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论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论

摘要: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和特点。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介绍了作者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提出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并对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

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学系四大基础课程之一,具有课程内容丰富,社会应用性强等特点。当今,有机化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人们的现代生活也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知识急剧膨胀、学科迅猛发展、社会需求骤增。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异常迅速,内容越来越多,这也使得高校有机化学在有限的学时与不断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既要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又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是日益重要、日趋紧迫的工作。如何缓解这一矛盾?积极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灵活多样的适合现代化进程需要的新的教学体系。

1加强对课程教材的建设

在人学学习中,学生阅读量最大的是教材,好的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精品教材要反映世界科学技

术、社会发展的水平,反映世界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同时适应我国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现状精品教材应采用“立体化”形式,即以纸介质教材为主体,配以音像、电子和网络形式教材,形成一个教学包,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因此,我们要重视教材建设,实施精品教材建设计划,通过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教师对所教课程的爱好与兴趣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多化学学科中,我最喜欢的正是有机化学这门课,所以各方而投入的精力都比较多,目的是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首先我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重点介绍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从占到今,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历史,也使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其次,在每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凡是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历史知名人物除了对其生平及主要成就介绍之外,还引导学生多查阅相关资料,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学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与生命现象及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从而理解并解决疑难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及质量的提高。

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充分、准确、高质量的教师备课过程是离不开的。教师在准备每一堂课内容时,都必须阅读大量的参考书来保证知识的准确度,同时从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全面理解和诠释每一个知识点,并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形成自己的一种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还应深入学习、研究该门学科的新知识及科技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并将这些新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教育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一同前进。前沿知识的扩充,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改革教学方法

3.1巧妙设疑引入新课

研究性学习方式中最注重的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动机。因此,新课的导人可以运用实验、故事、音像多媒体等手段和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创设情境,巧妙设疑,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引起“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讲授碳的正四面体结构时,首先提出两个问题:碳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两个电子,为什么碳为四价?电子激发后,最外层四个电子分别处在四个不同的轨道中,为什么甲烷分子中四个碳氢键是等同的,且以正四面体结构形式存在?从而引出杂化轨道理论概念,进而用现代共价键理论解释碳的正四面体结构。

3.2辨疑解难师导学动

针对学生在探究中提出的疑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或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同时还可运用实物模型、图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和生动的语言描绘进行形象化教学,想方设法架设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将看不见摸不到,微观

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形象的比喻,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积极讨论探究,诱导学生辨析疑难,以辩激思、以辩明理,使学生在辩疑解难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思,还要有所悟,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对映异构现象时,学生不理解,教师不仅利用了有机模型,而且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了动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积极讨论探究,何为手性药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手性药物,同时列举出许多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手性药物,理解了化合物的立体构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甩,加强了学生对立体化学的重视。

3.3释疑检验构建网络

在探究疑难、辩明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适时恰当的给予精讲评价,通过巩固练习检验教学效果。同时还

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将新知识纳人原有知识体系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共性,突出特征,找出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例如,物质的结构与其化学性质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其化学键的性质及官能团的性质可以推测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烷烃、苯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虽然都是取代反应,但由于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不同,导致不同的反应历程。即烷烃的共价键易均裂,发生自由基反应;苯的C—H键异裂,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烃的C—X键异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应用对比方法讲解上述反应,使其一目了然。而在讨论卤烃亲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机理及其活性的因素时,则尽可能采用科研中的实例来讨论烃基结构、亲核试剂、离去基团及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讨论梭酸衍生物水解反应活性时,列举醋类局麻药普鲁卡因与酸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的作用时间长短,以此说明酞胺比醋难以水解。

3.4生疑发展激励创新

研究性学习方式不是以得到某种结果为终结,要通过变式练习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去解决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努力创新。使他们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得到迁移、发展,而且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俗话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讲的就是越是有学问、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道理。在中外科学史上,流传着不少由于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别人不曾注意的细节、追问别人不曾怀疑的问题而引发有价值的科学发明的故事。正因为如此,研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

