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基本流程及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基本流程及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基本流程及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基本流程及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二小学附属幼儿园殷敏

一、问题的提出

1、现状述评

1)儿童健康心理培养的迫切需要

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是国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与要求。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国际教育会议,会上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学会关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并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关心”和“四个学会”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世界各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加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及今后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注重幼儿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品质培养的重要根据。

2)当前幼儿园社会教学的现状

由于社会领域的教育不同与其他领域,且因为社会领域的特殊性,所以它比其他的领域更难开展。因此在这个领域的教育上出现了许多不尽理想的状况。

直观性的素材太少:社会课不同于语言、音乐等课,可以通过一个故事、一首歌曲来组织教学,而社会活动内容的组织过程为:确立一组目标----组织活动素材----设计活动过程。社会课的活动素材很少有现成的,如录像、课件、情景表演等,往往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自己设计准备,因此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觉得很麻烦,怕上社会课。说教式的谈话太空:由于缺乏直观的素材,教师只好多借助于语言来组织教学,难免造成教学中形式单一、谈话空洞。

层次性的提问太缺:社会课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教学过程的可变因素较多,教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不易把握,教学中不是经验准备过于充足,造成教学过程走过场;就是准备不足,幼儿答不上来,教师又没有事先准备好补充的追加问题,造成一个问题反复提问,层次性不强。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有效地改善幼儿园社会教学目前的状况,为一线教学提供操作性强的帮助。

2、研究目的

基于对上述现状和问题的评述,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教师从新审视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的价值,有效地把握社会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有着独特的作用。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教育具有广泛的内容,我们应该科学地、合理地、全面地加以组织。虽然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发展社会性的内容,但是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社会教学,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2、中外教育家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研究: 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陈鹤琴先生也很关注幼儿园中的社会教育。他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园的活教材。儿童环境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个人与

家庭、社区等的交往。在法国,幼儿教育的第一大目标就是发展和谐人格,促进儿童情绪的成熟与社会化。他们认为幼儿教育主要是把幼儿引向社会化,使他们从参与同伴与成人的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了解人际关系,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禁止过分情绪化,排除攻击性,知道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团结生活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幼儿社会教育是世界幼儿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们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幼儿教育史上注重社会教育的历史传统的同时,更应借鉴和吸收国外有关幼儿社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推动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完善和发展,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

3、有效教学理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教学研究中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价值

1、理论层面的价值

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是幼儿获取社会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幼儿社会性实践的主要途径。虽然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发展社会性的内容,但是都无法取代社会领域教学的独特作用。

社会教学活动作为独立的领域,其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可以集中解决在某个发展阶段孩子共同面临的问题。

社会教学活动主题来自幼儿生活,又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孩子来到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服务,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对社会教育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客观地看待幼儿的发展,关注教学细节,善于把握随机教育的契机,提升教学指导艺术与能力。

2、实践层面的价值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门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教育。在我们的调查中,较之其他领域的教学,幼儿社会教学在幼儿园内受重视程度不高。从各幼儿园里教师公开课内容的选择上不难看出,教师相对选择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内容较多。这是因为社会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找寻比较困难;活动的把握随机性大;教育的效果不像其他领域那样立竿见影。

由于社会领域的教育不同与其他领域,且因为社会领域的特殊性,所以它比其他的领域更难开展。因此在这个领域的教育上出现了许多不尽理想的状况。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有效地改善幼儿园社会教学目前的状况,为一线教学提供操作性强的帮助。

3、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的价值

本课题注重在教学层面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实践教育家们所倡导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理念。通过教学研究,围绕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多种形式、方法的教学尝试和实践,探寻幼儿园社会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教学指导策略,探索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在教学尝试的过程中,对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反思和积累提升,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具有指导价值的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教师重新审视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的价值,有效地把握社会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基本流程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素材选择与运用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话题呈现方式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行为实践方式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教例研究

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法,收集国内外教育家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理论文章及优秀的社会教学教案。

运用调查法,了解目前幼儿教师在开展社会教学活动中的困惑和需求。

运用行动研究法,探寻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和教学指导策略。

运用教例法,对社会教学活动案例进行剖析,反思和提升总结的研究经验。

运用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整理收集研究资料。

五、课题研究过程

1、主要研究阶段及目标

准备阶段:2007.9

确立课题研究核心组,分工协作发挥骨干作用。本课题集结了一批省市级示范园的骨干,一批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对幼儿园社会教学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均主持或参加过省市课题的研究,并获得省市个人课题一、二等奖,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收集国内外教育家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理论文章及优秀的社会教学教案。了解目前幼儿教师在开展社会教学活动中的困惑和需求。

实施阶段:2008.2

每学年围绕社会教学活动的两个领域“规则”与“文化”、“交往”与“自我意识”开展教学研究实践,探索指导策略。每次活动都按照上课——评析——讨论下次上课的教案,开发了一批新课题,完善了一批老课题,丰富了小中大班社会课的内容;学期最后一次活动,由大家交流本学期活动的体会,我们曾围绕“提问的策略”、“素材的选择”等话题进行专题交流,帮助教师提升研究经验。

总结阶段:2009。9

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

整理教案集和教学辅助资料。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把社会教学过程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1、环节一——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幼儿园社会教学立足于幼儿真实的社会生活,创设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将幼儿带入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状态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理解社会、认识社会、尊重社会中的人与环境。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个流程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情境(如故事、儿歌、表演、文学作品等),将幼儿引入到即将学习的情境中,让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体验,从而去感知、理解某些行为和情感,为产生亲社会性行为做铺垫。

在该环节中,教师可组织的素材有很多:文学作品、某种行为表现(看图书的方法、争抢、礼貌交往等)、社会认知活动(超市购物、交通规则、人们的劳动)等。例如:我们在中班设计的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主要目标是知道幼儿了解110、119、120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由于这些电话号码所表现的情节,不容易在课上体现,为此我们编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小老鼠打错电话这一情节引出谈话主题,既能生动有趣、又突出主题。当然社会课中的故事和语言教学中的故事在讲述时应有所不同,只讲主要情节,不讲细节,这样更能突

出活动目标。(不要举例)

