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肘部骨折之一。占肘部骨折的50%~60%[1],如果处理不当易发神经、血管损伤、volkmann氏缺血性肌挛缩及后期肘内翻畸形,使患儿造成终身残废。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8例,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包括采取细心、周到、有效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认真做好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5~10岁,平均7.5岁,左侧26例,右侧3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尺神经损伤1例。治疗方法:58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石膏托固定2~3周,然后指导功能锻炼。

护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该病儿童居多,因患儿语言表达及认知能力差,常以啼哭表达疼痛及不适[1],不能配合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应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亲近患儿,让其亲身感受到关心与爱护,减轻恐惧心理,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向其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传递积极的心理支持。②术前准备:帮助患者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检查患肢皮肤有无水泡、压伤及感染。术前让患儿尽量平卧,抬高患肢,指导患儿做握拳伸指活动,促进患肢

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4.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5.卧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7.对有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遵医嘱给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 二、术前护理 1.配合做好各项检查、药敏试验、配血等,术前一天病人理发、剪指甲、沐浴或擦浴、更换清洁衣服,术晨备皮。 2.属指导需在床上大小便的病人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并戒烟。 3.遵医嘱完成皮肤准备、禁食水、术前给药等。 4.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或体温高于37.5°C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停止手术。 5.保证患者良好睡眠,根据需要适当应用镇静药。 6.术前取下假牙,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将病历、术中带药和放射片交给手术室工作人员。 7.根据不同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 三、术后护理 1.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护理,根据病情更换卧位。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温度、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疼痛情况,采取适宜的止痛方法。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脊柱手术后体位保持病人处于手术伤口及缝线张力最小的体位。根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行轴型翻身。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于心脏,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4.术后禁饮,肠蠕动恢复即可饮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再逐渐进饮食。 5.观察伤口引流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病人多吃富含钙食物,如新鲜牛奶、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兼顾,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活动计划应根据病人锻炼后的不同反应而予以修定。术后功能锻炼可分三期:初期为术后1~2周;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后期从骨、关节等组织的伤愈起到全身、局部恢复正常功能。 3.定期复查:遵医嘱及时复查。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疼痛护理常规 1.了解手术的名称、大小、范围和麻醉的方式 2.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认真倾听患者的疼痛的主诉。 3.教会患者通过疼痛量表表述疼痛的程度 4.指导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放松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阅读书报、玩游戏等保持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室内光线柔和,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5.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带镇痛泵的患者观察镇痛泵的效果 6.满足各种生活的需要。

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

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6-10-28T13:43:41.090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作者:林成凤刘淑琼吴玉瑜杨乃群 [导读] 自2004 年1月至2008年12月参与护理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微创治疗病例234例。 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福建泉州 362000 【关键词】中医饮食调理中药熏洗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50-02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童四肢骨折的75%[1] ,其治疗方法多样,有非手术治疗手法整复石膏或夹板固定,或牵引复位固定及手术治疗有微创及切开两种方法。而微创治疗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为目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公认方法[2],自2004 年1月至2008年12月参与护理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微创治疗病例23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3例,男159例,女84例,年龄2~15 岁,平均8岁,左侧145例,右侧98例,伸直型234例,屈曲型9例,尺偏型119例,桡偏型92例,无明显尺桡偏3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h~10d ,平均住院时间为5d。 2 护理方法 2.1饮食指导 2.1.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为主。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方1 猪血汤 组成:猪血250g,葱、姜、精盐。 用法:猪血250g,已成血块,切成小块,加葱、姜,少许精盐,隔水蒸熟,分次食用。 功效:行血止痛,活血。 主治:骨折后局部肿胀,瘀血严重者,为骨折早期。 方2 鲫鱼汤 组成:鲫鱼1条,黄酒、姜、葱、精盐。 用法:鲫鱼活杀,去内脏及鳞,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ml,加黄酒、姜、葱,急火煮开3min,改文火煮20min,加精盐,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骨折早期,兼脾胃不和者。 附注:鲫鱼为补脾利水养生食品,食之可以益脾胃,利水湿。 2.1.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方1 木瓜粥 组成:木瓜25g,粳米50g。 用法:木瓜洗净,切成小片,置锅中,加清水500ml,加粳米,急火煮开5min,文火煮30min,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舒筋活络,调和脾胃。 主治:骨折中期,局部胀痛不退者。 方2 丝瓜白芷汤 组成:老丝瓜50g,白芷20g。 用法:老丝瓜洗净,切成小块,白芷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3min,文火煮20min,去渣取汁,分次食用。 功效:行气和中,止痛。 主治:骨折中期,胀痛不退者。 2.1.3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健脾胃、益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方1 扁豆山药汤 组成:扁豆50g,山药50g。 用法:扁豆洗净,山药洗净,切成小片,同置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3min,文火煮20min,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养血。 主治:骨折后期,脾胃虚弱,胃纳差者。 2.2中药内服治疗用药指导: 2.2.1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初期(伤后15d内)以活血化瘀、消肿行气、通络止痛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或消肿一号方,肢伤一号; 2.2.2中后期(损伤后15d后)以活为主,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方用新伤续断汤或跌打养营汤。肢伤二号; 2.2.3后期: 以补为主,补益肝肾,强骨壮筋,肢伤三号方。 2.3中药薰洗与功能锻炼 2.3.1在责任护士指导下进行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从10°-20°开始活动,逐渐加大活动范围,以活动时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可使全身与局部气血畅达,筋脉得到滋养,经络调畅,肌肉强健,髓充骨坚,通过活动可增加局部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促使骨折端

