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坚守初心走正道

近年来,正风反腐以高压态势持续推进,政治生态圈涌动着激浊扬清的怒潮,大批“老虎”“苍蝇”纷纷落马,背后昭示着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当前,公司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观看了央视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这部承载着执纪监督累累硕果的反腐“大片”,带着过去的初衷、现在的信念、未来的梦想,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勾勒分明。

《诗经·大雅·荡》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反腐倡廉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不能一蹴而就。如今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对执政党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应,反腐力度只能增不能减。作为一个国企的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持续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于事于人,领导干部都需始终怀揣那份定力与毅力,在正风肃纪的道路上朝着目标砥砺前行。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谓“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事而言,坚守初心,一如既往。《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中露了一些贪腐细节,可说是触目惊心。白恩培任云南省委书记期间,放任妻子借招商引资、地产开发等项目搞权钱交易,结果光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周本顺一边对河北干部提出廉洁“四清”等要求,一边却热衷结交各路“朋友”,以出面站台等方式肆意敛财、为子牟利,同时个人生活奢靡享乐,竟然还配有专职照看宠物的保姆。凡此种种,直观展现了腐败毒瘤的巨大危害,也再次揭示了“贪似火,无制则燎原”的朴素道理。“我自己腐败了,但是我十分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变化了,走到这一步,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辕北辙”……从白恩培、周本顺到李春城,作为党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在落马后所作的忏悔不可谓不真诚。然而,无论怎样反思,都无法弥补人生留下的遗憾,更无法挽回给党的事业带来的损失。事实证明,领导干部一旦在理想信仰的关口失守,一旦放松对自己及身边人的要求,就有极大可能被腐败细胞吞噬,沦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于人而言,坚守正道,尚德昭廉。世间之事,瞬息万变。世间之物,纷繁杂芜。人置于其中,心境难免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心境一旦有失偏颇,行为举止便

有可能偏离正轨。一如《永远在路上》披露的大多贪腐官员,当他们位于事业发展的初期,概都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能够做到恪守党纪党规,拥有良好的官声与形象。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更迭,他们心底的防线就被诸多诱惑渐渐击破。记得一名落马官员讲述犯罪违纪的心路历程时曾说起,面对和打交道的企业家如此阔绰的宴请,看着他们住的豪宅,回头想想自己的工资,不免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不平衡的心态让“严于律己”变成了“肆意放纵”,他们在违法乱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如果那些误入歧途的贪腐官员们能看透这一点,又怎会失去定力、迷失方向?《礼记·中庸》有云,君子慎独。身为国企领导干部,我们要以身作则、修身养性。一个人时,要常常告诫自己提防诱惑的侵蚀,拒绝慢性的心理“变质”。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时,要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行事,养成豁达的心性和淡泊的名利观,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党的发展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从党纪党规中明白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努力达到纪检监察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道德操守,实现心定路正、德行有成。

慈善永远在路上演讲稿精品文档4页

慈善永远在路上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慈善永远在路上。 善是大爱,善是大德,善是大义。善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善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永远的精神追求和希望……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善就是智慧,是方向,是目标,也是一种态度。 那些我们孜孜以求的所谓成功,不过是追求完美的过程。我想,每个人只要心存善意,付诸行动,都可以履行慈善,壮美人生。崇德尚善,并不是要成为慈善家,而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力所能及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真正的成功,远远不止一面,除了事业,以公益慈善升华人生,是我毕生的梦想。”这也是我的人生哲学。崇德尚善,就能成为可爱的践行者。 中学读书之时,我就学习理解了中华民族的立命精髓,获得了我们祖先秉承慈爱仁义的光荣传统。我阅读过孔子、孟子和老子关于仁爱慈善的一些经典论述,特别在县电台亲自主持播出了一个个慈善故事,使我对与人为善、感恩社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我们县电台电视台各档节目播出的这个新闻窗口,正是传播、动员和鼓舞全县人民大力弘扬慈善精神的光荣岗位。 我们新闻工作者与全县的慈善大业血脉相连、心心相印。我们播

出的每一条新闻、每一个故事,甚至每一句话,都是引领和昭示着以慈善为核心的兰西精神。 在大学读书时,我学习了古圣人的善念与善道。儒家鼻祖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由孔子到孟子,从仁爱到仁术,再到墨子兼善天下,对社会的道德构建和慈善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guān guǎ)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我一直为生长和工作在兰西而自豪,幸运地拥有这片慈善仁爱的热土。每次出去采访或者游览家乡山水,去看流淌于我们脚下美丽的呼兰河,心灵上都会产生强烈感应,让我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坚守善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五礼、知五耻,兴善道,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更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特别是王立波书记到任兰西县委之后,带领兰西人民凝心聚力,崇德尚善、立言敏行,大行慈善,扶贫济困,形成了全县上下同舟共济、携手奔小康的可喜新局面。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风,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共同培育呼兰河畔的慈善百花园。

