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

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
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

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

l 主题阅读是层次最高的阅读活动

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总结人类阅读经验的好书。1940年首版面世,就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首。1972年增订改写后多次再版,广受读者欢迎。XX年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排行榜上排第559名,历久弥新。

该书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基础阅读。通常是在小学完成,关注更多的是一页中的一个个字,知道“这个句子在说什么”。比如“猫坐在帽子上”这句话,一年级小孩并不关心猫是否真的坐在帽子上,这句话对猫、对帽子、对整个世界有什么意义。他关心的只是这句话中的每一个字,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

二是检视阅读。类似于略读或预读,通常用较短的时间把握一本书的重点,关注的主要是“这本书在谈什么”“是哪一类的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基本架构是怎样的”之类的问题。拿到一本书首先应该进行这样的“粗浅翻阅”,而不是打开书连目录都不看一眼就从第一页读起。

三是分析阅读。是在无限的时间内进行的全盘的、完整的系统阅读,通常会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进行专注的阅读理解,直到这本书成为我们自己为止。弗兰西斯·培根说:“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生吞活剥,只有少数书

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咀嚼与消化”一本书的活动。

四是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一般是围绕一个研究主题,阅读两本以上的书,找出书中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也叫比较阅读。不只是字里行间的比较,还要借助所阅读的书籍,建构自己对研究主题的个性化理解——“哪本书里都没提到过的”主题理解。

为什么称之为“层次”而不称为“种类”呢?该书说:“种类是样样都不相同的,而层次却是再高的层次也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特性。也就是说,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四层次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过了所有的层次。”

的确如此,主题阅读难度最大,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阅读目标不同,选择的阅读方式也往往不同。如果仅仅是为了“消遣”,为了“获得资讯”,你大可不必进行主题阅读;如果要深度理解,要“增进理解力”,就非进行主题阅读不可。

l 不同流派“主题”概念的比较

深圳刘宪华“新语文主题阅读”虽然也叫“主题阅读”,但主要还是围绕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而展开的拓展性阅读,其“主题”概念与人教版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中的“主题”含义大致相同,主要是一组教材选文所反映的文化主题。“主

题”是将一组课文组织起来的主线,也是教师认定的一组课文思想内容的共通之处。学生沿着这条线索展开阅读,逐步丰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感受,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为主题,让学生阅读人教版教材《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篇课文,配套教材《新语文主题阅读》里的八篇文章,《主题式经典诵读》里岳飞的《满江红》、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三首诗歌。

实际上,这组选文中战争的性质有很大区别,既有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给人民带来动乱灾难的非正义战争。选文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感情也不尽相同。用“痛恨战争、呼唤和平”这样一个封闭的主题理解来概括这一单元四篇文章的文化内涵并不妥当。但由此案例可以看出,她所说的“主题”不是一个内容开放、理解多元的研究专题,而是一个在单元导语中就已定型的结论。“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主题,就是学生的一个智慧世界。”学生阅读一组读物,就是在不断地理解、感受、印证、吸收这一既定的结论。拿一篇篇内涵、情感各不相同的文章往一个既定的“主题”里“套”,不符合文章阅读的一般规律,也必然束缚学生的个

性化理解。这不是真正的“主题阅读”,不是围绕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研读一组相关读物,进行比较分析,建构“哪本书里都没提到过的”个性化的主题理解的高层次阅读活动。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强调基于教材主题单元板块式编排,围绕一个个主题探讨如何以教材的一篇带动多篇,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提高。她所说的主题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她使用的“主题”概念,“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如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也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学习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世间的爱恨和冷暖,领悟到的是大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欣赏到的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首先吸引你的是文字中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语言表达形式。这一个个情感激荡起伏的‘点’,如‘诚信’、‘家乡’、‘成长’,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就是一个个主题。”

她又说: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它们仅从内容上加以归类,而忽视

了对文本内核的把握和精神生命的关注;当然它也不完全等同于以往所说的思想教育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用“主题”串联起那些散乱的“珍珠”,将“听、说、读、写”训练与人文性知识统整起来,构成“集成块”。

呈现方式上,“主题”表现为富有生命意义的词语。比如“田园”“春雨”“朋友”“信赖”等等。

同样是文化主题,窦桂梅“主题教学”中的“主题”被提炼成了“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比刘宪华对“主题”的理解就更加丰厚,更加开放灵活。

潍坊“主题学习”沿用了人教版、苏教版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中的“主题”概念,又进行了适应性改造。

李希贵说:“‘语文主题学习’说来非常简单。因为教材,不论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按照单元编排,每一个单元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教学重点、难点上,基本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比如某一单元5篇文章,从内容上看全是写老师,或从写作方法上看都是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形象,这就是主题。”

