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宋元明清重点

古代文学作品宋元明清重点
古代文学作品宋元明清重点

一、范仲淹词重点考核内容

1、范仲淹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作品集是(《范文正公集》)。

2、范仲淹因为词作《渔家傲》,被欧阳修戏称为(穷塞主)。

3、范仲淹词《渔家傲》,从字数上看,是(中调)词;从内容上看,是中国古代第一首(边塞)词;从风格上看,是中国古代第一首(豪放词)词。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范仲淹词《渔家傲》的主题是(描写广漠萧瑟的塞外景象,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危急,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报国之志),

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1)题材新颖,意境独特。描写边塞景色和生活,抒情主人公为边塞将士。(2)写景抒情相结合。上片写景为主,景中有情。下片抒情为主,情中有景。(3)巧用了数字,构成强烈对比。(4)采用了典故、拟人手法和倒装句式(5)风格苍凉悲壮

7、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1)衡阳燕去无留意正确字:衡阳雁去无留意

8、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燕然未勒归无计勒:刻写、雕刻

二、晏殊词重点考核内容

1、晏殊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珠玉集》)。

2、晏殊在词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被尊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3、晏殊词《浣溪沙》,从字数上看,是(小令)词;从内容上看,是一首(伤春)词;

从风格上看,是一首(婉约)词。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1)似曾相识雁归来正确字:似曾相识燕归来

8、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去年天气旧亭台旧:依旧,原来的

三、欧阳修词重点考核内容

1、欧阳修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别号是(醉翁)、(六一居士),词集为《六一词》。

2、欧阳修作为文坛盟主,领导了著名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3、欧阳修词《踏莎行》,从字数上看,是(小令)词;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离别)词;从风格上看,是一首(婉约)词。

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5、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6、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楼高莫近危栏倚危:高、高耸

(2)草薰风暖摇征辔征辔:马缰绳

(3)平芜尽处是春山芜:草地

四、柳永词重点考核内容

1、柳永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乐章集》)。

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市井词人,第一个大力创作(长调慢词)的词人,第一个大力改革宋词的词人。

3、柳永词《望海潮》,从字数上看,是(长调)词;从内容上看,是一首(都市风情)词;从风格上看,是一首(婉约)词。

4、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异日图将好景图:描绘、描画

5、柳永词《望海潮》的主题是(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表现作者对杭州的热爱之情),主要的艺术特点是(1)描写都市风光和生活,题材新颖。(2)意象丰富,采用铺叙手法(全

景与特写结合,动景与静景结合,内景和外景结合,山景和水景结合,自然景与生活景结合等)(3)运用夸饰手法(4)巧用数字(十万、三秋、十里、千骑)(5)语言生动、准确精炼,风格婉约绮丽

五、王安石词重点考核内容

1、王安石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临川先生歌曲》)。

2、王安石别号是(半山),主持了著名的(熙宁)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3、王安石词《桂枝香》,从字数上看,是(长调)词;从内容上看,是中国古代第一首(怀古)词;从风格上看,是一首(豪放)词。

4、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商女:歌妓、歌女犹:还、还在

(2)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漫:徒劳地、白白地

5、王安石因为词《桂枝香》被苏东坡戏称为(野狐精),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对六朝兴亡历史的反思,表现作者对北宋统治者沉溺于享乐的不满,对社会现实危机的忧虑),主要的艺术特点是(1)立意深远,意境壮阔,笔力遒劲。(2)借古讽今,现实性与历史性统一(3)写景抒情相结合(4)大量运用典故(语典、事典)(5)风格豪放忧愤

六、苏轼词重点考核内容

1、苏轼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东坡乐府》)。

2、苏轼别号是(东坡居士),他因为卷入新旧党争,陷入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他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

3、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4、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5、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从字数上看,是(中调)词;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游猎)词;从风格上看,是一首(豪放)词。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酒酣胸胆尚开张尚:更加(2)老夫聊发少年狂聊:姑且、暂且

12、苏轼主张词(自是一家),从理论上提高了词的地位。

13、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主题是(记述密州出猎盛况,抒发作者戍边卫国、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1)题材新颖,用词写游猎生活,抒发爱国之情。(2)具叙事性、纪实性,抒情主人公为作者自己。(3)运用多种手法(典故、借代、夸张、比喻)(4)风格豪壮慷慨。

14、苏轼词《水调歌头》的主题是(抒发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引起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以及他对人生的热爱和执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1)借咏月以抒情,景情理融为一体(2)想象丰富奇特,具浪漫主义色彩(问月、奔月、弃月、赏月、怨月、理解月) (3)采用口语、散文句式(4)风格豪旷清雄、飘逸空灵。

七、秦观词重点考核内容

1、秦观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淮海词》)。

2、秦观别号是(淮海居士),他的词作艺术风格是(婉约)。

3、秦观词《鹊桥仙》从字数上看,是(小令)词;从内容上看,是一首(爱情)词;

从风格上看,是一首(婉约)词。

4、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7、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可堪孤馆闭春寒堪:忍受

(2)郴江幸自绕郴山幸自:本来是,原本是

(3)砌成此恨无重数砌:堆积

9、秦观词《鹊桥仙》的主题是(歌颂天长地久、真挚永恒的爱情),主要的艺术特点是(1)突破“欢娱苦短”传统主题,立意高远(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3)具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神话传说) (4)运用象征、比喻、叠字

