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青论文

范建青论文
范建青论文

本文处理解决有条件的稀疏结构的高维协方差和快速发散特征值的估计。通过假设在近似因子模型中存在稀少的错误协方差矩阵,我们允许一些即使去除相关因素后的横截面相关但不可见的因素的存在。我们介绍主要的正交补阈值(POET)方法探索这样一个稀少的近似因子结构。POET估计量包括样本协方差矩阵,那些基于因子的协方差矩阵,阈值估计量(Bickel Levina,2008)和自适应阈值估计量(Cai和刘,2011)作为具体的例子。当因子分析大约和主成分分析在高维数据一样时我们提供数学见解。稀疏的残差的协方差矩阵的收敛率和有条件的稀疏的协方差矩阵的收敛率在各种规范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估计未知因素的影响随着维数的增加而消失。未被观察到的因素及其因素载荷统一的收敛率是衍生的。渐近结果也通过大量的仿真研究验证。最后,提出一个真正的数据应用到证券投资组合分配中。

关键词:高维,近似因子模型,未知因素,主成分,稀疏矩阵,低秩矩阵,阈值,横截面相关,发散的特征值。

1 引言

信息技术使大数据集被广泛用于科学探究。这些高维数据的统计分析涉及协方差矩阵的评估及其逆矩阵(精度)。例子包括投资组合管理和风险评估,高维分类,比如Fisher判别(黑斯蒂,Tibshirani弗里德曼,2009),(Meinshausen)图形模型,统计推断比如在多重检验中控制错误的发现,发现基于纵向数据的数量性状,和评估主要资产定价模型(Sentana,2009),等等。第五节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应用。然而,维数往往跟样本量一样或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样本协方差是表现不佳(约翰斯通,2001),一些正则化(调整)是必要的。

意识到估计协方差矩阵的重要性和高维度带来的挑战,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不同的正则化技术来估计Σ一致。一个关键的假设是,协方差矩阵是稀疏的,即许多条目为零或接近于零。然而,在许多应用中,直接在Σ上作的稀疏假设是不合适的。比如,,财务回报取决于股票市场的风险,房价取决于经济健康,基因表达式可以被细胞因子刺激,等等。由于共同因素的存在, 假设许多不相关的结果是不现实的。另一种方法是假设一个因素模型结构,就像Fan,Fan和Lv(2008)所提到的。然而,他们用已知因素严格限制的因子模型。

一个自然的延伸是把条件缩减。考虑到常见的因子,结果是弱相关的。为了这样做,我们考虑一个经济和金融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近似因子模型:

y it = b 0 i f t + u it .(1.1)

这里y是观察到的响应的第i个(i= 1,…,p)个人在时间t = 1,……T, bi是一个向量的因子载荷;f t 是一个K×1矢量的常见因素,uit是一个误差项。,通常被称为特殊组件,与f t无关。p和T都是无穷大,而K在本文中假定固定,p可能比T是更大的。

我们强调,在模型(1.1),只有yit是可观测的。它直观地表明,当有足够多的样本的情况下,也就是说,p→∞时,未知的共同因素才能被可靠地推断,。在数据丰富的环境中,p可以比T分散速度更快。因子模型(1.1)可以变成一个矩阵形式:

y t = Bf t + u t.(1.2)

where y t = (y 1t ,...,y pt ) ‘ , B = (b 1 ,...,b p ) ‘ and u t = (u 1t ,...,u pt ) ‘。我们感兴趣的是Σ,它是yt的一个p×p的协方差矩阵,它的逆,假定为定常。模型(1.1)下,Σ这样给出:

Σ= Bcov(f t )B 0 + Σ u ,(1.3)

Σu =(σu,ij)p×p是ut的协方差矩阵。相关的因子模型的文献通常假定Bcov的第一个K特征值的发散率是O(p),而Σu的所有特征值是有界的p→∞。这种假设是容易掌握,当因子是随处可见的在某种意义上,因子载荷应该是不小的一部分非零的因素。然后分解(1.3),当p→∞渐近确定。除了它,在本文中,我们假设Σu是近似稀疏的,正如Bickel和Levina罗斯曼(2008)和et al .(2009),对于一些q ∈[0,1),

当p→∞时不会增长太快,。特别是,这包括确切的稀疏的假设

,在每一行

的非零元素的数量最大。

(1.2)的条件稀疏结构是由Fan,liao和Mincheva2011)估计协方差矩阵,当{ f t }是可见的因

素时探讨。这就允许他们用回归分析去估计,本文处理的情况是因子是不可见的,必须推断。我们的方法很简单,不用最优化而且它使用的数据仅仅通过样本协方差矩阵去

估计。在yt的样本协方差矩阵运行异常值得分解,确保协方差矩阵是由K个主成分形成的,,并把阈值转换法过程应用到剩下的协方差矩阵中。这一结果在POET估计量中。当K个共同因素的数量是未知时,它可以从数据中估计出来。见第二部分额外的细节。在假设数据是连续依赖的情况下,我们将探讨POET的各种特性,,其中包括独立的观察值作为一个特殊的例子。估计Σ和Σu在各种规范下的收敛速度和它们的精确度(逆)矩阵将派生。我们表明, 当plogp>>T时估计未知的影响因素在收敛消失时的速率,特别是当Σu达到最优的收敛速度率时。

本文关注的是高维静态因素模型(1.2),这是本质上就与主成分分析(PCA)有关的,在第二节阐明。这个特性使得它不同于拥有固定维度的古典因素模型(如。,域名和麦克斯韦1971)。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太多静态因素模型的理论估计和推断已经发展起来,(例如,股票和沃森(1998、2002),白和Ng(2002)、白(2003),一打,Giannone和Reichlin(2011),)等等。我们的贡献是在大的因子模型中估计协方差矩阵及其逆模型。

