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作者研究了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对静置/好氧/缺氧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其中静置段代替了通常的厌氧段,实现脱氮除磷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特色。请考虑如下意见和建议。1.明确静置段和厌氧段的区别,虽然静置段不需要搅拌,节省能量,但可能引起传质速度慢,这样设置还有其他的理论和意义吗?2.静置阶段同样处于厌氧状态,存在大量的磷释放是正常的,如果单单把这一点作为创新尚需探讨,作者应该明确该流程的全面的优势和特点。另外作者如果能够比较厌氧搅拌条件下和静置条件下的释磷情况,则能够更好地说明该问题。3.作者提到“在BNR工艺中, 脱氮与除磷其实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不同的进水氨氮浓度会影响除磷效果.而后置缺氧工艺中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由于存在反硝化除磷,氨氮的浓度势必影响除磷,作者应该明确更详细的涵义,而且在SBR工艺中一般为后置缺氧段。 4.请解释好氧段为什么控制溶解氧浓度在较高水平(4~6 mg/L),这里的能量消耗可能远大于静置节省的能量。5.污泥絮体最好不要直接用絮凝体表示。

上面是另外一篇的审稿意见,原来有几个错别字

该论文研究了污水处理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脱氮除磷效果,分析了该工艺过程和传统的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脱氮除磷的区别,对于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建议修改后再审。主要建议如下:1. 一般来讲,在活性污泥法中多采用前置反硝化利用污水中的碳源,而在SBR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后置反硝化过程,或者由于生物膜系统的反硝化作用,也可以采用后置反硝化。作者在介绍里面应该不要将这些工艺混合,给读者误导。

2. 作者观察到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静置段有大量磷释放这是正常现象,静置段本身是一个厌氧段,最大的可能是物质传递变慢。作者采用1.8L的小反应器,污水和污泥的混合和物质的传递应该还比较有效,如果进一步放大反应器,静置段能否代替厌氧段,能否省略搅拌还不得而知。这些作者应该考虑到,并向读者说明。作者采用乙酸钠作为唯一碳源,可能也极大地简化了系统。

3. 对于PHA、PHB、PHV、PH2MV等,作者最好全部在第一次出现时给出中文名字。

4. 作者在反应过程中,得到R1和R2的脱磷效果类似,作者采用的是相同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实际上可能R2并不需要这么长的好氧阶段,可能正是这一原因使得后续R2存在磷的再次释放。

5. 作者的分析“由图3可知,好氧段内R1中亚硝酸盐积累量可达

6.31 mg/L,而R2亚硝酸盐积累量最多仅为2.40 mg/L,因而更多亚硝酸盐可能直接通过短程反硝化还原为氮气,而不必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再逐步还原为氮气。因此,R1同步硝化-反硝化更快。”似乎和实验数据矛盾,R2反应器亚硝酸盐积累量少,硝酸盐积累也少,应该是R2反应器有更多的硝态氮被还原,R2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更快。

6. 表4的数据表明R2出水的硝酸盐氮浓度更高,然而图3 中R2出水的硝酸盐氮浓度更低,相互矛盾。图4 关于总氮以其去除率的文字表述和图4矛盾,同样是R2的出水总氮浓度低于R1。因此R1并未表现出比R2更好的脱氮效果。

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许德超,陈洪波,李小明*,杨麒,曾恬静,罗冠,彭波,汪志龙,谢继慈

1.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2.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2

收稿日期:xxxx-xx-xx 修回日期:xxxx-xx-xx 录用日期:xxxx-xx-xx

摘要:以静置段代替传统厌氧段,采用后置缺氧方式,与传统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R2)对比,考察静置/好氧/缺氧SBR(R1)的生物脱氮除磷(BNR)性能。结果表明,R1长期运行中磷的去除率与R2相当,分别为92.4%和92.1%,而总氮(TN)去除率则较R2高,分别为83.5%和77.0%。R1静置段省却搅拌但仍起厌氧段作用,为好氧快速摄磷奠定基础。且R1缺氧段发生反硝化摄磷,从而使出水磷降至0.91 mg/L,去除率达92.4%。好氧段内R1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 51078128, 51278175)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1078128, 51278175)

作者简介:许德超(1988-), 男,E-mail:dechaoxu@https://www.360docs.net/doc/626206122.html,;*通讯作者(*责任作者), E-mail:xmli@https://www.360docs.net/doc/626206122.html, Biography Xu Dechao (1988-), male,E-mail:dechaoxu@https://www.360docs.net/doc/626206122.html,;*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xmli@https://www.360docs.net/doc/626206122.html,

(SND),贡献18.0%的TN去除量,而R2的SND脱氮量较少,仅为9.8%。R1和R2后置缺氧反硝化均以糖原驱动,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98,0.84 mg-N/(g-VSS·h),出水TN分别为6.62,9.21 mg/L。静置段代替传统厌氧段后,可获得更好的脱氮效果,且工艺更为简化。

关键词:静置段;后置缺氧;生物脱氮除磷(BNR);同步硝化-反硝化;糖原

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in a sequencing static/aerobic/anoxic batch reactor

XU Dechao, CHEN Hongbo, LI Xiaoming*, Y ANG Qi, ZENG Tianjing, LUO Guan, PENG Bo, WANG Zhilong, XIE Jici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2.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and Pollution Control, Ministry of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Abstract: With static phase as a substitute for conventional anaerobic stage and post-anoxic format,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R1) was employed via static/aerobic/anoxic configuration to investigate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BNR) performance of R1, compared to anaerobic/aerobic/anoxic SBR (R2).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omparable phosphorus (P)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R1 (92.4%) with comparison to R2 (92.1%). However, total nitrogen (TN) elimination efficiency of R1 (8

3.5%)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R2 (77.0%). Static phase of R1 still functioned as anaerobic phase without stirring,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rapid P uptake aerobically. Denitrifying P removal achieved effluent P of 0.91 mg/L, corresponding to 92.4% P removal rate.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was demonstrated in R1, obtaining 18.0% of TN elimination, much higher over that of R2 (9.8%). In the post-anoxic basins of R1 and R2 microorganisms utilized glycogen to drive denitrification, exhibiting denitrification rates (DNRs) of 0.98, 0.84 mg-N/(g-VSS·h) and 6.62, 9.21 mg/L of effluent TN ,respectively. Better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obtained in R1 than R2 with anaerobic phase replaced by static phase, and the configuration was further simplified.

Keywords: static phase; post-anoxic;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BNR);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glycogen

1引言(Introduction)

典型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2/O工艺),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艺(UTC工艺)及生物化学脱氮除磷工艺(BCFS工艺)(Smolders et al., 1995)。但这些工艺均是前置反硝化,即将缺氧段置于好氧段前。这种设置的优势是厌氧合成的内聚物聚羟基脂肪酸(PHA)等可直接进入缺氧段驱动反硝化而取得较好脱氮效果,但前置反硝化有其固有缺陷。根据生物脱氮理论,硝化段(好氧段)内氨氧化菌(AOBs)将氨盐氧化为亚硝酸盐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s)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反硝化段(缺氧段)内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还原为氮气(N2)(Zhou et al., 2011)。由于好氧段在缺氧段后,为实现反硝化,因而必须将混合液从好氧段回流至缺氧段。混合液回流会稀释进水有机质浓度;氧化态氮(NO-

)去除受制于混合液的回流速率,且完全脱氮不可能实现;混合液回流增加能量

x

消耗和工艺复杂度。因此,如何避免前置反硝化的缺陷成为研究者探索的问题。

缺氧段置于好氧段之后的后置缺氧反硝化方式,因省去了混合液回流而简化工艺流程,且能实现较好脱氮除磷而得到了大量研究。与前置反硝化相比,外碳源已在厌氧段或好氧段消耗,后置缺氧段反硝化菌以内碳源(糖原或PHA)为电子供体,以NO-

为电子受体驱动反硝化。Coats et al.(2011)和Winkler et al.

