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骨穿,腹穿,胸穿的共同点

腰穿,骨穿,腹穿,胸穿的共同点
腰穿,骨穿,腹穿,胸穿的共同点

胸穿腹穿腰穿骨穿1,摆放体位要求病人平卧或侧卧位患者低头抱膝平卧位

坐在椅子上

2,选择穿刺点抽吸气体穿刺点脐与髂前上棘

在锁骨中线第2 连线中外1/3

肋间,抽吸液体点(左右2个),

穿刺点在腋后线经脐水平线与

第7,8肋间腋前线交点(左

右2个),脐与

耻骨联合连线中

点上方1cm,偏

右或偏左1.5cm(

左右2个)

3,带无菌手套

常规消毒皮肤,

覆盖无菌洞巾

4,用2%利多卡

因局部麻醉,先

注射皮丘,然后

逐层麻醉

5,穿刺见到液

体后,固定刺针

6,抽液结束后,

拨出刺针,消毒,

覆盖无菌纱布,胶

布固定。

骨、腹、胸穿操作规范

骨髓穿刺术操作规范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适应证】 (1)各类血液病(如白血病、再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 (2)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行骨髓细菌培养或寻找疟疾及黑热病等原虫者。 (3)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4)恶性肿瘤可疑骨髓转移者。 (5)了解骨髓造血机能,有无造血抑制,指导抗癌药及免疫抑制药的使用。 【禁忌证】 1、由于凝血因子缺乏而有严重出血者如血友病; 总loo分 2、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者; 3、晚期妊娠者。 【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备2 意后实施; 2、查“凝血四项”,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

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 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4、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弯盘1个、18号、16 号或12号骨 髓穿刺针1个、消毒碗1个、镊子1把、止血弯钳1把、消毒杯2 个、纱布2块、干棉球数个、无菌洞巾)、无菌手套(2个)、5ml 注射器2个及20ml 注射器1个、2%利多卡因一支、载玻片10张、 推片1 个、持物钳、砂轮、碘酒酒精棉球。 【操作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1、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 2、穿刺部位及体位选择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 穿刺点选择7' 2cm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 小。病人取仰卧位。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 的部位。病人取侧卧位。 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此 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 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 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病人取仰卧位。④腰椎棘突穿刺点:腰

胸外科胸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

胸外科胸腔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一、本专业人才结构与收治病人情况 胸外科现有医师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开放床位数37张,近5年累计完成胸腔镜手术270余例,其中开展有肺大泡切除术、肺活检术、肺楔形切除术、脓胸清理术等,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近5年内未发生胸腔镜手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二、手术室及相关科室 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专科内镜护士,有一套高清胸腔镜系统和配套器械,能满足胸腔镜诊疗工作的需要。麻醉科配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全麻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能够满足各类胸腔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胸腔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及专业医师,对各类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强。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专人管理,符合要求。 三、技术管理: (一)严格遵守胸外科疾病诊疗规范、胸腔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胸腔镜镜诊疗技术开展由科主任、主任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腔镜诊疗技术由科主任、主任医师决定,术者由胜任技术要求的副主任医师以上担任。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胸腔镜手术前,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胸腔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胸腔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五)将准予开展的胸腔镜手术上报上级部门备案。 四、人员培训 每年派1-2人到国内著名大学及国内大型医院学习培训微创内镜技术, 不断提高自己的胸腔镜技术水平。 五、胸外科已开展胸腔镜诊疗技术目录 1气胸处理; 2肺大疱切除; 3胸膜摩擦; 4胸膜切除或胸膜固定; 5巨大肺大疱切除; 6肺减容术; 7肺叶切除术。

17腰椎穿刺术相关知识

腰椎穿刺术相关知识 腰穿 一、适应证 留取CSF做各种检查以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等的诊断;测量颅内压或行动力学试验以明确颅内压高低及脊髓腔、横窦通畅情况;动态观察CSF 变化以助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注入液体或放出CSF以维持、调整颅内压平衡,或注入药物治疗相应疾病。 二、禁忌症 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是怀疑后颅窝存在占位性病变;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脊柱结核或开放性损伤;明显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不宜搬动;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 三、学习程度 掌握: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 熟悉:并发症及其防治。 四、操作器材 1.腰穿模拟人。 2.消毒物品、腰穿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麻醉药品(2%利多卡因)、胶布、血压计、听诊器、污物盒、凳子。 3.物品摆放:治疗车及物品放置于患者头侧。

