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大型主要河流上游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A版】大型主要河流上游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工程名称

GH区RR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

二、工程地点

SD市GH区RR镇。

三、工程内容

GH区RR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包括项目区内河道治理工程,RH村、PK村的污水治理工程,PK村的环驼子、环驼峪两个自然村的供水工程以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中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河道清淤、生态护坡和生态湿地工程;污水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管网以及污水处理场站建设工程;供水工程包括井水的处理及供水管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护拦设施、梯田整修、树盘、水保造林种草、土地整治、谷坊、拦沙坝、挡土墙、护坡措施、排水工程、村庄美化、防护坝、沟道清理等治理措施。

工程规模

GH区RR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共包括四项内容:污水治理工程、供水工程、

编制依据

国家、SD市、GH区三个层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是本项目立项和实施的依据。国家的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RR年RR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RR年RR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20RR年RR月)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RR年RR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RR年RR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RR年RR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RR年RR月)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RR年RR月)

9.《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0.《落实奥运行动计划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这些法规对我们的经济活动提出了在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依据。

SD市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SD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本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和20RR年奥运会的举办更是对SD 市的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挑战。为此,SD市在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政策和法规,这些包括:

1.国务院关于《21世纪初期(20RR-20RR)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批复;

2.《21世纪初期(20RR—20RR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则》;

3. SD市郊区(暨卫星城中心镇)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20RR.3);

4.《SD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20RR);

5.《SD市北台上水库,GH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理》;

6. 《SD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RR年计划纲要》;

7.《SD市郊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8.《郊区水环境碧水田园十百千工程建设规划》;

9. 《SD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

10.《SD市生活垃圾治理白皮书》;

11. SD市山区办《关于实施山区“十百千”农民增收的意见》;

12.《SD市20RR-20RR年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及其对京北山区发展的功能定位.

GH区及RR镇的相关规划

工程区属于首都水源保护区,GH区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亦对该地区的水源地保护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是四个方面的计划;

1.《GH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GH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3.《GH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RR年计划纲要》;

4.《GH区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纲要》;

5. GH区RR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RR”农村经济发展设想;

6. GH区RR镇农业发展规划。

采用的标准及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RR)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RR)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RR)

《SD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RR)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RR)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CJ14554-93)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RR)《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RR)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RR)《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138:20RR)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RR)《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RR)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9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RR)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RR)《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RR)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RR)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RR)《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RR)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RR)《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RR年版)(GB50057-94)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92)

编制原则

根据RR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的要求和GH区生态环境现状特点,本工程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生态优先人水和谐

树立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加强水源保护工作,坚持把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结合起来。工程措施要突出自然、和谐的治理理念,尽量减少浆砌石的使用量,突出防护工程的自然性和生态性,使工程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

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统筹规划,就是以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就是拦、蓄、灌、排、节、治(污)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坚持集中连片、集中治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区域划分为基础,突出重点。

预防和治理相结合

按照“节水为先、治污为本、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统一调度”的思路,坚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保护一起抓,建工程、建制度、建机制,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坚持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工程、管理、效益并重;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工程背景情况

工程地理位置

GH区RR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位于SD市GH区RR镇。GH区是SD市的远郊区,地处燕山南麓,SD东北部,距市区50公里,东临MY县,南与SY、QP相连,西与EW县搭界,北与HB省CC县、FN县、WE县接壤。

境内岭北有白河及其菜食河、天河、汤河、琉璃河等四条支流,岭南有潮白河三条支流怀河、RR河、沙河汇集到潮白河。浅山区山泉较多,平原地下水埋藏浅,储量大,是京郊富水区之一。

GH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暖热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全年日照时数为2748~2878小时,年平均气温11.8℃,其中多年最低月平均气温为-5℃(RR月),多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9℃(RR月)。无霜期170~200天。

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山前区大于600毫米,平原区为600~700毫米;山后区小于600毫米。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RR~RR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而RR、RR两个月降雨又占了夏季的84.4%。

自然条件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最高1600m,最低81m。RR河由北而南蜿蜒汇入北台上水库,落差1300米。流域地形属于低山丘陵区,山高坡陡、土层脊薄,地形复杂,平均沟壑密度2.7km/ km2。

气候

工程所在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暖热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全年日照时数为2748~2878小时,年平均气温11.8℃,其中多年最低月平均气温为-5℃(RR月),多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9℃(RR月)。

