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中mov和lea的区别

汇编语言中mov和lea的区别
汇编语言中mov和lea的区别

汇编语言中mov和lea的区别

1. MOV 的右值必须是常量,而不能是表达式,比如

可以写MOV EAX, EBP,但不能写MOV EAX, EBP + 8

这是因为EBP + 8本身也需要一条指令来计算,所以不能跟MOV写在一条指令里。

2. 注意到在汇编指令的内存地址符[]内可以做算术运算,那是因为内存地址的计算在CPU里是由专门的处理单元AGU来处理的,并不占用算术运算单元ALU

的时钟周期。但如果用MOV 接内存地址符号[]的话,会把[]里的地址指向的内存的内容取出来放入寄存器。

比如 mov eax,[ebx+ecx*4h-20h],会把ebx+ecx*4h-20h计算的结果当成一个内存地址,然后去内存把该地址的内容取出送往eax。

3.如果我们只是想得到算术运算结果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到LEA指令了。因为LEA后面接内存地址符[]会把地址,而不是地址里的内容送入寄存器。比如,我们想计算ebx+ecx*4h-20h的结果,就可以这样写:

lea eax,[ebx+ecx*4h-20h]。

当然如果不用lea指令也可以达到目的,不过那样写起来就麻烦多了:

imul ecx, 4

add ebx, ecx

sub ebx, 20h

mov eax, ebx

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区别

概念 1.避雷器 过电压限制器。当过电压出现时,必雷器两端子间的电压不超过规定定值,是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损坏;过电压作用后,又能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2.阀片 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片,在过电压时呈低电阻。从而限制避雷器上的电压,而在正常工频电压下呈高阻,能限制通过避雷器的电流。 3.避雷器的额定电压 是施加到避雷器端子间最大允许工频电压有效值,按照此电压所设计的避雷器能在所规定的动作负载实验中确定暂过电压下正确地工作他是表明避雷器运行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但它不等于系统额定电压。 4.避雷器的残压 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时,其端子间的最大电压值 5.雷电冲击电流 一种8/20波形的冲击电流。因设备调整的限制,视在伯谦时间的实测值为7~9us,波尾中值时间为18-20us。 6.操作冲击电流 视在波前时间大于30us而小于100us,波尾在半峰值时间紧似为视在波前时间2倍的冲击电流。

7.方波冲击电流 迅速上升最大值,在规定时间内大体保持恒定,然后迅速降到零值的冲击波。 8.陡波冲击电流 具有视在波前时间为1us的冲击电流。 9.冲击电流耐受能力(冲击电流迫流容量) 在规定的波形(方波、雷电和线路放电等)情况下,非线性电阻片耐受通过电流的能力,以电流的幅值和次数表示。 10.动作负载试验 用于确定避雷器在规定的条件下可靠重复动作的能力。 模拟雷电过电压动作的实验称为雷电冲击动作负载试验。 模拟操作过电压动作的实验成为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 11.避雷器的保护范围 以避雷器到被保护设备之间倒显得最大允许长度,在该范围内被保护设备上的过电压不超过规定值。 12.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在持续运行电压下流过避雷器的电流,以峰值或有效值表示。13.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在运行中允许持久地施加在避雷器端子上的工频电压有效值。14.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 在工频参考电流下测出的避雷器上的工频电压最大峰值除以2 15.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流

《汇编语言》在线作业二

请同学及时保存作业,如您在20分钟内不作操作,系统将自动退出。 《汇编语言》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在多重循环程序中,每次通过外层循环进入内层循环时,其内层循环的初始条件(B )。 A. 不必考虑 B. 必须重新设置 C. 必须置1 D. 须清0 满分:5 分 2. 伪指令是(C)规定的汇编说明符,它在源程序汇编时进行说明。 A. DEBUG B. LINK C. MASM D. EDIT 满分:5 分 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 在多重循环程序中,内层循环只能有一个 B. 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二重循环程序之间的关系可以交错 C. 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每次循环应返回到置初值部分之前 D. 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每次循环应返回到置初值部分之后 满分:5 分 4. 下列指令会影响标志位的指令是(D)。 A. JMP L

B. JC L C. MOV AL,L D. SHL AL,1 满分:5 分 5. LINK命令执行后可以生成一个以(B)为扩展名的文件。 A. ASM B. EXE C. OBJ D. COM 满分:5 分 6. 如果0100H单元存放条件转移指令的操作码,0101H单元存放条件转移指令的相对位移量 13H,那么转移后的指令的偏移地址为(C)。 A. 0102H B. 0113H C. 0115H D. 00FEH 满分:5 分 7. 若DS=1000H,BX=2000H,(12000H)=56H,(12001H)=78H,AX=1000H,执行“ADD AX,[BX]”指令后,AX=(A)。 A. 8856H B. 6678H C. 8800H D. 6600H 满分:5 分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 执行一条段间调用指令,先将CS、IP的内容压栈,然后将目的地址送CS和IP。 B. 执行一条段间调用指令,先将目的地址送CS和IP,然后将CS、IP的内容压栈。