1.局麻时,先核对麻药,用2%的利多卡因3~5ml。进针前左手拿纱布一块。先打皮丘,而后垂直进针,边进边回抽边推注。不可先完全进针后边退针边推注! 2.如果患者颅内压很高又必须进行腰穿时应250ml甘露醇静滴降颅压后再行腰穿。穿刺测压时发现患者颅内压高,应立即滴注甘露醇降颅压。 3.腰穿的并发症包括:腰穿后头痛、出血、感染、神经根损伤、脑疝。腰穿后头痛是因颅压减低,牵拉三叉神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及血管组织所致,平卧位头痛可减轻。应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必要时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4.当腰穿发现脑脊液呈血性时,应鉴别是损伤所致还是非损伤性出血。可采用三管法,以及观察红细胞形态,上清液颜色以及红白细胞比例等方法鉴别。 七、腰穿相关知识 【腰穿并发症及其防治】 1.低颅压综合征:去枕平卧,多饮水。 2.脑疝形成:慢放脑脊液。凡疑有颅内压增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3.神经根痛: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用力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以致产生下肢疼痛或使脑脊液混人血液影响结果的判断。 4.少见的并发症:感染、出血等。 【腰穿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 脑脊液检查(examin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压力动力学检查 正常:穿刺后测得的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成人为0.78-1.96kPa(80-200mm水柱),婴儿有为儿童为0.39-0.98kPa(40-100mm水柱),新生儿为0.098-0.14kPa(10—14mm水柱)。观测初压时应注意脑脊液液面有无呼吸性搏动(随呼吸产生0.098-0.197kPa(10-20mm水柱的液面搏动)和脉搏性搏动(随脉搏产生0.02-0.039kPa(2-4mm水柱的液面搏动)。前者消失时,提示椎管内有梗阻或有枕大孔疝,均宜小心。 (1)颈静脉压迫试验(Queckenstedt试验) 用手压迫双侧颈静脉,使颅内静脉系统充血而致颅内压力增高,增高了的压力传达到连接于腰椎穿刺针的压力玻管上,可引起液面的明显升高,放松压迫后液面迅速下降。当椎管有梗阻时,压迫后液面上升下降缓慢甚或不能。精确测定时,使用血压计气袋缠于颈部,分别充气至2.7-5.3-8kPa(20-40-60mm汞柱),压迫30秒后放松30秒,其间每5秒记录一次压力,并绘制成图。有颅内压力增高或疑有颅内肿物,出血者忌行。 结果判断: 无梗阻时脑脊液压力应在颈部加压后15秒左右迅速升至最高点,去压后15秒左右又能迅速降至初压水平;或加压至8kPa(60毫米汞柱)时可升高至4.9kPa(500mm水柱)以上。部分梗阻时压力上升、下降均缓慢,或上升后不能下降至初压水平;完全梗阻时,则在颈部加压后,测压管脑脊液压力不升或上升极少。 (2)压腹试验(Stookey试验) 以拳头用力压迫病员上腹部或令其屏气,使下腔静脉及下胸段以下硬脊膜外静脉充血,引起上述水平以下脑脊液压力的迅速上升,可了解下胸段及腰骶部的脊髓蛛网膜下腔以及腰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1、患者多取卧位,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 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手挽双膕窝处并用力抱 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特殊情况下亦可取坐位进行穿刺,患者向前弯,双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使脊柱突出。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 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 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 稍斜向头部、针体偏向臂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0、 098kPa=10mmH2O)或40~50gtt/min、若继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小时,多次盐开水,以免引起术后低颅 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以确保穿刺成功。穿刺点 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消毒洞巾。 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 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四大穿刺操作规范