(5)自然流畅而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10、秦观词《踏莎行》的词题“郴州旅舍”,词眼“恨”。上片写作者被贬之苦,下片抒发怀乡思归之情,主旨是抒发作者因新旧党争而被贬的寂寞孤苦、惆怅思乡之情。

主要艺术特点:(1)、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因情造景,用凄迷伤感之景渲染感伤之情;(2)借景抒情,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以实带虚);(3)采用典故、佯谬法、拟人;(4)抒情主人公自我化,风格凄婉感伤,感情真挚

八、周邦彦词重点考核内容

1、周邦彦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词集是(《清真集》)。

2、周邦彦别号是(清真居士),他是北宋成就最高的(御用词人)和(大晟)词人,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在词史上被称为(词中老杜)。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九、李清照词重点考核内容

1、李清照所处朝代是(南宋),她的词集是(《漱玉词》)。

2、李清照的别号是(易安居士),她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在词史上被称为(词后)。

3、李清照前期词的内容主要写(多写作为少女的情怀闲感和少妇的相思之苦),后期词主要写(多写悼夫之情、故土之思、漂泊之苦、家国之痛),前后期的代表作分别是(《如梦令》、《声声慢》)。

4、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提高了词的地位。

5、薄暮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7、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情景了得:说清楚

8、《声声慢》的艺术特点

十、陆游词重点考核内容

1、陆游所处朝代是(南宋),他的词集是(《放翁词》)、诗集是(《剑南诗稿》)、文集是(《渭

南文集》)。

2、陆游的别号是(放翁),他是在诗史上被称为(南宋成就最高的爱国诗人)。

十一、辛弃疾词重点考核内容

1、辛弃疾所处朝代是(南宋),他是南宋成就最高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集是(《稼轩长短句》)。

2、辛弃疾的别号是(稼轩),他是在词史上被称为(词中之龙)。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遥岑远目岑:山峰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请,央求。揾:擦拭

10、辛弃疾词《水龙吟》,从字数上看是(长调)词,从内容上看是(爱国词)。

《水龙吟》的主旨是:抒发作者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忧愤。

艺术特点:1、以文为词,运用典故(张翰思归、许汜问田、桓温叹柳)

2、言志抒情,刻画英雄自我形象

3、运用多种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借典抒情、描写动作抒情)

4、运用了比喻、拟人、设问、借代、象征手法

5、风格慷慨悲凉

十二、姜夔词重点考核内容

1、姜夔所处朝代是(南宋),他的词集是(《白石道人歌曲》)。

2、姜夔的别号是(白石道人),他是南宋(清雅)词派开创者。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5、姜夔词《扬州慢》,从字数上看,是(长调)词。

宋诗引言:宋诗和唐诗总体来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十三、梅尧臣诗重点考核内容

1、梅尧臣所处朝代是(北宋),他的诗文集是(《宛陵先生集》)。

2、梅尧臣的别号是(宛陵先生),他被刘克庄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3、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里胥扣我门扣:敲打

(2)却咏归去来却:回头

(3)刈薪向深谷刈:砍伐

4、梅尧臣诗歌《田家语》的主旨是(借农民之口,诉说他们在天灾人祸下的悲惨处境,

表现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主要艺术特点:1、反映农民疾苦,现实性强,思想深刻

2、结构层次清晰。模拟农民口吻写其苦难,真实可信;作者直接抒发感情,情真意切

3、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4、采用层层递进、反问、夸张等手法

5、诗风平淡,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十四、王安石诗重点考核内容

1、王安石所处朝代是(北宋),别号是(半山),他后期创立的诗体被称为(半山体)。

2、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输与官家事夷狄输:交纳,上交

3、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4、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5、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十五、苏轼诗重点考核内容

1、苏轼所处朝代是(北宋),别号是(东坡居士),他因为诗歌方面的成就被称为(诗神)。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庶见霜风来几时庶:希望

7、苏轼诗歌《吴中田妇叹》的主旨是(描写农民在天灾、虐政下的痛苦,抨击王安石新政弊端,表达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艺术特点:1、具深刻的现实讽喻性、人民性

2、以点带面,描写典型人物生活遭遇

3、紧扣“叹”字,结构层次清晰而步步深入

4、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5、采用了典故、反语、婉曲等手法

十五、黄庭坚诗重点考核内容

1、黄庭坚所处朝代是(北宋),别号是(山谷道人)、(涪翁),他的诗集是(《山谷集》)。

2、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的文学主张是(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

3、江西诗派一祖三宗分别是(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4、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3、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4、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5、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6、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可惜不当湖水面当:在

十六、范成大诗重点考核内容

1、范成大所处朝代是(南宋),别号是(石湖居士),他的诗集是(《石湖居士诗集》)。

2、范成大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是南宋成就最高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

3、南宋四大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4、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5、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十七、杨万里诗重点考核内容

1、杨万里所处朝代是(南宋),别号是(诚斋),他的诗集是(《诚斋集》)。

2、杨万里师法自然,创立的诗体被称为(诚斋体)。

3、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5、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6、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7、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8、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唤渠朝餐歇半霎渠:他

(2)秧根未牢莳未匝莳:栽插,移栽

十八、陆游诗重点考核内容

1、陆游所处朝代是(南宋),别号是(放翁),他的诗集是(《剑南诗稿》)。

2、陆游在诗歌史上具崇高地位,被称为(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

3、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5、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小楼一夜听春雨,。

9、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此身合是诗人未合:应该

(2)五千仞岳上摩天摩:接近

十九、元好问诗歌重点考核内容:

1、元好问所处朝代是(金代),别号是(遗山山人),他的诗文集是(《遗山集》)。

2、金代成就最高的诗人是(元好问),他所属民族是(鲜卑族)。

3、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莫拟分军下井陉。拟:打算

二十、欧阳修散文重点考核内容

1、欧阳修所处朝代是(北宋),别号是(醉翁),他的诗文集是(《欧阳文忠公集》)。

2、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散文方面首创了(散文赋),宋代第一篇散文赋是(《秋声赋》)。

二十一、话本重点考核内容

1、话本是(宋元说话(故事)艺人所用的底本,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

可分为(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合生话本)。

2、小说话本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入话(头回)、(正话)、(篇尾)三部分。

3、宋代话本《碾玉观音》中主要人物有(璩秀秀)、(崔宁)、(咸安郡王)、(郭排军)。

二十二、刘因诗歌重点考核内容

1、刘因所在的朝代是(元代),他的别号是(静修),诗文集是(《静修集》)。

2、刘因开创了(元代理学家诗人创作)的先河。

3、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4、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5、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赵普元无四方志元:原本、根本

(2)止罪宣和恐未公止:只、只是

二十三、赵孟頫诗歌重点考核内容

1、赵孟頫所在的朝代是(元代),他的别号是(松雪道人),诗文集是(《松雪斋文集》)。

2、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3、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秋日荒凉石兽危危:高耸

二十四、杨维桢诗歌重点考核内容

1、杨维桢所在的朝代是(元代),他的别号是(铁崖)、(铁笛道人),他创立的诗体被称为(铁崖体)。诗文集是《铁崖古乐府》

2、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3、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4、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5、《题〈苏武牧羊图〉》的主旨是(歌颂苏武的崇高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表达作者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艺术特点:1、赞美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主题深刻

2、采用神态和细节描写

3、采用对比手法

3、采用比喻、设问

4、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二十五、关汉卿杂剧重点考核内容

1、关汉卿所在的朝代是(元代),他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元代成就最高的戏曲家。

2、元曲,广义上包括(杂剧)、(南戏)、(散曲)。

3、元杂剧在结构上一般是(一本四折),元杂剧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4、《窦娥冤》中的人物主要有(窦娥)、(蔡婆)、(张驴儿)、(桃杌太守)、(赛卢医)等人。

5、《窦娥冤》中窦娥被杀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

6、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7、分析窦娥的形象

二十六、马致远杂剧重点考核内容

1、马致远所在的朝代是(元代),被称为“曲状元”。

2、《汉宫秋》中的人物主要有(王昭君)、(汉元帝)、(呼韩邪单于)、(毛延寿)等人。

3、《汉宫秋》是由(汉元帝)演唱的,是(末本)戏。

二十七、王实甫杂剧重点考核内容

1、王实甫所在的朝代是(元代)。

2、《西厢记》中的人物主要有(张君瑞)、(崔莺莺)、(红娘)、(崔夫人)等人。

3、《西厢记》共有(无本二十一)折,被称为(天下夺魁)之作。

4、崔莺莺的形象分析。

5、张君瑞形象分析。

6、红娘形象分析。

二十八、高明南戏重点考核内容

1、高明所在的朝代是(元末明初),他在文学上主张(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

2、《琵琶记》中的人物主要有(蔡伯喈)、(赵五娘)、(牛丞相)、(牛小姐)等人。

3、《琵琶记》因为成就突出,被称为(南戏中兴之祖)。

4、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介)三部分组成。

二十九、马致远散曲重点考核内容

1、马致远所在的朝代是(元代),他因为散曲成就杰出,被称为(曲状元),他的散曲集是(《东篱乐府》)。

2、《天净沙·秋思》的主旨是(抒发天涯游子悲秋思乡的痛苦之情),

艺术特点:1、借秋景渲染愁情(苍凉萧瑟之景与温暖闲适之景)

2、写景角度巧妙灵活(近景、中景、特写镜头、远景、全景)

3、具有四美——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虚实相生的含蓄美;

韵味无穷的余味美

4、采用鼎足对、对比手法

5、用字精炼,意象丰富(省略动词,偏正性名词意象组合)

6、音节和谐,意境幽冷,“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散曲在体制上可分为(小令)、(套数)、(带过曲)三类,《天净沙·秋思》属于(小令)。

三十、张养浩、睢景臣散曲重点考核内容

1、张养浩所在的朝代是(元代),他的散曲集是(《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2、《山坡羊·潼关怀古》在体制上属于(小令),它的的主旨是(感叹历史兴亡,表达对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

艺术特点:

1、揭示了深刻进步的主题——无论封建王朝如何兴亡变化,受苦受难的总是百姓

2、具有深远的历史感和强烈抒情色彩

3、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4、用字精炼,对仗工整,韵密音促

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十一、高启诗重点考核内容

1、高启所在的朝代是(明朝),他的别号是(青丘子),诗文集是(《高太史大全集》)。

2、高启因首开(明代复古)诗风,在文学上影响很大,被称为(明初海内诗宗),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三十二、夏完淳诗重点考核内容

1、夏完淳所在的朝代是(明代),是明代成就最高的少年文学家和最著名的少年民族英雄,他的诗文集是(《夏内史集》)。

2、《别云间》从字数和格律上看是一首(七律),从内容上看是一首(赋别诗),写于(被捕押往南京)时。

3、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4、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5、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6、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7、《别云间》的主旨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和誓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艺术特点:1、刚柔相济,充满爱乡柔情和慷慨献身精神