汇编语言入门

汇编语言入门教程 对初学者而言,汇编的许多命令太复杂,往往学习很长时间也写不出一个漂漂亮亮的程序,以致妨碍了我们学习汇编的兴趣,不少人就此放弃。所以我个人看法学汇编,不一定要写程序,写程序确实不是汇编的强项,大家不妨玩玩DEBUG,有时CRACK出一个小软件比完成一个程序更有成就感(就像学电脑先玩游戏一样)。某些高深的指令事实上只对有经验的汇编程序员有用,对我们而言,太过高深了。为了使学习汇编语言有个好的开始,你必须要先排除那些华丽复杂的命令,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几个指令上(CMP LOOP MOV JNZ……)。但是想在啰里吧嗦的教科书中完成上述目标,谈何容易,所以本人整理了这篇超浓缩(用WINZIP、WINRAR…依次压迫,嘿嘿!)教程。大言不惭的说,看通本文,你完全可以“不经意”间在前辈或是后生卖弄一下DEBUG,很有成就感的,试试看!那么――这个接下来呢?――Here we go!(阅读时看不懂不要紧,下文必有分解) 因为汇编是通过CPU和内存跟硬件对话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下CPU和内存:(关于数的进制问题在此不提) CPU是可以执行电脑所有算术╱逻辑运算与基本I/O 控制功能的一块芯片。一种汇编语言只能用于特定的CPU。也就是说,不同的CPU其汇编语言的指令语法亦不相同。个人电脑由1981年推出至今,其CPU发展过程为: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 →……,还有AMD、CYRIX等旁支。后面兼容前面CPU的功能,只不过多了些指令(如多能奔腾的MMX指令集)、增大了寄存器(如386的32位EAX)、增多了寄存器(如486的FS)。为确保汇编程序可以适用于各种机型,所以推荐使用8086汇编语言,其兼容性最佳。本文所提均为8086汇编语言。寄存器(Register)是CPU内部的元件,所以在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非常快。用途:1.可将寄存器内的数据执行算术及逻辑运算。2.存于寄存器内的地址可用来指向内存的某个位置,即寻址。3.可以用来读写数据到电脑的周边设备。8086 有8个8位数据寄存器,这些8位寄存器可分别组成16位寄存器:AH&AL=AX:累加寄存器,常用于运算;BH&BL=BX:基址寄存器,常用于地址索引;CH&CL=CX:计数寄存器,常用于计数;DH&DL=DX:数据寄存器,常用于数据传递。为了运用所有的内存空间,8086设定了四个段寄存器,专门用来保存段地址:CS(Code 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DS(Data 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SS(Stack Segment):堆栈段寄存器;ES(Extra Segment):附加段寄存器。当一个程序要执行时,就要决定程序代码、数据和堆栈各要用到内存的哪些位置,通过设定段寄存器CS,DS,SS 来指向这些起始位置。通常是将DS固定,而根据需要修改CS。所以,程序可以在可寻址空间小于64K的情况下被写成任意大小。所以,程序和其数据组合起来的大小,限制在DS 所指的64K内,这就是COM文件不得大于64K的原因。8086以内存做为战场,用寄存器做为军事基地,以加速工作。除了前面所提的寄存器外,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的寄存器:IP(Intruction Pointer):指令指针寄存器,与CS配合使用,可跟踪程序的执行过程;SP(Stack Pointer):堆栈指针,与SS配合使用,可指向目前的堆栈位置。BP(Base Pointer):基址指针寄存器,可用作SS 的一个相对基址位置;SI(Source Index):源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DS段之源变址指针;DI(Destination Index):目的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ES 段之目的变址指针。还有一个标志寄存器FR(Flag Register),有九个有意义的标志,将在下文用到时详细说明。 内存是电脑运作中的关键部分,也是电脑在工作中储存信息的地方。内存组织有许多可存放

