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铸造表面和内部缺陷总结经验

熔模铸造表面和内部缺陷总结经验
熔模铸造表面和内部缺陷总结经验

熔模铸造表面和内部缺陷总结经验

A.浇不到(欠铸):

液体金属未充满型腔造成铸件缺肉

B冷隔:

铸件上有未完全融合的缝隙,其交接边缘圆滑

原因分析:

1.浇注温度和型壳退度低,流动性差

2..金属液含气最大,氧化严重以致流动性下降

3.铸件壁厚薄

4.浇注系统大小和设置位置不合理,直浇道高度不够

5.型壳焙烧不充分或型壳透气性差,在铸型中形成气袋

6.浇注速度过慢或浇注时金属液断流

7.浇注量不足

防止办法:

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型壳温度

2.采用正确的熔炼工艺,减少金属液的含气量和非金属杂质

3.对于薄壁件应注意浇注系统设计,减少流动阻力和流程,增加直浇道高度

4.焙烧要充分,提高型壳透气性

5.适当提高浇注速度,并避免浇注过程断流

6.保证必须的浇注量

C结疤(夹砂):

铸件表面上有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疤片状突起物

由于型壳内层局部分层剥离,浇注时金属液充填已剥离的型壳部位,致使铸件表面局部突起

1.撒砂时浮砂太多或砂拉中粉尘、细砂多,在砂粒之间产生分层

2.涂料粘度大,局部堆积,硬化不透,在涂料之间产生分层

3.气温高或涂料与撤砂间隔时间长,撤砂时涂料表面已结成硬皮,涂料与砂粒之间产生分层

4.第二层或加固层涂料粘度大、流动性差,涂料不能很好渗入前层细砂间隙,在后层涂料与前层砂粒之间产生分层

5.型壳前层残留硬化剂过多,后层涂料不能很好渗入前层间隙。在后层涂料和前层砂粒之间产生分层

6.硬化温度大大高出工作室温度,硬化后骤冷收缩造成型壳局部开裂剥离

7.易熔模与面层涂料的润湿性差,在型壳层和易熔模之间形成空隙

8.型壳焙烧、浇注时膨胀收缩变化大造成内层开裂剥离

9.涂料粘度小,料层过薄或撒砂不足,造成型壳硬化过度,开裂剥离

10.面层和加固层耐火材料差异太大,膨胀收缩不一致,便面层分层剥离

防止办法:

1.撒砂砂粒不可过细且要尽里均匀,粉尘要少,湿度不宜过高,撒砂时要抖去浮砂

2.严格控制涂料粘度,涂料要涂均匀,力求减少局部堆积,并应合理

选择硬化工艺参数

3.缩短涂料与撒砂的间隔时闻

4.适当减小第二层或加固层涂料的粘度,采用低粘度的过渡层涂料

5.干燥时间要控制适当。在加固层涂料中适当加人少量表面活性剂。必要时可在干燥后用水淋洗外表面,洗去残留硬化剂

6.选择合适的硬化温度和工作室温度

7.易熔模表面进行脱脂处理,面层涂料中加入表面活性挤,改善易熔模与面层涂料的润湿性

8.选择线能量变化小的耐火材料,避免焙烧后型壳降温太多

9.控制涂料粘度,撒砂时应尽量使涂料层上均匀撒附上砂粒

10.尽量避免面层与加固层采用膨胀收缩系数相差大的耐火材料

D.夹皮:

铸件表面局部出现翘舌状疤块,疤块与铸件间夹有片状壳层

产生原因同C.型壳充内层局部分层开裂但未剥离,浇注时金属液通过裂纹钻入型壳夹层形成夹皮。其中因涂料局部堆积、硬化不透,在熔失易熔模时型壳内层开裂、内陷而产生更是常见

防止措施同C.其中特别要注意严格控制涂料粘度,涂料时要防止涂料堆积及硬化不透

E.凹陷:

铸件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凹陷和条纹状沟痕

同D.产生原因的轻度表面.由于尚未产生裂纹或裂纹较细、浅,因此浇注时金属液未钻入裂纹或钻入裂纹较浅(此时凹陷中间可见与裂纹

部位一致的尾翅)

防止措施同D.

F.蛤蟆皮:

铸件表面局部呈现严重的凹凸不平

原因分析

1.水玻璃型壳热水脱蜻时,脱蜡液碱性偏大.模料皂化,造成型壳内层局部酥软“煮烂”

2.面层涂料粘度过大,局部堆积。硬化不透,热水脱蜡时,局部面层涂料层不规则散落

3.模料熔失不充分,焙烧不彻底,使皂化物和其他有害杂质沉积在型壳内表面某个部位

4.水玻璃型壳的水玻璃模数高、密度大、硬化不充分,造成型壳局部钠盐集聚

防止办法

1.及时补充HN4Cl,脱蜡液应维持一定酸性

2.面层涂料及第二层涂料应涂挂均匀,避免涂料局部堆积和硬化不透

3.脱蜡后的型壳用热水冲洗,并保证充分焙烧

4.采用低密度、高粉液比的水玻璃涂料,尽量减少水玻满型壳表面的自由Na2O含量

G.鼓包:

铸件表面局部鼓胀,鼓胀表面光洁

原因分析

1.铸件结构不合理,平面较大

2.同C.中1-5的原因,型壳外层产生分层但未剥离,导致型壳局部强度降低

3.涂料配比,硬化、风干参数与焙烧工艺不匹配,导致型壳“发酥”,强度降低

4.涂料粘度小,型壳层薄,型壳整体强度较低

5.型壳高温强度低,浇注时承受不了金属液压力

防止办法

1.改进结构,增设工艺肋及工艺孔等

2.采取同C.中1-5的摘施,避免型壳分层,提高强度

3.进行工艺试脸,改进操作工艺

4.适当提高涂料粘度或适当增加层数,保证必须的型壳厚度

5.改进涂料配方,适当增加型壳层数,必要时可采用一些局部强化措施

H.铁刺:

铸件表面上出现许多分散或密集的微小突刺

原因分析

1.面层涂料中粉料量少,粘度低

2.面层涂料相对易熔模的涂挂性差

3.面层涂料配制时搅拌时间不充分,涂挂时面层涂料中的粉料趋向撒砂砂粒分布

4.表面层撒砂砂粒较大

防止办法

1.适当增加面层涂料中粉料加入量,提高面层涂料粘度。对于水玻璃型壳的面层,其水玻璃密度应稀释至1.29g/cm3

2.改善面层涂料对易熔模的涂挂性

3.保证面层涂料充分搅拌

4.采用较细小、均匀的面层砂

I.麻点:

铸件表面上的密集,圆点状凹坑

原因分析

型壳中残留钠盐多,浇注时,钠盐受钢液热作用而挥发,产生的气体存在于型壳和钢液表面之间,或与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形成密集的麻点

防止办法

1.采用合理的制壳工艺,保证充分硬化,充分风干

2.保持一定的脱蜡液温度和足够的脱蜡时间,脱蜡后用热水冲洗型壳

3.选择合理的焙烧工艺,保证焙烧充分和适当降低金属液的浇注温度J.铁珠:

铸件的凹柑或拐角处,有多余的光滑金属颗粒

原因分析

1.涂挂面层涂料时操作不当,气泡憋在易熔模的拐角及凹槽处

2.面层涂料含气量高

3. 涂料对易熔模的涂挂性差

防止办法

1.涂挂面层涂料时模组缓慢进入料浆,并用软毛刷涂刷,以消除拐角部位气泡

2.涂料配制后给予足够的镇静时间,也可加消泡剂

3.易熔模充分脱脂,适当降低涂科粘度,便于涂挂

K.嵌豆:

嵌在铸件内且和铸件不完全融合的金属颗粒

原因分析

因浇注系统设置不当或浇注操作不当,引起金属液飞溅,飞溅出的金属液滴凝固、氧化后沾附在型腔内壁上,且未能与铸件完全熔合而形成嵌豆

防止办法

1.改进浇注系统的设置,使金属液平稳地充满型腔

L.缩松:

铸件内部形成不规则的表面粗糙的孔洞,其中微小密集的孔洞称为缩松

原因分析

1.铸件结构不合理,有难以补缩的热节

2.浇冒口系统设计不合理

3.浇注稳度过高,金属液体收缩率大

4.金属液含有较多的气体和氧化夹渣,使流动性和补缩能力下降

5.模组组装不合理,型壳局部散热条件差

6.浇注时冒口、浇口杯未充满

防止办法

1.改进铸件结构,尽可能减少热节

2.合理设计浇冒口系统,形成定向凝固

3.选择恰当的浇注温度

4.改进熔炼工艺,减少金属液的含气量和氧化物

5.合理组装,改善散热条件

6.浇注时应保证冒口和浇口杯充满金属液

M.集中气孔:

铸件上有明的或暗的光滑孔眼

原因分析

1.型壳透气性差,浇注时型腔内气体来不及排出

2.型壳焙烧不充分,未充分排除模料残余物以及制壳材料中的发气性物质

3.冷型壳浇注,型壳受潮

4.钢液含气量过高,脱氧不良

5.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浇注时卷入气体

防止办法

1.改善型壳透气性。必要时可在型充上设置排气孔

2.充分焙烧型壳

3.热型壳浇注,型壳不得受潮

4.改进脱氧方法

5.改进浇注系统结构

N.多孔性气孔和针孔:

铸件上的细小、分散或密集的孔眼

原因分析

1.炉料不干净,有锈蚀和油垢

2.钢液脱氧不良,镇静时间不够,含气量高

3.铝合金液精炼除气不充分

4.型壳焙烧不充分或焙烧后型壳吸潮

5.浇包烘烤不充分

6.金属液中含有易与型壳面层发生化学反应的组元

防止办法

1.炉料要清理干净

2.改进脱氧方法,浇注前有适当的镇静时间,并控制钢液温度防止过热吸气

3.改进铝合金液的清炼除气方法

4.充分焙烧型壳且应防止型壳吸潮

5.浇包应烘烤充分

6.选择合适的面层耐火材料

O.脱皮夹砂(冲砂):

铸件表面或内部有被制壳耐火材料或拼壳等充填的孔洞

原因分析

1.由于C.的原因型壳局部开裂剥离落入型腔中

2.模组组装质量不高,焊接处形成除缝,致使面层涂料渗入接缝,形成涂料飞翅,浇注时涂料飞翅被金属滚冲人型腔

3.热水溶失易熔模时浇口杯未清理干净或熔失时热水翻滚

4.模料脏,未经过滤

5.在型壳运输、焙烧过程中落入造型材料

6.浇注时浇口杯面层或炉子、浇包的炉衬材料掉入

防止办法

1.防止措施同C.

2.模组焊接处应呈圆角,无接缝、凹坑和孔洞

3.热水熔失易熔模前浇口杯上的浮砂、料皮应清理干净。终常清除热水熔失装置内砂粒。熔失时避免热水翻滚

4.严格模料回收工艺

5.型壳运输、焙烧过程中应小心,进免掉入造型材料,浇注前要摇砂、倒砂、吸砂

6.浇注时小心操作,力求避免掉入耐火材料

P.夹渣:

铸件表面或内部有被熔渣充填的孔洞

原因分析

1.金属熔炼时浮渣不良,扒渣不干净

2.没有去净浇包中的残渣

3.浇注时未很好挡渣

4.浇注系统设置不合理,挡渣作用不良

防止办法

1.金属液应有足够的出炉温度,并进行适当镇静以利熔渣上浮

2.浇包使用前要清理于净

3.必要时采用茶壶式或底注式浇包

4.合理设计浇注系统

Q.粘砂:

铸件表面上金属与型壳材料牢固粘合,分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两种原因分析

机械粘砂:

1.面层涂料粘度低,撒砂粒度过粗

2.面层涂料对易熔模的涂挂性差,涂挂不匀,加固层涂料和撒砂直接与金属液接触

3.浇注温度过高,浇注压头过大

4.金属液对撒砂砂粒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渗透力

化学粘砂:

1.面层耐火村料纯度低,耐火度不高

2.面层耐火材料选择不当,易与金属液发生化学反

3.金属熔炼质量不高,含有较多的氧化物夹杂

4.浇注温度过高

5.铸件结构不合理和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型壳局部过热

机械粘砂防止办法

1.适当提高面层涂料粘度。采用较细的撤砂砂粒

2.易熔模进行脱脂处理。改特涂料对易熔模的涂挂性

3.适书降低浇注温度和浇注压头

4.合理选用耐火材料

化学粘砂防止办法

1.提高取壳面层材料纯度

2.面层耐火材料应与铸件材料相匹配

3.改进熔炼工艺,减少氧化物夹杂

4.适当降低浇注温度

5.改进浇注系统设计,改善型壳散热条件,防止局部过热

R.热裂:

铸件表面或内部产生不规则的晶间裂纹,裂纹表面呈氧化色

原因分析

1.铸件结构不合理,壁厚相差大,转角处圆角R太小

2.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增大了铸件厚薄处的温差或使铸件收缩受限

3.型壳高温强度过高,退让性差

4.金属的凝固区间大,有害杂质含量高,热裂倾向大

5.浇注时型壳温度偏低、浇注温度过高

6.型壳局部散热条件差

防止办法

1.改进铸件结构,如:减小壁厚差,增大圆角半径,设置工艺肋等

2.合理没计浇注系统

3.适当降低型壳的高温强度

4.改进熔炼工艺,降低有害杂质含最和氧化物夹杂

5.适当提高型壳温度,降低浇注温度

6.改善铸件易裂部位的冷却条件

S.冷裂:

铸件上有连续贯穿性裂纹,裂纹断口光壳或有轻度氧化

原因分析

1.铸件结构和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在铸件冷却过程中收缩受阻,产生的热应力和相变应力超过在弹性状态的铸件材料的强度而断裂

2.在落砂清理、切割浇冒口或校正铸件过程中,在残余应力的铸件受到外力作用而断裂

3.金属质量不高.杂质含量多

防止办法

1.改进铸件结构,减小壁厚差,增设加强肋等。合理设计浇注系统,提高型壳的退让性,避免或减小收缩受阻,减少铸造应力

2.铸件生产过程中应避免受剧烈撞击

3.改进熔炼工艺,提高金属液质量,减少杂质含量

T.跑火:

金属穿透型壳,在铸件上形成不规则的多余金属突起

原因分析

1.型壳整体强度低,承受不了热应力和金属液的压力

2.铸件深孔、凹槽窄细,制壳操作措施不得力,使涂挂不完全,壳层变薄

3.型壳受机械损伤

4.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

防止办法

1.提高型壳的整体强度,特别是高温强度

2.适当降低涂料黏度,采用较细的砂,细心操作以改善深孔、凹槽处的涂挂质量

3.型壳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撞和掉件

4.适当降低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常见铸件缺陷分析

常见铸件缺陷分析缺陷种类,缺陷名称生产原因 多肉类飞翅(飞边) 1.砂型表面不光洁,分型面不增整 2.合理操作xx准确 3.砂箱未固紧 4.未放压铁,或过早除去压铁 5.芯头与芯座间有空隙 6.压射前机器调整、操作不正确 7.模具镶块、活块已磨损或损坏,锁紧元件失效8.模具强度不够,发生变形 9.铸件投影面积过大,锁模力不够 10.型壳内层有裂隙,涂料层太薄 毛刺 1.合型操作不准确 2.砂箱未固紧 3.芯头与芯座间有空隙 4.分型面加工精度不够 5.参考飞翅内容 抬箱 1.砂箱未固紧

2.压铁质量不够,或过早除去压铁 胀砂 1.砂型紧实度低: 壳型强度低 2.砂型表面硬度低 3.金属液压头过高 冲砂 1.砂型紧实度不够,型壳强度不够 2.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 3.金属流速过快,充型不稳定 4.压射压力过高,压射速度过快 5.金属液头过高 掉砂 1.合型操作不正确 2.型砂紧实度不够 3.型壳强度不够,发生破裂 铸件缺陷分析 缺陷种类缺陷名称产生原因 多肉类外渗物(外渗豆)内渗物(内渗豆) 1.铸型、型号、型芯发气最大,透气性低,排气不畅2.合金液有偏析倾向

3.凝固温度范围宽或凝固速度过慢 xx类气孔、针孔 1.铸件结构设计不正确,热节过多、过大 2.铸型、型壳、型芯、涂料等发气量大,透气性低,排气不畅 3.凝固温度范围宽,凝固速度数低 4.合金液含气量高,氧化夹杂物多 5.凝固时外压低 6.冷铁表面未清理干净,未挂涂料或涂料烘透 7.铜合金脱氧不彻底 8.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 缩孔 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壁厚悬殊,过渡外圆角太小: 热节过多、过大 2.浇注系统、冷铁、冒口安放不合理,不利于定向凝固 3.冒口补缩效率低 4.浇注温度过高 5.压射建压时间长,增压不起作用撮终补压压力不足,或压室的充满度不合理 6.比压太小,余料饼术薄,补压不起作用 7.内浇道厚度过小,溢流槽容量不够 8.熔模的模组分布不合理,造成局部散热困难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模料 制熔模用模料为日本牌号:K512模料 模料主要性能: 灰分≤0.025% 铁含量灰分的10% ≤0.0025% 熔点83℃-88℃(环球法)60℃±1℃ 针入度100GM(25℃)3.5-5.0DMM 450GM(25℃)14.0-18.0DMM 收缩率0.9%-1.1% 比重0.94-0.99g/cm3 颜色新蜡——兰色、深黄色 旧蜡——绿色、棕色 蜡(模)料处理 工艺参数: 除水桶搅拌时温度110-120℃ 搅拌时间8-12小时 静置时温度100-110℃ 静置时间6-8小时 静置桶静置温度70-85℃ 静置时间8-12小时 保温箱温度48-52℃ 时间8-24小时 二、操作程序 1、从脱蜡釜泄出的旧蜡用泵或手工送到除水桶中,先在105-110℃下置6-8小时沉淀,将水分泄掉。

2、蜡料在110-120℃下搅拌8-12小时,去除水份。 3、将脱完水的蜡料送到70-85℃的静置桶中保温静置桶中保温静置8-12小时。 4、也可将少量新蜡加入静置桶中,静置后清洁的蜡料用手工灌到保温箱蜡缸中,保温温度48-52℃,保温时间8-24小时后用于制蜡模。 5、或把静置桶中的回收蜡料输入到气动蜡模压注机的蜡桶中,保温后压制浇道。 三、操用要点 1、严格按回收工艺进行蜡料处理。 2、除水桶、静置桶均应及时排水、排污。 3、往蜡缸灌蜡时,蜡应慢没缸壁流入,防止蜡液中进入空气的灰尘。 4、蜡缸灌满后应及时盖住,避免灰尘等杂物落入。 5、经常检查每一个桶温,防止温度过高现象发生。 6、作业场地要保持清洁。 7、防止蜡液飞溅。 8、严禁焰火,慎防火灾。 压制蜡(熔)模 一、工艺参数 室温20-24℃压射蜡温50-55℃ 压射压力0.2-0.5Mpa 保压时间10-20S 冷却水温度15±3℃ 二、操作程序 1、从保温槽中取出蜡缸,装在双工位液压蜡模压注机上,使用前应去除蜡料中空气及 硬蜡。 2、将模具放在压注机工作台面上定位,检查模具所有芯子位置是否正确,模具注蜡口 与压注机射蜡嘴是否对正。 3、检查模具开合是否顺利。 4、打开模具,喷薄薄一层分型剂。 5、按照技术规定调整压注机时间循环,包括压射压力、压射温度、保压时间、冷却时 间等。