本文中的静态模型和(Forni, Hallin, Lippi and Reichlin (2000))的动态因子模型是有区别的;后者允许在滞后的时间下yt也依赖于ft。他们的方法是基于谱密度矩阵的特征值和主成分,而且还基于频域分析。此外,如(弗尼和里皮(2001))所展示的,动态因子模型并没有真正在数据生成过程实施限制,而且特征值(在他们的术语中,如果其谱密度矩阵的所有特征值仍有界,p→∞,一个p维的方法是特征值,)的假设渐近识别yit分解成共同因子和特征值的误差。相关文献包括Forni et al. (2000, 2004),Forni and Lippi (2001), Hallin and Liˇ ska (2007, 2011),和许多其他的引用。最重要的是,这两个模型的静态和动态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许多通常是分散在大量信息相关的时间序列应用领域。

近年来有广泛的文献处理稀疏主成分、,已广泛用于提高在高维空间主成分的收敛。d’Aspremont, Bach and El Ghaoui (2008), Shen and Huang(2008), Witten, Tibshirani, and Hastie (2009) and Ma (2011)提出并研究了各种计算的算法,更多关于稀疏主成分分析的文献是在JohnstoneandLu (2009), Amini and Wainwright (2009), Zhang and El Ghaoui (2011), Birnbaum et al.(2012),等人的文章中发现的。除此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文献,从理论上研究了恢复从一个低秩和稀疏矩阵的估计问题。比如Wright et al. (2009), Lin et al. (2009), Cand` es et al. (2011), Luo (2011), Agarwal,Nagahban, Wainwright (2012), Pati et al. (2012)它跟我们的疑问中的可识别性的问题相一致。

我们的模型跟前面提到的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文献有很大别。在当前文章中,Σ的前K 个特征值是标准的而且以O(p)的增长速度上升,而矩阵的特征值,研究了现有文献中协方差

估计通常认为是有界或缓慢增长。由于这种独特的特性,共同的成分和特征值成分可以被识别,此外,PCA(主成分分析)在样本协方差矩阵可以通过Σ的特征向量持续估计跨越的空间。现有的直接阈值转换方法或解决一个约束的最优化方法可以在非常标准的主要特征值面前舍去。然而,这里是要付出代价的:作为第一个K特征值是非常标准的,在一个绝对项中估算Σ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收敛速度,但它可以精确地估计相关名词(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第3.3节)。此外, Σ 的逆可以准确估计。

我们愿进一步注意到我们模型中的低秩和稀疏表示法是在人口协方差矩阵上,然而Cand` es et al. (2011), Wright et al. (2009),Lin et al. (2009) 1考虑这样一个表示法是在数据矩阵上。由于没有Σ去估计,他们的目标是限制数据矩阵产生的低秩和稀疏矩阵分解,这对应于我们的研究的可识别性问题,不涉及估计和推断。相比之下,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估计人口协方差矩阵以及精度矩阵。为了这个目的,我们需要特征值的成分和共同因素不相关而且数据生成过程是严格固定。本文的协方差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变的常数,尽管随时间变动很慢的协方差矩阵通过时间定位(时域平滑)可适用。我们在Σu上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分解(1.3)是可识别的,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摆脱了Cand` es et al 的“令人惊讶的现象”的光辉。只有当这两个成分的和是有效的时候,我们才能把一个稀疏矩阵从低秩矩阵中完全分离。

文章中剩下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节给出了我们的评估程序,构建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之间在高维空间中的关系。第三节提供了各种估计量的渐近理论。第四部分说明了如何使用交叉验证选择阈值以及保证在任何有限的样本中确保正定性。正规化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定应用在第五节给出。数值结果在第六节报道。最后,第七节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数据在投资组合配置中的应用。所有的样本都在附录中给出。在整个论文中,我们用

表示一个矩阵A的最小和最大特征值.我们也用

来表示Frobenius范数,谱范数(也称为算子范数),L-1范数和矩阵A的元素智能范数,分别由

定义。解释为当A是一个向量时,对于欧几里得范数相等。最后,对于两个序列,我们这样表示:

2 通过主成分分析正则化的协方差矩阵

这篇文章主要有三个目的:(i)理解主成分分析和高维空间下因子分析的关系(ii)估计协方差矩阵Σ和特殊矩阵Σu及其在有共同因素存在的条件下的精度矩阵。(iii)调查估计未知因素在协方差估计上的影响。下面2.1节中的命题表明thespace spanned b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the population level Σ is close to the spacespanned by the columns of the factor loading matrix B.(翻译的不对,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空间跨越主成分在人口水平的Σ接近空间横跨因子载荷矩阵B的列。

2.1 高维主成分分析和因子模型

考虑一个因子模型:

共同因子的数量K=ft的维度,比起p和T它是非常小的,因此在整篇文章中被假定为固定的。在模型中仅有的可观察的变量是yit。因素模型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Σ的主要特征值不再是有界的,而是随着维数快速增长。我们在下面的例子中说明这一点。

例子2.1考虑一个单因素模型y it = b i f t + u it,b i∈R。假设因素是普遍的,它对

非零的结果的比例有可观的影响。然后合理的假设

因此,假设是(1.3)的收益率的应用。

对所有比较大的p,假定var(f t ) > 0.