C语言与汇编语言互相调用

浅谈C程序中调用汇编模块的方法 C语言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编程语言,除具有高级语言使用方便灵活、数据处理能力强、编程简单等优点外,还可实现汇编语言的大部分功能,如可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较高且执行的速度较快等。所以在工程上对硬件处理速度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基本可以用C代替汇编语言,编写接口电路的控制软件。但C也不能完全取代汇编语言,如在一些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实时控制系统中,以及对硬件的特殊控制方面,C有时也不能完全很好胜任,还需要汇编语言来编写。因为汇编语言目标代码更精练,对硬件直接控制能力更强和执行速度更快,但汇编语言编程烦难、表达能力差也显而易见。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C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即用C编写软件的调度程序、用户界面以及速度要求不高的控制部分,而用汇编语言对速度敏感部分提供最高速度的处理模块,供C调用。这种方法提供了最佳的软件设计方案,做到了兼顾速度效率高和灵活方便。由于本人的毕业设计需要C 程序中调用汇编模块的方法来提高ARM定点指令的执行速度,故对这方面进行了学习。学习心得如下: 对于C和汇编语言的接口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调用者与被调用者的参数传递 这种数据传递通过堆栈完成,在执行调用时从调用程序参数表中的最后一个参数开始,自动依次压入堆栈;将所有参数压入堆栈后,再自动将被调用程序执行结束后的返回地址(断点)压入堆栈,以使被调程序结束后能返回主调程序的正确位置而继续执行。例如一调用名为add汇编程序模块的主函数:main( ){...... add(dest,op1,op2,flages);......}。在此例中对主函数进行反汇编,主函数在调用add函数前自动组织的堆栈。 . . . lea 0xfffffffe8(%ebp),%eax #flages数组的首地址入栈 push %eax pushl 0xfffffff8(%ebp) #OP2入栈 pushl 0xfffffffc(%ebp) #OP1 入栈 pushl 0xfffffff0(%ebp) #dest地址入栈 call 0x80483f0 #调用add函数 . . 执行完add调用语句后,栈内数据结果如图一所示。 进入汇编子程序后,为了能正确获取主调程序并存入堆栈中的数据,被调的汇编子程序先后要做如下一些工作: 1、保存esp的副本 进入汇编子程序后,子程序中免不了要有压栈和出栈的操作,故ESP时刻在变化。为了能用ESP访问堆栈中的参数,安全办法是一进入子程序后,先为ESP制副本,以后对传递参数的访问都用副本进行。一般可用EBP保存ESP,如: push %ebp mov %ebp,%esp

(完整word版)汇编语言常用指令大全,推荐文档

MOV指令为双操作数指令,两个操作数中必须有一个是寄存器. MOV DST , SRC // Byte / Word 执行操作: dst = src 1.目的数可以是通用寄存器, 存储单元和段寄存器(但不允许用CS段寄存器). 2.立即数不能直接送段寄存器 3.不允许在两个存储单元直接传送数据 4.不允许在两个段寄存器间直接传送信息 PUSH入栈指令及POP出栈指令: 堆栈操作是以“后进先出”的方式进行数据操作. PUSH SRC //Word 入栈的操作数除不允许用立即数外,可以为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全部)和存储器. 入栈时高位字节先入栈,低位字节后入栈. POP DST //Word 出栈操作数除不允许用立即数和CS段寄存器外, 可以为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和存储器. 执行POP SS指令后,堆栈区在存储区的位置要改变. 执行POP SP 指令后,栈顶的位置要改变. XCHG(eXCHanG)交换指令: 将两操作数值交换. XCHG OPR1, OPR2 //Byte/Word 执行操作: Tmp=OPR1 OPR1=OPR2 OPR2=Tmp 1.必须有一个操作数是在寄存器中 2.不能与段寄存器交换数据 3.存储器与存储器之间不能交换数据. XLAT(TRANSLATE)换码指令: 把一种代码转换为另一种代码. XLAT (OPR 可选) //Byte 执行操作: AL=(BX+AL) 指令执行时只使用预先已存入BX中的表格首地址,执行后,AL中内容则是所要转换的代码. LEA(Load Effective Address) 有效地址传送寄存器指令 LEA REG , SRC //指令把源操作数SRC的有效地址送到指定的寄存器中. 执行操作: REG = EAsrc 注: SRC只能是各种寻址方式的存储器操作数,REG只能是16位寄存器 MOV BX , OFFSET OPER_ONE 等价于LEA BX , OPER_ONE MOV SP , [BX] //将BX间接寻址的相继的二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送入SP中 LEA SP , [BX] //将BX的内容作为存储器有效地址送入SP中 LDS(Load DS with pointer)指针送寄存器和DS指令 LDS REG , SRC //常指定SI寄存器。 执行操作: REG=(SRC), DS=(SRC+2) //将SRC指出的前二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送入指令中指定的寄存器中,后二个存储单元送入DS段寄存器中。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避雷器的选择方法避雷器如何选择 (1)按额定电压选择:要求避雷器额定电压与系统额定电压一致。 (2)校验最大允许电压:核对避雷器安装地点可能出现的导线对地最大电压,是否不超过避雷器的最大工作电压。导线对地最大电压与系统中性点是否接地及系统参数有关: ①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导线对地最大电压为系统电压的1.1倍,所以一般没有问题。 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高阻抗接地系统:一般选择避雷器的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线电压。 ③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国产避雷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其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系统电压的0.8倍,所以按额定电压选择是没有问题的。 (3)校验工频放电电压: ①在中性点绝缘或经阻抗接地的系统中,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相电压的 3.5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相电压的3倍。 ②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最大工作电压的1.8倍 防雷器,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基于防雷器的防护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应注重“在合适的地方合理地装设合适的防雷器”,防雷器的选择十分重要。 ⒈进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之间的雷电流分配情况如下:约有50%的雷电流经外部防雷装置泄放入地,另有50%的雷电流将在整个系统的金属物质内进行分配。这个*估模式用于估算在LPAOA区、LPZOB区和LPZ1区交界处作等电位连接的防雷器的通流能力和金属导线的规格。该处的雷电流为10/35μs电流波形。在各金属物质中雷电流的分配情况下:各部分雷电流幅值取决于各分配通道有的阻抗与感抗,分配通道是指可能被分配到雷电流的金属物质,如电力线、信号线、自来水管、金属构架等金属管级及其它接地,一般仅以各自的接地电阻值就可以大致估算。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接是电阻相等,即各金属管线平均分配电流。 ⒉在电力线架空引入,并且电力线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时,进入建筑物内保护区的雷电流取决于外引线路、防雷器放电支路和用户侧线路的阻抗和感抗。如内外两端阻抗一致,则电力线被分配到一半的直击雷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具有防直击雷功能的防雷器。 ⒊后续的*估模式用于*估LPZ1区以后防护区交界处的雷电流分配情况。由于用户侧绝缘阻抗远远大于防雷器放电支路与外引线路的阻抗,进入后续防雷区的雷电流将减少,在数值上不需特别估算。一般要求用于后续防雷区的电源防雷器的通流能力在20kA(8/20μs)以下,不需采用大通流能力的防雷器。 后续防雷区防雷器的选择应考虑各级之间的能量分配和电压配合,在许多因素难以确定时,采用串并式电源防雷器是个好的选择。串并式是根

