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治疗方法统计和简介

肿瘤的治疗方法统计和简介

第一部分:前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癌症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全身治疗/区域治疗和局部治疗。区域治疗和局部治疗是针对肿瘤局部的治疗方法,全身治疗不仅治疗肿瘤原发病灶,而且,同时治疗转移病灶。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射疗法和化学细胞毒疗法仍是当今世界治疗癌症的三大支柱。这三种方法对减轻癌症的痛苦/缓解临床症状和有效延长寿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二部分:目录

1肿瘤的外科治疗

2 肿瘤的化疗

3肿瘤的放疗

4 肿瘤的生物疗法

5 肿瘤的光敏疗法

6 肿瘤的冷冻疗法

7肿瘤的热疗

8肿瘤的激光疗法

9肿瘤的导向疗法

10 肿瘤的介入疗法

11 中医药治疗肿瘤

12气功治疗肿瘤

13肿瘤的靶向治疗

第三部分:正文

1肿瘤的外科治疗

肿瘤的外科治疗即手术治疗,是肿瘤治疗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目前仍是治疗某些肿瘤的最有效的方法。肿瘤外科的概念现巳不仅仅是指对肿瘤病灶的手术切除,在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人需采用各种手术作为诊断及分期的手段。所以肿瘤的外科手术包括:预防性手术、诊断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重建或康复手术等。手术切除对各种实体瘤均有直接治疗的作用,在能够得到根治的癌症思者中,外科手术的参与占80%以上。

手术切除肿瘤不受生物学特性的限制,即无潜在的致癌危险,对大部分尚未播散的肿瘤常可用手术治愈,同时手术亦可了解肿瘤的正确部位,得到正确分期。手术后有些病人可获根治,有些病人则不能。这与外科手术用于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有关。在肿瘤的诱导期,采用手术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则可防止肿瘤的发生;在原位癌时期,用手术可治愈;在浸润期做根治性手术多可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播散期尽管大多失去根治的可能,但对某些症状有改善和缓解的作用。因此,手术治疗在肿瘤的自然病程中可能有三种结果:(1)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即临床治愈。治疗结果能消灭所有的癌细胞,即使有少量亚临床型转移的癌细胞亦能被机体的免疫功能所杀灭。(2)肿瘤未能

控制,继续发展而死亡。(3)肿瘤的发展得到控制,症状得以改善,但在一个明显的缓解期后,复发出现新的病灶。

不可否认,手术对大多数早、中期的肿瘤患者来说是首选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它毕竞能对患者造成新的创伤,如需同时切除一定的正常组织,术后有一定的后遗症及功能障碍等。部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肿瘤如果超越局部及区域淋巴结时或浸润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时,则往往不能手术治愈或施行手术。手术是局部治疗的方法,它无法防止癌细胞的远处转移及消灭循环血液中的癌细胞。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适宜采用手术治疗。

近年来,肿瘤的外科治疗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激光手术、内镜下手术、显微外科及器官移植等先进治疗方法的应用,使肿瘤手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地减少,手术成功率不断地提高,因此肿瘤的外科治疗在临床上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2肿瘤的化疗

化疗,即用化学药物进行肿瘤的治疗。药物治疗肿瘤已有悠久历史,但使用化学方法合成或从其他物质中提取出来的化学药物治疗肿瘤,则始于本世纪40年代。这些药物能作用在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肿瘤治疗中

发展最快的是化学药物治疗,它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属于肿瘤的全身治疗方法。随着化学药物种类的逐渐增多,用药方法的不断改进,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其疗效日益提高,化疗已从以前的姑息性治疗向根治性治疗阶段过渡。过去的化疗均以全身治疗为主,现在有些肿瘤可用化学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介入疗法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全身毒副作用。在肿瘤的治疗中,化疗药主要用于:

一、治疗晚期患者

晚期患者肿瘤多已全身扩散,不再适用手术或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化疗往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对不同的肿瘤,化疗效果是有差异的。当前各类肿瘤的化疗疗效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治愈或可延长生存期的肿瘤: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睾丸肿瘤、肾胚胎肉瘤、神经母细胞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可缓解并延长生存期的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肉瘤。

