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63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_对北京市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实证研究

w063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_对北京市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实证研究
w063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_对北京市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实证研究

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

———对北京市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实证研究

郑思齐 曹 洋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在中国城市增长和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居住—就业”空间关系逐渐由“职住合一”向“职住分离”演变。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位选择的经典理论和最近的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城市的制度环境特点,建立了对通勤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利用北京市的两套就业者微观样本实证研究了各种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分为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机会三大类)对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相关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北京市的“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工作机会、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和通勤时间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城市中特有的历史路径依赖性和制度转型特点,增加了“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复杂性。论文认为,应致力于减少对劳动力自由选址的制度性约束,在促进产业用地充分集聚的同时,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改变其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的现状,同时在交通便捷的区位提供符合当地劳动力住房需求的住房供给。【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居住;就业;通勤时间【中图分类号】F290,T U98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03017)项目;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JC2007001)项目。

伴随着中国城市的制度转型和经济增长,城市空间结构得以重构,城市内部的“居住—就业”空间关系日益发生变化,逐渐由“职住合一”向“职住分离”演变,通勤时间大大增加。就经济效率而言,“职住分离”的空间格局有利于企业更加有效地集中,享受集聚经济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Zheng ,Peiser 和Zhang (2009)针对北京的研究表明,就业密度对劳动力工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约为01073。但同时,“职住分离”也为城市经济带来成本。首先,“职住分离”导致了偏高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成本。2006年北京的平均单程通勤时间是43分钟(零点研究咨询,2006),远大于美国(纽约最长,为3814分钟)和欧洲(英国最长,为2215分钟)的主要大城市(美国普查署,2006;RAC ,2003)。其次,交通拥堵必然增加城市的环境负担。以北京为例,北京大气污染中机动车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占33%,氮氧化合物占64%,碳氢化合物占51%,机动车尾气已经成

为北京最大的大气污染源①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了“职住平衡”的思路(Jobs 2H ousing Balance ),认为应尽量让居民的

就业地和居住地靠近,以降低通勤量和拥堵状况,减少交通成本(Cevero ,1996;Levine ,1998)。但这种微观上的就业和居住平衡,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交通成本的最优,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首先,这可能会牺牲企业的集聚经济效率;第二,部分具有负外部性的企业(如污染企业)会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居住质量;第三,家庭中会有多名就业者,工作地点会很分散,一个居住地无法与多个就业地实现平衡;第四,职住平衡要求每个企业都可以在周边找到合适的雇员,每个劳动者都能够在居住地周边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在劳动力市场上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住分离”是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应该如何在城市空间效率与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之间进行平衡?这里涉及两个相互承接的问题:首先,需要把握城市中“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即企业和居民在进行空间选址时的行为规律和互动关系。第二,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评判“居住—就业”空间关系是否合理的准则(或者说,什么是一个最优的空间关系),而且这个准则应是比较便于实际操作的,从而可简便识别是否存在过度通勤的问题。

目前学者对中国城市中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

【文章编号】1006-3862(2009)06-0029-07职住平衡研究

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尚未达成普遍的共识,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系统归纳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并通过北京市的两个微观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各个影响因素对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作用机理是否符合理论预期。这一研究将为后续建立“居住—就业”最优(或合理)空间关系的准则以及判断过度通勤的存在与否提供研究基础和实证依据。

图1 通勤时间决定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1 “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111 基础理论

什么因素会影响城市内部“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城市经济学理论表明,这一空间关系是企业和居民选址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Anas 等,1998)。企业选择区位时在集聚经济收益、土地成本和劳动力工资成本之间权衡,追求利润最大化;居民家庭选择区位时在工资收入、土地成本和通勤成本之间权衡,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和居民家庭由此形成竞租函数,在城市中每块土地上,竞租最大者获得该块土地,最终形成城市中“居住—就业”的空间格局。

经典的单中心模型(Alons o ,1964;Muth ,1969;Mills ,1972)假设居民在城市中只进行居住和就业两项活动,并且假设所有的就业机会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因此主要关注居民的选址和通勤行为。但是Hamilton (1982)等关于“过度通勤”(excess commuting )的研究发现,一个城市的实际交通量要比单中心模型的预测要多出很多,这说明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因素影响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及企业的选址

行为。因此,各种非通勤的出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Brueckner 等(1999)的研究表明,非通勤出行是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接送子女上学、购物和休闲健身等,这些非通勤出行主要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在就业位置方面,最初学者只关注当前的就业位置,Crane (1996)等学者的研究考虑了就业位置在未来可能的变化,这时居民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就成为跨期决策的问题,需要在居住地和当前工作地的距离以及未来工作地的距离之间进行权衡。Lucas 和R ossi 2Hansberg (2002)所提出的城市空间均衡模型进一步将企业选址和居民选址视为内生,求解均衡状态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集聚经济很强和(单位距离的)通勤成本很低的城市,均衡的空间结构为单中心形式,通勤时间最大;在集聚经济很弱和通勤成本很高的城市,均衡的空间结构体现为居住与就业的完全混合,通勤时间被最小化。在这两个极端间的情况会衍生出介于单中心和完全混合之间的多种空间结构。可见,集聚经济和通勤成本是决定城市中产业和居民选址及通勤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112 通勤时间决定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在上述理论背景下,本文将影响城市中通勤时间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层面:工作机会、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图1)。工作机会包括劳动者本人和配偶当前工作机会的位置以及未来工作机会的预期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公园、绿地、医院、休闲等等;住房机会包含住房供给的

职住平衡研究郑思齐等: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

空间格局和数量,以及住房面积和成本,特别是可支付住房的空间布局和可得性。不同的家庭可能具有不同的通勤成本(包含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例如高收入者的时间成本较高,开私家车的人会有较高的货币成本。家庭根据自己的通勤成本,以及对工作机会可达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和住房机会可达性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权衡(T rade2off),作出区位选择的决策。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一般具有相类似的变化规律,当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通勤工具和交通速度的影响。

