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及原因与对策探讨_郭玉莉

【论文】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及原因与对策探讨_郭玉莉
【论文】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及原因与对策探讨_郭玉莉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及原因与对策探讨

郭玉莉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合肥 230088)

[摘 要]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率较高却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特点和形式入手,着重从培训制度、社会认同、福利保障、考核制度等方面分析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改善教师流失现状提供依据,并提出应从国家和社会与学校两个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

[关键词] 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流失形式;社会认同;考核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6120(2014)01-0049-04

中国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截至2011年底,全国民办高校达到140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390所(独立学院303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87所)。在学校数量上,2011年

比2010年增加16所。在学生数量上,2011年底统招学生达到500万人,比2010年增加33万人。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80万人[1]

。同时,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一二十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力求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然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今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教师流动现象,合理的教师流动会增强学校的生机和活力,给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高校良性发展,但是过高的教师流失率会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长期持续发展。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有强力的师资支持才能持续,师资已然成为民办高校目前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状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所导致的流失,会严重削弱高校的人力资本,一些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学者的流失,更会对该门学科和专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因

此,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成为高校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青年教师流失率较高

民办高校师资结构一般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断层结构,即老龄化、年轻化现象极为严重。正如表1所示,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民办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更加不合理,存在着教师年轻化和老龄化的特点,其中30岁以下教师比例大,31-50岁之间的教师比例偏低,而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较高。在本就不甚合理的师资结构中,中青年教师的流动率又偏高。有调查数据显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所占比例高达96.6%,具备中级、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流失比例为71.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比例为59.1%。教师的流失严重,尤其是学校无法将年轻教师长期留住并培养为民办高校的

表1 公、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较[2]

年龄30及以下31-3536-4041-4546-5051-5556-6061-6566及以上公办高校(%)27.3

19.7

16.5

15.4

10.1

6.4

3.1

1.1

0.5

民办高校(%)

31.6

17.2

13.2

11.4

8.6

7.1

5.6

3.7

1.6

中坚力量,使得学校学科梯队被打乱,持续出现人才

断层,造成师资结构更加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大量中青年教师的流

失容易引起其他在校年轻教师的心理的消极暗示和

情绪上的较大波动,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也寻找机会寻求更好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3-08-1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项目“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流动和补充机制研究”(编号:2011sk505)。

【作者简介】郭玉莉(1987—),女,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

49·

(二)以显性流失为主

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形式主要体现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类。所谓显性流失,是指高校教师已经不在原高校,而是转行或者跳槽到稳定性、保障性以及待遇更好的单位。比如,通过考试流动到以职业的稳定性和高保障性著称的公务员行列;通过考研、考博获得更高学历离开所在高校,争取毕业后去更好的学校发展,比如公办院校;转行到待遇较好的单位或行业;再或者利用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主创业。显性流失是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主要形式。

(三)隐性流失不可忽视

所谓隐性流失,是指高校教师人事关系仍在原高校,但基本不履行本职工作。民办高校教师隐性流失主要体现为:首先,受显性流失的影响,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教师为了增加收入而选择兼职或者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比如在外代课、经营店铺、开办企业等,这类潜在的、不稳定的甚至是危险的隐性流失在高校广泛存在着,它较之于显性流失更具有隐秘性和不可控性。所以,它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还会降低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其结果自然是人心涣散,对高校发展带来很大危害。

二、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原因的分析

综合高校民办教师流失现状可以看出,对现有工作不满意是离职民办高校教师产生跳槽想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培训与深造缺乏资源支持

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由于要考虑到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往往对于教师提供的培训机会和资源较少,无法满足教师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管理学基本理论告诉人们,在同一部门只存在一种统一的指挥系统,并且命令的发送应具有单一性口径,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的畅通。而高校的管理活动中却同时存在着两种权力类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种权力在高校管理活动中必然存在矛盾与冲突且有它特殊的呈现状态。可民办高校中还存在另外一种不同的指挥系统即董事会。民办高校由于其特殊的办学主体,学校所有的事情必须对董事会负责,因此在高校正常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外还存在着董事会的监管,民办高校的日常运作尤其是对于教师培训的投入必须考虑股东的利益对董事会负责。而与此同时,为了减少民办高校的日常支出,缩减个人成本,很多民办高校没有提供教师进修的机会。民办高校教师如若打算进修需要自己抽出时间自费进修,所有这些都使教师无法认同学校文化。在公办高校,对教师的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学校也鼓励并且支持教师选择出国深造或继续攻读更高学位,参加各种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比如“双师型”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因此,关注教师的培训是民办高校必须要重视的。