x

(2011)采用的后置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Bracklow et al.(2010)和V ocks et al.(2005)采用的连续流后置缺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均取得良好脱氮除磷效果。这些研究表明,后置缺氧段虽未外加碳源,微生物可利用胞内糖原或PHA驱动反硝化脱氮。此外,Xu et al.(2011)在后置缺氧反硝化的基础上将部分厌氧段混合液分配进缺氧段实现反硝化除磷,并在好氧段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这种改进虽然实现了反硝化除磷,但又增加了工艺复杂程度。后置反硝化的厌氧/好氧/缺氧SBR工艺解决了混合液回流的问题,但该工艺是否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根据传统生物强化除磷(EBPR)理论,EBPR通过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交替运行实现。这种条件为聚磷菌(PAOs)代谢生长提供选择性优势,使之能厌氧吸收挥发性脂肪酸(VFAs)合成为PHA,并好氧吸收磷酸盐(Coats et al., 2011)。PAOs厌氧吸收VFAs的能量来源于聚磷降解和糖原分解,而糖原分解为PHA合成提供还原力(Smolders et al., 1994)。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PAOs通过三羧酸循环(TCA)为自身生长、糖原储存、磷酸盐摄取和聚磷合成提供能量(Smolders et al., 1995)。EBPR系统中也存在聚糖菌(GAOs)。这种微生物除不能厌氧释磷和好氧摄磷外,其他代谢方式与PAOs相似,故能与PAOs形成竞争关系,影响除磷效果。因而,为达到聚磷菌释磷目的,活性污泥需经厌氧搅拌以充分接触污水中VFAs。聚磷菌通过聚磷分解供能吸收VFAs。但笔者研究厌氧/好氧/缺氧SBR工艺发现,进水后未厌氧搅拌而静置1 h然后直接曝气,静置期系统中仍可监测到磷酸盐大量释放,且曝气开始后磷酸盐仍能被快速过量吸收。同时,后置缺氧化段实现了反硝化脱氮,从而达到了脱氮除磷的目的。在未搅拌而静置阶段,虽未与

污水充分接触系统,活性污泥为什么能像传统厌氧段那样大量释磷?该阶段聚磷菌释磷与传统厌氧释磷有什么异同之处?由于并未搅拌静置段聚磷菌代谢方式会不会与传统厌氧段聚磷菌代谢方式有所不同?静置段的设置对好氧摄磷及缺氧反硝化脱氮影响有哪些影响?反硝化脱氮是不是也通过内聚物驱动,是通过糖原还是PHA或两者均有?若静置/好氧/缺氧SBR可达到与厌氧/好氧/缺氧SBR相当甚至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以静置段代替厌氧段而省却搅拌,将简化工艺并节省能量。这是在后置缺氧工艺上的进一步优化探索。众所周知,氮磷大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而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运行成本高。因而,这种探索对于简化工艺,节约成本,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值得更深入地研究分析。

因此,本文以乙酸钠为单一碳源,考察静置/好氧/缺氧SBR长期运行中脱氮除磷性能,并设置厌氧/好氧/缺氧SBR以进行对比。由于本研究以静置段替代传统厌氧段,因而首先必须探究静置段聚磷菌代谢机理,以论述静置段与传统厌氧段的异同点及静置段在静置/好氧/缺氧SBR的地位作用。考察两系统释磷、好氧摄磷、同步硝化-反硝化及缺氧反硝化异同点。分析静置段替代厌氧段对系统摄磷,硝化及反硝化有哪些影响,以深入研究静置/好氧/缺氧SBR的脱氮除磷性能。最后,根据脱氮除磷效果,对静置/好氧/缺氧SBR可否替代厌氧/好氧/缺氧SBR作初步判断,以期为后置缺氧工艺的研发与应用提供新思路。

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1试验装置与运行方法

试验在2个相同的SBR中进行,反应器有效体积为1.8 L。接种的活性污泥取自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起始活性污泥浓度约为4000 mg/L。R1运行方式如下:进水→静置(1 h)→曝气(2.5 h)→缺氧搅拌(3 h)→沉淀出水(0.5 h)→闲置(1 h);R2运行方式如下:进水→搅拌(1 h)→曝气(2.5 h)→缺氧搅拌(3 h)→沉淀出水(0.5 h)→闲置(1 h)。好氧采用鼓风曝气,曝气量控制为1.5 L/min。控制污泥停留时间为20 d,整个过程中不控制pH。

2.2污水水质

两反应器进水采用合成废水,进水成分及浓度一致。乙酸钠(10.88 mmol-C/L)为单一碳源。氨氮采-N/L)。溶解性正磷酸盐(SOP)采用磷酸二氢钾(12 mg-PO3-4-P/L)。此外,CaCl2用氯化铵(40 mg-NH+

4

及MgSO4浓度皆为5 mg/L。微量元素溶液为0.5 mL,其组分及浓度见Wang et al.(2008)。

2.3分析方法

PHA:气相色谱法(Wang et al.,2008);NO- 2-N: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

-N: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方法,2002);SOP: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2);NO-

3

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2);NH+ 4-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2);污泥中总磷(TP):NaOH熔融钼锑抗分光光度法(Wang et al., 2009);糖原(Glycogen):苯酚-硫酸法(Wang et al., 2009);废水总有机碳浓度(TOC):TOC测定仪(ShimadzuTOC-500,日本)。

3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静置段微生物代谢分析

由于静置段与传统厌氧段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异是否影响微生物代谢,进而影响生物强化除磷值得探讨。下面将从释磷、VFA摄取、糖原分解及PHA合成等方面分析。运行稳定阶段,R1和R2典型周期SOP、TOC、糖原和PHA(PHB+PHV+PH2MV)周期变化分别如图1所示。

S O P (m g /L )

T O C (m m o l -C /L ), P H B , P H V , P H 2M V , P H A , 糖原(m m o l -C /g V S S )

间(h)时a

S O P (m g /L )

b

T O C (m m o l -C /L ), P H B , P H V , P H 2M V , P H A , 糖原(m m o l -C /g V S S )

间(h)时图 1 R1(a )和R2(b )典型周期内SOP 、糖原和PHA 的变化(AN:厌氧段,ST:静置段,AE:好氧段,AX:缺氧段) Fig.1 V ariations of SOP, glycogen, PHA during a typical cycle (R1: a, R2: b. AN: anaerobic phase, ST: static phase, AE: aerobic

phase, AX: anoxic phase)

R2厌氧段迅速释磷,释磷量为74.34 mg/L ,释磷速率为24.11 mg-P/(g-VSS·h)。R1静置段释磷量相对较少,但仍有38.67 mg/L ,释磷速率为12.86 mg-P/(g-VSS·h)。Montil et al.(2005)和Manais et al.(1992)认为传统EBPR 工艺厌氧磷酸盐释放速率分别为5~30 mg-P/(g-VSS·h)和7~20 mg-P/(g-VSS·h)。虽然R1释磷量仅为R2一半,但与传统厌氧段释磷速率相比,R1静置段释磷速率在其变化范围内且偏高。这表明进水后虽未搅拌活性污泥,但R1中聚磷菌可较快分解聚磷以迅速吸收水中VFA ,故其静置释磷速率仍较高。可见,R1系统内虽无传统厌氧段,聚磷菌仍能优势生长。与R2厌氧段一致,R1静置段也会发生糖原分解及PHA 合成。R1厌氧段和R2静置段释磷量(P rel )、VFA 摄取量(VFA up )、PHA 合成量(PHA syn )及糖原降解量(Gly deg )之间的转化比例和PHA 各组分百分比与文献报道传统厌氧段的数据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R1静置段PHA 合成量、糖原分解量及释磷量在传统厌氧段的变化范围内,表明PAOs 静置段内的代谢方式与传统厌氧代谢相似。由表1可知,R1和R2的Gly deg /PHA syn 分别为0.65,0.60 mmol-C/mmol-C 。Arun et al.(1988)和Carvalho et al.(2007)认为该比例在0.28~0.36之间或更高时预示EBPR 运行成功。表1中试验均以乙酸钠为碳源。当P rel /VFA up 较小(0.15~0.45),而Gly deg /VFA up 较高(0.67~0.78)时,PHV 占PHA 比重(PHV/PHA )明显偏高(20.0~28.6%);相反,当P rel /VFA up 较高(0.48~0.96),而Gly deg /VFA up 较低(0.46~0.53)时,PHV 占PHA 比重(PHV/PHA )明显偏低(6~12%)。乙酸钠作为碳源被PAOs 吸收后,直接转化为乙酰-CoA ,后者将聚合成PHB 。但PAOs 能通过还原性三羧酸循环(TCA )+琥珀酸-丙酸途径生成丙酰-CoA ,进而与乙酰-CoA 合成PHV (Kortstee et al., 2000)。本研究中R1和R2 的P rel /VFA up 偏低,而Gly deg /VFA up 和PHV 占比偏高。某些聚磷菌可能更多地依赖糖原降解,而还原性TCA 可平衡源于糖酵解产生的还原力(Oehmen et al., 2010)。据此推断,聚磷菌更多依赖糖原降解提供能量,产生较多还原力,因而为了平衡还原力,PAOs 通过该途径合成较多的丙酰-CoA ,进而合成较多的PHV 。以上分析表明,静置段起厌氧段作用而省却了搅拌,聚磷菌能优势生长并快速释磷,为好氧迅速摄磷奠定基础。

表 1 传统厌氧段与静置段的化学计量数及PHA 组分百分比的比较(以乙酸钠为碳源)