本区无霜期170~200天。多年平均(19RR~20RR年)降水量为578.6mm,年最大降水量80%集中在RR~RR月份。各地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大,有显著差异。其变化规律是:山区与山麓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山后区多年平均(19RR~20RR年)为395.69mm;山前区多年平均(19RR~20RR年)为679.94mm;平原区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多年平均(19RR~20RR年)为660.18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628mm。

植被

项目区主要植被有辽东栎、华北落叶松,山杨、板栗、侧柏、核桃、年年袜、小叶鼠李、杂果、苹果、梨、油松、白桦、山杏、棘条、蚂蚱腿,铁狮子、天然草等,林草覆盖率70%以左右。

工程地质

地形地貌

GH区地处燕山南麓,华北平原北端,地域面积2128.7平方公里。有平原、丘陵和山地、河谷和沟谷三种地貌类型。本区的北部、西北部为山区,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中部东起云雾山经黑坨山西至风坨山梁为分水岭,将整个山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山后区,面积1208.7km2,南部为山前区,面积685.6km2。

地形南北狭长,呈哑铃状,南北长128公里,东西最窄11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以著名的万里长城为界,北依群山,南偎平原,层次鲜明地分为深山、浅山、平原地区。境内最高点海拔1705米,最低点海拔仅34米。

地层岩性

GH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中朝准地台北部、燕山台摺带中西段、密怀隆断的一部分,构造线的总体走向以北东东为主,基底与断裂延伸方向一致。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选择工程建设地点时应避开断裂构造线、断层。

本区可见震旦亚界、寒武系岩溶地层,但岩溶不发育。

本区第四系地表岩性为砂、砂砾石,局部地段为薄层粘质砂土。

水文地质

按照地貌形态全区可分为平原和山区两个单元。

1)平原区

本区平原区位于潮白河冲洪积扇西部,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渗透能力强,储存空间大,且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一座大型的天然的地下水库。据SD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勘探资料,中心区最大沉积厚度超过350多米。东部主要为潮自河古河道沉积,含水层由砂卵石组成,颗粒大、分选性好、厚度大。西部至山前主要为:

怀河、RR河的冲洪积物相互叠加堆积而成,主要为砂卵石、砂砾石夹粘土和粉质粘土。第四系含水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上部0~45m为潜水含水层,含水层厚度20m左右。

45~120m为浅层承压含水层,含水层厚度50—65m,岩性主要为卵石、砂卵石,夹粉砂质粘土。渗透系数80~270m/d,水位埋深10m左右,水位降深在5m以内,涌水量可达10000m3/d以上。

120m以下为深层承压含水层,含水层厚度70—90m,岩性主要为砂卵石、粗砂,夹粉砂质粘土。渗透系数40~110m/d,水位埋深12m左右,水位降深在10m以内,涌水量5000m3/d左右。

2)山区

按照含水介质特征,可以把山区划分为: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火山碎屑岩裂隙孔隙含水岩组、岩浆岩裂隙含水岩组及变质岩裂隙含水岩组。

八道河以西、四渡河~红螺山一带为蓟县系雾迷山组和铁岭组白云岩,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形成水量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其单井出水量可达500—20RRm3/。其他碎屑岩、变质岩和花岗岩类岩石,其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富水性差,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300m3/d,在局部构造发育地区,富水性较好,单井出水量可达800m3/d。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泉400多个,其流量多变化在80~200m3/d。这些泉水汇集成山涧地表基流。

山间沟谷第四系为河流冲洪积而成,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其中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于河水渗漏、大气降水和山区基岩水侧向补给,河谷地带地下水比较丰富。

社会经济概况

工程位于SD市东北部的GH区,该区地域面积2128.7km2,人口30万,是SD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少、资源非常丰富的区。

该区绿化美化成绩显著,绿化覆盖率达55.3%, 人均绿地面积达77.2 m2。GH已初步成为一个10座水库环抱、5条河流环绕, 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生活便捷,具有北国之雄、江南之秀的现代化城区。

GH地处首都饮用水源保护区,境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大小水库22座,山泉774处。年水资源总量8.6亿m3,占全SD市水资源总量的1/5。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生态环境现状