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07T10:44:45.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程春炤[导读] 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 程春炤(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515)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417-02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骨折线常通过尺骨鹰嘴窝,大部分属于囊外骨折,但也有前或后侧关节囊破裂者,内侧柱易粉碎、塌陷。肘内翻的发生率较高。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发生于3~12岁儿童,有明显的外伤史。 2.症状和体征 (1)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肱骨髁上有畸形、骨擦音(感)或异常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2)注意检查腕手部的感觉、运动,有无“垂腕”、“爪形”及“猿形”手畸形,以判断是否合并桡、尺或正中神经损伤。 (3)注意有无血管损伤的体征。 (4)皮下有瘀斑或触及近折端骨茬者,谓“潜在开放性骨折”,说明损伤和移位严重。 (5)青枝嵌插型骨折以髁上处环周挤压痛为主要体征。 3.特殊检查对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彩色多普勒、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4.辅助检查 X线正侧位片即可确定骨折类型,必要时CT、MRI检查确诊。 (二)鉴别诊断 1.与肱骨髁间骨折的鉴别肱骨髁间骨折多见于成人,儿童甚少。X线可见内、外髁间距增宽,并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感),严重者对肘关节功能影响较大。低龄儿童的滑车骨骺尚未骨化,通过髁间的骨折线不能从X线片上直接看到,诊断比较困难。对于疑难病例可行CT、MRI检查确诊。 2.与肘关节后脱位的鉴别二者虽都呈“靴样”畸形,但脱位多见于10岁以上的较大儿童和成人,肘部肿胀较轻并有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三)分类 根据受伤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根据侧方移位情况,又都可以再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临床以伸直尺偏型最为多见,青枝嵌插型不容忽视。 (四)治疗 1.特色治疗 (1)手法整复固定法 ①适应证:大部分肱骨髁上骨折均适于手法整复和外固定,在整复前应排除血管、神经损伤。 ②整复方法:复位时应特别注意矫正远折端的尺偏移位、尺侧倾斜嵌插以及内旋移位,以预防肘内翻。一般不需麻醉,必要时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患者仰卧于配有“C”形臂X线透视机的硬板整复床上(不透视,整复固定后拍片复查亦可),复位顺序可按矫正旋转移位一侧方移位一前后移位进行,采用拔伸牵引、推挤提按、屈伸收展、旋转外翻等手法即可复位。但因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病人年龄、体质等的差异,要辨证施法。 ③固定方法:可通过触摸肘后三角与上臂轴线的关系和挤压内外上髁嵴的形态,来确定骨折的对位情况,判断远折端有无尺偏、尺倾和旋转;再通过肘关节屈曲角度及有无抵抗,来判断前后移位矫正情况。通过X线透视核对骨折对位情况更佳,务必使骨折复位满意后,方可进行外固定。新鲜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容易闭合复位,但不易保持,尤其是远折端的尺偏尺倾最易反弹复发,因此,外固定方法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小夹板超肘固定、撬式架固定和石膏固定,医者应根据病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灵活运用。 (2)牵引整复固定治疗 ①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待肿胀消减或情况改善后,根据情况及时改用其他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方法。 ②操作方法:常用的牵引疗法有以下几种。尺骨鹰嘴牵引:于尺骨鹰嘴背侧嵴前方lcm处由内向外穿针,屈肘90o和肩前屈上举90o牵引,重量1~3kg,时间1~2周,骨折复位后及时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目前鹰嘴牵引已较少应用。皮肤牵引: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远侧骨折段较小,整复后不易固定的不稳定骨折,以及骨骺滑脱骨折。胶布自髁上处沿前臂前后或内外侧粘妥,外用纱布绷带缠绕,于手指末梢用扩张板撑开,置患肢于外展、外旋位床旁牵引,重量1~2kg,7~10天折端粘连后,手法进一步矫正残余成角,夹板或石膏固定。 2.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 3.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对于婴幼儿,应以方便口服和外用为主。早期肿胀严重,以活血行气为法,用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若肿胀起水疱,或合并发热者,为瘀血化热,以活血清热为原则,用小儿清热解毒冲剂。中后期肿痛已消者,宜接骨续筋,用小儿接骨冲剂。 (2)西药治疗: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术前30分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一般不超过3天。 参考文献 [1]李岳君.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1月15卷1期.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一诊断(中西医诊断相同) (一)诊断标准: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肱骨髁上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见于跌倒,肘关节在半伸位,或伸直位,手掌先触地,或者肘关节屈曲,后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局部压痛甚剧,肘关节功能丧失,肱骨髁上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屈曲伸位,移位明显时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正常 3辅助检查:肘关节的X线正侧位片可做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

