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城市扩张中的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思考

005、城市扩张中的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思考
005、城市扩张中的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思考

城市扩张中的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思考

李幸黄敏李晓娟

摘要: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名城保护的永恒主题。咸阳历史文化名城有其较一般名城更为深刻的独特性,在当前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城乡建设的背景下,咸阳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城市空间扩张的巨大冲击。针对当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协调历史保护与空间发展的矛盾需要从更广阔的城市空间范围和区域视角重新审视。本文结合《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编过程,通过总结新时期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特征和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对城市扩张中的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再认知与解读。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名城保护的整体观、厘清名城保护的整体体系框架、提出名城保护的空间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名城保护的多元策略,推进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由当前的被动态势转变为主动化保护。希望在认识和实践领域对同样处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密集区域的其它名城保护有所启发。

关键词:城市扩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咸阳

1引言

历史文化名城的设立作为一种保护措施,从城市整体的角度保护文化遗产。随着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名城保护制度与体系,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的出台,构建了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大层次的城乡统筹的遗产保护体体系[1],对于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名城保护工作起到了统领作用[2]。但目前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城镇人口较1982年名城保护制度设立之初增长了2倍[3],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的空间迅速扩张,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大规模城乡建设的背景下的整体格局与传统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名城保护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冲击[4]”并存的局面,同时也出现了由“建设性”破坏行向“保护性”破坏行为的转变[3]。

《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战略构想,这为推进咸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秦汉文化的彰显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机遇。2014年初国务院

批复设立西咸新区,西咸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国家发改委随后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赋予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先行先试权。另外,由于城市空间发展不足等多重原因,咸阳城市总体规划也尚在修编当中。在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级西咸新区、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等建设背景下,咸阳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但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协同融合形势更加严竣。随着城市将空间进一步扩张和历史遗存与城市的关系的嬗变,名城的总体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城区外围的汉帝陵、秦咸阳城等名城保护的重心区域周边被纳入城市建设范围之内并将承载新一轮开发建设,呈现出对大遗址区域的“围合”态势,这均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故有必要对城市扩张中的咸阳名城需要对名城的保护重新认知和思考。

2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

1.1名城概述

咸阳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因地处九峻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曾是历史上周、秦、汉、唐等11个朝代的都城或京畿重地 [5],为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公元前350年,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在此建都城,此后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咸阳作为战国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144年,从西汉至隋唐,咸阳因毗邻古长安,一直为兵争要地。明清时期,咸阳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长期的历史积淀为咸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数量和种类多,且级别高,主要有以汉唐帝陵为代表的古墓葬,以秦咸阳宫遗址为代表的大遗址,另外还有大量古建筑、石刻文物以及革命文物。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都、帝陵、明清”城构成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三大要素。

图-咸阳历史文化名城城图-名城三大要素分布与示意

1.2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性

(1)历史文化名城三大要素构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秦都、帝陵、明清城”构成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核心历史文化内涵,是形成历史文化遗存层积规律的关键。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是咸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条件。“明清城”是当今咸阳城市形成的胚胎和基质,“秦都”—咸阳是中国第一帝都。“帝陵”—咸阳北塬堪称“中国地下历史博物馆”,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群”,是中国现存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帝陵群。

(2)历史遗存数量大、分布广且呈集群式密集分布,呈现开放式的格局不同于一般聚焦于历史城区的名城保护,从咸阳明清历史城区到城市外围的五陵塬西汉帝陵大遗址保护带,甚至到更北部的唐帝陵带,分布着大量以秦、汉、唐、明清为主的各个时期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位于咸阳区域的秦咸阳城遗址、西汉帝陵群、唐代帝陵等重要大遗址,和西安片区连成一体,形成一个以西安(咸阳)的都城遗址为核心,以咸阳原上的西汉帝陵和渭北的唐代帝陵为主线的规模巨大的文化遗产密集区。加之咸阳本身“塬、城、河”的城市格局,使得咸阳名城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呈现出一种开放式格局。

(3)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上和等级内低外高,名城保护的重心偏外。

由于名城三大要素中仅明清城位于主城区,不同于传统历史文化名名城以历史城区为核心保护区域,以城郊遗产为重心,重心偏外。在文化遗产的类型上、空间分布上、价值、等

级、内容构成上均呈现城市外围遗产保护的意义更重大。另外在遗产规模上,外围城郊大遗

址的面积巨大,而现存明清历史城区仅1.27平方公里。

(4)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构成双城格局。

咸阳作为次要型的古都型名城,与大型古都西安毗邻,两市虽隔河相望,但城市空间发展和历史演变一脉相承,在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态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上是紧密相关的,以都城遗址和帝王陵墓为核心保护要素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构筑了周、秦、汉、唐的壮伟历史文化序列,在国家大遗址保护格局具有极高的地位。周秦汉唐的王朝都城,唐宗汉武的帝王陵墓,集中分布于西安及其周边渭北咸阳原上,形成更大区域中的双名城格局,这是其它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所不具备的。

3 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挑战

3.1遗产保护自身方面

(1)文化遗产本身的破坏使得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维护难

大量古遗址、墓葬和地下遗产的保护面临较大困难。咸阳的文物古迹以古遗址、墓葬和地下遗产为主,大型遗址和名人墓葬众多,还有大量尚未探明和发掘的地下遗产。由于这一类文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旦损坏就难以再生,在保护上面临较大困难,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城郊大遗址区的景观风貌;一些遗址内村镇居民的活动,如建房、生活废弃物处理、农业开垦、坟地选择也对大遗址内文物的保护、生态环境、景观风貌造成破坏。

(2)历史城区功能和结构性衰退,历史城区的复兴任务艰巨

建国后咸阳城市用地逐步跳出了明清历史城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是在城市结构变迁与功能演化的过程中,明清老城区逐渐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分区,不再是整个城市的中心,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中地位逐渐下降,出现结构性衰退化;同时,历史城区内部也逐步发生了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虽然城区的尺度、肌理和色彩整体上延续了明清古城的风貌,但在后继的改造更新中尤其是商业开发项目中逐渐被破坏。城区内原先重要节点之间及城市与渭河之间的景观视廊也逐渐被破坏。近年来在城区西部新建居住与商业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都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部分历史建筑遭到破坏或被拆除,在历史街区背后的还拆除了大片传统民居,新建了一批大体量商业建筑,使得整个旧城区的空间秩序较为混乱,这均使得历史城区的复兴任务艰巨。