四大穿刺操作规范 一、腹腔穿刺 1、适应症: 检查腹腔积液得性质,协助明确病因;腹膜腔内注药;减轻压迫症状; 2、禁忌症: 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前兆;严重肠胀气;妊娠;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卵巢囊肿等 3、穿刺部位选择: (1)反麦氏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 (2)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以上1cm水平左右各1。5cm处; (3)脐水平与腋中线或腋前线交点(侧卧位); (4)B超定位处。 4、方法: 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患者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腹水较少时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局麻;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诊穿刺时,右手持带有适当针头得20ml或50ml消毒注射器,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针尖已进入腹膜腔,抽取腹水20~100ml送验。大量腹水时,用针座接有橡皮管针头,于麻醉处刺入皮肤,在皮下组织横行0、5~1.0cm,再垂直刺入腹膜腔,助手用血管钳固定针体,以

输液夹夹持胶管,缓慢放液,记量、送检。 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防止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5、注意事项: 腹腔穿刺前须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充盈膀胱; 穿刺点因避开炎症感染;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大量腹水得患者,应将腹部皮肤向外向下拉,或穿刺针进入皮肤后,斜行穿经腹腔,拔针后可使皮肤针眼与腹肌针眼错开,以防腹水沿针眼外溢; 进针不宜太深,以免损伤肠管; 腹腔内积液为血性时,只能取少量做检查用,禁忌抽吸或放液;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停止操作并处理; 穿刺后腹水流出不止时,可用火棉封闭; 放出腹水后,将多头腹带逐步收紧,放置腹压骤减引起休克;大量放腹水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白蛋白丢失,初次放液应不大于3000ml;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不再放液; 肝功能损害患者放腹水应谨慎,以免诱发肝心脑病; 诊穿时针头不宜太细,以免得到假阴性结果; 术后仰卧12h,放液前后检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穿刺结束后记腹水

胸穿、腰穿、骨穿、腹穿操作

气管插管术 (一)适应证 1.全身麻醉。 2.心跳骤停。 3.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二)禁忌证 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及咽喉部脓肿。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应百倍谨慎。 (三)准备工作 器具准备:麻醉喉镜、带充气套囊的气管导管、衔接管、导管管芯、牙垫、喷雾器、吸引装置、供给正压通气的麻醉机或呼吸器及氧气。 (四)操作方法 1.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 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约10cm ,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位于患者头端 (不宜于在床头操作者,可位于患者头部旁侧),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示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入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3.置入喉镜 左手持麻醉喉镜自病人右侧口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把镜片移至正中,见到腭垂。沿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 4.如用直喉镜片,将其置于会厌的喉面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片,只需将其远端伸入舌根与会厌咽面间的会厌谷,再上提喉镜,使会厌向上翘起,紧贴镜片而显露声门。 5.以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6.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拔出导管管芯。 7.压迫胸壁,查得导管口有出气气流,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退出喉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8.导管接麻醉机或呼吸器,套囊内充气,同时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胸膜腔穿刺术 (一)适应证 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二)操作方法 1.患者面向椅背骑跨在坐椅上,前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下颏置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45°仰卧位,患侧上肢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通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中、小量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 线胸透或B 超检查定位。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 3.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进行浸润麻醉,直至胸膜壁层。 5.术者用血管钳夹闭穿刺针后的橡皮管,以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徐徐刺入,当针锋阻力突然消失时,表明已进入胸膜腔,接上50ml 注射器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或令助手放开止血钳,并用止血钳沿皮肤固定穿刺针,以防止穿刺针位置移动。进行注射器抽液,抽满后助手再次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胸水注入量杯中计量。 6.抽液毕,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拔出穿刺针,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胸膜腔感染。 2.进针不可太深,避免肺损伤,引起液气胸。 3.抽液过程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始终保持胸膜腔负压。 4.抽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持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或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胸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进行急救术。 5.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 即可,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脱落细胞检查。治疗性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 ,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若脓液粘稠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抽液。 6.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胸穿操作规范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一、准备工作 1、医务人员的准备:洗手、工作衣、帽、口罩。 2、器械的准备:胸腔穿刺包(内装有穿刺针、注射器及针头、血管钳;洞巾、玻璃接头及橡皮管、试管、清洁盘及纱布等)、胸腔穿刺针、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5ml注射器一个、50ml注射器一个、常规管等等)、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 3、向患者舒述检查的目的: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以及腔内给药治疗,血友病的患者禁做(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血友病)。 4、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二、操作流程质量规范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姓名、床号、性别,向病人解释。 2、患者准备: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3、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抽液一般常选患侧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和腋前线第5~6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抽气一般常选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肋间,并予以标志。 4、常规消毒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无菌孔巾,注意消毒直径为15cm。 5、以2%利多卡因先做皮下局麻,然后逐层局麻至壁层胸膜,并且注意进针的深度,期间注意要回抽以明确是否在血管内以及观察有无气体、胸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6、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7、需向胸腔内注药时,在抽液后将稀释好的药液通过乳胶管注入。 8、如需作培养,抽吸胸液8~10 ml注入培养基内。 9、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棉球及纱布,用胶布固定。 10、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 11、术后嘱患者静卧休息,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等。 三、注意事项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 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新版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及规范-新版-精选.pdf