教学素材展示的方式有:情景表演、看录像、欣赏作品、看图片、调查表等。

在运用教学素材和选择展示方式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多用故事、情景表演、桌面表演等方式,中大班幼儿多用录像、参观等方式。同时注意正面行为的演示多用现场表演,负面行为的矫正多用录像。例:中班抢椅子情景的回放、争抢图书等。可以将表演拍成录像播放,会增强真实性,减少表演中的负面影响。

2、环节二——组织交流讨论,寻求答案

当教师将幼儿引入到学习情境中,并帮助幼儿形成了一种初步的体验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共识”尤为关键。幼儿在上一流程中的初步体验有可能是模糊的、甚至会产生与之学习目标相斥的想法。此时,需要教师不断的引领幼儿结合情境进行师生(生生)讨论,并分析、判断行为的对错及缘由,引导幼儿真正理解、内化某些行为,产生正确的观念。

3、环节三----开展行为实践,获得体验

经过第二个流程,幼儿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对正确的观念,观念应落实在行动中。“开展行为实践,操作运用”是社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地练习、模仿,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某些行为,并强化转变为一种习惯性的正向行为。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训练,是引导幼儿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也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练习掌握本活动的要求。

(二)归纳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素材选择和运用的策略

1、素材选择策略:

在我们这里,其素材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可以直接收集或搜索到的现成的数字化的素材,即现有的优秀课件和其它软件材料。如: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各样的标志”、故事图片“猴子过河”等等;二是根据社会活动需要,对还未数字化处理的文本、图形、声像媒体及其它等资料进行有机筛选、裁减与制作等的素材。

关于素材选择注重如下:

1)突出价值筛选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内容很多,仅就民俗文化内容而言,就包括传统节日、名胜古迹、民俗礼仪、民居建筑、民间工艺、饮食与服饰和生肖文化……都有适合幼儿了解与学习的内容,但如何把握最适合孩子、最有效、最能发展其社会性、最有价值的素材却并非易事。此时就需要教师不以成人眼光或成人经验代替幼儿选择,而是从幼儿相关经验和兴趣入手,进行筛选,点面结合,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例如:“风筝”活动,教师充分挖掘选材的文化内涵,如风筝图案上的寓意(年年有余)、民间流传的放风筝的传说、风筝的由来、潍坊风筝节等,这些教学点的发掘,使得社会教学—风筝和科学教学—风筝、以及美术教学风筝的教学重点有了根本的区别。

2)关注有益有效

选择素材既要符合幼儿年龄和兴趣,又要尽可能来自幼儿生活,减少知识本位,在处理上还要考虑活动形式的自主参与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与渗透性。可尽量收集、利用和该活动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包括游戏、故事、儿歌、童谣、歌曲、图片、录音录像资料等,广泛参考和整合其它领域教材和书籍中的相关资料作为社会活动的素材。

3)彰显适宜适度

素材选择不是以越多越复杂来判断,而是要善于精选,懂得舍弃。因社会活动内容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把所有涉及到的内容都用于我们的活动中来,既不可能也不实际。素材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便利性,即素材的准备尽量不受区域场地的限制,有普遍性和推广意义。再如:活动中有一些好的素材可以作为活动之前的前期经验准备,也可以放在后期进行延伸活动来锦上添花,而不是一股脑儿放在一个活动中形成量大、点多,孩子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局

面。

2、素材运用策略:

1)借“文学作品”为媒介,萌发情感共鸣

借助蕴涵社会教育寓意的文学作品,并以此为媒介,建立起社会教学活动与幼儿情感互动的通道,给幼儿敞开一个广阔的文学情愫和情感世界,唤起幼儿共鸣, 有利于充分发挥素材的作用。如:“我会排队”、“我是霸王龙”社会活动,就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让幼儿在体验之后,萌发自己的一些思考,从而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逐步完善社会性行为的。2)以“游戏体验”为桥梁,引发思考研究

以游戏体验为桥梁的素材,区别于故事与谈话等,幼儿可以从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思考行为和解过的关系。如:为了增强幼儿合作与分享的意识,通过以“鸡蛋宝宝玩游戏”为桥梁,让幼儿思考并探索研究如何把鸡蛋从罐子里很快地拉出来,丰富体验,以此自然而然地主动建构起轮流、分享与合作的经验。再如“马路上的标志”活动,为了提高并渗透中班孩子规则与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从马路上的标志入手,紧紧围绕“马路上的标志”筛出几个孩子容易掌握的红绿灯、禁止标志,并以“小老鼠逛公园”帮小老鼠忙的身份,引领幼儿了解标志的含义。

3)凭“生活经验”为通道,催发情感抒发

运用“生活经验”的素材,可以是“情景表演”,也可以是“场景再现”。还可以是“热点讨论”或“经典话题”。例如:2008奥运会,这样,把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现和心理上的情感需求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依据,捕捉每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拉近社会活动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把发生在幼儿身边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事件融化为社会活动的素材和内容,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巧妙利用节日资源、合理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抒发情感。可以说是方便有效的良好捷径。

4)引“探究操作”为载体,强化感同身受

引用“探究操作”为载体的素材,强调给幼儿自主参与探究的机会,给发现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幼儿在探究操作中亲自体验、感同身受,解决生活和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幼儿可持续地社会性的和谐发展。此时的素材运用侧重于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完成目标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5)用“社会实践”为中介,激发情感互通

以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序,巧妙利用节日资源、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利用社会实践中的“参观调查”、“交流访问”等聚合社会资源作为素材,同时,充分考虑班级、幼儿园、家庭亲子活动等途径所覆盖的范围,与幼儿园社会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师、幼、家长间的情感共通与共融,实现社会活动的正效应。例如:在“我会交朋友”活动中,教师有意为本班幼儿创设相识新朋友的机会,并通过自然相识→尝试运用一些简单的相识与记忆新伙伴的方法→回放幼儿方法,学习并验证交友策略是否有效→巩固交往策略。这种创设自然体验和社会实践的生态场,让孩子们和社会教育走向生活、走向对话、走向活动体验,有了深层次的与人、与社会的情感共通。

(三)总结了社会教学活动话题呈现环节的指导策略

话题呈现阶段是教师引导儿童进入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在这一阶段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激发儿童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诱发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唤起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的兴奋中心转移到活动中来;三是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激活儿童思维。结合课题组成员二年来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我们把幼儿教师在社会教学活动话题呈现环节采用频率较高、教学效果突出的几种指导策略总结归纳如下:

1、悬疑式

悬疑式话题呈现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出乎儿童预料,或展示矛盾,或使幼儿置身于惊异、困惑

之中,造成幼儿心理上的渴望和兴奋。如小班活动:我要保护自己,教师通过视频和音效,设置了一个悬念:“小兔子为什么会受伤?”这里设置的疑问就好像给幼儿说出一个“谜面”,幼儿要想办法去揭开谜底,就必须积极思维参与活动。运用此策略需要教师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太悬,儿童百思不得其解,也会降低活动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儿童兴趣高涨,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教师考虑引发悬念的材料或事物贴近幼儿实际,以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为切入点,引发儿童积极活动,揭示问题,明晰教学思路。

2、平铺式

平铺式话题呈现是指在活动开始时,教师以指令、询问、建议等形式直接点题切入。其目的是讲明活动目的、学习内容或任务,把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迅速导向并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平铺式的语言是一种直叙式的语言,采用的语言比较平淡、简洁。如大班:有趣的十二生肖中,“你知道自己是什么属相吗?”“你的家人是什么属相呢?请你模仿一下这种属相的动作或者声音。”等。教师采用的导入方式是开门见山的,直接指出活动的目的或任务。一般来说,当教师要开展的活动与近期所学的没有密切联系,或者新手老师不了解幼儿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的时候经常采用此类方式开展教学。

3、回忆式

运用回忆式语言的关键点在于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建立起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和对儿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记忆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如中、小班的儿童的记忆水平相较于大班要低,因此要求儿童回忆的内容通常是有照片、实物提示的或者是间隔时间近,容易回忆的内容;到大班,随着儿童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的提高,要求回忆的内容则可以相对抽象一点,但依然将要求回忆的内容或经验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定态度结合起来,或者把它囊括在具有儿童生活实际意义的经验背景之中。因为如果儿童认为过去的实际活动对于自己越是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学习活动的结合更能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4、故事式

这一策略指的是在导入阶段,教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开始,以故事为引子,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出当次教学活动主题。故事式话题呈现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通过叙述故事,使幼儿头脑中形成鲜明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情节的同时,引起幼儿对观察对象或教学内容的注意。鉴于此,导入语中教师所讲的故事,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要有别于语言教学,不追求故事的细节、所提问题要突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即目标的完成。

5、角色式

角色式话题呈现是指教师以想象的某角色身份说出的导入语。主要表现为借助某个想象中的角色引发儿童学习兴趣、唤起儿童的注意、将儿童的注意力和思维指向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师使用角色式的语言与儿童对话,可以让儿童借此进入广阔的幻想世界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命力。

角色式导入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也是个平等的参与者,以角色式的语言与儿童对话,不仅会使教学活动变得有丰富、有趣,还会让儿童感到亲切和平等。运用此策略设计导入环节要注意把握儿童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儿童经验的范围,露出“导演”的痕迹。例如:大班《今天我当家》中,教师通过但当导游角色,孩子们组成小家庭,扮演父母子女角色,使整节课充满情境性。

6、情境式

运用情境式话题呈现的重点是通过直观的场景布置和简洁的语言描绘,创设出一个儿童感兴趣的具体情境,将抽象的内容、规则等形象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从而把儿童迅速带入特

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如小班:做客活动是结合几个不同情境的设置,将具体的要求寓于情境说明中,对儿童的活动提出了目的和要求,引着儿童一步一步地感知、体验做客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做客的规则。

一般来说,采用这种导入语后,整个活动都存在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所以,教师运用此策略应注意让儿童身临其境,在情景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而创设的情境也必须结合活动目的,从教学内容出发,巧妙构思,形式上也力求新颖,新奇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唤起儿童的求知欲。

(四)探索了行为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策略

课堂上的“行为实践”虽然没有日常行为练习经常和方便,却能通过课堂特意创设的环境的新异刺激和教师的指导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有效地避免了社会教学中的单一说教。策略一:根据教学内容和年龄特点选取相宜的行为实践方式

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贯穿行为实践活动,这种形式我们在小年龄班用得比较多。因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活动设计游戏化、行为化特点。当然是否采用这种方式还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大班《今天我当家》活动中,三个孩子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组合为一个小家庭,通过参加一日游、为10元金费作计划、游公园消费等环节,孩子们真实地在教学中当了一回家,体会到当“父母”的责任、当家的不易,同时他们能为省钱和合理花钱动了一番脑筋。整个教学活动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边学边玩,非常愉快。

在教学活动最后环节进行行为的实践活动,是指幼儿把教学中获得的社会认知、技能,及情感,在这个环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受、来练习,从而得到感性认识和强化。

策略二:强调行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适宜性、挑战性。

趣味性:社会实践练习的趣味性有特殊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的社会认知,(比如规则的建立)本身是缺乏趣味性的事,如我们在进行规则教育时,设计了《猴子过河》这样一个教学内容来指导小班孩子学习排队。排队不是什么有趣的事,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涉及到,是小班幼儿入园后规则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的行为实践环节中,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去摸箱取礼物”调动小班幼儿动起来的热情,积极学习、体验排队,还着重感受了“排队”这个规则带来的好处和便捷,巩固了对“排队”这个规则的良好认知。适宜性:就是指行为实践活动内容要和课堂前半部的教学活动内容相辅相成,让幼儿既能理解教学所讲,又能把认知的道理进一步感性化。如,我们设计的中班学习乘车规则的《文明小乘客》教学活动,课堂前半部分通过故事、谈论等知道做文明小乘客的方法和意义,最后我们设计了两个行为实践内容:第一,请幼儿通过操作填卡片来辨别正误,幼儿马上就联系到用前面的认知进行一个价值判断“这样做文明还是不文明”。第二,我们现场把小朋友的小椅子动几张,用一根包装绳一围,幼儿就开始玩乘汽车游戏了。这中间有幼儿扮演抱小孩的,有扮演老人的。游戏帮助幼儿把刚学到的乘车规则通过操作更加感性和深刻。

挑战性:是指行为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理解教育内容,还让幼儿大胆进行变通地、有所创造的尝试,从而更好地得以理解和运用。如我们在设计大班“多彩的广告”的教学活动时,行为实践活动是让幼儿为班级的区域设计、表演广告,幼儿此时就要借助前面对广告的认识和模仿,创造性地进行广告设计和表演,这样的行为实践活动不仅激发幼儿创造欲望而且加深了幼儿对“广告”的理解。