3.2遗产与城市的关系方面 (

1)文化遗产城市区域化带来的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城市新区迎来新一轮开发建设,主城区外围的西汉帝陵、秦咸阳城遗产等众多历史

文化遗产被动地纳入到城市建设范围之内,使得原来的城郊型遗产逐步转变为城市区域型[6],导致现代化建设和历史保护的矛盾被放大到都市发展区的层面[7]

,未能如一般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建新城、保老城”来分担旧城保护的压力,这反而使得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和历史保护的重心进一步交叠,城郊大遗址的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如近年来,汉唐帝陵密集区的生产和建设用地蚕食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问题较突出,水泥厂、采石厂的建设破坏了唐陵的景观风貌[8]

。另外,咸阳境内的能源、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的建设的加快使得帝陵区的整体风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文化遗产城市区域化形势下与多层面空间协调

由于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遗产要素空间分布的特殊性,使得在较长时期内,众多文物古迹都处于城市郊野,近年来名城保护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协调历史城区和新区建设的关系,而重心在于协调城市外围遗产与城市新区建设的关系,另外还需与大遗址保护区内的村镇建设相协调。而在明清历史城区,名城保护需要以旧城改造更新和复兴为主要任务,这样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仅需要处理一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旧城改造更新、还需要处理与城市新区建设、大遗址保护区镇村建设的关系。

图-北平街概貌 图-中山街南侧街区概貌

(3)城市空间布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

咸阳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已无法避免,城市规模将不断壮大。城市建设全方位包围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要素,历史城区及城郊大遗址所依存的空间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河、城、塬”的空间格局已被打破。新时期名城保护的突出问题已经不再是处理历史城区和新区发展的关系,而是城市新区和城市外围大遗址保护的协调问题。因此,未来的城市发展布局必须从城市空间的总体层面来整体考虑城市空间发展和历史遗存保护区域的协调关系,城市的发展方向、整体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及道路网系统均需要与历史遗存保护区域相协调。在保护历史城区的空间环境的同时,更要注重新区和遗址区域的协调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考虑时不应仅限于传统的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冷冻式保护方式,而可能要综合考虑遗址区域的功能性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快速城市化以及城市空间扩张对遗产保护的干预下的城市新区建设与遗产保护相交融的城市形态。

3.3遗产的利用与文化彰显方面

(1)历史脉络在城市发展过程需要进一步梳理衔接

咸阳名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城市郊野或者边缘区,历史文化遗产在整个大区域呈现集群式和碎片化的分布,加之西咸两市同城化的进程的加速,文化遗产的城市区域化态势凸显,咸阳名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再仅仅局限在咸阳市域范围内,还有在更大的范围内

图-咸阳市主城区暨西咸新区用地布局图

(2011)

整合资源,统筹协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与利用。同时,要考虑遗址区域的功能化发展,遗址区域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通过址公园的建设、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发展更融入到城市的发展当中,积极融入到区域发展的功能体系和空间结构中。如何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在历史遗存形态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历史脉络,传承历史文脉,通过强化与西安的历史文化格局的对接,使得西咸区域的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序列更为凸显整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2)历史文化遗产利用与历史文化整体彰显不够

咸阳众多文化遗产利用现状水平良莠不齐,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馆藏文物利用率偏较低,80%以上还沉睡在文物库房里[9]。乾陵、汉阳陵等区位条件好、知名度高、开发利用早、有一定展示利用基础的文化遗产,能够形成重要的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游览节点。但即便如此发展也较为孤立,未能形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也未能利用资源优势产生组群效应。总体来看,众多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多种制约因素造成展示利用不充分,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文化底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未能形成带动经济及文化发展的效用,也未能充分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中为城市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因此难以整体彰显咸阳地区的秦汉文化氛围,与秦汉文化在西咸地区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极不相称。

4.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策略

综合上文,历史城区的衰退化、城市空间的增长、城市外围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区域化三个方面是新时期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思考的关键,名城的保护需要积极应对这种衰退化和空间增长,在遗产的城市区域化态势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由当前城市建设主导的弱势和被动的保护态势转变为主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下面主要从整体保护、空间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尝试性支撑名城保护的主动化。

4.1咸阳名城保护的主动化

受传统的城市发展思维的影响,在当前不健康城镇化发展推动下,城市发展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城镇建设往往是低质量的扩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当前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动下,咸阳城市空间格局面临转型,遗产的分布空间格局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空间的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威胁。目前,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总体呈现出是被动和弱势的状态去应对城市空间的扩张。

通过以上咸阳名城保护面临问题与挑战的总结,实质上是从侧面对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的主动化内涵进行了阐释,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积极应对上述挑战,协调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主动化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城市空间增长,探索名城保护的空间发展模式,引导城市发展与遗产共存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回归到名城本身保护的根基上,做扎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职工作,同时探索保护与发展协调的不同层面的实践策略。

咸阳名城保护的主动化主要为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1)在城市化和大规模的城乡建设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维持。2)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整体彰显历史文化,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凸显历史文化优势,梳理历史文化脉络,对接西咸阳双城的保护与展示格局,完善城市形态与功能,尤其是和新区的发展的结合。3)在保护的刚性原则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城市打造富有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环境,促进遗址区域的功能化转型与发展。4)积极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在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中,强化历史遗存的空间联系,使得历史脉络的联系更加强化,历史文化的脉络不被打断,避免历史文化遗产与遗存区域的“孤岛化[10]”现象,历史遗存的生存环境被城市建设区域过度压缩与挤占。5)历史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多层面协调,最好的方式仍认是保持千百年来的“塬、城、河”独特城市格局,但目前城市空间发展空间不足,跨过五陵塬建设不可避免,需要整体上协调历史保护与城市空间发展,协调城市发展的多层面矛盾与冲突。

