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From Theories Used in IS Research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Acronym

N/A

Alternate name(s)

Theory of absorptive capacity

Main dependent construct(s)/factor(s)

Quantity of knowledge absorption, quantity of knowledge transfer

Main independent construct(s)/factor(s)

N/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ory

Contents

1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2 Acronym

3 Alternate name(s)

4 Main dependent construct(s)/factor(s)

5 Main independent construct(s)/factor(s)

6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ory

7 Diagram/schematic of theory

8 Originating author(s)

9 Seminal articles

10 Originating area

11 Level of analysis

12 IS articles that use the theory

13 Links from this theory to other theories

14 External links 15 Original Contributor(s)

This site is associated with AISWorld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295.html,/)

Site sponsor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295.html,//) Site sponsor

(http://www.yorku.ca/)

Absorptive capacity is a limit to the rate or quantity of scientific or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that a firm can absorb. Conceptually, it is similar 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but at the firm level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level. Absorptive capacity was introduced by Cohen and Levinthal in 1990.

Zahra and George (2002) extended the theory by specifying four distinct dimensions to absorptive capacity: acquisition, assimil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xploitation.

When absorption limits exist, they provide one explanation for firms to develop internal R&D capacities.

R&D departments can not only conduct development along lines they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but they have formal training and external professional connections that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evaluate and incorporate externally generated technical knowledge into the firm. In other words, a partial explanation for R&D investments by firms is to work around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constraint.

Modified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295.html,/cs/economicsglossary/g/absorptive_cap.htm

Diagram/schematic of theory

N/A

Originating author(s)

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Seminal articles

Cohen W., and D. Levinthal.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1) pp 128-152.

Henderson, R., and Cockburn, I.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8), Winter Special Issue,1994, pp. 63-84.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994, pp. 14-37.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s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10), 1996, pp. 27-43.

Bosch, F. A., Volberda, H. W., and Boer, M. D. 1999. 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0, 5 (May. 1999), 551-568.

Zahra, S. A., and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2), 2002, pp. 185-203.

Mowery, D. C., Oxley, J.E. et Silverman, B. S. (1996),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Winter Special Issue, 17, pp. 77-92.

Originating area

Strategic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Level of analysis

Firm

IS articles that use the theory

Aladwani, A. M. “An Integrated Performance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Projec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1), 2002, pp. 185-210.

Faraj, S., and Sproull L. “Coordinating Expertis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s,” Management Science (46:12), 2000, pp. 1554-1568.

Nelson, K., and Cooprider, J. “The Contribution of Shared Knowledge to IS Group Performance,” MIS Quarterly (20:4), December 1996, pp. 409- 429.

Arvind Malhotra, Sanjay Gosain, and Omar A. El Sawy, 2005, “Absorptive Capacity Configurations in Supply Chains: Gearing for Partner-Enabled Market Knowledge Creation”, MIS Quarterly, Volume 29, No. 1, pp. 145-187.

Boynton, A. C., Zmud, R. W., and Jacobs, G. C. 1994. The influence of IT management practice on IT use in large organizations. MIS Q. 18, 3 (Sep. 1994), 299-318.

Schilling, M. A., Vidal, P., Ployhart, R. E., and Marangoni, A. 2003. Learning by Doing Something Else: Variation, Relatedness, and the Learning Curve. Manage. Sci. 49, 1 (Jan. 2003), 39-56.

Griffith, Sawyer, and Neale, “Virtualness and Knowledge in Teams: Managing the Love Triangle of Organizations, Individual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27, 2, 2003, pp. 265-287

Ko, Kirsch, and King, “Anteceden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Consultants To Clients In Enterprise System Implementations”, MIS Quarterly, 29, 1, 2005, pp. 59-85.

V. Sambamurthy , Robert W. Zmud, Arrangement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a theory of multiple contingencies, MIS Quarterly, v.23 n.2, p.261-290, June 1999.

Pawlowski, S. D., and Robey, D., Bridging user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brokering and the wor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MIS Quarterly, 28, 4, 2004: 645-672.

Links from this theory to other theori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Dynamic capabilities, Transactive memory theory,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External links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295.html,/wiki/Absorptive_capacity, Wikipedia entry on absorptive capacity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295.html,/cs/economicsglossary/g/absorptive_cap.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295.html, entry on absorptive capacity

Original Contributor(s)

Mike Wade

This page was last modified 16:27, 9 October 2008.

This page has been accessed 2,496 times.

Privacy policy

About Theories Used in IS Research

Disclaimers

Please feel free to make modifications to this site. In order to do so, you must register.

