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识字新常态下的识字教学改革

论儿童识字新常态下的识字教学改革
论儿童识字新常态下的识字教学改革

【摘要】大量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学前识字已经进入了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给识字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教师可以尝试以改革“封闭型”课程结构为突破口,每周开设一节识字活动课,在不动现行教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课外生活中识字。这样,语文课堂的识字教学直接与儿童识字“新常态”下的识字“接气”,识字教学“两条腿走路”,化“难”为“易”。学生两年可轻松识字2500个左右,从而实现自主阅读。

【关键词】儿童识字“新常态”;识字活动课;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20-03

【作者简介】陈树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00),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科学认读――培养儿童阅读素

养”课题组副组长,原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一、儿童学前识字情况非常普遍

近期,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中撰文,明确提出一个观点:“识字教学起点不是零。”识字教学到底是“零起点”,还是“非零起点”?江苏省“科学认读”课题组曾在多所实验学校进行过儿童学前识字情况调查(见下表),数据未必精准,却反映了目前儿童学前识字非常普遍的情况。

儿童入学之后,教师要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识字教学。这种常规的教学,学生的“起点”又是怎样的呢?

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朱文瑾老师,曾对一年级一个班的35名学生进行过一次针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的学前调查。调查内容为:了解一类字、二类字认读情况;从一类字中抽取“女、奶、扇”三个字现场听写,了解会写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一类字、二类字会认情况统计。

一类字 二类字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识字6》中的8个一类字,“星、奶、丁、女”百分之百的学生会认。其余4个字也有大多数学生会认。二类字与一类字相比学生认识的相对少些。

2.“女、奶、扇”一类字会写情况统计。

3.学生识字途径的分析。

学生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这些汉字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特地做了比较具体的了解。据分析,学生识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的是通过看电视、玩电脑认识的;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食品、饮料、生活环境等)认识的;有的是在看书读报中认识的;有的是在学习各门课程的

过程中认识的;还有的是家长或幼儿园老师教的。为了说明问题,现

以“星”字为例,看看调查时学生是怎样说的:

很小的时候,妈妈教我唱《小星星》时认识的。

小时候,我和爸爸散步时喜欢看星空,爸爸告诉了我很多星星的名字,还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在那时候我就认识了这个字。 上幼儿园时我们表现好,老师都会奖励我们“小星星”。

............

二、 正确对待儿童学前识字现象

如何正确对待当前儿童学前识字现象,是语文课改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也许有人会问:儿童学前为什么能识这么多字?我们认为道理很简单:这是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必然反映。

汉字“生存”在哪里?很多人习惯地认为:当然在书本里、字典里。儿童要识字,当然得靠语文课本。可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篇幅有限,仅从生活中摄取一个镜头,就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照片选自南京市珠江路小学校本教材《汉字的魅力》)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当今的社会简直就是一个“汉字的海洋”!儿童在生活中接触的很多物品,到过的很多地方,一般都附有汉字符号的标签、标记、标牌,而且这些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包装”还特别抓人眼球。这里不妨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举一个例子,让我们“设身处地”体验一下:

儿童大概从两周岁左右就要开始学习自己刷牙。刷牙离不开牙膏。牙膏的包装上都印有配上图画的品牌名称。他们每次刷牙时,都要亲手拿起牙膏,拧开盖子,开始使用。就这样,每天两次,毫无例外。积累起来,学前儿童与牙膏接触不下上千次!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些家长会巧妙利用牙膏这一资源,顺其自然地结合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怎样使用牙膏),让孩子看一看上面的图,认一认牙膏包装上的字。

完全可以这样说:当今的儿童生活离不开汉字。汉字对于每个儿童来说,触目皆是,触手可及。只要家长有心,把孩子眼前看到的、口头说到的、手上拿着的,甚至嘴里吃着的东西联系起来,说一说、玩一玩,即可。正如有些家长说的那样:“儿童识字,哪里需要刻意地一个一个地教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识字教学这个角度说:社会生活就是一个识字的大课堂。儿童生活中,“处处”“时时”都在学习和运用汉字。这里需要说明:

我们提倡的识字,绝不仅仅为了多识几个汉字。从小培养儿童关注生活中的事物(细节)的敏感性,其意义远远大于认识几个汉字。

特别要指出的是: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它是表意文字,具有特殊的优势。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用儿童的话说:“汉字宝宝很好玩!”如果家长、教师适当进行启发、诱导,那儿童就会“乐此不疲”,甚至达到“忘乎所以”的境地。当然对于那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刻意灌输”等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强行识记汉字的做法,我们很不赞同。我们认为:对于儿童学前识字的情况,要多做调查研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作出判断,准确把握儿童识字的“新常态”。儿童识字“新常态”,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为识字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的机遇,我们必须以敏锐的眼光,抓住这个机遇,应势而谋,深化教学改革。 三、找准突破口,开设识字活动课

1998年,江苏“科学认读”课题组的同志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提出:大胆地以改革“封闭型”的课程结构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引导学生从课外生活中识字。

1.一本“剪贴识字”本。

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本子。引导学生从课外生活中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带有汉字符号的各种食品、物品的包装等资料,认认读读,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做成“剪贴识字本”(见下图)。上课时,带到课上和同学交流、分享。这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造的识字课本。

2.一个“汉字开花”游戏。

“汉字开花”游戏(见下图)是根据汉字“字根理论”创造的识字游戏。它有利于高效识字,激发联想思维。

3.一节“识字活动”课。

每周开设一节识字活动课。识字活动课最大的特点是“开放”的。即在不动现行教材、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课外生活中识字。这一节课排进学校每周的课程表。课时可以在现有语文课时中解决,也可以在校本课时或地方课时中解决。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更好。因为识字活动课实际上是以“识字”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学习,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识字活动课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确定本次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带有汉字符号的资料,做好剪贴识字本。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小组交流,合作分享。(教师指导。)

(3)大组展示,全班互动。(学生利用投影仪,向全班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穿插点拨、提问,引导全班同学参与互动。)

(4)识字游戏,激发联想。(教师利用随堂板书或课前制作的课件,围绕本课出现的常用字词,引导学生做游戏。游戏有“识字大王”“汉字开花”等。)

(5)小结谈话,活动结束。(识字活动课上,识多少字没有刚性指标。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课外识的字一概不要求动笔书写。)

作为突破口的识字活动课,因为它是开放的,它与儿童识字“新常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面向实际生活这个大课堂,释放出无限的活力。它像大自然的水库,打开了一扇闸门,丰富的源头活水――生活中的汉字资源,一下子自动地涌了出来。

2014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汉字教学研讨大会上,几所课题实验学校的老师分别上了不同题材的五节识字活动课。课题组领导和课题实验单位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原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同志在总结发言时高度评价:“‘科学认读’课题组的经验具有普适性。”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许敏老师教的一个实验班,在低年级大量识字,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基础、为动力,不失时机地驱动改革向中高年段延伸,满足学生发展的“新需求”,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六年级上学期放寒假前夕,课题组到该校做了一次检测:以苏教版八上《我的母亲》为教材,事前不通知学生,当场发教材,学生阅读教材之后书面完成课文后的“探索?练习”。一小时后交卷,课后评分统计结果――

对于上述成绩,大家既感到意外,又认为尽在情理之中。说“意外”,因为六上学生的语文水平竟能达到初二学生水平,这是奇迹;但仔细分析后,又认为尽在“情理”之中。这一典型案例生动有力地说明:儿童识字“新常态”下取得的新成效进入常态化、常规化,收到了较好效果。

为祖国的汉字争光,为广大儿童造福。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梦想。

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

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 垫江县坪山小学:张洪兵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比较去自主识字,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了识字教学的成果。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立项号Xkt2013333 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吴小红所在单位汉阴县城关一小 课题研究 进展情况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调查我校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调查报告;申报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参阅相关教学理论与识字教学专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 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外的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索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激起学生识字兴趣;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开展字理识字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2月) 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让识字教学中枯燥识记的现状得到改变,让识字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加强对部件意义的理解,体会汉字意象之美,领悟汉字文化涵,感受汉字独特魅力,增强自主识字能力。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优秀教案、论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和课件等。