(二)社会认同的缺乏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虽然教师一直是备受尊重的职业,但是人们对民办高校还是存在着各种偏见,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于公立学校的教师,没有得到同等的认可,造成民办高校教师心理落差很大。民办高校由于受其社会地位、办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招录到高考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因此在生源方面处于劣势。一般民办高校招录的学生都是高考中所谓的失利者,这就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何进行教学及对学生的培养给民办高校教师提出更大的挑战,而这些却很容易使民办高校教师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勒温断言:为了保持一种健康感,个体需要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意识。认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和认同会受到许多挑战和影响,教师对角色的认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长期过程;同时,在教师致力于建立职业认同的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困惑。因为,人们的先入为主会强烈地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在许多事件中,人们事先的判断会强烈影响其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对民办高校亦是如此。“因为在诸如学校这样的机构里,组织文化不再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或者是上级强加的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概念,文化形式的建构和维护中充满了竞争。那些活跃的成员熟悉组织机构,他们有能力去影响组织的规范、文化和结构,同时也能去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去影响那些来自机构本身以及更宽泛意义上的社会期望。”[3]

因此,人们对组织的认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比如,高考失利的学生才会选择民办高校,民办高校质量不高、民办高校学生得不到社会大规模的认可等等问题都影响着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识。民办高校的教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思想的冲击或影响,很多教师无法认同民办学校,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离职,也就造成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象。

(三)考核制度设计的影响

由于企业与学校之间较大的差异性,董事会在

·

50·第1期2014年1月 郭玉莉: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及原因与对策探讨

No .1

Jan .2014

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过程中较多采用企业制的管理模式,加大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及考核,并且量化标准比较严格。高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其对文化和教育内容的教授大部分情况下无法直接体现,短时期的量化标准无法准确表达教师的能力与工作态度。因此,考核标准等制度方面的要求与高校的文化、教师的认同产生矛盾,迫使教师无法对民办高校的制度加以认同内化,加剧了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率。组织的意义和文化不仅是由管理创造的,而且是在整个组织背景及其所有影响因素下经过调整和生成出现的。因此,对组织的认同也需要一个大的背景环境的氛围,对民办高校形成较高的组织认同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现有的对民办高校不正确的理解,加强民办高校组织文化的宣传。企业以利润为目标、高校以育人为己任。如果民办高校无法很好地调度两者之间的平衡,那么在民办高校中就会产生一种失衡的现象,制度认同也就流为空谈。

(四)福利社会保障水平不足

民办高校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进行的教育活动,换言之就是企事业单位利用自己的利润及资产开创的教育事业,因此民办高校在对待员工的待遇保障方面就会相对较弱。按照我国现行的保障体制,民办高校的社会保障机制是企业性质,与事业单位相比,福利保障差别悬殊,教师普遍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在员工的福利方面,很多民办高校对在校教师缴纳的“三(五)险一金”都是按照所在城市的最低要求缴纳,而这些根本无法满足民办高校教师的生活需求,特别是难以满足民办高校年轻教师的需求,他们往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面临成家立业的巨大压力,对于福利和待遇水平有与企事业单位相应的期待。这些因素都使得民办高校在校教师无法产生对学校的忠诚感,无法达到很深的认同,有时还会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产生质疑,对未来失去信念。

(五)民办高校教师个人原因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较高的另一原因是教师的个人问题。影响高校教师离职的个人原因主要有结婚、生育、继续深造、居住地点的变化及家庭成员的变化等,特别是对于女教师来说,由于结婚或生育而离职的现象最为普遍。在高校教师男女比例的构成中往往以女性居多,由于民办高校聘用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这些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不久就陆续结婚生子,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很多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往往为了配偶而去其他地方工作。

三、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若干思考

结合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可以从国家和社会与学校两个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

1.重视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机会。目前,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投入有较大差异,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获取的国家资金及教育培训机会存在严重的不对等,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民办高校教师涌入公办院校,致使民办高校师资流失。因此,为了有效管理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维系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准及能力,国家和社会需要重视对民办高校的教师培养,提供较好的培训机会。例如,安徽省近几年都在暑假阶段推出针对全省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的“骨干师资培训”和“双师素质培训”,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为安徽省高职高专和民办高校的教师提供培训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民办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社会归属感。

2.完善和深入贯彻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国家对民办高校教师制定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其中《民办教育促进法》就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是,目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民办高校在针对教师的社会保障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很多民办高校的社保缴纳都是按照最低社保标准执行。因此,国家要严格要求民办高校针对教师的社保缴纳及管理,通过透明的工资福利待遇缴纳相应的社保基金;同时,也要深入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强化地方政府高校管理的理念,不能针对民办高校采取区别对待或有条件的对待,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水平,缩小与公办学校的差距,从而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

(二)学校层面

1.改革民办高校管理方式。虽然民办高校是由企业创办,但是仍然属于高校,因此它也具备高校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学术自由、学术平等。同时,民办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企业员工,更是高校的组成部分,或者说首先是高校组成部分。为了达到高校的教学要求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在高校的管理方面就需要符合教学规律,也就是公司制的管理不能强行搬套入校园。首先,民办高校为了维系师资力量就需要转变高校治校理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

·

51

·

第1期2014年1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No.1

Jan.2014

起合理的师资管理模式;其次,改革民办高校人事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合理派用,实行相应的奖励、晋升、职称评定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工作的难易程度、科研任务完成的结果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评定与考核。第三,民办高校应该努力缩小与公办高校和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的差距。创造更多机会,多增加一些适时的培训,多提供一些外出考察和深造的机会。增加投入,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培养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满足其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需求。在增加教师离职的机会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年轻教师对于所在学校的归属感。