(3)缓解并可能延长生存期的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4)可能缓解的肿瘤:支气管肺癌、消化道癌、头颈部癌、宫颈癌、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等。

二、手术或放疗的辅助化疗

过去认为肿瘤开始时仅是局部疾病,以后才向周围侵犯并由淋巴道转移,最后经血道全身转移。因此治疗肿瘤的关键是早期将肿瘤彻底切除,手术范围力求广泛。但近年已认识到肿瘤发生后,肿瘤细胞即不断自瘤体脱落并进入血循环,其中的大部分虽能被身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所消灭,但有少数未被消灭的肿瘤细胞却会成为复发转移的根源,因此当临床发现肿瘤并进行手术时,大部分患者事实上已有远处转移,仅以手术或放疗消灭局部病灶不可能根治肿瘤。因此,手术后应当早期配合全身化疗,抓住大部分肿瘤已被切除的机会,及时消灭已转移的微小病灶。

三、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在手术前给予辅助化疗。手术前给予辅助化疗的时间不可能太长,一般给3个疗程左右,它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手术后6一12个疗程的辅助化疗,因此,不称为术前辅助化疗,而称为新辅助化疗或诱导化疗。由于化疗开始越早,产生抗药性的机会越少,因此近年不少肿瘤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还有以下优点:(1)可避免体内潜伏的继发灶在原发灶切除后l一7天内由于体内肿瘤总量减少而加速生长;

(2)可避免体内残留的肿瘤在手术后因凝血机制加强及免疫抑制而容易转移;

(3)使手术时肿瘤细胞活力降低,不易播散入血;

(4)可从切除的肿瘤标本了解化疗敏感性;(5)早期消灭肿瘤可避免抗

药性;

(6)肿瘤缩小有利于手术切除;

(7)化疗若能消灭免疫抑制细胞,反可加强机体免疫力;

(8)早期化疗可防止远处转移。

由于目前尚不能肯定新辅助化疗能否代替辅助化疗,因此手术后仍需给予辅助化疗,以保证疗效。

3肿瘤的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俗称"烤电""照光",是利用电离辐射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目前放疗使用的放射源主要有三类:

(1)放射性同位素射出的a、?、r射线;

(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射线;

(3)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n介子束等

离子射线。

这些射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穿透能力,当射线穿过人体组织细胞时,使细胞内部发生电离,破坏细胞内部成分,特别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DNA分子,从而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放射肿瘤学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愈显重要。至今大约60%一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

同时期因不同的目的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外照射、体内照射、内用同位素三种。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作体内、外照射,x线和各种高能离子射线则用作体外照射。依据病情及放射剂量,又可分为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放疗及术后放疗等。

根治性放疗系采取对肿瘤组织进行致死剂量照射,以达到与根治性手术效果相当的一种放射性治疗,多适用于对放射线敏感或比较敏感的一些肿瘤,或虽然对放射线不敏感,但肿瘤位于体表又较局限者.放射治疗作为根治方法已在一些肿瘤治疗中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如皮肤癌、鼻咽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精原细胞瘤、何杰金氏病等。

对不能根治的肿瘤患者,解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便是治疗目的。放射治疗可解除肿瘤压迫,止痛、止血等,具有较好的姑息治疗作用。对于晚期患者,姑息性放疗的目的不是消灭肿瘤,因而常在较短时间内给数次放疗,总剂量不一定要求达到肿瘤完全控制的水平。对骨转移灶尤其是溶骨性的,放射止痛效果较好。对肢体长骨病灶的放射治疗还可防止病理性骨折。肿瘤颅内转移可引起颅内压升高、痉挛或神经麻痹等,对孤立的转移灶给予局部放疗可缓解症状。对肿瘤引起的压迫阻塞,如食管梗阻、上腔静脉压迫、脊髓压迫等,放射治疗常可缓解症状。放射治疗还能

消除肿瘤发生溃疡、出血、坏死而产生的恶臭,可清洁创面和止血。局部姑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和原发灶有关,也和距离首次治疗的时间有关,对发展较慢的钟瘤,姑息治疗可以使患者生存较长时间。因此每一位晚期病人都不应放弃治疗。