4.第四阶段:总结验证阶段(2014年3月---4月) 进行调查测试,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课题报告,举办研究成果展览,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利用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改进了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体验字理识字的乐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愉快。为了激发识字兴趣,我们探究出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猜字谜记生字。字谜是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作谜面,以汉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有利于启迪同学们的思维、开发智能、巩固识字、增长知识,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使同学们智趣双益。记得我教学汉字“选”时,出了字谜“一位老先生坐车走了。”待学生猜出后我又随机启发“你们会编字谜吗?”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一把大刀把西瓜切成八块”(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着嘴,小口里面藏”(高);“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金)…….此时此刻,识字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小孩子的思维是多么活跃,想象力是多么丰富。我也体会到猜字谜识字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不但能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谓是两全其美!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探索 内容摘要: [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 识字教学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改变现状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们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怎样提高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质量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 1 ”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生本理念下如何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生本理念下如何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结合我校“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谈谈我的一点个人己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之欧阳学创编

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论文 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文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一、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孩子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例如,在认识“西”的时候,我就引导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学校北边的马路叫什么名字。很多同学都会说:“西大街”。因为西大街是同学们经常走的马路,对路名也非常熟悉,所以每个同学都能叫上“西大街”的路名。这时再让同学们认识西大街的“西”,就会将“西”字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再比如在认识“丢”字时,平时大家都会遇到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人爱乱堆垃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吗?”很多同学都回答没有,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9-04-19T10:59:49.53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作者:高龙[导读] 而教师则要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中心小学16351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本理念已经逐步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将学生放置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理念课堂教学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生本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学。而教师则要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将生本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学习中,自主思考且探究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变革。 一、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必要性 生本理念在课堂上的运用是非常明晰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1.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生本理念,进而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全面适应新课改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2.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求。 小学生正是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候,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语文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关注知识点的讲解。此时的教学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学氛围较为沉闷与枯燥,虽然教师以饱满的激情进行讲解,但学生学习的效率普遍偏低。造成此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语文课堂上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师注重“教”与“学”的关系,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把学生当成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交流,实现共同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学会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让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 2.丰富多元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很多学生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和动力,根本原因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在生本理念的要求之下,教师的教学应当尽可能地打破学科的限制,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的引入,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小学生年龄较小,角色扮演对他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将组内学生的友谊以作文的形式记下,再通过短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又如在学习《蔺相如廉颇列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对整个情境的表演,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各种人物之间的联系,熟悉整个文章发展的脉络,从而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好的感悟,自然而然掌握了学习内容。 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家庭环境、个人认知、生活经验等各不相同造就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和思维方式。生本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本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引导,教师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让不同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符合个性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既强调学生的“学”,也突出教师的“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理念,是当下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将它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将理念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有趣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为学生的学习进步了有效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桂霞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J].甘肃教育,2017,(2):46。 [2]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2,(6):142-144。 [3]李永军基于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3,(17):21。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尊重规律科学识字提升实效(定稿) ——识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 高度重视贯穿始终 降低数量提升质量 多认少写识写并重 重视习惯培养能力 两表先行先认先写 一、走进识字课堂了解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问题: 1. 时间紧、任务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还多。两年要求认1600 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新教材就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老师感到困难。 2. 反复强调,错误依旧:有的字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会出现错误,令老师大为恼火有迷 惑不解。尤其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和三年级会出现一个错别字的高峰期。形近字难以区分、 书写错误会大量出现。 3. 识字课单调,学生不喜欢: 识字教学缺乏生动性和情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学习汉字感觉困难。识字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 低年级既要识字又要阅读, 怎样处理好关系: 低年级阅读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分 配怎样更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更合理。 (二)教师的问题: 1.识字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情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把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传授给学生,只注重汉字的拼读、认写,注 重记忆,而汉字所呈现的画面、情趣,汉字里面蕴含的思想、情感却被教师所忽略,汉字对于 学生的教育功能被教师忽视。 2.教学策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令学生对识字兴味索然。 (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 3.窄化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不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