2、叙事、抒情相结合

3、构思巧妙,结构精巧(①、②句递进关系,③、④句着眼国事,

⑤、⑥句着眼家事,⑦、⑧句反振而起

4、运用典故、对比、反问

5、对仗工整,语句凝炼

三十五、刘基散文重点考核内容

1、刘基所在的朝代是(明代),他的散文集是(《诚意伯文集》)。

2、《卖柑者言》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寓言体讽刺小品文)。

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贾:通“价”,价钱。鬻:购买

(2)予贸得其一贸:购买

(3)将炫外以惑愚瞽瞽:盲人

三十六、归有光散文重点考核内容

1、归有光所在的朝代是(明代),他的别号是(震川),他的散文集是(《震川文集》)。

2、归有光是明代散文流派(唐宋派)之首,是明代第一个大力描写(家庭日常生活琐事以抒亲情)的散文家,被黄宗羲称为(温情怀旧,明文第一)。

三十七、袁宏道散文重点考核内容

1、袁宏道所在的朝代是(明代),他的别号是(石公),他的诗文集是(《袁中郎全集》)。

2、袁宏道与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

3、袁宏道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三十八、冯梦龙小说重点考核内容

1、冯梦龙是明代成就最高的白话短篇小说家,他所在的朝代是(明代),他的别号是(墨憨斋主人)(姑苏词奴)(顾曲散人)。

2、冯梦龙的小说集“三言”由(《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组成。

凌濛初的“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3、拟话本在结构上可分为(入话)(正话)(篇尾)三部分。

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主要人物有(杜十娘)(李甲)(柳遇春)(孙富)等人。

5、杜十娘的形象;李甲的形象;

6、设想杜十娘事先告诉李甲百宝箱的秘密,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7、李布政这个人物为什么那么强大?

三十九、汤显祖传奇重点考核内容

1、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的传奇戏曲家,所在的朝代是(明代),他的别号是(若士)(海若)(清远道人)

2、明传奇是(明代用昆腔演唱的中长篇戏曲),以(出)为结构单位。

3、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4、明代成就最高的戏曲是(《牡丹亭》),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杜丽娘)(柳梦梅)(春香)(杜宝)等人。

5、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这般付与断井颓垣。

6、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忒:特别韶光:美好时光

8、杜丽娘的形象、柳梦梅的形象

9、评价《牡丹亭》所写的爱情,并与《西厢记》对比(人物形象;思想主旨;艺术审美)

10、传奇和杂剧这两种戏曲有什么区别

四十、李玉传奇重点考核内容

1、李玉所在的朝代是(明末清初),他的别号是(苏门啸侣)(一笠庵主人)

2、李玉“一人永占”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3、《清忠谱》是明代第一部(事俱按实)的历史剧。

四十一、王磐散曲重点考核内容

1、王磐所在的朝代是(明代),他的别号是(西楼),他的散曲集是(《西楼乐府》)。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3、散曲《朝天子·咏喇叭》在体制上属于(小令)。

四十二、陈铎散曲重点考核内容

1、陈铎所在的朝代是(明代),他的别号是(秋碧),他最著名的散曲集是(《滑稽余韵》)。

2、金张第游麋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俺手镘坚牢。

3、散曲《朝天子·咏喇叭》在体制上属于(小令)。

四十三、吴伟业诗重点考核内容

1、吴伟业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别号是(梅村),他创立的诗体被称为(梅村体)。

四十三、顾炎武诗重点考核内容

1、顾炎武所在的朝代是(清代),别号是(亭林)(蒋山佣),他的诗文集是(《亭林诗文集》)。

2、顾炎武强调爱国对于每个人的必要性,提出了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

3、顾炎武是(清代朴学)的开山祖师。

4、诗歌《流转》的主题是(表现作者怀有远大抱负,不拘守剃发小节,对抗清复明前途的乐观精神),

艺术特点:1、具强烈时代感、现实性和顽强斗争精神

2、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3、运用比喻、象征、反问等手法

4、感情复杂深沉(感伤悲愤——慷慨激昂)

四十四、王士祯诗重点考核内容

1、王士祯所在朝代是(清代),别号是(阮亭)(渔洋山人),他的诗文集是(《带经堂全集》)。

2、王士祯在文学上提出了著名的(神韵说)主张。

3、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4、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四十五、郑燮诗重点考核内容

1、郑燮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别号是(板桥),他的诗文集是(《板桥集》)。

2、郑燮在文学上提出了著名的(道着民间疾苦)(提倡“真意”“真气”“真趣”)主张。

3、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船归。

4、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籴粮炊饭放船归籴:买入、购买

四十六、袁枚诗重点考核内容

1、袁枚所在朝代是(清代),他的别号是(简斋)(随园老人),文集是(《小仓山房诗文集》)。

2、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3、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四十七、蒋士铨诗重点考核内容

1、蒋士铨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诗文集是(《忠雅堂全集》)。

2、蒋士铨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3、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4、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5、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6、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7、蒋士铨的《岁暮到家》的主题是(描写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艺术特点:1、充满浓郁的人情味

2、采用白描手法,刻画慈母、孝子形象

3、采用神态、细节、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细腻(感动、惭愧、矛盾)