内容上“有明确的主题”,比如写老师的,是内容题材相同,表达的思想内容相同、相近或密切相关。围绕这样的“内容主题”展开阅读活动,旨在丰富深化对主题内涵的理

解。教学重点、难点上“有明确的主题”,如他后面所说的细节描写、形象刻画等,可称之为“训练主题”,旨在研读借鉴文章写法。

他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似乎过于狭隘。阅读理解的方法策略也是重要的“教学重点、难点”,也可以成为“训练主题”。比如小说、诗歌、戏剧的阅读与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策略就有明显不同。课改前人教版老统编教材单元训练重点,阅读、写作几乎各占一半,“一边读一边想”“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句子的含义”“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等等,都是阅读方面的训练重点。

这一点姑且不论。潍坊“主题学习”中的“主题”是由教材单元主题转化而来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研读专题,仅仅围绕同一内容主题展示阅读,与一般的拓展阅读没多大区别,算不上真正的“主题阅读”。如果依据内容主题、训练重点提出了明确的研读专题,并围绕该专题展开阅读训练,就成为真正的“主题阅读”了。

昌乐县教研室高雪山培训课件中说——

v 主题学习:通过阅读主题指向的阅读集合,在反三归一地感性阅读中获得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v 阅读集合,如:读出从某篇课文出发点的同一作者、同一背景、同一内容、同一出处等的作品的“集合”;读出

运用了同一体裁、写法、语言风格的作品“集合”;读出能够诠释某种表达规律的作品的“集合”,……

他所说的“阅读主题指向”,指的大概就是研读专题;“同一作者、同一背景、同一内容、同一出处”,“同一体裁、写法、语言风格”,“某种表达规律”等,都只是组织读物单元的具体方式。有了研读专题作明确的“指向”,就是潍坊人所说的“主题引领”,真正的“主题阅读”就开始了。

因此他才特别强调:“主题阅读”不是一般的“拓展阅读”。后者强调的只是文章间的关联,追求的只是“量的增加”;而前者关注的是阅读“质的变化”。

他列举的铺垫储备式阅读、比较探究式、拓展练习式、专题探究式、主题阅读式五种单元教学设计方式,有些具有明显的主题阅读性质,如“比较探究式”“专题探究式”;有些本质特征尚不分明,与一般的拓展阅读似乎没多大区别,如前置性阅读、拓展式阅读。他所说的“群文阅读”虽然也称之为“主题式阅读”,但如果仅仅是围绕一个内容主题选择一群文章放在一块读,没有明确的研读专题,也不能算作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它既不是教材单元中的原始话题,也不是单元导语中已经定型的固定结论,而应是基于教材文化主题和训练重点而提出的研读专题,是一个开放的、能够形成多元理解的研究命题。它既

可以倾向于内容理解的训练,也可以倾向于表达方法的领悟学习,内容理解、形式感悟两条线或明或暗,相互交织,最终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统一。学生带着这样的命题研读一组选文,建构自己独特的理解,促进生命成长的同时,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仍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组教材为例,《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四篇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原始话题,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和渴望。苏联卫国战争,中国抗日战争,都是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磨难,也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夜莺的歌声》中的勇敢少年,小英雄雨来,都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他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为了保卫和平、保卫家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后两篇课文,集中反映现代儿童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对人类和平的热切期盼。面对“战争与和平”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原始话题,根据教材选文的特点,我们可以提炼出“战争中的孩子们”这样一个研读专题,引导孩子们通过研读四篇课文及相关读物,建构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并进而学会阅读这类选文,领悟其中的表达方法。“战争中的孩子们”就是一个开放的研读专题。战争中的孩子们是怎样生活的?战争给孩子们究竟带来怎样的影响?你从中感悟到什么?作者又是如何记述战争中孩子们的生

活,如何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的?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孩子们可以发散开去,选择自己的研读角度,形成自己的理解认识,并从中学习阅读和表达的方法。这样的主题阅读无论对孩子们的生命成长还是语文素养提高,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l “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主题阅读

语文“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也有“主题”这一概念。这里的“主题”概念一般在两个层面使用:第一个层面,是大单元主题教学体系构建的层面,特指每组教材选文反映的思想内容主题、文化主题、生活主题,与人教版教材单元主题的概念使用相一致。单元主题既是教材组织选文的主线,也是读写诵资源整合的核心线索。围绕人教版单元主题,整合课内外资源,构成“读写诵一体化”的大单元主题教学体系,加大读写训练容量,整体提升单元教学效益,正是“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本质特征。学生围绕同一主题阅读学习一组选文,不断丰富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感受,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扎扎实实地落实单元读写训练重点,完成语文本体性目标,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第二个层面,是大单元主题教学实施层面,特指每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大单元主题教学特别强调以主题选文为载体,以语文本体性内容为主线组织单元教学,每课教学都要紧扣

单元教学目标,围绕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精心提炼“自学导航”中的核心任务,一课一得。这里的核心任务,就是每课教学的研讨专题,或是侧重阅读理解训练,或是侧重领悟表达,类似于潍坊主题学习的“语言训练点”,但往往更为集中,能起到牵一发更动全身的作用。有两种情况:

1.单独阅读一篇文章时,这个研讨专题就是这篇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如姬军霞四年级上册第六组《搭石》一课的自学导航:“读读课文,用‘’划出描写‘看得见的风景美’的语句或段落,用‘~~’划出描写‘看不见的人物心灵美’的语句或段落,圈出关键词语,反复品读,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其核心任务是划出相关语句,圈出关键词语,反复品读体会课文,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批注式阅读训练。

2.围绕同一专题研读两篇以上文章时,它就是主题阅读的研讨主题。同样是《搭石》这一课,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搭石》一文感悟“用鱼骨图整理阅读感受”的方法,再让学生迁移运用这种方法阅读《买上帝》。“如何用鱼骨图整理阅读感受”,既是将课文阅读与带入文章联系起来的“带文联系点”,也是阅读这两篇文章的研讨专题。阅读理解这两篇文章,主要就是感悟这一阅读策略,培养有效整理阅读感受的能力。虽然是先后分两步阅读的,但也可以看作是围绕同一研读专题展开的主题阅读活动。

再如张莺莺五年级下册第二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核心任务是“浏览课文,划出最能触动你的语句或段落,反复读一读,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旁边做好批注”。老师先指导学生围绕这一要求阅读林海音这篇文章,再带文阅读高洪波的《陀螺》,课文阅读中感悟阅读方法,带文拓展中迁移运用方法,也是围绕同一训练专题分步进行的主题阅读。

姬军霞六年级下册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之成长的足迹》,先让学生“认真浏览《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两篇文章,想一想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作者受到哪些启蒙,在文中标出来”;再让学生“快速浏览《新来的王老师》《作文上的红双圈》两篇文章,看看作者又是侧重从哪些方面写老师的”,则是更为典型的主题阅读,研读主题就是从读学写,感悟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老师”的方法,为学生回顾自己小学生活、构思收藏自己成长足迹的文章做铺垫。

张新霞几次执教单元导读课,都是比较典型的主题阅读课。比如三年级上册第八组单元导读课,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想一想:课文各写了一件什么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画出单元学习导图”,研读主题相当明确,而且是一下把几篇课文都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完成学习任务。

别以为主题阅读难度太大,只能在中高年级进行,低年级也可以。庞永琪二年级下册第二组单元导读课,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说说每篇课文都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填写单元导图”,不就是围绕一个研读要求阅读一组课文吗?核心任务就是粗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填写有框架的单元学习导图,是低年级略读训练的积极尝试。

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几种课型,恰好对应了人类阅读活动的四个层次。单元导读课,主要是第二层次的检视性阅读,是粗略地读懂一组课文的训练。整体识字课,除了利用选文语境识字,还是第一层次的基础阅读训练,关注文章的字词句,读懂文章的基本大意。读写指导课,专注于一篇文章阅读时就是分析式阅读,围绕核心任务以文带文、群文比较时就是主题阅读;从一篇文章中感悟写法时是分析式阅读,几篇文章比较阅读感悟写法时就是主题阅读。自主阅读课,是综合应用阅读方法策略自主阅读的课型,一般开始都有检视性阅读环节,然后或是基础阅读,或是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自由选择。

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通过不同课型的巧妙组合,体现阅读训练的层次性、全面性、综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l 回到语文学习的原点

再来看看李希贵的一段话——

“我们以前有过不少教改,也有过很多阅读材料和书籍,但大都放到课外。根本原因在于教材学习占用了太多时间。

语文教学不要精雕细刻,每句话都挖地三尺,每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通过例题举一反三,是理科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该反三归一,通过大量阅读,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最后感悟点什么。读得多了,积累丰富了,感受、认识慢慢就深刻了。”

这段话批评的“举一反三”式,正是叶圣陶先生一直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叶老说得不对吗?我们多年来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是很有效吗?

举一反三,反三举一,两种观点究竟谁更有道理?

都有道理,但适用的范围不同。举一反三,更适合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反三举一,更适合语言文化的阅读积累。二者都是语文素养成长的必要途径。

举一反三的“迁移式”,反三举一的“积淀式”,各有其针对性,也各有其优势。语文教改要摒弃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辩证地理解各种看似对立的观点,从中提取合理内核为我所用。遇到困惑时,最好把大脑暂时清空,回到语文学习

的原点,想想我们自己是怎么学习语文的,哪些方法策略最有效;然后再对各家观点逐一辨析,用自己的眼睛分辨是非曲直,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

学别人的经验,建构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事情,创自己的品牌,这样才不至于迷失自我,做盲目“跟风”的牺牲品。

“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创立之初,我们认真研究了各家各派的观点,吸取了潍坊主题学习“反三举一、注重积累、量中求质”的核心理念,又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举一反三”式技能训练的宝贵经验,补上了主题学习理论上的短板;我们借鉴了刘宪华“新语文主题阅读”单元整体规划的课型组合思路,以“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核心,构筑了自己的大单元主题教学体系。

