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权力的颠覆与诗学秩序的重构_析_紫颜色_黑人妇女解放的主题_彭俊广

规训权力的颠覆与诗学秩序的重构_析_紫颜色_黑人妇女解放的主题_彭俊广
规训权力的颠覆与诗学秩序的重构_析_紫颜色_黑人妇女解放的主题_彭俊广

120

批 评

《紫颜色》是20世纪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由92封书信组成,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初到二战前夕。小说成功塑造了西丽等一群边缘化黑人女性形象,反映了她们在种族和性的双重压迫下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她们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消解和颠覆男性中心话语进而重构黑人女性话语的艰难过程,小说诠释了诗化的女性生存状态,突显了黑人女性的生存智慧。《紫颜色》自1982年出版,已相继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奖,其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女性主义表现手法受到了不同种族、阶级和性别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美国著名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将《紫颜色》誉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

本文从小说文本的解读入手,运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小说中被边缘化黑人女性在社会权力网络中的生存状态,从中揭示男性中心话语的规训机制在边缘化女性身上的具体运作和实施,探究权力网络中倍受压抑的女性如何解构和颠覆男性中心话语,重构生态诗学的话语秩序。

权力话语理论认为:权力是各种政治力量关系,是一种相互交错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个人不仅流动着,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权力。”由此可理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权力网络,在这一个网络运行中,社会中的个体既可能是被权力控制的对象,同时也是实施权力的角色。

福柯在其著作《规训与惩罚》中指出:规训权力是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练工具的权力的特殊技术”,“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持

规训权力的颠覆与诗学秩 序的重构

■ 彭俊广

——析《紫颜色》黑人妇女解放的主题

久的运作机制”,尽管“它的模式、程序都微不足道”,但“正在逐渐侵蚀那些重大形式,改变后者的机制,实施自己的程序”。规训权力的行使主要靠“一种持久的,洞察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监视手段”,如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自上而下的检查等。福柯还强调: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是实现该监视手段的一设计完美的方案,“是一种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确定权力关系的方式。”也是一种“政治技术的象征”。

代表着这种规训权力机制的“圆形监狱”在小说《紫颜色》中无处不在。其中,构成男性中心话语的规训权力首先来自白人社会,以市长为代表的白人男性无疑是这个社会权力网络处金字塔塔顶的最高权力者,其下是以监狱长为代表的黑人男性的当权者,此类当权者虽然是种族歧视中的“他者”,但同时也是黑人群体的压迫者,是白人规训权力机制的帮凶,“监视”甚至凌辱自己同胞。以阿方索和老艾伯特为代表的黑人男性则是骨子里奴性十足的“白化病人”,尽管深受白人阶层的无尽剥削,但对自己的辛勤劳作怀有一固有看法“每三棵种子总有一棵是为他(白人)播的”,虽然他们也为黑人,却说同胞莎格·艾弗里“黑得像炭一样”。艾伯特与其子哈波本是社会底层人物,却认为自己乃堂堂男子,可把受到的歧视转化为冲冠怒气而发泄到妻子身上。黑人女性则位于权力话语金字塔的底层,受到以上各种力量糅杂在一起所构成的“圆形监狱”,受到全方位的“监视”和压迫,成为了“他者”中的“他者”,处完全失声状态。

贝尔·胡克斯曾断言:“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有双重身份。既可以做压迫者,也可以做被压迫者。黑人男性可能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但性别歧视允许他们成为女性的剥削者和压迫者。白人女性可能是性别歧视的牺牲品,但种族歧视允许她们成为黑人的剥削者和压迫者。”佐拉·尼尔·赫斯顿曾在《他们眼望上苍》中有此描写:“白人把包袱扔下,叫黑人捡起来,黑人捡了,因为他不得不这样做,但是他并不背着它走,他递给他家里的女人。黑人妇女是世上的骡子”。此段描写是社会权力网络中女性生存状态和规训权力机制运作最为恰当的概括。

《紫颜色》中出场的女性众多,其中有名氏和无名氏的黑人女性共35个,这一庞大的被边缘化女性群体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为“做牛做马”的女性。她们以“逆来顺受”一贯之,驯服于强权的男性中心话语,时刻接受着规训机制的“敞视”,处完全失声状态。《紫颜色》中此类女性的代表人物有莎格·艾弗里、索菲亚、黛西和莎格的母亲。这类女性一生恪守妇道,辛勤劳作,靠“替白人洗衣服”以维持家庭生计,“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索菲亚的母亲一生育六男六女,整天生活在“以男人为主的家庭里女孩子很不安全”的环境之中。黛西“不到15岁”就嫁给了年老的阿方索,丈夫去世时,她已“生了两个孩子,而且又怀孕了”。此类女性的人格尊严得不到保护,终日饱受欺凌,长期逆来顺受,艾丽斯·沃克曾称戏此类女性为“被悬吊起来的女人”。

第二类则为“抗争过但屡遭失败”的女性。她们曾不满自己处境,对“规约”奋起抗争,但因已力不敌众力,呐喊之声逐渐淹没在男性中心话语的汪洋之中。这类女性代表有西丽的亲生母亲、安妮·朱莉亚和索菲亚等三位女性。西丽的母亲原以为能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她与丈夫一起辛勤劳作,种地开店,一度红火但终遭白人商人嫉妒,店铺被烧,丈夫被白人社会“用私刑处死”,她从此神志“永远糊涂”,人们常见她与亡夫“谈论”着诸如“不是黑人能想到就能做到的事情”的话语,家道惨败后下嫁阿方索,连生8个孩子,最后“呼喊着叫骂着死去”。小说作者对安妮·茱