Table 1 Comparisons of stoichiometries and percentages of PHB, PHV and PH2MV in PHA between the static period and

conventional anaerobic period (acetate as carbon source)

试验 Gly deg /VFA up (mmol-C/mmol

-C)

PHA syn /VFA up (mmol-C/mmol

-C)

P rel /VFA up (mmol-P/mmol

-C)

Gly deg /PHA syn (mmol-C/mmol

-C)

PHB/PHA (%) PHV/PHA (%) PH2MV/PHA

(%)

R1 0.77 1.18 0.37 0.65 70.6 28.1 1.3 R2

0.68 1.13 0.31 0.60 72.9 25.3 1.8 Pereira et al.(1996) 0.69 1.47 0.16 0.47 71.4 28.6 0 Liu et al.(1997) 0.78 1.47 0.45 0.53 75.8 20.0 <4.2 Winkler et al.(2011) 0.71 1.11 0.15 0.64 75.6 24.4 0 Smolders et al.(1994) 0.50 1.33 0.48~0.71 0.38 90 10 0 Lu et al.(2006) 0.46 1.26 0.62 0.37 94 6 0 Filipe et al.(2001) 0.53 1.30 0.57 0.41 88 12 0 Y agci et al.(2003)

0.48

1.24

0.96

0.39

89

9

2

3.2 R1和R2除磷性能比较

PAOs 在两系统好氧段均迅速吸收废水中的磷酸盐。R1,R2中SOP 分别从好氧段初46.67,82.34 mg/L 下降到好氧段末2.32, 0.93 mg/L 。其磷酸盐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5.90,9.53 mg-P/(g-VSS·h),R2高于R1。R2厌氧段聚磷菌释磷更充分,因而摄磷速度更快,好氧段末SOP 即在1 mg/L 以下;而R1静置段释磷较R2少,摄磷速度亦相对较慢。从好氧代谢看,与R2相同,随着磷的摄取R1好氧段发生PHA 降解与糖原补充,但R2的Gly syn /PHA o xi 较R1小(表2),其原因可能是在R2厌氧段释磷更多的情况下,R2中聚磷菌氧化PHA 所获能量较多地用于SOP 摄取及聚磷合成,而用于糖原补充则相对较少,故Gly syn /PHA o xi 较小。虽然R1好氧段末SOP 较高,为2.32 mg/L ,但随着反硝化进行,SOP 逐渐吸收,从而使SOP 在缺氧结束时降至0.91 mg/L 。因此推断,R1中存在反硝化聚磷菌(DPAOs ),以NO -

x 为电子受体摄取SOP (Xu et al., 2011)。反硝化摄磷速率为0.18 mg-P/(g-VSS·h)。脱氮的同时使SOP 浓度进一步降低,与R2达到相当的除磷效果。R1和R2长期运行过程中除磷效果见图2。由图2可知,R1和R2长期运行过程中,除磷效果

稳定良好,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0.91和0.93 mg/L ,平均去除率为分别为92.4%和92.1%。与设厌氧段的R2相比,设静置段的R1具有相当的除磷效果。这表明与厌氧/好氧/缺氧SBR 相比,静置/好氧/缺氧SBR 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取得与之相当的良好除磷效果。

出水S O P (m g /L )

间(d)S O P 去除率(%)

运行时图2 R1和R2长期运行的除磷效果 Fig.2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ies in R2 and R1 over long-term operation

表2好氧段和后置缺氧段微生物代谢

Table 2 Aerobic and post-denitrification metabolic transformation

运行时段 参数 单位

试验

R1

R2 Coats [1]等 Winkler [6]等

好氧段

Gly syn

mmol-C/g-VSS

1.88

2.29

0.67

-

PHA oxi mmol-C/g-VSS 1.66 2.76 0.42 - Gly syn /PHA oxi

mmol-C/mmol-C 1.17 0.83 1.60 - 缺氧段

NO -

x -N red mg-N/g-VSS 3.31 2.85 1.80 0.32 Gly req mmol-C/g-VSS 0.27 0.23 0.16 0.03 Gly uti mmol-C/g-VSS

0.90 0.75 0.55 0.17 Gly req /Gly uti

%

30.4

31.2

29.3

17.0

注: Gly syn 和PHA oxi 分别表示好氧段糖原合成和PHA 氧化量;NO -

x -N red 、Gly req 及Gly uti 分别表示缺氧段 NO -

x 还原量、相应理论糖原量及 实际糖原消耗量

3.3 R1和R2脱氮性能比较

图3为R1和R2典型周期内NH + 4-N 、NO - 2-N 和NO -

3-N 的变化情况。

N H +

4-N , N O 3-

-N (m g /L )

间(h)时 N O 2-

-N (m g /L )

a

N H +

4-N , N O -3-N (m g /L )

N O 2-

-N (m g /L )

b

时间(h)

图 3 R1(a )和R2(b )典型周期内NH + 4

-N 、NO - 2

-N 和NO - 3

-N 的变化 Fig.3 V ariations of NH + 4-N, NO - 2-N and NO -

3-N during a typical cycle (R1: a, R2: b)

由图3可知,好氧段内两系统中的氨氮几乎被完全氧化,至好氧段末R1和R2中氨氮浓度分别为0.27,0.19 mg/L ,去除率分别为99.3%和99.5%。氨氮被氧化成硝氮或亚硝氮,但由图3可知,好氧段氨氮减少量与NO -

x 生成量差距较大,因此,可考虑好氧段是否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好氧段氨氮主要有三个去向:氧化成NO -

x ,同步硝化-反硝化为N 2及细胞同化为生物氮。生物氮可以细胞分子式 C 5H 7NO 2计算(N 占比12%)(Bruce et al., 2001)。 因反应器中总生物量处于平衡状态,则每个周期排放的污泥量应相当于该周期新增的生物量。每周期混合液排放量为30 mL ,再由MLVSS 和生物氮占比可计算每周期同化生物氮量。同步反硝化脱氮量(SDN )由被氧化的氨氮扣除生成的NO -

x 和同化的生物氮而得。经计算,R1和R2同步反硝化脱氮量为4.84,2.62 mg/L ,分别占进水总氮的18.0%,9.8% (见表3)。好氧段发生同步反硝化原因可能是活性污泥絮凝体从表面到内核,氧的分布并不均匀。外层为好氧区,进行硝化反应;内层为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Satoh et al.(2003)发现硝化和反硝化能在絮凝体的不同区域同时进行。此外,也有可能存在好氧反硝化菌(Kim et al., 2005)。虽然进水氨氮浓度相同,但R1同步反硝化脱氮量比R2多,可能由于R1中氨氧化菌(AOBs )相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s )更多,从而亚硝酸积累量更多。由图3可知,好氧段内R1中亚硝酸盐积累量可达6.31 mg/L ,而R2亚硝酸盐积累量最多仅为2.40 mg/L ,因而更多亚硝酸盐可能直接通过短程反硝化还原为氮气,而不必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再逐步还原为氮气。因此,R1同步硝化-反硝化更快。

R2外碳源在厌氧段已完全消耗,而R1外碳源静置段结束时虽有剩余,但曝气后则立即吸收,即R1和R2缺氧段已无外碳源。由图1和图3分析,R1和R2缺氧段内NO -

x 逐渐下降,且此时PHA 保持平稳并未下降,而糖原则逐渐下降,因此可推断,R1和R2在缺氧段发生了以NO -

x 为电子受体,以胞内糖原为电子供体的后置反硝化反应,这与Coats et al.(2011)和Winkler et al.(2011)报道一致。微生物内源性衰解驱动反硝化速率为0.2~0.6 mg-N/(g-VSS·h)(Kujawa et al., 1999)。R1和R2后置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98和0.84 mg-N/(g-VSS·h)。Coats et al.(2011)和Winkler et al.(2011)测得后置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67~0.88和0.31~0.95mg-N/(g-VSS·h)(20℃校正,校正公式见V ocks et al.(2005))。可见,R1和R2后置反硝化速

率高于微生物内源性衰解反硝化速率,而与文献报道的后置反硝化速率相当。每还原一定量硝氮则需相应

一定量糖原。2.86 mg-COD/mg-NO - 3-N 表示每还原1 mg NO -

3理论上需2.86 mg COD

(Winkler et al., 2011)。据此计算,每还原1 mg NO -

2-N 则需1.14 mg COD 。为更好探讨糖原驱动后置反硝化脱氮,统计硝氮与糖原之间的定量关系数据见表2。从表2可见,R1和R2缺氧还原硝氮理论所需糖原分别占缺氧实际消耗糖原的30.4%和31.2%,与Coats et al.(2011)研究结果相当,而较Winkler et al.(2011)研究结果高。缺氧段不到一半糖原用于硝氮还原,剩余糖原可能通过糖酵解为微生物供能以维持生长。R1缺氧消耗糖原较R2多,其硝氮还原量亦较多(见表2)。R1反硝化速率高于R2,可能就是由于R1缺氧段分解的糖原量(0.90 mmol-C/g-VSS )较R2分解的(0.75 mmol-C/g-VSS )多(见表2)。至于为何R1缺氧糖原分解量较R2多,其原因可能是R2好氧段氧化PHA 所获能量更多地用于SOP 摄取及储存,用于糖原补充则相对较少,从而导致缺氧段糖原分解较少。由表 2知,R1中Gly syn /PHA oxi 较R2小。R1和R2缺氧段反硝化速率(DNR )如表4所示。