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4大量练习加深理解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应用于实践,只有使之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因此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而且,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学生们学习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知识了解世界、解释客观世界的一些现象、创新性地合成新的物质并不断开创其应用范围。而这些实际应用问题往往令学生们感到棘手。这是因为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多,而同学们课后复习时间少,内容掌握不熟练,应用不灵活。

实验虽能起到加强巩固理论知识的作用,但毕竟受到实验学时数和条件等客观情况限制,因此还需要通过其它措施来加强这方而的训练。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精选了大量实践题,通过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融会贯通。例如,在讲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时,为了加深学生们的理解、了解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请他们由苯合成4—硝基—1,2—二溴苯。通过逐步的引导思考,同学们提出了二条不同的合成路线。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最后确定了先溴化再硝化再溴化的路线是一条产率较高的合成路线。

为了实现目前“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更深刻、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应更多地融入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帮助

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更科学地看待世界并推动社会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开玉.有机化学教学如何面向新世纪—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重庆下商人学学报,20xx,21:199-202.

[2]贺可音.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117-118.

[3]唐善法.浅议有机化学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xx,5:78-79.

[4]刘军.下科有机化学教学新体系[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7:40-41.

[5]裴伟伟.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J].大学化学,1998,13:12-14.

[6]周勇.改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尝试[J].平原大学学报,20xx,20:26-27.

[2]釜克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24:1148-1149.

[3]费伟伟.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J].大学化学,1998,5:12-13.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指出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精讲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以及教学与生产实践及科研相结合等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有机化学是我校化工、应化、生物、环境、高材、轻化、纺织、非织造、医学等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学好有机化学对学生后继的专业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机化学内容丰富,理论性、系统性、应用性很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紧密相关,同时有机化学为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其发展异常迅速,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有限学时内如何为未来的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已经成为有机化学教学不断探索的课题。 1 有机化学理论课教学现状 有机化学现有的课程体系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学内容陈旧,缺少近代的新知识新理论,且与专业联系较少,教材与有机化学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课程之间重复脱节现象严重,相互之间衔接不紧,难以给学生一个完整全面的印象。此外,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再有,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内容死板,对学生的质量评估是只看分数,不看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弊端,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们采用的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缺乏创造力、高分低能。还有,相对而言国外化学教学多具有知识容量大、层次多、重基础的特点,教科书中除经典理论外,还有新知识介绍、交叉学科、前沿课题、甚至是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手段更是灵活多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思维活跃、创新能力高的学生脱颖而出。 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国内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地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探索,一些兄弟院校也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开展第二课堂和学术讲座等。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旨在大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相适应方法,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新举措,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适应社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 2 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精替代繁,以机理为主线精讲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内容繁多,而课时有限,要想做到既使学生学懂,易于接受,又不降低要求,让他们掌握新知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精选教学内容,分清

语文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语文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语文教育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高专院校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育来说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如果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力度,则能够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及综合型人才,足以见得实践教学对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语文教育专业教学经验,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文化教育领域,如今已经经历了不少于五次教育改革,使我国教育体系及制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利于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也是在多次教育改革中发展和成长着,如今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及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高的位置,成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实践型及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及机构,故高职高专院校内的专业均被人们所关注着,其中不乏有语文教育专业。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教育中进行实践教学,是提高语文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及效率的必经之路,所以本文先简单论述了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中展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后简要分析了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最后详细分析了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中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实践能力,在语文教育专业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还会使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培养;第二,能够有效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竞争力等。如今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领域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一个领域工作时需要同时掌握多个领域的工作技巧,这意味着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及岗位竞争力,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也不例外,所以对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是必要的,能够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岗位竞争力[1]。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0503442E(2-3) 学时/学分:64/2 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基础实践/必修课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课程目标: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又与相应的理论课—工程化学有紧密的联系。课程目标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运用它们指导实验。学会正确的使用常用的有机实验仪器,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掌握有机物的制备、提纯方法;并学会运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数据。 课程定位: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实验必修课,课程的教育内容是专业教育,隶属于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体系,定位于专业实践训练体系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后续课程: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知识培养目标 (1)电热套、恒温水浴锅、循环水泵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常用有机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 (3)蒸馏、回流、萃取、洗涤、过滤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查阅、记忆、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3.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通过分工协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初步具备化学工程师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有机化学实验》,曾玿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高占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李兆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查,成绩为五级分制,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成绩按照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出勤、组织纪律等)及实习报告综合考评给定。