121

莉亚虽着墨不多,但足以使其形象完整,读者可感其天生丽质,却由父亲做主嫁给并不爱她的艾伯特,婚后,除作为泄欲工具,丈夫对她不闻不问,为追求幸福与自由,她也在外找了情人,无心“持家过日子”,最具“讽刺”的是,终死在情人的枪下且落下极坏的名声。此类女性中,最具悲剧色彩的当数索菲亚,她勤劳能干,敢想敢为,她爱哈波,但哈波深受男性中心话语影响,不满她“总要回嘴”,总想让她“听从他的指挥”而使其归顺,希望她变成看家狗那样乖巧。性格刚烈的索菲娅最终厌倦了哈波,为了人格尊严,她带着孩子投靠其姐奥德莎一家,在与市长夫妇的冲突中,对市长的荒唐指责愤然出拳相向,把市长“打倒在地”,她虽坚强勇敢,但面对强势却倍感孤立无援,获罪入狱后,只能接受强势权力话语的规训,并被贴上“疯女人”的标签,出狱后被迫到市长家当佣人,重操内战前种植园主家中“黑妈妈”的角色,独享抗争苦果,承受与家人隔绝的煎熬。

第三类为在规训下“逐渐觉醒”的女性。此类女性不甘男性中心话语的压制,慢慢觉醒,为消解和颠覆男性中心话语最后走向性别和种族融合而努力斗争。在《紫颜色》中出场的这类人物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西丽、耐蒂、莎格和塔希,另有觉醒后的索菲亚。首先是西丽与耐蒂,西丽十四岁时遭继父奸污,随后两度生子,二子被继父相继卖掉并受其威胁,“你最好什么人都不告诉,只告诉上帝”,后来被迫嫁给艾伯特,但从未遭正眼相看,成为丈夫眼中的废物,养子们心中的累赘,整天像骡子般辛勤劳作,毫无半点尊严,唯一爱她的是妹妹耐蒂,教她识字,鼓励她奋起斗争,但在男性中心话语统治的权力网络中,作为一弱女子,耐蒂则自身难保,相继从魔窟似的继父家中和不怀好意的艾伯特身边逃掉,跟随传教士塞缪尔夫妇辗转非洲,饱受骨肉分离之苦。后来,西丽在情敌、同性恋情人兼姐妹的莎格引导和鼓励下,逐渐觉醒,走向经济独立,恢复做人尊严。其次是莎格,她是小说中一关键人物,敢想敢爱,承传“敢跟55个男人睡觉”的姨妈的抗逆本性,臭名昭著,“她的孩子各有各的爸爸”,但她婉转动听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外表却赢来“蜜蜂女王”的美称;她经济独立,个性凸显,追逐者甚众,但一旦染病,众叛亲离,孤独凄惨。她与艾伯特彼此相爱,但无法结成夫妻,生活看似荣光耀眼,内心却感落魄无比。她初次与西丽见面,直呼西丽“你确实很丑”,对其进行了无情地奚落,但日后却不断鼓励西丽独立,她是启发西丽走向新生活的知心姐妹。最后是塔希,她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女性的代表,她从小生活在非洲,饱受土著部落的话语压制,从小受着“女孩用不着教育”,“当酋长的妻子是无上光荣的”,“‘正面直视男人的脸’是件厚颜无耻的事情”等思想的熏陶,直至与奥莉维亚的交往后,“她变了”,越来越像她那个“不肯跟同她订了亲的男人结婚,不肯向酋长鞠躬”的姑姑,尤其当她父亲死后,她母亲便成为她坚强的后盾,最终冲破层层阻碍,与亚当喜结连理,远渡重洋,来到美国。

众多女性不一而足,所受苦难各尽不同,但横亘于她们面前的最大困难,归根到底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面对来自种族与性别双重的男性中心话语的规训与压抑。

黑人文学长期以来与“黑人历史有着极密切的联系”,并已成为“黑人争取个性解放与平等权力的重要武器”,其文学主题虽历经演变:20世纪初反映混血人种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19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主要是对新黑人的歌颂;1940年代对种族社会不公允现实提出强烈抗议;1970年代提出黑白融合构想,其发展一路坎坷,但不断前行。

作为当代黑人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

122

一,沃克从自己在南方的生活经历中清楚地看出:“束缚黑人妇女的并不像1960年代末人们认为的仅仅是种族歧视以及种族和性别歧视间的内在联系”。在探究理想的妇女解放路径和寻求女性话语重构中,沃克发现赫斯顿的“种族健康”的意识正好暗合了她正在探究的“完整生存”的思想。《紫颜色》正是她后期妇女主义思想提出前的一次前期实践,而她的这次实践是按三个次主题完成的。