表 3 R1,R2好氧段同步硝化-反硝化

Table 3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aerobic phases of R1, R2

反应器 MLVSS (mg/L) 氮平衡分析 (mg/L)

SND/TN (%) NH + 4-N

氧化量

NO -

x 生成量 生物氮量 SND (N 2) R1 3007 26.81 16.01 6.01 4.84 18.0 R2

3083

26.72

17.93

6.17

2.62

9.8

表 4 R1,R2缺氧段反硝化速率

Table 4 Denitrification rates in anoxic stages of R1, R2

试验 出水SOP (mg/L) 出水氮浓度 (mg/L)

后置DNR 20 (mg-N/(g-VSS·h))

SOP 去除率

(%)

NH +

4-N 去除率

(%)

TN 去除率(%) NH + 4-N

NO - 2-N

NO - 3-N

R1 0.91 0.57 0 6.05 0.98 92.4 99.3 83.5 R2

0.93

0.54

8.67

0.84

92.1

99.5

77.0

综合对比R1和R2好氧段和缺氧段脱氮性能发现,设置静置段的R1比设置厌氧段的R2有更高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量和反硝化速率,故在氨氮氧化量几乎相同情况下,R1硝氮出水浓度较R2低(见表4)。因而具有更好的脱氮效果。R1和R2长期运行过程中脱氮效果见图4。由图4可知,长期运行过程中R1和

R2脱氮效果稳定,平均出水TN 分别为6.62和9.21 mg/L ,平均脱氮率分别为83.5%和77.0%。可见,R1脱氮效果好于R2。

运行时出水T N (m g /L )

间(d)T N 去除率(%)

图 4 R1和R2长期运行的脱氮效果

Fig.4 TN removal efficiencies in R2 and R1 over long-term operation

4 结论(Conclusions )

1)静置段可起厌氧段作用,为生物强化除磷奠定基础;

2)静置/好氧/缺氧SBR 的 SOP 和TN 去除率分别为92.4%和83.5%。厌氧/好氧/缺氧SBR 的SOP 和TN 去除率分别为92.1%和77.0%;

3)以静置段代替厌氧段的静置/好氧/缺氧SBR 可达相当的除磷效果,而脱氮效果则更好。该设置在

避免污泥回流的基础上省却厌氧搅拌而简化工艺,降低了处理成本。

责任作者简介:李小明*(1966-),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物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E-mail: xmli@https://www.360docs.net/doc/626206122.htm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Arun V , Mino T , Matsuo T . 1988.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acetate uptake mediated by carbohydrate consumption in excess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s[J]. Water Research, 22: 565-570

Bracklow U , Drews A , Gnirss R , et al. 2010. In?uence of sludge loadings and types of substrates on nutrients removal in MBRs[J].

Desalination, 250: 734-739

Bruce E R , Perry L M .2001.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

Carvalho G , Lemos P C , Oehmen A , et al. 2007.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Linking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with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J]. Water Research, 41: 4383-4396

Coats E R , Mockos A , Loge F J . 2011. Post-anoxic denitri?cation driven by PHA and glycogen within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2: 1019-1027

Filipe C D M , Daigger G T , Grady C P L . 2001. Stoichiometry and kinetics of acetate uptake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by an enriched culture of phosphorus-accumulating organisms at different pHs[J].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76: 32-43

Kim J K , Park K J , Cho K S . 2005. Aerobic nitri?cation-denitri?cation by heterotrophic Bacillus strain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6: 1897-1906

Kortstee G J J , Appeldoorn K J , Bonting C F C , et al. 2000.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biochemistry and ecology of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J]. Biochemistry (Moscow), 65: 332-340

Kujawa K , Klapwijk B . 1999. A method to estimate denitri?cation potential for predenitri?cation systems using NUR batch test[J]. Water Research, 33: 2291-2300

Liu W T , Nakamura K , Matsuo T , et al. 1997. Internal energy-based competition between polyphosphate- and glycogen-accumulating bacteria i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reactors-effect of P/C feeding ratio[J]. Water Research, 31: 1430-1438

Lu H , Oehmen A , Virdis B , et al. 2006. Obtaining highly enriched cultures of 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phosphatis through alternating carbon sources[J]. Water Research, 40: 3838-3848

Mamais D , Jenkins D . 1992. The effects of MCRT and temperature on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 955-965

Monti1 A , Hall E R , van Loosdrecht M C M . 2005. Kinetics of phosphorus release and uptake in a membrane-assist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33: 889-908

Oehmen A , Carvalho G , Lopez-V azquez C M , et al. 2010. Incorporating microbial ecology into the metabolic modeling of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and 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s[J]. Water Research, 44: 4992-5004

Pereira H , Lemas P C , Reis M A M , et al. 1996. Model for carbon metabolism i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es based on in vivo C-NMR labelling experiments[J]. Water Research, 30: 2128-2138

Satoh H , Nakamura Y , Ono H , et al. 2003. Effect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nitri?cation and denitri?c ation in single activated sludge ?ocs[J].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83: 604-607

Smolders G J F , V andermeij J , van Loosdrecht M C M , et al. 1994. Model of the anaerobic metabolism of the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stoichiometry and pH in?u ence[J].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43: 461-470

Smolders G J F , van der Meij J , van Loosdrecht M C M , et al.1995. A structured metabolic model f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stoichiometry and kinetics of the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J].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47: 277-287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200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ditorial board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 2002.

Water and wastewater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V ocks M , Adama C , Lesjean B , et al. 2005. Enhanced post-denitri?cation without addition of an external carbon source in membrane bioreactors[J]. Water Research, 39: 3360-3368

Wang D B , Li X M , Y ang Q , et al. 2008.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ith single-stage oxic proces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9: 5466-5473

Wang D B , Li X M , Y ang Q , et al. 2009. The probable metabolic relation between phosphate uptake and energy storages formations under single-stage oxic conditio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4005-4011

Winkler M , Coats E R , Brinkman C K . 2011. Advancing post-anoxic denitri?cation for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J]. Water Research, 45: 6119-6130

Xu X Y , Liu G , Zhu L , et al.2011. Enhanced denitrifying phosphorous removal in a novel anaerobic/aerobic/anoxic(AOA) process with the diversion of internal carbon source[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2: 10340-10345

Yagci N , Artan N , Cokg ?r E U , et al. 2003. Metabolic model for acetate uptake by a mixed culture of phosphate- and glycogen-accumulating organisms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J]. 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84: 359-373

Zhou Y , Oehmen A , Lim M , Vadivelu V , et al. 2011. The role of nitrite and free nitrous acid (FNA)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J]. Water Research, 45: 4672-4682