策略三:明确行为实践目的,巧妙借助游戏、角色扮演、操作、互动等方式。

在行为实践环节中,我们常常借助游戏、角色扮演、操作活动、互动活动等等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更好地体现了行为实践活动的运用效果。但是这些活动形式不是拿来就用的,而是要充分考虑社会教学的目标如何体现并成为活动重点的问题。如在大班《我俩交朋友》活动中,我们将体育游戏“踩报纸”作为最后的实践活动,要求好朋友想办法让四只脚不离开报纸,随着报纸的对折变小,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让自己和朋友赢得比赛的胜利,有的

孩子抱起了对方,有的让对方的脚踩在自己的脚上……这些身体的拥抱、动作的协调都让孩子进一步体验到朋友的亲密,合作的快乐。

策略四:激发幼儿对实践行为产生情感,避免简单、机械地模仿。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社会认知内容(道理)能很快接受和复述,但是往往在行为实践中,并不能言行一致,甚至是只会说不会做。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实践活动中幼儿对行为产生情感,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教师要学会做观察者和引导者,当孩子的实践出现错误行为时,不要急着干预,可以借助录像、照片等形式现场记录让幼儿及时反思。

七、课题研究反思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发挥核心组员的帮扶指导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研究中,我们始终树立这样的观念:本课题的研究一定要立足幼儿发展的实际、一定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既考虑到各园的园本性发展,更要考虑大众性需要,因此在课题的选择及施教时,不刻意追求课题的新颖、形式的花样,而更注重老课题新上法、操作的简便性,我们认为这才是一线的教师更需要的课题。

由于市社会组的组员来自全市各大系统的幼儿园,教师的层面不同,新老成员的经验也不同,为了培养更多的新组员,提高她们的能力,我们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每一位教师上课,我们都安排一位核心组员进行指导,从教材的选择、过程的组织、试教、点评等,不仅发挥了骨干的作用,让上课教师受益匪浅,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多老师从刚进组时的怕上社会课,到如今觉得上社会课很有意思,有的教师还在所在区县的社会教研组中成为了领头人。近年来社会组成员共有四十篇多社会论文获奖、发表、,10多个社会领域个人课题立项、结题。经过几年的研究,虽然组员在不断地更新,但组内的研究氛围浓郁,大家不仅成为教研中的伙伴,也成为了生活中的好友。

2、课题研究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几年来,我们实践了大量的社会教学课题,教学方式的更新、教学策略的改变,也让孩子获得了发展,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交往策略,在欣赏中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

八、今后的设想

1、巩固完善研究成果,推广研究中的有效经验,为一线幼儿教师服务。

2、扩大研究的范围,开展角色游戏中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观察研究。

3、关注社会教育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的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参考资料:

1、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潘洁主编《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导》,少年儿童出版社

3、迈克尔?西戈《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

4、张毅龙主编《陈鹤琴教学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嘉陵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全面阐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是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有句名言:“思想可以决定行为,行为可以决定习惯,习惯可以决定性格,性格也就决定了命运。”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在幼儿园加强对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我们嘉陵幼儿园根据未来人才发展的需求,本着“育人为

本、养成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重视营造健康、快乐、积极的教育环境。 我园是地处县城的公办幼儿园,习惯养成的的培养虽然不是新的问题,但目前我园一是独生子女增多,这些幼儿倍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处在“独”的成长环境中,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二是外来务工、留守的幼儿增多,这些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这部分的幼儿缺乏良好的细心的教育,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拟以本课题为突破口,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幼儿习惯的现状,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如何改变家长观念,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良好习惯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未来一代新人应具备的素质。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而现实中“三教”的脱节又使养成教育面临困难。因此,我们着重探索适合幼儿各种良好习惯形成的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幼儿习惯上出现的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

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

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 在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1摘要: 为了增强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更多的非理论知识,寒假期间我主动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做幼儿园小班保卫员。保卫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小朋友们拿饭盛饭,打扫餐桌,为小朋友们倒水,放学后打扫卫生等力气活。看似简单却真的不好做,虽然会累,但觉得很充实。与教师相比保卫员大都干力气活工资却比教师低,充分反映了一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实践报告正文: 实践目的:为了体验生活,增强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锻炼自己,寒假期间经介绍在幼儿园小班当临时保卫员。主要任务就是帮忙料理孩子在校期间的日常生活。 实践内容:作小班保卫员,协助老师照顾学生 为了配合已经结束假期的父母,幼儿园开学了。而我作为小班的保卫员第一天上岗。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先扫地、拖地、擦窗。因为第一天实践,感觉比较新奇,所以干起活来特带劲。8点钟孩子们开始陆陆续续来上学,这时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和家长,而作为保卫员,我的任务是照顾进入教室里的孩子们。刚过完年的缘故,学生很少,进入教室的孩子看见我陌生的脸庞,有的孩子

认出我是保卫员,有的孩子则生出敌意,离我特远,因为小班的孩子很小,甚至有些孩子吓哭了。我很无奈,这时老师进来对孩子们介绍了我,他们才稍微平静点。小班的孩子还是比较听话的,因为他们实在很小大都拿画笔在纸上乱画。也有害怕不想上学的干脆嚎啕大哭,我则手忙脚乱的哄他们。深切体会到我们小的时候上学哭闹不停老师该有多累。8点半是孩子们的早饭时间,我的任务是把饭从食堂拿到教室并给学生们盛好,在他们用完餐后将桌子打扫干净供他们上课。毕竟在家没怎么干活,把饭从一楼提到二楼就有些累了,然后给学生们一碗碗的呈上菜,呈上稀饭给他们让他们传。兀自兴奋以为他们吃饭我就可以闲一会,没想到小班的孩子毕竟小,一会儿这个撒了,一会儿那个又吃不了了。说实话,我真的快崩溃了,手忙脚乱一阵收拾。一直以为保卫员的工作挺简单,就简单的打扫卫生而已,没想到对一个新手来说真个很难。终于如世界大战班的早饭时间结束了,将碗筷收好,抹桌子,扫地,将碗筷送到餐厅。学生们开始上课了,终于可以稍作休息了。第一堂课结束,老师组织学生们一起排队上厕所。我则开始准备杯子,给学生们准备水。我一开始并没想到学生喝水的量都给他们的水杯接的满满的,有经验的同事看见后告诉我说,学生们比较小,喝水的量是一定的,给他们的杯中放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量就好,如果学生还在想喝会再来要的。每一件事的做法都是有一定规则,规定的,做之前一定要事前了解一下,不能盲目去做。成功是属于又准备的人的。第二节课一般是活动课,学生们可自由活动或一起做游戏。学生由于来的很少,教室里感觉很冷清很静。我的主要任