韧性的女性书写,失声中寻求言说。西丽在遭继父凌辱后还一再遭到威胁,“你最好什么人都不告诉,只告诉上帝”和“她会撒谎”是一种窒息的规训方式。因为深爱母亲,所以受凌辱之事不能言说给除上帝之外的任何人听,即使言说,也无人相信,反而会被认为是谎言。据此误认,西丽只能生活在失声的世界,但是,失声并不等于失语。她手中有笔,这是她另一种锐利的武器。在男性中心话语的文化语境里,写作是话语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本质上被视为男性的”,作为定位为家庭妇女的女性,西丽的写作无疑是违背其身份角色的行为,是对男性中心话语的挑战与解构。西丽利用不断的信件书写,坚信自己“向来是个好姑娘,也许你(上帝)能显显灵,告诉我我究竟出了什么事”。她不断地把全部心声倾诉给上帝听,以求上帝的神谕,但随着上帝的一再沉默无语,她终于发现“上帝也是雪白的,就像在银行里工作的胖胖的白人”。她愤然质问上帝,“你一定睡糊涂了”。从此,再也不给上帝写信,上帝形象被颠覆。尽管艾伯特一再隐藏耐蒂的来信,旨在扼杀信件中的言说,但西丽和耐蒂彼此坚信,只要不死,一定要书写。即使有来自美国国防部的传闻,说耐蒂一家在返回美国途中“都失踪了”,西丽仍然坚信,“总有一天,我又会和你见面的”。通过书信书写,西丽和耐蒂既倾诉了内心深处的种种体验与渴求,也对男性中心话语提出了质疑与否定,一步步把男性“真理话语”放逐到了边缘,最后达到拆解与颠覆。

广泛的姐妹联谊,磨合中寻找同盟。《紫颜色》由对西丽和耐蒂的苦难经历的描写开始,旨在揭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所在:男性中心话语制度。面对强大的男性规训话语,作为柔弱的女子,西丽忍辱负重,耐蒂离家出逃,这是女性尚未觉醒之前的无奈选择和真实写照。西丽嫁给艾伯特后,一方面过着“木头”般受骂挨打的日子,而另一方面她却纵容继子哈波,去揍其妻子索菲亚,等到索菲亚上门质问,她羞愧难当,如“新生娃娃”一样走向觉醒的道路,通过缝制名为“姐妹的选择”的百衲被,两人尽释前嫌。后来又在莎格的不断引导下,西丽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第一次敢“朝某某老先生的凉水里吐了口唾沫”,走向了反抗之路,同样在莎格的帮助和鼓励下,西丽走出了牢笼般的家,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在田纳西州孟菲斯成立了“大众裤子非有限公司”,实现了经济独立,获得了人格上的尊严。小说正是通过西丽、索菲亚和莎格等一批女性相互间的理解、安慰和鼓励,建立起广泛的姐妹联谊,使她们在困难的生存状态中冲破男性规训话语的扼制并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以其成功案例为妇女解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诗化的种族和谐,冲突中重构融合。沃克亲历1960年代末的民权运动,对妇女解放的前景自有独到的见解。她深知分裂与对抗无益于妇女解放运动,只有努力寻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团结与和解以及种族之间的融合与合作,女性才能真正实现精神上的整体生存。在《紫颜色》中,某某先生是社会规训权力话语网络中的牺牲品,他首先是被压迫者,其次又是压迫者,则既是“操练对象”又是“操练工具”。一方面,在男性中心话语的强力规训之下,他不敢与心爱的女人莎罗格结婚;但另一方面,他又去干预儿子哈波的婚事,刻意压制朱莉亚和西丽前后两位妻子,待西丽离家,经济独立

123

后,生活把他“脑袋砸清醒了”,退还了纳蒂给西丽的来信,“开始了巨大变化”,“努力信起教来”,“肯干活”,能“像女人一样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还自己洗碗盏”,当西丽说话时,“他真的听进去了”,并一同帮助西丽开拓事业。西丽以自身的解放赢得了男性的尊重,实现了男女平等,同时西丽还在自己的店里雇佣了一个白人,也学会处理好与白人市长的女孩埃莉诺·简的关系,进而实现了性别与种族融合,构建了一种诗化般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

在权力话语视域下,通过对沃克《紫颜色》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黑人女性边缘化是男性中心话语通过性别压迫与种族压迫等规训手段并相互交错运作和实施的结果。沃克在小说中对女性话语权的前景作了构想:既要不断争取女性的话语权,形成广泛的姐妹结盟,又要关心男性同胞,不要总是把他们置于女性的对立面,争取实现性别融合;既要反对白人至上和削弱白人对话语权的把持,又要致力于重构种族间的融合,进而实现不分性别和种族的所有人的和谐共处,最终使女性话语摆脱其弱势和边缘化地位而进入主流话语,实现妇女乃至全人类的真正解放。

沃克这一诗学秩序的构想,为其后来提出的“妇女主义”奠定了基础,无疑具有不可比拟的前瞻性,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提出女性解放的设想,为女性解放拓宽了视野,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但是,该构想也凸显了颠覆不足,妥协有余的弱点,乐观地低估了性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笔者认为:既然是女性主义的抗争,性别之间的平等斗争应是其始终关注的重点,当摆首位,否则性别歧视将被种族矛盾所遮蔽,这样会使性别不平等的问题进一步边缘化,女性解放终将成空中楼阁。

[责任编辑 张瑞田]

彭俊广,1968出生,毕业于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供职于邵阳学院外语系。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9C902)。