Return to Theories Used in IS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www.fsc.yorku.ca/york/istheory/wiki/index.php/Absorptive_capacity_theory"

(完整)中国高铁核心技术

中国高铁核心技术 高速铁路从技术体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一个板块:公路工程,牵引供电、运行控制与通信、高速列车、客运服务、综合维修、安全防灾和应急处理、工务工程。1、工务工程。工务工程一般包括轨道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等各个子系统,我国铁路建设在公路工程方面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全线高架、无砟轨道、高速道和超长无缝钢轨等技... 高速铁路从技术体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一个板块:公路工程,牵引供电、运行控制与通信、高速列车、客运服务、综合维修、安全防灾和应急处理、工务工程。 1、工务工程。工务工程一般包括轨道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房建工程等各个子系统,我国铁路建设在公路工程方面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全线高架、无砟轨道、高速道和超长无缝钢轨等技术。京津城际采用CRTS-II型板式无渣轨道结构,6.5米轨道板纵向连接,专业化制造,加工机施工安装精度高。运营一年表明,无砟轨道京都高稳定性好,刚组均匀。我们的无缝线路,采用60公斤/米、100米定尺、U71Muk高性能钢轨。现场焊接、弹性扣件、轨温锁定技术。跨区间超长无缝路线。 高速道岔。大号码高速道岔,直向通过速度350km/h,侧向通过速度120-250km/h。 中国高铁技术适应复杂地形。日本国土面积小,铁路所跨越的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比较类似。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横跨多个不同的气候和地质区域,因此在高铁的实际建设中完全照搬引进日法德的技术显然行不通,技术必须进行创新。因此,作为应对复杂地形方面,贯穿辽阔国土面积的中国高铁,在设计上自然有更多的实际经验,技术上也比日本具有更多的优势。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就指出,中国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非常典型:京津城际是软土路基,武广高铁是岩溶路基,郑西高铁是黄土湿陷性路基,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铁路,尤其是建高速铁路,需要处理好地基以及路基的填入技术。而日本、法国、德国都没有这样的地质条件。 “中国的综合能力超过他们。”许克亮表示:“如果说中国的‘线上’(主要指机车)是走‘引进、消化、吸收’之路,那么线下工程(主要指土建)则是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一个完整系统的标准。中国高铁经过的地方地质难度较大,要穿越水下60米深的浏阳河,还要从70多米高的地方跨越山谷等,地质的难度,决定了中国高铁的线下功夫。” 2、牵引供电。由电力、接触网、变电、供电、远动等构成。外电110kv/22Okv接入变

真题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管理岗位)

2012年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第一套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管理岗位)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所对应的字母代号涂黑) 1.201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A.促进公益事业发展B.精简机构和人员 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D.创新体制和机制 2.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央财政已按国内生产总值的4%安排教育经费,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下列关于教育经费的使用,不合理的做法是()。 A.增强中小学师资力量培训的经费投入 B.购置现代化教育设备,兴建学校标志性建筑 C.把更多教育资金投向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 D.加强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 4.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下

列属于融资支持的是()。 A.对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费和社会保险补贴 B.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C.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微企业 D.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培育和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5.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 A.减免税收B.增加出口 C.对外投资D.扩大内需 6.甲某是A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在2012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司法机关以其涉嫌犯罪而对其施行逮捕,该逮捕决定许可机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C.A省人大代表团D.最高人民检察院 7.下列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混淆行为”的是()。A.甲商场在促销中的所有奖券刮奖区内印刷都是“谢谢惠顾” B.乙企业生产的保健品在产品说明书中作药品疗效的不实说明C.“冰雪矿泉水厂”是一知名企业,丙企业擅自用“冰雪”商标生产矿泉水 D.丁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的获奖证书印刷在所有产品包装上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道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一、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中,我舍弃了自己搜索图片视频等资料,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网络,通过自己动手,合作探究、总结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地理知识,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学习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 学习重点: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特点、高技术产业分布的特点。 学习难点: 掌握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学习方法: 上网搜索、合作探究,调查报告 三、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入教室。轻点鼠标,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入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带给我们的便利。今天,我们将地理课安排在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就是让同学们通过切身体验,来点击感受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魅力。 活动过程: 为了完成这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拟定了一份调查报告,需要各小组的同学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希望各位同学按照要求,合理分工,认真准备。让我们比一比,在成果展示中,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 展示调查报告,小组合作探究:

四、小组展示、点评总结

五、教学反思: 1、注重了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网络,自主、合作、探究,在自身体验中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直观可感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增强能力。 3、利用了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教学。但课堂掌控不够,有少数几个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做到真正让网络为学习服务。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 2、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探讨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树立忧患和责任意识。 3、认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学习重难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以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 河流概况:1、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