污水处理工艺中如何进行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工艺中如何进行脱氮除磷? 氮、磷的主要危害:一是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影响水源水质,增加给水处理成本;三是对人和生物有一定的毒害。 生物脱氮分为三步: 1、氨化作用,即水中的有机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 2、硝化作用,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酸钠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为防止生长缓慢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从活性污泥系统中流失, 要求很长的污泥龄。 3、反硝化作用, 即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这一步速率也比较快, 但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 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 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 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 生物除磷原理 所谓生物除磷, 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而在好氧条件下, 能够过量地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菌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细菌的压抑放磷、过渡积累和奢量吸收。 首先将活性污泥处于短时间的厌氧状态时,储磷菌把储存的聚磷酸盐进行分解,提供能量,并 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释放磷( 聚磷酸盐水解为正磷酸盐) ,使污水中BOD 下降,磷含量升高。然后在好氧阶段,微生物利用被氧化分解所获得的能量,大量吸收在厌氧阶段释放的磷和原污水中的磷,完成磷的过渡积累和最后的奢量吸收,在细胞体内合成聚磷酸盐而储存起来,从而达到去除BOD 和磷的目的。 脱氮除磷工艺 1、传统A2/O 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原污水的碳源物质(BOD)首先进入厌氧池聚磷菌优先利用污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成为优势菌种,为除磷创造了条件,然后污水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其它可利用的碳源将回流到缺氧池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排入到大气中, 达到脱氮的目的。 2、氧化沟工艺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形式,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很快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有Passveer单沟型、Orbal同心圆型、Carrousel循环折流型、D型双沟式和T型三沟式等。传统Passveer单沟型和Carrousel型氧化沟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但是在Carrousel氧化沟前增设厌氧池,在沟体内通过曝气装置的合理设置形成缺氧区和好氧区,形成改良型氧化沟,便具备生物脱氮除磷功能。 3、SBR 法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降解有机物,属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范围,主要是好氧活性污泥,回流到反应池前部的污泥吸附区,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得以反硝化在充分条件下可大量吸附进水中的有机物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随着对脱氮除磷机理的深入探究,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及其可行性, 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思路。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污水脱氮除磷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污水处理已不仅限于满足排放标准,更要考虑污水的资源化和能源化的问题,必须朝着最小的COD 氧化、最低的氮磷排放量、最少的剩余污泥排放等可持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方向发展。而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发展,能使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得到更大的发展。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BOD5和SS,但不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如果含氮、磷较多的污水排放到湖泊或海湾等相对封闭的水体,则会产生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水质恶化或湖泊退化,影响其使用功能。因此,在对污水中的BOD5和SS进行有效去除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考虑污水的脱氮除磷。其中A-A-O(厌氧-缺氧-好氧)为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一种。 一、工艺原理及过程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活性污泥工艺,在进行去除BOD、COD、SS的同时可生物脱氮除磷。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污水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去除。以上三类细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实际上以反硝化细菌为主。污水进入曝气池以后,随着聚磷菌的吸收、反硝化菌的利用及好氧段的好氧生物分解,BOD5浓度逐渐降低。在厌氧段,由于聚磷菌释放磷,TP浓度逐渐升高,至缺氧段升至最高。在缺氧段,一般认为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释放磷,TP保持稳定。在好氧段,由于聚磷菌的吸收,TP迅速降低。在厌氧段和缺氧段,NH3-N浓度稳中有降,至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H3-N逐渐降低。在缺氧段,由于内回流带入大量NO3-N,NO3-N瞬间升高,但随着反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迅速降低。在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逐渐升高。 二、A-A-O脱氮除磷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控制 A-A-O生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如能有效地脱氮或除磷,一般也能同时高效地去除BOD5。但除磷和脱氮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具体体现的某些参数上,使这些参数只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内,这也是A-A-O系统工艺系统控制较复杂的主要原因。 1.F/M和SRT。完全生物硝化,是高效生物脱氮的前提。因而,F/M(污泥负荷)越低,SRT(污泥龄)越高。脱氮效率越高,而生物除磷则要求高F/M低SRT。A-A-O生物脱氮除磷是运行较灵活的一种工艺,可以以脱氮为重点,也可以以除磷为重点,当然也可以二者兼顾。如果既要求一定的脱氮效果,也要求一定的除磷效果,F/M一般应控制在0.1-0.18㎏ BOD5/(kgMLVSS·d),SRT一般应控制在8-15d。

如何提高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如何提高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1.A2O池的检测与控制参数的确定 A2O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处理污水效果与DO、内回流比r、外回流比R、泥龄SRT、污水温度及PH值等有关。一般厌氧池DO在0.2mg/l以下,缺氧池DO在0.5mg/l以下,而好氧池DO在2.0mg/l以上;污泥混合液的PH值大于7;SRT为8-15天。 然而A2O生物除磷脱氮过程,本质上是一系列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A2O生物池各段混合液中的ORP(氧化还原值)能够综合地反应生物池中各参数的变化。混合液中的DO越高,ORP值也越高;而当存在磷酸根离子和游离的磷时,ORP则随磷酸根离子和游离的浓度升高而降低。一般A-A-O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处理过程中,厌氧段的ORP应小于-250mV,缺氧段控制在-100mV左右,好氧段控制在40mV以上。 如厌氧段ORP升高,表明DO值过大,可能与回流比过大带入更多的氧及回流污泥中带入太多的氮有关,还与搅拌强度太大产生空气复氧有关。 如缺氧段ORP升高,表明DO值过大,可能与回流比过大带入更多的氧有关,另外还与搅拌强度太大产生空气复氧有关。 根据以上说明的A2O池中各参数变化对污水除磷脱氮处理工艺的影响,合理选择检测仪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一般A2O工艺中需要检测的数据为: 进水:进水量Q COD COD5 PH T A2O池厌氧段:溶解氧DO 氧化还原值ORP A2O池缺氧段:溶解氧DO 氧化还原值ORP A2O池好氧段:溶解氧DO 氧化还原值MLSS 出水:COD BOD5 根据以上推荐的典型仪表配置与工艺控制特点,我们提出以ORP和DO为主要控制参数,来对曝气系统、内回流系统、外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放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良好的除磷脱氮效果,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BOD5,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使整个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 2.A2O污水处理工艺过程控制方法 A2O污水处理工艺A2O池传统的控制是:DO值的PID调节(进气量)、MLSS的PID调节(回流比)均为对单一参数的单一对象控制。然而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滞后量非常大的过程,影响过程的参数也很多,不可能依据某一具体参数来实现整个过程的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池的曝气系统控制、污流回流系统控制都是极其复杂的控制过程。采用独立的单一的闭环控制很难达到控制要求。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在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大量的运行数据,这就为控制过程的查表运算,实现模糊控制带来了可能。 (1) 曝气系统自动化控制 根据季节、进水水质、进水水温、进水水量、好氧池DO、出水COD、BOD5、NH3-N 、TOP、TKN、SS等情况不同,分别确定不同的供气量,即确定空气调节阀的开度和鼓风机的开启台数及其转速。自动对工艺过程控制进行自动修整,实现模糊控制。 A2/O工艺是将厌/好氧除磷系统和缺氧/好氧脱氮系统相结合而成,是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础工艺,可同时去除水中的BOD、氮和磷。 工艺为:原水与从沉淀池回流的污泥首先进入厌氧池,在此污泥中的聚磷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溶解态有机物进行厌氧释磷;然后与好氧末端回流的混合液一起进入缺氧池,在此污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1 引言 氮和磷是生物的重要营养源,随着化肥、洗涤剂和农药普遍使用,天然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并产生毒素,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然而, 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于有机物的去除,污(废)水一级处理只是除去水中的沙砾及悬浮固体;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生活污水经生物 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机物被去除。同时产生N NH -3、N NO --3和- 34PO 和-24 SO ,其中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细胞,通过排泥得到去除;二级生物处理则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5BOD 和SS , 但对N 、P 等营养物只能去除10%~ 20% , 其结果远不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 适于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的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2.1 生物脱氮机理 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 态氮,即,将3NH 转化为N NO --2和N NO --3。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 化为氮气,即,将N NO -- 2(经反亚硝化)和N NO --3(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1]。 ○ 1硝化——短程硝化:O H HNO O NH 22235.1+→+ 硝化——全程硝化(亚硝化+硝化):O H HNO O NH 22235.1+???→?+亚硝酸菌 3225.0HNO HNO O ??→?+硝酸菌 ○ 2反硝化——反硝化脱氮:O H H CO N OH CH CH HNO 2222333][222+++→+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O H N HNO NH 22232+→+ ][35.122233H O H N HNO NH ++→+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生物脱氮原理 (碳源) (碳源)图1 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图2 A2/O工艺流程

水体中氮的存在形态 生物脱氮原理 1、氨化作用 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氮的过程,常称为氨化作用。 有机氮 氨氮 2、硝化作用 以A 2/O 工艺为例,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好氧反应器中,污水中的氨氮NH 4+-N 在亚硝酸 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氮NO 2--N ,亚硝酸氮NO 2--N 在硝酸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NO 3 --N 。(见图 1左边)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统称为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 3、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缺氧反应器中,好氧反应器中生成的硝酸氮NO 3--N 和亚硝酸氮NO 2--N 通过内循环回流到缺氧池中,在有一定碳源的条件下,由反硝化细菌先将硝酸氮NO 3--N 转化为亚硝酸氮NO 2--N ,亚硝酸氮再进一步转化为氮气N 2,水体中的氮从化合物转化为氮气进入到空气中,才能最终将污水中TN 降低。(见图1右边) 反硝化细菌是异养兼性缺氧型微生物,其反应需要在缺氧环境中才能进行。 氨化菌