124

抵抗表征_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抵抗表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作者:周春, ZHOU Ch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34(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0条) 1.Lorde Audre Sister Outsider 1984 2.hooks bell Outlaw Culture:Resisting Representation 1994 3.Murray, Pauli Song in a Weary Throat: an American Pilgrimage 1987 4.hooks, bell Feminsi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2000 5.Christian Barbar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en Writers 1985 6.James Joy Shadowboxing:Representations of Black Feminist Politics 1999 7.hooks, bell Introduction: Revolutionary Attitudes: In Black Looks: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1999 8.Collins;Patricia Hill Black Feminist Thought 1991 9.Unspeakable Things Unspoken 2000 10.Smith, Barbara Home Girls: A Black Feminist Anthology 1983 引证文献(3条) 1.季文君美国诗歌中的美国色彩——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和黑人女权主义[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6) 2.龚云霞"骡子"的救赎之舟——试析《紫色》中美国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3.龚云霞黑人女性自我身份之构建——解读沃克的小说《紫色》[期刊论文]-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d14381216.html,/Periodical_hnsfdx-sh200505022.aspx

女权主义-开题报告

女权主义-开题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 专业名称英语 年级2008级 学生姓名王萌 学号2008212611 指导教师姓名方幸福 论文选题类型师范类专业研究 填表时间: 2012 年 3 月 18 日

填表说明 1.本科生原则上应于第七学期结束之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开题工作。 2.本表由学生在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开题指导并修改后填写。指导教师在学生填写后,应在本表相应栏目里填写确认性意见。本表最后由院(系)盖章备案保存。 3.学生应执行本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得作实质性改变。学生须在所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参加答辩。 4.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请参阅《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和《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 5.论文选题类型分为四类即:师范类专业研究;师范类教育研究;非师范类基础研究;非师范类应用研究。 6.本表由教务处统一印制发放。学生可用蓝色或黑色水笔认真填写,做到填写整洁、正确,也可用电子表格填写,该表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

拟选题目为黑人男性申辩 ---《紫色》中黑人男性的妇女主义解读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自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出版以来,对其中黑人男性形象,批评界一直争论不已;批判声此起彼伏,赞同者却寥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艾丽丝?沃克首次提出“妇女主义”的观点,以区别于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妇女主义”以整个黑人民族的解放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黑人女性。“妇女主义”并不排斥男性,对黑人男性的精神发展给予同样关注。因此,从“妇女主义”去重新诠释其中的黑人男性形象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 意义:重新解读男人形象,纠正以往批评界中的偏见,唤起人们对黑人男性的关注 选题的研究现状 当今对《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大体分两派,主流是否定批评,还有少部分评论家对其持积极态度,但他们的出发点是“转变成长”,认为黑人男性可以经过自我拯救来重获人性。“妇女主义”发展至今,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在充分发展的“妇女主义”观点下,黑人男性形象又将获得新的解读。

简析宠儿中黑人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构建

简析宠儿中黑人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构建 [摘要]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托尼# 莫里森的以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在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享誉全球的巨作5宠儿6 更是解释了莫里森在确定女性主体意识方面所做的 深刻探索。文章以塞思一家祖孙三代为线索, 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从沉睡到觉醒, 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关键词] 黑人女性; 奴隶制; 主体意识 On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Establishment of Black Femele Characters in Beloved DU Yu- hang (Quanzhou Economy Trade College, Fujian 362000, Quanzhou ) [ Abstract] As the first blackwoman tow i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Toni Morris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American Realism for her effective words and consummate writing techniques.Morrison makes a wider exploration in sub jectivity consciousness establishmen t of black women in her world wide novel Beloved. Based on three generations of Sethe’s family, this paper exhibits the course of the establishmen t of black female’s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from sleeping to awakening and from spontaneity to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black women; slavery;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在美国女性主义出现之初, 美国黑人女作家就开始为深受美国白人和黑人男性 双重压迫的美国黑人女性讲述她们自己的故事。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 莫里森在5宠儿6中以鬼魂故事的方式阐释了一种美国黑人女性特有的历史观。作为一位女性, 莫里森更多地将女性的独特感受、经历和哥特文学融合在一起, 弱化了传统哥特的超自然因素, 强调给女性个体带来焦虑和恐惧的/ 幽灵0并非非人的神秘力量也非家族的罪恶史, 而是来自现实生活中, 源于性别角色的禁锢性规定以及以性别为导向的女性空间的束缚。身为黑人女性, 莫里森具有极其深邃的洞察力, 拥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民族意识, 她能够进入那些非黑人和非女性所不能进入的情感领域。在5宠儿6中, 她深刻描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探索了作为自我意识怎样从觉醒到回归再到重建, 鼓励黑人女性从白人主流文化价 值观的桎梏中挣脱出来, 弘扬黑人女性的传统美德以实现黑人女性心灵世界重 构的伟大目标。父权社会中, 妇女通常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 被认为低人一等。黑人妇女不仅因为性别而被侮辱, 还因为肤色而被否认。在奴隶制度下, 黑人女性被剥夺了作为女儿、姐妹、妻子或母亲的身份, 受到社会的严重歧视。因为肤色和性别, 她们受到残酷压迫, 如, 小说中对塞思的定罪是盗窃罪) ) ) 把自己和子女从奴隶主那里偷盗出来。在这段情节描写中, 莫里森把塞思弑婴的行为 ( infantic ide) 变成破坏财产罪, 揭露了黑人被奴隶主当成/ 动物0、/ 财产0这一残酷事实: 奴隶制下的黑人只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 奴隶主有权买卖自己的奴隶, 有权出租他们, 即便打死奴隶也不会作为杀人罪被判刑。Menand women were moved around like checkers Anybody Baby Suggs knew, let alone loved, who hadn’t run off or been hanged, got rented out, loaned out, bought up, brought back, stored up, mortgaged, won, stolen or seized1 (Morrison 23) 然而, 性别和肤色的双重压迫并没有压倒黑人妇女, 她们关注自身地位, 她们中的许多人为建立平等身份进行了不懈斗争, 小说中塞丝通过弑婴这种极端的方 式来维护她作为母亲的身份; 贝比# 萨格斯通过/ 林中空地0传教来确立其自由人的身份; 丹芙通过逐渐成熟和走向独立来确立其全方位的身份。她们多劫的命

