的5个类是分别独立的互不干预,当有关系的时候,容器自动注入关系。没关系的时候,你是老大,我也是大哥!

Struts2的工作原理篇:

struts2并不是一个陌生的web框架,它是以Webwork的设计思想为核心,吸收struts1的优点,可以说struts2是struts1和Webwork结合的产物。

struts2 的工作原理图:

一个请求在Struts2框架中的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客户端发出一个指向servlet容器的请求(tomcat);

2.这个请求会经过图中的几个过滤器,最后会到达FilterDispatcher过滤器。

3.过滤器FilterDispatcher是struts2框架的心脏,在处理用户请求时,它和请求一起相互配合访问struts2的底层框架结构。在web容器启动时,struts2框架会自动加载配置文件里相关参数,并转换成相应的类。如:ConfigurationManager、ActionMapper和ObjectFactory。ConfigurationManager 存有配置文件的一些基本信息,ActionMapper存有action的配置信息。在请求过程中所有的对象(Action,Results, Interceptors,等)都是通过ObjectFactory来创建的。过滤器会通过询问ActionMapper类来查找请求中需要用到的Action。

4.如果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过滤器会把请求的处理交给ActionProxy。ActionProxy为Action的代理对象。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Manager询问框架的配置文件,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

5.ActionProxy创建一个ActionInvocation的实例。ActionInvocation在ActionProxy层之下,它表示了Action的执行状态,或者说它控制的Action的执行步骤。它持有Action

实例和所有的Interceptor。

6.ActionInvocation实例使用命名模式来调用,1. ActionInvocation初始化时,根据配置,加载Action相关的所有Interceptor。2. 通过ActionInvocation.invoke方法调用Action 实现时,执行Interceptor。在调用Action的过程前后,涉及到相关拦截器(intercepetor)的调用。

7. 一旦Action执行完毕,ActionInvocation负责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返回结果通常是(但不总是,也可能是另外的一个Action链)一个需要被表示的JSP或者FreeMarker的模版。在表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Struts2 框架中继承的标签。

JAVA Web课程设计--注册登录系统-- 用SSH框架整合实现注册登录系统

用SSH框架整合实现注册登录系统 注册登录系统几乎是每一个web程序必须拥有的功能,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将其单独提取出来,并使用SSH框架的整合来实现这个系统。虽然注册和登录系统并不复杂,但这两个子系统却拥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必要功能,如验证客户端输入、数据库访问等。因此,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练习,大家可以基本上了解使用SSH框架整合开发一个完整系统的一般步骤。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系统概述 ●设计数据库 ●SSH三大框架的整合 ●MD5加密的实现(选做) ●注册系统的实现 ●登录系统的实现

1、系统概述 本次课程设计练习了一个简单的Web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用户注册、用户登录两个功能。本系统的实现是基于SSH框架整合技术的。本系统功能单一,业务逻辑简单。主要用于大家练习如何使用SSH框架整合技术开发一个完整的Web 系统。 1.1系统功能简介 本系统分为两个功能:注册和登录,当用户注册一个新用户时(可以使用英文和中文用户名),就是向数据库的user表中添加一条记录。 当用户输入注册信息时,本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客户端验证,来判断用户输入的合法性,只有当用户的输入满足系统的要求时,才会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提交到服务器端负责处理注册信息的Action。在注册Action成功处理完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后,客户端仍然会回到注册页面。如果用户想使用已经注册的用户名来登录,可以通过单击“登录”超链接转到登录页面进行登录。 当用户在登录页面正确输入在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用户名和密码时,就可以成功登录了。在用户登录页面也拥有和用户注册页面类似的客户端验证机制。也就是说,只有当用户名和密码都输入时,系统才会向服务器端负责登录的Action 提交信息。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系统才允许登录。 1.2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的注册系统和登录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可以通过使用注册和登录系统的相应超链接导航到另一个系统中。每一个系统分别由一个处理业务逻辑的Action、DAO层代码和若干个JSP页面组成。其中注册系统的Action是RegisterAction类,另外还有一个用于显示用户注册页面的register.jsp文件和一个负责显示处理结果的result.jsp文件。登录系统的Action是LoginAction类,另外还有一个login.jsp文件和一个表示用户已经成功登录的success.jsp文件。用户注册登录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Java工程师面试题(三大框架)