高铁安防的九大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有保障

高铁安防的九大核心技术一带一路有保障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走向全球、友谊的名片。5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已实现“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高铁“走出去”时与其他高铁国家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那么高铁与安防行业有什么关系呢? 高铁设计哪些安防? 根据高铁安防组成,每个部分又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多种安防设备,从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车厢安防、车内电子安防三方面来讲有以下一些情况。 车站及铁路沿线安防 如出入口安检设备:主要有X光安检机、安检门以及手持金属探测器,当门禁系统检测到严禁携带的金属物品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而X光安检机主要检测乘客包裹里的物品,可做到不开包安检。手持金属探测器则是在掌门神安检门对旅客进行安检后再次对人体进行安检。以确保准确无误。如果以上三种安防设备中有任何一个设备发出报警,工作人员则可阻止其进入列车,减少列车运行安全风险。 铁路沿线电子围栏、道路监测、电力故障处理系统等。 远程控制故障处理系统:由室外高压真空短路器、室外电控柜、室内电控柜和一个调度控制台共同组成。太原铁路局侯马北供电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了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当线路正常供电时,供电调度能通过调度控制台及时收集各站装置检测数据,并监控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当出现开关跳闸故障时,调度控制台会自动显示故障区段的具体信息,供电调度即可按照系统提示的故障区间信息以及系统规定的程序进行远程操作,断开线路开关,由两端的配电室分别供电。铁路系统有了“GPRS”这个电子“千里眼”,将不再担心。 车厢安防 车厢内安防设备也很多,常见的如灭火器、安全锤,烟雾探测器、视频监控等。在现代高铁车厢内,视频监控几乎无孔不入,不仅在车厢内,在站台及铁路沿线也是无处不在。一旦发现有危险状况,安保人员能通过该系统看的一清二楚,立刻派人处理事故。视频监控系统几乎遍布整个车站,是保护车站安全的法眼,让任何试图混过入口安检的人原形毕露。此外还有机房监控、防灾安全监控等监控手段。机房监控主要包括动力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会用到感温、感热探测器及门禁系统;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和照明等重要配电设备集中监控,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防止机房运转失控。防灾安全监控是外部监控,是对出现的紧急状况如暴风雪、泥石流、洪水、交通意外等灾害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做出反应;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无线视频传输到控制中心,以便应急指挥调度。

什么是知识能力和素质范文

什么是知识能力和素质范文 "知识能力"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所谓知识能力,是指知识、智能、技能和实践及创新能力等.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和结果,智能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能、技能为基础的改造世界(对象)的能力 2、知识能力是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营销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这是现代营销工作对营销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对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3、知识能力是指获取、存储、检索、激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智能的组成部分.知识的获取和储存是检索和运用的基础,检索和运用是知识的输出,是对获取和存储效果的检验 4、在本文中,我们将获取、整合知识和信息,并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和再造的能力称为知识能力.是知识能力支持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或者说,其它的能力都是知识能力的衍生物素质含义 定义1:《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定义2:"素质"沟通的效率与层次可概括为素质。层次高低取决于人的单技术知识深度或多知识修养广度(专家和博学、反面是八卦和肤浅)、沟通方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如以前不识字的人用画画来代替完成书信),人生观价值取向(创造为乐或享受为乐),情商优劣等条件。 定义3: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 定义4:“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定义5:“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酒店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在此对我们酒店的管理人员提出15项能力和4个准则的要求,这些要求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判断力、决策力、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承受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业务能力、外交能力) 1、严格而不要一味严厉; 2、发号施令但不要忽略给予帮助; 3、维护权威,但不要拒绝听取员工意见; 4、实现企业目标,但不要无视员工的个人需求。 在我们进行管理工作时,满足以下几方面,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完善与合理: 1、理解员工的需要: 员工的需求不止于最低层次,例如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报酬等基本需求。同时他们也有高层次的需求。例如工作中共同实现一个目标的自豪感。 需求次序: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确定了一种五阶段的“需求层次”: 第一层次,最基本需求—生理需要:食物、衣着和居所; 第二层次,安全需要:寻求个人安全感的需求;

第三层次,社会需求:协调人际关系,拥有朋友的需要; 第四层次,较高层次的需求—人格尊重需要:因成绩被承认而得到满足,受到他人尊重和赏识的需求;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由于发挥了个人的全部潜能而最终实现目标,有成就感与胜利感的需求。 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鼓励员工,比盲目的管理有效的多。 (例如,各部门对酒店产品和推销语言制定一些具有专业而有效的解说词,那我们发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编制成一段段朗朗上口的解说词,工作完成后被公司高层认可,员工们觉得非常自豪,他们觉得这种贡献是既有价值而有无可替代的。) 2、清晰地沟通: 任何时候、任何团队都需要有沟通,只要是坦率、真诚,以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都可以提高沟通的质量,无论是正式非正式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没有止境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应该抛弃个人面子、个人职位、个人观念,本着从实际工作出发,从产生效率出发,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出发,积极进行沟通;而应该切忌老死不相往来;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11-08-08 第07版:科学技术 作者:王利政来源:学习时报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十一五”以来我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国科学和工程指标2010》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落后于美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三,到2007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突破了6万亿元,达到60430亿元。 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张,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达到3813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首位。 行业规模差异大,产业地理集中度高。从高技术产业的五个行业看,2009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接近