课题结题报告范本【三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本【三篇】 篇一 《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及写作指导.doc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及写作指导 幼儿园小课题开题报告及写作指导 课题名称:国学教育与幼儿良好品德培养 负责人:xxx 所在单位:xx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目前幼儿园实施国学教育有两种趋向:一是认为国学是过时的东西,没有任何必要学习和了解。二是认为国学彰显传统文明,从幼儿阶段开始学习非常必要。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期间,经香港ici国际文教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实验证实经典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2、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优美人格; 3、明显提高孩子专注力,开发智力; 4、显著提升记忆力、理解力。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从事幼儿教育的苏州教育学院的顾梅老师在XX年接触了《弟子规》之后,就与她的同事及学生在当地的一家幼儿园展开了一项教育实验,在课堂上引入《弟子规》教学,并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理解学习。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验,顾梅认为,《弟子规》诵读在幼儿学校教育方面有其补偿价值,尤其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让孩子尊重父母,家长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强调了一种关系的和谐,到现在都有引导作用,有

助孩子知义明礼。 意义:当前社会上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东西,幼儿园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幼儿园教材丰富多样,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有新的幼教思想、幼教方法出台和实施,在变化快速的幼儿教育改革潮流中,一些幼儿园盲目跟风的情形很普遍,教材变换、教法更新,但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幼儿教育最应注重的内涵有哪些,孩子一生发展所最需要的东西又该怎样体现和渗透?这些也是我们幼儿教育该思考和慎重对待的问题。 《联合国儿童宣言》中有句话:我们全人类都应该把最优秀的东西留给下一代。中国当前形势下什么是适合幼儿的教育?有哪些好的方法能够促进幼儿品质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把双语作为自己的特色,强调幼儿说英语的能,强调跟世界的接轨无可厚非,但也不能截断幼儿对伟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传扬。从小让孩子接受中国古文化的熏陶,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化的诗词美、韵律美、语言美,不但培养了幼儿读书的兴趣,增加了其对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而且也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爱国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各地幼儿园纷纷兴起国学教育,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一大趋势,它的风行既可视作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可认为是对教育的珍重和对孩子的负责。在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大行其道,如日中天的今天,国学热的出现,可谓适逢其时,有力地削弱了英语的垄断态势,增强了人们对汉语之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的认识,对我国既要大开门户、主动融入世界,又要“独善其身”、保持自身特色的发展方式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国学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国学中所蕴藏着的道德教化力量,是我们提倡

2018-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5000字)-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5000字) <<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任阳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背景 阅读是一项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增加知识的活动。阅读得越多,人的能力及适应性也越强。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而更在乎启蒙阅读意识,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阅读的概念,即要看、要听、要读、通过养成性教育,有力的推动今后的学习。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尽管他们不识字,但他们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自主的阅读者。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认真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习惯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抓好这个时期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对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顺利地完成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对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探讨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我们研究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要附加文字作品的阅读材料,从幼儿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观察、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作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四、理论依据 1、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对大千世界非常好奇,总想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的原因和之间的关系,说明这时期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

幼儿园手工课题结题报告

《浅谈幼儿创意手工—废物利用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创意手工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活动,创意制作是指幼儿利用废物旧材料,多种纸张等进行创作的活动。由于创意手工制作材料多样以及可塑性强等特点激起了幼儿的创作,活动的兴趣,所以对于大班幼儿手工制作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的。创意手工能够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大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在创意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创造品格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呢?这些就是孩子们在此活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既可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废旧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必须设计灵活多变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挖掘幼儿的潜能。通过让孩子们亲自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树立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注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强调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突出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从儿童手工作品可以看出儿童用他们的表达水平、表达方式,表达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能力。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发展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探索过

程中所要借鉴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年公布)中指出:为了确保学生接触艺术学习不仅仅是接触的水平、对社区资源的创造性和经常性的利用便成为重要的因素。同时,《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与日本《学习指导要领》中都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幼儿艺术学习的宽广资源,而且还应营造专为延续、扩展和深化学生能力发展和发挥的环境。 2.随着素质教育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开始越来越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上海、珠海、苏州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如苏州昆山千灯幼儿园实施《以手工活动为载体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注重对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有较深入的研究;上海杨浦区中原幼儿园《通过创意手工提高幼儿表达表现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注重对手工活动中培养儿童动手能力、表现能力的开发与研究;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幼儿园进行《幼儿园创意手工课程开发和实践研究》课题注重建立具有创造性的手工园本课程。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幼儿园的《实施创意手工教育,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实践研究》课题注重对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人格。这些课题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而且我们在文献的梳理中看到,虽然有许多幼儿园在创新和研究幼儿手工活动,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也非常的好。但我们仍深感有所欠缺,因为有很多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虚无缥缈;也有些研究虽然可以操作,但与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联系,操作起来不是太合理。 所以我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乡土资源与幼儿园创意手工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幼儿园创意手工活动,来丰富和创新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幼儿园手工活动以浓郁的乡土气息,进而扩展幼儿参与的空间和资源,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且通过这样的实践与研究,能够不断提升我园的办学特色,使幼儿园焕发出别样的生命气息。这也就是我们这一课题的创新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结题报告 时,首先详细研究材料本身的涵盖量,充分了解材料对孩子的学习价值,让孩子在探索中,就能有效地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收获,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得以自由的发展。如: 在探索活动“车轮滚滚”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了图片、照片、各种车辆的模型、制作车辆的废旧材料等,在孩子们看看、说说、做做、玩玩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了解车子的名称、外形特征、用途等。我们在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车子方面遇到了困难,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动手能力不是很强,看到一大堆操作材料,就失去了方向。我们就发动家长,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车子。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不同的车子,有卡车、小汽车、公共汽车等,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当他们再次利用幼儿园提供的材料制作时,兴趣较高,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也就能较顺利地做出车子的样子了。在户外散步时,还让幼儿用带来的汽车玩具进行比赛,说说什么车开起来快,为什么等。他们在活动中大胆的交流,热烈的讨论,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探索的热情也更高了。活动时,孩子们表现得异常的投入、主动,他们在讨论中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主动投入、无拘无束。 2、创设新奇、生动、适宜的物质环境,让幼儿主动探究。俗话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幼儿强大的好奇心以及无所不及的兴趣是幼儿智慧的火花,也是促使他们学习的原动力。他们总是以主