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感悟体会10篇

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感悟体会10篇【篇一】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收尾阶段,各方面工作正是最需上劲的时候。越到此时,越要防止歇歇脚的思想、松口气的情绪,必须扣好最后一粒扣子、走好最后一公里,做到敬终如始、善始善终。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迄今已有13个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存在过关思想和松劲情绪,觉得主要规定动作已经完成,后面的工作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一些部门存在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有走形、变味的倾向;一些单位存在拖着不改、等待观望的现象,对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这些问题警醒我们,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持续用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务必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锲而不舍的劲头,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善始善终,还有大量的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好。一方面,全面整改落实将提上日程,第二批活动单位的整改承诺需要兑现,第一批活动单位深化整改的任务也要进一步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乡镇和街道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将全面铺开,这是第二批活动一个富

有特色的重要内容,涉及6000多万名党员、3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是一次大规模的党内生活实践。如果思想上懈怠、行动上疲软、措施上不力,就无法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篇二】 正在央视热播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运用纪实的手法,通过历史现实交会的镜头,全景式展示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前前后后,全过程展示全党开展反“四风”、改作风的重大实践,引发人们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考。 纵观古今中外政党发展史,但凡有大作为、有大成就的政党,无不是靠作风立党、靠作风取胜、靠作风走向繁荣兴旺。从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来看,坚持不懈地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从“三大纪律”到“八项注意”,再到“两个务必”,我们党锲而不舍地狠抓作风建设,领导人民不仅打下了红色江山,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历史表明,只有始终不渝地加强作风建设,才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最好出路,才是对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好选择。 当然,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进入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加强作风建设决不只是思想道德层面的小节问题,而是重大的党性问题;决不是小题大作的问题,而是大是大非问题;决不是可有

永远在路上个人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个人心得体会 中纪委网站学思践悟专栏刊发《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再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文章强调,不能像深深的海洋,表面上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要紧密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从严治党的办法,既不能光说不干,也不能大轰大嗡。 文章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们刚刚迈出一步,就试出了人心向背,点燃了人民的希望。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 反腐,一直是我们党在坚持并深入开展的工作,随着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做好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难以言喻。目前我们的反腐斗争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大有取得更大胜利之势,借用发言人的话:在反腐这件事上,大家都很任性。从目前取得的成绩看,各种老虎和苍蝇大都出自中央这个层面。所以这种任性不仅仅需要中央层面的任性,更需要省、市、县的任性。不仅需要中央打雷,更需要基层下雨。 目前的反腐就像淮海战役一般,当时的人民用独轮车推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现在的反腐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显示了人心的向背;现在的反腐,人民群众用关注度和参与度显示了人心的向背。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在人民,我们党奋斗的目标是

为了人民,我们党改革的成果要惠及人民。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空谈。 近日中央明确要求,反腐不能不能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形象的说,就是不能只打雷不下雨。在反腐的斗争中,人民群众听到的是打倒老虎,拍死苍蝇的“雷声”,得到的却是从反腐败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春雨”。在反腐斗争中,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是经久不息的震慑老虎苍蝇的“雷声”和从这场斗争中惠及普通群众的“春雨”。因此,仅中央层面打出惊天之雷,下出牛毛细雨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在自己生活的本地,自己为之奔波的“一亩三分地”里面能打倒老虎,拍出苍蝇。能让反腐的雷声撵走自己工作生活领域的老虎苍蝇,能让绵绵春雨实实在在的落到自己身上 1.永远在路上个人心得体会 2.观看永远在路上个人心得体会 3.最新的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4.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5.个人收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6.《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7.《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精选 8.学习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 --------------谭军 2016年5月26日晚17点,我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专题纪录片。这部电视专题片反应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 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反映两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 专题片共4集,第一集《承诺与期盼》,第二集《正风肃纪》,第三集《狠抓节点》,第四集《党风正民风淳》。片中近百位受访 者中,还有腐败分子身边人、会所服务员、举报人、暗访记者和纪 检监察干部、普通群众等,不同观点,多元视角,全景式呈现“作风 建设在路上”这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看了此片后,我最大的体会是,作风建设成效怎么样,最终要 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导向和根本标准,让群 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结尾的斗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冒出来,要持之以恒。在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作风建设成为成为党员 干部的一种自觉。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 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坚决整肃“四风”的坚定决心以及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第一,好作风具有实践的品格,是在千辛万苦的实践中,在挫 折与失败的磨难中,甚至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中千锤百炼出来的。 党员干部要把自己的行为自觉控制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努力做到 不为名所累,不为物所喜,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诱,不做碌碌无 为的庸人、争名夺利的俗人、搬弄是非的小人、损公肥私的罪人。 第二,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加强党 性修养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理论 学习,提高自身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提高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培养树立良好作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通过学习党的光辉 历史,接受精神洗礼,不断熏陶自己,触动自己,激励自己,完善 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三,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首先自己做好,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带头树立良好作风,才能理直气壮地指出单位及部属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作风问