Java工程师(程序员)面试题 Struts,Spring,Hibernate三大框架的面试 1.Hibernate工作原理及为什么要用? 原理:1.读取并解析配置文件2.读取并解析映射信息,创建SessionFactory 3.打开Session 4.创建事务Transation 5.持久化操作6.提交事务7.关闭Session 8.关闭SesstionFactory 为什么要用:1. 对JDBC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做了封装,大大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繁琐的重复性代码。 2. Hibernate是一个基于JDBC的主流持久化框架,是一个优秀的ORM实现。他很大程度的简化DAO层的编码工作 3. hibernate使用Java反射机制,而不是字节码增强程序来实现透明性。 4. hibernate的性能非常好,因为它是个轻量级框架。映射的灵活性很出色。它支持各种关系数据库,从一对一到多对多的各种复杂关系。 2.Hibernate是如何延迟加载? 1. Hibernate2延迟加载实现:a)实体对象b)集合(Collection) 2. Hibernate3 提供了属性的延迟加载功能当Hibernate在查询数据的时候,数据并没有存在与内存中,当程序真正对数据的操作时,对象才存在与内存中,就实现了延迟加载,他节省了服务器的内存开销,从而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 3.Hibernate中怎样实现类之间的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进行操作,它们都市对对象进行操作,我们程序中把所有的表与类都映射在一起,它们通过配置文件中的many-to-one、one-to-many、many-to-many 4.Struts1流程: 1、客户端浏览器发出HTTP请求。 2、根据web.xml配置,该请求被ActionServlet接收。 3、根据struts-config.xml配置,ActionServlet先将请求中的参数填充到ActionForm中,然后ActionServlet再将请求发送到Action 进行处理。 4、是否验证,需要验证则调用ActionForm 的validate方法,验证失败则跳转到input,成功则继续。 5、Action从ActionForm获得数据,调用javabean 中的业务方法处理数据。 6、Action返回ActionForward对象,跳转到相应JSP 页面或Action。 7、返回HTTP响应到客户端浏览器。 MVC设计模式:modal:“模型”也称业务逻辑,是正真完成任务的代码,相当与JavaBeanview:视图,其实就是显示界面,相当于JSPcontroller:控制器,他控制模型和视图的交互过程,相当于servletstruts1是基于MVC设计模式hibernate是基于ORM对象关系映射 5.struts是什么? struts1是基于JSP和servlet的一个开源的Web应用框架,使用的是MVC的设计模式struts2是基于webwork技术的框架,是sun和webwork公司联手开发的一个功能非常齐全的框架,struts2和struts1没有任何关系,是一个全新的框架 6.spring是什么? spring是一个集成了许多第三方框架的大杂烩,其核心技术是IOC(控制反转,也称依赖注

JAVAWeb课程设计--注册登录系统--用SSH框架整合实现注册登录系统

用SSH框架整合实现注册登录系统注册登录系统几乎是每一个web程序必须拥有的功能,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将其单独提取出来,并使用SSH框架的整合来实现这个系统。虽然注册和登录系统并不复杂,但这两个子系统却拥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必要功能,如验证客户端输入、数据库访问等。因此,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练习,大家可以基本上了解使用SSH框架整合开发一个完整系统的一般步骤。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系统概述 ●设计数据库 ●SSH三大框架的整合 ●MD5加密的实现(选做) ●注册系统的实现 ●登录系统的实现

1、系统概述 本次课程设计练习了一个简单的Web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用户注册、用户登录两个功能。本系统的实现是基于SSH框架整合技术的。本系统功能单一,业务逻辑简单。主要用于大家练习如何使用SSH框架整合技术开发一个完整的Web系统。 1.1系统功能简介 本系统分为两个功能:注册和登录,当用户注册一个新用户时(可以使用英文和中文用户名),就是向数据库的user表中添加一条记录。 当用户输入注册信息时,本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客户端验证,来判断用户输入的合法性,只有当用户的输入满足系统的要求时,才会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提交到服务器端负责处理注册信息的Action。在注册Action成功处理完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后,客户端仍然会回到注册页面。如果用户想使用已经注册的用户名来登录,可以通过单击“登录”超链接转到登录页面进行登录。 当用户在登录页面正确输入在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用户名和密码时,就可以成功登录了。在用户登录页面也拥有和用户注册页面类似的客户端验证机制。也就是说,只有当用户名和密码都输入时,系统才会向服务器端负责登录的Action 提交信息。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系统才允许登录。 1.2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的注册系统和登录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可以通过使用注册和登录系统的相应超链接导航到另一个系统中。每一个系统分别由一个处理业务逻辑的