2 对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11 模型方法与样本描述

基于图1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利用北京市的两个微观调查样本来实证分析影响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理。之所以采用两个样本,是因为它们各有特点,但又各有缺陷,使用两个样本能够实现互补和相互验证,有利于更加系统地分析这一问题。样本一是中关村就业者样本,将被用于建立通勤时间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关注个体因素的影响机理;样本二是北京就业者样本,将被用于建立通勤流量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关注区位因素的影响机理,见表1。

表1 实证模型与数据

实证模型数据分析因素通勤时间影响因素模型样本一:中关村就业者样本个体因素通勤流量影响因素模型样本二:北京就业者样本区位因素

(1)通勤时间影响因素模型及样本描述

通勤时间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关注就业者个体(和家庭)特征对通勤时间的影响,以通勤时间为因变量。由于通勤时间只是一个标量,并不具有方向性,所以无法将区位因素纳入。模型形式如下:

Log(COMT k)=β0+X k?β+εk(1)其中,COMT

k为就业者k的通勤时间,而X k则为就业者k的特征,具体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收入和职业等,以反映劳动者的通勤成本,以及对就业可达性、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和住房机会可达性的偏好程度。

样本一来自于2007年4月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组织的中关村就业者问卷调查。该调查以在中关村工作的就业者为调查对象,提供了就业者的居住地(就业地已经被设定在中关村)、通勤时间、通勤距离、通勤工具、交通费用及能否报销以及多项个人和家庭特征。该样本共包含288个就业者,居住地分散在北京各处,但以北京西北方向的中关村辐射区为主要范围,且呈现沿地铁13号线分布的特征。图2的深色区域即为样本的居住区位分布

图2 样本一(中关村就业者样本)的居住地分布

(2)通勤流量影响因素模型及数据需求

通勤流量影响因素模型以Cevero(1996)的模型为基础,全面地描述各种区位特征对城市中各个区块间通勤流量大小的影响,间接反映“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具体而言,我们将北京划为多个区块,任意两个区块间都有一个通勤流量的数值(如果没有通勤量,则取值为0)。由于通勤流量是反映群体选择而并非个体选择,所以个体特征将不会进入模型。模型主要考察区位特征,特别是工作机会、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三类区位因素的影响。参考重力模型,在住房机会和就业机会方面,通勤流量会同时受居住地和就业地区位特征的共同影响。当居住地的住房机会越高,或者就业地的就业机会越多时,通勤流量应该越大,反之亦然。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T ij=β?[(

H i

H j

)k?(

W j

W i

)m?A n

i

]?exp(-θD ij)?u ij

(3) 为了方便对模型进行估计,对模型(3)取对数得到以下模型:

Log(T ij)=c+∑

k

βk Log(H ik

H jk

)+

郑思齐等: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职住平衡研究

m

βm Log (W im

W jm

)+∑

n

βn Log (A in

)-θD ij +εij (4)

T ij 表示在i 地居住同时在j 地就业的人口流动量,即从i 至j 的通勤流量,T ij 与T ji 是两个通勤流量样本。H ik 、H jk 分别表示了两地的第k 个住房机会变量;W im 、W jm 分别表示了两地的第m 个工作机会变量;A in 则表示i 地的第n 个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变量。

D ij 即为i 、j 两地的时间距离,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的情况下,时间距离越长,通勤流量会越小。

通勤流量影响因素模型采用的样本二来自2005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组织的北京市就业者调查,按北京市人口普查的人

口密度等比例抽样。该数据提供了每个被调查者的居住地和就业地信息(以41个区块为基本空间单元②

),这样就可以得到任意两个区块间(含方向)的通勤流量、平均通勤时间。从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的北京城市空间数据库中,我们进一步得到了两个区块的住宅用地供给比重(反映区块的住房供给强度)、住房价格指数(反映区块的住房成本)、就业人口比重(反映区块的就业机会)、轨道交通状况以及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数量等。在计算区块特性时,均采用平均的方法。

该样本共包含约5000个就业者的信息,分布在41个区块,汇总为约1500个通勤流量样本。图3和图4反映了该样本的居住地和就业地分布。对比两图可发现,就业相对集中在城市中心,中关村等次中心也体现得较为明显;而居住地的分布较就业地更为分散;居住地和就业地均体现了较强的空间差异。212 通勤时间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结果

首先我们利用样本一估计模型(1),模型中包含的变量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在这个样本里,所有就业者的就业地都为中关村,是考察一个次中心所吸引的劳动力的居住区位分布。

分析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1)通勤成本是居民选择居住区位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收入意味着高的时间成本,而交通费能够报销则能减少通勤的货币成本;每日工作时间越长,就业者越不愿意把时间花在通勤上,能够忍受的通勤成本越低。这三个

变量对通勤时间的影响方向均符合预期且是显著图3 

样本二的就业区块分布

图4 样本二的居住区块分布

的。(2)居民的居住流动性会影响居住区位选择,进而影响通勤时间。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居住在商

品房的就业者,租房和居住在房改房中的就业者均具有较短的通勤时间。这是因为租房的搬迁成本较低,流动性强,所以就业者可以在当前就业地和居住地间实现更好的匹配。而由于历史路径依赖性,房改房在空间布局上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就业机会较为靠近,所以通勤时间较短。只有享受住房福利分配政策的城市居民才能够得到房改房,且这类住房的交易频率仍然较低,所以尽管其具有位置优势,但并不能被大多数人享受。(3)就业者的工作流动性发挥了显著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从事IT 工作的就业者具有更短的通勤时间。这是因为中关村是北京的主要IT 就业中心,从事IT 工作的就业者即使未来更换工作,也有较大的概率仍然留在中关村。未来工作地与现工作地的一致性使得他们选择靠近

职住平衡研究郑思齐等: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

中关村居住。(4)配偶的工作地点也会影响通勤时间。如果配偶工作地点离中关村较远,居住区位选择将是对两个工作地进行权衡后的结果,两人的通勤时间都会大于只有自己工作时的情况。

表2 通勤时间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结果

因变量:Log(COM-TI ME)

变量说明均值(标准差)E QU(1)E QU(2)E QU(3)