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有机化学,它的实践性和社会应用性很强,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机化学作为高职院校化学专业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就目前而言,有机化学在材料化学、能源化学、制药工程、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均有所体现。有机化学在化学学科领域中最为活跃,发展也异常迅速,致使教材内容大幅度增加。对教师而言,在完成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然是势在必行。通过借鉴优秀同行的教学经验,再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一些尝试对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进。 标签: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一、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清晰,教学内容陈旧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体系不够清晰,过于庞杂,大部分是在简单地模仿理科化学课程体系,课程内各章节和知识点之间衔接不尽合理,一些地方知识体系严重脱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理念和概念上都偏老化,陈旧的知识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没有融入最新的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最新发展的概念和知识,不能适应新的科技发展需求。其次,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知识点重复,内容繁杂、条理不够清晰且理论性较强,关于实用性的设计和实验较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目前,绝大多数化学教师多采用单向传授知识的方法,缺乏事例、缺乏互动,教学方式单一刻板,学生的兴趣不高,面对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缺少兴奋点,理解层次浅,容易遗忘。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化学这种应用型学科,更应该注重通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只是注重理论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为沉闷,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少量的实验课也是较为简单的程序化展示、刻板的验证性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时间与资源设备、考核和评估、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践教学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师范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近几年来,许多师范院校加强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对实践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设施和经费投入不够,管理缺乏规范,监督与考评不得力,等等[1]。因此,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通过确立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目标,使师范生师能和师德并重,成为未来合格的德艺双修的中小学教师。其教学目标应体现在: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将所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拥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能力,并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才能得以更好地展现;通过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坚定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并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2]。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构建 1.专业技能训练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教具及课件制作等。二是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备课技能、制作多媒体课件技能、说课技能、讲课技能等。其中讲课技能又包括导入、讲解、活动设计与组织、组织教学、提问、板书等技能训练。三是教育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学生团队工作等技能训练。 2.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如军训、文体活动、读书或演讲比赛、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调查研究、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育科研能力训练 师范生通过在校的学习与实践必须具备两大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训练包括研究性作业、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发明创作等。 4.现代教育技术训练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师范生必须面对和掌握的实践知识之一,如网站或网页的制作、课件制作、对word、flash、power point、excel等的熟练操作和使用。 三、实践教学的多方位探索 (一)教学途径多方位探索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英文译名: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开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材料化学等工科相关专业 开课学期:3,4 学分:2 总学时:68学时讲课: 0学时实验:68学时 一、说明 【目的任务】 有机化学实验是是医药化工等工科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通过系统地、科学地安排各项实验项目,训练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印证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安排】 本课程为考查课,安排在第3,4学期完成,总学时数68学时。 二、学时分配

注:必开实验45学时,选开实验23学时。 三、课程内容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教育(3课时) 【实验目的】 1、学习做有机化学实验时要达到目的和实验要求; 2、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3、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方法; 4、熟悉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实验内容】 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教育; 2、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3、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认识和查验; 4、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二重结晶提纯法(3课时) 【实验目的】 1、学会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和过滤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折叠滤纸的方法。【实验内容】 1、抽滤和过滤装置的使用; 2、用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物(水重结晶苯甲酸)。 实验三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的校正(3课时)

师范教育 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师范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09年第5期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师范司司长管培俊做客人民网谈教师队伍建设(节选)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2007年的时候管司长就来过人民网做客,当时您曾经说过,全国30万教师学历不合格, 现在您认为这个数字目前是否有所改变? 管培俊:有改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截止到2008年底,学历不合格教师的数量由原来的50多万已经下降到24.3万。与此同时,高学历的教师在逐步地增加,根 据统计,到2008年底,具有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已经占到全部小学教师的71%,这个增长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具有 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现在已经占到半数以上,在高中教师当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也在逐步增加。教师学历的水平提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自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华东师范大学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国家政策,把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不仅通过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加强师范生的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学习,而且积极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基本体验 和基本技能。 一、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开展 2007年以来,我校在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 (一)构建“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007年5月,学校根据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提出的培养优秀教师未来教育家的培养目标,制定了新的师范生培养 方案。为凸显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构建“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把互为衔接的专题见习、课题研习和教育实习,循序渐进地贯穿在师范生四 年的专业学习中。 为把这一新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落到实处,华东师范大学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 为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的改革,整体推进“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实践体系的建设,学校建立了师范生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同学校教务处整体制定实践教学的实施计划和师范生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并负责指导、监督 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各院系相继建立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系主 任亲自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师范生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与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 2.探索师范生实践教学新机制 为落实“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实践体系的建设,在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上,华东师大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机制。

