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农”工作职责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行之有效、深得民心,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搞好粮食储备调节,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从餐桌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

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制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的政策措施。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也要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要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要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及时反映和协调农民各方面利益诉求,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扩大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大培养青年党员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意识,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坚持因地制宜、试点

先行,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把方向、管大局、抓重点,地方按照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会议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市县乡镇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要懂农作物的种类和品质、节气、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崭新局面。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4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作了总结讲话。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等出席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党委和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题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年)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二大”(1922.7,上海)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民主共和国 B.群众路线的方法 3.“三大”(1923.6):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1.5.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 2.遵义会议(1935.1.15-17,军事和组织问题) (1)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12)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1935“八一宣言“ (2)内容: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 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全面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准确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3日11:16 |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民族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高登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在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工夫。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牢记基本国情。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们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 做到“八个坚持”。即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 反对“两个主义”。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一要紧扣民生抓发展,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二要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抓好惠及当地和保护生态;三要搞好扶贫开发,重点抓好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四要加强边疆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 构筑精神家园。做好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就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干部培养选拔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讲话中有许多新观点新提法,比如,对“多元一体”的论述,“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这是全新的提法。又如,总书记在讲话中阐述“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发展的强有力带动效应,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西部区位优势的全新视角,开阔了我们的思路。 今后,民族研究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云南解决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角度来证明各民族相互 离不开和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历史文明;二是要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研究;三是要继续加强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研究。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简版)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梳理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梳理 主讲人:文娟 一.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 内容: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三.中共三大 时间:1923年 内容: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意义: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四.中共四大 时间:1925年 内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内容:①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意义: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六.遵义会议 时间:1934年

内容: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意义:是党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是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革命问题的开端。 七.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年12月 内容: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八.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8月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九.六届六中全会 时间:1938年 内容:毛泽东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十.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 内容: 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提出了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十一.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1949年3月 内容: ①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②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召开,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民族工作几个基本问题的阐述

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民族工作几个基本问题的阐述 刘宝明 来源:中国民族报发布时间:2014-12-25 深入分析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要求,是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这些民族工作基本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特点。系统梳理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这些问题的阐述,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把握,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关于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 1992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国际上,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为主要标志,全球范围的民族主义浪潮异常汹涌,其突出特点是民族意识、宗教意识、分裂意识很强,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党领导;在国内,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有人怀疑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随着改革的深入,民族关系也面临新挑战。因此,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全国各民族紧密团结,携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民族工作的成就和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政策,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强调在新形势下更应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1999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背景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另一个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是考虑民族、边疆、贫困3个因素。为了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民族地区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快发展,中央决定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合起来,在国庆期间召开。因此,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主要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民族地区,如何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民族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因此,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会议强调,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但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背景是“中国梦”思想的提出。“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梦、和谐梦、发展梦、繁荣梦。这一思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响应,极大地激发了各民族群众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激情。进一步凝聚起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成为民族工作的核心任务。因此,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 会议强调,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00问知识竞赛试题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00问 专题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性别:民族:) (学院:专业班级:联系电话:) 一、填空题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于 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 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 会议。 2.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涵盖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 作的所有重大方面,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映照、国内和国际的对比、方向和道路 的把握、制度和法律的原则、政策和实践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深刻阐述 4.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提出了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和操作性。李克强总理指出: 5.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10月12日印发了 。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围绕改善

民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提出 25条意见,旨在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 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是这个 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我国的少数民族,第一是人数多,加起来有1 亿多人口; 在中国,保持国家的统一,维护领土的完整,实现人民的团结,都离不开各民族 的共同努力。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 描述和分析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历史特 点提供了一个把握全局的总思路。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共同创造历史、、 、区位独特而又重要。 9.解决民族问题,核心是。 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 10.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具体要求是 11.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八 个坚持”

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制度

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对全镇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提升全镇民族宗教工作水平,积极推进陈家河镇建设,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的组成 会议由镇党委主持召开,由镇民政所、镇教育办、镇妇联、镇派出所、镇工商所等部门组成。视工作需要,可邀请镇直相关部门参加会议。 二、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的工作职责 负责研究、协调、处理全镇民族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信息沟通。具体包括: 1、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传达学习上级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研究确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2、负责对民族宗教工作进行政策性指导和综合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情况交流,了解和掌握全镇民族宗教工作动态,研究工作对策和预防措施,向镇委提供政策性建议。 3、负责研究、协调、处理全镇民族宗教工作中出现的

重大突发事件。 4、完成中央、省、市、镇委交办的关于宗教领域的重要工作。 5、研讨其它与民族宗教工作相关的议题。 三、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 1、镇党委:负责民族宗教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协调,在重大方针政策上把好关,并做好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工作。 2、镇派出所:要及时掌握民族宗教方面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的信息和动向,依法严厉打击利用民族宗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民族宗教渗透活动,查处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查禁封建迷信活动。要注意发现掌握与敌对势力有联系的境外民族宗教组织、个人的背景和活动情况,密切掌握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的策略及动态,并对其利用宗教从事危害我国安全的活动进行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 3、镇民政所:负责本镇内民族宗教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维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负责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和民族宗教界人士的培训教育工作,抓好“两支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所引发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拒