我们现在阐明为什么PCA(主成分分析)在标准特征值下用于因素分析。我们写成如下形式,B作为一个载荷矩阵。注意到由的前K个主成分组成的线性跨越与当是非退化的时候B的列向量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假设,不是一般性的B的列是正交的而且单位矩阵。此规范形式对应(1.3)的分解的可识别性条件。让作为B的列,是一个非递增的顺序。是

矩阵的特征向量并且特征值是,其他都是0.我们将普遍假设所有K*K阶矩阵的特征值是偏离0的有界量,即认为因子载荷是从非退化的人口中的独立的实现形式。由于非零的矩阵的特征值是跟是一样的,从普遍性假设中出现了如下结果都是以的增长速度增长。让作为在一个降序中的特征值,是它们相应的特征向量。然后是Weyl’s特征值定理的应用领域。

命题2.1假设的特征值对于所有的比较大的p是趋向于0的有界量,对于因子模型(1.3)有规范的条件:

是对角阵

我们有

另外,对于

用命题2.1和Davis and Kahn的sinθ定理(见附录),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命题 2.2在命题 2.1的假设下,如果是不同的,那么

命题2.1和2.2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是大体相同的在的条件下。这是通过在一个稀疏条件而确定的,这个条件经常通过

来测量。

直觉是,采取共同的因素之后,许多双横截面单位变的相关性很弱。这种广义稀疏的概念用于

Bickel和Levina(2008)和Cai和刘(2011)。在这个广义的稀疏测度下,如果噪声方差是有界的。我们有

因此当m p = o(p),命题2.1意味着在主成分和剩余的成分之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根。,而且命题2.2确保前K个主成分与因子载荷的列大体相似。

上述稀疏的假设在实证应用上似乎是合理的。Boivin and Ng (2006)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表明在弱相关的成分之间实施零相关可以改善预测。最近,Phan (2012)使用英国市场数据实证估计了特殊协方差的稀疏的水平。

最近在随机矩阵上的发展,如Johnstone and Lu (2009)and Paul (2007)表明,当p / T不可以忽略不计时, Σ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能不会从样本协方差矩阵中被一致估计的。在本文中,协方差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有一些加入标准的特征值。由命题2.1和2.2,在因子模型中,普遍性的条件

意味着前K个特征值以速率p增长。另外,当p跟大且m p = o(p)时,主成分接近

于归一化向量。这就为前K个特征值通过因子载荷矩阵B的列代替空间跨越提供了数学理论。另外,根据(2.3),Jung and Marron (2009) and Birnbaum et al等人认为前K个特征值的标志比加入标准的协方差模型更强一些。因此,我们在人口水平上的主成分一致性条件远低于加入标准的协方差文献。另一方面,这也显示了,在我们的设置中,主成分分析只有p→∞时是一种有效的近似因子分析。在这样的事实下主成分分析上是不一致的当p有界也是以前在文献中证明的。

在2.3的假设下,在近似因子模型上的规范文献表明样本协方差矩阵上的主成分分析可以通过因子载荷一致性估计空间跨越。(比如Stock and Watson (1998), Bai (2003))。我们在命题2.1和2.2的贡献是我们把高维因子模型和主成分联系起来,在人口水平上获得

光谱的一致性,Σ代替样本水平。在Chamberlain and Rothschild (1983)文献中,光谱一致性的结果也得到加强,这为因子模型文献中的一致性结果提供了背后的基本原理。

2.2 POET

由于共同因素的存在,直接在Σ上的假设在很多应用中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提出一个Σ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非参数统计量。令是样本统计量的有序特征值,而且是它们相应的特征向量,然后样本协方差有如下普分解

其中是主要的正交补,K是Σ的不同特征值的数量,我们首先假设K是已知的。现在我们运用在上的阈值,定义

其中s ij (·)是Antoniadis and Fan (2001)文章中一个通用的收缩函数,被Rothman et al. (2009) and Cai and Liu (2011)等人引用,而且是一个entry-dependent阈值。尤其是算法

规则和常数阈值参数是可以的。实际上,令τij设为一个entry-adaptive是更合适的。一个自适应阈值的例子是

是的第i个对角线元素。这就相当于把含有参数的阈值应用到的相关矩阵上。这些Σ的估计量有如下定义:

我们称这些估计量为正交补阈值(POET)估计量。他是在移走前K个主成分之后,通过阈值转换样本协方差矩阵的剩余成分得到的。POET的一个好处是他不用最优化,因此在计算上很有利。

在(2.6)的选择和算法准则中,我们的许多包括普遍估计量作为他的特例。当

时,估计量是协方差矩阵,当时估计量成为了基于严格因素的模型(Fan, Fan, and Lv ,

2008)。当时,我们的估计量与Bickel and Levina (2008)和(与一个更一般的阈值

函数)Rothman et al. (2009)或者Cai and Liu (2011)有一个合适的τ ij的自适应阈值估计量的阈值估计量是一样的。

在实际中,不同特征根的数目(或者共同因子)可以根据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出来。在数据驱动方法中,决定系数K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且也很好理解。我们将会在2.4节用一个数据驱动K来描述POET。

2.3最小二乘的观点

POET(2.7)用约束最小二乘法有一个等价的表示方法。最小二乘法使得

并且

服从标准化(2.9)

限制条件(2.9)对应于标准化的(2.1),这里我们假设每个变量的均值已经被移除,也就是对于所有的

,,

。把它放在一个矩阵的形式中,标准化问题可以写成

(2.10)是

一个对角阵。其中,。使用约束因素2.9,对于每个给定的F,B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如果用约束条件(2.10)

来代替的话,目标函数就变成了

现在,最小元就很清楚了:的列是对应于维矩阵的K个

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而且。

在一些轻微的正则性条件下,当p和T→∞时,我们将要展示一致性估计真

实的并且在统一的i≤p和t ≤T条件下。因为Σ u被假设成稀疏的,我们可以用自适应阈值方法构建一个Σ u的统计量(就如下面Cai and Liu (2011)所述)。令

而且,

。对于一些预先确定的递减序列ω T > 0,和足

够大的C>0,定义自适应阈值系数为。估计的特殊协方差估计量由下式给出:

这里对于所有的z ∈R(见例子Antoniadis and Fan, 2001)