三大框架的优缺点

Struts的优点有: 1.实现MVC模式,结构清晰,使开发者只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 2.有丰富的tag可以用,Struts的标记库(Taglib),如能灵活动用,则能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另外,就目前国内的JSP开发者而言,除了使用JSP自带的常用标记外,很少开发自己的标记,或许Struts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3.页面导航.页面导航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事实上,这样做,使系统的脉络更加清晰。通过一个配置文件,即可把握整个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后期的维护有着莫大的好处。尤其是当另一批开发者接手这个项目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 4.提供Exception处理机制. 5.数据库链接池管理 6.支持I18N 缺点: 一、转到展示层时,需要配置forward,每一次转到展示层,相信大多数都是直接转到jsp,而涉及到转向,需要配置forward,如果有十个展示层的jsp,需要配置十次struts,而且还不包括有时候目录、文件变更,需要重新修改forward,注意,每次修改配置之后,要求重新部署整个项目,而tomcat这样的服务器,还必须重新启动服务器,如果业务变更复杂频繁的系统,这样的操作简单不可想象。现在就是这样,几十上百个人同时在线使用我们的系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的烦恼有多大。 二、Struts的Action必需是thread-safe方式,它仅仅允许一个实例去处理所有的请求。所以action用到的所有的资源都必需统一同步,这个就引起了线程安全的问题。 三、测试不方便. Struts的每个Action都同Web层耦合在一起,这样它的测试依赖于Web容器,单元测试也很难实现。不过有一个Junit的扩展工具Struts TestCase可以实现它的单元测试。 四、类型的转换. Struts的FormBean把所有的数据都作为String类型,它可以使用工具Commons-Beanutils进行类型转化。但它的转化都是在Class级别,而且转化的类型是不可配置的。类型转化时的错误信息返回给用户也是非常困难的。 五、对Servlet的依赖性过强. Struts处理Action时必需要依赖ServletRequest和ServletResponse,所有它摆脱不了Servlet容器。

SSH三大框架整合(详细版)

1:构建WEB项目 2:构建数据库 3:加入依赖包 尽量不要依赖IDE,通过自己手动加包完成 访问数据库需要的包:mysql的驱动包 Hibernate的包:hibernate3.jar 核心包 依赖的必须包:antlr-2.7.6.jar 用于解析成HQL语句的包 commons-collections-3.1.jar apache提供的包,提供对集合框架的增强 dom4j-1.6.1.jar 解析XML文件的包 javassist-3.9.0.GA.jar 动态修改字节码需要用到的包 jta-1.1.jar 用于JTA事务的包 slf4j-api-1.5.8.jar 日志接口包---》依赖一定的实现包 slf4j-log4j12-1.5.0.jar log4j.jar 另外一种实现包:slf4j-simple-1.5.10.jar 可选的包:c3p0-0.9.1.jar 用于创建C3P0连接池的包 ehcache-1.2.3.jar :用于缓存实现的包 cglib-2.2.jar 动态修改字节码的包 Spring的包:spring.jar 核心包 aopalliance.jar 使用Aop功能可以用到的包 aspectjrt.jar aspectjweaver.jar 使用ASPECTJ表达式需要用到的包 如果是使用DBCP连接池的话,需要两个jar包 commons-dbcp.jar commons-pool.jar 如果需要用到commons增加包的话,可以加入以下包 commons-beanutils.jar commons-lang.jar commons-logging.jar Struts2的包:commons-fileupload-1.2.1.jar commons-io-1.3.2.jar freemarker-2.3.13.jar :在Struts2 中默认使用的是FreeMarker模板引擎 ognl-2.6.11.jar :Struts2中使用OGNL表达式 struts2-core-2.1.6.jar 核心包 xwork-2.1.2.jar 核心包 struts2-spring-plugin-2.1.6.jar Struts2跟Spring整合需要的插件包 4:构建项目分包结构 5:放置配置文件 6:创建POJO和相对应的hbm.xml 7:修改空白的Hibernate.cfg..xml并创建表结构 8:创建DAO,SERVICE,ACTION 9:修改配置文件