在歧视与抗争中成长的黑人女性

在歧视与抗争中成长的黑人女性 电影《紫颜色》根据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同名小说拍摄,斯皮尔?伯格执导。由于电影体裁形式与小说不同,原作中通过语言载体传达的意韵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表达,但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传递了沃克小说的主题精神,讲述了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黑人生活的状况,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种族与性别双重压力下不屈的奋斗历程,指出了黑人种族通向幸福的道路。 一、身受双重歧视的黑人女性 1、种族歧视 故事发生在1909 年到1930 年前后的美国南部,美国黑人运动前夕,正值美国黑人遭受严重种族歧视,黑人种族意识不断觉醒时期。影片在不同场景中反映了当时黑人遭受歧视的生活状态。故事的主人公西丽的不幸就始于父亲被白人杀害。西丽的父亲原本是成功的买卖人,但由于受白人嫉妒,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恍惚间母亲再嫁,西丽就开始了悲惨的人生。婚后,西丽在百货商店遇到自己的亲生孩子(已经由一对牧师夫妇收养),白人店员的态度,充满鄙视。而剧中另一黑人女性索非亚也遭遇到种族歧视的折磨。索非亚原本开朗,勇敢,在拒绝做市长夫人的保姆后,其反抗导致了她的悲惨遭遇。变成了沉默寡言且跛足瞎眼,满头白发的老女人。她那一脸苍白,濒临死亡的形象与她以前的形象判若两人。白人市长夫人的蛮横、冷酷而又故作姿态尤其让人为当时的黑人扼腕叹息。圣诞节对信主的人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和家团

圆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权利和愿望,可是被迫沦为白人女仆的索非亚却只有得到主人的恩典,才得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整天”的许诺对她是奢侈品,须臾片刻已是万幸。而强占他人的市长夫人却以为这已是天大的恩惠,这极具讽刺意味。种族歧视还延伸到黑人的祖籍地――非洲。西丽的妹妹耐蒂跟随牧师一家来到非洲传教,亲眼目睹了白人如何毁掉奥林卡人世代生存的丛林。白人殖民者强占了他们的土地,拆掉了他们的房屋,砍倒了给他们遮风挡雨的大树,奥林卡人流利失所,逃向密林深处。奥林卡人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灭顶之灾。这让前去传教的耐蒂认识到上帝也帮不了忙。作者通过故事向非洲的延伸向人们展示了美国黑人的民族之根,提醒世人不要忽视黑人的民族传统。实际上,不论在小说中还是电影中,艾丽丝?沃克和斯皮尔?伯格都对这种民族传统给予重视,比如莎格头上的彩色翎羽,莎格演唱的爵士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都充满了非洲黑人民族色彩。这种黑人文化的回归体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的思想,即“强调黑人文化的灵魂和传统,寻求黑人文化的自觉性”。 2、性别歧视 种族歧视只是故事的大背景,故事的焦点在于一群无助且受父权压制的黑人妇女。这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讲述了以西丽为代表的黑人妇女从奴隶走向独立的人生历程。性别歧视是压在黑人妇女身上的另一座大山。正如贝尔?胡克斯指出的“黑人男性可能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但性别歧视让他们可以作为妇女的剥削者和压迫者”。在这种传统的父权思想影响下,黑人妇女大都忍气吞声,默默地承受。剧中主人公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其代表作《飘》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斯佳丽这一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斯佳丽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飘》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爱情、生活和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斯嘉丽在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女性主义思想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少女时期的斯嘉丽与阿希利的爱情;二是与查尔斯的第一次婚姻;三是与弗兰克的第二次婚姻,四是与男主角瑞德的第三次婚姻。 关键词:女性主义;《飘》;斯嘉丽;女性 Unscramble of the femin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 Abstract: Margaret mitchell's famous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modeled the visualize of Scarlett is widely known by every barber.The reason that Scarlett's enchantment became enduring,is the outher's successfully modeled of character nature. Key Words: feminism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femininity