C常数项81951(1214)33391494(1312)33351721(318)333 Log(INCOME)个人年收入(万元,取对数)27157(30181)-01139(-116)-01184(-212)33-01224(-115) REI M交通费用可以报销(0Π1变量)01225(01442)01339(217)33301244(210)3301452(210)3 Log(W ORK-HOUR)每日工作时间(小时,取对数)101507(21341)-21220(-813)333-21206(-816)333-11688(-315)333 AGE年龄(岁)291404(81882)01003(016)01006(111)01002(012) GE NDER性别(0Π1变量)0154(01499)01067(016)01107(111)-01047(013)

E DU-HIG H大学或以上学历(0Π1变量)01317(01466)01030(015)01022(014)01006(011) CHI LDRE N是否有小孩且同住(0Π1变量)01171(01371)-01207(-115)-01326(-213)33-01345(-119)3 HOUSE-RE NT是否租房居住(0Π1变量)0174(01439)-01662(319)333

HOUSE-FANGG AI是否是房改房(0Π1变量)01031(01175)-11515(416)333

IT-JOB在IT业就业(0Π1变量)01163(0137)-01312(-119)3-01295(-118)3-01314(-111) Log(S DIS)配偶通勤距离(千米,取对数)527614(518212)01327(513)333

R2012890135701535

样本数279281101

注:333表示在1%置信度下显著;33表示在5%置信度下显著;3表示在10%置信度下显著

213 通勤流量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结果

通勤时间影响因素模型无法很好地反映区位因素对“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使用样本二来估计模型(3)的通勤流量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考察区位因素的作用机理。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通勤流量影响因素估计因变量:LOG(F LOW-NUM BER+1)③变量说明均值(标准差)E QU(1)E QU(2)

C常数项21505(617)33321552(619)333 LOG(COM-TI ME)两区块间的平均通勤时间4115(21115)-01202(-513)333-01210(-516)333 RES-LANDS UPP LY-INDEX居住区块相对就业区块的住房供给指数④1114(01667)01201(511)33301171(413)333 RES-LANDPRICE-INDEX居住区块相对就业区块的住房价格指数⑤11138(01724)-01290(-614)333-01271(-610)333 RBUS居住区块的公交车站数量11981(21419)01041(311)33301036(218)333

RS UB居住区块的地铁站数量21609(31165)01015(118)3

R JSCHOO L居住区块的重点中小学数量11504(11965)01152(717)33301153(819)333

R-E MP LOY RATEΠ

W-E MP LOY RATE

居住区块的相对就业机会⑥11116(01962)-01060(-219)333-01050(-215)33

S UB-LINK两区块是否有轨道交通直接相连⑦01394(01489)01259(610)333

R20122301240

样本数14821482

注:333表示在1%置信度下显著;33表示在5%置信度下显著;3表示在10%置信度下显著

郑思齐等: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职住平衡研究

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1)两个区块间的距离越远,通勤流越小,这与经典理论与重力模型一致。

(2)两个住房机会的指数非常显著,居住地相对就业地的住房供给比重越大,住房价格越低,越能够吸引居民到该区块居住。这表明住房机会在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3)居住区块的公交站数量、地铁站数量和重点中小学数量代表了居住区块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而这三个变量均显著为正,表明居民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对公共服务设施体现出了较强的偏好。(4)居住区块的相对就业机会变量显著为负。这很容易解释,如果居住区块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居民在居住地附近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就会越大,到其他区块就业的通勤流量就会相应减少。因此,工作机会的分布对居民的就业区位选择影响明显。(5)哑元变量SUB

-LIN K表明,如果两个区块之间有便捷的轨道交通相连,会显著增加通勤流量,这表明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关系受到交通设施及其布局的显著影响。

3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基于北京市两个微观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结构和区位选择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北京的“居住—就业”空间关系,这表明市场力量已经在城市空间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作机会、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和通勤时间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产业集聚能够带来经济效率,所以依靠分散工作机会来实现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匹配是以牺牲集聚经济收益为代价的,在市场力量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往往难以实现。但是,如果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机会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居民为了靠近这些设施或获得可支付的住房而产生额外的通勤,对城市而言就形成了没有经济效率的额外成本。因此,城市公共品(特别是基础性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在空间上的合理及平衡配置,会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发展起到推动效果。这样居民在进行住房区位选择的时候,不需要过多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可以更好地在工作机会可达性和住房成本间权衡。

实证研究还发现,中国城市中特有的历史路径依赖性和制度转型特点,增加了“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复杂性。第一,住房存量的周转率仍然偏低,

房改房占据着靠近城市中心劳动力市场的优势区位,但可能无法被最需要这些区位的就业者获得,这会降低城市空间效率;其次,作为计划经济的遗产,城市中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大部分仍集中在中心城区,滞后于居住和产业的郊区化进程,有可能造成额外的通勤;第三,城市空间规划对市场力量的考虑尚不足,也会影响城市空间效率。

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能够为下一步将建立“居住—就业”最优(或合理)空间关系的准则并判断过度通勤的存在提供研究基础。同时,一些定性和定量的结论对于目前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管理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城市公共政策制定者应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住分离”的客观性,致力于减少对劳动力自由选址的制度性约束,避免无谓地牺牲经济效率。第二,在进行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供给时,应当促进产业用地的充分集聚。在从就业中心延伸到城市外围的轨道交通周边提供居住用地,或者在就业中心和相应的居住密集区之间提供便捷的快速交通设施,既有利于产业集聚,又能降低居民的通勤成本。第三,应当逐步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改变其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的现状,使其与产业和居住的郊区化相协调。(致谢: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 DEG)对“中国城市增长背景下的居住-就业空间互动:实证研究与政策含义”学术研讨会给予大力支持,在此特别致谢!感谢符育明、顾朝林、龙奋杰、任荣荣和研讨会与会学者对于本研究提出的深入意见。)△