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位居第二,所占比重超过 1/4,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比仅为2.2%。 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高技术产业呈现很高的地理集中度。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达到85.4%,几乎是中西部地区的6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集中地,三个区域产值占全国的81.9%。其中广东、江苏两省产值所占比重,达到全国产值的一半。但两省的规模变化又有所不同,“十一五”以来,广东占比从31.2%下降到28.4%,而江苏占比从18.0%上升到21.5%,这反映了加工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高技术制造工业发展放缓,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向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转移。 产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R&D强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持续增长。2009年,高技术产业R&D经费规模达到892.1亿元,占制造业R&D投入的1/4,同时产业R&D强度提高到1.48%,几乎是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0.75%)的2倍。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强度最高达到4.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强度最低,为0.64%,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 有效发明专利占制造业1/3多,行业和地区分布集中。发明专利是评价科技创新程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也大幅增加,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4万

教育知识和能力1

第二章中学课程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博比特《课程》标志课程诞生 一、课程类型: (1)按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 (2)按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划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3)按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4)按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二、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 (2)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克伯屈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三、课程容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2、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教学 (一)教学 1、教学含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有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教学的任务 (1)形式教育 (2)实质教育 5、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6、教学过程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容、教学手段 7、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引导性;认识的简捷性。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全世界都知,中国高铁有多牛逼然而,某些中国人却黑得丧心病狂

全世界都知,中国高铁有多牛逼!然而,某些中国人却黑得 丧心病狂 一篇名为《高铁是中国的骄傲,但确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大痛点……》(文末放出全文)这段时间甚嚣尘上,竟然在网上流传开来。点开一看,是非常非常过时的文章了,但是文章的阅读量10万+,真是高得吓人。这篇垃圾文章竟然被一转再转,就在昨天,一位朋友又把这篇文章发给了我,显然也是有其他关心中国高铁发展的人转给他的,他们都是好心,是希望这里得到证伪。倒不是说它有多大的危害,就能对中国高铁的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你看了恶心,你是实实在在地被恶心到了!中国高铁走到今天,产品是自己的,技术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市场也是自己的,而且这个市场不止是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市场,在全球领域不断上演徒弟打败师傅的经典案例。中国高铁已经实现了由“跟随”到“引领”的华丽转身。这正是高铁被称作“中国一张亮丽名片”的含金量所在。从文章的内容来分析,这其实是一篇写于很久以前的文章,只是又被部分自媒体拿出来当新闻来发,其实是冷饭热炒。如果放在十年前,这篇文章还是有三分道理,现在来看已经是驴唇不对马嘴了。生活在这个世界,有时候觉得非常悲哀!到不在于造谣者恶意有多深,毕竟恶总是作为善的对立面而存在,而在于盲从者之众总是令人瞠

目结舌!一篇科普的文章,一篇辟谣的文章,阅读者或许寥寥,一篇漏洞百出的造谣文章,却能轻松得到疯传!轻轻松松的洛阳纸贵! 逐段点评 原文:高铁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在世界来看也是少有的,高铁确实是中国实实在在的名片,而这张名片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却是个痛点。看文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了。点评这是什么猪脑子逻辑?都是制造业痛点了,还能成为国家名片?事实是,高速列车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代表!已经签约的包括印尼高铁、中老铁路、香港高铁,已经基本确定尚未完成签约的包括,俄罗斯莫喀高铁、匈塞铁路、中泰高铁,正在竞争的包括新加坡至马来西亚高铁、美国加州高铁等。作为中国制造业的痛点,都已经把西门子、庞巴迪逼得要谈合并了,对于这种痛点,我想说一句,希望中国能够多一些这种痛点,好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原文:“一位参与动车引进工作的技术工程师举例说,我们可以按外方图纸生产转向架、电机、变压器,用外方的核心零部件组装变流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却不知道头型的设计依据、原理,不知道加宽车体有没有风险,得不到车体的原始设计计算书,得不到转向架的关键参数和升级改进方法,也得不到电机和变压器的电磁场、热场、力场的计算机多维协同仿真技术,更不知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检验标准和相关材料疲劳特性数据库,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与对策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赵刚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摘要] 从20世纪50年代建国之初至今,中国的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期间国家制定了多个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划,如863计划。也建成了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特别是近几年依靠几个“五年计划”的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新成绩,迈上了新台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国家政府和我国企业都应该看到这些问题,并致力于解决他们,从而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整体而言已初具规模,产业规模居世前列。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产业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不断建成,93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8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地。东部地区高兴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空间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产业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研发投入逐年提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2005年以来高新技术研发投入经费年均增长25%以上。在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的企业。并且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明显提高,我国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由简单的加工出口向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产业技术开发和标准研制等国际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但也要看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的高新产业相比而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其科技投入占总产业的比重和自主开发能力,还是在世界高新技术市场中所占份额和国际竞争能力,以产业效益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高新产业技术密度不高、掌握的核心技术严重不足、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产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高345经费投入是衡量产业技术和知识密度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经合组织在其发表的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为题的报告中甚至将其列为判定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