4.2咸阳名城的整体保护

4.2.1建立整体保护的保护观

从城市的整体角度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措施仍然是当前名城保护的特点和要旨。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整体观是基于历史遗存空间联系和时间序列所承载的历史脉络以及咸阳名城三大历史文化要素分布的整体空间格局的的整体观,将名城三大历史文化要素统为一体。咸阳主城区内明清老城虽然面积较小,整体风貌已经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已难以采用丽江、平遥等小型名城的冷冻式整体保护,但古城的轮廓未发生显著变化、还有几条传统街巷、多出省级文保单位和明清时期的民居、老字号等,其明清风貌尚存余韵,整体保护其格局的机会尚存。另外,城市外围的西汉帝陵大遗址保护区和秦咸阳城遗址在西安大遗址片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依托和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将受到未来城市空间扩张的直接影响,所以需要预先从整体上统筹外围历史遗存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以整体彰显和展现西咸区域历史的脉络发展和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序列。

除了以上关于整体观的理解,对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的认识还有如下阐释:1)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不在于某个文物古迹、某个大遗址,而在于其整体价值,在于由“秦都、帝陵、明清城”构成历史文化名城核心要素的主体的系统性。

2)咸阳名城的整体保护要考虑与西安的关系,由于两个城市在历史上有深厚的历史的渊源,历史文化序列是一脉相承,在考虑任一单一名城的保护时,不可避免的要从这种双城格局的整体来考虑文化遗产的区域性整体保护与统筹协调。与西安协调需要强进一步梳理衔接历史文化脉络与西咸区域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的整体彰显。

3)历史文化遗产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这种联系性既有横向的地域联系,同时也有纵向的时空联系,历史文化承载着人类活动的足迹,是人类文化逐渐向前发展延伸的印记。因此,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不能割裂这种有机联系性,应当遵循历史文化发展的规律,实行整体保护的理念。由于咸阳历史文化名城深刻的独特性,随着城市空间变迁和历史脉络发展演进,历史文化遗产不是仅局限于城镇,而是在更大范围的区域中所呈现的无形价值、连续感和认同感[11]。需要在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才能使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保持延续性,这种保护应该是区域性整体保护,以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空间联系及时间序列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脉络)来串接起来的整体。另外,需要延续“塬、城、河”的城市空间格局,区域的文脉的传承需要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态要素,强化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序列。

4)咸阳历史名城不能仅就文化遗产保护论名城保护,名城保护的问题需要与咸阳历旧城区、外围新区以及西安的建设施行区域性统筹解决。在古城应对城市化对历史城区及其街巷空间的压缩与挤占,还需进行必要的历史城区的更新改造以复兴历史城区,在新区在诸多方面(建设秩序、发展时序、遗址区域功能性发展、新区延续历史保护的风貌)协调新区建设和大遗址保护,新区的中的大遗址保护区还需要与村镇建设相协调。所以,需要要以整体的视角统筹考虑老城区、新城(区)、大遗址保护区的遗产保护。

5)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二者产关系密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其中非物质文化促进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又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是保护历史文化的第一步,应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2.2咸阳名城保护层次与整体体系框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厘清保护空间层次与保护体系,才能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有差别的保护方法。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

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进行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一般历史名城保护的保护体系由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村镇)、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的三个层次构成[12],新时期基于整体观的名城保护应拓展名城保护的外延,将保护规划的范围扩大至整个市域,保护内容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筹考虑协调起来,并保护自然遗产,将和名城保护联系密切的的山水环境也纳入保护体系,从市域范围内挖掘和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全面的整体保护体系框架,以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本文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大空间层次,中心城区的保护范围涵盖目前咸阳主城区和外围若干新城。以明清城区、秦咸阳城大遗址保护带、西汉帝陵大遗址保护带为三大重点区域,以咸阳中心城区为主体,保护范围及内容首次涵盖市域所有无形与有形遗产,保护内容包括物质形态要素和与非物质形态要素两大部分。

在空间上体系构建“市域--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四个层面的保护体系,这四个层次形成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这里“中心城区”实际上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中所提到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层次,包括历史城区和主城区外围几个大遗址保护带的保护。由于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三大要素的空间分上分散性,在价值、等级上外围更高,三大要素互相联系构成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核心,所以,不能同传统历史文化名城那样单就历史城区来作为核心区域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另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利用也纳入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体系框架。

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体系框架

物质要素的保护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及典故名人诗词 民进舞蹈

传统戏剧手工技艺传统饮食民间服饰风俗习惯 地方语言中医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

非物质要素的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展示体系 古城框架 古城轮廓 传统路网 建筑高度 视线廊道

文保单位 重要文物古迹 一般文物古迹 地下文物 历史建筑 秦咸阳城遗址 汉帝陵遗址 中山街-东明街历史文化街区 北大街-果子市街-南阳街历史文化街区 市域格局 山水地形省

级名城

古村古镇

历史文化脉

景观地

古树名木 中心城区 文物古迹 历史城区 历史文化街区大遗址保护区市域 图-咸阳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体系框架图

在市域形成“一心、两城、两带、两轴、多点”的总体保护结构。其中“一心”为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两城”为三原、乾县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两带”为五陵塬大遗址保护带、唐帝陵大遗址保护带,“两轴”为泾河景观文化轴、渭河景观文化轴,“多点”为多个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景区景点。

中心城区形成 “一区、两带、三廊、四轴、多点”的总体保护结构。其中,“一区”:明清城区。“两带”为依托中心城区内秦都和帝陵遗存带,打造以西汉帝陵为核心的汉帝陵文化遗产保护带和以秦咸阳城遗址为核心的秦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三廊”为渭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沣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和泾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四轴”为两条历史文化贯通轴(秦汉大道历史文化贯通轴和秦皇路历史文化贯通轴)和两条历史文化对接轴(西咸历史文化东西对接轴和西咸历史文化南北对接轴)。“多点”为规划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城区的总体保护架构为“一区、二轴、二片、三带、四结点”。“一区”为明清城区保护区,“二轴”为两条历史文化街区,“二片”为文庙凤凰台片和果子市片区,“三带”为采用分级保护的方法,按照控制的要求,全区划分为绝对保护地带、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四节点”为清渭楼广场、凤凰广场、西门口绿化广场、古渡遗址博物馆。限于篇幅,各个层次对应的具体保护内容不再赘述。