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而他们学习的内容又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兴趣、生活和环境。为此,在环境创设上我们也以幼儿的兴趣为着眼点,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然后围绕探究活动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物质环境,有了对环境的兴趣,孩子们就会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融入其中。例如: 在进行学习活动《可爱的小脚丫》时,我带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操场、游泳池、草地、沙池等地方,让幼儿光着小脚丫在地面上走,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小脚丫自由地感知、探索、体验,以此来认识小脚丫的不同用途……他们不仅感知到了走在各种场地的不同感觉,也在愉快的体验中发现了小脚丫的这一触觉本领。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地放松自己,快乐的体验。活动中自由探索、自由交流、自主学习,建构了新知识,获得了新经验。在环境创设上,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应遵循的原则: (1)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原则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以来,我们逐步认识到: 要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就要教师引导幼儿带着热情、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让他们去自由探索、了解环境,幼儿才会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的知识,才能突显环境的隐性价值。我们将环境创设和利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表现机会。为了更好地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热情,教师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幼儿关于环境创设的意见和想法,与他们共同研究和制订环境创设计划,探究中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我们尽可能

最新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最新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总结Summary of the latest kindergarten social practice report

最新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频道。 今天第一次踏入幼儿园,也第一次与小朋友接触。同样也是第一次听到小朋友叫我袁老师!听到这些天真无暇的小朋友叫我老师感觉有说不出的高兴!但是一天下来自己也感觉到自己有许多不会的东西! 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对幼师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定义,仅仅是培养孩子!使孩子们茁长的成长,但是经过幼儿园的两天实践我又重新领悟了幼师的任务与责任———是重于泰山的!因为我察觉到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画纸,老师要在这张纸上画上美丽的图画,美丽的未来,任何的大意都有可能毁了这张画:而画一份理解,每一份关怀,都可以使这张纸上的图画更加美丽动人!而我们就是那只画纸添加色彩的园丁们!而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

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并影响到孩子们的思想。而在实践的同时孩子提出的问题让你真的无法用理论知识来回答的(真的不知道从何下手)!比如一首简单的钢琴曲子,自己就不知道如何加伴奏,用眼睛看是相当简单的,在学校这样的曲子根本想都没想过在幼儿园能用到,而就这样的曲子就难倒我了!想想真的不知道自己还会点什么?还能干点什么? 以前在学校总感觉时间有多么充分,时间还多的很。总觉得自己都会了!可是到幼儿园实践之后呢,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而要学的东西也很多,自己在幼儿师范学的那两年的东西根本不够到幼儿园用的,而学的东西能用上的也相当的少!然而我实践的幼儿园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幼儿园,就这样一个幼儿园就把我难倒了!真不知道今后到了机关幼儿园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会不会自己的知识肤浅的连学生都能倒背如流!真的很想象啊! 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素质教育和艺术培养,起码有百分之六十的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而有的孩子的技巧水平几乎都超过了老师!而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如果没有坚硬技能技巧的底蕴,根本没有

幼儿园结题报告doc

幼儿园结题报告 篇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立项 1、近年来,在国际儿童语言界影响至深的全语言教育思潮下,阅读教育的改革在我国幼教界引起普遍关注,早期阅读逐渐成了幼教界高度重视的新课题。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次把幼儿前阅读的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表明教育部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同时也清楚的告诉我们,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从概念到具体的教学内容等,都不是识字和写字教学可以代替的。因此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面临教师观念的改变,对早期阅读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2、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指出: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重要的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人的阅读能力决定了他的学业成就,同时也是这个人未来获得成功的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相关研究表明:人的阅读能力是在 3——8 岁期间形成的,家长教师要切实把握好这个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时机,帮助他们奠定基本阅读能力,即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 3、最近几年,我国幼教早期阅读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层面出现了比较混乱的认识,不少人把“早期阅读”与“早期识字”等同起来,识字课本和识字读物满天飞,幼儿园教师及家长中存在不少困惑,这些对于《纲要》的贯彻落实是不利的,要从最根本的问题上进行梳理。但不可否认,现在早期阅读的一些相关研究对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我们确立了“幼儿园早期阅读能力实践的研究”二、核心概念界定(一)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从低幼读物(图画书或图夹文图画书)中获取信息,理解读物内容的过程,是学前儿童学习接触书面语言的行为表现与行为能力,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读写准备。(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是指学前儿童通过图画书(或图夹文图画书)的阅读或成人生动形象的朗读,学习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并获得前阅读、前书写和前识字的经验,达到语言、思维和想象个性等协同发展的过程。(三)过程性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所完成的一系列阅读方法和阅读行为。四应用性阅读:是指学前儿童用检索、理解、组织等方法来获取信息的阅读方法,常常运用在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带有专门化的特点。五阅读预期:是指学前儿童借助图画符号等信息的提示,内容的预见和猜测。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技能。三、理论基础与依据(一)认知心理学基础对于早期阅读课程而言,认知心理学是课程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

幼儿园课题结题工作报告

幼儿园课题结题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范文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或法定对象汇报工作。汇报的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段工作部署。比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各机关、单位的年度工作报告、阶段性工作报告等。下面是请参考!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快 乐和幸福,我会用全部的知识来教育和引导幼儿,不仅要从德、智、体、美这几方面来发展幼儿,还需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常常静不下心来,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如果教师不能有意识地把这“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习惯,到上小学时再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十分困难。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一、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简单的环境。 俄国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灵。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注意力的表现也都是不同的。不要说幼儿,即使是成人,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很难保持注意力的,以便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和注意力的集中。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言行举止,配合幼儿的行为,无论幼儿在干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打