浅析“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oc

浅析“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 究与实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粘接和非金属材料成型等,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而教学学时又比较少(30 学时),加上大三的学生之前只进行过四周的金工实习和学习过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工业背景知识缺乏,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以板书为主、挂图为辅、黑板上画相图、粉笔头上出概念的教学模式,难以体现材料成型的微观过程、结构变化、多样性及机械制造业恢弘的生产现场,教学难度大,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抽象、枯燥、杂乱、难学,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在后续一些专业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制造环节中存在设计工艺性差、不会选择材料成型方法或选择时错误较多等问题。因此,针对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所处的这种教学现状,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 针对教学内容多,各种成型方法学时平均,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学不精、学不透,实用性不强的现象,结合教学大纲,取舍、改进了教学内容。 第一,在总学时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分配各章节学时。根据机械工程材料中金属材料所占比重大(约90%)的情况,重点讲授制造业中应用较多的铸造、锻压、焊接等最典型的成型工艺,如铸造部分重点介绍砂型铸造、冲压部分重点介绍用量最大的冲

裁工序、焊接部分重点介绍电弧焊,至于铸造、冲压、焊接的其它成型方法及非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只作简单介绍,新工艺、新技术部分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了解,做到重点解剖一个麻雀、触类旁通。 第二,每种成型方法只讲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不进行过多的理论性探讨,真正实现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行业技能管用。 第三,精选实例丰富教学内容。针对课程实践性强、各种成型方法相对独立的特点,搜集、精选一些实际生产中材料成型工艺的典型案例,贯穿每种成型方法的各个知识点,既从应用中理解知识重点和消化难点、学以致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使这门课程在内容上得到整体优化,突出了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涉及成型方法多,实践性要求高,有很多动态的内容,传统的实物展示、黑板板书,学生不易理解,又很难展示,这就给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更大的用武之地。 1 动画模拟成型工艺过程 搜集、精选了大量的材料成型方面的图片、动画,制作了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内容清楚描述了材料成型的微观、动态变化过程,如注射成型用动画模拟了塑料原颗粒在注射机料斗中流入料桶、利用料桶外加热装置渐变为熔融状态、在液压缸驱动的螺杆推压下向前运动、由注射机喷嘴注入模具浇注系统、充

对熔模铸造现行制壳工艺

对熔模铸造现行制壳工艺的改进和讨论 黄炳荣1,景宗梁2 (1. 无锡鹰普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28;2. 郑州大禹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35) 摘要:中温模料硅溶胶制壳工艺是目前国内、国外的主流工艺,用于生产精密铸件。然而,面临制壳生产周期长、因面层型壳缺陷导致铸件缺陷的困扰。提出面层浆料加入防裂剂、面层大风力干燥、面层采用大粒径硅溶胶、取消涂二层前预湿、取消涂面层前沾硅溶胶的工艺举措,从而提高面层型壳的强度,减少面层型壳的缺陷,缩短涂层干燥时间,提高铸件一次性合格率。 关键词:防裂剂;干燥时间;预湿;胶粒径 ?The current system of investment casting shell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discuss HUANG Bing-rong1, JING Zong-liang2 (1. Wuxi Impro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Wuxi 214028, Jiangsu, China; 2. Zhengzhou Dayu Chemical Products Co., Ltd., Wuxi 214035, Jiangsu, China) Abstract:WenMo silicon sol material in the shell is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technology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mainstream, precision castings. However, faced with the shell long production period, because the surface defects casting mold shell to defect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surface crack size to join agent, facing big wind dry, facing the large particle size silicon sol, cancel besmear before the second floor surface coating, prewetting cancelled before the process with silicon sol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road surface mold shell, reduce the surface defects, shorten the mold shell coating drying time, improve casting one-time qualified. Key words:Guards against the crack agent; Drying time; The wet; Glue size

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 时间:2010-04-21 10:18来源:unknown 作者:36 点击:9次 2009年07月15日 熔模铸件尺寸精度较高,一般可达DT4-6(砂型铸造为DT10~13,压铸为 DT5~7),当然由于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尺寸精 2009年07月15日 熔模铸件尺寸精度较高,一般可达DT4-6(砂型铸造为DT10~13,压铸为 DT5~7),当然由于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较多,例如模料的收缩、熔模的变形、型壳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线量变化、合金的收缩率以及在凝固过程中铸件的变形等,所以普通熔模铸件的尺寸精度虽然较高,但其一致性仍需提高(采用中、高温蜡料的铸件尺寸一致性要提高很多)。压制熔模时,采用型腔表面光洁度高的压型,因此,熔模的表面光洁度也比较高。此外,型壳由耐高温的特殊粘结剂和耐火材料配制成的耐火涂料涂挂在熔模上而制成,与熔融金属直接接触的型腔内表面光洁度高。所以,熔模铸件的表面光洁度比一般铸造件的高,一般可达Ra.1.6~3.2μm。熔模铸造最大的优点就是由于熔模铸件有着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所以可减少机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较高的部位留少许加工余量即可,甚至某些铸件只留打磨、抛光余量,不必机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见,采用熔模铸造方法可大量节省机床设备和加工工时,大幅度节约金属原材料。 熔模铸造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它可以铸造各种合金的复杂的铸件,特别可以铸造高温合金铸件。如喷气式发动机的叶片,其流线型外廓与冷却用内腔,用机械加工工艺几乎无法形成。用熔模铸造工艺生产不仅可以做到批量生产,保证了铸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机械加工后残留刀纹的应力集中。中国精密铸造、中国铜合金精密铸造、中国不锈钢铸造生产企业,新疆精密铸造欢迎您。 1)适应范围广。铸造法几乎不受铸件大小、厚薄和形状复杂程度的限制 , 铸造的壁厚可达 0.3 ~ 1000mm, 长度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 质量从几克到 300t 以上。最适合生产形状复杂 , 特别是内腔复杂的零件 , 例如复杂的箱体、阀体、叶轮、发动机汽缸体、螺旋桨等。 2)铸造法能采用的材料广 , 几乎凡能熔化成液态的合金材料均可用于铸造。如铸钢、铸铁飞各种铝合金、铜合金、续合金、铁合金及钵合金等铸件。对于塑性较差的脆性合金材料 ( 如普通铸铁等 ) , 铸造是惟一可行的成形工艺 , 在工业生产中以铸铁件应用最广 , 约占铸件总产量的 70% 以上。 3)铸件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一般情况下 , 比普通锻件、焊接件成形尺寸精确。 4)成本低廉、综合经济性能好、能源、材料消耗及成本为其它金属成形方法所不及。