4.3咸阳名城的空间发展模式

咸阳近年来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尤其是西咸新区的建设,使得咸阳主城区外围的历史文化遗产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区域化态势,目前在由城市化推动城市扩张的大背景下,咸阳正处于城市转型引发的空间重构过程中, 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尚未定型。在漫长的城市空间变迁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层累积过程中,咸阳历史文化遗存与城市的空间格局的关联性随着城市的空间扩张愈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文化遗产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的演变,确定名城保护适合的的空间发展模式,是重新思考咸阳名城由当前被动的态势转向主动保护的关键之一。

4.3.1城市空间发展演变

城市空间演进:跳跃式向西迁移→块状增长→带状扩展→城市多向扩展

通过对咸阳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历史上咸阳城置址的选择特点是自东向西迁移(秦咸阳城—汉渭咸阳城—唐咸阳城—宋咸阳城—明清咸阳城)。由于城市职能和交通条件、战争、等因素,加之渭河河道在秦建都咸阳以来不断向北移动,城市选址沿渭河自东向西迁移,到明代以后基本稳定在现在的老城区。随着上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的开通,一些工业项目沿铁路分布,城市用地在老城区的基础上向北逐步和陇海铁路连接起来,沿渭河与陇海铁路之间的狭长带逐步向西扩展,形成目前典型的带状城市形态。近年来,西咸新区规划建设的快速推进,另外,由咸阳市主导在北部跨过西汉帝陵群规划了北塬新城。咸阳新一轮总规又开始修编,初步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为:积极北拓、稳步东进、合理西连、适度南跨、强化中心。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已经跨越了五陵塬,城市用地拓周呈多向扩张态势。

总体来看,咸阳的城市空间经历了秦至明清时期向西跳跃式阶段——明清后至建国的块状扩展——建国后再到21世纪末的带状延伸扩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提出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咸阳共建国际化大都市,河、城、塬的总体城市空间格局已被打破。

图-咸阳主城区历史空间发展示意(1950之前-2010)

图-咸阳主城区用地现状图(2010)

图-咸阳主城区用地规划图(2010-2020)图-西咸新区用地规划图(2010-2020)

图-咸阳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2012)

4.3.2咸阳历史遗存和城市关系的变化

(1)历史遗存的的空间演变

1)历史遗存演变:分层积累→历史城区衰退→历史城区衰退化+外围遗存城市区域化与上述城市空间发展的阶段相互对应,经过历代漫长的城市空间变迁与历史文化积淀。周、秦、汉、唐宋、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历史遗存随着特定的历史脉络在空间上分层累积,为咸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不仅数量和种类多,而且级别高,形成了在主城区内的明清历史城区,在城市外围有五陵塬上的西汉帝陵大遗址保护带和咸阳东部的秦咸阳城遗址。“秦都、帝陵、明清”城构成了咸阳名城的三大要素,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中国成立后20C后期,随着咸阳城市东西向的扩张和带状形态的演变,历史城区在城市功能能结构的地位逐渐下降,城区的整体风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视线走廊,建筑高度等不断突破,城区内部的历史街区逐步出现了物质性老化,咸阳古城傍水而立的古城风貌面临泯灭。到20C以后,历史城区随着城市空间的变迁和功能的演化进一步衰退化,现代化建设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身及其环境空间的压缩和挤占严重破坏了城区整体的空间秩序。尤其是北大街两侧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大多遭到了拆除。另外,如前文所述的空间的扩张导致遗产被全面包围在城市建设范围之内,文化遗产的城市区域态势凸显。

在城市的空间变迁过程中,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历史脉络的发展,逐步形成目前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的大格局,历史文化遗存经历了分层积累、历史城区的衰退化、再到新时期咸阳仍然面临明清历史城区的衰退化和外围遗产的城市区域化态势,可谓内忧外

患,现代化建设和历史保护在更广阔空间范围内交织拼贴,但是仍然要承担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重要依托和载体的重任。

2)“基底”到“构图”的转变

咸阳城市外围的历史遗存在城市形成和扩张的初期阶段,作为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城”的背景环境区域,相当于城市的“基底”,而随着城市进一步扩张,尤其是在近几年新编制的规划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引导下,城市外围的历史遗存被动地纳入到城市建设范围之内,未来可能遭受到现代化建设的围堵。外围历史遗存区域除遗产属性之外还有其他功能性的发展可能,这都使得外围呈集群化分布的大遗址保护区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于地位,发生“构图”的转变。

(2)相关关系的梳理与研判

表-咸阳城市空间发展与历史演进

城市空间发展:跳跃向西迁移—块状扩张—带状延伸---城市多向扩展西咸阳一体。城市在基于明清城区扩展所有阶段都无法回避历史保护问题,历史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

历史遗存演变:分层积累—历史城区衰退—历史城区衰退化+外围遗存城市区域化。

文化遗产角色:早期的历史城区是生产生活中心,外围的帝王陵园区基本被忽略的状

态----新时期城郊大遗址区域作为建设“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依托和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保护的重心和城市建设的中心的关系:完全重合-逐渐分离-全面碰撞。

从早期古城是生产生活的中心的完全重合(仅是古城内部关系的处理)到在古城北侧拓展新建设区时的逐渐分离(新旧关系的处理),再到新时期遗产城市区域化态势下的全面(与老城改造更新、与新区建设、与大遗址区村镇建设)碰撞融合,历史文化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空间的扩张并未能如一般名城为历史保护提供直接有效的空间支撑,新时期外围大遗址区域与城市新区的协调是名城保护与发展的重心。

空间发展和名城保护的关系以及名城保护的空间发展模式变化:名城空间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经历了老城内部关系处理--新旧处理协调--全面碰撞融合。名城保护的空间发展模式经历了以老城为中心---新旧分离(向北发展老城区相对城独立)--再到新时期遗产城市区域化态势下的全面碰撞融合。