最新整理《定义语文》读后感一直在路上范文.docx

李媛幸福兰花小学语文工作室 翻开《定义语文》,我先被《自序》吸引,对作者成尚荣老师的很多观点都感同身受。在阅读全书时,有些观点看不懂,有些看得半懂不懂,幸好还有些能结合实际有所感悟,整体感觉自己读得囫囵吞枣。偶有所得,欣喜若狂,如沧海拾珠。全书由:用专业的眼光看语文、语文的世界眼光、语文教育家和知识分子、种诗的人四大部分组成,以理论结合实际,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不虚度每一天,读书、读报、思考、写作成为一天的主要生活内容,也成了我的生活方式。”这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总结,也是我学习的方向。“走这么久了才知道现在才是开始。”“人生没有统一的深度和高度,也没有统一的进度和速度,全在自己努力,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努力了,达到自己的高度才重要,把握自己的进度才合适呢。”看到这,我满心感慨,我也是落后了十年,现在才意识到,才开始追赶。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现在开始努力,总比从未觉悟好。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与成长。尤其在读专业教育类的书籍上,我是有心但不尽力。读这类书,不比读小说,有吸引力,要靠自己的毅力、专注力,经常买了书不读,或读了几页昏昏欲睡。如果能每天定下任务,逼逼自己,所得应该比随心所欲更多。 惰性和拖延症是阻碍进步的最大杀手。经常在上了一节成功或失败的课后,有很多感悟,但没有及时写下来。慢慢地,那些感悟就消失了。等要写,写材料时,那些事例就想不清楚了,真是非常可惜!如果能经常及时地写下所思所悟所得,那进步肯定是显着的。作为语文老师,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要一直在路上。 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对学生说的,对老师也一样。在教育教学的路上,也要不断学习。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我们的语文课也不应该是一谭死水,一成不变,而应与时俱进。从生本教育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的课改是一直在前行。现在我们“文心.梦想”工作室在的低段绘本课,是以前没有的课型;还有对课外阅读课程的探索与推进,也是随着大语文观不断深入。反思自己,在旧有的课型上止步不前,在新课型面前没有大胆探索。 《定义语文》一书中,关于听课与评课,成尚荣老师写道,应更多xx