三大框架笔记

一,Spring 框架提供了构建Web 应用程序的全功能MVC 模块,具有简单性,可测试性和松耦合特点.使用JavaBean替代EJB. 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控制反转IoC(Inversion of Control)和面向切面的容器框架. 控制反转是容器控制程序,依赖注入是由容器动态的将某种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依赖注入减轻了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了组件之间的可移植性. 依赖注入有三种方式:接口注入,设值方法注入,构造子注入. Spring Web MVC 处理Http请求的大致过程: 一旦Http请求到来,DispatcherSevlet负责将请求分发。DispatcherServlet可以认为是Spring 提供的前端控制器,所有的请求都有经过它来统一分发。 在DispatcherServlet将请求分发给Spring Controller之前,需要借助于Spring提供的HandlerMapping定位到具体的Controller。 HandlerMapping是这样一种对象,它能够完成客户请求到Controller之间的映射。在Struts 中,这种映射是通过struts-config.xml文件完成的。 其中,Spring为Controller接口提供了若干实现,例如Spring默认使用的BeanNameUrlHandlerMapping。 还有,SimpleUrlHandlerMapping,CommonsPathMapHandlerMapping。Spring Controller将处理来自DispatcherServlet的请求。 Spring的Controller类似于struts的Action,能够接受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Spring为Controller接口提供了若干实现类,位于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包中。由于Controller需要为并发用户处理上述请求,因此实现Controller接口时, 必须保证线程安全并且可重用。Controller将处理客户请求,这和Struts Action 扮演的角色是一致的。 一旦Controller处理完客户请求,则返回ModelAndView对象给DispatcherServlet前端控制器。ModelAndView中包含了模型(Model)和视图(View)。 从宏观角度考虑,DispatcherServlet是整个Web应用的控制器;从微观角度考虑,Controller 是单个Http请求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器, 而ModelAndView是Http请求过程中返回的模型和视图。前端控制器返回的视图可以是视图的逻辑名,或者实现了View接口的对象。 View对象能够渲染客户响应结果。其中,ModelAndView中的模型能够供渲染View时使用。借助于Map对象能够存储模型。如果ModelAndView返回的视图只是逻辑名, 则需要借助Spring提供的视图解析器(ViewResoler)在Web应用中查找View对象,从而将响应结果渲染给客户。 DispatcherServlet将View对象渲染出的结果返回个客户。

Java三大框架(ssh)总结

Hibernate框架 第一章数据结构 1.1认识数据结构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计算的符号集合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的总称; 数据元素:也称为结点,是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数据对象:是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是数据的子集; 数据结构: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逻辑结构:指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与数据的存储无关,且独立于语言; ?线性结构: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所有结点最多只有一个前驱 结点和一个直接后继结点; ?非线性结构:指一个结点可能有多个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结点。 ●存储结构:指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存储时如何表示,依赖于语言; ●数据运算:通茶昂贵定义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上。 1.2算法 是为求解一个问题需要遵循的,被清晰的制定的简单指令的集合;正确的算法有如下特点: ●用待处理问题的相关信息作为输入数据 ●对一个既定的合法输入,多次执行同一算法,总返回同一个结果(随机算法除外) ●算法中的指令是可行的,即每个指令都可以实现 ●算法中指令的数量是有限的 ●算法执行完毕后,能够输出正确的数据集合 1.3算法分析 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算法,算法分析是从复杂度来考虑的。复杂度:衡量一个算法好坏的重要手段; ●时间复杂度:以算法执行时间长短来衡量 ●空间复杂度:以算法执行占用的存储空间来衡量

第二章算法 第三章设计模式 3.1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要求每个对象应该只有一种责任; 开闭原则:设计程序时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里氏替换原则:任何情况下,子类替换父类,不会影响程序运行; 依赖倒置原则:提倡高层不依赖底层,二者都依赖抽象; 接口隔离原则:把多个功能分开声明,不强迫客户实现不需要的功能; 迪米特原则:最少只是原则尽可能的降低访问级别; 组合/聚合复用原则:尽量不用继承达到复用类的目的,而是使用组合和聚合。 3.2设计模式分类 创建型模式:如何创建对象以及何时创建对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 结构型模式:对象该如何组织以及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更合理 行为型模式:规定了各个对象应该具备的职责以及对象间的通信模式 3.3什么是框架 应用程序骨架;框架技术的优势在于: ●不用再考虑公共问题,框架已经帮我们做好了 ●可以专心在业务逻辑上,保证核心业务逻辑的开发质量 ●结构统一,便于学习、维护 ●框架集成的前人的经验有助于写出稳健、性能优良并且结构优良的高质量程序 3.4主流框架 3.4.1 Struts框架 最早的Java开源框架之一,定义了通用的Controller(控制器),通过配置文件(一般是struts-config.xml)隔离了Model(模型)和View(视图),以Action的概念对用户请求进行了封装,是代码更清晰易读。 3.4.2 Struts2框架 新的框架特性: ●从逻辑中分离出横切关注点的拦截器 ●减少或者消除配置文件 ●贯穿整个框架的强大表达式语言 ●支持可变更和可重用的基于MVC模式的标签API