咸阳在漫长的城市空间变迁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层累积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空间的增长并未能为历史保护提供直接的空间支撑(一般的名城以历史城区为核心,城市空间的扩张反而纾解了古城的保护压力),反而使得历史保护与空间发展的矛盾被全面放大,历史保护在城市扩张的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被动化态势。新时期需要从更大的地域范围和区域视角重新审视,统筹兼顾历史城区、新城区、以及大遗址区村镇建设与历史文化遗存的关系,积极应对空间的扩张化发展,以扭转被动化的态势。

图-咸阳市主城区暨西咸新区用地布局图(2012)

遗产和城市的关系是名城保护模式的关键所在,从最初的历史城区内部能满足空间发展需求,到后来不能满足使得空间跳出历史城区扩张,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历史城区内部转为新旧之间的协调为主。通过分析总结以上空间发展阶段,新时期的角色、保护的重心,针对咸阳城市的空间发展阶段和历史遗存的格局演变,新时期名城保护的空间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

4.3.3咸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空间发展模式

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发展模式是基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视角,对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的一种引导策略,目的是积极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压缩与挤占,促进城市建设区域和遗产保护区域的全面协调。咸阳在城市以明清城区为基础扩张的所有城市发展的所有阶段都无法绕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有的名城保护与空间发展模式(新旧分制、新旧混合)均不能完全用于咸阳历史文化名城。本文提出基于历史保护的“空间分区,错位协调,融合共生”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模式,主要针对中心城区层次的名城保护。

(1)空间分区:结合历史遗存的分布的区域性规律和历史遗存的空间联系和时间序列所承载的历史脉络,区域分为遗产区域和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区域,将中心城区内的遗产区域的范围分为外围大遗址保护区域和内城的历史城区,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价值不同的遗产区域又有不同的保护模式和空间引导,凸显塬、城、河城市空间格局的延续性。对外围的秦咸阳城和西汉帝陵群按照大遗址的保护模式进行保护,突出其不同时代的遗存构成的“文化景观区域”整体的保护。对西汉帝陵区和秦咸阳城遗址区主要协调新区和大遗址保护的关系,协调开发建和和历史保护的矛盾。除过大遗址本身的建设控制地带外还有设置足够的缓冲区域,并且将集群式分布的西汉帝陵通过绿化串接起来,形成更大区域的文化景观带。这样通过空间分区的模式对于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遗存采用不同的保护模式,这样来应对城市空间增长的态势。将遗址区的点状遗产点从区域性时间和历史的序列进行串联,形成特定历史文化脉络的展示空间格局。而对内城的历史城区采取圈层式的格整体局式的整体保护,将历史城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历史城区是协调好古城保护与历史城区更新改造为主,以应对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对古城区内的历史遗产及其生存环境的压缩和挤占,以历史城区的复兴为主要任务。

(2)错位协调:城市建设区域和城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空间上要完全错开,为历史保护留足空间,是基于历史保护的刚性原则,但并非割裂新区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如只在新区搞开发建设,只在遗址区域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3)融合共生:是指城市空间和历史文化遗存混合与共同发展状态,使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逐步就结合起来,通过利用水系、滨水生态绿廊、城市公园、防护绿地等联系城市建设区并形成相互交错的组团,各个功能组团相互分割,又通过城市功能轴线和生态绿化的渗透使各组团又互有联系,最终形成更大空间范围的山水相依、城绿相融的现代化田园城市风光。这样城市空间和历史遗存区域共同发展城市得以很好的发展,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也能有效保障,两者相融共生。遗址区域在无法避开城市空间的增长时需要推进功能转型发展,需要考虑遗址区域的功能化发展。在区域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遗址地区不能仅仅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障碍,要需要积极融入到区域发展的功能体系和空间结构中。如将五陵塬西汉帝陵区作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的区域性的遗址公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这样,历史遗存在城市空间格局中起到了“构图”的作用,也有利于优化摊大饼式的城市形态。

针对“空间分区,错位协调,融合共生”的名城空间发展模式,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体系层级上应从不同的空间范围形成一定不同层级体系框架,在功能要协调上外围大遗址和与新区、大遗址区域内部的村镇建设要相互协调。历史城区要和城市建设区相互协调。

5 结语

咸阳历史文化名城有其较一般名城更为深刻的独特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家级新区、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背景下,咸阳名城的保护与利用需要有战略性思维。咸阳名城的保护受到城市空间扩张的巨大冲击,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协同融合形势依然严竣,名城保护实际上进入了非常关键的阶段。新时期咸阳名城的保护需要积极应对城市空间扩张,探索如何从当前的被动化态势转变为主动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针对当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名城保护应对应有不同的任务与重心,在当前文化遗产城市区域化的态势下,协调保护与空间发展的矛盾需要从更广阔的城市空间范围和区域视角重新审视,深入理解咸阳名城的独特性,结合“整体保护”的方法,厘清名城保护的整体体系框架,提出基于保护的空间发展模式,并与城市发展的诸多层面进行深入协调以推动全面、整体、系统保护咸阳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发展[J].中国名城,2010(8):4-8.

[2] 张兵,康新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动态综述[J].中国名城,2011 (2):27-33.

[3] 张兵.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中国道路—兼论“真实性”原则[J].城市规划,2011 (S1):48-53.

[4] 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求是,2006 (14):44-46.

[5]咸阳城市建设志编纂委员会,咸阳城市建设志[M].三秦出版社,2000.

[6] 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 (5):96-100.

[7] 张成,叶斌,苏玲.转型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整体观—以南京为例[J].城市规划,2011(S1):

137-141.

[8] 咸阳文物旅游网.唐帝王陵呼唤大遗址保护.[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5123263.html,/wenwudisp.asp?id=248.

[9] 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咸阳文物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R],2011.

[10] 安定.探析西部名城中历史遗产的“孤岛化”现象 [J].城市规划学刊,2005(4):56-59.

[11] 袁菲.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维护与管理历史城镇与城区”的《瓦莱塔原则》[J].城市规划学刊,2012(4):121-122.