5、语言朴素精炼,不事雕琢,语浅情深

四十八、陈维崧词重点考核内容

1、陈维崧所在的朝代是(清代),别号是(迦陵),他的词集是(《迦陵词》)。

2、陈维崧是中国古代(作词)最多的词人,是(阳羡)词派的开创者,与(朱彝尊)、(纳兰性德)并称“清词三大家”。

四十九、朱彝尊词重点考核内容

1、朱彝尊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词集是(《曝书亭诗文集》)。

2、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开创者。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玉田:张炎

五十、纳兰性德词重点考核内容

1、纳兰性德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词集是(《纳兰词》)。

2、纳兰性德因为词作成就杰出,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5、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6、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7、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解道醒来无味解道:知道

五十一、蒲松龄小说重点考核内容

1、蒲松龄是清代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家,他的别号是(柳泉居士),他的小说集是(《聊斋志异》),是清代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2、《青凤》中的主人公有(青凤)、(耿去病)(孝儿)等人。

3、评价青凤、耿去病等形象

4、分析蒲松龄小说中书生与狐女恋爱故事的意义、原因

5、分析《黄英》中黄英和马子才的形象,并解读“清高”的涵义

五十二、洪升传奇重点考核内容

1、洪升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别号是(稗畦),他的诗文集是(《稗畦集》)。

2、《长生殿》中的主人公有(杨贵妃)、(唐明皇)等人,《长生殿》的主题是(颂真情,寓劝惩)。

3、“清代传奇双璧”是(《长生殿》)、(《桃花扇》)两部戏曲作品

4、《长生殿》与《梧桐雨》(元代白朴作)有什么不同?

5、《长生殿》在处理烂熟的题材“李杨爱情”故事上有何高超之处?

五十三、孔尚任传奇重点考核内容

1、孔尚任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别号是(岸塘)(东塘)(云亭山人)。与洪升并称|“南洪北孔”

2、《桃花扇》中的主人公有(李香君)、(侯方域)(杨龙友)(阮大铖)等人,

《桃花扇》的主题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理解分析《桃花扇》的非大团圆结局。

五十四、龚自珍诗重点考核内容

1、龚自珍所在的朝代是(清代),他的别号是(定庵),他的诗文集是(《定庵全集》)。

2、龚自珍首开(近代知识界慷慨论天下事)之风。

3、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4、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5、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6、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十五、秋瑾诗重点考核内容

1、秋瑾所在的朝代是(近代),她的别号是(竞雄)(鉴湖女侠),她的诗文集是(《秋瑾集》)。

2、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3、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4、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5、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6、《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主题是(表现作者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愤慨,

抒发作者的爱国感情和决心为国牺牲的革命豪情)

艺术特点:1、主题深刻,现实性强,充满忧国忧民之情和慷慨献身精神

2、直抒胸臆,真挚动人

3、运用比喻、典故、反问(春雷,比喻革命救国理想)

(图画移颜色,比喻祖国领土被外国侵占)

4、感情复杂,风格慷慨悲壮(忧国之情、报国之志)

五十六、梁启超诗重点考核内容

1、梁启超所在的朝代是(近代),他的别号是(饮冰室主人),他的诗文集是(《饮冰室合集》)。

2、梁启超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新文体运动)的倡导者。

五十七、补充教材没有但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明代四大奇书与清代《红楼梦》

1、明代四大奇书指()、()、()、()。

2、明代四大奇书对文学史有什么贡献。

3、分析《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刘备、曹操的形象。

4、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的形象。

、分析《金瓶梅》中西门庆、潘金莲的形象。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的形象;了解金陵十二钗的命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2017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2017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2017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2)《史记》中的人物能写得如此成功,一是注意刻画细节,极力描摩人物的神情口吻。 例如《项羽本纪》在介绍项羽有家世之后,只写了项羽少时学剑和观秦始皇出游两个细节,这位豪放不羁、才力过人,胸怀大志的贵族后裔的形象就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了。二是善于通过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来表现人物。 如《项羽本纪》中最精妙的场面描写是鸿门宴。 三是善于通过渲染气氛来烘托人物,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如《项羽本纪》写到项羽被韩信打败,被困于垓下时是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竟落到这步田地,这已经够使读者为之感慨嘘唏了。 在这样的气氛中,项羽再慷慨悲歌,“美人和之”,“左右皆泣”这就更加构成了一种无限悲凉的气氛,寄寓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之情。 此外,《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互见法”,这就使《史记》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了。 ②强烈的抒情色彩。 司马迁写的虽然是历史人物,但溶入了他深挚的爱憎感情的。 他的文章从始至终都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是《史记》文章充满激情的最重要的原因。 1)《史记》中有的作品通篇像一首抒情诗,如《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中的有些篇章作者还特意引入一些歌谣谚语,让作品人物‘自己’的即景作歌,突出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2)《史记》的文章常常夹叙夹议,这些议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史记》语言的总体风格是朴拙、浑厚、气势沉雄,使语言与其所表达的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 这种特点在那些记述悲剧英雄人物的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1、论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a.生动的故事性,注意情节场面的描写。 b.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刻画人物,乐府中使用的手法有些是具有开创性的。 c.语言个性化的程度很高,句式自由,变化多样,各种杂言的形式。 汉代乐府开创并完成了五言体诗歌的形式,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d.语言朴实凝练,有民歌的特点,善于叙事言情。 对整个后世诗歌影响极其巨大,开创了现实主义传统,这种传统一直被后代许多杰出的作家们所继承。 他的形式与风格,具体表现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直接影响着后代文人的五言诗创作。 12、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内容大至可分为四类:①游子思乡,思妇的痛苦; ②男女想恋之情;③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④反映了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 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 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 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的诗歌有很多,如陆游在其作品《巴东令廨白云亭》中说:“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1](P52)韩愈《诸亭》云:“莫教安四壁,面之看芙蓉。”[2](P850)此二者都说其虚设四壁,可以远观的功能。宋朝杨万里在其诗歌《晚登净远亭》中说道:“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3](卷七十二)言公务冗繁无趣,登高亭开倦眼,;唐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言因亭通透而可以极目四望,远眺四周的城池山色而不被障目。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4](P84)亭因适乎目而适于心,目无阻拦而心中豁然清爽,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壅塞的内心变得透亮。又如明李东阳《南山草亭记》载:“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 几据榻,则目迴颈,间有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尤胜者也。”[5](卷三十一)在亭中而可“周览宇宙”,放目四顾,可以看到“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的风景,也是因亭的通透之故。文人喜欢在亭中观览,源自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去蔽的追求。 2.有亭翼然———飘逸之美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其作品《醉翁亭记》中曾这样描写亭的外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P357)“翼然”,这就是亭的外部特征给欧阳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 (4分)《登楼赋》的作者是()。 ? A. 王粲 ? B. 赵壹 ? C. 弥衡 ? D. 蔡邕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2 赋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4分)《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 阮籍 ? B. 嵇康 ? C. 山涛 ? D. 向秀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4分)《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人()所作。 ? A. 公羊高