很容易验证包括许多有趣的阈值函数,比如硬阈值函数

,软阈值函数

,和SCAD,和自适应套索(See Rothman et al. (2009))。

类似于分解(1.3),我们得到如下替换估计量

而且由Sherman-Morrison-Woodbury准则,并指出,

Kruskal算法求最小生成树

荆楚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_______计算机工程学院__________ 班级: 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 学生姓名: 志杰学号: 2014407020137 设计地点(单位)_____B5101_________ ____________ 设计题目:克鲁斯卡尔算法求最小生成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5年1月6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 _ 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注:介于A和C之间为B级,低于C为D级和E级。按各项指标打分后,总分在90~100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目录 1 需求分析 (1) 1.1系统目标 (1) 1.2主体功能 (1) 1.3开发环境 (1) 2 概要设计 (1) 2.1功能模块划分 (1) 2.2 系统流程图 (2) 3 详细设计 (3) 3.1 数据结构 (3) 3.2 模块设计 (3) 4测试 (3) 4.1 测试数据 (3) 4.2测试分析 (4) 5总结与体会 (6) 5.1总结: (6) 5.2体会: (6) 参考文献 (7) 附录全部代码 (8)

议论文的心得体会

议论文的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作文的心得体会 关于作文真实写作的学习总结 通过对XX 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回到“真实的写作”李卫东老师的专题讲座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有人曾说的这样一句比喻:真实性是记叙文的生命。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初中的作文,通常情况是记叙文,记叙文写作要切合实际,要有真实性。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做到真实性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记叙文的写作,应该包含着文学性和生活的真实性。写作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它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而绝不应该等同于真实的生活。 所以说,记叙文写的真人和真事,应该是经过文学加工过的真人,是源于真人又超越于真人,不能完全等同于本原真人 的人了;而这个真事,也自然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才不会只是空洞的记叙事件而没有多少感情!写作既要有生活的真实度,也因该具备文学的色彩,这样的记叙文写作才有自由的空气,才会多一些新鲜的活力。

篇二:心得体会 读《笑猫日记》心得体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说的好,读一本书,就会有一点新的收获。如果读一本好书,那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就会有一点新的进步,所以说:“书籍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读书,尤其是名著,因为这些书既有趣,又有意义,还会学到许多高贵的品质,我就爱读《笑猫日记》,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笑猫日记》是我们少年朋友最喜欢读的书,它从猫的观点上来描写,写出了猫的生活特点,它是一本著名作品,所以有很多少年朋友都爱读这本书。 通过读《笑猫日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只很老的老鼠为了让一只猫得到喝彩,自己却付出了将要死的代价。一只老鼠都能坚持不懈地为了别人,付出自己,不求回报,而且是一只很老的老鼠。所以我要学习它的坚持不懈,为它人着想的品质。还有一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一只很漂亮的狗,它非常讨人喜欢,它奔跑起来非常美丽,还有一只很老的腊肠狗,是这只很漂亮的狗的亲人。但这只腊肠狗一直想把这只漂亮的狗杀死,可是这只漂亮的狗却一次又一次的脱离险境、脱离死亡,它丝毫也不知是它的亲人在陷害它,漂亮狗一直跟在腊肠狗的身边,有一次它们两个在过马路时,有一辆车快速开向它们,眼看车子就要撞到它们,

第1章学术论文写作概述讲义

第1章学术论文写作概述 1.1 学术规范 1.2 关于学术论文 1.3 学术论文的撰写 1.4文献综述的撰写 1.1.1学术剽窃及其防范 凡是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他人的思想见解或语言表述,而没有申明其来源的,就是剽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总体的剽窃:整体立论、构思、框架等方面抄袭; ?直接抄袭:直接的从他人论著中寻章摘句,整段、整页地抄袭;为了隐蔽,同时照搬原著中的引文和注释; ?在通篇照搬他人文字的情况下,只将极少数的文字做注; ?为改而改,略更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或换一种句型; ?错误理解综述的概念 ?跳跃颠转式抄袭 ?拼贴组合式抄袭 学术剽窃的主观控制: ?一字不差地直接复制引用,确保不做任何改变 ?在做笔记时清晰地记下作者和资料来源细节; ?熟悉文中的引用方法; ?仅引用对论点至关重要的段落; ?在开始查找文献资料之前,先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然后用他人的成果支持或反驳这些论点; ?有选择性地引用,不要引用过多; ?解释的时候要注意材料运用得当; ?阅读完资料后,凭记忆作笔记。

学术剽窃的客观防范: CNKI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14、严禁抄袭、剽窃他人论文(设计)与成果,严禁以任何形式捏造、篡改研究数据和计算结果,上述行为,一经查实,一律以不及格论处。” 1.1.2学术规范的本质和层次 ?技术层次 ?内容层次 ?道德层次 1.1.3学术规范的体系 ?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法律规范 ?学术技术规范 1.2.1 学术论文的定义 学术论文又称学术文本或研究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是作者向社会描述自己研究成果的工具。 1.2.2 学术论文的特征 ◆创新性 ◆学术性 ◆科学性 创新性 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一篇论文价值的大小,不是看它如何罗列现象,重复别人已经取得的成果,而是看它能否创造前人所没有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并具

kruskal算法求最小生成树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110 //最多点个数 int n, m; //点个数,边数 int parent[maxn]; //父亲节点,当值为-1时表示根节点 int ans; //存放最小生成树权值 struct eage //边的结构体,u、v为两端点,w为边权值