中共党史历次重要会议汇总

2013考研政治:中共党史历次重要会议汇总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大1921.07.23 上海 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确定党的纲领 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12名代表来自七个地方,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二大1922.07.16 上海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两步走”计划 通过第一部《党章》 三大1923.06 广州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 线 四大1925.01 上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此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 潮来临。 五大1927.04 武汉 八七会议1927.08 汉口 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组织武装起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六大1928.06 莫斯科集中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遵义会议1935.01 遵义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 中央的正确领导 会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围圈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 1935年10月,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是cN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欢迎参考~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锁定2017农业发展三大重点【1】按照以往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在这个月召开,会议将部署2017年的三农工作。 同时,市场对“2017年一号文件”的预期也开始升温。 从这个月起,请您高度关注农业,这一时期将出台的政策、土地、补贴、金融贷款等都将与您高度相关! 农村工作会议重磅红利前瞻:新一轮农业商机将开启! 农村工作会议在总结一年农业发展及形势的基础上,对次年农业整体发展战略性规划部署,通常在每年的12月召开。 也就是说,年底的农村工作会议对第二年农业发展方向、补贴力度、政策扶持等全面部署,因此,也被看作是农业发展的风向标。 2015年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决议,成为2016全年农业发展的中心。

而眼看2016年接近尾声,新一届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那么, ★2017农业将有哪些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背后又有哪些重大商机? ★哪些项目将成为2017的火热项目? ★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该怎么赚钱? ★个体农户又该如何发展? 郑重提醒您: 2017农业三大发展机遇,千万要盯死! 机遇1:土地改革与农产品价格改革 此前中办国办已发文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预计更详细的具体措施将很快出台。 三权分置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能够更好地维护、实现农民集体、承包农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权益;二是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让土地作为要素流动起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释放资金活力。 价改方面主要以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为开端的价格改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整理1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年)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C等级考点) (1)成立时间、地点和主要代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会议正式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2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列席会议的是包惠僧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2)会议主要内容 确定党名为“中国共产党”。 制定党纲: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二大”(1922.7,上海)(C等级考点)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意义: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3.“三大”(1923.6,广州):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B等级考点) 内容: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 3.遵义会议(1935.1.15-17,军事和组织问题) (C等级考点) (1)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 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1

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该会议深刻阐述了确保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谁来种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多个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以下是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 总体观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比以往更加强调粮食安全。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激励农户家庭经营的合作与联合,让农业经营有利可图。以上意味着农业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也会大大上升。 用“四最”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改善农村环境、强化流程监管。强调食品安全将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将给农业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我们对本次会议涉及的农业地位、粮食安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食品安全等几方面重要精神进行解读: 1.农业地位 会议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点评:此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一脉相承。加强农业地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是中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核心目标。 2.粮食安全 会议指出:“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农村经济工作会议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背景资料: 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文件,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会议指出,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 会议强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会议指出,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 会议强调,明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中共历次会议

省淳中2011届高三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一 2011年高考历史热点:中共会议 一、时事热点材料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二、历史考点分析 1.按阶段罗列中共召开的会议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 ①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起。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浙江嘉兴南湖。代表:出席13人,列席2人。内容:党纲党名奋斗目标,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意义:“一大”宣告中共诞生,与以往政党都不相同,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②中共二大(制定背景:“一大”目标不合实际,军阀混战人民困苦,《九国公约》宰割中国,远东会议做出指示。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依据: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内容:提出两种纲领——最低、最高,指出革命动力——工、农、小、民,明确隶属关系——加入共产国际。意义: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中共三大(时间、地点:1923年,广州。内容:正式决定国共合作,确定“党内合作”方针。评价:功绩——正式确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局限——没有提出党内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 ①八七会议的总方针(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概况: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内容:纠正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土革武反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提出“枪杆政权”思想。意义: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了巨大贡献;实现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②遵义会议的意义(背景:干部、红军要改领导,转兵贵州避免覆灭。内容:军事上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正确主张;组织上选举毛为常委,取消博李指挥。意义:结束左倾统治,确立正确领导;独立解决问题,走向成熟标志;实现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转折)。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①洛川会议(时间、地点:1937年,陕北。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学习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018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明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分析形势问题,部署工作重点,为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此,我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获得以下感受: 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点 (一)聚力完成明后两年“三农”硬任务 会前,习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而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落实明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一是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二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头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也是会议明确的另一项硬任务。 三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以及在农村改革、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会议也

提出一系列硬任务。 可以说,把这些方面明确为硬任务,既是因为相对城市和农村其他领域来说,这些方面明显滞后,也是因为这些方面关系到农民福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把硬任务完成好,才能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成色和含金量。 可以说,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落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之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时代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我国农业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职能。这些硬任务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攻坚克难,取得实效。 (二)聚焦部署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举措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的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挑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支撑。基于此,这次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会议讨论的这份意见,通过各项工作部署,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进一步落到了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