《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计划

泸西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化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教学简析 1、研究物质层面: 必修2中只学习了几个有限的有机化合物,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选修课程要丰富代表物的类型,增加新的物质——醛。其次,每一类有机物中,必修仅仅研究简单的代表物的性质,选修课程要丰富学生对一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类别。例如烃的教学,一定要能够举出多种烃的代表物的名称,以及其在自然、生活生产中就是否真实的存在,掌握其应用,再例如酸,必修仅仅学习乙醇性质,还应了解其她常见醇、酚以及其物理性质、用途以及一元醇的简单命名。 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分类、组成与存在的认识从代表物上升到类别。也就就是,不应该一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就奔着化学反应去,然后就拘泥于典型有机化合物身上。 2、从认识水平、能力与深度的层面。 对于同样一个反应,在必修阶段只就是感性的了解这个反应就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到了选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描述的阶段,而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进行分析与解释:基于官能团水平,学生需要了解在反应当中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能够实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仅能分析给定的事实,还应该对化学性质有预测性。对于给定的反应物能分析出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反应产生何种产物。 (3)明确结构信息:在预测反应的产物的基础上,能明确指出反应的部位,以及原子间结合方式,重组形式,应该基于官能团与化学键,要求学生了解官能团的内部结构。例如羟基的氢氧键就是能够断裂的,羟基也不就是孤立存在的,应该就是