生物除磷原理 磷在自然界以2 种状态存在:可溶态(正磷酸盐PO43-)或颗粒态(多聚磷酸盐)。 所谓除磷就是把水中溶解性磷转化为颗粒性磷,达到磷水分离。 厌氧释磷 污水在生物处理中,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为了自身的生长便释放出其细胞中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自身生长所需的所需的能量,称该过程为磷的释放。 好氧吸磷 进入好氧环境后,聚磷菌活力得到充分恢复,在充分利用基质的同时,从废水中摄取大量溶解态的正磷酸盐,从而完成聚磷的过程。 富含磷的污泥通过剩余污泥外排的方式最终使磷得到去除。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述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简述 摘要:本文对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常用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物脱氮除磷,氧化沟A/A/O生物处理工艺,SBR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denitrific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dephosphorization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common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re briefly described. Keywords: biological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the oxidation ditch A/A/O biolog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SBR method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处理机理及形式如下: 1.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1.1生物脱氮 生物脱氮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化过程来完成的。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经异养性氨化细菌作用分解为NH3-N,然后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O3—-N)的过程称为硝化过程。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在氢供给体充分的条件下,将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O3—-N)还原成N2排入空气中,同时有机物分解的过程称为反硝化过程。 1.2生物除磷 生物除磷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磷,在好氧条件下过量吸磷的原理来进行的。 1.3同时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设计要素 从生物脱氮除磷原理看出,两者要求的有些方面是相互制约的。要正常发挥脱氮除磷系统效率,详细分析进水水质是十分必要的: 进水BOD5浓度:不宜低于150mg/L。

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设计计算

A 2O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设计计算 A-A-O 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缺氧池容积(D V )和好氧池容积(O V )的设计计算与AO 法一致。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1.设计水量的计算 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Q K Q ?= 式中: Q ——设计水量,m 3/d ; Q ——日平均水量,m 3/d ; K ——变化系数; 2. 确定设计污泥龄C θ 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 e e 0-)S -.05(S 0-N N N O = 式中: N ——进水总氮浓度,mg/L ; 0S ——进水BOD 值【1】,mg/L ; e S ——出水BOD 值,mg/L ; e N ——出水总氮浓度,mg/L ; 反硝化速率计算 S N K O de = 计算出de K 值后查表1选取相应的V V D /值,再查表2取得C θ值。

3. 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2】 ]072 .1θ17.01072.1θ102.0-6.075.0[)15-() 15-(00T C T C S X K Y ?+?+= 式中: 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 K ——修正系数,取9.0=K ; 0X ——进水SS 值mg/L; T ——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行污泥负荷核算: ) -(θ00 e C S S S Y S L ?= 式中: S L ——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 ?d)。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 表 4. 确定MLSS(X) MLSS(X)取值通过查表3可得。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国外从六十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脱氮除磷的物理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物理法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采用。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除磷。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 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等。 ?生物脱氮原理 生物脱氮是利用自然界氮的循环原理,采用人工方法予以控制,首先,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成氨氮,而后在好氧条件下,由硝化菌左右变成硝酸盐氮,这阶段称为好氧硝化。随后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这阶段称为缺氧反硝化。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就是氮的分解还原反应,反应能量从有机物中获取。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影响其脱氮效率的因素是温度、溶解氧、PH值以及碳源,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增长速度较缓慢,所以,要有足够的污泥泥龄。反硝化菌的生长主要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用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反应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硝化阶段:足够的的溶解氧,DO值在2mg/L以上,合适的温度,最好在20℃,不能低于10℃,,足够长的污泥泥龄,合适的PH条件。 反硝化阶段:硝酸盐的存在,缺氧条件DO值在0.2mg/L左右,充足碳源(能源),合适的PH条件。 生物脱氮过程如图5—1所示。 反硝化细菌 +有机物(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生物除磷原理 磷常以磷酸盐(H 2PO 4 -、HPO 4 2-和H 2 PO 4 3-)、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生物除 磷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形态储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生物除磷主要是通过排出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因此,剩余污泥多少将对除磷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污泥龄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多,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磷效果。有报道称,当泥龄为30d时,除磷率为40%,泥龄为17d时,除磷率为50%,而当泥龄降至5d时,除磷率达到87%。 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已经完全证实,再说横无除磷工艺中,经过厌氧释放磷酸盐的活性污泥,在好氧状态下有很强的吸磷能力,也就是说,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磷和除磷的前提,但并非所有磷的厌氧释放都能增强污泥的好氧吸磷,磷的厌氧释放可以分为两部分:有效释放和无效释放,有效释放是指磷被释放的同时,有机物被吸收到细胞内,并在细胞内储存,即磷的释放是有机物吸收转化这一耗能过程的偶联过程。无效释放则不伴随有机物的吸收和储存,内源损耗,PH变化,毒物作用引起的磷的释放均属无效释放。 在除磷系统的厌氧区中,含聚磷菌的会留污泥与污水混合后,在初始阶段出现磷的有效释放,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被耗完以后,虽然吸收和储存有机物的过程基本上已经停止,但微生物为了维持基础生命活动,仍将不断分解聚磷,并把分解产物(磷)释放出来,虽然此时释磷总量不断提高,但单位释磷量所产生吸磷能力随无效释放量的加大而降低。一般来说,污水污泥混合液经过2小时厌氧后,磷的释放已经甚微,在有效释放过程中,磷的释放量与有机物的转化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磷的厌氧释放可使污泥的好氧吸磷能力大大提高,每厌氧释放1mgP,在好氧条件下可吸收2.0~2.24mgP,厌氧时间加长,无效释放逐渐增加,平均厌氧释放1mgP,所产生的好氧吸磷能力降至1mgP以下,甚至达到0.5mgP。因此,生物除磷并非厌氧时间越长越好,同时在运行管理中要尽量避免PH的冲击,否则除磷能

如何提高污泥脱氮除磷效果效率

如何提高污泥脱氮除磷效果效率 氮、磷污染已成为破坏水体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水体富营养化),生物脱氮除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2, 3]. 在常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由于脱氮与除磷之间存在矛盾,常采用化学法辅助除磷(通过投加铁盐和铝盐出水TP含量在0.02 mg ·L-1以下); 而脱氮由于受温度、 DO、 pH值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稳定的脱氮效果[4, 5, 6, 7, 8]. 好氧颗粒污泥具有优异的沉降性能、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和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9, 10, 11]. 有研究发现,颗粒污泥一定的粒径和紧密结构导致DO在污泥内部传质时形成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从而有利于系统同步脱氮除磷[12, 13, 14]. Kerrn-Jespersen等[15]发现PAOs具有反硝化聚磷能力,它以NO-x(NO-2+NO-3)代替氧作为电子受体同步去除N和P,可以有效节约碳源和能源,反应器形成NO-x是反硝化聚磷的重要步骤. 如果系统中存在反硝化聚磷菌,反应器吸磷过程中可以减缓硝酸盐存在对聚磷菌活性的影响; 如果反硝化聚磷菌不存在,在脱氮除磷颗粒污泥中好氧段硝酸盐将对好氧吸磷产生影响[16, 17]. 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作用是使在污泥外部好氧区形成的NO-x,通过内层缺氧区反硝化作用降低从而减少主体溶液中 NO-x(NO-2+NO-3)的积累(NO-x不积累可以降低其对聚磷菌活性的影响)[18]. 因此,污泥内部形成稳定性的好氧区/缺氧区是影响系统脱氮效果的关键. 在较低DO下硝化菌活性受到抑制,在较高DO下反硝化菌受到抑制,因此在好氧池中DO对脱氮影响很大. 文献[21, 20, 21]指出,当DO浓度为0.5 mg ·L-1时,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脱氮除磷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12],但少有人系统研究脱氮除磷颗粒污泥的硝化反硝化特性. 因此,笔者以好氧/厌氧交替运行的SBR反应器培养的脱氮除磷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采取一定的手段对颗粒污泥反应器的N、 P历时去除效果、硝化及反硝化反应特性等进行研究,并通过N的平衡细致分析脱氮除磷反应过程中N的去除走向,丰富了颗粒污泥进行脱氮除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试验用SBR反应器,材质为有机玻璃,有效容积4 L,内径16 cm,高径比为1.56(图1). 反应器每周期运行4.8 h,包括进水1 min、厌氧80 min、好氧196 min、沉淀4 min、出水4 min以及闲置4 min共6个阶段. 反应器每周期进水2 L,出水2 L. 反应器搅拌强度在80 r ·min-1左右,曝气强度在12 L ·(L ·h)-1左右,温度在22℃±2℃(由水浴控制)、 pH值在7.5左右. 每天从反应器中排出一定量混合液,维持系统污泥龄在23 d左右.