基于SSM整合框架的快速开发技术研究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作业簿 年级计算机科学S151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计算机新技术专题 姓名熊魏 交作业时间2016年10月8日

基于SSM整合框架的快速开发技术研究 熊魏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S151班学号:0 1引言 框架,即framework。其实就是某种应用的半成品,把不同应用程序中有共性的一些东西抽取出来,做成一个半成品程序,这样的半成品就是所谓的程序框架。 软件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很复杂了,特别是服务器端软件,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问题太多,在某些方面使用别人成熟的框架,就相当于让别人帮你完成一些基础工作。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完成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这样每次开发就不用白手起家,而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搭建。 使用框架的最大好处:减少重复开发工作量、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同时,还有其它的好处,如:使程序设计更合理,程序运行更稳定等。基于这些原因,基本上现在在开发中,都会选用某些合适的开发框架,来帮助快速高效的开发应用系统。 框架的选择,就是看哪个框架最合适,从而减少开发的工作量,提高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并有效减少维护的工作量,最终达到节约综合开发成,本获取更多的收益。下面简单了解一下Spring MVC+Spring+Mybatis三大框架。 2.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以spring为核心并整合了Spring mvc和mybatis的3个轻量级框架技术的组合,即SSM整合框架。利用SSM整合框架可开发出分层、易扩展、易维护的企业级应用系统。,能够极大地满足系统的需求。SSM框架结构图如图2所示。 随着web应用的规模、复杂度不断升级,对软件架构的复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课题采用了MVC这一软件架构模式,该模式成功实现了动态的程序设计,简化了后续对程序的修改以及扩展,使部分程序的重复利用成为可能。此外,此模式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复杂度,使程序结构更直观。基于MVC架构模式,本系统采用SSM框架,即Struct2,spring3.0,mybatis框架组合,采用此框架技术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程序的复杂度。

整合SSH三大框架介绍

一.在MyEclipse里先建立一个Web project 的项目,选最新版本的java ee。 二.添加struts2框架支持 1.引入struts2必须得几个jar包,放在WebRoot->WEB-INF->lib 目录下。 2.将WEB应用部署到tomcat服务器上:找到tomacat的安装目录Tomcat6.x\apache-tomcat-6.0.33\conf,打开其中的server.xml文件,在文件末尾上面加入例如 这样的句子,其中path的值为你需要访问网站的上下文,docBase的值为该web项目的WebRoot所在的目录,最后一个readloadable最好选true。 3.在WebRoot->WEB-INF->web.xml中加入struts2的过滤

器将部署好的应用纳入到struts2的管辖范围类,具体代码如下 struts2 org.apache.struts2.dispatcher.ng.filter.StrutsPre pareAndExecuteFilter struts2 /* 4.在web项目的src目录下,建一个struts.xml文件,这里是处理struts整个流程的文件。在其中加入 上面的name随便取,extends绝对不能变。 5.这样以后,启动tomcat服务器看看能不能正常启动,如果正常启动后,在浏览器上访问,http://localhost/上下文/index.jsp看能不能进入,若能进入则表示struts2的框架已经成功加到web项目中了,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ssh试题

测试卷 (java) 一、选择题(60分) 1) 在Struts实现的MVC框架中,(a)类是包含了 excute方法的控制器类,负责调用模型的方法,控 制应用程序的流程。 a) Action b) EJB c) ActionServlet d) JSP

2) 在基于Struts框架的Web应用中,下面关于Action 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Action类属于模型组件 b) Action类主要用来完成实际的业务逻辑 c) Action类负责调用模型的方法,更新模型的状 态,并帮助控制应用程序的流程 d) 在Web应用启动时会自动加载所有的Action 实例 3) 在基于Struts框架的Web应用中,下面关于 ActionForm Bean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ActionForm Bean用来完成一些实际的业务逻 辑 b) Struts框架利用ActionForm Bean来进行视图和 控制器之间表单数据的传递 c) ActionForm负责调用模型的方法,更新模型的 状态 d) ActionForm Bean包含一些特殊的方法,reset()

用于验证表单数据validate()将其属性重新设置 为默认值 4) 分析Action Bean的execute方法: public ActionForward execute(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ActionErrors errors=new ActionErrors(); if(!udao.check(loginform)){ errors.add("login", new ActionMessage("error.login"));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failure"); } } 完成以上的功能,应在下划线上填入(c)。 a) this.saveErrors(request, errors); b) this.saveErrors(reponse, errors); c) this.addErrors(request, errors); d) this.addErrors(reponse, errors);