今年暑假,我们又进一步解放思想,引入了深圳“八岁能读会写”改革经验,在低段语文教学内容顺序、教学策略上动了大手术,让低年级语文教学更符合低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尝试用电脑写作、网络交流突破低段写作训练的瓶颈。低段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这一学期,我们将在写作教学领域开辟新战场,从“低年级写话、中年级写段、高年级写篇章”“记叙文写景记事记物写人”等传统习作训练套路中彻底突围,回归儿童写作的原点,遵循儿童生命成长与生命表达的规律,以儿童生命

成长主导活动为主线,构筑大单元主题教学创想写作的基本框架。

我们的观点是,儿童是天生的创想家。儿童的生命表达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习作”,更不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任务为目的。用现行的“习作”训练套路,很难激发儿童生命表达的原始冲动,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历史难题。儿童的每一次生命表达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每一位儿童的生命表达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生命特征。是现行的“习作”训练套路,把儿童当作拼装组合文章的机器,用固定的程式、僵死的技法将儿童生命表达的独特创想抹平,催生了一篇篇言不由衷的“假习作”。指导儿童生命表达,应以唤醒儿童生命表达的原始冲动为起点,以儿童生命表达的年龄特征为基本序列,以儿童生命成长主导活动为主要内容,搭建起儿童创想写作的新体系。

要更正人们对“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的惯常理解。阅读积累越丰厚,下笔作文越有根底,这话没有错,但不能理解简单化。“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是有条件的,二者不是必然的关系。阅读积累量的增加,未必能促进下笔表达质的提高。阅读积累转化为下笔表达的有效资源,需要一个中间过渡转换环节。而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的,就是儿童的生命体验与生命感悟。只有当阅读积累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体验、生命感悟融为一体,转化成儿童生命表达的原

始脉冲的时候,阅读积累才真正转化成儿童表达的有效资源,在表达冲动的驱使下“潜意识”地流泻出来。指导儿童生命表达的关键,就是充分关注儿童生命成长本身,引导学生从生命成长的主导活动中积蓄生命体验与感悟,以阅读积累滋养、提升儿童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唤醒儿童生命表达的原始冲动,指导学生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高质量地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感悟。传统“习作”训练中的句式、段式、章法、修辞训练,都应该“化有形为无形”,服从于儿童生命表达的自然需要!

回归原点,是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的好办法。

引入潍坊主题学习,是滨城区语文教改划时代的大事件,将彻底打破语文教学多年来按部就班教课本、一篇课文教三个课时的僵化模式,引领教师走进全面开放的改革时代。“读写诵一体化”大单元主题教学也将在比较借鉴中取长补短,获得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区教研室功德无量!

衷心祝愿主题学习健康发展!也希望“读写诵一体化”盟校老师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借鉴主题学习的宝贵经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策略!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教案案例

大班阅读教学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 设计思路: 暑假里,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阅读了很多图书,并在开学后午后阅读时与同伴一起分享交流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有几个孩子边看书边手舞足蹈,出于好奇我关注起了这群孩子,原来是围着一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书。于是我就完整的阅读了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很大,这是一个影响人一生的故事,原来爱还可以这样来表达。包括我在内,在如今的孩子们把父母对自己的爱都当作理所当然,只习惯于接受爱,却从来不会表达爱。“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语,让人觉得无比的温馨,因为这是发自肺腑的爱的表达。 针对大班孩子能阅读并理解文学作品的年龄特征,在捕捉了孩子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孩子现有的语言、动作发展的水平后,我设计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完整的语言和动作大胆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感受小兔子与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乐意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爱。 活动准备: 《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介绍封面、引出主题 老师带来了一本大书,书中有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猜猜我有多爱你”。 二、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1.出示书本第一页,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书上有谁?小兔子问了妈妈一个什么问题? 2.出示书本第二页至第六页,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故事情节,学说角色对话。 ①小兔子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想告诉妈妈什么?

②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 三、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故事的完整性及浓浓的母子亲情。 四、引导幼儿尝试用小兔子表达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你们爱妈妈吗?你们能用小兔子的方法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五、师生互动,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①故事里的小兔子用语言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达? ②小兔子又用了什么方法?它想要干什么? ③今天,这里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请你们用动作去表达对老师的爱,相信你们一个小小的拥抱,会换来老师给你们的更大、更多的拥抱。 大班阅读教学活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绘本画面的观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鼠小弟的心理活动。 2.能在问题情景中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通过阅读活动懂得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并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课件,苹果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绘本封面。 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小老鼠长得怎么样? 2.他叫鼠小弟,他望着苹果树,在想些什么呢? 3.这本书的题目叫《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图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1-4),引导孩子观察表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这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与

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从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在这些平凡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对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心理世界与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正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将文本简单地进行还原,更为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学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基于文本,以文本为中心,同时又超越文本,透过文字表面,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见解与看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图片等设施再现教学,并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搭建起通往语文殿堂的桥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真正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升华学生的认知