[12] 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0-200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幸,城市规划师,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敏,城市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开发分院;

李晓娟,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中国发展至今,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认识和重视。伴随着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中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空前活跃,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根据智慧城市运营商贝尔信多年来对智慧城市的实践总结探索以及对城市现状的深度分析,深刻认识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城市化进程使人口压力剧增 中国的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动党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之后,从此揭开了中国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空前活跃。依据目前的城市化速度,预计2035年,全国城镇人口数量将占总人口的70%,人口压力过大带来的贫困、贫富差距等种种社会问题,直到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年总收入低于2万元的贫困人口近3500万人,低于2.5万元的低收入人口达6500多万人。 高资源消耗模式难以为继 由于城市人口季度膨胀,城市发展日益收到土地、空间、清洁水和能源等资源短缺的约束,高资源消费模式难以持续。城市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消耗过快,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中国城市上班族平均通勤实践全球领先,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城市能源消耗急剧上升,据预测,2015年中国城市能耗将占全国的79%,2030年将提高到83%。 环境生态压力日渐加大 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城市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的监测点占57.2%,同时存在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加速沉降等问题。城市自然植被覆盖较低,钢筋水泥丛林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湿地面积锐减,城市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仅有10%,生活多样性持续减少。 1/ 1

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咸阳政务门户网站作者:咸阳市政协责任编辑:咸阳市政协点击数:1237 发表时间:2017-12-14 11:06 按照《市政协2017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10月31日,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赴乾县、市信息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调研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委员们实地查看了乾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和乾陵安防监控系统,了解了市交通运输局12328监督服务电话系统和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听取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便民措施介绍,考察了市信息办中心机房、智慧城市大屏、呼叫中心。11月24日上午,市政协召开了“月协商”座谈会,形成了《关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是指通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我市自2011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着力改革体制机制,改变行政分割、管理分治、资源分散的局面。重视统筹设计整体规划,编制了《咸阳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注重把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惠民城市试点、信息消费城市试点等与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全面融合,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和层次。通过建设咸阳市政府"政务云",建成共享信息平台,杜绝了重复建设和新的信息孤岛的形成,强力推进了资源整合。积极实施“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通过群众办事“一站通”、便民服务“一号通”、智慧医疗和惠民资金“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掌上咸阳“一点通”、无线城市“一网通”切实解决群众需求,服务咸阳社会发展。在西部率先启动“互联网+”计划,全面开展城市信息融合,建成了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咸阳市信息资源安全共享暂行管理办法》,并在智慧医疗、智慧税管、智慧安监、智慧气象等重点领域试点大数据分析应用,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能力。通过七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创造了信息化建设的“咸阳模式”,赢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问题 (一)数据整合及应用推广有待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来实现,但是当协作遭遇利益壁垒时就显得较为艰难。具体表现在:(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然而纵观全国,如何打破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问题,担心数据泄密,另一方面是行政管理的问题,在行政体制当中,有各条线的行政命令,有各种各样的法规,导致城市治理不能横向打通,给技术应用造成障碍。我市通过各种措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也依然存在因为核心数据市级层面没有权限开放,或各职能部门一般没有制约关系,导致“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的现象。(2)应用推广。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推广中,我市已实施了“六个一”信息惠民项目,“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多用”,但并未完全代替各部门分别发行的各种卡。各部门的服务热线依然与“一号通”并存。无线城市“一网通”建设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在党政机关内部普及,培训网络化、远程会议等的应用还有较大空间,一些惠民项目群众知晓度还比较低。一些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应用项目在推广时遭遇重重阻力。这些与人们的传统行为习惯、部门资金实力、现有政策因素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利益和权力分割影响。 (二)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尚未形成职责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网信办、发改委等多个机构,但没有统一的部门对大数据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工作推进也比较困难。出自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口径不一,不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大数据的综合效应就难以发挥。二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中国某市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方案建议书(完整版)

xxxxx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x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6) 二、智慧城市概念 (8) 2.1.什么是智慧城市 (8) 2.2.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8) 2.2.1.意义 (9) 2.2.2.作用 (11) 三、xxxx市基本情况与现状 (16) 3.1.基本概况 (16) 3.2.发展现状 (18) 3.3.存在问题 (18) 四、xxx市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19) 4.1.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思想 (19) 4.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19) 4.2.1.高标准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19) 4.2.2.高水平的城市数字化管理 (20) 4.2.3.高增长的城市信息化经济 (21) 4.2.4.高水准的城市数字化生活 (21) 4.2.5.高质量的城市数字化环境 (22) 4.3.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则 (22) 4.3.1.统筹规划、政府主导 (22) 4.3.2.需求导向、注重实用 (23)

4.3.3.以民为本、服务经济 (23) 4.3.4.统一标准、联合建设 (24) 4.3.5.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4) 五、xxxx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5) 5.1.智慧城市总体设计 (25) 5.2.建设主要任务 (26) 5.2.1.资源共享 (26) 5.2.2.服务民生 (27) 5.2.3.健康发展 (27) 5.3.重点项目规划 (28) 5.3.1.智慧基础设施 (28) 5.3.2.智慧政务应用 (30) 5.3.3.智慧民生应用 (33) 5.3.4.智慧产业应用 (36) 六、xxxx市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39) 6.1.云服务中心 (39) 6.1.2.政务云 (43) 6.1.2.1.建设目的 (43) 6.1.2.2.电子政务基础云平台建设关键 (44) 6.1.2.3.电子政务云平台整体框架 (47) 6.1.2.4.电子政务云平台云服务 (49) 6.1.3.电商云 (65)

智慧城市发展论文

中小型智慧城市建设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包含了众多领域,各个领域之间有机互联,互为整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能电网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智慧发展、五化融合。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八部委文件精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有序。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

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再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领域,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依托云计算中心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系统性软硬件设施,整合政企各方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统筹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及浪费,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四)市场为主,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五)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论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