{ int u, v, w; }EG[5010]; bool cmp(eage a, eage b) //排序调用 { return a.w < b.w; } int Find(int x) //寻找根节点,判断是否在同一棵树中的依据 { if(parent[x] == -1) return x; return Find(parent[x]); } void Kruskal() //Kruskal算法,parent能够还原一棵生成树,或者森林{ memset(parent, -1, sizeof(parent)); sort(EG+1, EG+m+1, cmp); //按权值将边从小到大排序 ans = 0; for(int i = 1; i <= m; i++) //按权值从小到大选择边 { int t1 = Find(EG[i].u), t2 = Find(EG[i].v); if(t1 != t2) //若不在同一棵树种则选择该边,合并两棵树 { ans += EG[i].w; parent[t1] = t2; printf("最小生成树加入的边为:%d %d\n",EG[i].u,EG[i].v); } } } int main() { printf("输入顶点数和边数:"); while(~scanf("%d%d", &n,&m)) { for(int i = 1; i <= m; i++) scanf("%d%d%d", &EG[i].u, &EG[i].v, &EG[i].w); Kruskal(); printf("最小生成树权值之和为:%d\n", ans); } return 0; }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一: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张聿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产生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历届的优秀毕业论文,为我们展示这些优秀文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以至于我在听课时,不断地发现与再发现着自己以往论文中的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我一步步了解了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个课程,我从对于硕士论文的未知状态逐渐变得心中有数。老师在几次课上反复提到了论文的主题这一方面,可想而知,这是论文的第一要旨,极其重要。首先,是否有能力写,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判断,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其次,论文要有价值,也就是需要有创新性、前沿性、理论性、趣味性等等;再次,所选的主题要有东西可写,方便展开,内容可充实;另外,是否可按期完成,送审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答辩,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与权衡的。通过这些学习,对于我的开题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整个课程的学习,除了学到了有关论文写作的规则与技巧以外,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那是在第一堂课的引言部分,老师讲到平时要重视练习、提高艺术修养,不仅要勤写、多写,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还要扩展知识面,大量关注相关领域。这些的确非常的重要,一方面,自从上了大学,没有了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我的写作水准逐年降低,文字功能退化严重,平时有些心得感悟最多三言两语记下来,只能称作意识流,且极少会书写百字以上的篇幅,这就造成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文章架构组织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诸多著作,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完整阅读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未闻。我深知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还差的太多,只觉惭愧之至。除文学艺术以外,老师还讲到了中国戏曲,当老师将昆曲600年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真是感动极了,更加懊恼自己的无知。我一向自诩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浓厚兴趣,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民族性的色彩,然而却对中国文化中这么举足轻重的一笔多年来置若罔闻,实不应该。好在,这堂课真正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很激动,决心要把这些空白慢慢补回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之精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借英国领事富善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老派的中国人英语不好,但是中文还靠得住。可是现在的中国人是英语不好,中文也靠不住。”这句话放到现如今仿佛更加贴切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那种紧迫感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一下课,我便直接冲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一面品读文字,一面找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视频,二者结合起来欣赏,不得不说,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张聿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让我有所反思,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通过《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可谓受益良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以上就是我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心得。

学术论文心得体会.doc

学术论文心得体会 篇一:阅读学术论文的心得体会! 我们搞科研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文献的阅读!关于如何阅读文献?读什么,怎么读?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我想这里的关键在于要让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会看懂作者的思想、思路和科学方法,从中学习论文作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篇学术论文,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八个部分: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论文中英文摘要,论文引言或引论,正文:可以是一节或几节,结论与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一篇学术论文在手,怎么去阅读呢?一般可以有下面几个步骤:(1)看论文题目 看论文是否属于你要研究的领域、方向,该论文与你要从事的研究工作的相关程度怎样?题目一般能说明一切。另外该文是属于哪一类的论文也要有所判别,它是新理论阐述、还是新方法的提出、还是解决了一个新问题等等。 (2)看作者姓名与单位 主要看论文作者是否是该领域的权威或知名人士,或者看作者所在的单位在该研究领域内是否处于领先地位,等等。 (3)看论文的摘要 在这里,论文作者基本上将该文所做的工作摘要的形式做了总结与阐述。因此论文摘要是论文全文的核心部分之一。了解了摘要,你基本上可以初步掌握了该论文的全貌。

(4)看论文引言或引论 引言部分一般是作者交待问题的地方。在这个部分,作者会将其要研究的问题的来龙去脉做一简要的阐述,并且还会将该文要做的工作做一个简要阐述。因此从这里,你可以了解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作者是怎么思考该问题的,作者想做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5)跳过正文,看结论与致谢 论文的结论也是全文的关键之一。你要在这里看看论文是否达到了作者在引言中所预期的研究目标,问题是否已获得解决?还遗留什么问题或困难等没有解决?以及问题被解决得怎么样?等等。 (6)看参考文献 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引用了哪些前人的工作,引用了哪些年份发表的前人的工作。从中你可以发现: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基础和程度上开展研究工作的。如果文献被用得多,年份又比较近,则一般说明作者掌握了该领域比较全面的研究行情,从一定的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研究工作可能是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过的问题、方法与困难等等。 (7)看附录 它一般是对论文有关内容的补充,是一种论文内容的扩展。例如,论文中有些数学推导的详细过程,有些试验的补充结果和补充说明等等。这部分只有当你需要对该文进一步了解或补充时才会用到,一般可以不予理会。 此外,对于一般的学术论文,你走完了以上几个步骤,则基本上可以算完成了对文章的阅读。也许你会问:怎么最关键部分——正文没有

Kruskal算法说明及图解

1.无向网图及边集数组存储示意图 vertex[6]= 2.Kruskal 方法构造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a)一个图 (b)最小生成树过程1 V0 V1 V2 V3 V4 V5 下标 0 1 2 3 4 5 6 7 8 from 1 2 0 2 3 4 0 3 0 to 4 3 5 5 5 5 1 4 2 weight 12 17 19 25 25 26 34 38 46 V1 V0 V4 V5 V2 V3 V1 V0 V5 V2 V3 V4

(c)最小生成树过程2 (d)最小生成树过程3 (e)最小生成树过程4 3.伪代码 1)初始化辅助数组parent[vertexNum];num=0; 2) 依次考查每一条边for(i=0; i

论文撰写培训心得

论文撰写培训心得 篇一:如何撰写论文心得 《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心得体会 写论文,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教师自己能够把握的成长方式。通过学习写论文,下面结合我的观点,谈一下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

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

最小生成树的Kruskal算法实现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20 #define MAX 20 typedef struct { int begin; int end; int weight; }edge; typedef struct { int adj; int weight; }AdjMatrix[MAX][MAX]; typedef struct { AdjMatrix arc; int vexnum, arcnum; }MGraph; void CreatGraph(MGraph *);//函数申明 void sort(edge* ,MGraph *); void MiniSpanTree(MGraph *); int Find(int *, int ); void Swapn(edge *, int, int); void CreatGraph(MGraph *G)//构件图 { int i, j,n, m; printf("请输入边数和顶点数:\n"); scanf("%d %d",&G->arcnum,&G->vexnum); for (i = 1; i <= G->vexnum; i++)//初始化图{ for ( j = 1; j <= G->vexnum; j++) { G->arc[i][j].adj = G->arc[j][i].adj = 0; } } for ( i = 1; i <= G->arcnum; i++)//输入边和权值