型及移位情况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 〖中医分型〗 1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 2屈曲型:较少见。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中医分期〗 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1早期:伤后1—2周内,可以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2中期:伤后3—4周左右,此时如需要复位,应该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肱骨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踝、肱骨内上髁。其中以前三者为多,多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引起。 【护理常规】 1.术前 (1)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3)体位改变:指导患者床上翻身、坐起、起床的方法。 (4)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备患侧上肢及腋窝皮肤,剪指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 8h,禁饮4h。 (5)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女患者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圭 2.术后 (1)术后体位:患者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平卧位时患肢与心脏平行。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吸氧,观察患

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肿胀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干燥,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4)鼓励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坐位或下地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屈肘或呈90°,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及水肿。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指、手腕、肘部及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5)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活动,下地活动时避免患肢碰撞,患肢可用前臂吊带保护。 2.饮食指导初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恢复期为高蛋白质、高热量及高营养饮食。 3.用药指导骨折后须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病情须适当给予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 4.心理指导耐心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 5.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腕、肘关节屈伸、用力握拳;指导患者做肩关节的活动,肩外展、旋转活动,防止肩关节内固定过久而功能受限;严禁提重物,做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6.复诊须知术后1个月门诊复诊;切口出现渗液、疼痛,随时复诊;遵医嘱给予及时复诊换药。

肱骨髁上骨折病人护理

情境十肱骨髁上骨折病人护理 一、预备知识 1.肱骨下端解剖生理概要 肱骨下端前后扁,末端有 两个关节面,靠内侧的是肱骨 滑车,靠外侧的是肱骨小头, 滑车后面上方有一鹰嘴窝。下 端的内、外侧部各有一突起, 分别称为内上髁和外上髁。肱 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 因在儿童时期,该部位为肱骨 的薄弱环节。

2、骨折类型 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跌 倒时,肘关节呈半屈状手掌着地,地 面的反作用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 在肱骨髁上部骨折骨折的近侧端向前 移位,远侧端向后移位(图1)。 屈曲型较少见,多系肘关节屈曲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位,肘后着地。外力自下而上,尺骨 鹰嘴直接撞击肱骨髁部使之髁上部骨 折。骨折远侧段向前移位,近侧段骨 端向后移位。 粉碎型见于成年人。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3、临床表现 患者多系儿童,外伤后肿胀、 疼痛、功能障碍并有畸形。在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同时要注意手部温度、 脉搏、运动及感觉,以明确有无血 管,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部分活动 肘后三角无变化 上臂短缩,前臂正常肘关节不能活动 肘后三角骨性标志有变化上臂正常,前臂短缩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4、治疗 手法复位超关节小夹板固定,也可用石膏固定。术后应注 意肢体血运观察,经常调整 布带,2周折除夹板,功能锻 炼。 牵引治疗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 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 或复位后骨折不稳者。 手术探查神经、血管并整复骨折当有血管、神经伤时, 特别是血管伤应考虑手术探 查,手术目的是修复血管或 解除其压迫,对神经伤也同 时采用手术治疗,顺便整复 骨折。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流程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流程