论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宽带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城市发展进入了智慧城市时代。智慧城市给传统产业带来一系列新变化,包括改变产品需求、拓展交易空间、丰富商业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并对装备制造、交通物流、农业、生活服务等传统产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智慧城市正在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跃升的重要突破口。在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传统产业应抢抓机遇,打造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实现与智慧城市建设互动融合发展。 标签:智慧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城市发展在经历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后,迎来了“智慧风”。所谓智慧城市是与原有城市发展理念相互吸纳、融合之后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所确立的新型城市发展战略,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实现城市管理更高效、产业发展更高端、人民生活更幸福、城市环境更优美等目标的本质要求。智慧城市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政府治理方式,也改变着产业发展方式,是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自IBM提出“智慧城市”以来,发达经济体已经爆发智慧城市建设热潮,而且进入智慧城市推动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面临着产品品牌价值低、生产效益低、产品需求萎缩等诸多问题,需要开启产城互动、产城融合新理念,借助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智慧城市建设引发传统产业发展新趋向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向,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新的变化和趋向,有效推动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1.智慧城市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需求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应用,传统产业发展的时空界限不断突破,虚实空间逐渐打通,传统产业发展的需求空间有了质的拓展。一是大众需求空间得到扩展。在信息技术作用下,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网购消费者规模急剧扩大。中国IT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网购人数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14年网购人数达到3.7亿人,较2010年增长了2.1倍。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拥有销售优势的畅销产品、热门产品、大众产品等产品有了更大的需求空间,规模效应更加凸显。二是小众需求得到激活。受虚拟空间时空约束不显著以及个性化需求弹性显著增强等影响,传统产业中的滞销产品、冷门产品、小众产品等产品在虚拟空间里随着消费者数量的爆发式增长而具备了生产规模效应,从而推动“长尾”经济迅速发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四章建筑间距与退让距离 第五章公共设施 第六章道路交通 第七章市政及其它公用设施 第八章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 第九章户外广告设置 第十章城市综合防灾 第十一章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的规划核实 第十二章附录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高湛江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1.2 本《规定》以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法律、规范与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实际制定,是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1.3 湛江市域城市规划区内与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有关的工作,必须执行本《规定》的要求。湛江市原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性的规范性文件和规定,凡与本《规定》内容不一致时,以本《规定》为准。 1.4 凡本《规定》尚未涵盖到的相关技术性规定内容,原则上按国家和广东省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或就具体问题由湛江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1.5 本《规定》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湛江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对本《规定》的内容作增补或修订,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2 城市用地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 大类、53中类、81小类。 2.1.3 在湛江市域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规划管理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应符合表 2-1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的要求。 2.1.4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分类,规划选址确定用地性质以中类和小类进行划分。表2-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4)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5)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城

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盐城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以盐城城南智慧新区为例 姓名吴倩 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11(3)班 学号11273226 指导教师马随随 2015年6月6日

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以盐城城南智慧新区为例 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环境的失衡,城市问题日益明显。智慧城市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的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型城市 形态,是城市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集成的结果。采用高科技手段去改善其核心系统,以最大效率利用各种资源。建设智慧城市是推动城市包容性和和持续发展的必 然选择,也是未来城市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本文阐明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并借鉴智慧城市在国内外建设应用的案例,总结经验带来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突破传统规划的局限,对盐城市城南新区的现状分析,探讨与盐城市的智慧新区 建设情况相适应的的整体思路内容,及对建设过程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对策。对建设 智慧盐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关键词】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城 南新区规划

Urban construction mode wisdom Background ——A Case Study of Yancheng District, south of wisdom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used the imbalance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 while maintaining the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urgently to be solved in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trend. Smart city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Internet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f innovative urban form, to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utiliza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by high-tech means to improve the core system. The wisdom of urban construction is to promote urban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but also the future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irresistible trend.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mart city and analysis based on smart citie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urban construction case experience,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planning, bring a new concept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of Yancheng Chengnan New District analysis, of yancheng City, the wisdom of the park construction the whole idea of the cont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variou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mart City;urban planning;south of the New District;the Top- level Design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所需要时间对有的城市来说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的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统一。 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分以下几类: 1、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深圳将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已被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并提出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达到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等。 南京将提出要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将“智慧南京”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以智慧

城市建设驱动南京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沈阳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致力于创新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打造“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 2、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 武汉城市圈完善软件与信息服务发展环境,加快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的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城市圈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加快构建武汉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宁波将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6大基地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等。 3、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 昆山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8年,IBM推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在IBM的大力宣传以及国内一些媒体的推动下,从2009年开始,“智慧城市”这个概念便很快在我国一些地方盛行起来,并迅速地成为各地信息化建设的代名词。在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几乎成为其信息化工作的全部内容。根据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地方政府所规划的所谓智慧城市已经达到154个,投资规模高达1.1万亿之巨。 从短短三年多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我国的智慧城市只会更多。因为,在一些地方政府看来,不叫智慧城市,信息化工作就没有合适的口号;不叫智慧城市,就显得自己很愚蠢,就是“笨蛋城市”。这种奇怪的心理是导致近年来智慧城市一边倒地主导我国地方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相对应的是,智慧城市在国家层面并沒有得到多少认可,既没有有关智慧中国的规划,智慧城市也没有出现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任何重大文件当中。于是,这就出现了当前这样一种智慧城市“下热上冷”的奇怪局面。这种奇怪局面迫使我们有必要深入审视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可能隐藏或掩盖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存在5大问题 1、概念不清、外延不明 从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实际来看,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不一

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规划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地方政府如地级市则又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规划智慧城市。有些地方的所谓智慧城市规划,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术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犹如一个泥团,在不同的人手里会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当前我国的所谓智慧城市其实一点也不“智慧”。 2、进一步加剧了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局面 智慧城市建设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积极地推动,而条线业务部门对此并不热心,因此,尽管条块分割问题一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顽疾,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也不能缓解这一问题。从人口、法人以及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来看,当前的智慧城市对于如何解决其共同管理模式问题并没有提供多少建设性的建议和经验。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会面临诸多的重复建设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固有问题仍然会继续存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掩盖了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3、企业信息化发展进一步被边缘化 本来,企业信息化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企业自身的业务,政府部门主导企业信息化往往会被人认为干涉企业日常经营事务,因此以往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化规划中,通常都没有多少有关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实