? B. 谷梁赤 ? C. 左丘明 ? D. 司马迁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2 文 收起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4分)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有“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一语,此句用“沧海桑田”故事,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 A. A《庄子》 ? B. B《世说新语》 ? C. C《抱朴子》 ? D. D《神仙传》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3.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4分)《陇头歌辞》其一: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A流离是描述诗人飘泊天涯,四海为家 ? B. B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 C. C陇西多悲苦思乡之诗

? D. D以陇头流水比喻自己远离家乡,身不由已。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A 解析 6. (4分)“洛阳纸贵”的典故指的是()的《三都赋》。 ? A. 谢脁 ? B. 谢灵运 ? C. 鲍照 ? D. 左思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2.1 诗 收起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4分)汉代任官采用“察举”与()制度。 ? A. A征辟 ? B. B科举 ? C. C考试 ? D. D推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 1.1 诗 收起解析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常 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小说剧、寓言等。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 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古代文学作品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 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 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 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 羲的《原君》。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 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 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 生借书说》。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 《过秦论》等。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先秦文学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二、《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创作背景]这是王勃供职长安时写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因送别对象赴蜀地做官,诗中表现出的气象与一般送别诗不同。 [鉴赏步骤] 首联点明送别之处和友人即将宦游之地,背景苍茫,气势雄伟,渲染出送别的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动之以情,说你我同是宦游之人,离别在所难免。 颈联写对友人的鼓励,喻之以理。其妙处:既申述了作者对离别的看法,又揭示了人生的道理,情理兼融,富有概括性;一扫一般离别诗中的悲凄情调,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情怀;化用曹植诗句,但较之更精炼更含蓄。 尾联写对友人的劝勉,劝他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象小儿女一样流泪沾巾。 [写作特色] 全诗以"离别意"为诗眼,分别抒写了送别时对友人的安慰、鼓励、劝勉等不同的感情层次,境界开阔,情调高朗,表现出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从章法来看,首联扣住题意,颔联加以承接,颈联转出新意,尾联就题结束,完全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则。从韵律来看,全诗押平声韵,首句入韵,平仄安排也基本符合律诗要求。可见这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言律诗。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思想内容]《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征战军旅之事。此诗抒写报国立功的慷慨之气。 [鉴赏步骤] 首联交代从军的原因。战争由敌人入侵引起,而且烽火已传到京城,说明军情紧急;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心情自然不能平静,产生从军报国的念头。这为全诗定下豪迈雄放的基调。颔联写出师场面的威武。"牙璋"、"铁骑"连同上下文中的"烽火"、"军旗"、"战鼓",是古代战争题材不可或缺的意象;"凤阙"、"龙城"象征敌我双方,空间跨度大;"辞"、"绕"表明用兵神速。 [鉴赏步骤] 颈联写战斗场面的激烈。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表现: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为之暗淡;北风怒吼,夹杂着进军的战鼓声。这一联写战斗激烈,不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尾联以书生投笔从戎作结,进一步表现了报国立功的思想情怀。 从军行 [写作特色] 这首边塞诗没有正面描写环境的艰苦和战斗的激烈,而是集中歌咏青年书生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尚武精神和壮烈情怀。 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语调刚健,笔势飞动,充分表现了强烈的书生意气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古代文学作品论文