使用 Spring 框架的 ActionSupport组件整合 Struts 框架和 Spring框架的应用实例

1.1通过代码实例跟我学SSH三大框架相互整合的应用技术(第3部分)——使用 Spring 框架的 ActionSupport组件整合 Struts框架和Spring框架的应用实例 1、ActionSupport 类 (1)org.springframework.web.struts.ActionSupport 类的主要功能 它为org.apache.struts.action.Action类的子类,提供如下方面的功能(参考Spring API 文档说明) Convenience class for Spring-aware Struts 1.1+ Actions;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Spring application context, e.g. for bean lookup or resource loading. Auto-detects a ContextLoaderPlugIn context, falling back to the root WebApplicationContext. For typical usage, i.e. accessing middle tier beans, use a root WebApplicationContext. For Struts DispatchActions or Lookup/MappingDispatchActions, use the analogous DispatchActionSupport or LookupDispatchActionSupport / MappingDispatchActionSupport class, respectively. (2)继承关系 (3)实现的方法和要求

三大框架原理

ooa(object 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 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面向对象设计 Oop 面向对象编程 Spring javabean的生命周期 配置初始化调用销毁 Spring 1、spring原理 2、IoC概念:控制权由对象本身转向容器:由容器根据配置文件区创建实例并创建各个实例之间依赖关系。 spring的最大作用ioc/di,将类与类的依赖关系写在配置文件中, 程序在运行时根据配置文件动态加载依赖的类,降低的类与类之间 的藕合度。它的原理是在applicationContext.xml加入bean标记, 在bean标记中通过class属性说明具体类名、通过property标签说明 该类的属性名、通过constructor-args说明构造子的参数。其一切都是 返射,当通过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id名称‖)得到一个类实例时, 就是以bean标签的类名、属性名、构造子的参数为准,通过反射实例对象, 唤起对象的set方法设置属性值、通过构造子的newInstance实例化得到对象。 正因为spring一切都是反射,反射比直接调用的处理速度慢,所以这也是spring 的一个问题。 spring第二大作用就是aop,其机理来自于代理模式,代理模式 有三个角色分别是通用接口、代理、真实对象 代理、真实对象实现的是同一接口,将真实对象作为 代理的一个属性,向客户端公开的是代理,当客户端 调用代理的方法时,代理找到真实对象,调用真实对象 方法,在调用之前之后提供相关的服务,如事务、安全、 日志。其名词分别是代理、真实对象、装备、关切点、连接点。 2、动态代理:不用写代理类,虚拟机根据真实对象实现的接口产生一个类,通过 类实例化一个动态代理,在实例化动态代理时将真实对象 及装备注入到动态代理中,向客户端公开的是动态代理, 当客户端调用动态代理方法时,动态代理根据类的返射得

三大框架原理

Hibernate工作原理及为什么要用? 原理: 1.读取并解析配置文件 2.读取并解析映射信息,创建SessionFactory 3.打开Sesssion 4.创建事务Transation 5.持久化操作 6.提交事务 7.关闭Session 8.关闭SesstionFactory 为什么要用: 1. 对JDBC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做了封装,大大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繁琐的重复性代码。 2. Hibernate是一个基于JDBC的主流持久化框架,是一个优秀的ORM实现。他很大程度的简化DAO层的编码工作 3. hibernate使用Java反射机制,而不是字节码增强程序来实现透明性。 4. hibernate的性能非常好,因为它是个轻量级框架。映射的灵活性很出色。它支持各种关系数据库,从一对一到多对多的各种复杂关系。 2.Hibernate是如何延迟加载? 1. Hibernate2延迟加载实现:a)实体对象b)集合(Collection) 2. Hibernate3 提供了属性的延迟加载功能 当Hibernate在查询数据的时候,数据并没有存在与内存中,当程序真正对数据的操作时,对象才存在与内存中,就实现了延迟加载,他节省了服务器的内存开销,从而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 3.Hibernate中怎样实现类之间的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进行操作,它们都市对对象进行操作,我们程序中把所有的表与类都映射在一起,它们通过配置文件中的many-to-one、one-to-many、many-to-many、 4.说下Hibernate的缓存机制 1. 内部缓存存在Hibernate中又叫一级缓存,属于应用事物级缓存 2. 二级缓存: a) 应用及缓存 b) 分布式缓存 条件:数据不会被第三方修改、数据大小在可接受范围、数据更新频率低、同一数据被系统频繁使用、非关键数据 c) 第三方缓存的实现 5.如何优化Hibernate? 1.使用双向一对多关联,不使用单向一对多 2.灵活使用单向一对多关联 3.不用一对一,用多对一取代