浅谈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

浅谈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 信息学院103班潘红10263210 摘要:一九九三年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这十多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息风暴,信息技术几乎触及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生活将无从谈起;作为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技术无疑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我们知道计算机只是一台机器,它只能按照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执行,那么正确认识计算机语言的过去和未来,就是关系到计算机发展的重中之重。1.引言 在计算机科学中,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可被计算机运行的一系列指令(计算机程序)的人工语言,于英语等自然语言相类似,编程语言具有词汇、语法和句法。然而,自然语言不适合计算机编程,因为它们能引起歧义,也就是说它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释。用于计算编程的语言必须具有简单的逻辑结构,而且它们的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规则必须精确。 2.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计算机刚刚问世的时候,程序员必须手动控制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十分昂贵,唯一想到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问题的人是德国工程师楚泽(konrad zuse)。几十年后,计算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而计算机程序也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开发时间已经远比运行时间来得宝贵。于是,新的集成、可视的开发环境越来越流行。它们减少了所付出的时间、金钱(以及脑细胞)。只要轻敲几个键,一整段代码就可以使用了。这也得益于可以重用的程序代码库。随着c,pascal,fortran,等结构化高级语言的诞生,使程序员可以离开机器层次,在更抽象的层次上表达意图。由此诞生的三种重要控制结构,以及一些基本数据类型都能够很好的开始让程序员以接近问题本质的方式去思考和描述问题。随着程序规模的不断扩大,在60年代末期出现了软件危机,在当时的程序设计模型中都无法克服错误随着代码的扩大而级数般的扩大,以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程序设计方式和程序设计模型-----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由此也诞生了一批支持此技术的程序设计语言,比如eiffel,c++,java,这些语言都以新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即问题就是由各种不同属性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构成。面向对象语言由此必须支持新的程序设计技术,例如:数据隐藏,数据抽象,用户定义类型,继承,多态等等。 3.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现 目前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2.1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的实质和机器语言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对硬件操作,只不过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更容易识别和记忆。计算机编程人员用汇编语言使机器语言程序编写起来更简单一些。在汇编语言中,每条语句大致对应一条机器语言指令。汇编语言的语句是借助易于记忆的命令编写的。在典型的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在线测试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01章在线测试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____位。 A、4 B、8 C、16 D、32 2、微机中每个存储单元具有一个地址,其中存放一个____量。 A、比特(1位) B、字节(8位) C、字(16位) D、双字(32位) 3、设段地址为5788H,偏移地址为94H,该字节的物理地址_____。 A、57974H B、5883H C、58ECH D、57914H 4、汇编语言源程序中,每个语句由4项组成,不影响语句功能的是_____。 A、名字项 B、助记符(操作码) C、操作数 D、注释 5、执行INT 21H指令后,8086CPU将转入_____号中断服务程序。 A、20 B、20H C、21 D、21H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如下________名称属于8086的16位通用寄存器。 A、IP B、DS C、BP D、DX E、AX 2、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开发,可以使用的工具软件有______。 A、文本编辑程序 B、汇编程序 C、调试程序 D、集成化开发环境 E、连接程序 3、使用MASM 6.x版本的“ML /Fl eg101.asm”命令,如果源程序eg101.asm没有语法错误,则将生成_________文件。 A、目标代码文件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 汇编语言是直接在硬件之上工作的编程语言,首先要了解硬件系统的结构,才能有 效地应用汇编语言对其编程,因此,本章对硬件系统结构的问题进行部分探讨,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Intel 公司微处理器的发展、计算机的语言以及汇编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寄存器、内存组织等汇编语言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 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总线构成。CPU 如同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的性能决定了整个微型计算机的各项关键指标。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用来连接外部设备和微型计算机。总线为CPU 和其他部件之间提供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如图1.1所示为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外部设备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中央处理器 CPU 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 图1.1 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 特别要提到的是微型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它使系统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 为各个部件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一个部件只要符合总线结构标准, 就可以连接到采用这种总线结构的系统中,使系统功能得到扩展。 数据总线用来在CPU 与内存或其他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它是双向的,数据总线 的位宽决定了CPU 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8位数据总线一次可传送一个8位二进制数据(即一个字节),16位数据总线一次可传送两个字节。在微型计算机中,数据的含义是广义的,数据总线上传送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数据,而可能是指令代码、状态量或控制量。 地址总线专门用来传送地址信息,它是单向的,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 CPU 可以直接寻址的内存范围。如 CPU 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 ,则CPU 最多可以寻找2N 个内存单 元。