《胸外科技术操作目录》 1.胸腔闭式引流术 2.胸腔穿刺术 《技术操作规范》 见下一页

胸膜闭式引流术考核表 考生姓名:考号: 项 目 内容要求分值扣分评分要点 操作前准备核对患者,了解病史,测生命体征,阅读影像片或超声检查, 确定有置管指征,排除禁忌 10 不全面酌情扣分 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及可能引起的感觉取得同意及合作,签署 同意书 5 体位:一般取半卧位 5 置管部位标记: 气胸引流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液胸引流取患侧腋中线第7、8肋间 10 注意要作标记 物品准备:胸外切缝包、无菌手套、注射器、麻醉用药、消毒 用品、胶带、胸引流管、胸引流瓶(注入生理盐水) 10 物品准备是否齐全;胸 引流瓶注生理盐水是 否符合标准 操作程序与步骤洗手,戴口罩、帽子 5 开包检查:打开胸外切缝包,戴无菌手套,观察灭菌指标卡达 标准色,检查包内物品是否齐备 5 开包过程注意无菌操 作 消毒、铺巾:用0.5%的碘伏棉球在切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消毒, 范围15cm,2-3遍,铺洞巾 5 局部麻醉:核对和抽取麻药,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的上 缘的置管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 注意核对麻药与会抽置管:做一长约2cm的皮肤切口,插入血管钳分开各肌层,再 沿肋骨上缘进入,最后分开肋间肌进入胸膜腔,置入较大的有 侧孔的橡胶管。引流管插入胸腔的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外 端连接到胸腔引流瓶的接管。 15 观察与调整:若胸引管内水柱高出水面4-10cm并随着呼吸上 下波动,表示引流管通畅;若水柱不动,提示不通,需要改变 引流管方向和深度。 10 未观察者扣10分缝线固定引流管:缝合、固定引流管于胸壁,盖以无菌纱布, 胶布固定。 5 置管后问诊交流,观察引流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测生命体 征。书写记录。 5 器械及医疗垃圾的处理。 5 注:口述处均可考官提醒 总分:考官:

1、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呼吸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可弯曲支气管镜、硬质气管/ 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专业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 临床科室。 (1)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综合性医院设有呼吸相关疾病专业组,专科医院设有呼吸疾病相关科室。 (2)每年收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少于500 例。 2. 呼吸内镜工作室。 (1)满足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工作要求,包括术前准备室、内镜诊疗室和术后观察室等。开展内科胸腔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满足无菌手术条件的内镜诊疗室或手术室。 (2)配备满足呼吸内镜诊疗工作要求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吸氧装备、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 开展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下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设有麻醉科或具有麻醉专业医师,具备呼吸内镜相关的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呼吸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 三级医院,开展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 年内累计完成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1000 例,其中包括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累计不少于100 例,或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附件2)不少于200 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 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需求的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1. 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的呼吸内镜诊疗相适应的临 床专业。 (2)具有 3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目前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相关工作,累计参与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操作不少于50 例。 (3)经过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2. 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开展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 5 年,取得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 年以上。累计独立完成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300例;其中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操作不少于100 例。