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与指导教师的职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可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及学生单位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选题,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应结合实际生产中具体工艺制订与实施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毕业设计应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必须符合材料类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 2.在满足综合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课题.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拓展所学的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工作量,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使中等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供的选题只是参考性的和指导性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选用.如果学生觉得这些选题和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实际有较大距离,也可以自行拟订选题,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再投入撰写.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及要求 1.设计时间及程序 (1)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为最后一学期。 (2)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原则上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学生提出,经填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教研室组织评审确认。 2.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案基本要求,具有综合性、开拓性,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 (2)与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需要相结合,提倡真题真做。 (3)同一题目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应有所侧重,有独立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其比例应不低于60%; (4)应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及先进性,任务具体、份量适当、进度明确、经学生努力能够完成; 三、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熔模铸造的铸件缺陷分析与防止

熔模铸造的铸件缺陷分析与防止 时间:2009-10-12 07:22来源:未知 作者:吴光来 点击: 60次 熔模铸造的铸件缺陷分析与防止 内容提要 1 铸件尺寸超差 1) 模料及制模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2) 制壳材料及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3) 浇注条件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2 铸件表面粗糙1) 影响熔模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2) 影响型壳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3) 影响金属液精确复 熔模铸造的铸件缺陷分析与防止 内容提要 § 1 铸件尺寸超差 1)模料及制模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2)制壳材料及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3)浇注条件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 2 铸件表面粗糙 1)影响熔模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2)影响型壳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3)影响金属液精确复型的因素 4)其它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 3 铸件表面缺陷 1)粘砂 2)夹砂、鼠尾和凹陷 3)斑纹 4)麻点 5)金属刺(毛刺) 6)金属珠(铁豆) § 4 孔洞类缺陷 1)气孔(集中气孔) 2)弥散型气孔 3)缩孔、缩松 4)缩陷

§ 5 裂纹和变形 1)热裂、冷裂 2)铸件脆动和变形 § 6 其它缺陷 1)砂眼 2)渣孔 3)冷隔、浇不到 4)跑火 熔模铸件缺陷的主要因素有: 易熔模质量、型壳质量和金属液质量等 § 1、铸件质量超差 1、模料及制模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熔模尺寸偏差主要由于制模工艺不稳定而造成的,如合型力大小、压蜡温度(压蜡温度越高,熔模线收缩率越大)、压注压力(压注压力越大,熔模线收缩率越小)、保压时间(保压时间越长其收缩越小)、压型温度(压型温度越高,线收缩也越大)、开型时间、冷却方式、室温等因素波动而造成熔模尺寸偏差。 2、制壳材料及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型壳热膨胀影响着铸件尺寸。而型壳热膨胀又和制壳材料及工艺有关。 3、浇注条件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浇注时型壳温度、金属液浇注温度、铸件在型壳中的位置等均会影响铸件尺寸 为防止铸件尺寸超差,应对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众多因素都加以重视,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及工艺,以稳定铸件尺寸。 § 2、铸件表面粗糙 1、影响熔模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熔模表面粗糙度与所有压型表面粗糙度、压制方式(糊状模料压制或液态模料压制)和压制工艺参数选择有关。 糊状模料压制液态模料压制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图文.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模具制造 制溶模及浇注系 统 模料处理 模组焊接 模组清洗 上涂料及撒砂 涂料制备 重

复 型壳干燥(硬化 多 次 脱蜡 型壳焙烧 浇注 熔炼 切 割 浇 口 抛 光 或 机

工 钝化 修整焊补 热处理 最后清砂 喷丸或喷砂 磨内

口 震 动 脱 壳 模料 制熔模用模料为日本牌号:K512模料 模料主要性能: 灰分≤0.025% 铁含量灰分的10% ≤0.0025% 熔点 83℃-88℃(环球法)60℃±1℃ 针入度 100GM(25℃)3.5-5.0DMM 450GM(25℃)14.0-18.0DMM 收缩率 0.9%-1.1% 比重 0.94-0.99g/cm3 颜色新蜡——兰色、深黄色 旧蜡——绿色、棕色

蜡(模)料处理 工艺参数: 除水桶搅拌时温度 110-120℃ 搅拌时间 8-12小时 静置时温度 100-110℃ 静置时间 6-8小时 静置桶静置温度 70-85℃ 静置时间 8-12小时 保温箱温度 48-52℃ 时间 8-24小时 二、操作程序 1、从脱蜡釜泄出的旧蜡用泵或手工送到除水桶中,先在105-110℃下置6-8小时沉淀,将水分泄掉。 2、蜡料在110-120℃下搅拌8-12小时,去除水份。 3、将脱完水的蜡料送到70-85℃的静置桶中保温静置桶中保温静置8-12小时。 4、也可将少量新蜡加入静置桶中,静置后清洁的蜡料用手工灌到保温箱蜡缸中,保温温度48-52℃,保温时间8-24小时后用于制蜡模。

5、或把静置桶中的回收蜡料输入到气动蜡模压注机的蜡桶中,保温后压制浇道。 三、操用要点 1、严格按回收工艺进行蜡料处理。 2、除水桶、静置桶均应及时排水、排污。 3、往蜡缸灌蜡时,蜡应慢没缸壁流入,防止蜡液中进入空气的灰尘。 4、蜡缸灌满后应及时盖住,避免灰尘等杂物落入。 5、经常检查每一个桶温,防止温度过高现象发生。 6、作业场地要保持清洁。 7、防止蜡液飞溅。 8、严禁焰火,慎防火灾。 压制蜡(熔)模 一、工艺参数 室温20-24℃压射蜡温50-55℃ 压射压力0.2-0.5Mpa 保压时间10-20S 冷却水温度15±3℃ 二、操作程序