2.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待遇偏低,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因此,民办高校为了有效控制教师流失就必须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比如提高公积金水平,增加福利项目和设施,提高教师满意度,将有限的教育资金适量地用在回报教师的劳动上,对做出特殊贡献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教师采取重奖和高薪留人的方法,实行“待遇留人”,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明确民办高校教师晋升渠道,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当前我国高校的数量比较庞大,高校教师数量也在不断递增。作为其中的民办高校教师如何发展的问题都摆在了每位民办教师的面前。因为看不到希望、前途成为很多民办教师离职的重要原因,所以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师的晋升渠道,在教师入职时就做好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让每位民办教师在自己的职业开始之初就能认识到工作的前景及发展机会。另外,民办高校也应制订相关的制度,提供更多机会,支持、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和学习,比如考博、出国深造和学习

等,使教师能够有机会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民办高校中,无论是从社会认同、福利待遇、考核制度还是从未来的职业发展方面分析,教师流失现象归根结底是民办教师的心理归属、忠诚度的问题。事业上的挫败感、物质上的匮乏等都使部分民办高校教师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如果有其他的相对“光明”的机会,那么都会被他们牢牢抓住,出现较多跳槽现象,教师流失率必然较高。因此,只有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福利待遇、职业培训,完善考核制度,才能改善现今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现状,实现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民德.中国民办高校学生达500万人 学校总数超1400所[EB OL ].http : edu .sina .com .cn gaokao 2012-05-18 1024338653.shtml20,12-05-18.

[2]李光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优化[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5).

[3]【澳】劳伦斯·安格斯.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4]邓 平.地方高校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9,(32).

[5]苏 丽.关于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原因的研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1,(9).

[6]沈秀梅.用“目标一致理论”浅析高校教师流失[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7]管 健.社会认同复杂性与认同管理策略探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8]林芳洁.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问题的思考[J ].海峡科学,2008,(3).

(责任编辑:李文富)

Analysis of the Loss of Teachers from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and its Causes

Guo Yu -li

(Business School of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88,China )

A 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education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The loss of the existing teach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higher learnin g institutions must fac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orm of loss of teachers and analyzes the major causes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 -ing system ,social identity ,welfare ,appraisal system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foundation for stop the loss of teachers .

Key words :private higher learning colleges ;teacher migration ;form of loss ;social identity ;appraisal system

·

52·第1期2014年1月 郭玉莉: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及原因与对策探讨

No .1

Jan .2014

山东青岛某民办学校教师薪酬制度

山东青岛某民办学校教师薪酬制度 一、工资方案执行范围: 本工资方案仅适用于本校教师、生活辅导老师。 二、教师工资的核定 本工资方案的制定旨在凸现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与对学校贡献相对等的原则,体现优质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在原有工资体系的基础上,调整了岗位工资的合理度,降低了薪酬结构中福利的比重,增加了根据能力和实际业绩奖励和浮动的工资比重,因此教师的实际工资水平将在年度总收入中加大差距。 教师年度工资收入=月工资X工作月数+基本工资X寒暑假月数+节日福利+年度考核奖励+诚信奖+其他奖励。其中: (一)月工资 组成项目: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浮动工资、津贴 发放办法:根据下述各组成项目的工资标准和核定办法确定教师工资结构水平后,每月工资的发放由学部主任根据月度考核(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调整。工资结算币种为人民币,由学校财务部为教师统一办理工资卡,按规定工资结算日(寒暑假期间由学校具体调整后通知)打入教师本人工资卡中。 1、基本工资: 起点标准——幼儿园650元,小学700元,初中750元,高中800元。 核定办法: (1)本方案实施前上岗的教师,99年5月1日之前参与筹建的可增长15%,其他教师99年9月1日前上岗的本次调整的额度为10%。 (2)根据每学年的考核结果及本人一贯的工作表现,凡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确能体现出认可贯彻学校办学理念的,或者工作兢兢业业对学校的忠诚度堪为楷模的,或者对维护学校声誉有杰出贡献的,可以每年核定一次增加50——200元。 (3)见习期和培训期教师基本工资酌减100—300元。见习期满或培训期满可核定一次。见习期或培训期满半年后,才可享受第(2)条核定办法。 (4)以上基本工资的调整核定由校长、学部主任和人力资源部主任会同核定。 2、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标准如下: 岗位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 语文、英语550 750 900(1000)1000(1100)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课题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在我国中断30多年之后重登历史舞台。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6年5月,全国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295所,其中,民办本科高校达到29所,有几十所民办大学的规模突破万人大关,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办学成绩卓著、实力雄厚、独具办学特色的民办职业技术学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民办职业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技能应用型人才输出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民办高等职业学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发展通道、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而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的频繁流动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民办学校的普遍现象,甚至部分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流动已出现失控现象。 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失衡等问题所导致的大批优秀教师频繁流失,使得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每年从人员面试、筛选、试讲等一系列新教师招聘环节上耗费很大的精力。从新聘教师的上岗培训,逐渐成为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工作不久就另谋高就。如此恶性循环,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每年都有大批教师流失。面对流失问题,尽管某些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方案,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加强新聘教师培训,,到爱校及职业生涯培训为教师发展创造更充分的空间。尽管如此,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流失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新教师的引进远不及原有教师的流失速度,尤其骨干教师流失愈演愈烈,不仅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也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流失问题严重的根本原因就是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的法律及社会地位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虽然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己明确界定了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但执行起来尚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把吸引、留住民办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教师,提升我国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质量成为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及其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选择山东H民办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对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人才流失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改进的策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通过对民办职业技术类高校教师人才流失严重现象进行剖析,总结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特点,寻找目前低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原因,认清大量的人才流失