如何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活动

如何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活动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抓住童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再加上贪玩好动,对阅读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作为教师,必须循循善诱,逐步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设阅读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鼓励读书的环境中,孩子们的阅读欲更容易被激起,因此,我们可以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备有摆放幼儿读物的专用书柜或抽屉,便于幼儿取放,光线充足,清洁舒适,提供大量适合幼儿阅读的书报,如此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孩子面前,会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二)?诱导阅读的渴望 平时,教师要做到多表扬爱看书的孩子,多为孩子朗读好书,借助讲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对于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

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明辨事物的善恶,开阔知识的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解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时,幼儿教师应及时告诉他们,要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就接着这本书看。如此幼儿被兴趣所推动,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 (三)?坚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的培养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也需要家庭的共同参与,家长同样需要在家庭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有创意的图画书或有创意的阅读内容,让幼儿借图书的创意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从中产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同时也需要有针对性的为幼儿找出阅读重点,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学会表达,学会创意,学会坚持。最好在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后,选择适宜的亲子共读方式,这是早期阅读教育的最好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孩子的一个个性特点,父母也比老师了解得等更深入、更全面。这就要求在孩子早期的养成性阅读教育中,父母要勇于担当,主动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开展亲子阅读要做到:内容适当,循循善诱,不要操之过急,尊重孩子的兴趣点,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情节可以多反复,出事孩子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家长轮换,形式多样,注重效果;通过亲子互动启发孩子的思维,鼓励孩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论文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杨英鹏 博望镇第三初级中学 2016年9月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目前的是一种十分常的教学方法。因为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通过学习、交流和探讨、让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学握一些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找出在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则,为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不断创新。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措施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

阅读教学活动及简要分析

阅读教学活动及简要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Unit9的Reading部分。本节课的主题是: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紧扣住了本单元的话题invention。学生特别是男生喜欢打篮球,所以对这片文章特别感兴趣。围绕主题,教材中本节课由四个板块组成。1、Before you read 包含两个任务:1a 列举在中国开展的八项运动;1b 按流行程度把这些运动排序。2、While you read:是一篇阅读文章,即本节课的主体。 3、After you read:3a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mind-map; 3b 回答问题。 4、Go for it包括两个任务:(1)列举成为篮球运动员的好处和坏处;(2)研究一项发明,完成关于该发明的mind-map。依据学情,教师将删除板块1和4中的第二个任务,并替换成其他的环节。 教学过程: 活动目的: 1 .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1)让学生了解对美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篮 球文化,体验美国文化。(2)文中出现了大量的被动语态的句子,通过阅读文章,使学生有效的感悟被动语态的用法。 活动说明:活动分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条任务链进行 Task1:Talk about限时5分钟。 1.Do you like sports? 2.What sport do you often play? 3.Can you list eight sports played in China?

4.How popular is each sport? Rank them in the order of pop ularity. 活动目的:1. 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培养预习的习惯。 2. 导入下文. 活动说明: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其中1 ,2小题要求自己口头回答,3 ,4小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进行然后派代表回答。 Task2:Discuss限时5分钟。 1.Do you like basketball? 2.Do you know how many equipments about basketball? 活动目的:先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进行打篮球这项运动时都需要哪些设备,为下一步阅读并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活动说明:本环节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因为男生喜欢打篮球,对篮球运动的设备和器材会更熟悉一些。 Task3: Reading限时20分钟。 活动目的:1.学生通过完成课堂中的各项任务,通过完成阅读任务,学生能提高下列阅读能力:浏览、快速阅读从文章中寻找信息的能力;细读文章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上下文搜索信息的的能力;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的总体要求 1. 趣味呈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巧设活动,排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3. 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4. 把握提问,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信息 5. 猜词测意,指导学生阅读策略技能 6. 灵活检测,培养学生理解思维能力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单元×部分的第×课时。其主要内容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Step1. Pre-reading 运用与本课讲授内容相关的Free talk、Chant等进行热身,为下文做好铺垫,并进一步复习重点句型,将在阅读材料中的新语言有意安排在学生会话、游戏等中,让学生在自然的会话、游戏中理解阅读材料里的新词或语言,设法缓解阅读困难,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欲望,尽快进入文本。

Step2. While-reading 1. Skimming 让学生带着一两个简单的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感知文本,可粗读,简单判断Yes、No或简单回答,给予学生自信;根据问题,快速找到答案所在的位置;给学生相关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渗透学法指导。 2. Scanning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来调动学生、深化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完材料,完成课后题,听音跟读或听音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顺着主线,展开对文本的研读,边读边划出关键词或句子,培养学生“抓重点”、根据问题来捕捉有用信息等阅读技能。 3. Listen and repeat Have S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repeat i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自由朗读,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出评价 4. Read and write Complete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learned.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梳理和总结,基于文本改编小短文,让学生完成补全短文、阅读判断等练习,并进行朗读。 Step3. Post-reading 设置扩展活动、鼓励创新发挥,综合运用所学语言。 a.在真实自然的任务型活动中扩展运用阅读信息。如:任务型活动,①完成调查②整理语言,形成文字③提供语言帮助,填写表格④综合运用语言进行汇报。(操作前,教师要给model,让每个学生明确如何操作) b.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如:①说的扩展或写的扩展;②改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思考与实践论文