表面粗糙度新国标

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加工零件时,由于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留下刀痕和切削分裂时表面金属的塑性变形等影响,使零件表面存在着间距较小的轮廓峰谷。这种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机器设备对零件各个表面的要求不一样,如配合性质、耐磨性、抗腐蚀性、密封性、外观要求等,因此,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一般说来,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小。因此,应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用表面粗糙度参数。 1.评定表面结构常用的轮廓参数 ①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② 轮廓的最大高度Rz是指在同一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的高度 图9-27 评定表面结构常用的轮廓参数 2.有关检验规范的基本术语 检验评定表面结构参数值必须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国家标准规定,图样中注写参数代号及其数值要求的同时,还应明确其检验规范。有关检验规范方面的基本术语有取样长度、评定长度、滤波器和传输带以及极限值判断规则。本有关检验规范仅介绍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和极限值判断规则。 (1)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以粗糙度高度参数的测量为例,由于表面轮廓的不规则性,测量结果与测量段的长度密切相关,当测量段过短,各处的测量结果会产生很大差异,但当测量段过长,则测得的高度值

中将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波纹度的幅值。因此,在X轴上选取一段适当长度进行测量,这段长度称为取样长度。但是,在每一取样长度内的测得值通常是不等的,为取得表面粗糙度最可靠的值,一般取几个连续的取样长度进行测量,并以各取样长度内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得的参数值。这段在X轴方向上用于评定轮廓的并包含着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的测量段称为评定长度。当参数代号后未注明时,评定长度默认为5 个取样长度,否则应注明个数。例如:Rz0.4、Ra30.8、Rz13.2分别表示评定长度为5个(默认)、3个、1个取样长度。 (2)极限值判断规则 完工零件的表面按检验规范测得轮廓参数值后,需与图样上给定的极限比较,以判定其是否合格。极限值判断规则有两种: ① 16%规则运用本规则时,当被检表面测得的全部参数值中,超过极限值的个数不多于总个数的16%时,该表面是合格的。 ②最大规则运用本规则时,被检的整个表面上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应超过给定的极限值。 16%规则是所有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默认规则。即当参数代号后未注写“max”字样时,均默认为应用16%规则(例如Ra0.8)。反之,则应用最大规则(例如Ramax0.8)。 3. 标注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标注表面结构要求时的图形符号种类、名称、尺寸及其含义见表9-1。 表9-1 表面结构符号

机械工程师考试资料.pdf

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大纲 前 言 Ⅰ.基本要求 Ⅱ.考试内容 Ⅲ.有关规定和说明 Ⅳ、样题示例 前 言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开展我国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制订的考试标准文件之一。它是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申报者参加“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的复习备考的依据,是编写《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等学习教材的依据,是各地开展助学辅导的依据,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本大纲共分四个部分:Ⅰ.基本要求,Ⅱ.考试内容,Ⅲ.有关规定和说明,Ⅳ.样题示例。 基本要求部分旨在表明,作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应积极适应当今世界制造业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理念,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懂得经济、管理知识以及有关国际通则的新一代机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大纲所列考试内容,体现了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八个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关知识与技能。这些考试内容不仅涵盖了大学所学的主要基础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包

含了应考者工作后运用这些知识所应获得的实践经验与能力,还涉及大学毕业后应扩展的新知识,是对应考者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因此,应考者欲通过资格考试达到大纲提出的基本要求,必须要有较扎实的大学基础、毕业后踏实的工作实践和边工作边接受继续教育的不断积累。 大纲的第Ⅲ部分,是对资格考试的考试形式、时间、注意事项和考试试卷的结构、试题分布、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说明。 大纲的第Ⅳ部分,提供了第一单元考试和第二单元考试的样题示例。 本大纲尚待通过一个阶段的考试实践后,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希望广大使用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Ⅰ.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 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

铸件常见缺陷的判定及形成原因

铸件常见缺陷的判定及形成原因 一、毛刺: 缺陷判定 (1)铸件大部分或局部有圆形小疙瘩。 (2)浇口附近有圆形小疙瘩。(面层用的锆浆质量) 原因分析: 1.1浆的粘度太低(粘浆越厚、越稠利于控制,不过过厚、过稠又不利于干燥) 1.2滴浆时间太长,浆变的稀薄。 1.3配将搅拌不充分。(锆浆+硅溶胶,面层要求40+2s) 1.4锆浆老化:浆用的时间太长,出现胶凝(一般25天更换一次)超出有效期,强度变小。 1.5锆砂粒太粗,淋沙高度太高。 1.6化学粘砂:金属液与面层浆发生反应(Cro的含量多少)锆粉耐火度不够;浇注温度和培烧温度太高;局部过热。 1.7搅拌设备生锈(L型搅拌器)锆粉含铁磁性高。 1.8浇口附近有热点(一般浇口高15mm) 1.9涂料对蜡膜的浸润性差。 即:控制毛刺的关键在于控制面层质量(锆浆质量)。 二、跑火: 缺陷判定 型壳在浇注时金属液穿透铸件形成不规则的金属凸起,铸件内腔,凹槽内有多余金属称外炮火。 原因分析: (1)型壳在空洞或狭缝处的强度太低。 1.1结构不合理(盲孔、细孔,高度/直径>时应无事)(5、5层型壳) 1.2涂挂不良,欲湿、浮砂未清干净。 1.3干燥不良(物理硬化) 1.4浆粘度太低。 (2)型壳整体强度太低(层数不够) 2.1层数不够,一般大于4、5层或7、5层最大到10、5层。 2.2粘度太低。 (3)脱蜡裂(腊膨胀裂) (4)机械损伤。 (5)耐火材料热稳定性不好,高温强度低。 总论:跑火是因为所用型壳强度不够,或浇注时对型壳冲击力过大,或型壳急冷急热性差,或操作和运输过程中性壳撞击出现裂纹,在浇注时型壳开裂,钢液顺裂口外流造成。 内腔跑火则是由于内腔和凹槽等处局部未涂上涂料;涂料带气;未撒上砂使型壳存在孔隙,浇注时金属液进入空隙或穿透有缺陷的型壳形成。 三、剥落: 缺陷判定:铸件表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形状不规则的疤片状凸起物。 原因分析: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第3章表面粗糙度

3.1 表面粗糙度标注识读 任务6 识读齿轮表面粗糙度标注 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是零件的几何参数的精度指标之一。 以如图3-1所示的零件图为例,识读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图3-1 表面粗糙度标注实例 3.1.1 表面粗糙度概念 任何零件的表面都不是绝对的光滑的,零件表面总会存在着由较小间距的峰谷组成的微观高低不平的痕迹,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也称为微观不平度。 表面误差通常按(波距)的大小划分为三类误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和表面上宏观形状误差。波距小于1mm 的属于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波距在l ~10 mm 的属于表面波度(中间几何形状误差),波距大于10 mm 的属于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如图3-2

