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

毕业生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

作者:吴晨钰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6期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提高面试技能,则显得至关重要。印象管理策略作为一种面试技巧,被广泛地应用于毕业生应聘面试中。恰当运用印象管理策略,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增加面试成功的机率,从而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印象管理面试技巧毕业生应聘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26-02

引言

1959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欧文?戈夫(Erving Goffman)首次提出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简称IM)的概念。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印象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求职面试中,这就为求职者运用适当的印象管理策略来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创造了机会。随着结构化面试的进一步运用,应聘者的印象管理行为更加有助于其在短时间内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即将进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提高面试技能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印象管理策略对于高校毕业生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是一种试图通过控制他人所得信息,从而影响他人对自己产生某种印象的活动,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应用。印象管理可以有意而为之,也可以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产生。狭义的印象管理是指在特定情境下所采用的具体印象管理策略,而广义的印象管理就是指印象管理风格,它不仅包括灵活多变的策略,还包括稳定选择某种印象管理技巧的倾向。适宜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有效手段,只要当我们试图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时,就在进行印象管理。

二、毕业生印象管理的基本策略

印象管理理论假设认为,一般说来,个体有一种基本动机是渴望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人消极看待。面试情境下,应聘者的这种动机显得极其强烈。印象管理策略可以分为三类:获得性印象管理、保护性印象管理和非言语行为。

(一)获得性印象管理

获得性印象管理(Assertive IM)也称自信性印象管理,试图使别人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努力塑造和完善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它通常包括意见遵从、抬举他人、自我宣传等手段。

1.意见遵从。人们常常通过与别人的观点、态度、价值观等的一致,来增加自己被他人喜欢的可能性。有些聪明的求职者,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同考官意见不一致,在重要事情上却保持一致;开始时故意与考官意见不同,在交流过程中,逐渐趋同,制造出一种被说服却仍很有主见的假象。

2.抬举他人。应聘者在面试中通过陈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增强目标对象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不仅能够表现自己的气度,也可以委婉证明过去工作成绩的真实性。

3.自我宣传。人们常常希望设法使别人认为自己的能力在各方面都略胜一筹,以使自己看起来更具吸引力。面试中,求职者首先寻找企业需要哪种特质的人才,然后声称自己具备这些特征,是极具优势的。

(二)保护性印象管理

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称为保护性印象管理(Protective IM),也称防御性印象管理,它包括:合理化理由、事先声明、自我设障、道歉和自我贬低等。

1.合理化理由。通过语言对消极事件进行修复性阐述,称为合理化理由技术。这种技术通过阐述理由的合理性,强调消极事件是如何造成的,努力减少消极事件对个体形象造成的不良影响。常见的有两种情况:面试中,求职者喜欢应用那些可被原谅的借口对过去的工作失利进行解释,例如对离职原因解释为生病、结婚等可原谅的因素,而不是待遇不好、人际关系不佳等看似能力不强的因素。在介绍过去失败的经历时,求职者一般会用其他的理由降低自己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2.事先声明。在危机情境出现之前,先根据预计的情况提出借口。这种技巧看似暴露了缺点,却能让人感到诚心。面试情景中,某些求职者对自己一些无关紧要的缺点提前声明,既表现出诚心,又给考官留下了诚实可信的印象,同时也为日后工作留下退路。

3.自我设障。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阻挠自己取得成功,但这绝不是为了故意破坏自我形象,反而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4.道歉和自我贬低。道歉和自我贬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人们的失败提供一种十分完美的借口,是一种巧妙的自我服务。

(三)非言语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