{ printf("请输入有边的2个顶点\n"); scanf("%d %d",&n,&m); while(n < 0 || n > G->vexnum || m < 0 || n > G->vexnum) { printf("输入的数字不符合要求请重新输入:\n"); scanf("%d%d",&n,&m); } G->arc[n][m].adj = G->arc[m][n].adj = 1; getchar(); printf("请输入%d与%d之间的权值:\n", n, m); scanf("%d",&G->arc[n][m].weight); } printf("邻接矩阵为:\n"); for ( i = 1; i <= G->vexnum; i++) { for ( j = 1; j <= G->vexnum; j++) { printf("%d ",G->arc[i][j].adj); } printf("\n"); } } void sort(edge edges[],MGraph *G)//对权值进行排序{ int i, j; for ( i = 1; i < G->arcnum; i++) { for ( j = i + 1; j <= G->arcnum; j++) { if (edges[i].weight > edges[j].weight) { Swapn(edges, i, j); } } } printf("权排序之后的为:\n"); for (i = 1; i < G->arcnum; i++) {

论文指导工作总结

论文指导工作总结 论文指导工作总结(一) 20××年X月,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 文基本完成。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 渐的清晰,整个写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回想这段日子的 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拥有了 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X月初,在与导师的交流讨论中我的题目定了下来,是:8031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设计。当选题报告,开题报告定下来的时候,我当时便立刻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中,当时面对浩瀚的书海 真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我将这一困难告诉了导师,在导 师细心的指导下,终于使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了掌握。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我在学校 图书馆,大工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资料,将 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记在笔记本上,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然后我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整理 分类,及时拿给导师进行沟通。 X月初,资料已经查找完毕了,我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在写

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和导师联系,并和同学互相交流,请 教专业课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论文也 慢慢成型。 X月底,论文的文字叙述已经完成。X月开始进行相关图形的 绘制工作和电路的设计工作。为了画出自己满意的电路图,图表等,我仔细学习了Excel的绘图技术。在设计电路初期,由于没 有设计经验,觉得无从下手,空有很多设计思想,却不知道应该 选哪个,经过导师的指导,我的设计渐渐有了头绪,通过查阅资料,逐渐确立系统方案。方案中LED显示屏行、列驱动电路的设 计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在反复推敲,对比的过程中,最终定下 了行驱动电路采用74LS154译码器,列驱动电路采用74HC595集成电路。 当我终于完成了所有打字、绘图、排版、校对的任务后整个 人都很累,但同时看着电脑荧屏上的毕业设计稿件我的心里是甜的,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这次毕业论文的制作过程是我的一次 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在论文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 到的知识。 我不会忘记这难忘的几个月的时间。毕业论文的制作给了我 难忘的回忆。在我徜徉书海查找资料的日子里,面对无数书本的 罗列,最难忘的是每次找到资料时的激动和兴奋;亲手设计电路 图的时间里,记忆最深的是每一步小小思路实现时那幸福的心情;为了论文我曾赶稿到深夜,但看着亲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满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记得刚上完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就论文板块的某个方面去写心得,当时我就问我旁边的同学,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迷茫了,上完了这门课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点不一样的,虽然说论文课忘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起码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这非常重要。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的确不容易,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刚开始的第一节课是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虽然说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但是可能明天也许你就会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其次是老师强调的选题,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老师说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尽量选择自己有较强的兴趣、而且平时有所思考、有所积累的比较熟悉的课题,可以保证选题后写作的可行性。而且范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就会显得没有什么内容,给人很空的感觉。选题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博览群书,并要长期的思考。另外注重对自己的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以使自己能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开阔。老师还给我们举了好多的例子来说明,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 记得在某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点评了一些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印象中听到老师批评的声音较多,赞许的话有,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老师是一个会说真话有要求的人,老师的评价是中肯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师兄师姐的论文,在某些论文里,很多同学都可以看出挺多问题的。论文太难令人信服,文章太苍白了。论文最后是文献,文献资料来源太少,缺少精确。有的甚至来源我们教材,这是不太可取的。【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在此,老师强调论文的参考文献很重要,想写好一篇论文,必须要广泛地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还有就是关于论文写作的态度问题,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我们在这课之前也写过论文,自己可以扣心自问,有多少的内容是借鉴了别人的。所以在上课时,老师也反复的强调,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总之,在这门课里可以学到挺多东西的,尤其在上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学识渊博,

毕业论文指导总结与体会

毕业论文指导总结与体会 篇一:毕业论文指导讲座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指导讲座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大学4年的生活匆匆走过了4分之3了,我们的大学生活基本已经算结束了,在大三期末的最后时光中,我们有幸能够听到李老师的毕业论文指导讲座。 通过李老师的的毕业论文指导讲座,让我对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内容题材选集以及基本格式有了详细的了解。 毕业论文是对我们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以及实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全面考查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 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反映出我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所以毕业论文的撰写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 李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到每个步骤中需做到和注意的,老师讲解了开题报告的整体结构,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开题报告的格式等等。 通过李老师严谨而深刻的讲解,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把握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毕业论文研究层次的确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的确定,同时李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述结合以往的指导经验,来综合具体讲解为我们指出在如何选题和选什么题上。