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读《教育其实很美》有感

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读《教育其实很美》有感江苏省淮安市纪家楼实验学校 董永祥 上学期,我有幸拜读了刘可钦老师的《教育其实很美》一书,这本书是刘可钦老师的随笔。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阐述了她关于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文化的系统思考,集中于一点,那就是:教育是美的!书中讲了一些关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长的小故事,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它在启发我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怎样才能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怎样才能使自己逐步走向卓越之路?读后,我将其中的某些思想进行了总结概括,现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面对不同的学生,老师的教育应是包容的而不是排斥的 在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女孩,不肯进班级,大哭大闹,后来竟然躺到刘校长的办公室的沙发上,后来一连数日,刘校长办公,她就在刘校长办公室里玩,不忙了,就和她聊聊天,后来,这个小孩子渐渐地进入班级,和其他的小孩子一样正常地学习、活动了。有人问刘校长说:“这个孩子在你的办公室不影响你工作吗?”刘校长回答:“让她喜欢上学就是我的工作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她能变好。看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将来都会有自己合适的位置,老师要相信他们。在小学面对孩子们六年的变化,我想,我们做老师的别说看学生一辈子如何如何,就连孩子六年后的发展如何都看不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变好,力求以合适的方法以及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好。由此我在思考:教育究竟是什么?真正成功的教育,不是让孩子考高分、赚大钱,而是让他掌握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培养听话的孩子,教育也不是优中选优的选拔,教育是极其复杂的工作,是对一个生命的感染、浸润和唤醒,是为了这个生命的幸福人生,是一件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会更优秀,却只能一天一天慢慢来的事情……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德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的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书中的这句话:“最好的教育就是用50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最糟糕的教育就是用一种方法教育50个学生。如果不能让学生变得更好,至少不能让他变得更糟。”这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包容,也体现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了因材施教。所以,从今天起,对于不同学生,我们老师在教育的时候要学会包容,多点宽容,多点善待,而不要排斥,相信学生会成长得更优秀。 二、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的态度应是接纳的而不是指责的 书中有一篇《学生眼里的好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在学生眼里,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我想每个老师都想知道。文章中说:有爱心、耐心、童心是教师责任感的基石,可是真正能做到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他会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爱。特别是当一个学生犯错时,学生感受到的不是老师的抱怨、指责,而是老师能够跟他一起承担,并且能够一起改正,也就是说老师的态度应该是接纳的。有责任感的老师同时又是一个有耐心的老师,这种 耐心体现在对学生、对学生成长的深刻理解上,也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包容、宽厚之心。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地指导学习新知识。当然,我们是跟孩子打交道的,我们还需要有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做的事情,从而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跟他们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心里,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书中写到《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豆豆,因为太有个性,他可以用一整堂课的时间反复打开抽屉拿东西,老师无法容忍她的“与众不同”与固执,所以,在一年级时,她就被开除了。幸运的是,豆豆最后在巴学园找到了与自己的天性相适合的教育。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小豆豆第一次跟小林校长说话就说了四个小时,说话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有点乱七八糟,但她拼命地说,因为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听自己说话,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从小豆豆出生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子,专注地听讲。这个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它启示我们老师:我们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去做那样的人。这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的真谛,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的教育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让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让学生逐步走向完美,也是我们老师追求卓越的必经途径。 三、面对学生的发展,老师的教导应是支持性的而不是批判性的 书中有一篇《老师不能丢掉的教育信念》让我记忆犹新。文中讲了方老师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平时“调皮捣蛋”,经常丢三落四,还常常欺负同学。有一天,区里要到他们学校检查广播操,规定学生要统一着装,穿白球鞋,可是这个学生没有按要求穿白球鞋,打电话让他爸爸给孩子送过来,可家长态度非常不好,说没时间送,于是不该有的冲突就发生了。假如方老师换一种方式,先试着帮孩子借一双鞋,不论能否借到,让这个孩子感受这个过程,让他能够与大家一起参加演出,让孩子看到老师始终是在维护他的“面子”,在乎他的感受,在体谅他的“不好”“不该”,这可以唤醒他的自尊心和对共同创造美好的向往。由此我想到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我们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和教导学生,而不是责备、埋怨、批评学生,甚至批评家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好学生”人人喜欢,遇到“差学生”,我们也不能嫌弃。按要求做到的学生,我们应该及时鼓励;没按要求做到的学生,应首先给予帮助和指导。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冷漠,相信教育会使他改变。这样,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就会多一些支持,多一些指导,多一些宽容和尊重,学生才能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不断进步。 《教育其实很美》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思考。读它,让我反思;读它,让我心静;读它,让我心亮;读它,让我心中充满力量,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

不要轻言放弃演讲稿

不要轻言放弃演讲稿 不要轻言放弃,胜利就在眼前。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几篇不要轻言放弃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不要轻言放弃演讲稿篇一有一个女孩年幼时就被诊断出癫痫病,但她却跟着父亲跑步,她竟想打破女子80英里的马拉松纪录。 计划是:今年跑400千米;高二时要跑1500英里;高三时要跑20XX 英里;高四时要跑3000英里,她满怀希望与热情,在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抵达了佛罗萨刚—她的终点,创造了这辉煌无比的纪录!要知道,正常人做这个已很困难,何况她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做到了!她做到了!她做到了!她就是——派蒂威尔森!残疾人都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们正常人难道不应该比他们做得更好?啊!生命,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仅仅的一次!那么短暂,就如闪电般转眼即逝。 如果我们糟蹋它;它将是寂寞、悲惨的,可如果我们珍惜它;它就是多姿多彩的。 如果我们不懈努力、不屈向上、永不放弃,生命就会变得光彩有力!不要轻言放弃演讲稿篇二前些日子,坐在窗前,凉凉的风舒爽地吹拂着脸庞,我漫不经心地翻阅着一摞报刊,心情轻松而悠然。 无意间,一则报道触目惊心:一位年轻人求职未成而轻言放弃了生命,自杀了。 我愕然失色,心中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我久久地呆坐着,

