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厂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石油化工厂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摘要:石化厂区对地下水的影响已受到高度关注。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对策,除在厂址选择上要尽可能避让环境敏感区、尽量避免物料泄漏并及时收集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外,涉及环境敏感区还要对厂区采取较严格的防渗措施和污染监控措施。目前厂区防渗的基本做法是参照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污染控制要求,分区采取防渗工程措施。建议依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来规定厂区防渗等级,并加强对技术经济可行的防渗材料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发,国家也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技术导则和法规标准。

关键词:石油化工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0 引言

在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压力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十分严峻。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特别是在西部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西南岩溶石山的一些地区,地下水甚至是唯一的供水水源。由于防污染意识不强,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地下水污染,出现了“水质型”缺水问题。随着国家对地下水,特别是对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企业选址及厂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目前已经受到高度关注。

与地表水污染明显不同的特征是,地下水污染具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便很难修复。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需以预防为先,即控制污染源,有效地切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途径。

企业生产装置、物料储运设施、污水和固体废物储运和处理设施等因为泄漏,可能会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目前已经有相关的造成较严重污染的实例。

石化企业厂区物料、污水和固体废物泄漏对地下水的影响,以长期的累积影响为主。由于石化企业在日常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下的物料泄漏都在所难免,为切断地下水污染源,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厂区基础防渗措施。但是,目前石化企业在厂区防渗方面,从设计规范到工业实践经验,都还很欠缺。

在石化厂区采取大面积、等级较高的防渗措施,需要很大的投资。以某在建1000万t/a和300万t/a炼油项目为例,按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防渗工程投资分别达4.3亿元、1.4亿元,均约占工程总投资的3%。如何按照技术经济条件,确定程度适当的厂区防渗等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1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目前,对涉及地下水环境敏感区的石化新建项目,在其环境影响评价中,首先是对选址提

出要求,即要处于地下水源地保护区之外,且尽可能处于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地下水下游。项目运营期,应当尽量避免物料泄漏并及时收集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置。

建设项目如涉及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则需要加大环保投入,采取严格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中,厂区防渗、地下水污染监控的一般做法。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这些做法目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中,处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层面,没有形成设计规范,也没有取得工业化实践经验。

1.1 厂区防渗

目前石化厂区防渗的一般做法是,按照装置(设施)对地下水可能造成污染的程度,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污染控制要求,分区采取工程措施。

1.1.1 分区

根据有无地下水污染源,将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所处区域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根据污染源的污染强度和污染物性质,将污染防治区又划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

一般污染防治区包括毒性较小的生产装置区和物料储运区、固态和气态物料储运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临时储存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包括毒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区和物料储运区、危险废物临时储存区;特殊污染防治区包括污水储存池和处理场。

1.2.2 防渗做法和防渗等级

对一般污染防治区参照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对重点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要求,分别采取工程措施。防渗强度要求包括对防渗材料(防渗层)渗透系数和厚度的限值。

参照某拟建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厂区所采用的防渗材料和防渗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石化厂区防渗材料与防渗等级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