一、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锁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外,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患者多为儿童和青状年。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二、一般护理 (一)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受伤的原因、时间;受伤的姿势;外力的方式、性质;骨折的轻重程度;有无疼痛,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 (三)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含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 (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量镇痛剂,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五)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三、专科护理 (一)体位护理

局部制动固定后,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卧位休息时应去枕仰平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外展,维持良好的复位位置。复位后,站立时保持挺胸提肩;坐或行走时,用前臂吊带悬吊患侧上肢屈肘成90度直角,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减轻肿胀。局部未加固定的病人,应嘱其不可随便更换卧位。 (二)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渗血情况。 2、注意观察上肢皮肤颜色是否有发白或青紫,有麻木感,是否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果有以上症状,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使双肩尽量外展,后伸,如症状没有缓解,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调整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三)功能锻炼 1、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 防止患肢肿胀,避免肩关节僵凝,以取得病人配合。 2、正确适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整复固定1-2周。可以练习手部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围绕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动态制订持续性的护理计划,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各期的健康指导。方法总结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结果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生活质量提高,减轻患者及家人心理和生活上的负担。结论对围手术期制订持续合理的护理计划,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女性较多。因其骨质疏松,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骨折。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术,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沟通技巧。通过围手术期所做的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消除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和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顺利恢复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男13例;女,24例,年龄40~85岁,平均57岁,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髋关节置换6例,骨折内固定11例。 1.2 围手术期护理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认真细致讲解疾病知识,耐心、细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介绍手术治疗的重要性。进行各项诊治活动前,要争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说明目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紧张情绪;介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时发现引起情绪或心理变化的诱因,实施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1.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肢末稍血液循环,皮肤温度、色泽、肿胀程度,及时巡视患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2.1.3 健康教育保持病室安静、环境舒适、定时开窗通风。合理饮食,给予高蛋白低脂肪、粗纤维、低盐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500 ml左右;饭后30 min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利于消化。采取合适的体位,患肢制动。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踝关节背伸运动,次数由少到多,范围由小到大,迅速渐进,感到不累为止。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坠积性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皮肤完整性受损等。 1.2.1.4 术前准备对准备手术中所需的各种物品认真检查,手术器械消毒和有效期是否达标,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做好患者身体的准备,完善各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做好手术皮肤的清洁,毛发的剃除;取下患者佩戴的饰品及假牙及贵重物品;口唇和指甲禁止涂抹唇膏和指甲油。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和司械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利用图片或口头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布局、麻醉和手术时所需的体位、手术中的注意事项等。术前晚要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心理紧张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应用,提高睡眠质量。术晨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基本情况,确定手术是否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常规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常规 解剖生理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 ~3cm ,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又为松骨质和密骨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的薄弱点,常易发生骨折。紧靠肱骨外科颈内侧有腋神经向后进入三角肌内,臂丛神经、腋动脉、腋静脉经过腋窝,骨折端严重移位时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本骨折以老年人较多见,亦可发生于儿童和壮年人。 临床表现 ?伤后肩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上臂内侧可见瘀斑、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肢不能抬举,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和纵向叩击痛。外展型骨折肩部下方稍呈凹陷,在腋窝能触及移位的骨折端或向内成角;内收型骨折在上臂上端的外侧可摸到突起的骨折远端和向外成角畸形;合并肩关节脱位者,会出现“ 方肩” ,在腋下或喙突下可扪及肱骨头。x 线正位片显示骨折内外侧方移位和向内或向外成角情况。 护理要点 ?1.手法整复固定后,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循及感觉运动情况,如发现肢端严重肿胀、青紫、麻木、剧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经常检查固定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保持有效的外固定。 ?3.切开复位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肢的末梢血循情况及伤口渗血情况,有无压迫神经和血管现象,手部是否肿胀等。术后伤口疼痛,可适当给于止痛药。 护理评估 ?1肢体的情况 ?1骨折体征望诊:肩部是否肿胀,上肢近段的前侧和内侧是否有淤血或血肿,患肢是否有内收或畸形。触诊:上肢近端是否有骨擦感。腋窝下能否触及移位的骨折端。量诊:是否有患肢缩短,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算小。患肢上臂的周径是否大于健肢,以判断肿胀程度。 ?2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状况患肢桡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 ?2. 受伤史是否有跌倒、摔伤史。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即使有轻微的摔伤史,亦可发生骨折。了解受伤时的姿势、外力作用的方向。跌倒时是否手掌撑地,上肢是处于内收还是外展,以便估计骨折的类型,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 ?3. 既往健康状况是否有影响骨折愈合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钙磷代谢紊乱。 ?4.X 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手法复位,外展架固定;药物辅助治疗。 2.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用1~2枚螺纹钉或克氏针维持复位,然后再用外展架固定4~6周 ?[常见护理问题] ①疼痛。②有固定部分失效的可能。③有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可能。④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由于骨折后外固定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人易产生焦