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在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从注重硬环境建设转移到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来。如何建设好青年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极大地促进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建设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与公办高校不同, 民办高校主要由青年教师和一部分50岁以上的教师组成,而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大。青年教师对于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 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 首先,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当中,专职教师中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在某些民办高校中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这些青年教师年龄多在35岁以下。而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学术专长的中年教师人数很少,在有些学校中甚至没有。这在许多民办高校

中普遍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乃至今后的发展。 其次,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最近几年招聘的全国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少量的研究生。他们从学校进入学校,往往缺乏高校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同时,因为世俗偏见,民办高校通常被认为不稳定、无保障、待遇低,所以有些青年教师把在民办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或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就一走了之。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往往会影响其他教师,并降低教学质量。 第三,民办高校属于自筹经费的社会力量办学,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了节省开支,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公办高校,现在的青年教师又背负着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只能多上课。有的老师一周课时多达25个学时,下课后身心疲惫,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和写论文了。这些致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 第四,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在继续教育和参加培训方面也有诸多困难。这些教师大部分本科学历,往往意识到自己的学历低,意识到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快速和竞争激烈,求职困难的今天,自己处于

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作为对于国家具有重要战略发展意义的群体,高校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目前国家对于高校的发展极为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所以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对策 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特殊职业,高校教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如今,更是处在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上,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进程。 一、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在当前国家如此普及及高度重视教育的前提下,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整个社会都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直接决定着高校的建设水平,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主要资源。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股新生和中坚力量。 首先,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后备发展储备,是高校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青年教师的素质决定着高校发展的综合实力,所

以要促进高校的发展,就要抓住青年教师发展这股核心力量。 其次,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对于青年大学生有示范作用,青年教师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直接和重要获取渠道,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对学生有莫大影响。只有在保证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实现建校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也是自身和国家发展的需求。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国家的栋梁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国家,为国家做贡献,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二、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虽然较其他工作者而言具有较强的目标规划和自我效能认识感,但是在现有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现如今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在刚进入岗位时对整个学校及机构部门的分布情况根本不了解,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之路更是一头雾水。对于处在职业探索发展期的青年教师,有较高的成才欲望,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也给予较高的期望,但是学校给予的重视度不够,导致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极易受挫,从而产生懈怠心理。在面对刚进入学校低职称、低收入、高压的生活问题时,很多教师就会不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机构保障。学校内部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一些学校对于青年教师发展的规划目标不明

关注农村教师流失系列报道教师流失困.doc

关注农村教师流失系列报道教师流失困扰农村教育 关注农村教师流失系列报道教师流失困扰农村教育(二) 说,应该是带信息技术课,可在这里连计算机都摸不到。以前,她还经常发表专业论文,参加一些信息技术的教研活动,或者上公开课、比武课,可到了乡镇学校,“这一切好像都与我没关系了,我个人也停止了进步”。 彭雅告诉记者,那一刻她感到了一种无助与恐慌,决定不能让自己的专业生命就这样终止。 加上那时彭雅租住在学校所在小镇上,吃饭也成了问题,“镇上的快餐店基本都吃过,但常年吃快餐店,都快厌食了”。后来,她怀孕了,吃成了更大问题。由于妊娠反应强烈,她有时一天粒米未进。 在这种情况下,彭雅又决定考进城去,“我不能被‘OUT(淘汰)’,我是学现代教育技术的,我得找回我的圈子;我孕育着生命,我得对他负责,不能让他因为我而营养不良”。第二年春天,刚好一所城郊中学缺信息技术教师,彭雅毫不犹豫报了名,经过努力与准备,最终如愿调入。 彭雅告诉记者,一到新学校,老师们全部用多媒体上课。在信息课上,她带学生在谷歌地图上找到了他们的家,“学生们的惊奇与兴奋无以言表,这时,才