三大主流框架的技术起源

在Java开发中,我们经常使用Struts、Hibernate和Spring三个主流框架,但你是否知道这三个框架最初是为解决怎样的问题而生的? Struts、Hibernate和Spring是我们Java开发中的常用关键,他们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但你是否知道,这些知名框架最初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知道,传统的Java Web应用程序是采用JSP+Servlet+Javabean来实现的,这种模式实现了最基本的MVC分层,使的程序结构分为几层,有负责前台展示的JSP、负责流程逻辑控制的Servlet以及负责数据封装的Javabean。但是这种结构仍然存在问题:如JSP页面中需要使用<%>符号嵌入很多的Java代码,造成页面结构混乱,Servlet和Javabean负责了大量的跳转和运算工作,耦合紧密,程序复用度低等等。 Struts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Struts框架,它是一个完美的MVC实现,它有一个中央控制类(一个Servlet),针对不同的业务,我们需要一个Action类负责页面跳转和后台逻辑运算,一个或几个JSP页面负责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显示,还有一个Form类负责传递Action和JSP 中间的数据。JSP中可以使用Struts框架提供的一组标签,就像使用HTML标签一样简单,但是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逻辑。从此JSP页面中不需要出现一行<%%>包围的Java代码了。可是所有的运算逻辑都放在Struts的Action里将使得Action类复用度低和逻辑混乱,所以通常人们会把整个Web应用程序分为三层,Struts负责显示层,它调用业务层完成运算逻辑,业务层再调用持久层完成数据库的读写。 使用JDBC连接来读写数据库,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打开数据库连接、使用复杂的SQL语句进行读写、关闭连接,获得的数据又需要转换或封装后往外传,这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Hibernate 这时出现了Hibernate框架,它需要你创建一系列的持久化类,每个类的属性都可以简单的看做和一张数据库表的属性一一对应,当然也可以实现关系数据库的各种表件关联的对应。当我们需要相关操作是,不用再关注数据库表。我们不用再去一行行的查询数据库,只需要持久化类就可以完成增删改查的功能。使我们的软件开发真正面向对象,而不是面向混乱的代码。我的感受是,使用Hibernate比JDBC方式减少了80%的编程量。 现在我们有三个层了,可是每层之间的调用是怎样的呢?比如显示层的Struts需要调用一个业务类,就需要new一个业务类出来,然后使用;业务层需要调用持久层的类,也需要new 一个持久层类出来用。通过这种new的方式互相调用就是软件开发中最糟糕设计的体现。简单的说,就是调用者依赖被调用者,它们之间形成了强耦合,如果我想在其他地方复用某个类,则这个类依赖的其他类也需要包含。程序就变得很混乱,每个类互相依赖互相调用,复用度极低。如果一个类做了修改,则依赖它的很多类都会受到牵连。为此,出现Spring 框架。 Spring Spring的作用就是完全解耦类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类如果要依赖什么,那就是一个接口。至于如何实现这个接口,这都不重要了。只要拿到一个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就可以轻松的通过xml配置文件把实现类注射到调用接口的那个类里。所有类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就完全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替代了。所以Spring框架最核心的就是所谓的依赖注射和控制反转。现在的结构是,Struts负责显示层,Hibernate负责持久层,Spring负责中间的业务层,这个结构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Java Web应用程序架构了。另外,由于Spring使用的依赖注射以及AOP(面向方面编程),所以它的这种内部模式非常优秀,以至于Spring自己也实现了一个使用依赖注射的MVC框架,叫做Spring MVC,同时为了很好的处理事物,Spring 集成了Hibernate,使事物管理从Hibernate的持久层提升到了业务层,使用更加方便和强大。

ssh学习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ssh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在ssh框架中使用spring的好处(面试总结) 在ssh框架中spring充当了管理容器的角色。我们都知道hibernate用来做持久层,因为它将jdbc做了一个良好的封装,程序员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时可以不用书写大量的sql语句。struts是用来做应用层的,他它负责调用业务逻辑serivce层。所以ssh框架的流程大致是:jsp页面 ----struts------service(业务逻辑处理类)---hibernate (左到右) struts负责控制service(业务逻辑处理类),从而控制了service的生命周期,这样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很强,属于耦合。这时,使用spring框架就起到了控制action对象(strus中的)和service类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松散了,spring的ioc机制(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正是用在此处。 spring的ioc(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 控制反转:就是由容器控制程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非传统实现中,由程序代码直接操控依赖注入:组件之间