放射治疗的原则是在正常组织能够耐受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放射治疗对肿瘤是否有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临床分期的早晚、肿瘤局部类型和它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病人的整体状况和肿瘤周围组织的情况等。肿瘤对放射敏感性的高低与肿瘤细胞的分裂速度、成长快慢成正比;同一种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与放射敏感性成反比,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越高。临床上根据肿瘤对放射线的反应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放射线敏感的,如视网膜母细胞瘤、鼻咽癌、卵巢肿瘤中的无性细胞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胚胎瘤、恶性淋巴瘤等;另一类是对放射线中度敏感的,如皮肤癌、食管癌、喉癌、舌癌、乳腺癌、阴茎癌及子宫颈癌等;还有一类是对放射线不敏感的,如成骨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一般说来,对低敏感性的肿瘤,放射效果较差,但这并不是说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率成正比。有的肿瘤放射敏感性高,虽然局部疗效高,肿瘤消失快,但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远处转移的机会多,因而很难根治。在很多情况下,单纯放射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原因为肿瘤致克隆细胞较多,肿瘤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低或肿瘤

所在正常组织的耐受性差。因此放射治疗和手术、化疗综合应用对某些肿瘤患者更有意义。

4肿瘤的生物疗法

生物疗法是指通过生物反应修饰剂(BRM)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生物疗法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与前面介绍的几种治疗方法相比还显得不够成熟,尚处于发展阶段。然而它的出现在临床治疗肿瘤方圆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主要手段。

那么,什么是生物反应修饰剂呢?生物反应修饰剂这一概念是由奥德汉姆在1983年首先提出的。它是指来自生物体自身的并可通过调动机体固有的防御功能去抵御肿瘤的一些分子和细胞,它们既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应答的效应机制,也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生物反应修饰剂是传统的肿瘤免疫、现代免疫生物学和生物高技术三位一体的产物,这一概念涵盖了以前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的内容。生物反应修饰剂概念的深入扩展,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成功,为单克隆抗体、重组细胞因子等内源性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开辟了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领域。

生物反应修饰剂种类很多,根据其来源及应用原理可分为四大类:

一、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效应细胞和相关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的细胞调节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在人体抵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按其生物活性可分为四种:(1)白介素(ILs);(2)干扰素(IFN);(3)集落刺激因子(CSF);(4)肿瘤坏死因子。它们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并对多种肿瘤杀伤细胞和多种其余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激活效应。

二、免疫活性细胞:包括临床常用的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 K)、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等,其作用均为杀伤肿瘤细胞,这类细胞数量越多杀伤活性就越强。

三、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 用单克隆抗体与毒素、抗癌药和放射性核素偶联在一起,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如制备抗人肿瘤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抗独特型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用抗白介素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治疗T细胞白血病。

四、肿瘤分于疫苗:如抗人肿瘤单克隆抗体的独特性疫苗以及用基因工程产生的分于疫苗。用肿瘤细胞制成的肿瘤疫苗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可使病人体内产生大量对抗肿瘤细胞的抗体。

肿瘤的生物疗法即是生物反应修饰剂在临床治疗肿瘤的具体应用,生物反应修饰剂可以直接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抑制肿瘤生长,使肿瘤缩小;促使肿瘤细胞从低分化向高分化发展;加强癌细胞对人体抗癌免疫功能的敏感性,有利于杀伤癌细胞。并且还可作用肿瘤血管,影响肿瘤的营养供应,导致肿瘤坏死,而正常细

胞则不受影响。生物反应修饰剂还可以刺激病人体内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使体内有更多的抗癌LAK细胞产生,增强抗癌能力;可以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使病人可以耐受全身大剂量的放疗或化疗,减轻病人接受抗癌治疗时的损伤,增加对抗癌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放、化疗效果。