连接在碳原子上的,而碳氧键就是可以断裂,进一步,还可能了解这个原子的成键环境。这样就要求建立化学键的认识,极性、饱与性等。 因此,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认识应上升到用官能团的结构及化学键变化来解释、预测反应水平。 3、从合成物质层面: 选修阶段要从碳骨架上官能团的转化来认识化学反应,这也就就是从转化与合成角度认识认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反应前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顺推,逆推。 二、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就是高考内容的重点选考部分。它就是为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应用,共设置了三个主题: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 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在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引导下,教学设计就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应达到的发展目标,整个体系由三个目标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与针对部分学生的)构成。体现了“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科学教育为大众”等教育理念;完善了课程目标的维度;实现了与课程结构的对应。了解化学课程的总目标体系,对教师合理、全面的设计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体现于教学目标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安排于高中二年级,就是在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必修2“有机物”的认识基础上拓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背景]浅谈转型发展背景下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转型发展背景下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而企业却找不到所需应用型人才。为缓解上述矛盾,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正式拉开了精英教育到应用教育的序幕。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是我校化学、化工、制药、食品及生工专业的一门平台课,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有机实验的一般操作技能及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方法,通过基础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准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及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普及教育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我校自升本以后,基础化学实验采用平台教学模式,分两学期开设无机、有机、分析及物理化学实验,其中有机实验课仅占19学时,课时偏少,学生还未适应、了解该实验模块便已经学完;其次,实验课的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及实验室的空闲时间协商安排,易出现时间冲突,也给教师心理上带来些不正规、不重视的想法。 1.2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传统,教学效果欠佳 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教学内容对于每个专业都是一致的,教师课上讲解、演示,学生再操作,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体现各专业的侧重点,也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再者,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让学生养成了报告照搬硬抄,操作照方抓药的不良习惯,学生很难体会到实验带来的乐趣及思考过后的成就感,因此消极对待实践课程。 1.3学生安全意识弱、应急能力低 有机实验常需接触易燃、易爆、有毒试剂,学生在实验前后没有安全、环保意识,也很少查阅试剂的理化参数,实验过程中取用试剂不规范、产品不回收且随意倒入水槽。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如着火、乳胶管破裂喷水、加热套接口处冒火花等问题便会陷入慌乱、尖叫中。 2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新方案 2.1整合教学内容,为各专业后续实验做好铺垫 作为平台实验课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各专业后续开设的实验内容,整合一套各专业均刚需的实验项目,注重实验思维模式的建立、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注意实验内容的衔接性。如熔沸点的测定及温度计的校正实验,采用提勒管测定固体物质的熔点,该实验对于各专业后续实验的开设意义并不大;蒸馏和分馏、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乙酸乙酯的制备则涉及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中专中职论 文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文/张新胜庞芬只 摘要:本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中职有机化学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与中职学校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密切校企协作,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医药产业一直是国家和苏州市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2013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医药产业已成为苏州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支撑。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为了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与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笔者在学院的领导下,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药剂专业技术,具有从事医药工程岗位工作的操作能力,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要求的技能型、操作型初级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课程改革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二是实验、实训条件与生产企业有一定差距,设备类型及先进性均需进一步完善。三是该专业师资不足,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失衡,青年教师中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较少,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有机化学专业课改措施 从2013年至今,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六点改进措施,力求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1.以“够用”为度,增加实用的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笔者学校根据课改“16字方针”(德育为先、因材施教、贴近企业、突出能力),在专业课程大纲、教学目标及专业课校本教材的选用上首先进行改革。专业课程大纲设置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广泛调研,使开设的课程能满足企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经过两年的摸索,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分为四大块:基础内容,专业相关内容,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内容,实验及实践内容。 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没有创新的教材,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会困难重重。传统教材有严重本科化的痕迹,对技校学生来说知识太难、太深,内容太多。学生拿着厚厚的教材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将学习内容更为实用作为目标。在实践中,通过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校本教材中精简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按照内容少而精、增加学生自主性的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在精、新、易懂上做文章。还以实施实验选修和设计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增加实践性课程,减少理论授课时间 实验室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笔者学校加大了对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硬件投入,使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教学计划上,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开放型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有机化学是高校生物、医学、化工等专业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而有机化学实验更是高校有机化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想在新课标要求下实现化学方面的全能素质人才培养,就要对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应用性”“绿色化学”为主旨,对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优化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标签:有机化学;优化改革;应用性 一、当前我国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现状 1.有机实验教学模式较为被动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通常都是教师在试验之前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药物试剂以及实验步骤进行系统的讲解,在进行稍微复杂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时,还要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提前预测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及过程仅限于硬性记忆和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2.有机化学实验创新教学的目标不清晰 当前,我国高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一直以创新为实验教学的改革目标,但高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却很少能够实现。究其原因,高校的有机化学实验任课教师对教学改革方案及发展方向理解得不够彻底,不能够真正认清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大多数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高校教育的课时量去教学,根本没有认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 3.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单一 受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限制,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设施都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实验环境无法得到保障。实验器械的单一也造成了学生的实验教学过程简单、机械,这就造成了学生篡改实验数据等现象的发生,使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部分形同虚设,无法客观地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量,难以实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 二、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探讨 1.优化传统有机化学实验内容 现阶段我国高校有机化学实验部分教学内容陈旧,基本与生产、生活相脱节,无法在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丧失了对实验进行科研的兴趣。高校的有机化学要想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首先,更新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田虎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年多来在教育学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科入手,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促进了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真分析学科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过去学科的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一,教师对各学科是在教学,但不够科学,方法陈旧。如识字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从音、形、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生字。其二,由于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知识不教,到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掌握和理解,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在数学学科中,如:元、角、分;时、分、秒;年、月、日等内容。教师上课只是走过场,糊弄糊弄学生。 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挑选出一批教学优秀、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青教师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回顾近几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新课程研究正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策略、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实践中研究和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初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操作细则。我们本着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去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和技能死方法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尝试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却出现了一些担忧的问题。为夸奖而夸奖、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我们提出必须用理性对待实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1)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向教师提出了课堂努力的三个阶段:

最新大学有机化学总结教学文案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试剂的分类与试剂的酸碱性 1、自由(游离)基引发剂在自由基反应中能够产生自由基的试剂叫自由基引发剂(free radical initiator),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叫链引发。如: Cl2、Br2是自由基引发剂,此外,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过硫酸铵等也是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少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就可引发反应,使反应进行下去。 2、亲电试剂简单地说,对电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就叫亲电试剂(electrophilic reagent)。亲电试剂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试剂或具有空的p轨道或d轨道,能够接受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H+、Cl+、Br+、RCH2+、CH3CO+、NO2+、+SO3H、SO 3、BF3、AlCl3等,都是亲电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接受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酸(Lewis acid),因此,路易斯酸就是亲电试剂或亲电试剂的催化剂。 3、亲核试剂对电子没有亲合力,但对带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叫亲核试剂(nucleophilic reagent)。亲核试剂一般是带负电荷的试剂或是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OH-、HS-、CN-、NH2-、RCH2-、RO-、RS-、PhO-、RCOO-、X-、H2O、ROH、ROR、NH3、RNH2等,都是亲核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给出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碱(Lewis base),因此,路易斯碱也是亲核试剂。 4、试剂的分类标准 在离子型反应中,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如:CH3ONa + CH3Br→CH3OCH3 + NaBr的反应中,Na+和+CH3是亲电试剂,而CH3O-和Br-是亲核试剂。这个反应究竟是亲反应还是亲核反应呢?一般规定,是以在反应是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试剂为判断标准。在上述反应中,是CH3O-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CH3O-是亲核试剂,因此该反应属于亲核反应,更具体地说是亲核取代反应。 二、反应类型 三、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如果一个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经过几步完成。则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反应活性中间体(active intermediate)。活性中间体能量高、性质活泼,是反应过程中经历的一种“短寿命”(远小于一秒)的中间产物,一般很难分离出来,只有比较稳定的才能在较低温下被分离出来或被仪器检测出来(如三苯甲烷自由基),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是真实存在的物种。 1、碳自由基(carbon free radical) 具有较高能量,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自由基。自由基碳原子是电中性的,通常是SP2杂化,呈平面构型。能使其稳定的因素是P-π共轭和σ-P共轭。 自由基稳定性的次序为: 在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加成和加成聚合反应中都经历自由基活性中间体。 2、正碳离子(carbocation) 具有较高能量,碳上带有一个正电荷的基团,叫正碳离子,又称碳正离子。正碳离子通常是SP2杂化,呈平面构型,P轨道是空的。能使其稳定的因素有(1)诱导效应的供电子作用;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分析了有机化学教学课现状及存在问题,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足、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等,对此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改进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标签:高校;有机化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制药工程等专业中特别重要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的学习不但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的提高,也是对后续化学专科课程准备的基础知识。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有机化学作为化学领域中的活跃部分,其发展十分迅速,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机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相互渗透,形成了新的分支。通过学习有机化学的相关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同时更有利于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本文针对于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技能。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一、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1、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化学课程中最难学习的是有机化学。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有机化学的内容繁多,学生学习跟不上;二是因为有机化学教学过程大都是教师按照教材编写程序讲授,缺少与学科发展趋势的有效结合,使得授课内容过于单一,知识面狭窄,缺少变化,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拓展学科视野。 2、教学手段单一 现代课堂教学出现两种鲜明的教学手段:年轻的教师大多都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组织教学,课程内容多教学速度快,很多时候PPT画面一闪而过,学生对知识很难记牢也容易疲倦。对于教师来说既要备课又要做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压力自然也会增加。而对于年长的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借助于板书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图像直观的感受力,很多教学内容都无法形象生动地为学生显示出来,导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还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3、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有机化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学习有机化学一定要做好实验,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最终更好地掌握其内容。同时,用实验来验证理论