试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分析过程少。 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拟就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 如在教学《christmas day》(lesson 54-55 in junior bookⅲ)一课时我们作了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1.is christm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5th? 2.why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 stocking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and if you’re a child in england,what will you do that night? 3.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on christmas eve?and can you imagine(想象)his action(做法)? 4.do you think there is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

一学年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

一年级阅读课教学设计 一 绘本阅读《秋秋找妈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图画书的兴趣,在阅读《秋秋找妈妈》的故事时练习说话,并积累两个词语:孤单,伤心,幸福。 2、认识并了解绘本,初步感受庆子·凯萨兹夸张、细致的绘画风格,以及充满着温馨与神秘感的创作风格。 3、认识几种动物,并知道它们生活的地方。在阅读中感受人间真情,学会感恩。 读前准备:《秋秋找妈妈》书籍、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喜欢妈妈? 2、过渡:有妈妈真好呀!可是有一只小小鸟,他没有妈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本很好听的图画故事书,书名叫《秋秋找妈妈》板书(学生书空课题,指名读,齐读书名)。这本书是日本的一位作家写的,她的名字叫庆子·凯萨兹。 二、读封面,激发神秘感

1、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封面,看,封面上画了些什么? 2、秋秋长得怎么样?(胖嘟嘟的脸蛋,黄色的毛,长着一对翅膀,有条纹的脚……) 3、猜一猜,秋秋正在干什么?他依偎在谁的身边?他为什么会睡得这么香甜呢?听完了故事你也许会明白的? 三、读故事,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第一部分:没有妈妈 1、师:秋秋是一只没有妈妈的小小鸟,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送词语“孤单”。贴词卡:孤单 2、现在,谁能读好这句话“秋秋是一只小小鸟,过着孤单的生活。” 3、看图提问:看看秋秋的表情,看看他的眼睛,这时他正在想些什么呢? 是呀,他好想有一个妈妈,可是谁能做他的妈妈呢?我们就和他一起出发去找妈妈吧。 第二部分:寻找妈妈 1、看图,秋秋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的是谁? 师讲故事:秋秋第一个遇到的是长颈鹿太太,“噢,长劲鹿太太!”他大声说:“你身上的黄颜色跟我一样!你是我的妈妈吗?” ①师:秋秋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他是怎样跟长颈鹿太太打招呼的呢? 师:让我们学着秋秋的样子来跟长颈鹿太太大声打招呼吧! ②秋秋为什么会觉得长颈鹿太太是他的妈妈呢?让我们一起当秋秋问一问长颈鹿太太。 ③长劲鹿是他的妈妈吗?为什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叙事故事与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叙事故事与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叙事故事与教学随笔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阅读教学不但可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性情、培养优秀品德的作用.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我认为在教阅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论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论文 〔内容提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占主导地位,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聚集点,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忌直贵曲,宜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须有“度”;提问设计应“巧”;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这些环节都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以优化提问设计为切入点,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应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占主导地位,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提问设计。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积极探索,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极大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提问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学生不动脑是回答不下来的,但经过努力,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首尾相连,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不能信口开河。据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对于学生这种或那种回答怎么引导,怎么分析,怎么有意识训练学生能力等,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计,有所考虑。 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分析过程少。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如在教学《Christ mas Day》(Lesson 54-55 in Junior BOOKⅢ)一课时我们作了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①Is Christm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5th? ②Why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 stocking at the end of their b 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And if you're a child in England,what will you do that night? ③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on Christmas Eve?And can you imagine(想象)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阅读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读者阅读,学校的阅读教学活动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各种阅读教学方法连缀成各具特色的阅读教学过程。 一提高对话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教师的提问在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架起了一条通道。提问的作用在于: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起学生从事有一定难度的智力劳动的兴趣;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支架式”帮助,将学生个人的思考或集体的讨论引向深入。一般说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记忆性问题,二是发展性问题。记忆性问题只要求学生回忆、再现具体事实或信息,只回答“谁”、“是什么”、“对”、“不对”。发展性问题往往需要经由理解、比较、联想、想象、重组等心智活动。对事实做出推理、判断和评价,或者是把已有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问,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所提问题应当具有适当的难度; 2、所提问题应当有具体的针对性: 3、所提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4、对学生的应答应给与及时的反馈; 5、不要使学生处于连续的“被追问”状态。 二整体感悟法