思考着:记得《礁石》一诗中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打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倒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它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中,将会有重重障碍阻挠你的前进,它甚至会向你伸出疯狂毒恶的魔爪,无情地将你推至死亡的深渊,也可能会有许多让人难以做出抉择的岔路口,要想顺利地将它走完,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 然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向世界证明:我是实实在在、真正地活着。 只有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重新回归大自然时,才能自豪地对自己说:“这辈子我没白活。 就能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中马不停蹄地朝前走,就能一生幸福。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1801年确信自己的耳朵无法医治时,他绝望了。 但他没有就此轻言放弃生命,而是用自己对艺术的爱和生活的爱战胜痛苦和绝望━━痛苦和绝望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 就是用这样一种精神,他延续了生命。 而像那位自杀的年轻人一样的人,因为经受不起生活中挫折的考验,就轻而放弃生命,倒置自己的才华不能施展,自已的家人倍受痛苦的折磨和煎熬,造成一生遗憾。

《永远在路上:严于律己做人,清正廉洁做事》读后感

《永远在路上:严于律己做人,清正廉洁做事》读后感 律己做人清廉做事——《永远在路上》读后感 不正之风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党中央下大力气抓作风,抓的正是预防腐败的关键切口。通过仔细研读《永远在路上:严于律己做人,清正廉洁做事》这本书,我对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更加明白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与职责。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只有率先垂范,才能够取信于众。可书中那些身居高位者,攀比逐富,个个醉心金钱,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发财纵欲的工具,经济账算的很精细,却把政治账丢的一干二净。本以为处心积虑把这些钱财据为己有,就会给自己带来安逸而优越的生活,没想到却被送进了冰冷的监狱。正所谓上行下效,上面偏出一尺,下面就会偏出一丈。所以作为领导干部更要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作风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当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心里没有一根红线,在细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就容易走向“小处拿一针,大处贪万金”的违纪违法的不归路。白恩培在人生60岁的时候,一场大病让他彻底放松思想,滑向无法自拔的泥潭。周本顺出身贫寒,本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却忘记了“根本”,热衷于结交各路“朋友”,热衷于接受各类宴请活动,只看到“五光十色”,看不到“刀光剑影”,放松了对

自己和家人的要求,最后落得个身陷囹圄。而李春城更是“天真”地认为,干部队伍出点小问题难免的,只要干事业,就“大节不亏”,孰不知成大事者必守小节。小节不守,就会随大流;小节不守,就会受诱惑;小节不守,就会授受不清;小节不守,就会丧失法纪意识。在你来我往、推杯换盏、进退失据、交往失度、精神失落中信念失守,突破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红线,到后来就是大节必失。等到微恙变大病、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的时候,等在前面必然是党纪国法的严惩。 作风,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密切关联。八项规定的精神的本质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叫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第二句话叫求真务实,实际是解决作风方面的问题;第三句话叫艰苦朴素,就是厉行节约的问题。它既不是最高标准,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一个社会风气的建设,价值观的培育,并非一日之功,只有一步接一步坚持前行才能达成。重塑廉洁的党风政风,干净的社会风气,最终受益的,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 朱泉清

学习《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学习《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李康一部《永远在路上》意义深远,既展示了反腐败斗争 的形势与成果,又表明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治 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 斗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风建设成效怎么样,最终要 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导向和根本标准。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 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专题片从多角度向 我们展示了反腐败斗争进行时,或以典型案例震慑警示, 或以专业访问全面剖析: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 当事人现身说法,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的“自己最痛恨 贪官,没想到自己成了贪官。”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特别提到商人“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 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 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 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 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 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

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许多落马贪官 都是贫苦家庭的孩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出色的工作逐渐 步入高位,一念之贪,损自德,毁己身,殃及儿女。由他 及己的警醒,告诫广大党员同志要时刻牢记党章,坚定立场,提升思想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行动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每日三省吾身,时刻不忘成为一名党员的 初心,时刻提醒自己把手中的权力紧紧地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守住纪律的底线。 恣意纵行,得意失终身,慎始慎独,律己得安宁。看 完?永远在路上?,我深受教育,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 刚入职的新人,我更是要以单位领导及同事为镜,堂堂正 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向领导 及同事请教各项工作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要认 真学习?党章?、?条例?等,从思想上净化自己,在内 心里绷紧廉政这根弦,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培养树立良好作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通过学习党的 光辉历史,接受精神洗礼,不断熏陶自己,触动自己,激 励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时刻警醒自己,摆正位置,时刻为百姓着想,急百姓所急,永远在服务群 众的路上。以“五有”为标准要求自己,即有品德、有志向、有激情、有创新、有行动,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党员。