三大穿刺(胸穿-腹穿-腰穿)知识点

胸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证】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准备工作】 1.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记。 2.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以及穿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由患者或其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如果抽液需送检,应开出相应的化验单,如胸水常规、胸水生化及胸水细胞学等。 3.有药物过敏史者,需要行利多卡因皮肤试验。 4.器械准备:治疗车的上层放治疗盘、穿刺包;下层放废物桶。 (1)常规治疗盘灭菌手套2双、2%利多卡因、龙胆紫、75%酒精、2%碘酒或碘伏、消毒棉签、胶布、2ml和50ml注射器各1支、无菌的标本杯数个、抢救药品等,如需胸腔内注射,应备好所需药品。 (2)灭菌胸腔穿刺包清洁盘、接有橡皮管的穿刺针、血管钳2把、玻璃接头、橡皮管、镊子、洞巾、纱布数块等。 5.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后帮助病人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术中避免咳嗽、大声讲话,注意保暖。

6.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检查生命体征。 【操作方法与步骤】 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体位 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3.胸部叩诊 胸腔积液的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浊音甚至为实音;气胸的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 4.穿刺点定位 穿刺抽液应根据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气胸的患者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穿刺前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沿下一肋骨的上缘,用龙胆紫作标记。 5.消毒 以穿刺点为中心,15-20cm为半径做离心性环形消毒。先用蘸有2%碘酒的棉签消毒一次,待干后,再用蘸有75%酒精的棉签脱碘两次。注意涂擦均匀,严密无漏。 6.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请助手打开穿刺包的外层(留取一面由术者自己打开),术者戴无菌手套(原则详见外科学无菌术)后打开穿刺包外层最后一面及内层,检查穿刺包内器械,请助手撕开2ml和50ml注射器,注意检验穿刺针是否通畅,覆盖消毒洞巾。7.局部麻醉 再次确认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后请助手打开,用2ml注射器抽取后排空注射器内气体(注意此操作不要面对他人)。右手持注射器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支气管造影术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支气管造影术 【适应证】 1.支气管扩张症,明确支扩的类型、范围、部位。 2.肺部肿瘤。 3.原因不明的咯血者。 4.其它胸部疾患:如支气管狭窄、阻塞、受压等。 【禁忌证】 1.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 2.有明显的造影剂过敏者。 3.近期有大量咯血者。 【方法】 造影前摄胸部正、侧位平片,了解肺部疾患发生的部位,并行碘过敏试验,造影在带有遥控 (或有录像装置)的X线机上进行。 1.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插管支气管造影法:用1%地卡因喷咽喉麻醉后经鼻腔插入纤支镜,进行纤支镜的常规检查、活检,刷检,随后经纤支镜的“活检孔”置入导引钢丝 (退出纤支镜),在导引钢丝引导下插入F,心导管,在透视下把心导管放置在左或右支气管口处,经心导管注入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2~3m1,1~2分钟后缓慢注入76%泛影葡胺至支气管呈灌注性充盈,立即摄片(或连续录像)。若需对侧支气管造影,待病人咳出

造影剂后(注意不要脱管),在透视下把导管放置在另一侧主支气管注入造影剂,摄胸片。 2.经鼻导管插管造影:用1%地卡因喷咽喉麻醉后经鼻腔插入 F16导尿管(剪除末端闭塞部)至气管,随后经导尿管插入F7心导管(退出导尿管),在透视下把导管放置在左(或右)主支气管口处,然后注药、造影,摄片。 3.经纤支镜选择性支气管插管造影法:在纤支镜明视下,经“活检孔”插入塑料管至怀疑有病变的肺段支气管,然后注入造影剂,摄胸片。 【注意事项】 泛影葡胺是水溶性碘剂,具有粘性小,流速决,有刺激性特点,所以(1)在造影中病人要密切配合,情绪安定;(2)注入造影剂前应先注入适量的地卡因或利多卡因,以减少呛咳;(3)要控制造影剂的注入速度,支气管灌注满意时需立即摄X线片;(4)避免导管插入过深,否则造影剂易扩散至肺泡;(5)造影侧的支气管宜位于较低位置,一般摄斜、侧位二片;(6)造影剂的剂量一般每次注入76%泛影葡胺10~2Oml,但应以电视屏上支气管充盈灌注为准。