铁道部:中国高铁技术远超日本2011-07-08

铁道部:中国高铁技术远超日本2011-07-08 2011-07-08 05:13:00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 近日有日本媒体对中国高铁知识产权表示质疑,认为中国高铁是“盗版日本新干线”。事实到底如何?记者采访相关人士,进行了求证。 焦点一:中国高铁是“盗版日本新干线”吗? 【回应】中国高铁知识产权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技术水平已超越日本新干线 据介绍,2004年,中国南车按照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和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经过了7年的时间,通过联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和国产化实施,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设计、制造和验证的技术,并自主建立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设计、制造和验证体系。 中国南车集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云双表示,中国南车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了企业不可能照搬国外技术。“研发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充分考虑了我国高速铁路的特点。中国高铁桥梁比例比较高,采用了无砟轨道,因此转向架结构的参数就要调整优化;中国高铁隧道多,因此企业又强化了动车组车体气密强度等。” 车头是高速动车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中国南车研发新一代“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头型时,通过20个头型概念设计、10个头型仿真分析、5个头型风洞试验和1个1∶1头型实物模型验证,全新研制了低阻力流线型头型。“CRH380A动车组头型,无论是从美工设计还是技术设计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7月7日说。 实际上,目前中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日本新干线。数据显示,中国创新制造的CRH380A型车与过去从日本川崎重工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的CRH2型车相比,功率由原来的4800千瓦增加到9600千瓦,持续时速由原来的200—250公里提高到380公里;头车气动阻力降低15.4%,气动噪声降低了7%;转向架轮对实现了“踏面接触应力”比欧洲标准降低10%—12%;车体的气密强度从4000帕提升至6000帕,保证了列车在时速350公里隧道内交会的结构安全可靠性。 除此之外,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等高铁的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线间距、隧道净空断面等主要技术标准都是目前世界高铁中最高的。 “我认为,打‘嘴上官司’毫无意义,一切靠事实说话,靠数据说话。中国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毫无疑问已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王勇平透露,也有不少日本媒体从业者对京沪高铁表示了赞许。日本东京广播公司记者真下淳在京沪高铁做体验采访时说:“京沪高铁科技水平很高,日本的新干线是没有的。”“日本新干线经常弯曲前行,很难像中国高铁那样保持高速运行”。 焦点二:中国高铁技术为何发展这么快? 【回应】高铁研发实行“举国体制”,汇集了一大批研发机构和人才,6年跨越了三个台阶

酒店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酒店管理执行力

第二部分:谈谈酒店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酒店管理的执行力(一)酒店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酒店员工基本素质是酒店服务质量的保证。酒店员工基本素质包括: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强烈的酒店意识。这些不仅仅是酒店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更是酒店服务质量的保证。 1、责任心 责任心是每个人所应具备的素质。有了良好的责任心,人们才会对自己、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身边的人负责。而酒店正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顾客负责。酒店的工作有很多细节,并且环环相扣。员工们必须细心处理细节问题并保证每一环节万无一失。因此,只有有责任心的员工才会对工作负责,才能确保工作的准确性。也只有这样,才会给客人办好每一件事,才会让客人对酒店的服务满意。因此,员工的责任心是酒店服务质量的保证。 2、对工作的热爱 如果一个人不热爱他的工作,那么决不会百分百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更不会在工作中保持活力与热情。而在酒店中,客人们所需要的,是有活力,有奋斗精神的员工。只有员工充满对工作的热爱,才会发自内心的去为客人服务,才能明白的看出客人的需求。这有这样的服务,才会让客人满意。因此,员工对工作的热爱确保了酒店的服务质量。