【注释】

①见:http:ΠΠhttps://www.360docs.net/doc/6714665640.html,ΠlegalΠ2009-01Π31Πcontent-

107391151htm

②这41个区块是通过将临近2~3个街道合并得到的,详见Zheng,

Peiser和Zhang(2009)。

③因为存在取值为0的样本,故将因变量调整为实际通勤流加1的

自然对数。

④为居住区块的历年住宅用地供给占总土地供给比重与对应的工

作区块该比重的比值。

⑤为居住区块的平均住房价格指数与对应的工作区块该比重的比

值。

⑥为居住区块的就业人数占居住人数比重与对应的工作区块该比

重的比值。

⑦若就业区块和居住区块均有地铁站的,即认为两区块有轨道交通

直接相连。

【参考文献】

[1]Zheng,S.Q.,R. B.Peiser,W.Z.Zhang.The Rise of External

职住平衡研究郑思齐等: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

Econom ies in Beijing:Evidence from Intra2urban W age Variat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http:ΠΠhttps://www.360docs.net/doc/6714665640.html,Π1011016Πj.

regsciurbeco.200910110091

[2]United S tates Census Bureau.American C ommunity Survey,Americans

S pend M ore Than100H ours C ommuting to W ork Each Y ear,2005

(38):11

[3]RAC F oundation.C ommuting and travel choices,2003(8):5-61

[4]Levine,J.Rethinking Accessibility and Jobs2H ousing Balance.

Journal o 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8,64(2):133-1491

[5]Alons o,W.Location and Land Us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1

[6]M ills, E.S.S tudies in the S 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

Baltim ore:Johns H opkins Press,19721

[7]Muth,R. F.Cities and H ousing.Chicag 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19691

[8]Anas,A.,R.Arnott and K. A.Small.Urban S patial S tructure.

Journal o 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36(3):1426-14641

[9]Am ilton,B.W.W asteful C ommuting.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ics,

1982,90(5):1035-10531

[10]Brueckner,J.K.,J.F.Thisse,Y.Z enou,Why is central Paris rich

and downtown Detroit poor?an amenity2based theory.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91-1071

[11]Cervero,R..Jobs2housing balance revisited:trends and im pact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Journal o 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6,62(4):492-5111

[12]Crane,R.The in fluence of uncertain job location on urban form and

the journey to w ork.Journal o f Urban Economics,1996,39:342-3561

[13]Lucas,R.E.,R ossi Hansberg E.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ties.

Econometrica,2002,70(4):1445-14761

作者简介:郑思齐(1977-),女,博士,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与城市空间结

构、房地产与住房经济学。

收稿日期:2009-03-16

The Determinants of Jobs-H ousing Spatial R elationship in Beijing

ZHE NG Siqi,C AO Y ang

【Abstract】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jobs and housing is ev olving over time in Chinese cities.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residential location choice,this paper sets up a framew ork to investigate the institutional and market determinants of commuting time. Em ploying tw o micro data sets,this paper estimates tw o em pirical equations—commuting time equation and commuting flow eq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job opportunities,housing opportunities and amenities are main determinants of commuting time and flows.Th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bring in m ore com plexity to this spatial relationship.

【K eyw ords】Urban S patial S tructure;H ousing;Jobs;C ommuting T ime

(上接28页)

The Study R evie w of U rban Jobs2H ousing B alance

ME NG X iaochen,W U Jing,SHE N Fanpu

【Abstract】Jobs2H ousing Balance is a planning idea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western urban planners fighting with city illness and then was turned into urban policy by s ome American local g overnments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congestion and air pollution in1980s.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job2housing balance,review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idea briefly and highlighted the different view points of western scholars on the validity and approach of this policy.At the end,s ome enlightenment are given to the research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city planning in China.

【K eyw ords】Jobs2H ousing Balance;Urban Planning;T raffic C ongestion

郑思齐等: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职住平衡研究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压力的加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大学生待业并不是因为单方面的供给过剩而造成的,某些地区和单位同样也有着大量的人才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就业鸿沟”。目前,大学生待业只是人才的相对过剩,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高校教育体制近几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在院系、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存在脱节,大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在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却缺乏系统性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力”不足,这是造成“就业鸿沟”的重要原因! 影响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主要因素【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 影响就业的因素非常多,就我国目前而言,人口﹑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对就业影响较大。 1.人口红利使得劳动力供给总量绝对过剩 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总量决定着劳动力的供给,新增劳动力不断的增多,劳动力的 转移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直接决定参与劳动的人数是供大于求 还是供不应求,决定了一国是否是充分就业。劳动参与率是要求参加劳动的人数与劳动 力总量之比,一国的劳动参与率越高,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大。劳动力迁移影响就 业的区域结构,人们往往从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向较高的地区迁移,尤其表 现在城乡之间的迁移。我国人口总量过大,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占世 界劳动力总量的四分之一。并且人口规模还在继续扩大,导致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就 业供给量大大超过需求量。另外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也带来比较严重的城市就业压力。 2.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劳动力相对过剩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而市场经济实行的是市场化就业 制度,我国目前由于仍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市场制度尚不成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由政 府的附属部门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这样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和严格的成本制 约机制作用下,他们必然会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去配置劳动力要素,消除内部隐性失业, 裁减“冗员”,产生很多下岗型失业人员。同时,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作用 下,那些产品滞销、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将失去“体制特权”的保护,面 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以破产、拍卖、兼并等形式退出市场,或者重新优化组合。 这些企业失业人员也使得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他们的安置也对我国的就业形成了一定 的压力。 3.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 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我 国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如下表 3-1 所示,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在 逐年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上升。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急需转移出来,但乡镇企业吸 纳劳动力的能力日益减弱,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变得尤为突出,这就使得城 镇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 4.技术进步 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先进设备逐渐取代落后设备,先进的机器设备又会取