GH区RR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位于GH区RR镇,RR水库上游。共有RR 河、DWR河两条小流域,并且能常年保持水流;该项目区内还有RH和PK两个村,常住人口1725人,开展民俗旅游接待能力1000多人,每年由于常住人口生产生活和休闲旅游等人为活动,形成生活污水9多万吨,生活垃圾5万多吨,这些污水和垃圾缺少稳定的处理设施,基本处于污水乱流、垃圾随意倾倒的

状态,对两条小流域形成了极大的污染,影响着RR水库以及下游GH水库的水质。在山区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PK村环驼子、环驼峪两个自然村的长住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PK村环驼子、环驼峪两个自然村缺少达到安全饮用水水平的管网设施和水处理设施,严重影响着全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RR河是历史上常年冲刷形成的河流,一年四季不断流,也是京郊北部山区难得的两条景色流域,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完整规划和系统治理,目前两条沟存在严重的缺岸少堤现象,有些地段还沦为村民生活垃圾、渣土的倾倒场所,流域景观残破。因此,行洪蓄水能力大为下降,净化水质的作用减弱,几乎成了水土流失的快捷通道,十分不利于发挥河道的防洪、蓄水、涵养水源的作用,也达不到生态景观的整体效果。由于项目区内村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该处还是板栗这一重要出口物资的主产地,树下每年需要翻土防虫、松土施肥等因素,再加上流域内一些地方山势较陡,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长期少雨干旱造成植被稀疏,都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到了急需要整治的地步,否则,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20RR年SD奥运盛会人文理念的体现相适应。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

保障SD市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安全的需要

项目区位于北台上水库重要水源涵养区。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项目区内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20RR年项目区共计接待游人70万人次。旅游业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了垃圾、污水等环境保护问题。加之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撒河道,对水质产生影响,对首都饮用水源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在此区域内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对京北山区涵养与保护水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和谐以及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实施该治理工程,可以化水害为水利,抑制流域水土流失;因此开展滨水景观建设,打造生态河道,推动生态和民族民俗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大力提高三农支持力度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和人自然充分和谐的小康目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

20RR年年初中央、SD市先后发布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显示,要求“RR”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RR月RR日HJT总书记为省级主要领导干部讲新农村建设中反复强调新农促建设的必要性和现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之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又在SD市委书记LQ,市长王岐山陪同下对对EW、QP、房山、GH等地调研共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计,明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SD市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开展特色旅游,为20RRSD奥运盛会提供特色休闲、旅游胜地

在SD“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战略格局中,GH位于SD的上风上水,不仅肩负着生态防护和涵养水源的艰巨使命,而且是京郊最总要的休闲旅游场所,具有丰富山区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业;举办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具有接待中外来宾的丰富经验和先进设施。据统计显示,每年来到GH的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奥运会期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代表都要会聚SD。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开展SD特色旅游,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地位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机遇。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北台上水库饮用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为奥运做贡献,推进北部山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实施本工程是非常必要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行性分析

基础设施完备

项目区内交通较为便利,乡级公路贯穿整个项目区。在项目的外部配套方面,电力、电讯、通讯、物资等诸多方面都有能力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区域内装设了移动电话发射和接收设备,乡政府所在地已接入宽带网络设备,有线电视也已铺设到乡。

组织保障有力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由RR镇政府组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乡长亲自担任组长,主管副乡长担任小组的执行副组长,水利、林业、财政等相关人员参加,项目由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工程施工、组织协调、质量监督、初步验收等工作,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技术经验丰富

项目实施单位为GH区水务局,近年来该单位参与实施“百公里一条川”、“水利富民”等多项大型工程,技术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项目由农业、水利、林业等多部门作为技术支持,协助完成,有能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保质保量完成。

人民群众拥护

项目区内劳动力充足,农民对于实施本工程普遍拥护,参与建设的愿望强烈,劳动力有保障。能够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如期按质完成。

河道治理工程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GH地处首都饮用水源保护区,天河、琉璃河等支流汇入白河后最终进入MY 水库,而MY水库是首都SD最重要的水源供应地。20RR年SD市在GH两河一带兴建应急备用水源地,该水源地自20RR年8月底正式并网向首都市区供水,年供水量为1.20亿立方米。

RR流域为暴雨易发区,夏季极易爆发洪水。该河道由于以往乱采乱挖砂石

及多年洪水冲刷,河道严重阻塞,威胁两岸村庄和农田安全。河两岸植被情况不一,有的地段砂石裸露,春季风沙大,影响SD地区生态环境。本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同时利于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好首都水源供应地MY 水库的水质。