目录 一、超越时代的爱情观 1 (一)少女时期的斯嘉丽 1 (二)斯嘉丽的第一次婚姻 4 (三)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 4 (四)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 4 二、战后事业的崛起 6 三、战后新生活14 参考文献19 后记20 参考文献18 后记20 女性主义由来已久,它的的理论更是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基于这一现实,女性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真正意义的西方女性文学产生于19世纪。那是随着人权运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从19世纪3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宜昌为女性争取教育、政治、法律和经济的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与此同时,女性的文学创作也进入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1]"在思想层面上,女权运动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平静下来,但到了60年代,在学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激发下,女权运动再度兴起。这次运动不但强调争取女权,更重视两性的角色分析,并开始对父权制思想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出现了许多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2] 出版于1936年的玛格丽特.米歇尔的成名作《飘》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作者以经历了那次战火的洗礼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为原型,"她常去见市长和市议会,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言语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与浪费时间,使那些大人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3](13),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种植园为背景,描写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小说中虽有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如亚特兰大破城当日五角广场的遍地伤兵,惊心动魄的逃难,枪杀等等,而其中最吸引人心的莫过于斯嘉丽和瑞德之间马拉松式的爱情。女作家始终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南方种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李秀清 (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女性主义”一词源于英语feminism,泛指欧美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在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有不少学派,比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现代派女性主义等,这些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不同,但多局限于表达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反对性别歧视的主张和策略,没有把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纳入研究范畴,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义者的不满和批评。 一、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与主流女性主义的分野 美国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及女性主义思潮改变了人们对于性别的传统认识。根据女性主义理论,性别(gender)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理的性(sex)。社会性别思想的鼻祖当推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她研究并发现虽然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不同性别分配不同的任务、责任与权利,但是在不同文化中同一性别承担的任务有很大差异,绝非男主外、女主内之简单区别,但相同点是在不同的文化中,男性所从事的事务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及认可。肇始于19世纪,西方妇女权利先驱者们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推行妇女运动,及至20世纪初期,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取得了标志性胜利。然而,这些方案的通过并没有能够保障妇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独立,因而没有彻底解决妇女问题。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坚持以社会性别为中心角度,将历史上被压抑的妇女的声音、被埋藏的妇女的历史、被忽视的妇女所关心的问题,由边缘推向中心。然而,在此过程中,女性主义者并没有把种族问题对妇女的影响提上批评日程,如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只关注到了女性主义的世界性和普遍性,忽略了种族主义等因素对妇女的影响。“这些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站在女性主义权威的角度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理论。”[1]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认识到性别并不是对人类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不同种族的妇女之间的种族、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妇女问题的多样性。黑人女性因为面临种族、性别、阶级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与白人中产阶级妇女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是主流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所没有能够处理的。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的观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播,但同时也遭遇到来自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义者的挑战。黑人女性主义者虽然对 白人女性主义者所代表的主流女性主义的观念有总体的认同,但当时“女性”一词通常暗指白人女性,而男性通常指黑人、土著美国人和拉美裔人,黑人女性及其他少数族群中的女性比白人女性遭到更加边缘化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以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的作品、建立有别于白人女性主义的批评等方式探寻黑人妇女的问题,争取黑人妇女的权利。 二、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除了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等政治斗争,黑人女性主义的重要策略之一,如同主流女性主义批评一样,是着力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品,将黑人女性主义的思潮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对于黑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波折又孕育着希望的时代。当时奴隶制尚未废除,1790年美国国会针对新教徒和宾夕法尼亚社团敦促国会废除奴隶制的请愿组织了辩论,这场辩论虽以国会在1808年以前对奴隶制不采取行动而告终,但点燃了争取自由、平等、正义的激情。同黑人男性一样,黑人女性对于物质生活、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不满、抗议与抵制帮助她们取得了很大成绩。意识觉醒的诗人、小说家如玛利亚·斯图亚特(Maria Stewart)、索杰纳·特鲁斯(Sojourner Truth)、弗兰西斯·哈珀(Frances Harper),教育家如安娜·朱丽娅·库伯(Anna Julia Cooper)等表明立场,强调种族、性别、阶级的互联性。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政治小品文触及教育权、经济权、法律平等、政治参与、社会正义、非裔美国人所遭受的成见、女性所遭受的社会制约等广泛的内容。有着超凡演讲口才的索杰纳·特鲁斯以其激动人心的演讲如“难道我不是女人吗?”(1851)和“当女人得到她的权利,男人才正确”(1867)提出了至今仍具震撼力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谁应该作为进入“女性”的类别?种族与阶级如何影响性别?这些勇敢的黑人女性在妇女地位式微、大环境不利的19世纪在边缘下抗争,发出超越时代的强音,标志着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三、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 进入20世纪,自由、平等的呼声更加高涨,一批黑人男作家运用黑人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进行创作,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和理查德·赖德(Richard Wright)等描写了黑人的苦难经历、社会觉悟和民族自尊,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同时代的黑人女性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创作丰厚,她以一位女性的笔触和独特 收稿日期:2011-04-09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0WD19) 作者简介:李秀清(1965—),女,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 ·154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及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种”女性是形成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