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

避雷器和电涌保护器运用说明

目录 一、定义 二、防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三、线路避雷器运用及其说明 四、浪涌保护器设计原理、特性、运用范畴 五、参考依据与文献

一、定义 1.避雷器 避雷器是变电站保护设备免遭雷电冲击波袭击的设备。当沿线路传入变电站的雷电冲击波超过避雷器保护水平时,避雷器首先放电,并将雷电流经过良导体安全的引入大地,利用接地装置使雷电压幅值限制在被保护设备雷电冲击水平以下,使电气设备受到保护。 2.浪涌保护器 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力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等提供安全防护的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从以下资料可以看出,浪涌保护器也是防雷器的一种,但是有很大的区别。 二、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避雷器指建筑物避雷器,与避雷针、接地排等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防止建筑物被损坏,避雷器的基本原理是把雷击电磁脉冲(LEMP)导入地进行消解。但是为什么在安装避雷器后仍有大量的建筑物及其里面的设备被雷击损坏呢? 首先,避雷器的导线采用铜铁合金,因此其导线性能是有限的,反应速度仅为200微妙(uS)。而LEMP的半峰速度(能量达到最大值)为20微妙(uS),也就是说LEMP的速度快于避雷器,这样避雷器把第一次直击雷导入地后,对于二次雷、三次雷往往反应不过来,直接泄漏打在设备上。也就是说,避雷器对二次雷、三次雷几乎不起作用。 其次,LEMP导入地后,会从地返回形成感应雷。感应雷会从所有含有金属的导线上泄漏到设备(网线、电源线、信号线、传输线等)。由于避雷器是单向作用的,因此它对感应雷不起作用,感应雷可以直接打坏设备。更何况,导线部分往往不会安装避雷器。 再次,浪涌只有20%来自雷击等外部环境,80%来自系统内部运行,避雷器对这80%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ARM中C语言调用汇编语言方法浅析

ARM中C语言调用汇编语言方法浅析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目前使用的主要编程语言是C 和ARM指令汇编。在一些对性能非常敏感的代码块,基于汇编与机器码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时不能依靠C编译器的生成代码,而要手工编写汇编,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在C语言中内嵌汇编 在C中内嵌的汇编指令包含大部分的ARM和Thumb指令,不过使用与单纯的汇编程序使用的指令略有不同,存在一些限制,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①不能直接向PC 寄存器赋值,程序跳转要使用B或者BL指令; ②在使用物理寄存器时,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C表达式,避免物理寄存器冲突; ③R12和R13可能被编译器用来存放中间编译结果,计算表达式值时可能把R0-R3、R12及R14用于子程序调用,因此避免直接使用这些物理寄存器; d 一般不要直接指定物理寄存器; ④让编译器进行分配内嵌汇编使用的标记是__asm或asm关键字,用法如下:__asm{instruction [; instruction]}或asm("instruction [; instruction]")。 下面是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在C中内嵌汇编语言: //C语言文件*.c #include void my_strcpy(const char *src, char *dest){ char ch; __asm{ loop: ldrb ch, [src], #1 strb ch, [dest], #1 cmp ch, #0 bne loop } } int main(){ char *a="forget it and move on!"; char b[64]; my_strcpy(a, b); printf("original: %s", a); printf("copyed: %s", b); return 0; } 在此例子中C语言和汇编之间的值传递是用C语言的指针来实现的,因为指针对应的是地址,所以汇编中也可以访问。

(完整word版)汇编语言指令集合-吐血整理,推荐文档

8086/8088指令系统记忆表 数据寄存器分为: AH&AL=AX(accumulator):累加寄存器,常用于运算;在乘除等指令中指定用来存放操作数,另外,所有的I/O指令都使用这一寄存器与外界设备传送数据. BH&BL=BX(base):基址寄存器,常用于地址索引; CH&CL=CX(count):计数寄存器,常用于计数;常用于保存计算值,如在移位指令,循环(loop)和串处理指令中用作隐含的计数器. DH&DL=DX(data):数据寄存器,常用于数据传递。他们的特点是,这4个16位的寄存器可以分为高8位: AH, BH, CH, DH.以及低八位:AL,BL,CL,DL。这2组8位寄存器可以分别寻址,并单独使用。 另一组是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包括: SP(Stack Pointer):堆栈指针,与SS配合使用,可指向目前的堆栈位置; BP(Base Pointer):基址指针寄存器,可用作SS的一个相对基址位置; SI(Source Index):源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DS段之源变址指针; DI(Destination Index):目的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ES 段之目的变址指针。 指令指针IP(Instruction Pointer) 标志寄存器FR(Flag Register) OF(overflow flag) DF(direction flag) CF(carrier flag) PF(parity flag) AF(auxiliary flag) ZF(zero flag) SF(sign flag) IF(interrupt flag) TF(trap flag) 段寄存器(Segment Register) 为了运用所有的内存空间,8086设定了四个段寄存器,专门用来保存段地址: CS(Code 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 DS(Data 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 SS(Stack Segment):堆栈段寄存器;