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演讲稿

安全工作永远是进行时 这个世界上可以说幸福的答案有无数种,但作为矿工,我想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因为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我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保证了员工的生命安全,才是对员工最基本的尊重,才能让员工对这个企业有归属感、踏实感,才值得让员工对这个企业充满爱,更值得去爱。 “祸起于细微,疾患于所忽”,安全强、则事故消,说到安全我们不得不想起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疏忽一个小小的细节而酿成的一场场悲剧,引起的一起起事故,因为再没有一场事故对人的触动最大,再没有一场事故对人的警醒最深刻,也再没有因为一场事故让我们失去亲人更悲痛的事情了。 安全工作任何时候都不只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我们安监人员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安全工作做的多了久了而忘记当初因为什么而从事这样特殊的一份工作的,不忘从零开始,方得一方平安。记得2015年12月17日凌晨一点的一次安全突击夜查,由于临近年底放假,急于返乡的工人们安全意识明显有所松懈,我们发现由于天气寒冷,排土现场的倒车指挥员为了图省事,保暖棉大衣外面没有穿戴反光背心在违章指挥。我们决定对他下处罚单,当车灯打在他的脸上我明显看到被冻得发紫,露出一条条弯曲的血丝,头上带的棉帽上由于呼出的气体在上面凝固覆盖了一层白霜,心里确实不忍心,想想还要不要罚了,不罚就也就我们几个知道,要不就算了吧?

也不见得一定会出事。但是!如果对面的这个人是自己的亲人,我还能这么认为吗?!不能!因为这出了事,哪个付出的代价大?想到这里我还是很无情的撕下了一张罚单,他也很难为情,最后还是脱掉油乎乎的手套很吃了的在上面签了名字。当问他为什么不穿反光背心,他说忘带了,我们立马通知他让驻地人员给送背心。等了有二十多分钟,未见任何动静,心里想天实在太冷了要不回去吧,但又想万一不送怎么办?万一送了不穿怎么办?心中无数个万一最终还是拿起手机再次拨打了的电话,直到送背心的人来,看见他穿上后我们才离开。 在与施工队人员安全培训时我常常给他们说安全生产中心里要常有一句话,宁做安全的胆小鬼,不做事故的冒险者;同样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心中也要常有一句话,宁愿当面一声骂,不要转身一滴泪。说这句话时其实在我心里对待安全是胆小怕事的,遇到问题不处理留在心里除了恐惧就是不安,是安全的责任意识消除了不踏实。为此我们安监人员常常吃闭门羹,电话被匆匆挂断,也常常听到类似于“你们安监科为这么大点事较真大动干戈至于吗”、“除了罚款啥也不会”等等。但我想宁愿天天做一些在别人看来无意义的工作,也不愿因为一次有意的回避问题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为做好安全是我们天大的任务,也是我们安监科的本职工作,更是我应尽的义务。 正是这一次次的审视让我对安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要从自己这里把好第一道关卡,安全工作做的多了也深知未雨绸缪对事故预防起的作用有多大,心中也常常告诫自己要谨记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会消灭企业的信条,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所做的这些仅仅是一句

永远在路上第二集观后感三篇

永远在路上第二集观后感三篇 先哲孔子有句名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道出了一个执政规律:执政者的表率作用,是清廉政治的最好榜样,对下能产生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执行力。从古到今,领导带头都是最大的带动力、贯彻力、执行力。“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有效工作方法。 治理文山会海、不搞迎来送往、压减“三公”经费开支、厉行勤俭节约、清理超标办公用房……党的以来, __围绕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举措频出,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影响之广泛、效果之明显,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抓住“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抓落实。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大举措面前,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坚持对照“八项规定”,查找问题,真抓实改,让群众看到了实效。然而,有的同志存在“松口气”“歇一歇”“没关系”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加大作风建设的进程。笔者以为,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并着重在“率”字上下功夫。 带头学习,率先在“知”上求深入。“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生活态度和工作需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

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努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模范。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及时学习了解新知识、新理念,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在不断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带头律己,率先在“严”上立标杆。“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廉洁自律的实质是领导干部的自我革命。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既要守住理想信念宗旨这个“高线”,也要守住党的纪律规矩这条“底线”。要时刻反思自己,坚持修身养德、砥砺信念,对于思想防线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发挥表率作用,以反对“四风”为突破口,以“八项规定”为标杆率先垂范,时刻保持警惕,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言行一致、干净正派。“一把手”要率先垂范,切实负起责任,要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要严格约束自己,还要让身边人员时时自重、自省、自警,处处慎欲、慎微。 带头示范,率先在“实”上见成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意识,出发点在“实”,落脚点在“干”。抓工作落实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领导干部只有带头真抓实干,勇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格,才能避免走过场、摆样子,才能把国家各项惠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领导干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3--踏石留印