3、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尊敬自己的职业。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充满尊崇,才会怀着一份虔诚去对待工作,才会去认真地履行自己的工作。对于酒店而言,如果一个员工不能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对自己的酒店也毫无贡献。而客人们自然也不会喜欢不敬业的员工,自然也会对他所在的酒店服务印象不佳。因此,员工的敬业精神也保障了酒店的服务质量。 4、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要求员工们遵守职业中的规则,也是一个人的整体道德素质的体现。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也无法去尊重他所从事的职业。酒店不愿意聘请一位缺乏职业道德的员工,客人们也决不愿意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员工为他服务。因此,员工的职业道德是保证酒店服务质量的基本要素。 5、酒店意识 酒店意识包括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客人意识、服务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酒店的工作琐碎而繁多,因此需要逐级管理。因此只有管理做得好,才能过保证酒店工作的正常运行。酒店向客人们提供服务,这也就要求员工们处处以客人为主。客人们到酒店便需要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员工要将客人们照顾的无微不至。所以,如果员工们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客人意识,便无法以客人为核心展开工作,无法让客人满意。客人们也会抱怨员工将自己晾在一旁。

个体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295.html, 个体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王颖崔健张潇刘志国 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23期 内容摘要:个体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基础,本质是个体掌握的与知识吸收有关的隐性知识。本文应用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知识吸收的实际,通过对个体隐性知识存量进行定量测评的方式设计了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个体知识吸收能力进行整体分析和评判。 关键词: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隐性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正在发生改变,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正日益集中于其内部特质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知识资源。Coe & Helpman、 Eaton&Kortum、Keller的研究表明,企业知识(技术)进步往往不是来自研发,而是外部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的结果,因此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不断创新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从而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企业是员工的集合,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个体的知识吸收能力。企业要提高知识吸收能力,首先要了解员工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位员工的知识吸收能力现状,这就需要对员工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构成和水平进行分析、测量和评价,以便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员工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 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本质是隐性知识 1990年,Cohen & Levintha 首次提出了“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为实现特定的商业目的而评价、获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这一概念随后得到了广泛的引用和讨论。知识可以被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的人员掌握,因此,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应该包含个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个人所在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两个层次(茅宁莹,2005)。Cohen & Levintha认为,个人吸收能力是形成组织吸收能力的最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的吸收能力,对组织吸收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组织吸收知识过程中,对外部知识的筛选主要通过“守门人”,而通过“转化人”的工作才能把外部的知识转化为被组织中的成员理解、应用的知识。因此,个人的吸收能力是形成企业吸收能力的基础。其次,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还与企业的管理特性有密切关系,即具有组织个性,它既受到企业成员个人吸收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组织文化、结构以及管理制度的制约,所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需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制定对策。 当前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多数学者都在用“能力”来解释“能力”,这种解释实际上没有阐明知识吸收能力的本质。为此一些学者应用“企业能力”理论,重新解释了“知识吸收能力”。例如,Kim(1998)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Zahrav & George (2002)则认为知识吸收能力由企业的惯例和流程构成。应用企业能力理论,本文认为,惯例

知识与能力作文

知识与能力作文 知识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歆的宝藏。以下是xx整理的,跟着xx一起看看怎么写吧。 1 分数无疑是最厉害的评判家,但这位评判家往往是最残酷的,学生必需付出全部努力,才能使他手下留情,但只有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分数才会满意。 所以,我们一定要为有好成绩而拼搏。 窗外风刀雪剑,西北风像一条条像凶恶的鞭子抽打着窗儿,寒冷的风透过一丝细小的缝隙吹到书房里,孩子呆呆的看着语文试卷上醒目的分数:76。陷入了沉思:为何分数一次比一次下降? “这孩子怎么办,越考越差,唉。”孩子的父母窃窃私语。 孩子听到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第一次听到父母这样的难过。 “一定是知识没有巩固,能力有限。这孩子……”父亲轻轻说道。 孩子跑到花园里,抚摸着小猫,任冷风吹着自己,两行长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凄

凉,却没人能理解他 “孩子,冷不冷啊?来,快进屋。”隔壁的老师把他带进屋,安慰着孩子说:“不要伤心,父母不理解你,还有老师啊,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一定是没有发挥出来,你一定会进步的。” 孩子的心里感觉暖暖的,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一个月以后…… 孩子再次与老师在花园里相遇,这次,孩子考了86分。孩子领悟到了:知识是无限的,只要你去钻研它,你的能力也会变得无限,分数自然也会直线上升。老师会心的笑了。 “的确,分数,知识,能力上存在着莫大的关联,正如孩子领悟到的那样。”身为对面邻居的我,这样想。 2 我在学校念了十四年的书,大部分是记忆理解,记忆也就是复制在脑袋里,很多东西是我的老师们强逼我去复制的。当我的脑袋里复制的东西多以后,我就懒得自己去思考,考试的时候很多是靠我复制好的知识,只要把大脑里复制的东西再搬到考试卷上,这就是考试,因此考试是很容易应付的事情,考试也是一种实在无聊的事情。中学时考试前老师还把复习重