摘要:《傲慢与偏见)申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是通过人物关系揭示出来的。从她与达西和韦翰等男性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他者到认知自我的过程;从她与几位女性人物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自我到批判社会的过程。这样的女性主体意识不仅有文学意义还有现实的枉会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体意识;认知他者;认知自我 The Consciousness of Female Subject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bstract:The consciousness of female Subject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is disclosed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haracters、From the analysis of h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le characters Darcy and Wickham,it is shown that her consciousness of female Subject evolves from knowing others to knowing oneself.Her conscious.mess of female Subject,however,through her relationship with some other female characters,evolves from knowing oneself to criticizing society.Such consciousness of female Subject not only has literary significance but also realistic soci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nsciousness of female Subject;Knowing others;Knowing oneself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举世公认的名著。小说故事结构主要围绕班纳特一家五个女儿出嫁的一系列事件展开,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这五个女儿中,最出彩的当然是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了,因为“与姊妹们比,她最聪明活泼.大方;与势利眼的宾格莱小姐比,她有人格的尊严、精神的优越:在她所处的那个充满了愚人的世界中,她是唯一…有理性的人?,所以,作者奥斯丁本人也说:“我承认,她是出现在文学中的最可爱的人物,谁要足不喜欢她,我可不答应。但是,任作家创作了这郜名作的两百多年后,在西方女权主义思想活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再来反观这个文学长廊中的生动形象,我们喜爱小说中伊丽莎白的理由可能会更加充分,因为她是一个具有非常独立的主体意识的女性人物。因此,本文将通过讨论伊丽莎自与小说巾其他人物的关系来揭示她所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 一、小说的时代背景 在理解伊丽莎自的女性主体意识之前,应先了解奥斯丁故事的时代背景。奥斯丁生活任l 8世纪末和l 9世纪初,其时英国社会正从一个资本主义前期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渡时期,在一个资产阶级新兴力量还远未发达起来而仍然在封建旧势力严控之下的英国农村地区,我们可以想见,妇女的地位是多么的低下。简单地讲,男性与女性征当时还是形成t客两极胸结构关系,即男性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女性具有绝对的统治权,男女根本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上,女性没有地位。如在小说中,班纳特一家是当地的大户,其地产能给他们带来两千镑的年收入。但是,根据遗嘱..h的附加条款,这份产业必须传承给男性继承人。这非常生动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当时的女性要么在家里靠着父亲的财产生活,要么就嫁给别人,靠着丈夫的财产生活。因为当时的制度就剥夺了女性对财产的控制权。其次,在婚姻问题上,女性也面临着不平等。由于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女性在婚后只有依靠丈夫生活,这就使得当时人们在婚姻观上体现出被迫依附男性的客观结果。所以,“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没有财产而受过教育的妇女,除了结婚,简直就没有别的出路”。这就逼迫班纳特夫人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有钱人。 再次,在社会地位上,女性也自然处于劣势。当时的女性没有]:作,被家庭和男人养在家里。所以,这利·几乎还是封建式的两性关系注定了女性作为客体被作为主体的男性所操控。在这样的背景下,((傲慢与偏见中鹤立鸡群的女主人公伊丽莎自的女性主体意识显得尤为可贵。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意识到自己不是从属于男性的客体,而是与男性平等的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 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修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 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 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 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

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 生。”[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黑人世界》(Black W orld特刊上发表了朱恩?乔丹(June Jor2 dan和玛丽?海伦?华盛顿(Mary Helen Washington的文章,封面登有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照片;另一件是爱丽斯? 沃克(Alice Walker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 other s’G ardens在MS杂志上的发表。这两件事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系统地研究并阐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T oward 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开篇便指出,没有一个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角度,黑人女性作品不但会被误读,长此以往,这些作品终将被毁掉。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黑人女性作品中,性政治以及种族、阶级的政治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次,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应致力于探求黑人女性作品没有体现的与黑人女性身份未曾感受到的性与种族的政治。再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承认黑人妇女悠长的历史,还应旨在发掘黑人女作家的“不同”。史密斯强调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应是“自治”但不是“隔离”;应该是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她通过对大量的黑人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文本、主题、意象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白人、男性作家的共性, [收稿日期]2003-09-17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03088 [作者简介]修树新(1969-,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妇女研究中心成员,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第33卷第3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3 2012年3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12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王玫马燕 (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黑人女性主义;多重压迫;身份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3-0037-02 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兴起,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传统的女性主义运动被认为是白人中产女性为了获得与白人男性在就业、教育、家庭等方面得到相同报酬和认可而进行抗争的产物。事实上,这种白人女性主义运动并没有把有色人种妇女的权利包含进去,长期以来,黑人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地位[1]。“所谓他者妇女就是那些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她们声音的女性,黑人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妇女的地位上——一直处于无言状态”[1]P157。正如玛吉·休姆(Maggie Humm)所说:“简单地说,黑人妇女不是白人妇女涂上颜色。白人女性主义批评不能框定和领导黑人女性主义。”对此,托妮·莫里森曾在一次访谈中也表示出她的担忧:“女性主义起源于(白人)民权运动,因此在妇女运动中忽略了黑人和少数族裔的解放,并把黑人女性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即不得不做出欺骗性的选择:为黑人运动或女性主义服务”,奥伊·莫瑞声称“白人女性主义最终还是没有考虑到种族问题,没有考虑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给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带来的伤害”[2]P5。戴伯·金则用了“多重危险”来表明黑人女性要承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阶级歧视”三重压迫[3]。 一多重压迫下身份的迷失 身份的迷失是黑人女性长期遭受种族、阶级、性别等多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王玫(1974-),女,安徽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马燕(1979-),女,安徽滁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军教育。重压迫的结果。拒绝接受自己的黑人形象,千方百计地模仿、迎合白人,最终导致心理扭曲,自我身份迷失的除了主人公佩科拉外,还有她的母亲鲍琳和布拉德利。 年轻时的鲍琳非常爱去电影院,好莱坞电影极力宣扬的美的标准让她自惭形秽,于是她模仿电影女影星,把头发从旁边分开,盘起来。而电影里宣扬的浪漫也让她羡慕不已。在电影里,白人男性总是那么温文尔雅,对女性体贴呵护,他们往往住在带有浴缸和马桶的干净宽敞的房子里。电影中的这种生活总能给她带来许多快乐,可却使她越来越无法回到现实中的家庭,接受自己的丈夫。她越来越讨厌这个贫穷、破烂和肮脏的家庭,越来越无法接受丈夫、孩子和自己的黑人形象。因此,当她成为一位白人家庭的保姆时,她处处维护白人雇主的利益,俨然把自己当做白人家庭的一份子。她越来越忽略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对她来说,他们只不过是[4]“睡前的一点遐想,一天当中的清晨和黄昏”而已。更过分地是,她要求丈夫和孩子称她为“布瑞德夫人”,而白人雇主则亲切地称她为“鲍琳”。对她来说,这种称呼拉近了她和白人世界的联系,摆脱了和黑人任何有关的羁袢。 布拉德利则是来自另一个黑人社区的女性,她和她的朋友只关注与白人有关的事情,竭尽所能地抛弃一切与黑人身份有关的任何东西。为了远离黑人,她不上黑人学校,按照白人的方式做饭、装修房子、教育孩子。像鲍琳一样,她把头发拉直,从旁边分开,甚至睡觉也要像白人一样把胳膊交叉放在胸前。最可笑的是,她自认为是“有色人种”,否认自己的黑人身份,并对儿子解释有色人种和黑人的差别。在她看来,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4]“有色人种整洁而安静,黑人既肮脏又吵闹”。在盲目追随白人价值观的同时,布拉德利也恰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黑人的歧视事实上就是 37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西方文学与批评领域的新思潮。它引入了性别、种族、阶级等共时性话语,并借鉴其它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丰富了女性主义的内涵,不仅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 也是美国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种族;阶级 (一) 女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成熟的过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乔叟等人文主义者已开始呼吁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平等”。1729年,英国的克雷弗特(Mary Wollstone Craft)发表了题为《女性权利》的论著。19世纪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的萌芽。20世纪初开始了更积极争取男女平等和选举权的运动,被称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声音。以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为先声,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49年出版了《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女性主义思想,这对以后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进入“第二次浪潮”,主要以反对男性在家庭的统治为核心,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这个时期的女性运动主要是争取白人妇女的权利,白人女性主义者成为所有女性的代言人,她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普适化,而忽略了黑人女性和其它第三世界女性的差异性。莫汉蒂在《在西方注视下: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与殖民话语》一书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提到“妇女”这个范畴时,不约而同的把它看作一个先验的、统一的、有一致利益和欲望的整体,而有意忽略它内部包含阶级、种族、文化等差异。美国的白人妇女很难将黑人妇女视为平等的姐妹,甚至很难视她们为女人,这就导致了白人女权主义者不可能真正站在黑人妇女的立场上为她们谋求福利。 20世纪60、70年代正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它强调黑人的团结,旨在唤起黑人大众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最终解放黑人种族,但事实上它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黑人男性,忽略了存在于种族内部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忽视了黑人妇女的存在和要求。在这两次运动中,“黑人”成了黑人男性的代名词,而“妇女”一词则成为白人妇女的专利,“所有的女性都是白人,所有的黑人都是男性” 黑人女性地位一直处于双重边缘状态。 早在19世纪3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就开始了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主要代表有;