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避雷器指建筑物避雷器,与避雷针、接地排等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防止建筑物被损坏,避雷器的基本原理是把雷击电磁脉冲(LEMP)导入地进行消解。但是为什么在安装避雷器后仍有大量的建筑物及其里面的设备被雷击损坏呢? 首先,避雷器的导线采用铜铁合金,因此其导线性能是有限的,反应速度仅为200微妙(uS)。而LEMP的半峰速度(能量达到最大值)为20微妙(uS),也就是说LEMP的速度快于避雷器,这样避雷器把第一次直击雷导入地后,对于二次雷、三次雷往往反应不过来,直接泄漏打在设备上。也就是说,避雷器对二次雷、三次雷几乎不起作用。 其次,LEMP导入地后,会从地返回形成感应雷。感应雷会从所有含有金属的导线上泄漏到设备(网线、电源线、信号线、传输线等)。由于避雷器是单向作用的,因此它对感应雷不起作用,感应雷可以直接打坏设备。更何况,导线部分往往不会安装避雷器。 再次,浪涌只有20%来自雷击等外部环境,80%来自系统内部运行,避雷器对这80%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根据分析来回答电涌保护器(SPD,有的称浪涌保护器)和避雷器的区别: 应用范围不同(电压):避雷器范围广泛,有很多电压等级,一般从0.4kV低压到500kV 超高压都有(详见楼上分析),而SPD一般指1kV以下使用的过电压保护器; 避雷针保护对象不同:避雷器是保护电气设备的,而SPD浪涌保护器一般是保护二次信号回路或给电子仪器仪表等末端供电回路。 绝缘水平或耐压水平不同:电器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耐压水平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残压应与保护对象的耐压水平匹配。 安装位置不同:避雷器一般安装在一次系统上,防止雷电波的直接侵入,保护架空线路及电器设备;而SPD浪涌保护器多安装于二次系统上,是在避雷器消除了雷电波的直接侵入后,或避雷器没有将雷电波消除干净时的补充措施;所以避雷器多安装在进线处;SPD多安装于末端出线或信号回路处。浪涌保护器1、变频控制柜必须加2、使用真空断路器的控制柜必须加3、供电系统的进线开关必须加4、其它控制柜可以不加,当然如果为了保险起见有预算空间的话可以都加上 通流容量不同:避雷器因为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电过电压,所以其相对通流容量较大;而对于电子设备,其绝缘水平远小于一般意义上的电器设备,故需要SPD对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进行防护,但其通流容量一般不大。(SPD一般在末端,不会直接与架空线路连接,经过上一级的限流作用,雷电流已经被限制到较低值,这样通流容量不大的SPD完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通流值不重要,重要的是残压。) 其它绝缘水平、对参数的着眼点等也有较大差异。避雷针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低压供电系统的精细保护,依据不同的交直流电源电床可选择各种相应的规格。电源浪涌保护器一精细由于终端设备离前级浪涌保护器距离较大,从而使得该线路上容易产生振荡过电压或感应到其他过电压。适用于终端设备的精细电源浪涌保护,与前级浪涌保护器配合使用,则保护效果更好。避雷器主材质多为氧化锌(金属氧化物变阻器中的一种),而浪涌保护器主材质根据抗浪涌等级、分级防护(IEC61312)的不同是不一样的,而且在设计上比普通防雷器精密得多。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地方,必须进行CLASS—I的防雷。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

浅谈对C语言的认识

浅谈对C语言的认识 摘要:C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命令式计算机编程语言,提供了有效利用汇编语言的途径,使低级的机器指令能以简易的方式进行编译。随着C语言的国际标准化,它已经成为有史以来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对计算机编程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计算机编程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应当学习C语言,为学习高级编程语言奠定坚实的编程基础。本文从C语言的语法特点、数据结构、应用以及衍生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旨在提供入门知识的浅显参考。 关键字:C语言;语法特点;数据结构 一、C语言的语法特点 1. 字符集 C语言的基本字符集包括基本拉丁字母小写和大写字母(a-z,A-Z)、十进制数字(0-9)、特殊图形字符(!@#$%^&*()[]{};:’”,<.>/?`~\|)以及空白字符(空格、水平制表符、垂直制表符、换页符、换行符)。虽然换行符只是表示文本行的结尾,实际并不需要与某个字符对应,但是为了方便,C语言中它仍然被认为是一个字符。字符串文字使得C语言可以进行多字节字符编码,并且C标准库中自带字符串操作函数。C语言的可执行字符集包含相同的字符,以及警报、退格和回车等。随着C语言标准的不断修订,对扩展字符集的支持逐渐在增加。