整体感悟法的理论基础有三。首先,文本是言语和意义的统一整体。作者的言语形成过程就是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表露过程;文本的言和意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学生初读课文不可能只阅读语言,而不接存储内容。其次,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学生有能力直接把握和理解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内蕴,尽管这种把握和理解可能是初步的、表层的。再次,汉语文的特点具备了使读者进行整体认读和理解的优势。因为,汉文具有浓郁的人文性,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文章构成以意序为基础,意序组合的过程就是文章内容展开的过程。 为了指导学生及早地形成自觉的整体感悟的能力和习惯,提高整体感悟的水平,教师应保障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时间,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整体感悟的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全局 应当让学生明确了解文本是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在哪里写的,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写的,写的怎么样等等这一系列有关文本全局性的问题。 2、促成原始感悟 原始感悟指的是学生在初步熟悉读物的内容后,随之而产生的一种原始感觉。 3、形成阅读期待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范文的文体和语体知识形成阅读期待。

小学阅读教学论文浅谈小学阅读教学

谈小学阅读教案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案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案的第一要务。在教案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案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很多,在教案实践中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导语设疑 例如,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1课《鸟的天堂》,但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 此外,还可以利用追问、反诘、幽默等手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2.借助多媒体 如在执教《松坊溪的冬天》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组松坊溪的雪景图。学生一看到如此雪白晶莹的白雪世界,如此变化多端的溪石,不禁“哇”叫出声来。我顺势问道:“松坊溪的冬天,怎么样?想不想去走走,看看?”学生被这神秘的白雪世界迷住了,迫不急待地翻开课文读起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溪石的美,溪石的可爱,又单独出示溪石

的图片,让学生细细欣赏,再读句子时,溪石的特点已融进了学生向往的情怀,深情的赞美,随着声音流淌出来。 3.表演读、赛读 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 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此种方法适合于情节性较强的文章,如《小羊角辫》、《将相和》、《小珊迪》等。 赛读具有挑战性,可以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一般用于感情较浓、语言较美、需多次朗读的课文,也可以与表演读相结合。如男生读A部分,女生读B部分比,然后换过来比。 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还可以引读,配乐读等等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 二、把时间用在点子上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

阅读课做课教案设计

阅读课教案 Christmas bread 一、教学内容: 1.阅读内容: On Christmas Eve, the giant family is preparing their dinner. A piece of bread falls. A fox is looking for food in the forest. He finds some bread.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The poor family is preparing their dinner. A piece of bread falls on the ground. A dog is looking for food in the house. He finds the bread.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The dog takes the bread home. He drops some pieces of bread on the way. An ant is looking for food on the ground. He finds the bread.”Wow!Bread! We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He calls in other ants. Merry Christmas! 2.功能句型: A piece of bread falls (on the ground). He finds the bread. “Wow! Bread! I will have a nice Christmas dinner!” 3.词汇: 单词:giant prepare fall forest poor 词组:a piece of bread look for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在学习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文章中所提及的giant, prepare, fall,forest,poor五个单词,理解他们的含义,并学会单词prepare的现在 分词形式preparing. 2. 能通过图片、动作、表演等辅助手段,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3. 能根据录音、提示词、图片的帮助,利用文章中所学的语言对文章相关的五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篇、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活动总结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活动总结 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活动总结 我校开展"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活动以来,自我感觉有一定收获,现把自己的记录与心得写出,与各位同仁共勉,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快速高效阅读法的主要观点 快速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阅读领域的革命。它是以现代阅读学、心理学、脑科学、语言学等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开发人的左右脑智力为核心,以全面发掘和调动人的身心资源为主体,积极而富有创造性地快速吸收和处理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快速高效的阅读教学所产生的"效率意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快速高效阅读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阅读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快速高效阅读法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 长期以来,学生们用传统方式读书,水平停留在五十年代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将面临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人生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因此,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我们如果仍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发展,所以说,快速高效阅读教学的出现,顺时代,适人心。 三、快速高效阅读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快速高效阅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而成的,是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 1、充分利用学生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一类书籍,这类书籍有它自己的特色。首先,美丽生动的画面给了幼儿视觉上的刺激,增强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其次,它是利用一些图画的形式用浅显的故事来说明一些道理,使幼儿更容易接受。最后,这类书籍有图画有文字,甚至图画比文字占的比例还要大,更加适合幼儿的形象性思维。 怎样才能够把这种阅读方式真正做好呢?我从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选择优秀的绘本 首先,已经被全世界公认的绘本作为人生的第一本书,在刚刚兴起的今天,难免会有一些劣质的绘本掺杂进来,所以,在选择绘本时一定要以幼儿为本,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绘本。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观察事物更注重表面现象,所以更应该选择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画面更加生动、内容更为健康的绘本,比如,《好心的小蛇》《三只小猪盖房子》等就特别适合幼儿,千万不能良莠不分,随便找些绘本供幼儿阅读。其次,为幼儿选取绘本就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特点,故事一定是他们能容易接受的事,这样的绘本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他们才有兴趣去读去看。 二、进行有效的阅读 共享阅读绘本,选好了绘本以后,接下来就该阅读绘本了,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呢? 我认为,进行有效的阅读,需注意以下几点:(1)互换角色。不同的幼儿即使阅读同一本绘本,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感受,让他们扮演成故事中的角色,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猜想,发展后面的故事情节,让他们身临其境,想象最后的结尾,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能力。(2)分享快乐。①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换,让每一个幼儿都购买全部的绘本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所以为了让每一个幼儿既不用花很多钱又能读很多的绘本,就需要在幼儿之间进行绘本互换,让更多的幼儿阅读更多的优秀绘本;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换,教师把优秀的绘本推荐给幼儿,而幼儿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绘本推荐给教师,让教师推广给更多的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优秀绘本;③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共同走进幼儿的世界,一起分享幼儿的快乐。 三、绘本阅读中的提问 在阅读中,幼儿自己捋顺故事情节的能力很还不够,这时就需要教师用提问的形式去引导学生观察故事的发展,帮助幼儿对故事进行理解,需要教师合理地设计问题。 四、家园配合指导 除了教师之外,家长在培养幼儿阅读技能时也要发挥作用。 家长可以有效利用课余时间,以与教师不同的方式和身份自然亲切地诱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讲述时投注感情,让自己和幼儿一起在图文共赏中放松心情,获得快乐。读完绘本后,不要急功近利,像教大孩子一样,问他们“读完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严肃的问题,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和回味故事,等幼儿主动提出问题了,再去与他交流。 总之,在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幼儿思维的特点,又要从幼儿的认知角度出发去合理地设计问题。总之,绘本阅读非常适合幼儿阅读,通过绘本阅读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拓宽思维空间,使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喜欢阅读、主动阅读,在快乐中阅读,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2