三大穿刺胸穿腹穿腰穿知识点

三大穿刺胸穿腹穿腰穿 知识点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胸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证】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准备工作】 1.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记。 2.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以及穿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由患者或其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如果抽液需送检,应开出相应的化验单,如胸水常规、胸水生化及胸水细胞学等。 3.有药物过敏史者,需要行利多卡因皮肤试验。 4.器械准备:治疗车的上层放治疗盘、穿刺包;下层放废物桶。 (1)常规治疗盘灭菌手套2双、2%利多卡因、龙胆紫、75%酒精、2%碘酒或碘伏、消毒棉签、胶布、2ml和50ml注射器各1支、无菌的标本杯数个、抢救药品等,如需胸腔内注射,应备好所需药品。 (2)灭菌胸腔穿刺包清洁盘、接有橡皮管的穿刺针、血管钳2把、玻璃接头、橡皮管、镊子、洞巾、纱布数块等。 5.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后帮助病人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术中避免咳嗽、大声讲话,注意保暖。

6.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检查生命体征。 【操作方法与步骤】 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体位 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3.胸部叩诊 胸腔积液的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浊音甚至为实音;气胸的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 4.穿刺点定位 穿刺抽液应根据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气胸的患者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穿刺前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沿下一肋骨的上缘,用龙胆紫作标记。 5.消毒 以穿刺点为中心,15-20cm为半径做离心性环形消毒。先用蘸有2%碘酒的棉签消毒一次,待干后,再用蘸有75%酒精的棉签脱碘两次。注意涂擦均匀,严密无漏。 6.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请助手打开穿刺包的外层(留取一面由术者自己打开),术者戴无菌手套(原则详见外科学无菌术)后打开穿刺包外层最后一面及内层,检查穿刺包内器械,请助手撕开2ml和50ml注射器,注意检验穿刺针是否通畅,覆盖消毒洞巾。 7.局部麻醉

执业医师临床考核技能操作腰穿术步骤

执业医师临床考核技能操作腰穿术步骤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实践技能操作试题:腰椎穿刺术 【适应证】 1.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2.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3.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禁忌证】 1.可疑颅高压、脑疝。 2.可疑颅内占位病变。 3.休克等危重病人。 4.穿刺部位有炎症。 【术前准备】 l.了解病情,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意识状态、生命征等。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应对措施,并签字。 3.器械准备腰椎穿刺包、脑压表、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操作步骤】 1.体位病人侧卧位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协助使病人躯干呈弓形。

2.确定穿刺点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可上移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或略向头侧缓慢刺人。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可见脑脊液流出。 5.测量脑脊液压力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 180mmH2O,或40~50滴/分钟。 Queckenstedt试验:是了解蛛网膜下隙是否阻塞的一个试验乙。方法是在初次测压后,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压迫另一侧,最后双侧同时按压。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此为梗阻试验阴性。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去除压力后压力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根据检测要求收集脑脊液送检。 7.插入针芯后,拔出穿刺针,盖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术后处理】 1.术后病人去枕俯卧(若有困难可平卧)4~6h,以免引起低颅压头痛。测血压并观察病 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4.做好穿刺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疑有颅内压增高且眼底有视盘明显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时,禁忌穿刺。

最新腹穿操作规范--

腹膜腔穿刺术 术前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2、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博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物品准备: (1)腹腔穿刺包、消毒剂、2%利多卡因,无菌棉签、无菌手套2个、洞巾、注射器、纱布、胶带。 操作步骤: 1、操作者着装整齐,带好口罩、帽子,洗手,携物品至床旁。 2、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3、协助病人取仰卧位,解开衣服暴露腹部。 4、选择穿刺部位:一般取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5、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2-3遍,直径大约15cm, 6、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左手拇指与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自皮肤至腹膜壁层逐层局部麻醉,麻醉过程中应边回抽边进针,回抽无血才能注射麻醉药。 9、穿刺: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穿刺前夹闭穿刺针后的

橡皮管,术者以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助手用无菌止血钳固定穿刺针,连接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腹水。 10、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按压2-3分钟,防止渗漏,局部碘伏棉球消毒,换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注意穿刺孔向上,复查腹围、脉搏、血压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 11、整理用物,并详细记录腹水量、性质、颜色,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其合作。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3、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快、面色苍白、晕厥、休克等应立即终止放液,并予以输液、扩容等对症治疗。 4、腹腔放液不宜过快、过多,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6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3000 ml,时间不少于2小时。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纤维