所示。 图3-2 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 3.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零件的实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1.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 表面越粗糙,摩擦系数就越大,两相对运动的表面磨损也越快,表面过于光滑,由于润滑油被挤出和分子见的吸附作用等原因,也会使摩擦阻力增大和加剧磨损。 2.对配合性能的影响 对于间隙配合,相对运动的表面因其粗糙不平而迅速磨损,致使间隙增大;对于过盈配合,表面轮廓峰顶在装配时容易被挤平,使实际有效过盈量减小,致使联接强度降低。 3.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物质存积在表面的微观凹谷处,并渗入到金属内部,致使腐蚀加剧。 4.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零件表面越粗糙,凹痕就越深,当零件承受交变荷载时,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使疲劳强度降低,导致零件表面产生裂纹而损坏。 5.对接触刚度的影响 接触刚度影响零件的工作精度和抗振性。这是由于表面粗糙度使表面间只有一部分面积接触。一般情况下,实际接触面积只有公称接触面积的百分之几。因此,表面越粗糙受力后局部变形越大,接触刚度也越低。 6.对结合面密封性的影响 粗糙的表面结合时,两表面只在局部点上接触,中间有缝隙,影响密封性。因此,降低表面粗糙度,可提高其密封性。 7.对零件其他性能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其他性能,如对测量精度、流体流动的阻力及零件外形的美观等都有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毕业论文支架铸造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支架铸造工艺设计 下达日期:2012 年12 月3日 开始日期:2012年12 月 3 日 完成日期:2012 年 1 月8 日 指导教师:李明 学生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班级:材料1003 班 学生姓名: 教研室主任:杨兵兵 材料工程学院

前言 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在金属加工领域中,铸造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工业之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伴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同时,出现了铸造技术。我国的铸造技术已有近6000年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掌握铸造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2500多年以前(公元513年)就铸出270kg的铸铁邢鼎。我国是最早应用铸铁的国家之一,自周朝末年开始就有了铸铁,铁制农具发展很快,秦、汉以后,我国农田耕作使用了铁制农具,如耕地的犁、锄、镰、锹等,表明我过当时已具备有相当先进的铸造生产水平,到宋朝我国已使用铸铁炮和铸造地雷。 从商朝起,我国就已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所谓“钟鸣鼎食”,成了当时贵族权势和地位的标志。 我国最大的钟是明朝永乐大钟,现存于北京大钟寺内,铸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18-1422年),全高6.75m,钟口外径3.3m,钟唇厚0.185m,重46.5t。据考证钟体铸型为泥范,芯分七段。先铸成钟钮,然后再使钟钮与钟体铸接成一体。钟体的内外铸满经文,约227000余字。大钟至今完好,声音优雅悦耳,声闻数十里,是世界上罕见的古钟之一。我国古代的钟、鼎等文物,有不少是用熔模远铸造的,其工艺复杂。铸工精湛、铸件精美,不难看出我国古代熔模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953年在河北省兴隆县古燕国铸冶作坊遗址的挖掘中,发现距今2200-2350

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检验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依据。通常,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大小与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有关,它直接影响静配合的坚固程度、摩擦消耗功多少、零件的疲劳强度及耐蚀性能。它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 1、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 ⑴在满足表面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大值。 ⑵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粗糙度值低于非工作表面粗糙度值。 ⑶摩擦表面粗糙度值低于非摩擦表面粗糙度值。 ⑷受循环负荷的表面及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 ⑸配合性质稳定性要求高的结合表面,粗糙度值要小。对动配合,配合间隙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对静配合,要求连接牢固可靠,承受载荷大时粗糙度值要小。 ⑹配合性质相同,零件尺寸越小则粗糙度值越小;同一公差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的粗糙度值要小,轴比孔的粗糙度值要小。 2、常用的选择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及弊病 在机械零件设计工作中粗糙度的选择方法有3 种,即计算法、试验法和类比法。应用最普遍的是类比法,此法虽简便、迅速、有效,但需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目前,设计中最常用的是与公差等级相适应的表面粗糙度,即计算法。通常情况下,机械零件尺寸公差要求越小,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但它们之间又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如一些机器、仪器上的手柄、手轮以及卫生设备、食品机械上的某些机械零件的修饰表面,它们的表面要求加工得很光滑(即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但其尺寸公差要求却很低。 一般情况下,有尺寸公差要求的零件,其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数值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虽然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的经验计算公式在相关工具书中都有很多介绍,并列表供读者选用。但只要细心阅来就会发现,虽然采取完全相同的经验计算公式,但所列表中的数值也不尽相同,有的还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不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人带来了困惑,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在机械零件设计工作中选择表面粗糙度的困难。 3、按零件类型及公差等级选择零件表面粗糙度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件在相同尺寸公差的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原因是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件的配合稳定性和互换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把粗糙度的选择同零件类型联系起来更趋于合理。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把零件分为精密机械零件、普通精密机械零件及通用机械零件3 种类型。在此我们通过对机械设计手册中的相关数值进行统计分析,将旧的表面粗糙度国标(GB1031—68)转换为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颁布的新国标(GB1031—83),采用优先选用的评定参数,即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值Ra= (1)/ (1) !10 y dx。并采用Ra 优先选用的第一系列数值,推导出表面粗糙度Ra 与尺寸公差IT 之间的有关关系式为: 第1 类:Ra≥1.6 时,Ra≤0.008×IT;Ra≤0.8 时,Ra≤0.010×IT。 第2 类:Ra≥1.6 时,Ra≤0.021×IT;Ra≤0.8 时,Ra≤0.018×IT。 第3 类:Ra≤0.042×IT。 并将上述3 种关系式列表,如表1、表2、表3 所示。

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与指导教师的职责

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与指导教师的职 责 1

2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可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及学生单位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选题,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应结合实际生产中具体工艺制订与实施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毕业设计应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必须符合材料类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 2.在满足综合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课题.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拓展所学的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工作量,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使中等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供的选题只是参考性的和指导性的,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选用.如果学生觉得这些选题和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实际有较大距离,也能够自行拟订选题,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再投入撰写. 3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及要求 1.设计时间及程序 (1)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为最后一学期。 (2)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原则上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学生提出,经填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教研室组织评审确认。 2.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具有综合性、开拓性,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 (2)与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需要相结合,提倡真题真做。 (3)同一题目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应有所侧重,有独立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其比例应不低于60%; (4)应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及先进性,任务具体、份量适当、进度明确、经学生努力能够完成; 三、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1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1)低碳钢管道的焊接工艺 4