字理论文:字理识字与自主学习

全国字理教学论文案例评比 字理教学与自主学习 摘要:在字理教学中无论是“字理识字”还是“字理析词”都培养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自主性学习”的又一形式,值得我们大量提倡。 字理教学——这是汉语教学新的尝试,在低年级的字理教学中以“字理识字”为主,中高年级逐渐过渡到“字理析词”。 “字理识字”是通过对汉字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联想、直观等手段来把握汉字字形与义、音的关系,达到识字目的,它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的识字能力,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形象生动地进行字理教学,利用低龄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字理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字理识字”不仅是一种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准确识字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的教学方式,与我们大力提倡的自主性学习,“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有同功效。 一、字理识字是自主学习的又一保障 字理教学的核心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分析字形理解字义),因义记形(从字义来记字形)。只有有了能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能力,才能记得字形。 根据汉字的构形理据进行识字教学,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掌握构字规律,由此联想到彼。如学习了“操”字后,启发学生思考看还有哪个字有右边这个部件,经过思考,学生能想到“躁”、“澡”、“燥”等一组形声字。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右边是声旁,表音,形旁分别是足字旁、提手旁、火字旁,表义。能在同类字中找出表声和表义的部件,在日后的学习中学生能获得自主性的学习的知识保障。如学习了“跑”字,知道左边表义,

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认识常用字1600至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教给他们科学的识字方法,并逐步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一.课内识字,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文识字,因字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识字量比较大,每课都有十个左右的生字必须掌握,另外还有一些二会字。随文识字属于分散识字的范畴,难以发挥汉字独特而重要的系统作用。而学生的年龄较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如果教师一昧地分析字形,讲解字义,枯燥的教学方法学生注意力容易焕散,就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想学。

1.演示法。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如教学“大、亻”,教学时摆出造型就能直接展示出字形义。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提高识字的效率。 2.猜谜法。 指师生运用猜谜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它可以运用字理,也可以运用奇特联想或其他方法。但由于孩子年龄小,谜语要难易适度,启发性强。如“田里跑到田外,不能当作古字猜(叶)”。“空山中间一方田(画)” 3.歌诀法。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歌诀来帮助学习识记流字,歌诀的要求是简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结构,又指字义,可以继承前人或他人的歌诀,也可以师生自编自用。“土里埋,木帛棉,日月明。合手拿,分手掰。手遮目,看得清。人失足,跌下台。”学生读着朗朗上口,饶有趣味,记起来也就轻松多了。而苏教版第二册《识字七》,对于出现的生字“从、众”、“林、森”虽然不是生字,但是学生通过朗读“二人从,三人众。”

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doc

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4.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生本课堂理论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 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特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其次是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呢?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使学生

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是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最后生本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正是因为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但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教学形态 怎样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识字写字.