胸外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纤维(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 【适应证】 1.诊断方面: (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血痰需明确诊断及出血部位。 (2)原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气道阻塞、声带麻痹、呼吸困难需查明原因者。 (3)胸部X线片发现块影、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或痰瘤细胞阳性而胸片无异常,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4)肺弥漫性病变或周边性病变需通过纤支镜行肺活检。 (5)需作叶、段支气管选择性造影者。 (6)肺叶切除前后检查,以确定切除范围及判断手术效果。 (7)长期气管切开留置导管者定期观察气管粘膜情况。 (8)疑诊结节病,肺蛋白沉积症等疾病需作肺泡灌洗检查。 (9)可用于胸膜腔内检查。 2.治疗方面: (1)对大量分泌物而无力咳嗽或引起肺不张者,协助吸痰有利于肺复张及加强通气。 (2)可用于支气管或肺内病变局部注入药物。 (3)对肺癌患者行局部激光照射治疗。

(4)清除气管内较小的异物。 (5)对咯血不止的患者通过纤支镜送入前端带气囊的导管填塞止血。 【禁忌证】 1.绝对禁忌症: (1)极度衰弱不能耐受者。 (2)有严重心脏病,心律紊乱,主动脉瘤及血压高于21.3/13.3KPa(160/1O0mmHg)。 (3)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PaO2低于6.65kPa者。 (4)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 (5)肺动脉高压,肺部病变疑为动静脉瘘及肺化脓症者均不宜经纤支镜行肺活检。 (6)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操作者。 2.相对禁忌症: (1)新近有支气管哮喘或正在大咯血者宜缓解后两周再进行检查。 (2)新近有支气管、肺急性感染者,待炎症控制后再作检查。 (3)对肺大泡患者应持慎重态度,避免发生气胸。 (4)有上腔静脉阻塞,静脉压甚高,呼吸困难明显者。 (5)较大的气管异物者 (一般活检钳难以取出)

大穿刺操作规范

四大穿刺操作规范 一、腹腔穿刺 1、 适应症: 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明确病因;腹膜腔内注药;减轻压迫症状; 2、 禁忌症: 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前兆;严重肠胀气;妊娠;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 病、卵巢囊肿等 3、 穿刺部位选择: (1 )反麦氏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 1/3处); 1cm 水平左右各处;(3)脐水平与腋中线或腋前线交点(侧卧位) 处。 4、 方法: 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患者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腹水较少时取侧卧位; 戴无菌手套,2唏U 多卡因局麻;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诊穿刺时,右手 持带有适当针头的 20ml 或50ml 消毒注射器,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 45度斜刺 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针尖已进入腹膜腔,抽取腹水 20 - 100ml 送验。大量腹水时,用针座接有橡皮管针头,于麻醉处刺入皮肤,在皮下组织 横行?,再垂直刺入腹膜腔,助手用血管钳固定针体,以输液夹夹持胶管,缓慢放液, 记量、送检。 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 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防止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5、 注意事项: 腹腔穿刺前须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充盈膀胱; 中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大量腹水的患者,应将腹部皮肤向外向下拉,或穿刺针进入皮肤后,斜行穿经腹 腔,拔针后可使皮肤针眼与腹肌针眼错开, 以防腹水沿针眼外溢; 进针不宜太深,以免损伤肠管; 腹腔内积液为血性时,只能取少量做检查用,禁忌抽吸或放液; 体征,如有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停止操作并处理; 穿刺后腹水流出不止时,可用火棉封闭; 放出腹水后,将多头腹带逐步收紧,放臵腹压骤减引起休克;大量放腹水可引起电解 质紊乱、白蛋白丢失,初次放液应不大于 3000ml ;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不再放液; 肝功能损害患者放腹水应谨慎,以免诱发肝心脑病; 诊穿时针头不宜太细,以免得 到假阴性结果; 术后仰卧12h ,放液前后检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穿刺结束后记腹水量; 二、骨髓穿 刺 1、适应症: 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2)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以上 (4) B 超定位 常规消毒、铺巾, 穿刺点因避开炎症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 不明原因发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