李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诉了写论文的必要性,告诉我们毕业论文的文献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到,依次为我们介绍了文献的等级以及确定选题的方向,根据自身所感兴趣的方向,确定题目的大小,研究意义。 在这次讲座中,老师的讲解为我启发了许多写论文的思维,对于写论文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思路清晰。李老师的经验也让我在对写论文时应该避免什么东西,以及应该注重什么东西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老师们的费心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于论文的写作有了大概的的提纲。 1(早定选题、早作准备 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在实习时期,时间短,任务重。在写作文的时候对于没有论文写作能力和经验的我,假若之前没有准备和材料积累,要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完成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确有困难。因此,必须早定课题,早作准备。我觉得应提前到毕业前一年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可以使我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某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进行初步研究,并搜集,积累材料。 这样,写作的时间提了,也充裕了。 2(加强基础,强化素质,提高能力 对于我本人来说,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基础知识,又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要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是困难的。我认为应想各学科教师讨教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现今各个国家正在研讨的问题,以增加论文的时代性;在平常时写些小论文,以提高我的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这次李老师的悉心讲解,使我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启发,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更加有了信心。 篇二:毕业论文指导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指导心得体会

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

关于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研一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这一课程。通过李老师的讲授,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首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科研写作。狭义地说,科研写作是指原创性研究结果的描述报导;广义地说,还包括学术期刊上其他类型的论文交流(比如综述论文),也包括科学家从事职业科学活动所进行的其他交流用的写作,学位论文、项目申请(建议)书、会议口头报告、墙报、推荐信、科普文章等等都是科研协作的类型。 在科研论文写作时要遵循正确、清楚、简洁的原则(三C原则)在论文写作时正确性同样代表了一个学者的学术声誉,不抄袭、不造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是一个合格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科研是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简洁性对于知识的传播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简洁的思维有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对比西方语言文化,我国文字和文学的简洁性更优。在这方面,笔者更加偏爱中文期刊论文对简洁性的要求,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备简洁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对所陈述的科研成果的论证的充分性。研论文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迷语,必须做到清楚的表达。清晰的论文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发布的研究成果。不要让别人有机会猜测或寻找研究的任何元素,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等。把各个元素都放在它们最应该存在的地方。运用规范的子标题和清晰的逻辑语言标识论文各个部件;段落之间保持良好清晰的连接层次性,主次分明;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观点或一个小主题,中心句居首或居尾;运用清晰简单的文字组成句子表达各种观点,在使用英文丛句的时候注意强调部分居于前,等等。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最后看上去就会像一小截一小截短小精悍却又联系紧密的小树枝组成,而这些小树干又在更高层面逻辑严密地组成大的树干。 通过老师的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了解到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 撰写科技论文:1)要在学习、积累和交流上动脑筋、下功夫。2)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3)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4)学会写作无捷径。撰写要勤、撰写要恒、撰写要精、撰写要新。

论文写作讲义

论文写作(讲义) 第一章论文写作概说 一、论文的含义、特点、分类。 1、什么叫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不是一般的“学术体会”;也不是某些现象的直录、材料的罗列、事件经过的描述;同样不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简单重复。学术论文的作者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观察和分析带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引述各种事实或道理去论证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向学术界表述自己研究为什么要写作和发表论文呢 其一:做为一个专业研究者来说,写作和发表论文可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你要通过学术论文告诉别人:你在做什么? 其二:学术论文是记录研究者研究成果的载体,凭借它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做一个学术总结;同时,论文又是一种学术交流的方式,研究者通过它与同行交流学术问题。 其三;对于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学术论文是衡量自己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依据,学生需要凭借它去获取学位。 2、学术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学术”?所谓学术,是指较为专门、系统的学问。所谓学术性,就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即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当然也有的学术问题,仅凭一个专业的知识解决不了,就会由两个或几个专业的专家联手合作研究,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解决一个学术问题,写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从选题上说有很强的专业性。如《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相反,如《我所认识的启功先生》、《假期:少儿看电视悠着点儿》等文章单从题目上看就没有专业性。

(2)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推理合乎逻辑。 具体来说,主要指论文的内容(文章)或是反映客观规律。或是观点可靠(社会科学),理据充分,有严密的逻辑性。其内容能经得起同行的质疑。 (3)规范性 文章结构规范,表达严谨。论文的结构多是模式化,符号、图形和语言表达要求相当规范、准确。学术论文不像文学作品讲究形式的创新,其表达要求简洁、明白。 (4)创新性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如果科学研究只作继承,没有创造,那么人类文明就不会前进。是否具有创新性是衡量一篇论文学术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可以说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生命。 创新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创立新说”,发现前人未发现的问题,提出新的看法和主张。 二是“否定旧说”,即指出前人文章或著作中的谬误,并加以有说服力的论证,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做翻案文章。 三是“旧说新证”,即从新的角度,或提供新的材料对某一传统观点进行分析和证明。 具体来说论文写作强调四新: 选题新:即一般不要选那些别人做过,而自己没有新见解的题目,否则就是炒冷饭。 材料新:一篇论文最好能发掘一些新材料,这也是一种贡献。 观点新:这是最重要的,观点反映你的认识水平,你的见识,没有新观点的论文就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方法新: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自然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论文的新,这也是最高标准,全部做到四新是非常困难的,但至少应有一新、二新,如果四新全无,那这篇论文就毫无价值。 3、学术论文的分类 (1)科学论文

毕业论文指导课感想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毕 业 论 文 指 导 课 感 想 摘要上了一学期的论文写作指导课,我收获颇多,从 原来一提到写论文就觉得一头雾 水到现在至少有了大致清晰的思路。这堂课使我解决的第一个大的问题就是论文是什 么,不同于之前所了解到的,论文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罗列,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出一 个问题并解决它。现在.通过论文写作指导课,我了解到一种更为确切的说法.论文是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同时,要写 好一篇论文’就要把握好论文的性质、要求和选题以及课题的调研.当然还有论文的写 作。 关键词 论文性质要求选题调研写作 一、 毕业论文的性质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得知毕业论文(或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是授予学位 的重要依据: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 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也是高等院 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 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 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 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二、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要写好毕业论文.还需掌握以下基本的要求: 1、调查研究、对资料、信息的获取及独立分析的能力,本专业外文的阅读和翻译能 力; 2、 3、 4、 5、 6、 力。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在研究中的地位 选题是研究工作的起步.选题是确定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的问题。选题也是毕业论文 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对于整篇论文写作是否顺利.关系极大。选择课题 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进行的快慢、成效的大小、乃至成功还是失败。爱因斯 坦曾经说过.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 步,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选题 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毕业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当然要由文章的最后完成 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 定个范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所以,写作前重要 的一步就是选好论文题目。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案论证的能力; 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继承和发现探索与创造的能力; 使用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 多媒体软件应用等)的能力; 撰写论文(设计)或设计说明书的能力,开题报告、论文(设计)答辩时的口头表达