关于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的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出台。很荣幸我作为我们学校语文老师的代表参加了新课标培训,培训过程中我发现新课标内容有很多改变。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的细微变化,有的是大篇幅的改变。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细小的改动还是打到近百字的大手术,都能读书制定者的用心良苦,很多改变都是借鉴了十年课改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写字规范,养成习惯、培育人格,须把好识字关,练好童子功。尤其小学阶段,识字历来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童子功。仔细阅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会发现,关于识字、写字的相关内容,对2001年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修订共计二十余处,主要分布在“学段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附录”中,本人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比较解读,以期把握好新课标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一.注重写字规范,养成习惯、建竖人格。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将实验稿的“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句改为“有主动 识字、写字的愿望”,力图改变重识轻写的现象,明确了识写并重这一教学目标。识字和写字时贯穿在整个义务阶段的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人误以为这只是第一学段的教学任务,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上识字写字教学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而低年级课堂的识字和写字教学也并不能令人满意,写字指导往往成为形式或者匆匆忙忙走过场,难以保证写字教学的时间。这样的教学现状直接导致学生的写字习惯和识字写字质量低下,据某地区抽样调查显示:低年级的写字和执笔姿势错误率高达75%,中年级46%,高年级23%。调查显示学生字迹工整情况是:低年级90%,中年级65%,高年级只有50%。从中看出,年级越高反而书写质量越低,同时我们在使用2001版课标实验教材十年教学,还发现学生生字的回生率较高,导致习作中错别字频出,到了中年级达到高峰。 新课标以及之前的《小学语文大纲》相比,此次出台的课标中对于“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出现了很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共同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原来只是一二年级的要求,现在却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中要始终贯彻。在识字写字的实施建议中也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板桥小学付宗云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本理念教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不安,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本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孩子们通过预习,自主掌握生字、多音字和词语。了解诗歌内容,通过课上的交流讨论,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前置性作业展示,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孩子们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因为从本学期开始在教学中一直采用“生本教育”的思想,而且孩子们进步非常大,特别是对于略读课文四点起的,他们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中我依然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去自学,自悟,继续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重难点 1.重点: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2.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活动1[前置性作业展示] 分别展示学生自学的生字,多音字,词语解释。(学生举手上黑板当小老师,讲解自己学到的字词) 活动2[导语] 在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他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板书课题)享受春天,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用四字词语和古诗句描述一下春天(孩子们不举手回答)。是啊,在我们眼中,春天是美好的是温暖的,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为什么呢?(战争) 活动3[整体感知] 对,就是战争,看来大家预习工作做得非常的棒,那谁来挑战一下屏幕上的问题呢? 这首诗有()节,可以分成()部分。怎样分?请同学说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一至四节 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第二部分:五节 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学生回答,老师概括总结。) 活动4[明确小组任务]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小组任务,略读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呢?(学生说,老师总结)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论文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1、2年级要把识字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基于这一点,本文粗浅地讲述了古代造汉字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主要讲了八种在课内识字的方法,特别是随文识字和拼音识字讲得详尽具体,还举了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还讲了在课外、生活中识字的方法以及识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提出的要求:(一)1、2年级要把识字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三)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主要材料。这些语言因素包括儿童熟悉的语音(口语)及生活中常见的儿童熟知的用语等。(四)要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五)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图片、实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有利于学生掌握。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讲识字方法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古代造汉字的方法。 一、古代造汉字的方法 有四种:(一)形声;(二)会意;(三)象形;(四)指事。 (一)形声。 形声是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汉字的方法,形声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或属性,叫形符;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叫声符。如“晴、情”等字就属于左形右声。

(二)会意字。 会意造字法,是把和字义有关的两个(或几个)独体字或象形符号组合起来,把它们的意思合成一个新的意思,如人靠着大树,就是休。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三)象形字。凡是表示实物的,有形可像的,都用这种方法造字,如:日、月、山、水等。象形文字和绘画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文字符号,只要用象形的符号体现出各种实物的特征就可以了。 (四)指事字。 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加一点,表示刀口;“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二、引导学生在课内用多种方法识字: (一)拼音识字;(二)看图识字;(三)归类识字;(四)情境识字;(五)趣味识字;(六)比较识字;(七)随文识字;(八)词串识字。下面我对八种识字方法进行讲述。 (一)拼音识字。 拼音识字有很多方法,我这里列举两种:第一种:游戏名称:开火车。适用范围:用于复习巩固拼音字母、音节、生字、词语等。这个游戏适用范围比较广,所做准备也比较简单,这种游戏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但比较适合复习巩固阶段运用。游戏准备:相关字母、声母卡片。操作过程:(1)做这个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2)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生字字音、组词。师:“请第一组开双轨列车,