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由容器动态的将某种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从头到尾action仅仅是充当了service的控制工具,这些具体的业务方法是怎样实现的,他根本就不会管,也不会问,他只要知道这些业务实现类所提供的方法接口就可以了。而在以往单独使用struts框架的时候,所有的业务方法类的生命周期,甚至是一些业务流程都是由action来控制的。层与层之间耦合性太紧密了,既降低了数据访问的效率又使业务逻辑看起来很复杂,代码量也很多。,spring容器控制所有action对象和业务逻辑类的生命周期,由于上层不再控制下层的生命周期,层与层之间实现了完全脱耦,使程序运行起来效率更高,维护起来也方便。 使用spring的第二个好处(aop应用): 事务的处理: 在以往的jdbctemplate中事务提交成功,异常处理都是通过try/catch来完成,而在spring中。spring容器集成了transactiontemplate,她封装了所有对事务处理的功能,包括异常时事务回滚,操作成功时数据提交等复杂业务功能。这都是由spring容器来管理,大大减少了程序员的代码量,也对事务有了(ssh学习心得体会)很好的管理控制。hibernate中也有对事务的管理,hibernate中事务管理是

ssh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

基于SSH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通过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进行调查研究,采用Java编程技术和MySQL数据库,在MyEclipse 集成开发环境下应用SSH框架,完成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全过程。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B/S结构,运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实现了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的各自功能,其中浏览器端主要实现了读者登录、查询、超期提醒等功能,服务器端主要实现了系统设置、读者管理、图书管理、用户管理、图书借还、系统查询、更改密码等管理员功能。系统通过Hibernate 和数据库进行连接,有效解决了数据库连接及访问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效率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论文较详细地叙述了该系统开发实现的全过程,并对具体关键技术及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SSH 借阅查询图书借还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步成为现代化的标志。图书馆或者一些企业内部,甚至是书店,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要对因此而产生的单据进行及时的处理,为了提高图书馆或者企业内部对图书存销的自动化的管理,能够更快速的满足读者的要求,提高各种工作的效率,现对其设计相应的系统,以达到上述的目的。准备建立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备,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的情况。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图书馆图书借阅和归还的管理的自动化,图书新增及销毁的及时化,用户及图书信息的更新。围绕这一主要功能,本系统涉及到以下核心功能:借阅管理、归还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用户管理。除了这些核心功能外,还包括一些基本和辅助功能,它们是:系统查询、系统设置。 管理系统,方便实现图书查询、借阅管理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对整个业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应用意义。 2.2 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B/S模式、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用Java技术,以关系型数据库MySql 作为后台数据库,MyEclipse 8.5作为开发环境下应用SSH框架进行开发设计[1]。考虑到浏览器端、服务器端对数据库的操作,决定利用Hibernate持久化框架来操纵数据库。 2.3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是为了弄清楚系统开发的项目是不是可以实现和值得进行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大大简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过程[2],所以进行可执行性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经过最初的设计目标和进行的市场调查得出以下四点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软、硬件能否满足需要。 Java语言[3]是一个支持网络计算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现在Java平台已经嵌入了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这样Java程序可以只编译一次,就可以在各种

SSH三大框架开发案例

jdk6+myeclipse8.5+tomcat6+oracle+spring2.0+hibernate3+struts2 好了,开始我们的第一个ssh2之旅吧。 首先先分析一下我们的第一个ssh2项目的需求,简单的说就是有一张表单,让你填写用户名和密码,提交后存入数据库。就这么简单,呵呵。 第一步:。我们首先新建一张mysql数据表。 Sql如下: Create table t_employee( Id integer not null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Age varchar(20), Sex varchar(20), Tel varchar(20), Address varchar(20))

数据创建好后结构如下: 第二步 打开myeclipse,新建一个web项目,命名为ssh2-2, java ee规范我们选择5,如图 第三步务必小心的一步 导入ssh2的各个jar,步骤如下: 选中当前的项目后,点击菜单烂的myeclipse---project capablities----add hibernate项,跳

出如图 务必按照图示选择,尤其是copy checkde……一项,然后点击next,默认next,去掉specify database……复选框,next,去掉create session……复选框,finish。 再次选中选中当前的项目后,点击菜单烂的myeclipse---project capablities----add spring 项,跳出如图

依然务必按照如是选择,jar文件选择如下5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