关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每一个研究生经过了考研、读研一系列过程之后,就面临了毕业就业的问题。很多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能提供的选择不多,远远不如本科毕业生,因为大多数企业单位要求的学历都是本科。这算是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劣势吗?不。 我们分析一下研究生就业的主导方向,主要有三种: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外企或大型国有企业。 不得不说,机关、事业单位往往是毕业研究生的首选。一方面由于这些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另外一方面则跟研究生们找工作时求安稳的心态有关。机关事业单位虽然薪水不算太高,但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稳定。很多单位(特别是外省市)都有评定职称、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厚待遇。 近两年来,高校成为更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其中,博士毕业生进高校可直接任教,而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担任行政工作或辅导员等。科研院所同样是研究生毕业时比较心仪的去向,主要原因是科研岗位与研究生们的专业对口度较高,工作也比较有挑战性,且常有经费资助。 事实上,理科研究生与文科研究生相比,到企业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一般主要在一些大型国企或知名外企的研发、高级分析研究性等岗位,这些岗位能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同时也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文科毕业生到媒体、出版社等文化单位则相对较多。 专家称:就业路越来越窄,这并不是研究生就业的一个劣势,相反,说明因为他们的层次决定了相对明确的就业方向。拿博士来说,如进入企事业单位,2年后就能达到副高职称,进机关2年后也可达到副处级别。甚至有些外省市为了揽才,更是打出了诱人的条件:博士工作1年就可转为“正处”级别。从这一层面看,研究生择业起点比本科生高出了一大截。 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不必羡慕本科生就业范围广。本科生看似就业面广,其实未“定型”,到了招聘市场就会乱了方寸。而研究生则表现出更多的冷静和专注。在读研考博时,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求职目标非常清晰,找工作也直截了当,避免了很多“无用功”,大大节约了求职成本。 与大专生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博士毕业生。而且,大多数研究生都有跟导师一起做课题的经验,理科研究生还有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大公司的技术研发岗位之所以青睐研究生,就是看中了这一份的经验。 许多人认为,搞研究、做学问是理科的专长,因此,读个理科的硕士、博士更好。而文科生恐怕会“越读越僵”,难找工作。我们比较一下不同的学校就业情况,发现上海交大通信、机电、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走俏;同济大学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抢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今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到3月就已经是一抢而空。这些现象似乎都证明了理科研究生就业上的优势。然而,这并不是绝对。 术业有专攻。文理专业有差异,就业方向自然不同。理科研究生,要么留校执教,要么到重点科研单位搞学术研究,有的还可选择出国深造。文科学生由于留校名额不多,因此大多赴机关工作走上仕途。从薪酬上看,文理的确有差距,但薪酬并不能作为衡量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兴趣志向不同,决定了就业道路不可能相同。 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在职研究生虽然只有学位证书,但是并不存在什么不良影响,在评职称,出国,加薪,考公务员等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证书和统招研究生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对于统招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课程一般都会安排在周末,避免了与在职人员上班时间冲突,课程安排相对较轻松;同时,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去实践和运用,使学习变得简单快乐实用,学习目标明确,并且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划线,自主录取,这样的话就会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使考生考试更加容易。 目前看来,很多研究生就业时明显偏重地域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把眼光放在本地市区,不愿到外地就业。正因为如此,很多外地的就业信息处于被忽略状态,大量资源白白浪费。可是你并不知道,也许外地的某个工作更适合你将来的发展,比本地的一些工作要好很多。

影响就业的因素

就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研究生就业也不例外。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使得研究生就业与本科生又有所不同,这其中十个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 ①专业力量 专业是影响研究生就业最明显的因素。冷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专业竞争力不强,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可能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如果是热门专业,即使是普通院校,也是“香饽饽”。 “谁是IT人才,谁就拥有金钱。”这句话说明了IT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也说明了“人才饥荒”使得IT人才极为受宠。连续几年,IT、通信人才供不应求,今年同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供需比竟达到1:250,IT、通信专业的研究生更是奇货可居。 与此同时,由于申奥成功、入世在即,一些相关专业,如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法律服务业将会迅猛走红,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生命科学类专业毕业生也将大显身手。 校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01年各大高校都竞相推出了很多新的招生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新增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而复旦大学则新增了诉讼法、刑法、经济史、广播电视艺术学等20多个专业。 相比之下,一些纯文科如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就比较“尴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了专业之外的工作。 ②考证时代 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仅有学历是不够的,还要有其他硬件,证书就是最有力的硬件。据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已连续14个月呈上升趋势。今年一个时期内,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局面会进一步得到巩固,“持证上岗”将成为一种趋势。

基于这种形势,很多在校生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强的研究生,都走上了考证之路。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土地评估师证、计算机证、外语水平证书乃至导游证、驾驶证,都成了热门考试,有的研究生甚至几证在手,找起工作来也是游刃有余。 ③学校力量 在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招牌很重要。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都有些“名校情结”,在同等情况下甚至是有一定差别的情况下,也会优先考虑名校的毕业生,即使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出色些。另一方面,名牌大学的信息也更灵通些,招聘会更多也更具规模。这是因为用人单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去名校设展、招人,而普通院校则常常成为“被机会遗忘的角落”。结果是,到了招聘季节,名校里常常挤满了“外乡人”。 学校的力量还体现在为研究生就业的服务上。一些学校对研究生就业就像“女儿出嫁”一样热心和细心,不但主动出击,还十分注意研究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同济大学今年研究生就业率高达百分之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研究生院采取了主动出击,提前与用人单位联系,先后举办了20余次校内供需见面会,参与用人单位达100余家,总体就业信息量高达5300余条,为研究生和单位都提供了最广的交流机会。 ④为爱屈就 为了牛郎会织女,毕业后留在一起,有时不得不屈就一下。还有的家在外地,为了能够和妻儿在一起,有时就需要做出点牺牲,放弃眼前的机会,或者回去,或者读博,以便能把妻儿接来。结婚也是一种考虑。大城市,是居之不易的,特别是对那些外地的学生来说,房子等是非常现实的考虑。为了能早日有“爱的小屋”,很多人选择了收入相对高一些的工作,而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工作和有前途的事业,这就是“爱的代价”。 ⑤政策影响