阅读课教案设计模板

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鸭妈妈找蛋 单元目标: 相关链接: 教学建议: 教学时间:6课时 活动一:指导阅读2课时, 活动二:自由阅读2课时, 活动三:故事交流会2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小故事大道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 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对《鸭妈妈找蛋》的阅读指导,以点带面,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并从小故事中懂得道理。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对《鸭妈妈找蛋》的阅读指导,以点带面,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并从小故事中懂得道理。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对《鸭妈妈找蛋》的阅读指导,以点带面,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并从小故事中懂得道理。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教学准备:故事书《小故事大道理》,课件,VCD。 教学过程: 一、书目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想看吗? 2、展示图书:《小故事大道理》 3、读读书名,想想从书名中你知道了什么? 4、交流小结:我们读了这本书,可以使自己从一些小小的故事中,懂得一些做人做事

的大道理。 5、再读书名。 二、指导阅读《鸭妈妈找蛋》 1、出示题目《鸭妈妈找蛋》 借助拼音认真读读题目,边读边想,自己有什么疑问吗? 2、交流问题:(1)为什么找蛋?(2)到哪里找?怎么找的?(3)找到了吗? (4)懂得什么道理? 3、带着问题阅读故事: (1)出示阅读指南 1、借助拼音自读故事,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 2、边读边思考: (1)鸭妈妈为什么要找蛋? (2)鸭妈妈找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他们是怎么对话的? (3)鸭妈妈最后找到蛋了吗? (4)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自由阅读。 4、集体交流: 问题一:走到哪里生到哪里。 问题二:A、院子里鸡妈妈 院子外老山羊 回到家老黄牛 B、分角色指导朗读人物的对话。 问题三:没有找到,因为“今天,鸭妈妈还没有生过蛋呢!” 问题四:揭示“大道理” A:媒体出示。 B:指导朗读。 C:结合自己,说说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想想以后可以怎么做就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5、分角色表演。 (1)自由组合,分配角色,反复朗读。(注意人物的动作和语气) (2)集体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概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保证学生有书读、有时间读,并获得读书的真正效益,这对于新时期教育发展、核心素养教育落实有着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为基础前提,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展提供有效路径。 小学阅读活动的创设需要小学联合全校全体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创设阅读循环氛围,进而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热情,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提升师生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水平,强化阅读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使师生共同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基于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阅读活动,已经成为了当前时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必然途径。 一、小学阅读活动创设的必要性 阅读作为教学形式的一种,传统阅读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无法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必须对传统阅读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活动作为阅读教学开展的主要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阅读自主性,以活动参与的形式,对自身的语文知识进行拓展,加深自身的知识储备,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并在阅读活动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视野,对于学生文学赏析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阅读活动之中,经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我阅读需求,在阅读活动中,以阅读知识丰满课程教学知识,以课程教学知识,引导阅读活动,进而全面提升其语文学习质量。阅读活动的创设与开展使学校形成积极、稳定的学习氛围。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深度阅读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通过阅读活动有效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善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形成师生爱阅读的氛围,是阅读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为学校创造安静、安定的学校文化环境。 二、小学阅读活动存在问题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