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第一节 概述 一、营养元素的危害 氮素物质对水体环境和人类都具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 氨氮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或氮气,增加氯的用量; 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它生物有毒害作用:① 氨氮对鱼类有毒害作用;② NO 3- 和NO 2-可被转化为亚硝胺——一种“三致”物质;③ 水中NO 3-高,可导致婴儿患变性血色蛋白症——“Bluebaby ”; 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所谓“富营养化”就是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水质恶化,其主要因子是N 和P (尤其是P );解决的办法主要就是要严格控制污染源,降低排入水环境的废水中的N 、P 含量;对于城市废水来说,利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对N 的去除率一般只有40%左右,对磷的去除率一般只有20~30%。 二、脱氮的物化法 1、氨氮的吹脱法: -++?+OH NH O H NH 423 2 2每 3 采用斜发沸石作为除氨的离子交换体。 出水 折点加氯法脱氯工艺流程

1、铝盐除磷 4343AlPO PO Al →++ + 一般用Al 2(SO 4)3,聚氯化铝(PAC )和铝酸钠(NaAlO 2) 2、铁盐除磷:FePO 4 Fe(OH)3 一般用FeCl 2、FeSO 4 或 FeCl 3 Fe 2(SO 4)3 3、石灰混凝除磷 O H PO OH Ca HPO OH Ca 23452423))((345+→++--+ 向含磷的废水中投加石灰,由于形成OH -,污水的pH 值上升,磷与Ca 2+反应,生成羟磷灰石。 第二节 生物脱氮工艺与技术 一、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1、Barth 提出的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 第一级曝气池的功能:① 碳化——去除BOD 5、COD ;② 氨化——使有机氮转化为氨氮; 第二级是硝化曝气池,投碱以维持pH 值; 第三级为反硝化反应器,可投加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或引入原废水。 该工艺流程的优点是氨化、硝化、反硝化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速率较快且较彻底;但七缺点是处理设备多,造价高,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2、两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与前一工艺相比,该工艺是将其中的前两级曝气池合并成一个曝气池,使废水在其中同时实现碳化、氨化和硝化反应,因此只是在形式上减少了一个曝气池,并无本质上的改变。 二、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A —O 工艺)

A平方O工艺设计计算书

2.4 A/A/O 工艺设计 2.4.1设计参数 厌氣缺氧好氧法(. 30法、又暮.屮0法〉生物脱氮除碑的主揺 设计?敬 2.4.2好氧池设计计算 (1)反应器内MLSS 浓度 取MLSS 浓度X=3000mg/L ,回流污泥浓度 X R =9000mg/L (2)求硝化的比生长速率 N --- 出水氨氮的浓度,mg/l 。此处为8mg/L ; K N ――半速率常数,在最大比基质利用率一半时的基质浓度,此处为 1mg/L 。 故污泥回流比 R=R X X R X 3000 9000 3000 0.5 n,m N K n N 式中:卩n,m ――硝化菌的最大比生长率, g 新细胞/(g 细胞? d);

先求10 C 时的卩n,m 0.256d (3)求设计SRT d (污泥龄) 理论SRT : 设计SRT d :为保证安全设计的SRT d 未理论SRT 的三倍,故 SRT 3 3.91 11.73d (4)好氧池停留时间 (1 K d SRT d ) X 式中 Y t ——污泥总产率系数,取 0.8kgMLSS/kgBOD ; S o —— 进水BOD 5浓度mg/L ,此处为180mg/L ; S e ―― 出水溶解性BOD 5浓度,mg/L ; 在 20C 时,K 20 取 0.04-0.075,此处取 0.075。 B 为温度修正系数,可取1.02-1.06,此处取1.02。 故 K d ,10 0.075 1.0210 20 0.062 S e =S o ' -S ne S ne =7.1b X aC e 式中 C e ——处理出水中SS 浓度,此处为20mg/L ; b ――微生物自身氧化率,此处为0.075; X a ――在处理水的悬浮固体中,有活性的微生物所占比例,此处为 0.4 S o ' —— 出水BOD 5浓度,此处为20mg/L 故 S e 20 7.1 0.075 0.4 20 15.74mg/L n,m14 0.47 0.098(T 15) 0.47 0.098(10 15) 0.288g/(g d) 0.288 SRT Ld 0.256 SRT d Y T S o S e K d 自身氧化系数, K d,t K 20 T 20

厌氧处理与脱氮除磷

1厌氧生物处理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溶解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复杂有机物经厌氧分解转化成甲烷和CO2等物质的过程 2生物法除磷脱氮使磷以溶解态为微生物所摄取,与微生物成为一体,并随同微生物从污水中分离出去的方法 3氨化反应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等)的降解首先时在细菌分泌的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断开肽键,脱除羧基和氨基形成氨的过程,以氨基酸为例,其反应式为: 4硝化反应好氧条件下,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使氨(NH4+)转化为亚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 5反硝化反应指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把硝酸氮、亚硝酸氮还原成气态氮的过程 6硫酸盐还原作用在某种微生物(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下,将硫酸盐还原的反应7厌氧生物滤池是一个内部填充有微生物附着填料的厌氧反应器 8膨胀床及流化床在床内充填细小的固体颗粒填料,如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陶粒和沸石等,填料粒径一般为0.2~1mm,废水从床内部流入,为使填料层膨胀,须将部分出水用循环泵进行回流,提高床内水流的上升流速。一般认为:膨胀率为10~20%成为膨胀床,颗粒略呈膨胀状态,但仍保持互相接触;膨胀率为20~70%成为流化床,颗粒在床内作无规则自由运动 9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是一个内部填充有微生物附着填料的厌氧反应器 10INHIB%某种浓度下某种抑制性物质使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下降的百分率 11IC50使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下降50%时的抑制物的浓度 12UASB表面负荷向上流动的反应器的进液流量与横截面的比值 13厌氧生物处理研究方向、理由:方向:主要研究与开发生物固体停留时间长而水力停留时间短的处理工艺生物固体停留时间等于系统中微生物总量处以每天从系统中排除的微生物量等于每日新增殖的微生物在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原因: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生物世代时间,微生物才能增殖,甲烷菌世代时间20~30天结论:生物固体停留时间越长,处理稳定性越高,剩余污泥量越少;相反,水力停留时间越短,池体积小,建设费用小 14厌氧消化温度控制方式、PH如何控制温度的控制方式:1直接在厌氧反应器内进行温度的控制,即将整齐管直接安装到反应器内部(带温度传感器)。国外多采用该方式2在国内对反应器进行保温,在调节池中加热3用热交换器加热 PH值控制技术1投加致酸致碱物质2出水回流(注意是出水回流不是污泥回流)3出水吹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摘要:在陈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的基础下,简单分析生物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 关键词:脱氮除磷;机理;工艺 1 前言 城市污水中的氮、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氮、磷的主要危害:一是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影响水源水质, 增加给水处理成本;三是对人和生物产生毒害。上述 危害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环境正常功能的发挥, 并使城市缺水状况加剧,而且随着人民生 活水体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环境工作者对一些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或设计出新工艺,本文简单介绍一些脱氮除磷工艺。 2 生物脱氮原理【1】 一般来说, 生物脱氮过程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氨化作用, 即水中的有机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 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 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第二步是硝化作用, 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 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 然后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为防止生长缓慢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从活性污泥系统中流失, 要求很长的污泥龄。第三步是反硝化作用, 即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这一步速率也比较快, 但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 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 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 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反应方程式如下: ( 1) 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总反应式为: ( 2) 反硝化反应:

另外, 由荷兰Delft 大学Kluyver 生物技术实验室试验确认了一种新途径, 称为厌氧氨( 氮) 氧化。即在厌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由自养菌直接将氨转化为氮, 因而不必额外投加有机底物。反应式为:NH4+NO2→N2+2H2O 3 生物除磷原理【1】 所谓生物除磷, 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而在好氧条件下, 能够过量地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菌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生物除磷过程可分为3 个阶段,即细菌的压抑放磷、过渡积累和奢量吸收。首先将活性污泥处于短时间的厌氧状态时,储磷菌把储存的聚磷酸盐进行分解,提供能量,并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释放磷( 聚磷酸盐水解为正磷酸盐) ,使污水中BOD 下降,磷含量升高。然后在好氧阶段,微生物利用被氧化分解所获得的能量,大量吸收在厌氧阶段释放的磷和原污水中的磷,完成磷的过渡积累和最后的奢量吸收,在细胞体内合成聚磷酸盐而储存起来,从而达到去除BOD 和磷的目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 1) 聚磷菌摄取磷: ADP+H3PO4+能量→ATP+H2O ( 2) 聚磷菌的放磷: ATP+H2O→ADP+H3PO4+能量 4.脱氮除磷工艺 4.1 AB法【2】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型两段生物处理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该工艺将高负荷法和两段活性污泥法充分结合起来,不设初沉池,A、B两段严格分开,形成各自的特征菌群,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上述两种工艺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两者的缺点。所以