当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08工业工程一班

一、前言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但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据统计,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758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这一形势和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体系有关,但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有关。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班对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工业工程、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会计这四个专业的大四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其中调查问卷的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希望由此分析出影响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以下是我班对这段时间的调查总结和报告,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二、调查前期工作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2月15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毕业生就业因素进行随机调查,在经管院中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工业工程,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会计),再在这4个专业中按各专业的男女比例发放问卷,采取了不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0张,回收100张,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形式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现在就业因素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过查找大量资料、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的形式。本次调查问卷发放数量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三)调查流程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1月25日,班级分组,共分四个小组。我们开始查阅文献,到网上查找资料,并分析,最后一致讨论形成问卷。 2.调查阶段:2010年11月26日-2010年12月1日,确定抽样范围,各小组分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2009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需求,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看清当前形势,在求职过程中合理定位,适时就业,并为下一届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我院于2009年5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09届研究生毕业生(包括博士和硕士)中集中开展了一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书面调查活动。为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问题,让竟可能多的毕业生加入到调查中来,我们采用分班级发放问卷的形式,力求把工作做得细致,客观如实地把具体情况反映出来,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以更好地做好我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二. 调查概况 此次共计发放问卷90份,实际回收61份,调查范围囊括我院研究生各个专业。由于实际调查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认真如实的填写问卷;2.问卷设计上有潜在的缺陷;3.后续统计工作的纰误,造成调查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但无论如何,都能够客观的反映一定问题。 三. 调查结果分析 1.进入就业单位的方式 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主要方式,约占调查人数的55.7%,通过网络信息和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同学各占18%,采取上门推销方式的同学占7%,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以学校推荐或者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工作单位的情况,而通过社会人才市场招聘获得工作的同学仅有一名。 大多数同学(约占64.9%)认为校园现场招聘会是毕业生择业的最佳方式,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直接留在实习基地和依靠网络信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各占16.4%和14.7%。 2.签约单位的性质 基于我们材料学院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以科研技术开发为主,其中研发性质占36.1%,技术支持占25.9%,此外从事教育事业的占14.8%,销售性质的仅占3.3%,其他性质的约占10%。 关于签约单位的性质,约33.0%的同学选择了事业单位,39.3%的同学选择了国企,14.8%的同学选择了私企,而进入外企工作的同学仅有3人,约占4.9%。 3.简历和面试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55.7%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20到50份的简历,21.3%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50到100份的简历,还有14.7%的毕业生投递了100到200份,可以看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院毕业生求职的心理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从收到简历的数量看,大多数同学(约占77.1%)收到的简历在20份以内,参加面试的次数和最终拿到offer的情形也与此一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择聘人才的严格性,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一些毕业生关于简历制作和投递的建议: A.突出重点,要针对不同应聘单位准备简历。 B.突出自己的优点,简明扼要

影响就业率的因素

网友采纳 2006-10-08 12:24 影响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与学生数量有关系,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学生增量大,就业难度也相对增大;其二,与生源质量有关系,学校招生时生源质量好的,毕业时优秀率一般比较高,就业率相对比较好;其三,与学校培养质量有关系,品牌比较好,办学质量比较高,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对比较好;其四,与毕业生所学的学科和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关系,如果学科和专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业率就高一些;其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相对提高,以前要本科生的,现在只要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本科生就业就相对困难;另外,现在也出现了用人单位只要男生、不要女生的现象,男生就业率相对高一点。从学生这方面来看,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比较高,摆不正自己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只想从事收入比较高的工作和到大城市工作,结果出现需要人的地方没人去,不需要人的地方毕业生抢着去的现象。 高等学校要把学生就业作为一件大事,成立专门研究或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机构,学生一入校,即把就业纳入日程,从毕业前的临时指导变成全天候的服务。 首先,把好入口关,尽量提高生源质量。要严格控制调剂指标,增加公开招生的数量,尽力吸引优秀学生。其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既要夯实基础,又要强化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比如,针对部分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较差,积极参加教育部“英语课程改革”,增强学生英语交流和应用能力;要以人为本,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允许学生转专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增加双学位学生招生量,使学生除了本专业之外,可以多学其他专业和知识;另外,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用人的需求变化大,高校要加强学校与科技、经济和地方的密切联系,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和招生数量。最后,由学校共青团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按照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等都作比较详细的纪录,并与今后就业联系起来。同时,要启动大学生研究计划,着重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三、四年级就能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总之,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在学校努力的同时,希望社会和家长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摆正自己求职的期望值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就业率是对学校办学的检验,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而且,就业率的高低也对学校的社会形象产生影响。但是,就业率并不是衡量高校好坏的惟一标准。