长孔、窄槽类铸件熔模铸造工艺方法

熔模铸造型壳是“上涂料——撒砂——干燥”这一过程的重复。但对于具有长孔、窄槽这样结构的铸件而言,由于长孔、窄槽部不易上涂料、撒砂,当通孔的孔深和孔径之比H/d> 5【1】,窄槽的槽深或长与宽之比大于一定比例时很难铸出,往往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实现。对于直径略大的长孔,虽然型壳可以做出,但已被浆料、型砂填满,增加了缩孔、缩松缺陷发生的几率。本文即讨论该类铸件熔模铸造的几种方法。 1. 浸浆法 1.1浸浆法:在制壳二层或三层后,将型壳浸入到浆料中,使浆料充满长孔或窄槽中型壳余下的空间,待其中的浆料干透后,再进行下一层型壳的制作。目的是增加孔型壳的强度,防止出现跑火现象。 1.2实例:接头A 接头A结构见图1。其上有一个Φ4×25细长孔,呈135°相交,孔壁厚1mm,头部0. 7mm,件小而轻,质量为9.5g。资料【1】介绍:当孔径Φ3~Φ5时,最大可铸出孔深为5~ 10mm,即孔深与孔径之比为1.4~3.3,而该件孔深与孔径之比为6.25,可见Φ4孔制壳是该件的难点。

图1 该件一、二层型壳均采用锆英材料,一层型壳厚约0.5mm,二层型壳厚约0.75mm。制壳两层后,Φ4孔口只有约Φ1.5mm。三层正常制壳时,撒30~60目莫来砂,粒径为0.2 ~0.6mm。且长孔呈135°相交,孔正常上涂料撒砂已无法实现。但两层锆英材料型壳强度较小,无法抵抗1600℃以上高温钢水冲刷,会产生跑火现象形成废品。在制壳二层后采用了“浸浆法”,增加了型壳的强度,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1.3工艺要点 1.3.1 浸浆浆料:硅溶胶+莫来粉(200目),粘度20±2S。粘度大,浸浆时流动不好,不易充满;粘度小,浸浆时看起来已满,但干透后由于水分蒸发会留下较多的空洞,影响强度。 1.3.2 浸浆前吹净长孔的浮砂。 1.3.3 浸浆后型壳一定要干透,以保证强度。接头A三层浸浆后干燥时间为24小时,干燥条件:温度24±2℃,湿度40~60%,吹风。 2. 长孔插木条法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 模 铸 造 工 艺 流 程 料 模料 主 要 性 能: 灰 分 ≤0.025% 铁含量 灰分的10% ≤0.0025% 熔 点 83℃-88℃(环球法)60℃±1℃ 针入度 100GM (25℃)3.5-5.0DMM 450GM (25℃)14.0-18.0DMM 收缩率 0.9%-1.1% 比 重 0.94-0.99g/cm 3 颜 色 新蜡——兰色、深黄色 旧蜡——绿色、棕色 蜡(模)料处理 工艺参数: 除水桶 搅拌时温度 110-120℃ 搅拌时间 8-12小时 静置时温度 100-110℃ 静置时间 6-8小时 静置桶 静置温度 70-85℃ 静置时间 8-12小时 保温箱 温 度 48-52℃ 时 间 8-24小时 二、操作程序

1、从脱蜡釜泄出的旧蜡用泵或手工送到除水桶中,先在105-110℃下置6-8小时沉淀,将水分泄掉。 2、蜡料在110-120℃下搅拌8-12小时,去除水份。 3、将脱完水的蜡料送到70-85℃的静置桶中保温静置桶中保温静置8-12小时。 4、也可将少量新蜡加入静置桶中,静置后清洁的蜡料用手工灌到保温箱蜡缸中,保温温度 48-52℃,保温时间8-24小时后用于制蜡模。 5、或把静置桶中的回收蜡料输入到气动蜡模压注机的蜡桶中,保温后压制浇道。 三、操用要点 1、严格按回收工艺进行蜡料处理。 2、除水桶、静置桶均应及时排水、排污。 3、往蜡缸灌蜡时,蜡应慢没缸壁流入,防止蜡液中进入空气的灰尘。 4、蜡缸灌满后应及时盖住,避免灰尘等杂物落入。 5、经常检查每一个桶温,防止温度过高现象发生。 6、作业场地要保持清洁。 7、防止蜡液飞溅。 8、严禁焰火,慎防火灾。 压制蜡(熔)模 一、工艺参数 室温20-24℃压射蜡温50-55℃ 压射压力0.2-0.5Mpa 保压时间10-20S 冷却水温度15±3℃ 二、操作程序 1、从保温槽中取出蜡缸,装在双工位液压蜡模压注机上,使用前应去除蜡料中空气及硬 蜡。 2、将模具放在压注机工作台面上定位,检查模具所有芯子位置是否正确,模具注蜡口与压 注机射蜡嘴是否对正。 3、检查模具开合是否顺利。 4、打开模具,喷薄薄一层分型剂。 5、按照技术规定调整压注机时间循环,包括压射压力、压射温度、保压时间、冷却时间 等。 6、每次循环完毕,抽出芯子,打开模具,小心取出蜡模,按要求放入冷却水中或存放盘 中。注意有下列缺陷的蜡模应报废: A因模料中卷入空气,蜡模局部有鼓起的;B蜡模任何部位有缺角的; C蜡模有变形不能简单修复的;D尺寸不符合规定的。 7、清除模具上残留的模料,注意只能用竹刀,不可用金属刀片清除残留模料,防止模具型腔 及分型面受损。 8、合上模具,进行下次压制蜡模。 每班下班或模具使用完毕,应用软布或棉棒清理模具,使用螺钉紧固好模具。 9、如发现模具有损伤或不正常,应立即报告领班,由领班处理。

表面粗糙度设定规范

粗糙度设定规范 目录 1.粗糙度的定义-----------------------------------------------------------------2 2.内容-----------------------------------------------------------------------------2 4.1粗糙度介绍--------------------------------------------------------------2 4.1.1粗糙度产生的原因-------------------------------------------------2 4.1.2粗糙度的评价标准-------------------------------------------------3 4.1.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6 4.2表面粗糙度的选用----------------------------------------------------11 4.2.1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11 4.2.2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适用表面--------------------------------12 4.2.3轴和孔的表面粗糙度参数推荐值-----------------------------13 4.2.4各种常用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14 4.2.5座椅常用部品粗糙度设定--------------------------------------15 4.3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16 3.相关文件---------------------------------------------------------------------17 4.实施要求---------------------------------------------------------------------17 5.附件---------------------------------------------------------------------------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