5肿瘤的光敏疗法

光敏治疗又称光化学治疗、光动力学治疗或光辐射治疗。该治疗方法是预先把某种光敏剂注入机体,使之进入肿瘤组织,然后以特定波长的光辐照(通常采用激光)使光敏剂产生一系列反应(光激活作用),破坏肿瘤组织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光敏剂种类很多,早期人们使用的光敏剂是某些染料,如丫啶橙、亚甲蓝等。目前临床常用的是血卟啉衍生物(HPD)。用于光敏疗法的光敏剂应具备以下特点:对机体安全无毒,对肿瘤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能选择性的聚集、潴潴留在肿瘤组织内,能被光激发而产生特征荧光,正常组织对它吸收很少并可迅速排出。

—般认为光敏剂对肿瘤组织并无直接作用,只有被光照射后,才产生一系列的光动力学反应,如分子氧的激活、生物大分子的激活、光敏剂的过氧化物的形成、单线态氧的产生等,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破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认为光动力学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不仅与

它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有关,而且也与它对肿瘤组织的血管系统的破坏作用有关。

光敏疗法不仅对体表恶件肿瘤有治疗作用,对体腔内脏器官肿瘤也可通过光纤内窥镜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可用于皮肤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膀胱癌等。

光敏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种新方法,其治疗机理尚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更好的光敏剂被发现,更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加之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使用,光敏?疗法势必会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6肿瘤的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又称低温疗法,是肿瘤物理疗法之一。用能迅速产生超低温的机器,在病变部位降温,使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或脱落,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冷冻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在

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冷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存组织,另一方面又可破坏组织,冷冻治疗便是利用后一种作用。冷冻导致生物细胞死亡的主要原理是:

(1)冷冻时细胞内外冰晶形成和冰晶的机械损伤。冷冻后的融

化,特别是缓慢自然融化可使细胞内的小冰晶聚集成大冰晶,使细胞遭到破坏。

(2)冷冻时细胞外液逐渐浓缩,引起细胞内外渗透压差异,细胞内液外渗而致细胞脱水和皱缩。

(3)细胞脱水、皱缩又可使电解质浓度升高,酶的活力亦受冷冻干扰,促使细胞中毒和损伤。

(4)冷冻时细胞PH值降低,偏酸性,加剧了蛋白质变性。

(5)冷冻能引起膜脂蛋白变性,从而使细胞膜破裂。

(6)对活组织冷冻可引起小血管收缩,待融化时,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流缓慢淤积。同时。冷冻时毛细血管迅速拴塞,微循环停止,导致局部缺血。

综上所述,冷冻导致生物细胞死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液氮是目前冷冻治疗中应用最广的冷冻剂,它沸点低(—196?C),使用安全,来源广泛。此外还有氧化亚氮、固态二氧化碳、氟里昂、高压氧、液态氧、笑气等也可做为医用冷冻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的冷冻机有液氮冷冻机、高压氧气“冷刀”、热电致冷仪等。目前用于临床的冷冻方法大致有5种:

(1)接触冷冻:冷冻头置于肿瘤表面轻轻加压冷冻。

(2)插入冷冻:将针形冷冻头插入肿瘤内,以达较深部位肿瘤的治疗。

(3)漏斗灌入:如将液氮通过漏斗灌入癌腔。

(4)直接喷洒:如将液氮直接喷在病变区,适用于表面积大而

高低不平的弥散性浅表肿瘤。

(5)棉拭子或棉球浸蘸法如血管瘤、乳头状瘤;白斑、疣等,选用相应大小的消毒棉签,浸足液氮,即直立接触病灶,由于冷冻范围和深度易控制,愈

合后疤痕轻薄。

冷冻时间多取决于冷冻的方法和肿瘤的大小,一般为30秒至30分钟,通常冷冻15分钟可达到最大冷冻效应的80%一90%。

目前冷冻治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头颈、五官、直肠、宫颈、膀胱和前列腺等浅表或易于直接接触部位的肿瘤。近年来对肝、肺、肾、胰等内脏肿瘤的冷冻治疗也在积极探索中。冷冻治疗肿瘤的最显著特点是能在特定区域内快速达到极度低温,造成一个周界明确、范围可预测的冷冻坏死区。冷冻治疗的操作比较安全,简便而无疼痛,禁忌症少,无出血或很少出血;冷冻后组织反应较轻,修复快,疤痕愈合良好,疮面毋需植皮,很少遗留功能障碍。即使靠近肿瘤区的大血管和神经被冷冻,解冻后大血管常可以复通而不破裂,一定条件下大多无永久性神经麻痹。冷冻还可能产生免疫作用,以及通过冷冻防止手术中癌细胞的扩散,冷冻治疗浅表肿瘤,不仅能消灭瘤体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组织外形和器官功能。对于手术不能达到的部位,或放射、手术和药物治疗均告失败的恶性肿瘤,冷冻可做首选疗法,对复发性