上肢骨折的损伤名称、临床表现及康复措施

上肢骨折的损伤名称、临床表现及康复措施 一、肱骨干骨折 1、概述及损伤名称 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髁上为肱骨干。骨折发病率占全身骨折3~5%,多发于30岁以下成年人。按发生部位可分上、中、下1/3。肱骨干中段后方有桡神经沟,其内桡神经紧贴骨面行走。肱骨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1)骨折原因与类型 1、直接暴力常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2、间接暴力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 3、旋转暴力新兵训练中,少数新战士投手榴弹突然间前臂及肱骨远端向前及内旋,而肩部及肱骨近端未能前旋,不协调应力作用于肱骨中段,导致投掷的扭转螺旋骨折。骨折线为螺旋型。 (2)移位原理 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之上,骨折近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图1)。肱骨干中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骨折远段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向上移位(图2)。肱骨干下部骨折,骨折远段移位随前臂及肘关节位置而异。骨折后病人常将前臂贴胸前,引起骨折远段内旋。

(3)临床表现 桡神经在肱骨中段及中下段后外侧桡神经沟内经过,该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时,常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等。伤后上臂立刻出现疼痛、肿胀、皮肤瘀血斑、积血、畸形、上肢活动障碍的等。 二、肘部骨折与脱位 1、概述及损伤名称 肘部骨折最常见的是肱骨髁上骨折,即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全身骨折中占3%-26%,其发生率在所有儿童肘部骨折中达到50% -80%。其常常由于出血、组织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屈肘角度过大使间室内压力过大,直接阻断组织微循环或刺激压力感受器引起反射性血管挛缩而出现肌肉神经缺血症状,造成其难以复位且不稳定。该类骨折还可原发或继发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尺神经的损伤时有发生。国外学者有报道医源性神经损伤占总病例的3.6%,其中尺神经损伤(81%)属较严重的一种损伤。它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肘内翻和肘关节功能恢复不全及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虽然各种治疗方

股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骨折围手术期教育 一、概述 1.股骨颈骨折:股骨颈股位于股骨头与粗隆间线之间,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股骨颈股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高于男性。 2.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一下至粗隆水平以下5cm内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3.股骨干骨折: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长骨,约占身高的1/4,。股骨干股包括股骨粗隆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股骨干周围由3组肌肉包围,其中以股神经支配的股四头肌最大,由坐骨神经纸杯的腘绳肌次之,由闭孔神经支配的内收肌最小。坐骨神经和股动脉、股静脉在股下1/3处紧贴股下行至腘窝,若此处发生骨折,最易损伤血管和神经。 4.股骨髁骨折:股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自腓肠肌起点上2~4cm 范围内的骨折,股骨髁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内外髁间的骨折,分T 型或Y型骨折。这些骨折常是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或多发伤者。股骨髁附着的肌腱、韧带和交叉韧带以及关节囊作为复杂的应力传导系统对膝关节功能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若骨折发生,由于此处非常靠近膝关节,所以很难完全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功能。 二、病因