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文化序列

以莲文化为中心。

RR河支流上游的源头是在RH村,村中山上有一股清澈的山泉自泉眼涌出,型似莲花水中而生,因此当地村名就叫RH村。

因此本设计突出莲花文化,增加泉水的神圣性,和文化的厚重感。在源头泉眼处设计石井,石栏以护泉,护栏左侧立碑名曰:“静心泉”井中有旁有水桶,可供游客拘水品尝,感受莲花文化。感受完莲花文化后,到民俗村品尝一下远近闻名的虹鳟鱼。植物方面在其他景观序列上分别以芦苇,茅草,菖蒲等水声植物因地制宜的合理种植,在重要的景观节点上集中起来大面积的种植莲花,比如泉旁边可以建筑荷花池,池中种植荷花,使游人到池边泉前“赏莲尝泉”、“饮水思源”、“净心洗浊”以起画龙点睛之妙用。

生态序列

以“生态优先、人水和谐”为中心。

在治理河道时候,以“生态优先、人水和谐”为中心,科学的治理污水和造成污染的垃圾,适当的打造湿地景观,在湿地处理设计上尽量减少人为雕琢痕迹,减少水泥的试用,使“人工打造自然环境和天然形成的环境和谐”。本工程的建设开发和虹鳟鱼饮食文化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几率将更加频繁,“人与动物和谐,人与环境和谐”的话题将会直接提到日程,而这些和谐前提归根结底要以生态主,人水和谐为先决条件的。

景观序列

以湿地自然景观为主。

在湿地处理设计上尽量减少人为雕琢痕迹,景观序列上,整个河道空间上呈线状,在规划设计时全线考虑。从晋阳人家饭店的河道附近的“不夜谷”大门标示牌开始,景观上沿河道的整体湿地景观连续性为主,适当增加几个景观兴奋点,而能满足人类“求其本末”的好奇心的源头则是整个景观的高潮和结尾部分。

工程主要内容

本工程主要治理RR河及其一级主支流,工程内容包括垃圾清理、生态护岸、绿化、景观建设及湿地恢复等工程。通过不同手法进行治理后,使河道达到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效果。

生态景观设计

RR河为京郊主要河流之一的潮白河的支流,水量丰富,水质清澈,常有大雁、天鹅等在湖上栖息,故此河称RR河。PK沟为RR河的一级主支流,由山泉汇集而成,其水质高于二级饮用水的标准,四季流水不断。根据河道生态整治的要求对两条河道进行详细设计,既要满足河道自身的功能要求,又要满足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河理念的要求。

设计主题

这两条河的设计主题为“不夜谷”,寓意为人类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河道周边休闲的人们为河道带来的生机与情趣。将人们自然的生活状态及休闲的心态感染河流、融入河流、赋予河流以生命和精神。看吧,自然化、人性化的设计给河流以自由,摆脱束缚的河流与生活富足的人们轻快的融合在一起,休闲漫步。在设计中我们确保了与周边水系的沟通,使之融入自然,更好的体现“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治河理念。

设计原则

(1)建设自然型生态河道,体现自然轴线的延伸;

(2)对现状绿化及现状建筑物尽可能保留并加以改造利用;

(3)施工尽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4)将人与水的距离拉到最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5)增添植被种类,再现生物多样性;

(6)提高生态河道景观的丰富度和连贯性;

(7)令河道自然稳定发展,在平衡中求长远

河道生态化设计

1、河道平面线形

河道平面线型以自然曲线为主,形成蜿蜒曲折的水流形态,充分体现自然型生态河道的设计理念,根据环境和地势的不同,在不同的岸线运用不同的处理手法,丰富沿河景观。

2、河道断面设计

1)采用“蝶形断面”或主槽与滩地相结合的断面型式,河道坡度尽量放缓,因为只有汛期才可能发生较大流量的洪水,平时和汛期对河道断面的需求差别很大。因此,有条件在河中修建子槽,平时使少量清水在子槽内流动,在滩地修建湿地或进行绿化,并结合一些亲水设施可以提供人们休憩、戏水,充分发挥了河道的多项功能。