《“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字理识字法的实践与运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新沂市唐店镇中心小学叶连忠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而在一、二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又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从现在识字教学的实际来看,我们教师识字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普遍低下,学生学起来很苦、很吃力,效果很不尽人意。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和研究,促使低年级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准确把握低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地识字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课题的界定 袁晓园先生指出:“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而“字理识字”则是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进行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一种识字方法。字理识字教学时间研究,正是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及人的认知心理,突出汉字的表意性,以汉字的构形理据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意义识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习建构说:学生的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形成的。它有两个基本观点构成:一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二是人们在建构事物意义时,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 2、主体教育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学会语文。 3、学生思维特点: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就容易理解和记忆,可以提高识字效率。

生本识字

生本识字,快乐多样 ——论一年级生本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天河区华阳小学李婧敏 内容提要:本文居于的生本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如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重视自主识字;开展四人合作学习;生活识字、阅读识字伸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一年级生本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本一年级激发兴趣游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后延伸 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师本教育”教学,把学生作为缺失生命的知识容器,学生桎梏于教师设计的“枷锁”中,不能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教育是学生的事,生本教育理念中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正符合了当前教育观的变革主题。它立足与学生的终生发展,给学生无比宽阔的空间,激扬学生的生命。 生本实验在一年级是关键。而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今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而一年间要学习2000个汉字,这对于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的孩子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难点。但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等待着我们教师去激发,正如郭思乐所长所说的:“儿童乃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无可限量。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属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样,我们将在生本实验中感受生命的神奇。以下,就生本的理念谈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一些策略: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以快乐的情绪参与学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关键。愿意就是来自人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学生愿意做的事他自然就会乐于去做并且勤于去做。一年级儿童意志力非常薄弱,维持其进行一项活动的主要因素不是像成人那样通过意志的努力。如果完全的依赖于意志,那么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15到20分钟左右。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将“玩”引进一年级语文课堂使

新课标下的生字教学

新课改中的生字教学 “老师,我要出个字谜!”“老师,我发现了三个形声字!”“老师,我要提醒大家……”望着台下如林的小手臂,我欣慰地笑了,教这一届孩子已四年,他们的识字兴趣日渐浓厚,识字能力逐步提高,识字效果越来越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新课改。四年前,我教六年级,当时的生字教学现状是:老师讲解生字的音、形、义,学生听并记。可以想象,这样的生字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枯燥乏味的事情啊。正在这时,新的课程标准慢慢向我们走来,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亮了我的眼睛;她如茫茫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与学生一起,开始了惊喜连连且欢乐多多的生字教学改革之路。 一年级:夯实基础,激发兴趣。 古人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高楼大厦设计得再精巧也有可能倾倒于瞬间。因此,在学生刚接触生字时,一定要多想办法,想巧办法让他们把常用部首、笔画名称、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牢牢记于心间。一年级期末时,我就组织学生进行给生字找“家”的游戏,有时“家”是部首,有时“家”是结构。因为寓教于乐,所以学生不仅不反感,反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

果。同时,利用一年级象声字、会意字较多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神奇与魅力,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比如,教学“看”字时,我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请学生猜字;教学“采”字是,我把手放在花木上,做采花状,请学生猜字。然后给学生讲仓颉造字的故事,鼓励学生发现仓颉的秘密。学生兴趣大增,小小的他们陆续发现:“不”“正”组成“歪”字,“小”“土”组成“尘”字,“两”“人”组成“俩”字,等等。 二年级: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生字的方法,比如,一些基本笔画名称,一些偏旁部首名称,一些笔顺规则,还有一些记字的技巧和方法。从理论上讲,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是可行的。但说着容易做着难,这个“适当放手”的“度”该如何把握呢?经过不断地摸索,一条崭新的生字教学之路逐渐在我的眼前明晰起来:第一环节,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给大约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学生字。要求掌握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笔画顺序及偏旁部首。利用这十分钟,老师把本课需掌握的知识写于黑板上,比如新的偏旁部首、一些较难掌握的笔顺、多音字等。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黑板,也可以问老师,还可以等到汇报自学成果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第二环节:汇报自学成果。由老师每组内抽查一名同学,由该同学代表自己组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回答对了,就为该组加一颗彩星。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给自己组争星,他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就连一些差生也认真地学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