感觉自己像从小鱼缸游到了大鱼缸”。 与彭雅有类似人生轨迹的还有湖南某县一中的曾老师。2010年,他大学毕业后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某乡镇校,拿着每年2.4万元左右的收入认真工作,“但一年多后,渐渐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开始变化了,想找人一起探讨教学,总感觉机会不多”。再加上周围不少闲言碎语,“男的教书有什么用”“在乡里,书教得好有什么用”,这些话深深地刺激了曾老师,最终他找到机会考进了城区学校。 记者在一个教师交流群里作了一个小调查,立即有10余名教师表示自己是从农村走进县城的。常德一位小学副校长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从农村进城的有近20名。 不少进城教师告诉记者,他们当中一部分是主动进城的,因为房子在城里或是家属在城里,或是年轻的,希望改变下一代命运,想尽办法进城;一部分是被动进城,因为孩子要上学,希望孩子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老人年纪大了希望能尽一份孝心;还有一部分,正在想办法进城,他们渴望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有更多自我实现 2 关注农村教师流失系列报道教师流失困扰农村教育 关注农村教师流失系列报道教师流失困扰农村教育(四)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激励研究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激励研究 近年来, 在教育经费提高、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大好局面下,民办高校迎来了快速、高效发展的新机遇,探索民办高校办学的新局面也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新方向。 国家教育经费的增加,使得细分的高等教育财政资金支出力度加大,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来说,提高教师薪资水平对于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民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正在困扰着民办高校的发展,那么建立良好的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并采取相应策略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发展瓶颈问题。 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当前民办高校教师主要来源首先是招聘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其次是从公办高校退休返聘的老年教师。从年龄上看,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葫芦型”结构,即年轻教师和老年教师占比较大,中年教师较少。这样的年龄结构不利于学校教学、科研梯队建设,容易产生梯队断层。从职称结构上看,刚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由于从教时间短,往往只有初级职称或是还没有定级,而这部分人占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大多数,所以,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未定级及初级职称教师比例较大,中、高级职称教师较少。那么,如何稳定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呢?我们就要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激励民办高校教书,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

伍,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方式激励方式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大的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一下几种类型:(1)金钱激励,是指获取工资的形式或者是以其他鼓励性报酬、奖金、公司支付的保险金或在做出成绩时给予的相应奖励。 (2)情感激励,是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提高人才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以切实培养人们的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对于本单位的职业归属感。 (3)目标激励,即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可以使人感到有方向,但设置的目标要合理、可行,与个体的切身利益要密切相关。 (4)荣誉激励,主要是把工作成绩与晋升、评优评先联系起来,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标定下来,主要的方法是表扬、奖励、经验介绍等,荣誉可以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 三、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对策 (1)增加教育投入,合理优化教师收入分配机制,综合运用薪酬杠杆进行激励。 物质激励是稳定教师队伍的关键,我们要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也需要各种物质资料以生存和发展,高校必须对于其教师提供适当的物质补偿,才能使其得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是蓬勃兴起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但是在前进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和困惑。与当前的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还显得单薄、羸弱。在众多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因素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现状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是指教师或管理人员因各种原因流动到校外其他组织机构。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频繁流动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民办学校的共有现象,民办高校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已出现失控现象,大批优秀教师流失。民办高校聘请的离退休教师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与获得报酬相比,他们更关心学校是否让他们 发挥余热,是否尊重他们,如果他们感到不顺心,很可能另谋高就或干脆回家安享天年;新来的青年教师由于待遇问题、定、住房、 职称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很难安心在民办高校 长期执教,一旦找到公办学校或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会辞职而去;兼职教师则把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作为辅助,一旦兼职工作与本职工作冲突时,就排挤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安排,使教学缺乏保障。因此,民办高校教师频繁变动和调整,师资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2.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原因 2.1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低 待遇问题一直是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没有充分的待遇保障,就无法保证民办高校教师的稳定。相对公立院校而言,大多民办高校教师的收入偏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待遇低,对比的反差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们容易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很多的青年教师在一所民办高校呆的时间很短,从而导致流失严重。另外,虽然民办高校给它的员工买了社会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但都是以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准为基数,不能保证民办高校教师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让大家没有归属感,因此大家都是抱着给老板打工的态度来工作的,所以谈不上保持它的稳定性。 2.2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空间与发展支持的缺乏

基于民办高校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价值趋势探究

基于民办高校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价值趋势探 究 资料来源:大学生教育资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已成为了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层次时,就会出现诸多问题与矛盾尤其是在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的认识偏差和操作失误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效能,这已成为阻碍我国民办高校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如何建设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极大地促进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现状措施及对策 1师资与教学管理队伍现状 1.1教师队伍现状 第一,专职教师的数量不足。专职教师中的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居多,而35岁至5O岁之间的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术专长的中年教师人数很少,在有些学校中甚至没有。 第二,兼职教师存在着稳定性差,与学生沟通差,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等弱点。在教学中过度依赖兼职教师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第三,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乏导致和加剧了民办高校教师的流