脱氮除磷工艺原理及方法比较

1.水污染现状 自从我们进入和谐社会以来,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资源严重浪费、环境重度污染等一些问题逐渐突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承受能力不相融合,导致现在我国大部分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在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防止水资源环境进一步被污染和治理被污染的水资源环境,早就成为我国目前最需要处理的棘手问题之一。水污染的现状也是触目惊心。 2.脱氮除磷工艺原理及方法比较 生物脱氮原理由同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四个步骤组成。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一部分氮(氮氨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分;氨化作用将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菌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氨氮;硝化作用实际上是由种类非常有限的自养微生物完成的,该过程分两步:氨氮首先由亚硝化单胞菌氧化为亚硝酸氮,继而亚硝酸氮再由硝化杆菌氧化为硝酸氮;反硝化作用是由一群异养型微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完成的生物化学过程。生物除磷原理过程中,在好氧条件下细菌吸收大量的磷酸盐,磷酸盐作为能量的储备;在厌氧状态下吸收有机底物并释放磷。 现在,广泛应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方法有氧化沟法、SBR法、A2/O法等。 ①氧化沟又称连续循环反应器,是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的公共卫生所(TNO)开发出来的。氧化沟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和发展,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供氧;保证其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是污水、空气、和污泥三者充分混合与接触;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不低于0.25m/s)沿池长循环流动,这对保持氧化沟的净化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氧化沟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能耗省、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污泥膨胀问题、泡沫问题、污泥上浮问题、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②?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工艺,一个运行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 SBR法?工艺流程:?污水?→?一级处理→?曝气池?→?处理水? 特点有:大多数情况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心要;SVI值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污泥膨胀;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进行除磷脱氮反应;自动化程度较高;得当时,处理效果优于连续式;单方投资较少;占地规模较大,处理水量较小。 ③?A2/O法即厌氧一缺氧一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经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N、P得到去除。A2/O法是最简单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问短,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胀,SVI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的污水与污泥分离,

关于脱氮、除磷的经验值汇总

关于脱氮、除磷的经验值汇总 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是最常见的排放要求,本文汇总一些标准规范中的经验数值,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脱氮除磷水质的要求 1、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是影响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异养性反硝化菌在呼吸时,以有机基质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即反硝化时需消耗有机物。青岛等地污水厂运行实践表明,当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大于4时,可达理想脱氮效果;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小于4时,脱氮效果不好。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过小时,需外加碳源才能达到理想的脱氮效果。外加碳源可采用甲醇,它被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任何难以分解的中间产物。由于城市污水水量大,外加甲醇的费用较大,有些污水厂将淀粉厂、制糖厂、酿造厂等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取得了良好效果。当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为4或略小于4时,可不设初次沉淀池或缩短污水在初次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以增大进生物反应池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氮的比值。 2、生物除磷由吸磷和放磷两个过程组成,积磷菌在厌氧放磷时,伴随着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若放磷时无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则积磷菌在进入好氧环境中并不吸磷,此类放磷为无效放磷。生物脱氮和除磷都需有机碳,在有机碳不足,尤其是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碳不足时,反硝化菌与积磷菌争夺碳源,会竞争性地抑制放磷。 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比值过低,积磷菌在厌氧池放磷时释放的能量不能很好地被用来吸收和贮藏溶解性有机物,影响该类细菌在好氧池的吸磷,从而使出水磷浓度升高。广州地区的一些污水厂,在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为17及以上时,取得了良好的除磷效果。 3、若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小于4,难以完全脱氮而导致系统中存在一定的硝态氮的残余量,这样即使污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大于17,其生物除磷的效果也将受到影响。 4、一般地说,积磷菌、反硝化菌和硝化细菌生长的最佳pH在中性或弱碱性,当pH偏离最佳值时,反应速度逐渐下降,碱度起着缓冲作用。污水厂生产实践表明,为

【课程设计计算书】A2O生化池单元

目录 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任务 (2) 二.任务目的 (2) 三.任务要求 (2) 四.设计基础资料 (2) (一)水质 (2) (二)水量 (3) (三)设计需要使用的有关法规、标准、设计规范和资料 (3) 第一章A2/O工艺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4 1.基本原理 (4) 2.工艺特点 (5) 3.注意事项 (5) 第二章A2/O工艺生化池设计 (6) 1.设计最大流量 (6) 2.进出水水质要求 (6) 3.设计参数计算 (6) 4.A2/O工艺曝气池计算 (7) 5.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8) 6.反应池回流系统计算 (10) 7.厌氧缺氧池设备选择 (11) 第三章 A2/O工艺需氧量设计 (13) 1.需氧量计算 (13) 2.供气量 (13) 3.所需空气压力 (14) 4.风机类型 (15) 5.曝气器数量计算 (15) 6.空气管路计算 (16)

第四章 A2/O工艺生化池单元设备一览 (17) 第五章参考文献 (18) 第六章致谢 (19) 附1 水污染课程设计感想 (20) 附2 A2/O工艺生化池图纸 (22)

设计总说明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对城区及附近河流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各地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力图改变现今水体的水质。 本设计为污水处理厂生化池单元,要求运用A2/O工艺进行设计,对生化池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污水处理水量为10000t/d。污水水质:COD Cr250mg/L,BOD5100mg/L,NH3-N30mg/L,SS120mg/L,磷酸盐(以P 计)5mg/L。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COD Cr≤40mg/L,BOD5≤20mg/L,NH3-N≤10mg/L,SS≤20mg/L,磷酸盐(以P计)≤0.5mg/L。其对应的去除率为COD Cr≥84%,BOD5≥80%,NH3-N≥67%,SS≥87%,磷酸盐(以P计)≥90%。 A2/O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A2/O脱氮除磷工艺中,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有机物氮化。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贮存的聚磷分解释放出磷。缺氧区中反硝化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以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区中聚磷菌生动吸收环境中的溶解磷,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贮积。污水经厌氧、缺氧区有机物分别被聚磷菌和反硝化菌利用后浓度已经很低,有利于自养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 关键词:城镇生活污水,A2/O工艺,脱氮除磷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矛盾

5,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矛盾 (1)泥龄问题 作为硝化过程的主休,硝化菌通常都属于自养型专性好氧菌.这类微生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繁殖速度慢,世 代时间较长.在冬季,硝化菌繁殖所需世代时间可长达30d以上;即使在夏季,在泥龄小于5d的活性污泥中硝 化作用也十分微弱.聚磷菌多为短世代微生物,为探讨泥龄对生物除磷工艺的影响,Rensink等(1985年)[23]用表2归纳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并指出降低泥龄将会提高系统的除磷效率. 泥龄与除磷率关系表2 泥龄/d 30 17 5.3 4.6 磷去除率/% 40 50 87.5 91 由表2可见聚磷微生物所需要泥龄很短.泥龄在3.0d左右时,系统仍能维持较好的除磷效率.此外,生物除磷 的唯一渠道是排除剩余污泥.为了保证系统的除磷效果就不得不维持较高的污泥排放量,系统的泥龄也不得 不相应的降低.显然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泥龄上存在着矛盾.若泥龄太高,不利于磷的去除;泥龄太低,硝化菌 无法存活,且泥量过大也会影响后续污泥处理.针对此矛盾,在污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及运行中,一般所采用 的措施是把系统的泥龄控制在一个较窄范围内,兼顾脱氮与除磷的需要.这种调和,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可行 的.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脱氮与降磷两类微生物的各自优势,可采取的其它对策大致上有两类. 第一类是设立中间沉淀池,搞两套污泥回流系统使不同泥龄的微生物居于前后两级(见图4),第一级泥龄很短,主要功能是除磷;第二级泥龄较长,主要功能是脱氮.该系统的优点是成功地把两类泥龄不同的微生物分开.但是,这类工艺也是存在局限性.第一,两套污泥回流系统,再加上中间沉淀池和内循环,使该类工艺流程 长且比较复杂.第二,该类工艺把原来常规A2/O(见图5)工艺中同步进行的吸磷和硝化过程分离开来,而各 自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无法减少,因而导致工艺总的停留时间变长.第三,该工艺的第二级容易发生碳源不足 的情况,致使脱氮效率大受影响.此外,由于吸磷和硝化都需要好氧条件,工艺所需的曝气量也可能有所增加. 第二类方法是在A2/O工艺好氧区的适当位置投放填料.由于硝化菌可栖息于填料表面不参与污泥回流,故 能解决脱氮除磷工艺的泥龄矛盾.这种作法的优点是既达到了分离不同泥龄微生物的目的,又维持了常规 A2/O工艺的简捷特点.但是该工艺也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①投放填料后必须给悬浮性活性污泥以优先 的和充分的增殖机会,防止生物膜越来越多而MLSS越来越少的情况发生;②要保证足够的搅拌强度,防止因 填料截留作用致使污泥在填料表面间大量结团;③填料投放量必须适中,投放量太少难以发挥作用,太多则难免出现对污泥的截留.此外,填料的类型和布置方式都应作慎重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