1.股骨颈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通常为低能量损伤,可能与骨质疏松相关。年轻人股骨颈骨折损伤方式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通常是高能量损伤,如车祸、高处跌下等,且合并损伤常见。 2.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也可造成骨折。 3.股骨干骨折:通常是高能量损伤所致,如车祸、坠楼、大力直接撞击等。 4.股骨髁骨折:多因高处坠落,足部触地,膝关节伸直位或屈曲位,不同方向的应力,髁造成股骨下端不同部位骨折。也可因直接打击所致。 三、临床表现 1.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1)髋部疼痛,不敢站立、行走。有移位的骨折,伤肢外旋、缩短,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 (2)患侧大粗隆升高。 (3)疼痛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有叩击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常有压痛。 (4)肿胀股骨颈股折服饰囊内骨折,有关节囊包裹,局部血液供应较差,其外未后层肌肉,故肿胀瘀斑常不明显。 (5)功能障碍髋部功能障碍,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者,在伤后仍能短时站立跛行。因此要特别注

小儿四肢骨折护理

小儿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护理要点 摘要探讨小儿四肢骨折发生肿胀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发生肢体肿胀患儿150例子。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儿骨折愈合及四肢肿胀的消退。结论合理的护理对于促进患儿的骨折愈合及肿胀消退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护理要点 小儿骨骼根据其生理特点在组织解剖、损伤及愈合特点等方面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其骨折主要发生在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胫腓骨干骨折为多见[1]。通过合理的护理,对于多数患儿骨折后发生明显肢体肿胀情况,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2008年12月~2013年9月,我科共收治小儿四肢骨折患者150例,其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肱骨髁上骨折46例,尺桡骨干骨折35例,胫腓骨干骨折37例,锁骨骨折12例,其他部位骨折及四肢多发骨折共20例。住院7~32天,患儿痊愈或好转出院,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2 护理与观察体会 2.1 健康宣教及指导 患儿入院后对其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如向其详细讲解骨折后肢体肿胀发生的原因及不良后果。不仅能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而且对于降低四肢骨折后并发症的出现起到积极的作用。骨折后

患儿多表现为悲痛、紧张及家属焦虑等情况,良好的沟通,会使患儿顺利接受治疗,疼痛明显减轻[2]。所以对于患儿除了做常规护理以外,在健康宣教及指导方面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患儿心理上给予更多关心,稳定患儿情绪。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 2.2 冰敷治疗 冰敷可以有效的促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及肿胀。对于受伤在24小时以内的患儿及术后患儿,均应对肢体进行冰敷治疗。冰敷可以将患儿肢体肿胀及疼痛减至最低限度。冰敷时要注意防止局部冻伤,定时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3]。 2.3 接骨丹治疗 对于采取保守治疗的患儿,我科在维持有效外固定的同时,给予接骨丹外敷治疗。接骨丹选用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作用。将其涂擦患处,能够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促进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根据患儿皮肤较成年人细嫩,对于外敷药物的耐受能力可能较成年人稍差,因此,护士应该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经常巡视。使其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4 术后护理及营养指导 对于手术后患儿,应注意观察其伤口的渗血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儿肢体末端的感觉、血运及活动情况。在术后的患儿由于蛋白质分解亢进,较易出现负氮平衡情况。因此,应当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高热量饮食,促进患儿伤口康复[4]。 2.5 指导功能锻炼