失。主要是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公积金难以落实所以有些青年教师把在民办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活中的一个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或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就一走了之。 第四,工作压力大,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民办高校属于自筹经费的社会力量办学,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了节俭开支,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工作强度高、工作节奏快,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公办高校,并且经常出现工资拖欠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第五,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不高,一流教师少,教学质量较差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公办高等学校对优秀教师管理较严,待遇优厚,民办高校很难聘用到他们;二是大部分专职青年教师周课时多在2O个学时以上,下课后身心疲惫,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和写论文:三是招聘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有的一时还难以胜任教学。这些致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 第六,教师继续教育及培训较少,~方面是经费问题,学校出资者要得到一部分回报,而且学校基础设施还须建设,所以投入这方面的开支自然会少些;另一方面年轻专职教师一般工作量大,还需比较多的时间备课,大多没有时间继续深造。 1.2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江苏

我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困境及现实对策 ——来自民办高等教育大省的报告 (发表于《高校教育管理》2012(4)) 龙宝新 (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 摘要: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依靠性力量,是学校实现涵充实、实力攀升、潜能拓展的基本依托。在民办高等教育大省——调查发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生活层面、事业层面和心理 层面都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惑,他们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弱势中的弱势”。倾听他们对政策的呼 声,积极从学校管理、政策制度、自身自强等方面寻求对策,是帮助青年教师走出困境,实现事 业追求与高校发展共赢的现实举措。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生存困境 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积极扶持与规管理是新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立基点。在当前,引导民办高校优化管理、凝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教育行政部门政策调控的中长期目标。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言,“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我国著名教授周培源也认为:“一所大学办得好或不好,其水平如何,它的决定因素或根本标志之一乃是这所大学的教师阵容。”[1]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引导民办高校走上一条依靠教师立校,依靠科研强校,走涵充实的兴学之路,使其成为造就大师、名师的摇篮,是民办院校开创生存空间、提升办学层次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高素质人才市场的日趋充盈,许多青年学者争相涌入民办高校,成为推动民办高校发展的主力军。随之,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迅速膨胀,整体学历水平攀升,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已于2005年实现了1:1的突破,民办高校教师中青年教师已经占到了近乎一半左右(45.77%)。[2]该数据与全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同期统计结果(43.4%)[3]相比,高出了2.37个百分点。在此形势下,关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培养、生活状况就显得尤为迫切。青年教师的优势在于其发展的潜力和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活力、干劲和热情,充分依靠这支力量办学体现着大学管理者的慧眼独具。可以说,吸引、培养、留住了这批教师,一所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必然无限光明;否则,一所学校的生存力势必前途暗淡、面临重重危机。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近期我们亲赴国民办高校的心腹之地——开展了实地调研,以期能获得反映我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真实生存状况的一手研究资料,从中得出能够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可靠施政信息的研究结论。整个调研以六所主要民办高校——思源学院、培华学院、外事学院、欧亚学院、西京学院、翻译学院的300名专职青年教师为对象,调查样本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来确定,并在科学统计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科学、真实的研究数据。在此,我们希望透过这些数据来静心“聆听”发自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的政 【作者简介】龙宝新(1973-),男,现任XX师X大学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主任,高等教育专业硕导,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及高等教育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教师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的队伍中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这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教师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许多高学历毕业生纷纷选择各大高校就业。根据教育部截至2011 年底的统计,我国现有高校青年教师88 万人,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62%,即青年教师已经占到了高校教师数量的六成。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即将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和发展希望,关注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是关系到高校发展潜力的基本要求,也是能够保证高校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前提。 一、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1)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通常我们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这些词句都可以看出,教师的思想品德、价值观是否正确对每一个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出生于20 世纪70 年代和80 年代前期(25-40岁),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前,我国对追求物质利益不够重视,没有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完善,人们通过诚实劳动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观点逐渐得到肯定。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由于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一定的社会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获得。同时,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还导致只讲个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只强调个人自由的个人主义思想。有的青年教师过分注重个人的奋斗和发展,片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最重要;有的青年教师只追求眼前的、实惠的个人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整体的利益,把个人的名誉、地位和物质获得作为奋斗目标;有的青年教师把满足自身利益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至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强调人首先应为自己、为家庭,而不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同时,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也导致有的青年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把教育工作市场化、庸俗化,他们只把工作看作是生存的手段,或者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跳板,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思想要求。 (2)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学号:11 年级: 专业:10春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作者:赵飞宇 学校:山西省电大 指导教师:崔贵川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布点不足或不合理 (2) 2、学校应试教育色彩浓厚,师生不堪重负 (3) 3、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欠佳 (3) 二、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步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5) 1、经济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5) 2、教育经费体制的改革,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 (5) 3、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待遇差 (6) 4、教育内容不适用,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 (6) 三、新时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7) 1、科学合理,建立经费投入新机制 (7) 2、强化教育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7) 3、破除升学率的魔棒,切实为师生松绑减负 (9) 4、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并留住农村优秀教师 (9) 参考文献 (10)