012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案例三::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1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与工作框架 一、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湛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海滨港口城市。解放以来,历届市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很重视。20世纪50-60年代,湛江曾掀起过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璀灿的南国明珠,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1970年代后,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湛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曾长期停滞不前。2002年后,湛江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全市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得到有效促进。 2003年初,湛江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科学地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编制了《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与《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推进,同期报批,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和“绿地优先”的现代园林城市规划理念。 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城市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12月,建设部经严格考核后,正式命名湛江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湛江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热带花园城市。 工作框架 二、工作框架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历时15个月,规划成果的内容框架如下: 1 规划文本 规划总则与目标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于2003-2004年间进行,主编单位是湛江市市政园林局、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参编单位有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精一规划勘测科技有限公司等。笔者作为湛江市政府的高级顾问应邀主持了该规划的编制,具体参与指导湛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成功。本书编辑时,对部分规划内容作了简化或缩写。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咸阳市简要市情数据资料13页

咸阳市简要市情及有关数据资料 一、咸阳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人口: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东连陕西省会西安,西临宝鸡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北接甘肃,南望秦岭,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全市辖1市2区10县,169个乡镇,3707个行政村,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在建面积42平方公里(沣河新区)。总人口489.8万,市区人口82万。 2、气候:全辖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为218天,多年平均降雪初终间日数为111天,最大积雪深度为15cm (1992年3月2日)。最大冻土深度为30cm(1977年1月)。日平均气温≥0℃的天数为285天,≥5℃的天数为240天,≥10℃的天数为192天,≥20℃的天数为90天,≥35℃的天数为2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30.8mm,降水最多的年份年降水可达847.3mm(1983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年降水仅为255.2mm(1977年)。年平均风力2-3级,平均风速3米/秒。2005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295天。 3、历史:咸阳历史悠久,是与古罗马同时代的世界文明古城。咸阳建城史长达2370多年。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帝建都铸鼎,使咸阳成为华夏当之无愧的第一帝都。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绵延百里的27座金字塔般的大型帝王陵寝的亮点,也是亟待进一步开发的旅游资源。遍地都是秦砖汉瓦的咸阳,是极为少见的人类文明的富矿区。

4、城市名牌:咸阳是2004中国魅力城市、2005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06年被评为中国地热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中等明星城市、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地级市,连续11年被评为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5、工业:咸阳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总量大,潜力强。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居陕西省第二,是西北地区第四大工业城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7%。全市已形成能化、电子、装备、食品、纺织、医药、建材七大支柱产业。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356亿元,七大支柱产业产值占98%,股份制等非公有工业产值占54%。工业产品多样,现已发展到100大类上千个品种,共有“陕西省名牌产品”54个,先后有彩色显像管、偏转线圈、履铜板、喷气织机等几十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业化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咸阳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工业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招商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等因素形成了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6、农业:咸阳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农业始祖后稷就在我市的武功县一带“教民稼稻”,“树艺五谷”。咸阳的农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下五千余年。目前常用耕地面积37万公顷,水果耕种面积18万公顷,粮食作物年产199.9万吨。近年来,通过优化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了粮食、水果、畜牧、蔬菜四大支柱产业,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市。按照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我市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不同区域。南部为渭河盆地,土肥水丰,渠井双灌,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称,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北部为黄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文本评审稿)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2011年3月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阮日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魏小安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林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连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梁志鹏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吕冠嵘湛江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成员:李卫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林红市旅游局局长 罗锡平市城市规划局局长 杜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罗滇南市建设局局长 张文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罗辉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陈康华市农业局局长 梁车生市林业局局长 车斯文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 李更盛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梁培市财政局局长 陈刘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许敏市体育局局长 黄丽萍市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 陈振华市旅游局副局长 周广超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 陈奇石雷州市副市长 李启明廉江市副市长 麦东生吴川市副市长 符贤徐闻县副县长 曾伟川遂溪县副县长 肖培舜赤坎区副区长 黄毅霞山区副区长 叶焕泉麻章区副区长 詹汉强坡头区副区长

课题组名单 首席专家: 魏小安教授博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课题负责人: 王林教授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专家组长: 许春晓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专家: 郑焱博士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翟辅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叶文智中国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旅游营销专家 吴甫成教授湖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赵玉燕博士后北京大学 粟路军博士厦门大学 蔡卫民博士北京理工大学 熊礼明博士四川大学 刘江龙博士后中南大学 李映辉博士教授长沙大学 唐健雄博士后中南大学 刘焱博士湖南大学 周亮博士中南大学 张慧硕士长沙大学 王洁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慧硕士长沙大学 许杰兰硕士北京大学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城市空间布局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 两带: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 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上版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 第二节次区域的划分与发展策略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为统筹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状发展特征、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次区域,通过对次区域的限制条件、开发强度、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分类指导,实施分区域的城市发展策略。 次区域的划分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划分四个次区域,并进一步划定管制区。 (1)中心城次区域:即中心城的规划范围(不含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2)东部次区域:包括通州、顺义、亦庄以及怀柔、密云、平谷等的平原地区。 (3)西部次区域:包括大兴(除亦庄地区以外地区)、房山山前平原、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山前平原、海淀山后地区和昌平(不包括回龙观、北苑北地区)的山前平原、延庆平原以及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4)山区次区域:包括怀柔北部山区、密云北部山区、昌平北部山区、门头沟西部山区、房山西部山区、延庆山区。 次区域发展导则 中心城次区域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主,重点进行城市环境整治、交通疏理、基础设施改善,合理控制建设强度,逐步疏解人口与产业,完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大力发展以高端服务、金融保险和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升城市职能中心品质。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旧城,进一步划定旧城管制区。 东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也是北京面向区域,联系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重要地区。通州、顺义和亦庄地区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积极引导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该地区集聚,并在公共服务、居住配套以及相应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北京第二产业集中发展的区域。实施以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公共交通走廊)为引导,整体联动、高密度集约发展模式。密云、怀柔和平谷的平原地区建设为首都国际交往服务的重要外事活动基地,开发旅游休闲、会议培训和生态农业,可适当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应与生态环境充分协调,防止高密度连片发展。 西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要的发展地区,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向该地区集聚。以优化、整合、完善现有的发展空间为主,改善生态环境,引导高品质、组团式集约发展,防止高密度连片开发。 山区次区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