扰,给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 二、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制度。 家长在家不管孩子,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造成睡眠不足,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注意力涣散。幼儿在家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到幼儿园也要养 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简单而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与有规律的家庭生活的良好配合下,才能更好地吸引。 三、教师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具的颜色要鲜艳、新颖。 自制一些玩教具如:软飞盘,树叶沾画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独立动手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注意力。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这些有独特个性的自制玩教具体现了幼儿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老师们通过亲手制作形式各异的玩教具,体现出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动手能力、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要求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牢牢吸引幼儿们的听课注意力则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提问知识都要准确、生动,还要有重点、深度。这样孩子们无论是上课状态,还是上课效果都会很好。最基本的是知识的准确性,如果不准确,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印象,只能是分散淡化幼儿的注意力,根本谈不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一 些知识概念更要注意。当然具体实施需要很强的技巧性,要因材

大学生幼儿园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xx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xx 大学生在暑假的时候来到幼儿园进行实践,那么实践完的实践报告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幼儿园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大学生幼儿园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篇 1 实践概述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在整个暑假实践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对以后的人生路程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知道以后个人的发展必须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大一下学期我与本学院的几个同学创建了一个创业团队大志有恒团队。整个暑假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郑州是做武术培训,就是搞武术培训班。我们团队一共十个人,大部分是中原工学院天下武术协会的成员,其中鲁远佳是武协会长,也是我们团队的带头人。 我们的培训对象大部分都是六到十岁的孩子,也就是针对小学生进行培训。我们利用自身优势培训,同时顺应市场的发展逐步向文武双修过度。 时间和地点 地点:儿童公园,**路第二小学,*** 小区,** 社区。 时间:暑假前的一个月及整个暑假。 实践过程 第一步是市场考察。开始我们几个利用课余时间对社区和小学进行考察,以便我们选择最有潜力的地方进行招生。只有面积大、孩子 多并且带有运动场的社区才是我们的发展对象,我们走访了十几个社区最终选定了两个既豫花园小区和纺专社区。对于小学,就没什么要求,只要校长同意我们在他们学校招生就行了,但是要他们同意我们招生也恰恰是最难搞定的事。因为要让小学的校长相信我们不容易,要让其同意我们的招生更不容易。通过对比我们将小学确定为伏牛路第二小学,因为这所小学离我们学校近,很方便,并且那里的老师大多也知道中原工学院,所以比较容易接触。 目标确定了,接下来我们就到小学和校长商量,开始我们为小学免费带体育

幼儿园有效提问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幼儿园市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苏北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素质园本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沭阳县湖东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二0一二年五月 《提高苏北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素质园本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沭阳县湖东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等等,这些无疑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近年来,农村的幼儿教师,特别是我们苏北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多数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专业学习,她们只是经过短暂的职业培训后即走上工作岗位。加上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必要的岗位再学习和再培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阻碍,教育理念得不到提升,表现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行为有所偏失。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以尽快地使他们的教学行为得到规范和优化。 3、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的不少集体教学行为无序、自由,偏离了教学规律或教学规范,使教学活动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兴趣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盲从性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形式化比较严重;如强制性教学行为,表现为一切“教师说了算”;又如偏失性教学行为,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关注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得到整合,致使教学效益不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出师幼互动、有效学习,强调师幼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情景提出最贴切的优化建议。我们选择此课题,就是想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去促进幼儿积极健康的发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幼儿的发展状况是衡量教学行为优化的唯一标准。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这个课题并不是新鲜的课题,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呼吁教师“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而要达到这个理想,就必须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素养;美国学者柯林·博尔曾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认为未来的人都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与“证书”;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都说明了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等素养,而在上个世纪以及本世纪,我国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素养教育时,《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纲要的“实施意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均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质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养。这一切都是从面上对教师的素养提出相关要求。 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亲自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经费充足。

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书

幼儿园社会实践报告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今年的假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个假期我迈入了社会,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这次为期一个月的xx实习,旨在培养我们换位思考的精神,并不能总是以所谓的“天子骄子”高高在上而自居。如今大学生不屑于从事最普通的体力劳动?那就到到社会的最底层去!去尝试一下体力劳动的滋味,学会遵守社会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以后毕业出来后应该把自己摆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放假的第三天我来到了我镇上各方面都比较不错的幼儿园------红太阳幼儿园,亲身体验了一个月的幼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当我迈入幼儿园的大门时映入我眼帘的是孩子们的小作品吸引人眼球的装饰品以及幼儿一天的食谱,然后就是幼儿大型的游乐场地,看到眼前的一切,我感觉顿时回到了童年时光,进入了童话的王国,孩子们的世界。 刚去幼儿园的第一周由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我只是辅佐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幼儿上课前帮老师准备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教具。幼儿上课时我和他们一起听老师讲课,在课堂上,若这节课的内容需要情境表演来引导幼儿,我会和老师一起

完成表演。虽然第一周只是单纯的见习,但是我却获益匪浅,通过一周的见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幼师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的三周,我开始了正式的实习,当我真正和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时,面对他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感觉到了肩上的重担,这一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之重.第一天给孩子们上课是我见习以来最难忘的一天.上课前,我不断的回想着见习时老师上课的情景:老师那始终带着笑容的脸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我告诉自己要笑着上好人生中的第一堂课.开始上课了,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揣着老师帮我修改的教案迈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讲台".虽然很紧张,但是我不段的提醒自己,只有笑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你,才能和孩子们拉近距离,那一节课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我明白了我的经验和知识是那么的不足.首先我的肢体语言不够丰富,语言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抑扬顿挫的吸引幼儿,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我在控制课堂纪律上还是不够好,一节课下来虽然感觉不轻松,但是我从中学到了知识,让我又倍感欣慰.第一节课虽然缺点多于优点,但是这些不足给我以后的学习增添了不少的动力. 接下来的实习,随着和幼儿园的老师的不断交流,我也有了点儿经验,慢慢的我也进步了不少.也懂得了如何和孩子们交流,怎样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四周的实习是短暂的,我非常感谢幼儿园老师给我这次机会,也感谢幼儿园的孩子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关键词: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提高 二、研究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角色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作用。如今的幼儿自我意识强,缺乏同伴之间的交往意识,不会和同伴分享、在游戏中不懂得

谦让合作等。而角色游戏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游戏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他人交谈、合作等,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角色游戏,增强幼儿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通过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3、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研究内容 1、充分利用角色游戏中的各种资源发挥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 2、利用角色游戏中的娃娃家、超市、点心店等资源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幼儿之间共同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 3、利用多变的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在各种不同场合的交际能力的提高。 五、研究对象 我主要选择4岁的小班幼儿共36人