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赵飞宇 指导老师:崔贵川摘要: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部分农村学校,在一费制实行后,在教育方面存在着政府投入有限,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中小学校布局在撤点并校后仍存在布点不足或不合理;在教育管理方面,有的学校应试色彩浓厚,教师队伍方面也存在专业素质欠佳的状况。这些问题源于农村义务教育受师资质量,教学设施、经费,教育观念,农村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全面实施,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建立经费投入新机制,强化教育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除升学率魔棒,优化农村教师队伍,设法培养并留住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让优秀教师愿意留在农村中小学,并为农村义务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与对策、师资队伍、财政资助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 解决措施 摘要民办高校师资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他们的成长关系到高校的长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和《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2596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237所,民办高校占普通高校比例达到28.6%,其中民办本科高校417所,占比超过三成,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民办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办学条件和外部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是大学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更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无形资产和独特优势。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的主体,普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少数为博士学位,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少,[1-3]这部分人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因此青年教师的发展关系到民办高校的长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笔者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近7年,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民办高

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面临的问题、学校在不断发展实践中采取的解决措施和个人层面可做的努力进行了总结。 1 青年教师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教学是专任教师的主要日常工作,民办高校普遍存在教学任务繁重的问题。一个教师一学期带2~3个课头是很普遍的,有的甚至是4~5个课头,时间都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上,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提高。有的专业师资缺乏,任课教师学完再去教授学生,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虽然学校制定了培训计划,最后也很难落到实处。 1.2 科研难以开展,科研水平难以维系 继续开展科研是青年教师自身及学校发展的需要。但由于经费受限,即使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难度要比公办高校大得多。一方面学校缺少科研启动经费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面,导致申请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难度增加;没有课题,就不能减少课时,无法投入科研工作,如此陷入一个死循环。时间一长,科研水平逐渐与学科前沿脱节。 1.3 教学与科研分离,难以相互促进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4]教学与科研之间不再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于民办高校尤其如此,有时二者甚至相互矛盾。一方面是教学与科研在内容上没有相关性,另一方面时间和精力受限,想要同时兼顾犹如鱼和熊掌难以

民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2021新版)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民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2021新 版)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民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2021新版) 民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为7级3班和4班,共有58名学生。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行为习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不强。 三、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材格局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鄂教版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

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论文】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7月/22日/第003版 论坛?公告 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梁彦清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民办高校是国家整个高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校任教就性质来讲与在公办高校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同样是光荣的,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的良好师德风范。其次,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用特殊的思维、思路和方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有一手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再次,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相比,责任更重,要求更高,为校风、学风建设多承担责任。 学校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青年教师的进修提供条件和帮助,鼓励他们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作为校方还要关心在读硕、博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成回校,要及时兑现有关待遇和奖励。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少数新办专业,急需培养专业教师的单位,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批选送青年教师进行单科进修;也可通过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同有关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合作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总之,要拓宽渠道,加快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成长,争取能按时或破格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也要注重专职教师的进修提高,逐步营造宽松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激励他们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树立学校信誉的中坚力量。 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跟踪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选派身体健康,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正、副教授担当。每位指导教师可跟踪培养1-2名青年教师。期限一年,实行定时定人跟踪培养。指导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把握教学各个环节,指导他们上好每一节课,提高他们的授课艺术和授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讨论教材,审查教案;做好听课记录,及时指出青年教师备课授课中的不足;指导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努力,使全校教师队伍有机组合,相辅相成,共同为搞好教学工作做贡献。 如果说加强培训是中心环节,那么建立健全动力机制,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则是激发工作热情的保证,让青年教师素质在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得到提升。首先,倡导爱生乐教的风尚,树师德标兵,以身边人身边事鼓舞人激励人。其次,对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年终考核时给予优先考虑。最后,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发放奖励津贴,学生参加省市级科技比赛获奖的,对辅导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让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实际上,有几所民办高校已经这样操作。浙江万里学院在引进教师中明确教师的年薪、住房、工作量、考核、奖励和科研经费配套等等,领导亲自主持和参与人才引进工作,一年就引进教师百余人,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引进方面,关键是要做到心要诚、责要明、惠要实。 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强化职能技能训练。学校分学期、分内容、分层次举行优质课竞赛、说课活动、教案设计、普通话竞赛、书法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学教法考试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尽快提升业务水平。古人云“功到自然成。”通过各种竞赛,每位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规划来确定奋斗目标,并依据职业生涯的发展持之以恒,扬长避短,从而付诸于实际行动,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农村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教师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从农村基层教育抓起。 在倍受关注的农村弱势群体中,教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在多数人看来,教师是一个令人感到幸福、满足的职业:“工作稳定,环境单纯,假期多”。然而,在社会变革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小学教师已成为一个饱含清苦酸楚、面临生存窘况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关注、改善其生存、生活状态,无疑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大的期待和寄托。 一、农村教师现状 整体素质不高。在农村教师中普遍存在结构不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骨干教师缺乏。 工作负担重。只要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教师的身影”,是山区教师工作环境艰苦的写照。目前在农村教师课时数普遍为16-20节/周,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大都在20节以上,大多数教师跨科目、跨年级任课,边远教学点实行包班上课,有的要负责两个班。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多余的教学工作量自然分摊到其他教师身上。 专业化发展不足。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泉水”的时代,农村小学教师不管有没有“一桶水”,一用数十年。历史