解析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十大因素

解析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十大因素 就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研究生就业也不例外。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使得研究生就业与本科生又有所不同,这其中十个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 专业是影响研究生就业最明显的因素。冷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专业竞争力不强,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可能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如果是热门专业,即使是普通院校,也是“香饽饽”。 “谁是IT人才,谁就拥有金钱。”这句话说明了IT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也说明了“人才饥荒”使得IT人才极为受宠。连续几年,IT、通信人才供不应求,今年同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供需比竟达到1:250,IT、通信专业的研究生更是奇货可居。 与此同时,由于申奥成功、入世在即,一些相关专业,如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法律服务业将会迅猛走红,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生命科学类专业毕业生也将大显身手。 校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xx年各大高校都竞相推出了很多新的招生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新增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而复旦大学则新增了诉讼法、刑法、经济史、广播电视艺术学等20多个专业。 相比之下,一些纯文科如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就比较“尴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了专业之外的工作。 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仅有学历是不够的,还要有其他硬件,证书就是最有力的硬件。据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已连续14个月呈上升趋势。今年一个时期内,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局面会进一步得到巩固,“持证上岗”将成为一种趋势。 基于这种形势,很多在校生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强的研究生,都走上了考证之路。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土地评估师证、计算机证、外语水平证书乃至导游证、驾驶证,都成了热门考试,有的研究生甚至几证在手,找起工作来也是游刃有余。 在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招牌很重要。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都有些“名校情结”,在同等情况下甚至是有一定差别的情况下,也会优先考虑名校的毕业生,即使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出色些。另一方面,名牌大学的信息也更灵通些,招聘会更多也更具规模。这是因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00万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1953年的我过高等院校仅148所,在校学生仅有21万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推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质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领头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跻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断的扩招学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过的教育规模与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向了大众化,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为就业的问题而烦恼过,而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的抢手,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渐取消,目前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了,不在是大学生选择单位了,单位也有了选择大学生的权利,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却增长缓慢,同时由于社会待业人员、考研人员也处于不断的扩大,导致我国就业率下降明显。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部委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够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从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本科生需求正常,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4665640.html,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作者:刘铭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点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出了 1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程度较大、最受认可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人多粥少的尴尬局面。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而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减,部分企业甚至开始裁员,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的应用: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涉及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的最新的或经典的,尤其是对年份较近的比较有影响力10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10个因素。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 1.大学生就业系统分析。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系统,它既可以隶属于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又可以隶属于教育这个巨大的系统。构成大学生就业系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应是大学毕业生,从系统的角度看,毕业生自身也能算的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最新报道显示,仅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达756万,数字十分庞大。另外,该系统还包括了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子系统。来自外界的信息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环境因素,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国家或者企业。诸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途径的优惠就业政策信息,再诸如企业自身扩大招收规模等。在此,将大学生就业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大学生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社会系统。 2.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为了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因素,下面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献,分别从四个子系统的视角对所看文献进行聚类,形成简单的综述。文献检索过程中,我选择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关键词为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设定时间为2013—2016(为了跟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ISM模型作对比,期望能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为了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文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09 .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需求,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看清当 前形势,在求职过程中合理定位,适时就业,并为下一届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我院 于2009年5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09届研究生毕业生(包括博士和硕士)中集中开展 了一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书面调查活动。为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问题,让竟可能多的毕业生 加入到调查中来,我们采用分班级发放问卷的形式,力求把工作做得细致,客观如实地把具 体情况反映出来,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以更好地做好我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 此次共计发放问卷90份,实际回收61份,调查范围囊括我院研究生各个专业。由于实 际调查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认真如实的填写问卷;2.问卷设计上有潜在的缺陷;3.后续统计工作的纰误,造成调查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但无论如何,都能够 客观的反映一定问题。 .

1.进入就业单位的方式 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主要方式,约占调查人数的55.7%,通过网络信息和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同学各占18%,采取上门推销方式的同学占7%,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以学校推荐或者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工作单位的情况,而通过社会人才 市场招聘获得工作的同学仅有一名。 大多数同学(约占64.9%)认为校园现场招聘会是毕业生择业的最佳方式,也有一部分 同学认为直接留在实习基地和依靠网络信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各占16.4%和14.7%。 2.签约单位的性质 基于我们材料学院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以科研技术开发 为主,其中研发性质占36.1%,技术支持占25.9%,此外从事教育事业的占14.8%,销售性质的仅占3.3%,其他性质的约占10%。 关于签约单位的性质,约33.0%的同学选择了事业单位,39.3%的同学选择了国企,14.8%的同学选择了私企,而进入外企工作的同学仅有3人,约占4.9%。 3.简历和面试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55.7%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20到50份的简历,21.3%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50到100份的简历,还有14.7%的毕业生投递了100到200份,可以看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院毕业生求职的心理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从收到简历的数量看,大多数 同学(约占77.1%)收到的简历在20份以内,参加面试的次数和最终拿到offer的情形也与此一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择聘人才的严格性,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忽视。一些毕业生关于简历制作和投递的建议:

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逐步减弱,增加就业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扩大就业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明显的标志是就业弹性下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3%,就业增长率为3.0%,就业弹性系数为0.322,在九十年代前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2%,就业增长率为1.2%,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1,二十世纪末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8.3%,就业增长率为0.9%,就业弹性系数为0.1,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联系被大大削弱。原因何在?本文将利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及数量分析工具对就业的相关促进因素作一些探讨。通过考察就业形势及相关因素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就业的相关理论 (一)柯布—道格拉斯产出模型: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理论,产出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产出函数Y=AKαLβ表明产出的增长必须有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投入资本的增加或劳动力的增加。根据单一要素增加,边际产品递减的规律,产出函数中任意要素的单独增长都不可能使产出持续增长。因此就业的增加不仅与资本投入相关,而且还与劳动者的质量,即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关。 (二)达尔·尼夫的知识经济理论:达尔·尼夫认为:“国内的增长不是由于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加强而引起的,而是通过引入创造新市场的全新技术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服务而实现的。创造这些技术和服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论是在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水平上,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关键”。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结构在调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以物品为基础的增长明显地转向高技能、高技术和以服务为基础的增长。高技能服务对GNP的贡献率正在增长。 (三)罗默内生模型:罗默1990年提出的内生模型是Q=HαLβ∑Xi1-α-β,Xi为耐用资本设备,i为设备编号,H是致力于最终产品的人力资本、L是劳