癌,作为综合治疗方法之—,冷冻能改善症状和减轻病人的痛苦。

冷冻治疗属局部治疗,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对肿瘤的治疗仅是局部的,而不是区域性的(包括淋巴系统在内)消灭肿瘤。冷冻对某些恶性肿瘤的破坏能力也尚有疑问。另外冷冻治疗仪也需要不断改进。尽管冷冻治疗技术还需进—步完善,但冷冻治疗作为—门具有许多独持性能的外科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将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7肿瘤的热疗

热疗即加热疗法,是指通过升高体温或局部加温,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的环境,并使其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医学家们发现,人体正常组织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散热较快,由于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保证了在体温升高时,甚至在达到41.5---43?C时,组织损伤不大,且能够修复。然而肿瘤组织则不然,肿瘤内血管形态异常,杂乱扭曲、易受压变形,形成血栓或栓塞。加之肿瘤内的血管多由单层细胞组成,脆弱易破。由于这些新生血管是发育不全的畸形血管,在受热后失去自我调节作用,静脉也不能加快回流,肿瘤局部血沉淤滞,血流量仅为正常组织的1%一15%,致使肿瘤组织散热困难,温度升高。恶性肿瘤组织的温度往往高于正常邻近组织温度8—10?C。同样进行局部加热,若正常组织温度升高到40?C,那么瘤体内的温度则可升高到48?C左右,这一

温度足可使肿瘤细胞受热致死,而正常组织却不受任何损害。一般来讲,肿瘤越大血流量就越低,热疗效果也就越好。

热疗分为全身热疗和局部热疗两类,全身热疗可通过体外循环血液来加温,但全身热疗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常难以耐受。局部热疗可采用热水浴、超声波、磁感应、红外线及微波等方法对肿瘤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局部热疗方法简便,副作用较小,患者容易接受。近年来微波治疗在临床上受到广泛重视,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微波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其热效应,基本原理是:生物组织被微波辐照后,即吸收微波能,导致该区组织细胞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振荡,与邻近分子频频磨擦而将微波能量转变为热能,从而使组织凝固、坏死。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目前临床常用的微波治疗机有2450,M H2、915MH2和434MH2三种频率。对生物组织有效的透热深度分别为2cm、4cm和6cm左右。输出微波的辐射器主要有外照式、接触式和插入式三种。

微波辐射除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选择性地破坏肿瘤外,还可使放、化疗增敏。微波治疗配合放、化疗可增加放、化疗的作用,从而减少它们的剂量,提高疗效。另外配合手术不但安全可行而且有助于止血

及杀灭手术切口的癌细胞。

目前热疗还处于临床探索阶段,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加温、测温、控温的方法等,但从发展趋势看,热疗的技术在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热疗可望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常规手段。

8肿瘤的激光疗法

用激光技术对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或直接照射,以消除肿瘤的治疗方法称为激光疗法。激光疗法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

法。激光是一种高能量的光束,特定的激光束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一样切割人体的各种组织,使用这种特制的激光“刀”,不但能轻而易举地切除肿瘤组织,而且还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应用高功率聚焦激光直接照射,能使肿瘤组织迅速变为蒸气和雾,从而消除肿瘤。

激光能切肉断骨、止血和气化肿瘤组织,是因其对生物组织具有热、压、光和电磁场效应的作用:

(1)热效应:激光能量密度极高,在激光束辐照下,几毫秒的

短时间内可使生物组织的局部温度高达200一1000…C,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或使之气化。