骨伤护理学试题

骨伤护理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元代危亦林著《_________》在伤科学上有伟大的成就,他是世界上采用_________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 2. 上臂长度测量法是从_________至_________。 3. 摩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 骨折愈合过程一般可分为血肿机化期、_________期和_________期。 5.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骨折线是从_________,骨折远端向___________移位,复位时应在牵引下将肘关节_________。 6. 练功活动治疗屈曲型胸腰椎骨折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7. 骨盆侧方受到暴力挤压时,首先是在_________发生骨折,继而骶髂关节脱位而髂骨发生_________移位,加上肌肉的牵拉,使伤侧骨盆向_________移位。 8. 按关节脱位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 腕管综合征是指_________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以_________为主的症候群,病程长者可发生_________萎缩。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_________和_________处,主要症状为_________。 11. 损伤后肢体痿软麻木的原因有:脊髓神经断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中医伤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 A.直接暴力损伤 B.间接暴力损伤 C.邪毒感染 D.外力因素引起的损伤 2. 筋伤与下列哪一脏腑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肝 C.脾 D.肾 3. 损伤内因是( )。 A.素质与营养状况 B.情志的抑郁 C.筋肉撕裂 D.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及职业工种4. 闻诊在脱位的诊断中主要是闻( )。 A.摩擦音 B.呻吟 C.入臼声 D.骨擦音 5. 行气活血法适用于( )。 A.气滞血瘀 B.损伤中期气滞、瘀凝,肿痛 C.恶血留内 D.损伤中期瘀凝、粘连,风湿 6. 膈下逐瘀汤属于( )。 A.行气活血法 B.攻下逐瘀法 C.和营止痛法 D.接骨续筋法 7. 油膏与油剂的作用是( )。 A.温经散寒、消散瘀血 B.温经散寒、接骨续筋 C.清热解毒、消散瘀血 D.祛腐生肌、消散瘀血 8. 折顶手法主要作用是矫正下列哪种骨折移位( )。 A.成角 B.重叠 C.旋转 D.背靠移位 9. 跟骨骨牵引术穿针的方向一般是( )。 A.自外向内 B.自内向外 C.自前向后 D.自后向前 10. 整复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应将上臂在牵引下逐渐( )。 A.外展 B.后伸 C.前屈 D.内收 11. 一度肱骨内上髁骨折是指( )。 A.骨折块有分离和旋转移位 B.骨折块进入关节间隙内 C.裂缝骨折或仅有轻度移位 D.骨块旋转移位伴肘关节向外脱位 12.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应将腕关节固定于( )。 A.掌屈、尺偏位 B.背伸、桡偏位 C.掌屈、桡偏位 D.背伸、尺偏位 13. 胫骨中下段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创伤性休克 B.脂肪栓塞综合症 C.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D.腓总神经损伤 14. 内翻暴力造成的踝部骨折的特点之一是( )。 A.外踝斜形骨折,内踝横断撕脱 B.内踝斜形骨折,合并三角带撕裂 C.外踝横断撕脱,内踝斜形骨折 D.内踝横断,距骨向内脱位 15. 下列哪一项症状对诊断肋骨骨折最为重要( )。 A.局部疼痛、皮下有瘀斑 B.咳嗽、转身活动时疼痛加剧 C.伤处有明确的压痛点 D.胸廓挤压征阳性 16. 下列各种脊柱骨折中,哪一种属于稳定性骨折( )。 A.胸11椎体粉碎性骨折 B.腰3横突骨折 学校名称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 层次 学习形式 注意密 封 线

小儿骨折的护理特点.

小儿骨折的护理特点 小儿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却又缺乏生活经验,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故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如跌伤、高空坠落、车祸等,常常可发生骨折。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最活跃的阶段,其骨骼系统的生长发育从组织解剖、力学性能、损伤及愈合特点均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区别,护理人员应熟悉上述特点,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才能在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护理质量。 1 儿童骨骼特点 1.1 生长特点儿童骨骼在相对生长活跃的基础上,大约有两个快速生长期,一个是自出生后至3岁之间;另一个在青春期(一般女孩在11~13岁,男孩在12~14岁),此外,儿童的个体差异也有很大的不同。 1.2 损伤修复特点①儿童骨骼有机质较多,年龄越小,有机质的比例越大,故幼儿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较大,易变形,遇到暴力可能折而不断,发生裂纹或青枝骨折。②儿童的骨膜较成人为厚,一般创伤时不易破裂,通常在骨折的一侧仍保持相连,因此儿童骨折后一般移位较少,有助于稳定复位。③儿童骨骼常常在生长机构(包括骨能、能板、骨膜等结构)发生损伤,这是儿童时期所独有的骨骼损伤,也是儿童骨骼损伤中最重要的部位。④骨的生长塑形与患儿的年龄密切相关、年幼的儿童对骨折后不满意的对合复位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甚至对不良的对线及短缩,成角畸形等都能自行矫正。⑤骨的生长修复能力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骨骼发育越不成熟,其代谢生长的功能就越活跃,一旦损伤修复的潜能就越大,儿童受伤1周后往往形成纤维愈合。 2 护理特点 2.1 对外固定要求高由于儿童骨折损伤修复的特点,对儿童骨折除关节内及骨髓骨折外,大多可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复位后予以外固定,时间约3~4周,因儿童生性好动,对患肢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损坏外固定而导致固定失败发生骨折端再移位,故用于儿童骨折的外固定物必须十分牢固。石膏固定是目前使用较多且有效的外固定方法之一,使用石膏固定时,一定要注意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此外,还应注意防止皮肤擦伤,压疮等发生。在日常护理中注意随时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外固定物的位置,特别是患肢肢端的血运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肿胀消退后,外固定松动时应及时重新固定,必要时提示主管医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清况。 2.2 疼痛的护理措施疼痛常由骨骼损伤、软组织肿胀,外固定物过紧,开放性骨折时感染等引起,四肢严重的疼痛,还应考虑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 在婴幼儿医护人员要完全了解疼痛感受几乎是不可能,但婴幼儿的哭闹为疼痛的最显着的信号,应仔细观察、分析,从中做出判断;学龄前儿童,可从他们的精神、食欲及面部表情进行分析判别;对于年长儿,已能明确地描述疼痛的性质、程度,可教会他们一些自我止痛方法,如放松、分散注意力等。对损伤引起的正常反应性疼痛,要耐心倾听患儿对于疼痛的描述,进行一些安抚,必要时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冷疗、热疗等对症治疗。观察应详细,检查患肢肿胀,皮肤温度,肢端血液循环,肢体远端活动情况,牵引或外固定效果及肢体摆放位置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生解决处理。对一切能引起疼痛