黑人女性的反抗

黑人女性的反抗 摘要:电影《紫色》主要讲述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黑人女性,其中以茜莉、索菲亚、夏戈三个女性为代表反抗的一生。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女性只有反抗了,虽然力量微小,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善。若不反抗,只有过更加悲惨的日子。 关键词:艾丽斯·沃克;电影《紫色》;黑人女性 《紫色》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优秀力作。其以通过描写三个黑人女性的成长觉醒过程,来表现对男权和种族的批判。获得1983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电影以紫色命名,透出淡淡的忧伤。这部电影是1985年斯皮尔伯格根据这部小说《紫色》改编的,获得了11项奥斯卡提名,虽没有获奖,但足以堪称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三个黑人女性茜莉,索菲亚,夏戈反抗的一生。 这部电影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黑人女性的生活进行了长卷式的书写,时空穿越了四十余年。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黑人女性奋斗的历史。据记载:“美国妇女从一开始就比她的欧洲姐妹更为解放。19世纪初,女人不得不和男人一起参加艰苦的拓荒劳动。他们并肩奋斗,她们的人数比男人少得多,这使她们受重视。但逐渐的,她们的地位和旧世界的女人相差无几,她们在家中大权在握,但社会控制权仍掌握在男性手中……以后的进展非常缓慢,但在经济上,女人取得了比欧洲更大的成就。1900年,美国就有500万妇女参加工作,其中很多人从事商业和其他需要学问的职业。他们当中有女律师、医生和教授,还有3373人当了女牧师。”①但这是对于美国的白人女性来说的,美国的种族歧视让黑人女性得不到解放。家庭中受压迫,政治上受迫害,是奴隶的奴隶。为此,黑人女性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反抗。 一、隐忍的茜莉 茜莉是一个黑人,长得奇丑无比。是有著名黑人女星比乌·哥德堡扮演的。乌·哥德堡在众多女星中是很丑的,有她扮演茜莉,从视觉上我们可以直观的体会到茜莉的外表丑陋。茜莉14岁时生下养父的两个孩子,一儿一女。然后被养父像处理商品一样卖给阿伯特。阿伯特是一个剽悍的中年黑人,他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三个孩子。他经常打茜莉,三个继子也经常捉弄茜莉。唯一爱茜莉的是妹妹娜提,也被阿伯特赶走,并私藏了娜提给茜莉所有的信。茜莉过着悲惨的日子,但最初,茜莉对阿伯特是抱有幻想的,阿伯特因急着要去见自己的梦中情人夏戈,手忙脚乱找不到合适的衣服,茜莉会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准确的递上他所要的一切。另外对他百依百顺,照顾周全。 即便如此,阿伯特还是不把茜莉当做一个人看待。直到茜莉认识了歌手夏戈,茜莉在夏戈的教导下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由独立。

第四讲 女性主义批评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即使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