古代文学作品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文学作品论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论古代文学及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 摘要:文学创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学更是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经历多少朝代都依然会对当代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古代文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入手,简要研究其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以及如何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当代教育 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古代文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其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拓宽知识面,更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唤醒国人对中华民族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坚守理想信念,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期以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古代文学教育成为培养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渠道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联系现代教学理念的纽带。 一、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概念、范畴体系来理解和形容这个世界,客观地解释和看待事物的发展秩序,那么文学则是以情感的方式,用人类的主观情绪观察到的形象去表达、描述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一本科学著作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项事物,以及人类活动规律,而文学著作则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从理性及感性的角度帮助其全面地认知世界。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一)关注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西方古代文学多用虔诚、崇拜的心态表达对天堂、神明的向往和敬意,但中国古代文学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人间而非天堂。虽然佛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综合而言,其对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影响是有限的。古代士大夫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世,而不是地狱、天上等虚幻的事物,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高度统一的入世思想。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精神的代表人物,以唐诗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就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表现了其洒脱自信甚至是自负的张扬个性,也表达了怀才不遇、极度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情感,充分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杜甫则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关系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关系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关系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关系 内容摘要:文学作品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反映,一般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作品的情感、脉络,作为作品的内在结构线索潜藏在作品之中,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原本散漫零乱的意象,把它们联结,聚合成和谐的整体,而此时的景往往就是情的载体或标志。“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寄托情感于景物之中,融合景物渗入于情感之里。但情感没有固定不变的位置,而是因感触景物而生情寄兴。因而情和景之间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情随景变,景随情生”。古代文人写文章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文章就写得好。 关键词:情感景物变化交融情随景变景随情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内容繁多。其体裁大略分为诗、词、曲、赋、游记、散文等。古人在描写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文学作品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反映,一般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但倘就作品的内容中情景的融合体现而言,那么在各类作品中,作品的情感、脉络,都会作为作品的内在结构线索潜藏在作品之中,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原本散漫零乱的意象,把它们联结,聚合成和谐的整体,而此时的景往往就是情的载体或标志。自古至今,文人骚客在舞文弄墨之时,大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但其方式有两类,一类为“快乐抒情”,通俗一点就是当作者心情好时,在欣赏美景之余,能够产生精神性的愉悦,给人们以快感。另一类是“发愤抒情”。由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理想受挫或倍受坎坷,而郁积一腔忧愤。然而现实的限制,又使其无计排遣,而依就诗文,借托景物以释放。所以,文人墨客们在写景之余很注重情感的融入,让作品达到情景交融境界。但情景交融,也非融而无法汇而无度,造成文章思想、内容的乱杂。比较此类作品,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景的关系——情随景变,景随情生。 情随景变简言之是指作者的情感以景物为中心线索,产生变化,不同之景产生不同之情,甚至同一景的不同特点、不同角度也能让人的情感发生变化,譬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一篇。作者在不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情况下,偶然发现

古代文学史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登高》 原文: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清清河洲白白沙岸,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一生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背景材料: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确良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关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是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杜甫在夔州登高远眺,看到秋风萧瑟,想到自己衰老多病,悲从中来,乃赋此诗。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作者不仅写了自然的秋天,从而也描绘了他人生之秋的感情色彩。诗中前半写景,景中寓情,烘托孤独悲凉的心境;后半咏怀,即景抒情,慨叹飘落异乡的悲苦境遇。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这首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写下的诗篇,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寄寓异乡、年迈多病和感时伤世的悲苦。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诗篇的前四句便是描写了诗人在这一天登高的所见所闻。情景交融古典诗词中的抒情大多使用此种手法,《登高》一诗缘情选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诗通过秋江景色的描写,倾诉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首联就写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由倍感“风急”、“天高”,然后又把视线转向江边冷清洁白的沙渚,作者仅用十四个字就刻画出眼前的具体景象,而形、声、色、态兼备。首联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诗人登高看到此景,为全诗定下了悲、哀的基调。这两句属于对仗中工对的句中自对而又两对相对的类型,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哀”字写进了诗人愁苦、悲哀的情绪。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与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与《左传》明显的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古代文学作品