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践训练? 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方成武 戴银 韩茹 谢冬梅 王键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合肥 230038) 摘 要 针对目前中药专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所下降的趋势,安徽中医学院修订中药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增加课程见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毕业实习模式,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通过一系列举措,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毕业实习;技能培养 目前,全国大多数的中医药院校培养的中药专业毕业生均为宽口径、适应面广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营销、使用和管理等环节的工作,从事的岗位大多为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以及药物研究所等部门。根据安徽中医学院已毕业的二十余届中药专业本科毕业生调查反馈信息分析,多数毕业生能胜任本职工作,尤以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届毕业生工作最为出色。但近年来,也有不少单位反映,自1990年代以后毕业的学生,其实践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技能有所下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近年来考入大学的学生年龄较小,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数没有经过社会生产实践的锻炼,同时学习的刻苦精神也不如以前的学生;二是由于近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教育经费和实验条件未能同步增长和发展,致使一些正常的实践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三是因为市场经济以后,原有的生产实习基地(例如制药厂)考虑到市场竞争因素以及G MP生产车间的实际要求,对学生的生产实习大多持不欢迎态度。 为了提高中药专业毕业生在不断发展的医药卫生行业中的竞争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院在加强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修订中药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中药专业学生对传统中药的“认、采、制、用”方面的实践知识匮乏状况,通过调研、论证,对中药专业四年的教学计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将《中药学》与《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时间进行对调[1]。对专业基础课(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以及专业课(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分别安排12周时间进行生产见习;增加毕业实习时间,将毕业实习时间由原来的第八学期开始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开始。 二、实行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11巩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药用植物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理论课结束之后,每年的5月中旬安排学生到黄山进行野外生产实习(自2003年开始,因教学时数的压缩,又将黄山野外实习的时间安排在每年7月份的暑假期间),以加强学生对药用植物原植物的鉴别能力以及生态意识和采制标本技术的培养。黄山具有东部海洋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山地小气候特点,终年温暖湿润,冬暖夏凉,药用资源极为丰富,仅药用植物就多达1700余种。因此每年《药用植物学》课程的黄山野外实习已成为学院中药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由于学校的大规模扩招,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解决经费紧张和实习时间减少的矛盾,学校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在校内建成了栽培有700多种常用药用植物的药植园以及收藏有7万多份植物蜡叶标本的标本中心。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药用植物学理论课时,既可观看蜡叶标本,又可到学校药植园见习,课程结束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大多数常见药用 — 1 3 — 药学教育2005年第21卷第5期 收稿日期:2005206202。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研究”,项目号:2005060。 作者简介:方成武(1961-),男,安徽舒城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从事中药资源与应用以及中药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有机化学实验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药学64学时) 一、教学目的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学院各专业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它是训练学生牢固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与分析、鉴定的方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并让学生及时掌握现代有机合成、分离、鉴定的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的重要环节。 二、适用专业 本实验课程适合于化学类专业学生。 三、教学要求 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 2. 正确记录,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3. 正确观测实验现象,提高分析判断、逻辑推理作出结论的能力。 4. 正确选择实验方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通过阅读文献及各种信息源,提高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开拓创新精神的能力。 四、教学环节 (一)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 1.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①安全基本知识 ②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干燥 ③标准玻璃磨口仪器的清洗和干燥 ④加热及热源的选择 ⑤冷却及冷却剂的选择

⑥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数据处理 ⑦手册、词典及有关化学文献的查询 ⑧有机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⑨有机化学实验的常用反应装置及应用(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分水器、索氏提取器、电动搅拌器、磁力搅拌器、气体吸收、无水操作等)。 2. 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的测定 ①熔点的测定:正确掌握毛细管熔点测定法和熔点测定仪的使用 ②微量法和常量法测定沸点 ③折光率的测定 ④旋光度测定及旋光仪使用 3.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及提纯 ①普通蒸馏 ②简单分离 ③水蒸气蒸馏 ④减压蒸馏 ⑤重结晶(水溶剂、有机溶剂、混合溶剂) ⑥升华 ⑦萃取和洗涤 ⑧干燥和干燥剂 ⑨色谱法(柱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 (二)应该了解的实验操作和技能 1. 使用近代物理仪器检测手段: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紫外光谱仪、测试样品的制备、处理及仪器的使用、并能解析图谱。 2. 分步重结晶、气体反应、高温反应、低温反应、无水无氧反应、旋光异构体的分析、电合成等实验技术。 3. 旋转蒸发仪的使用 (三)官能团性质实验作为开放和综合实验进行 实验内容和学时安排(64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