2)保留一些原有的岸坡和植物,局部采用双河方案,以使工程量最少,又达到生态的效果。

3、采用生态护岸

采用形态各异的生态护岸,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滞洪补枯、调节水位,恢复河中动植物的生长,利用动植物自身的功能净化水体。这种护岸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清河导流渠以北尽量采用植物固坡的形式,减少堤防硬化,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构筑浅水湾,其间种植芦苇、菖蒲、水葱等高等级的水生植物和水柳等根系为发达的树种等植物,以植物作为护堤措施。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使鱼儿、青蛙、螺蛳、大蚌等提供栖息、产卵、繁衍、避难的场所,从而更好地形成河流生物链。水边植物可以削减波浪对河道冲刷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采用的生态护岸形式有仿木桩、山石、石笼、块石、植物毯等,这些护岸材料纹理和亮度富于变化,综合使用这些材料,

结合植物配置,可以营造丰富多彩的水边景观。

1)松木护岸

松木护岸边坡用松木桩加固,上部抛卵石,覆土绿化,在松木桩和坡面回填土之间填充卵石和土工布作为返滤层。当水流通过时,能在木桩间和卵石缝隙中间长出水生植物,以达到生态护岸的效果。对于高边坡可以采取多级松木护岸,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松木桩和坡面回填土之间填充卵石和土工布作为返滤层。当水流通过时,能在木桩间和卵石缝隙中间长出水生植物。

2)山石护岸

在护脚处浇筑浆砌石基础,在其上进行山石的堆砌和码放。山石与土坡的接触面设置反滤层,石与石的缝隙之间不砌死,而是巧妙的用碎石和土填充,使这种小空间成为水生动物和植物的乐园,并使土体与水气互相交换和循环。

3)石笼护岸

此断面形式运用到边坡比较陡的地方,由格栅石笼或铅丝石笼根据边坡高度按一定角度堆放,在堆放的同时掺土进行植物的扦插,顶面覆土植生一段时间植物生长,通过植物根系将几层石笼紧紧连接,起到加固堤岸的作用。同时,卵石良好的透水性可以补枯、调节水位。而土工布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4)块石护岸

运用在水位较低的部位。在护脚处先铺设土工布,再在上面有序地堆放块石,堆放的边缘弯曲而自然。之后再上面覆盖一层种植土,使之填充石与石之间的缝隙。过水之后,很容易长出大量的水生植物。

5)河心洲及置石

通过在河道中人工填筑或自然形成的四面环水的小岛,或在河底安放大石头,使水流富于变化,为生物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6)设置亲水设施

人水相亲,在沿河的景观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些步行栈道可以随着缓坡蜿

蜒上下,时而离开水边、时而接近水边,有的地段还在水边设计纵向的临水栈桥,从而丰富人们的视野,增加行走的乐趣和滋味。尽可能的是使岸坡直接入水,种植水生植物、灌木、乔木,形成有层次的岸坡绿化,使人们在绿荫下赏水。这种设计没有很多的岸边小品,保留岸坡简洁的特性。在工程量没有过多的情况下取得很好的生态、景观效果。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同时,浅水湾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的亲水的安全性。

4、采用透水路面

人行步道使用透水砖或透水的嵌草青石板、汀步石等做法。步行道分设在不同的高度上,强调自然趣味,重视人的可达性和可停留性。利用河坡的凹地形式,布置一些雨水渗滤槽,收集一些雨水,起到固坡与自然绿化的作用。

5、生态湿地景观系统设计

景观系统依据地形地貌的特征与布局,强调整体布局上的主景效果,对各个景点以一定的艺术手法进行联结,将区域内景观有机地组织起来。空间处理上尺度合理,开敞大气,以项目区两条支流的景观遥相呼应,形成项目区景观点、线、结合。各个湿地景区规划系统的具体手法是实现:一线、多点的景观系统空间布局特点。在项目区内生态湿地形成连续的水面,水边景观变化丰富,有静水、浅滩、边滩、林溪、洼地、水生植物等多种自然而丰富的水景形态。结合植物景观,设置岩石、垂钓、亲水活动区、林区等景观,形成丰富、错落有致的连续的生态景观。

1)生态湿地植物配植设计

植物的配植设计是设计的重要一环。依据项目的性质,把湿地建设工程的植物设计确定为以体现植物生态功能为主要特色的植物的配植设计,因此,植物规划应以展示项目区植物景观,体现植物生态功能为基本原则。在项目区现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造,营造出具有自然气息、富于季相变化、便于养护管理的植被景观。

进行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