防腐的道路任重道远 ----永远在路上“踏石留印”篇观后感今天的专题片从茅台酒厂的营销模式改变,酒厂的酒品从高贵大气的高档消费场所,从一贯是领导的专供品到飞入平常百姓家为开头,讲述了我党在防止党内干部中的腐化堕落,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中央以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反“四风”为突破口,全力打击各类腐败行为,掀起了反腐败的崭新一页。 在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上,一些人不断地步那些翻身落马者的后尘,重蹈覆辙,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警惕,思想上解除了武装。纵观各位落马官员的出身,天津市西青区西营门街党委书记高祝杰、青岛日报社党委原副书记、报业传媒集团原总经理王海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天普等等,大部分都是从基层的普通工人、普通技术人员等平民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逐步升迁自现在的位置的。一般地说,被提拔为干部特别是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同志,都是所在单位的佼佼者,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但是,职务提升了,人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是不会自然而然地高起来的。实事求是地讲,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像焦裕禄、孔繁森、李国安、范匡夫那样的典型,毕竟还是少数,而在大多数干部身上都保留着人们普遍具有的弱点。锦衣玉食、香车宝马、权高位重、歌功颂德这些千百年来被欣赏被追求的东西,今天对许多人还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吸引力。如果对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估计过高,在花样不断翻新的腐朽生活方式面前放松警惕,误以为可以“ 随心所欲不逾矩”,那就等于陷入了缺乏“自警”的盲目性之中,实际上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清醒地看到,权力是一柄双刃剑,自己手中的权力既可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也可成为毁伤自己的利刃。当他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个人或小集团捞取好处的时候,权力对他们的腐蚀也就开始了。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多少人自以为手段高明,自以为手中的权力和强大的后台可以充当“保护神”,最终却都难逃被押上审判台的下场,被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永远在路上》 心得体会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近几天,按上级要求和学校安排观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从严治党将再度成为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从《人心向背》、《踏石留印》到《利剑出鞘》、再到《拍蝇惩贪》,《标本兼治》,从受访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到落马官员的典型案例剖析,将为观众全景式呈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四年来不平凡的历程。相信接下来的七集和第一集一样每集都是“镜”,每案更是“鉴”。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十八大”四年多来,从严治党“收获”颇丰:一竿子插到底”的向基层延伸,全面“体检”基层政治生态的“拉网式全覆盖”,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拍苍蝇零容忍”,“扎篱笆谋长远”的健全防治基层贪腐长效机制。那些从严治党之下的一桩桩、一件件,新旧对比“两重天”,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惠。从严治党纯洁了党的干部队伍,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国民众将通过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领悟“支点”: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全面从严治党更是任重道远。如果把全面从严治党比喻成“千斤重担”,最给力的就是落实主体责任这个“支点”。只有将“支点”立起来、实起来、硬起来,才能真正把这个“千斤重担”扛起来,

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广大观众将从专题片中感悟之深:遏制腐败蔓延,用好巡视监督利器,形成高压威慑的“利剑出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应成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金的‘避风港’,不应成为他们的‘避罪天堂’”再现反腐败国际合作“永远在路上”的“天网追逃”;可见从作风建设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惟有把“纪律挺在前面”,才会不断形成清风正气的大势,只有“踏石留印”抓常、抓细、抓长,才能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不断压缩歪风邪气的空间。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从严治党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以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镜”,以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为“鉴”,通过“标本兼治”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播放此部专题片,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释放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将为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注入强大动力。 黄伟 2016年10月25日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四篇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四篇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一) 最近观看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落马大老虎周本顺的忏悔和反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祥和畅顺的寓意,父母给周家四兄弟分别取名,但排行老四的周本顺却最终没实现家人的愿望。对于自己的落马,周本顺在片中称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落到这种结局!来自贫寒之家的他,从小就痛恨贪官,最后自己却成了贪官,真是对自身莫大的讽刺! 通过周本顺案例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放松了对家属的要求,借用子女名义敛财,没有守好门户管好身边人,是他犯下大错的一个重要原因。领导干部的身边人,利用领导的权力干违纪违法的事,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须知,贪婪的身边人往往是领导干部滋生腐败的催化剂。 要管好身边人,领导干部首先要管好自己,自身净才能身边清,以自身的清正廉洁和过硬的素质,来引导影响身边人,领好头带好队伍。同时,要主动净化身边的生活圈和朋友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其次领导干部在原则面前要六亲不认,严防身边的苍蝇、蚊子。为身边人设置高压线,谨防身边人借权寻租,多敲警钟,常打预防针,增强其免疫力。从而避免自己信得过的身边人干些信不过的事出来。 拒腐防变,需从守好门户开始,从管好身边人做起!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二) 这两天,我上网看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已观看的《人心向背》和《以上率下》这两集中,当看到一件件首次公开的内容事件和一个个落马者的忏悔反思,我想每位观众内心都会受 到震撼。这些落马的党员干部,随着职位步步升迁,在纪律和法 律面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触碰了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以身试纪,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悔恨一生,正如李春城忏悔时说的那样: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 作为纪检干部,要做好表率,切实增强四种意识,切实维护 党章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牢记党章赋予我们的职责,坚持 抓早抓小、严管就是厚爱的执纪理念;要在执纪中敢于担当、敢于 执纪、敢于监督,决不能有放一放,缓一缓的思想;要自觉遵守党 章党规的各项规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成为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三) 论语中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道出了一个执政 规律:一个政权的繁荣昌盛来自于执政者的清正廉明,清廉政治 的最好榜样,来自于执政者的表率作用。纵观历史和古今中外, 领导干部带头都是最大的带动力、贯彻力、效仿力和执行力。 党的十*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从加强作风 建设着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出清退购物卡、轻车简从外出视察、严禁公款购买月饼、不搞节日迎来送往、亲企业关系、厉行勤俭