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

THINKING BANK 思想库 经济导刊18 2011 / 10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困难日益突出。我们将大学生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就业行为等因素对就业机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显示各种影响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大小。 调查数据来源于2010年6月笔者对18所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12份,被调研者来自于我国31个省市区和香港地区。 基本情况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高校因素。图1描述的是211高校和非211高校大学生获得接收单位的分布情况。211高校和非211高校大学生的无接收单位的概率分别为12.6%和15.8%,只有1个接收单位的概率为37.2%和40.5%,获得2-4个单位的概率为42.3%和41%,获得5个或以上单位的概率为7.8%和2.7%。即211高校无接收单位的概率较低、而获得2个以上单位的概率较高。我们用频率乘以接收单位个数或组中值以求得平均数,以体现总体水平。211高校和非211高校大学生的平均接收单位为2.11和1.8个,相差0.31个。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界定:平均接收单位个数的差距为0-0.19个单位、其影响的程度为微弱,0.2-0.39个为一定,0.4-0.59个为较强,0.6-0.79个为很强,0.8个上为特别强。据此标准,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生,就业机会,影响因素 文 | 黄敬宝 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 * *基金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科建设攻关项目《中国青年失业问题研究》(189030403)的研究成果。 机会的获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图1:高校对接收单位数量的影响(%) 学科专业因素。专业形成了初始的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找到对口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这种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由于调查涉及的专业过多,我们只能按所属的学科门类来归类分析。管理学大学生平均接收单位最多,为2.15个,其次是经济学,为2.01个,再次是工学2个,然后是文学1.94个,理学1.7个,法学最少,为1.33个。管理学与法学相差0.81个单位,即学科专业对就业机会有特别强的影响。 性别因素。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接收单位均为1.97个,性别没有影响。 政治面貌因素。拥有中共党员身份和非 党员身份的大学生平均接收单位为2.02和1.93个,相差0.09个单位,即政治面貌对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微弱的积极作用。 生源地因素。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的大学生的无接收单位的概率分别为13.5%和14.3%,有1个接收单位占44.2%和36.9%,2-4个单位占39.9%和42.4%,5个以上的占2.4%和6.2%。也就是说,非北京生源大学生更多可能找不到工作,而获得2个以上的就业机会的概率更高,反映了就业机会的分层现象明显。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的大学生平均接收单位为1.78和2.01个,北京生源总体上没有显示出就业优势。这个结果有点令人意外,因为一般认为,北京生源的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关系较强而可能获得更 多就业机会。而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是外地

大学生就业及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 [摘要]:如今,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必然会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有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相关对策,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就业对策就业形势 背景和意义:近来高校对招生人数的逐渐放宽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政府和学校来说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妥善有效地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调查情况 最近几年各高校一直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许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并且随着高校继续扩大招生人数这种现象还会存在并有逐渐变得严重的迹象。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目的 现在,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本次调查通过了

解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所在,并通过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找到问题所在,找到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来帮助大学生增加其就业成功的筹码。 (二)调查对象 本次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主要针对于山东工商学院在校应届毕业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调查人员运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应届毕业班6个班级共28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71份, (四)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有30.26%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40.59%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的前途无所谓,即现在的专业并不会对就业其多大作用,仅有8.49%的人认为个人专业很有前途所占比例并不大。数据如表1。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同学是从大三大四开始接触就业有关的知识的,仅有12.55%是在大一就开始学习就业知识的,而从现在就业难的局势下,大学生应该尽早学习就业有关,在大一大二就应做好准备,而数据显示仅有25.83%的人提前接触就业知识信息。数据如表2。 (表2)

心理学硕士的就业情况分析

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十大因素

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十大因素 细数就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研究生就业也不例外。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使得研究生就业与本科生又有所不同,这其中十个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 一、专业力量 专业是影响研究生就业最明显的因素。冷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专业竞争力不强,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可能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如果是热门专业,即使是普通院校,也是“香饽饽”。 “谁是IT人才,谁就拥有金钱。”这句话说明了IT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也说明了“人才饥荒”使得IT人才极为受宠。连续几年,IT、通信人才供不应求,今年同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供需比竟达到1:250,IT、通信专业的研究生更是奇货可居。 与此同时,由于申奥成功、入世在即,一些相关专业,如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法律服务业将会迅猛走红,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生命科学类专业毕业生也将大显身手。

校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01年各大高校都竞相推出了很多新的招生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新增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而复旦大学则新增了诉讼法、刑法、经济史、广播电视艺术学等20多个专业。 相比之下,一些纯文科如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就比较“尴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了专业之外的工作。 二、考证时代 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仅有学历是不够的,还要有其他硬件,证书就是最有力的硬件。据有关资料,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已连续14个月呈上升趋势。今年一个时期内,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局面会进一步得到巩固,“持证上岗”将成为一种趋势。 基于这种形势,很多在校生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强的研究生,都走上了考证之路。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土地评估师证、计算机证、外语水平证书乃至导游证、驾驶证,都成了热门考试,有的研究生甚至几证在手,找起工作来也是游刃有余。 学校力量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论文-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文章从调查中分析了河北省研究生就业情况,并提出解决河北省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就业压力;对策 随着我国本科生扩招之后,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扩招也迅速跟进。据笔者统计,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与上一年相比,1999-200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5.7%,43.0%,28.7%,23.4%,34.0%,24.0%,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增长,而2005年仅硕士研究生招生就达31.6万多人,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更达34.4万人,初步统计2007年多达36.4万人。河北省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中,2005年达7721人,2006年达8937人,2007年更是突破1万人。研究生扩招虽缓解了本科生就业压力,也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由于前几年来硕士研究生总体上供不应求的态势,人们对硕士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我国加入WTO 当前背景后,国外的资本,技术介入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就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入WTO后国内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硕士研究生的素质,能力以及培养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地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培养单位及研究生个人的关心的共同课题。 一、调查 (一)研究对象 为研究河北省研究生就业情况,在长期的资料收集和大规模的各案访谈基础上,于2006年对河北省高校有研究生院处的单位已签约的和正在找工作的研究生做了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正式调查于2007年上半年进行,基本上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样本。具体要求为:各学校以院系名单为抽样框,随机抽取系院; 以抽中的各班为抽样框,再随机抽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这样,共抽取2007年已找到或正在找工作的研究生200名构成了本次调查的样本。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统计分析用excel版软件包。 根据问卷统计,在196名被调查者中,男生为96人,占48.9%,女生为100人,占51.02%;研究生一年级学生92人,占46.9%,研究生二年级学生65人,占33.2%,研究生三年级学生39人,占19.9%;文科生109人,占55.6%,理科生71人,占36.2%,工科生16人,占8.2%;应届生136人,占69.4%,往届生60人,占30.6%,其中已婚的29人,占14.8%,未婚的占85.2%。(二)研究生群体特征 在分析调查结果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概述一下研究生的群体特征。 在各类学生中,研究生在知识层次、社会化程度、培养规格等方面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群体特点。本文主要针对河北省内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事实上其群体特征对其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学业以研究为主,注重创新性、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2.群体构成较复杂,社会阅历差距较大年龄跨度大。 3.思想较为成熟,自立意识较强。 (三)结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