作为研究对象 六、研究方法 1、资料搜集法;我通过网络、杂志等各种途径了解了各种不同角色游戏对于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作用。深刻了解,小班幼儿最为熟悉、最感兴趣的就是角色游戏,特别是“娃娃家”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在游戏中,小班幼儿能够从刚开始的争抢玩具,到最后分工合作,一起游戏。小班幼儿能够有一个明显的交往能力的提升。 2、个案研究法;我将一些比较典型的角色游戏活动中出现的个案,进行跟踪、分析,然后进行间接性或者直接性的游戏指导。最后,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行为研究法;我将多种游戏(不仅仅是角色游戏)安排到小班幼儿的游戏中,然后进行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察、分析、反思,再行动,发现角色游戏对于提高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起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我们也想让孩子试着做力所能及的事,但怎么说都学不会,多是说说罢了,孩子太小能做啥┅┅” “让孩子到广场怕摔着,郊游怕累着,到哪里都是背着或抱着┅┅” “真想让孩子参加演出,但害怕排练太辛苦,天气冷又容易感冒┅┅” “这些社会教学内容真的枯燥无味,我都不知从何讲起,他们也听不懂┅┅” 我经常会听到家长和老师谈到以上问题,到底是孩子真的什么也不会?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虽然我们都懂的,不能让孩子太过依赖成人,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自由。然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如此相似:孩子很少外出与小伙伴游戏;游戏的孩子不是爷爷看着,就是奶奶拉着;都以纸张呈现,要么是符号式、机械化的简笔画;要么是绿草地、红太阳、彩色花、圆脑袋的小鸟,不同幼儿园的孩子画出来的居然那么相似:要么就老气横秋得令人难过,即使是儿童画比赛中的获奖作品,有些也有着明显的成人指导过的痕迹。难道孩子们运用的是同一种思维,说的是同一种语言?这样的画让我疑惑: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想象在哪里呢? 通过教师、幼儿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当前幼儿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法老套。一个孩子六个养,教育方法又不能达到统一,爷爷奶奶惯着养,爸爸妈妈顺着养,孩子从小就只知道安逸的享受,从不知感恩。目前的家庭在幼儿社会及健康教育方面,多是以说教为主,孩子听就听,不听就算了。幼儿园由于孩子多,地方受限,直观性素材又太少,教师上课要准备的教具、学具较多,使得教师不愿上此类课。 2、活动受局限。幼儿各项活动只在园内开展,活动内容较为单一,说教式谈话太空,局限了幼儿的思维与想象,难于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各项活动多局限在操场和活动室展开,内容和效果都受限制,且教师给孩子概念性的知识太多,所以孩子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表现,只停留在一种概念性上;导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实践活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报告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报告 导语:关注幼儿园新手教师实践知识的发展,有助于新手教师转化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积累教学的经验,促进教师的成长。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实践报告范文, 仅供参考。 随着寒假的到来,这就代表着又要开始又一次的社会实 践了,这次实践我决定就在自己的家乡,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自己的专业是学前教育,就要找与自 己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回到家的第二天,我就去找乡村幼 儿园,没想到园长听说后,热烈欢迎,让我随时去报道,我 说今天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就来报道。 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乡幼儿园,我即紧张又激动,因为是 农村,大人们几乎都认识,如果自己没有做好,以后一传十 十传百怎么办,必须准备充分,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给 他们留下好印象。那天回来,就准备明天的各种工作,比 如自我介绍,课程啊,以及遇到一些事情该怎么处理,用什 么方法。那天晚上真的是紧张得睡不着,早上又早早地起来 了。 来到学校,因为是农村就只有三个班:大班,中班,和 小班,我去实践的是小班,因为工作也是从小班带起,现在 也算是给自己积累经验,一举几得。来到小班,小班的辅导 员让我给小朋友们打个招呼,我一直在纠结用普通话还是家

乡话呢,因为我听到的都是家乡话,最后还是用了普通话, 小朋友们都睁着大眼睛望着我,我对他们一直用普通话(没想到的是,后来小朋友们都跟着我学,随时都会说几句普通话)。第一天,就是跟着老师熟悉过程,跟着老师学习,做 事,我就辅助老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下课陪小朋友们 玩,以及帮助他们上厕所,和陪他们睡午觉等等,下午放学 呢,还有带着他们回家,将他们送到马路边,等家长来接。 第一天,就这样愉快的过去了,和小朋友们也熟悉了,和他 们聊得来了,不错的收获。 第二天,因为和他们熟悉了,他们胆子也大了,早上看 见我,班上的小朋友们说:大姐姐,早上好。真有礼貌,心 里乐滋滋的,看见他们一天的心情都是美妙的。在上美术课 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认真的学习,很认真的画,其中有一 些小朋友没有彩色笔,而有一些小朋友又有,并且会对周围 的小伙伴说这是谁谁给他们买的,分享他们的喜悦,但是那 些没有的呢,就鼓着脸蛋说:哼,我今天回去也叫婆婆给我买......真的超级天真。这时,带班老师就该教他们道理了 呀,对小朋友们说:孩子们,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会分享了, 互相帮助呢?是不是应该把你们的彩色笔借给没有的小朋友 呢,让我们所有都能画出美丽的画呢?一些小朋友连忙点头,一些小朋友就有些不情愿,但是还是借给了其它的小朋友, 并最后一起分享他们的作品。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进行了鼓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的结题报告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的结题报告 宝塔区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张延红 一、研究背景 我研究的是市级备案课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抱着或爷爷奶奶背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老人、两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吃鱼吃虾时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全自动化”的环境。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 1、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密切关注教育对象,真正做

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欣赏幼儿,成为幼儿真正的伙伴。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形成现代教育思想。 2、通过研究,切实改变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孩子被动学习,教师机械教导、重复劳动、低效劳动的局面。 三、所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 2.了解生活习惯的培养与身心发展影响的关系。 3.通过对幼儿生活习惯技能、策略、方法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的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5.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保持家园一致,为幼儿创设初步的生活习惯观的空间。 四、研究的内容 1.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 2.如何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即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日常生活中) 3.如何将本课题研究深入到家庭教育中,使家长在研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科学育儿的知识与方法,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五、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 宝塔区第二幼儿园小班的幼儿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谈话法和文献研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