长征永远在路上第六集观后感

长征永远在路上第六集观后感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昨日播出第六集《拍蝇惩贪》,通过剖析山东、广西、安徽、新疆、贵州等省区发生在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6宗典型案例。本文为长征永远在路上第六集观后感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范文一 以反腐为主题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与往集都有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不同,这一集镜头对准的是基层腐败。(10月24日搜狐网) 近年来,随着基层腐败案件的曝光,人们才发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整治“高官巨贪”也好,惩处“小官巨腐”也罢,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一个官员权力位置的油水厚薄,也不在贪腐官员的胆子大小,而在对于权力的监管机制,是否构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督。这也正是《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反映出的问题。 在反腐警示片中,出现的一个个案件让人既感到吃惊,又让人为基层权力监督捏了一把汗,不仅贪腐数额一次次刷新记录,同时也在基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如西安市社区居委会主任于凡利用社区拆迁改造项目为自己牟利,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亿元;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

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亿元,等等。这样贪腐亿元的案件不胜枚举,虽然各级纪委的惩治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但基层腐败仍然屡禁不止,这点值得深刻反思。 俗话说的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惠民补贴的增多,使一些基层官员手中的“财权”也在增大,最终导致补偿资金、惠民资金被挪用、骗取、套取、挥霍等渎职犯罪案件频发。上述这些都构成了“小官”可以“巨贪”的前提条件。 “小官巨贪”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群众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其次,导致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三是,若基层腐败问题解决不好,甚至长期积累,就有可能由小变大,导致矛盾在一些关键点上凸显出来,造成党和政府工作上的被动,因此绝不容小觑。 通过这些基层贪官的案例可以看出,他们在基层都掌握着一些各种各样的权力,这种权力或是资源审批权,或是统计上报权,都反映出了基层权力严重缺乏监督。因此,要治愈基层的“小官巨贪”,需要明确官员手中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督,用制度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此外,还需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起到监督好下属的职责。

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观后感一: 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开播八集反腐力作《永远在路上》电视记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观后感[专题]。 表明了党中央对全党认真贯彻中纪委八项规定的决心和信心,表明了解决党风问题,政风问题,民风问题永远在路上,永无止尽。 观看了第二集专题片《以上率下》。 以上率下讲的道理就是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越要时刻正身修为,身先士卒才能带好下属。 该专题片以详实的资料,说明了以上率下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性。 不让老百姓干的事情、干部不能干;不让干部干的事情、领导干部不能干。 领导干部带头行正,其它人员不敢不正;中央带头廉洁从政,各级地方不敢不廉政,这是无声的命令。 该集专题片通报了原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和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等违反八项规定、顶风违规、违纪、违法的犯罪事实。

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领导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的零容忍。 如果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底线失守,就会给所在的地区和部门、单位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反,以上率下,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正风肃纪,从中央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我们的党风、民风、社会风气就会健康发展。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取得革命胜利除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外,还在于我党我军有铁的纪律,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约束,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才建立起了新中国。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党带领我们奔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不正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的、不折不扣的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以上率下,引领示范,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树立起来,党心民心凝聚起来,真正形成推动改革发展强大的正能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实现! 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观后感二: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本片采访拍摄了40位重要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