1.《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6.《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10.《敇勒歌》: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11、《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12、《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13、《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二十卷。东晋干宝作。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14、《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15、《文赋》: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述作文的利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文章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盾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6、《昭明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赋以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唐代李善注本最有名。 17.《永乐大典》: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姚广孝、刘季篪和解缙任监修,于永乐六年(公元1403年)编成,全书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一说为22,011卷),全书装订成11,095册。《永乐大典》收罗宏富,其辑录的古籍达8,000余种之多,《永乐大典》是中外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它收集了许多古代典籍,有相当多的古籍就是赖有《永乐大典》而保存了下来。现在《永乐大典》总共大约有400余册800余卷尚存人间,还不及全书的4%。 18.《四库全书》;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开四库馆开始编修,命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任总纂官,《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告成。《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79,309卷,装订成36,000余册,清政府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宏扬文化,而是为了加强思想专制。他们通过征书和编书,从民间搜得了不少被认为是其不利于统治的图书而加以销毁、抽改。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既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19.《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20.《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后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22.《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构成及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的构成及美学特征 发表时间:2018-10-29T10:13:05.68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作者:王春红 [导读]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都非常讲究意境美,尤其是抒情类的诗词曲赋。中国文艺批评家也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创造意境美也成了无数文学家和诗人毕生的创作追求。那么,意境是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河南巩义 451250) 摘要: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都非常讲究意境美,尤其是抒情类的诗词曲赋。中国文艺批评家也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创造意境美也成了无数文学家和诗人毕生的创作追求。那么,意境是怎样构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究竟有什么特征?本文就在学习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意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美学特征 一、意境的构成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其实,客观事物是没有情感的,有的甚至没有生命,只是由于我们的内心情感而给它们涂上了一层多情的外衣。世间林林总总的外物进入我们的眼中,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打动我们的内心,只有那些与我们当时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的才会被放大,再经过精心的选择、组织后才可能在作品中创设出美的意境来。 我们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来进行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词人离开汴京时与自己情人的话别之作。这首词为我们创设出这样的意境:在深秋的郊外,天色将晚,寒蝉哀鸣。向远处望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直接天际。清秋的晓风是凉丝丝的,一轮残月挂在天边。可以说诗人的满腔愁绪,一片离情都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但反过来看,也正是因为词人有这种离愁别绪所以在他的眼中这些景物似乎片片含情,个个有意。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这种景象背后的情感需要我们根据写作背景,和整首诗的意思去细细体会。 2、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文学作品创造的意象总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这有限的意象激发出读者更多更丰富的想象,这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它不像西洋画那样细致地去描绘事物,而是通过简单几笔的勾勒给欣赏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留白――一种非常高超的绘画技巧。具体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构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以杜甫的名作《清明》来具体分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意境,清明时节,诗人孤零零地在路上奔波,牛毛细雨纷纷落下,简直让人断了魂。此时他便向路边的牧童打听酒店在哪里,牧童用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那里就有酒店。那么诗人到了杏花村之后,是否找到了酒店,其情形如何?读者十分好奇,但在此时,诗歌戛然而止,让读者结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去想象,这就是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就像国画中的留白一样。另外,杏花村这个名称本身就能带给人丰富的联想,似乎整个村落全被粉红色的杏花包围,到处都能闻到熟透的桃子散发出的阵阵香气。 二、意境的美学特征 1、高度的真实感和自然感 一般情况下,作者创设的意境都很真实、自然。因为只有真实、自然的意境才能激活读者同样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引发共鸣,从而在读者心中创造出新的更加丰富的意象。正如王国维所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能够写真景物,表达真情感,他把这种自然的真实的意境叫做“不隔”的意境。这种真实、自然的意境美学特征既可以体现在绚丽奇特的意境中,也可以体现在朴素平淡的意境中。我们以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为例来分析。 林黛玉喜爱竹子,她所住的潇湘馆就有掩映在翠绿的竹子中。文中写竹的地方很多,比如第十五回写竹影: “满地下竹影参差”,“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使得潇湘馆更显静谧、凄凉、清冷。作者创设的这种朴素平淡的意境让人感到很自然,也很真实。第四十四回是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写出的: “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这其实象征了林黛玉艰险狭窄的人生路。但作者的描写还是那么地平淡自然。真实自然的意境美还可以体现在美丽奇特的意境中,比如《葬花吟》表面上写的是落花,实写的是林黛玉的悲惨处境。其文笔极其优美。 这首诗是才华横溢、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所做,文辞很美、很忧伤。林黛玉很美丽,所以用花来比喻。林黛玉寄人篱下,孤独忧伤,体弱多病,生死难卜,这恰似那落花,美丽芬芳,但却葬身污垢,无人收拾。两者的命运是多么地相似。所以读来是那么地自然真实。作者以花喻人,写得很隐晦,这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身份,所以也显得很真实也很自然。 2、动态的美 意境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后创设出的丰富的有生命的艺术空间。现实生活是生生不息,始终处在变化之中的,所以,意境也要体现出这种变化来,让读者真正入境,感受到一种动态的美。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明亮的月光透过松树的枝叶洒落下来,忽明忽暗,斑斑点点,清澈的泉水在沙石上缓缓流过,我们似乎听到那淙淙流动的声音。翠绿的竹子在风中飒飒作响,洗完衣服的少女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莲花在轻轻地摆动,那是打鱼的船儿正准备起航。整首诗意境优美,展现出一幅流动的画面,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再比如千古名句“红杏枝头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介绍5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介绍5篇 《武林旧事》通行本有清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十卷本);宋廷佐刻《武林旧事》(六卷本);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本(五卷本)、以及《说郛》本、《四库全书》本、《永乐大典》本(其书收此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等。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武林旧事》 记录南宋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杂录,十卷,周密撰。《武林旧事》成书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南宋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瞭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如诸色伎艺人门著录的演史﹑杂剧﹑影戏﹑角觝﹑散耍等五十五类、五百二十一位名艺人的姓名或艺名;宫本杂剧段数门著录的二百八十本杂剧剧目,对於文学﹑艺术和戏曲史的研究,尤为珍贵。 今有:《武林旧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武林旧事》裴效维选注,学苑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小品选刊,2001年版;《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中华经典随笔》2007年版。 《东京梦华录》 记载北宋都城开封都市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历史轶事类笔记,十卷。南宋孟元老撰。孟元老,原名孟钺,号幽兰居士,开封人。生卒年不

详。据《宋会要辑稿》及苏辙等人著作,可知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领都水﹑将作二监事务孟昌龄的族人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生平事迹不见他书记载。现在仅能据其自撰的《东京梦华录》序,了解其生平大概。他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1103)随其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1127)北宋覆亡后南逃,在东京共生活了二十三年。 《东京梦华录》十卷,约三万言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一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如:卷一记载东京内外城的规模,河道桥梁的分布,宫内门殿阁的座落;卷二、卷三、卷四所述开封各街巷各种商店、货摊,名目繁多的的食品和酒楼、夜市;卷五、卷六记载京瓦伎艺和娶妇、育子、正月元旦朝会、立春元宵等各种节令民俗。其中娶妇条记述由由起草帖到婚后新女婿到女家拜门的经过;育子条记述孕妇临产前由娘家送衣物催生到来年小孩周岁的种种讲究,可以考证古今风俗的演变。卷六、卷七中记载的皇帝出行仪制、看百戏的情景、亦可补《宋史礼志》之阙。 由于《东京梦华录》对徽宗政和、宣和年间汴京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均有翔实的记载和详尽的论述,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