世纪现代酒店员工应具备十大意识

21世纪现代酒店员工应具备十大意识 现代酒店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员工整体素质的优良。进入新世纪,面对国内国外酒店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酒店业竞争必将变得日趋复杂、激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局面必将形成。国内酒店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做百年老店,就必须重视员工队伍的培养建设,重视基层服务人员的学习塑造。纵观假日集团、希尔顿集团,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百年老店、酒店巨人,关键一点是重视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塑造与培养,重视员工的学习提高和创新意识。假日在全球建立了多家“假日大学”,希尔顿建立了自己的“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特别是基层服务人员的培养,在这些集团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假日、希尔顿世界各地的老总、总监,多数是从基层中走出来的。有了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顾客,有了一流素质的服务人员,酒店才会有一流的服务与文化。作为酒店的管理者,在进入新世纪之时,决不能再把员工队伍单纯地看成是一个基层服务群体,一个只需按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的服务队伍。而应该把自己的员工队伍努力培养和塑造成一支不断学习、进取的队伍,一支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的队伍,一支具有成本、环保、创新意识的队伍。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谈谈,21世纪现代酒店员工应具备哪些意识。 一、市场意识 进入市场经济,酒店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声誉,不光是靠管理层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而需要酒店中每位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现代酒店员工除了爱岗敬业,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有人人促销、人人参与市场开发、人人推销酒店、宣传酒店的意识行为。同时,在社会外部大市场、酒店内部小市场、对客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发现潜在的客源商机,接待好老顾客、留住新顾客,都是员工应具备的市场开发意识、客源竞争意识的体现。所以,现代酒店员工应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在酒店中如果只有管理者有市场意识,而普通员工无市场意识,那这个酒店的入住率、经济效益是可想而知的。 二、竞争意识 进入新世纪,作为酒店的员工必须懂得:入职竞争、岗位竞争、服务竞争、生存竞争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机制在国有、民营、外资酒店中是无处不有的。“市场不相信眼泪,竞争不同情弱者”,要想使自己变得强大,做为新时代的酒店员工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敬业意识、努力掌握好本岗位的工作程序、设备的操作方法,做好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服务,

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A Human Capital Approach

综述脉络: 1.起源:Cohen and Levinthal(科恩和利文索尔)(1989;1989) 科恩和利文索尔有关内部吸收能力和外部协作被视为互补的观点:他们认为,不仅自己的研发生产新知识的创新,同时也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研发过程增加技能的方式,提升公司的吸收能力。但是他们的研究却没有充分重视是组织对员工进行设置,即在跨职能接口、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等HRM增加吸收能力。 2.实证检验:Gambardella(1992)、Henderson和Cuckburn(1996)Arora & Gambardella、Tripsas (1997)、Rothwell 和Dodgson (1991、Veuglers(1997)、Vergragt(1992) 相关假设的验证主要是基于特定领域特别是在生物技术领域。Gambardella(1992)根据14个美国大型药物生产使用的专利数据作为输出指标进行案例研究。公司处于良好的内部研究能力,不仅可以使其更有效地利用内部知识而且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这是符合Henderson和Cuckburn(1996)在大公司制药发现类似的结果和Arora & Gambardella(1990)生物技术研究上的发现。Tripsas (1997)发现的排版行业,进行对内的吸收能力投资和外部通信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外部知识的传播的投资组合,能够使公司成功整合外部知识。Rothwell 和Dodgson (1991)强调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专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中小企业获得外部知识的重要性。Veuglers(1997)发现, 只有在吸收能力以全职人员研发部门的形式存在时,佛兰德制造业研发合作, 研发合作和研发外包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内部研发有积极的影响。Vergragt(1992)认为,创建内部与外部关系网络扩展将提高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3.员工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影响吸引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科恩和利文索尔)(1989;1989)、Tushman and Katz (1980)、Mangematin (1999)、Rothwell and Dodgson(1991)、Carter (1989)、Guellec(1996)、Canto(1999) 科恩和利文索尔研发预算通过增加企业的知识决定吸收能力。但他们也意识到吸收能力取决于个人在组织工作的能力。特别是人们位于该公司或其环境的接口,或者在该公司内部单元之间的接口。这些“守门人”是至关重要的,Tushman和Katz (1980)也强调“守门人”可以减少两个系统间语言和认知取向之间的不匹配,这在开发项目尤为重要。“守门人”在公司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向该组织其余成员传递信息,如果的其他成员具有高水平信息传递经验则会使传输过程将变得更加容易。这与Mangematin 等(1999)的研究一致。他认为,高学历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会自然而然的增加组织知识存储。他们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外的其他类似的能力个人与的关系,从而促进获得外部知识网,特别是在利用科学知识(Rothwell and Dodgson 1991)。Carter (1989)认为,高学历员工由于高水平的知识,是其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要的贡献者。这句话在进一步支持Guellec(1996)强调技能劳动者更能够产生新知识,因为他们掌握能力艺术,因此能更好管理新技术。Canto 等(1999)发现,无形资源——进入人类和商业问题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研发, 相比与金融和物理资源。