课程论文心得体会范文

课程论文心得体会范文 课程论文心得体会范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程论文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课程论文心得体会1 刚开始系统的学习写论文,有很多东西还是似懂非懂,对怎样写好一篇论文还是没有把握。看了一些书和期刊,越看越觉得自己茫然。选修了这门课,金老师和吴老师向我们传授了对科研和论文写作的一些方法、感悟和他们研究经历,为我们对研究的认识开启了一扇天窗。他们的介绍一来是针对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转变大家过去对论文写作的错误认识,点燃我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二来是为了鞭策大家再接再厉,指引大家在接下来大学的学习中自觉地研究和探索,提早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我们了解到其实研究的题目或方向来源于我们平时学习生活中思维思考的积累沉淀,只有勤于思考,善于联系实际,我们的大脑才能迸发出灵感。如果能做到这点,论文写作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需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多学习,多观察,多记忆,多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感悟。就我个人来看,《毕业论文写作》课的确给我不少的启发。回顾先前看过的实验论文,再参照老师提供的范本,才猛然发现这其中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听课,明白差距在哪,下决心要在这方面好好补补功课。之前做过一些创新实验,对什么是学术研究有了一点了解。比如我在大三的时候,做了这一实验时,在做这个实验之前,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并对它们进行概括整理归纳,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训练。通过听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对这一课程的领悟,我对论文写作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谓收获颇丰。一有新发现,就立即记下来。课后做一些补充,还有批注,算是自己的心得。对于选题有些人认为应选择现实关系紧密一些的问题,那些自己比较熟悉和有较多体会的问题或新颖的论题。有或者选那些社会上或学术界争论较多、亟待解决而自己又有一定认识的问题选那些自己积累资料较多,而且具有一定见解的问题以及那些与本学科建设关系密切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而言可能是新问题,也可能是老问题,可能是大问题,也可能是小问题。对于新问题,前人研究的成果很

Kruskal算法

Kruskal 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 构造赋权图(,,)G V E W =,其中12{,,,}n V v v v = 为顶点集合,其中i v 表示第i 个顶点,12{,,,,}i E e e e = 为边的集合,()ij n n W w ?=为邻接矩阵,其中 i j i j ij i j v v v v w v v ∈??=?∞??顶点与之间的距离,当(,) E ,与之间没有边时 科茹斯克尔(Kruskal )算法如下: (1)选1e E ∈(E 为边的集合),使得1e 是权重最小的边。 (2)若12,,e i e e …,已选好,则从12{,,e }i E e e -…,中选取1i e +,使得 i )121{,,e }i e e +…,中无圈,且 ii )是1i e +是12{,,e }i E e e -…,中权重最小的边。 (3)直到选得1V e - 为止。(V 是集合V 中元素的个数) 例:已知9个村庄之间的两两距离见表5,要架设通讯线路把9个村庄连接起来,求所需要通讯线的最小长度。 表5 10个村庄的两两距离数据(单位:km ) (,,)G V E W =,其中129{,, ,}V v v v = 为顶点集合,其中i v 表示第i 个村庄,12{,,,,}i E e e e = 为边的集合,99()ij W w ?=为邻接矩阵,其中 i j i j ij i j v v v v w v v ∈??=?∞??村庄与之间的距离,当(,) E ,与之间没有通讯路线时 科茹斯克尔(Kruskal )算法如下: (1)选1e E ∈(E 为边的集合),使得1e 是距离最小的边。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研讨课期末论文 一、内容 本学期的新生研讨课包括老师的课堂指导,新生的自我认识,小组合作与交流。 研讨课开课,丁国富和马术文老师介绍了本专业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未来发展以及以后的就业问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科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需要我们具有制图、机电信号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试机电参数、合理运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产品的开发运用能力,具有机械、电子、数码等产品结构研发设计的能力,具有机械、电子相关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的管理能力。 自我认识即简单介绍自己及上大学的目的、未来方向。这使我们对自己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大概的目标及方向。大学是个自主发挥的空间,是个独立做主的地方,有目标,有奋斗的生活很重要。 我们小组做了一次关于高速铁路技术的ppt。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做ppt,去讲台上讲解,解答同学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板块,尽职尽责完成任务。不仅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锻炼了我们个人演讲能力,加深了小组成员间的认识与感情。 二、参与过程 我们小组郑陨击、马秀明、赵建一、谢琛、郭琪瑶5人一起写了一份细密的PPT。我们的主题:高速铁路技术。 三、总结 新生研讨课让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专业信息。虽然我们在上大学前对专业选择进行了慎重考虑,但毕竟我们对我们的专业缺乏很多必要的认识和了解。而新生研讨课给我们提供了这养一个平台,在上完新生研讨课之后,很多同学表示对我们的专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例如每学年学习的侧重点,我们主要应该学那些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四年里应该培养自己那些方面的能力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毕业之后的择业与就业情况,向我们全面分析了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利弊。这让我们在大学学习之初就对将来的学习就业局面有了大概的了解,让我们在今后四年的学习中能够选择性的做些准备工作,不至于在面临抉择时手足无策。同时也给我们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竞争很激烈,要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脚踏实地的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才能使自己更有优势。 其次,新生研讨课采用了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在课上能够畅所欲言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有什么不懂的立刻就能够得到解答,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让我们对学习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总之学校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新生研讨课在我们的大学生活的开端给我们上了重要的课,让我们最即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