2. 关键字 C语言中定义了一些特殊的关键字,只能用于C语言编译本身使用,而不能用于如命名之类的操作。在C语言标准C89中有32个常见关键字,如double、int、Char等数据型关键字,以及if、else、break、Continue等控制型关键字。后来的C99和C11标准又分别提出了5个和7个关键字,如_Bool、_Alignas等。大多数最新的关键字都是以下划线开头,后面跟着一个大写字母。当C开始支持这些扩展关键字时,以前留存的C程序代码没有使用过这些关键字,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无需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仍可继续使用。 3. 运算符 运算符是语句表达式中,用于指定执行该表达式时要执行的具体操作。C语言支持相当多的运算符,如加(+)、减(-)、乘(*)、除(/)、余(%)等算术符,赋值符(=)、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关系符。C语言遵循Fortran和PL/I的语言习惯,用等于号(=)来表示赋值,但与ALGOL 等语言不同,C使用(==)来检验是否相等。如果混淆这两个运算符(=和==),很容易导致意外的错误,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不会产生错误信息,例如条件表达式if (a==b+1)和if (a=b+1)都可以编译通过,但运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二、C语言的数据结构 C语言中的数据是静态的,有各种大小的整数类型(有符号和无符号)、浮点数和枚举类型,以及派生类型,包括数组、指针等。 1. 指针 C语言支持使用指针,这是一种在内存中记录对象或函数的地址或地址引用的数据类型。指针可以被间接用于访问存储在指向地址的数据,或调用指向函数,通过赋值或指针算术即可操作指针。指针在C语言中用途繁多,例如文本字符串通常使用指针指向字符数组,动态内存分配使用指针执行,许多如树这样的数据类型通常采用指针链接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动态分配结构对象。指针的使用需格外小心,因为它们通常是未选中的,可以使指针变量指向任意位置,这可能会导致意外的错误。所幸的是,C语言允许指针类型之间进行操作和转换,能够有效地将指针指向安全的地方。 2. 数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一二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一次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40道题 2.51.(分)8086CPU在基址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变址寄存器可以为:?CX或、BX A?SI B、CX或?SI C、DX或?DI D、SI或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的源操作数的位置是:,,则指令SI=1234H MOV AX,[BX+SI+2]2.52.(分)已知BX=2000H?的字节、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6H A?的字节、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4H B?的字节、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4H C?的字节D、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6H我的答案:分A 此题得分:2.5IP(2.5分)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寄存器中始终保存的是: 3.?、上一条指令的首地址A?、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B ?、正在执行指令的首地址C ?、需计算有效地址后才能确定地址D我的答案:2.5分B 此题得分:,那32K16分)位二进制)是某系列微机对存储器的分段,如果每一个段最多的字存储单元(2.54.(么表示段内字节单元偏移地址的二进制位数应是:?位20 A、?位16 B、?位C、15 ?位12 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2.5分)可用作寄存器间接寻址或基址、变址寻址的地址寄存器,正确的是:5.?DXCX,AX A、,BX,?SS,CSB、DS,ES, ?BXBP,IP,,C、SP?BXBP,,D、SIDI,我的答案:分D 此题得分: 2.5 . . . . 顺序存放在连续两个字存储单元中,可选用Ⅱ码两个字符的ASC41H,42H分)6.(2.5 要求将A,B的语句是:?‘AB'B A、DA1 D ?‘AB'DW B、DA1 ?ABHB C、DA1 ?ABHW D、DA1 我的答案:2.5分A 此题得分:下面语句中有语法错误的语句是:7.(2.5分)?5HDB A、?ABCDHB、DW ?‘ABCD'C、DW ?‘AB'、DDD 我的答案:分2.5C 此题得分:(2.5分)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存放在:8.?、通用寄存器A?、堆栈B?、程序计数器C?、主存单元D 我的答案: D 此题得分:2.5分 2.5(分)操作数地址存放在寄存器的寻址方式称为:9.?、变址寻址A ?、寄存器寻址B?、相对寻址C?、寄存器间接寻址D我的答案:此题得分:2.5分D 操作数的物理地址是:BYTE PTR[DI](10.2.5分)设DI=3942HDS=8225H,,指令NEG ?85B92H、A?86192H、B?BB690H C、?12169H、D我的答案:2.5分A 此题得分:下列寄存器组中在段内寻址时可以提供偏移地址的寄存器组是:分)(2.5 11.?DX,BXCX,,、 AAX . . . . ?DI,SI,、BBX,BP?DXBP,,C、SP,IP ?SSES,、DCS,DS, 我的答案:2.5分B 此题得分:分配的存,10H),3BUF5) 上述语句汇编后,为变量12.10H (2.5分)BUF DW DUP(3 ,DUP(2储单元字节数是:?80HA、 ?100HB、 ?124C 、?192、D我的答案:此题得分:2.5B 分13.发出的访问存储器的地址是:(2.5分)CPU?、物理地址A?、偏移地址B?、逻辑地址C?、段地址D我的答案:分A 此题得分:2.5]指令中的操作数的数据类型是:BYTE DEC PTR[BX14.(2.5分) ?、字A?、双字B?、字节C?、四字D我的答案:C 分此题得分:2.5BUFFER称为:,0AH 中,15.(2.5分)在语句BUFFER DB 01H?、符号A?、变量B?、助记符C?、标号D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将数据5618H存放在存储单元中的伪指令是:16.(2.5分)?1856HDATA1 DW A、