(2)压力效应(或称冲击波):激光本身的光压加之由高热引起

的组织膨胀产生的二次冲击波,可使已产生热效应的癌组织破

坏,蛋白质分解。

(3)光效应:激光能被色素组织(特别是黑色)吸收,增加热效应的作用。

(4)电磁场效应:激光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必然产生电磁场,可使组织离化、核分解。实验发现,激光部分破坏肿瘤后,残癌可自行消退;黑色素瘤经激光…完全破坏后,再接种该肿瘤细胞不能再生长,提示激光的作用还可能和免疫有关。大功率激光对生物组织具有破坏作用,小功率激光具有刺激作用,逐次辐照具有累积效应。含水量高的组织,由于散热快和均匀,容易被切割且破坏局限;而失水组织则散热慢易引起炭化。

激光治疗肿瘤在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可通过切割法、气化法及凝固法等方式进行。

(1)切割法:对较大恶性肿瘤可用切割法。先在病灶周边约0。5—2cm正常组织中光凝一圈,形成安全环。切割时激光能直接封闭较小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因而能防止传统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扩散转移。

(2)气化法对较小(直径小于3cm)恶性度不高的体表肿瘤和良性肿瘤宜用气化法。气化恶性肿瘤时,也应先在病灶周边3—5 mm的正常组织中凝固—圈安全环,然后再行气化。

(3)凝固法对皮肤和粘膜的局部癌、血管瘤、肝内转移癌、多发性膀胱小癌肿等常用凝固法,使癌肿组织在55一l00?C的温

度下热凝固坏死。

目前激光在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主要见于皮肤、头颈、额面、五官和神经科等,对肝、肺、胃、肾、肠等内脏肿瘤的治疗尚处在积极探索阶段。由于激光治疗需要—些特殊设备,加之对其技术的掌握、控制精密度较高,难度较大等原因,目前在临床普及应用尚有—定困难。同时激光技术用于医疗尚有许多课题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但可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光治疗在不久的将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9肿瘤的导向疗法

肿瘤的导向疗法是利用有—定特异件的载体,把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的物质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以提高治疗效果的—种治疗方法。由!于现有抗肿瘤药物的选择件不高,既杀伤肿瘤细胞,也损害体内繁殖旺盛的细胞或某些特定类型的正常细胞,常出现较明显的毒性反应、导向治疗则可以通过特殊的载体尽可能地将进入体内的抗肿瘤药物导向肿瘤病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这样进入体内的抗肿瘤药不但会集中力量去破坏肿瘤组织而且还可以避免或减少它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这就如同军事导弹一样,具有爆炸力的弹头,需在载体的携带和引导下才能有效的命中目标。在导向治疗中能做为“弹头”的物质可分为:

(1)放射性核素类,加1311、1251、90Y、:121Bi等,其中1

311在临床最为常用。这些核索弹头的杀伤力较强。

(2)化学药物类:如阿毒素、顺铂、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甲氨喋呤等。这类弹头的杀伤力相对较弱,所需载体量较多。

(3)毒蛋白类:如蓖麻毒蛋白、白喉毒蛋白等。这类毒素弹头杀伤力极强,故要求裁体的专一性要高。

(4)生物反应修饰剂类:如白介素—2等,它在裁体的引导下到达肿瘤组织,使肿瘤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使导向药物更多地进入肿瘤,同时还可激活LAK细胞以杀伤肿瘤细胞。若白介素—H 不与载体结合,则使全身器官血管通透性均增高,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5)酶类:酶作为弹头物质,其本身不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但它与载体结合到达肿瘤组织后,使与之联合使用的无活性的前药活化成为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物质。在肿瘤的导向治疗中,弹头的选择必需与载体相匹配,如果载体与弹头之间的结合力不强。或载体的专一性不高,则杀伤力大的弹头亦可导致对正常组织细胞的较多杀伤。导向治疗的载体一般选用不同原理的亲肿瘤物质,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抗体类

是目前研究与使用最多的载体。由于肿瘤均有其各自的相关抗原,而这种抗原又能与相应的抗体(充当载体)产生特异性的结合,从而起到导向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抗体载体有:(1)针对不同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