原因造成了中、老年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的落后,有些中老年教师实际上只是识字的农民,知识更新程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究其因:一是培训目标被歪曲。尽管教师有自我提高发展的愿望,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成了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为不影响晋职加薪,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但买一本书,参加一次考试,一年花费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完全由教师承担),教师的反应是“费时费力还费银子”,“权力部门的变相创收”,挫伤农村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职能部门难作为。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承担教师日常培训任务,但职能严重弱化,力量不足,深居简出,下基层开展培训活动要由学校或教师承担活动经费,农村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机会少,有也是坐而论道的多,敢于“下水”示范的少,指导性不强。三是学习渠道单一。专业培训、网络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议,一般教师难于企及,平时学习渠道以自学、同行交流为主。节省费用、工学矛盾相对缓解的学历提高于是成为一枝独秀。在调查中,30岁以下教师参加自考或函授的占100%,有的还同时兼顾等级考试,但普遍存在学非所教,都为职称、文凭而学。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受内部流动体制(如城乡)不畅以及外地、其他行业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吸引,大多数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有“跳槽”的想法,流失教师基本上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这对农村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影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应对办法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应对办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民办学校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教师队伍的管理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目前,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特别是中小型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缺乏主人翁意识,工作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教师结构不合理,导致学校生存困难。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行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了解教师心理问题,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实行工作民主规范化;对教师实行科学的评价体系;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难点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民办学校教师多数来自全国各地,一部分老师在原单位停薪留职,随着原单位政策规定和家庭因素的变化,他们有随时返回原单位的可能;一部分离退休教师受年龄和身体的限制,工作周期较短。亦有一部份刚步出校门而加入民办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他(她)们多数只把所任职的学校当作一个暂时的停留单位,随时因各种各样的因素而离开学校。 (二)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期望值过高,缺乏安全感,缺乏主人翁精神,团 队意识较差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的劳动,除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指导课外活动,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研究及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因此,教师期望值会较其他职业要高。每位教师都期望所教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有较好的成绩,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同时,他们又对自己所付出的劳动期望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与尊重。一旦他们遭遇挫折,就会造成教师职业荣誉感和事业感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民办学校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为合同制关系,所以多数教师也存在教一天算一天的心态,而没一种把学校当成一个大家庭一样来同共努力的精神状态。民办学校的老板行为上表现较急功近利,把老师看作为他们创造利润的工具,因此教师们对学校也普遍缺乏主人翁精神。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探因与对策

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探因与对策 民办教师流失,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我国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一大障碍。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民办教师流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略。 一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是指引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 中国的民办教育,对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而民办教育,正好是公办教育的一个极好的补充。实践也证明,多年以来,民办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办、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任何歧视、轻视民办高校的作法都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公办高校,形成了竞争的态势,对公办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诸方面,一定会有促进的作用。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民办高校早已超过了政府资助的学校而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有目共睹的。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民办学校还不能与国家拨款的公办学校相比较。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有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民办大学脱颖而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情景一定会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 但现实中,我国的民办高校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体制的原因,有民办学校自身的问题,有社会的意识问题等等。这其中,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在,是到了认真对待与切实解决的时候了。 二 笔者所在的高校,近几年,流失了几十名教师。其中有博士,多为硕士。一般都有讲师职称。硕士生毕业后,暂找不到工作的,就先到民办高校工作,一方面是历练,培养能力和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解决职称问题。一旦都解决了,条件成熟了,就展翅飞走了。其走向多为事业单位,如考公务员。有的甚至放弃大学的教师工作,不惜到中、小学去当普通老师。有的则放弃业务,去做行政人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基于以下的各种原因。 1.职业缺乏稳定感。 人们普遍认为,企业不如事业单位稳定,即没有“铁饭碗”。虽然民办学校也定合同,但不是终身制。公办学校的教职工如果没有特别违反纪律的,一般不能任意辞退。但民办学校就不一样了,在合同期满后,就可以解聘。解聘可以没有

高校青年教师的地位、特点及困境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3), 157-16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b8220637.html,/journal/ass https://www.360docs.net/doc/6b8220637.html,/10.12677/ass.2015.43023 Research on the Status, Characteristic and Dilemma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Jianguang Zhang, Shengjun Yuan, Chongzhi Qiu Business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Email: 120575014@https://www.360docs.net/doc/6b8220637.html, Received: Aug. 23rd, 2015; accepted: Sept. 8th, 2015; published: Sept. 15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6b822063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young teachers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proportion, whether current or future, young teachers will be the backbon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Young teachers both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ir living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in life, teaching, re-search, job evaluation, time, role pla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helping young teachers to solve the dilemma and create good growth conditions, which is also the important task of universitie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 Keywords Young College Teachers, Status, Characteristic, Dilemma 高校青年教师的地位、特点及困境 张剑光,袁胜军,邱重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 Email: 120575014@https://www.360docs.net/doc/6b8220637.html, 收稿日期:2015年8月23日;录用日期:2015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15年9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