肱骨髁上骨折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护理 一、病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与交通事故。通常将骨折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根据骨折移位情况伸直型又分为伸直尺偏型与伸直桡偏型。二、临床表现 患者多见于儿童,有外伤史,伤后肘关节局部不能活动,肿胀明显。肘部骨性三角关系存在,表示未脱位。肘处于半屈位,肘窝饱满。有时可在肘窝触到肱骨骨折端。如因肿胀、疼痛重无法做仔细检查,应迅速拍X线正、侧位片以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得特点就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得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得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三、检查 本病得辅助检查方法主要就是X线检查:对患者使用X线检查时,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尚应酌情行体层片或CT检查。 四、诊断

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1、外伤史 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2、临床表现 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应特别注意有无血管损伤。 3、影像学检查 常规正、侧位X线片即可确诊及分型。 五、鉴别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需与肘关节脱位鉴别。 六、治疗 本病得治疗需根据病情得不同给于相应得治疗: 1、青枝骨折 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得骨折 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疱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者。 4、手术治疗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缺血性挛缩 关键就是早期诊断与预防。对出现5“P”征者,首先复位骨折、解除压迫因素。仍无改善者,即应早期探查、修复血管,必要时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七、护理方面 【评估】 1.了解骨折过程及有无并发症。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年龄及配合状况。 (3)疼痛耐受程度。 (4)患肢肿胀、桡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手指活动等。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护 理常规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骨伤科中医护理方案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1.血瘀气滞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肩部剧烈疼痛,局部瘀肿明显。 2. 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复。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上肢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上肢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许,日间均应下床活动。卧床时床头抬高30~40度位较为舒适。 3.遵医嘱给予中药汤剂,中药熏洗,局部外敷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生反馈。 4.给予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或用外展支架固定。 5.遵医嘱使用耳穴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等。 (二)上肢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上肢肌力,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3.遵医嘱给予物理治疗,中药熏蒸,外敷药物,耳穴压豆。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后的护理

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者上肢疼痛、活动度、上肢感觉运动情况等。 3. 平卧位时,应在患侧胸壁垫宜软枕,以免患侧上肢向侧方下坠。 4. 伤后2~3周,当疼痛、肿胀减轻后,练习肩部前屈后伸动作,还可用健肢托住患肢前臂做耸肩、肩关节外旋与内旋练习。 (二)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预防感冒。 (3)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前臂悬吊带,指导正确佩戴方法。 (4)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等。 2.术后护理 (1)根据不同麻醉方式,正确指导患者进食。 (2)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查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3)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患肢疼痛肿胀情况等并予以适当处理。 (4)可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 (三)药物治疗 1、中药汤剂内服。 2、中药涂擦。 3、中成药内服。 (四)特色技术 1、耳穴压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