避雷器与避雷针的区别

1.避雷器与避雷针的区别 避雷针:避雷针实际是引雷针,一般避雷针比所有的被保护物体高,避雷针的顶部为金属尖端,底部与接地网作良好连接,接地电阻一般在10欧姆以下。在雷雨天气,由于顶部尖端对电场的强烈畸变作用,吸引附近雷云对避雷针尖端放电,通过良好的接地中和雷云电荷,从而保护其它物体免遭雷击。 避雷器:避雷器实际上是一种非线性极好的电阻,在高电压下电阻很小,在低电压下电阻很高,作用类似于稳压二极管。目前避雷器一般为氧化锌避雷器,主要元件为氧化锌阀片。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与被保护设备并联,正常时泄漏电流很小,不影响系统运行。当系统有过电压时(即超过正常运行电压的高电压),避雷器即呈现低电阻泄放能量,同时限制系统电压的幅值,确保电气设备的绝缘不被击穿。 避雷针——直接接地。利用电荷尖端放电现象不让雷击发生。避雷针和被保护物体是分开的,可以保护比较集中的重要物体。 避雷器——间接接地。利用过电压放电现象让雷击电压通过避雷器进入大地。避雷器和被保护物体是连接的,可以保护带电物体,如输电线路。在正常状态下避雷器内部是不导电的,遇到雷击的时候,它是导电的。 2.浪涌保护与避雷器的区别 浪涌保护器和避雷器不是一回事。 虽然二者都有防止过电压,特别是防止雷电过电压的功能,但在应用上还是有许多区别。 1、避雷器有多个电压等级,从0.38KV低压到500KV特高压均有,而浪涌保护器一般只有低压产品; 2、避雷器多安装在一次系统上,防止雷电波的直接侵入,而浪涌保护器大多安装在二次系统上,是在避雷器消除了雷电波的直接侵入后,或避雷器没有将雷电波消除干净时的补充措施; 3、避雷器是保护电气设备的,而浪涌保护器大多是为保护电子仪器或仪表的; 4、避雷器由于接于电气一次系统上,要有足够的外绝缘性能,外观尺寸比较大,而浪涌保护器由于接于低压,尺寸制作的可以很小。 避雷针原理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原理是: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

汇编语言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的方法

汇编语言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的方法第一节在IBM-PC机上运行汇编源程序所必备的软件 为了在IBM-PC机上运行汇编源程序,机器上必须有DOS操作系统环境,DOS系统盘上应有下列文件: EDIT 文件编辑程序 MASM 宏汇编程序 LINK 链接程序 DEBUG 调试程序 第二节在IBM-PC机上运行汇编源程序的步骤 当用户编制好汇编语言源程序之后,要在机器上运行,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用EDIT命令建立与修改汇编源程序文件(ASM文件) 源程序就是用汇编语言的语句编写的程序,必须以ASM为附加文件名。2.用MASM命令汇编源文件以产生相应的目标文件(OBJ文件) 3.用LINK命令连接目标文件以产生可执行文件(EXE文件) 4.调试、运行可执行文件

上机过程示意图如下: 汇编语言程序 编辑程序 汇编程序 连接程序 调试程序 有错吗? 运行程序 Y N 图2-1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流程 第三节 DEBUG 程序调用及汇编语言程序调试方法 调试程序DEBUG 是DOS 支持的又一种系统软件,主要用于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汇编和连接过程只能查出源程序的语法错误,不能查出功能上的错误和程序不完善的地方。 一、DEBUG 程序的启动 DEBUG 程序有两种启动方法。 第一种启动方法:只要打入DEBUG 和回车键,就可以把它装入内存。但是这样启动只把DEBUG 程序本身装入内存并进入等待DEBUG 命令状态,还没有把要调试的程序装入内存。 第二种启动DEBUG 的程序的方法是一次相继装入DEBUG 程序和要调试的程序。打入的命令格式如下: DEBUG[d :][path]filename[.ext][parml]Lparm2] 其中的Filename 是要调试程序的文件名,可选项[d:][path]和[.ext]分别是要调试程序的所在盘符、路径和扩展名。可选项[parml]和[parm2]是DEBUG 程序为要调试程序准备的参数(一般不用)。 例 进入DEBUG 程序并装入要调试程序,要调试程序在A 驱动器中。其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