酒店管理人员应具备的7个能力

酒店管理人员应具备的7个能力 一、专业能力 作为一个主管,你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随着你的管理职位的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将逐渐减少。作为基层的主管,个人的专业能力将非常的重要,你要达到的程度是,能直接指导你的下属的实务工作,能够代理你下属的实务工作。专业能力的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从书本中来,一是从实际工作中来。而实际工作中你需要向你的主管,你的同事,你的下属去学习。“不耻下问”是每一个主管所应具备的态度。 二、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对于一个主管而言,与专业能力是相对应的,当你的职位需要的专业越多,相对而言,需要你的管理能力就越少。反之,当你的职位越高,管理能力要求就越高。管理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需要你的指挥能力,需要你的决断能力,需要你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你的专业能力,也需要你的工作分配能力,等等。管理能力来自书本,但更多的来自实践,因此要提高你的管理能力,需要不断的反思你的日常工作,用你的脑袋时常去回顾你的工作,总结你的工作。 三、沟通能力 所谓沟通,是指疏通彼此的意见。这种沟通包括两个方面,跨部门间的沟通,本部门内的沟通(包括你的下属你的同事和你的上级)。公司是一个整体,你所领导的部门是整体中的一分子,必然会与其他部门发生联系,沟通也就必不可少。沟通的目的不是谁输谁赢的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公司利益,部门利益服从公司利益。部门内的沟通也很重要,下属工作中的问题,下属的思想动态,甚至下属生活上的问题,作为主管你需要了解和掌握,去指导,去协助,去关心。反之,对于你的主管,你也要主动去报告,报告也是一种沟通。 四、培养下属的能力 作为一个主管,培养下属是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工作。不管你所领导的单位有多大,你要牢记你所领导的单位是一个整体,要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很多主管都不愿将一些事交给下属去做,理由也很充分。交给下属做,要跟他讲,讲的时候还不一定明白,需要重复,然后还要复核,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快。但关键的问题是,如此发展下去,你将有永远有忙不完的事,下属永远做那些你认为可以做好的事。让下属会做事,能做事,教会下属做事,是主管的重要职责。一个部门的强弱,不是主管能力的强弱,而是所有下属工作的强弱。绵羊可以领导一群狮子轻易地去打败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作为主管,重要职责就是要将下属训练成狮子,而不需要将自己变成狮子。 五、工作判断能力 所谓工作能力,个人以为,本质上就是一种工作的判断能力,对于所有工作的人都非常的重要。培养一个人的判断能力,首先要有率直的心胸,或者说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工作判断的基础。对于世事的对错,才能有正确的判断,才能明辨是非。其次,对于你所从事的工作,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该怎么做,该如何做,该由谁做,作为一个主管,应该有清晰的判断,或者说是决断。其实工作的判断能力是上述四项能力的一个综合,主管能力的体现是其工作判断能力的体现。 六、学习能力

对中国高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思考精编

对中国高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思考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对中国高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思考 【正文】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 ,不断涌现。高校也不例外,校办科技企业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 一些高校的科技企业已形成强劲势头,取得了丰硕成果。燕山大学科 技产业十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 将以燕山大学科技产业为例就其在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着的诸多 矛盾和困难进行阐述,以便使高校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发展自 身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燕山大学科技产业从1990年开始起步,主要是以我校的传统 优势专业轧钢与锻压为技术后盾,以我校的优势科技成果为基础,建

立了“双层卷焊管厂”和“燕山大学汽车附件厂”,经过10年来的 发展,现在已初具规模,两厂的产值从1991年的69.5万元, 发展到1998年5500万元,利润也从7.3万元发展到800 万元。然而伴随着校办产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对高校科技产业在 观念上的分歧确始终存在,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高校兴办科技产业是 不务正业,只有企业才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渠道,而高 校只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兴办企业来转化成果是劳民伤财,冲击 了教学和科研。另外,受高校科技人员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部分 人持有单纯依靠基础研究成果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倾向于重视理论 ,轻视实践;重视科学,轻视技术;重视成果,轻视运用,习惯于以

成果鉴定为终点,把成果转化视为科研工作之外。这些观念极大地阻 碍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因此,高校科技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 识,充分理解高校兴办科技产业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高校不仅具有教学和科研功能,而 且还应具有以技术辐射为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兴办科技产业是 高校向社会辐射技术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的教学, 科研和产业三结合基地。高校兴办科技产业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商 品化和产业化,有利于增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和改善办学条件,它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一个重要生长点。 二、从国情、校情出发兴办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高校兴办科技产业历史不长,但发展迅速。很多高校都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