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一、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提供的养分,而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离不开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企业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和利用当前的机遇,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将企业建设成和谐的大家庭,并使之最终成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企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真诚关心员工,落实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主人,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力量。真诚关心员工才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构筑和谐企业的宏伟工程中,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三是坚持和谐统一,培育忠诚员工队伍。建设和谐企业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忠诚于企业的员工队伍。我们通过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营造一个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确定正确的行为导向;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发展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改变人的需求,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愿望和潜能,使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员工群体的需要得到相应的满足,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和谐。从而实现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发展,使企业有更大的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并最终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共同发展。

二、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公平诚信,友善对待公众企业的生存发展不但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而且离不开企业相互间的共赢。一是树立“客户就是上帝”、“职工就是主人翁”的理念,一切为用户着想,急用户所急,增强服务意识,用优质的产品去占领市场,用优质的服务去赢得用户的信赖。二是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是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要求全体员工按照规程措施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首先,把安全工作作为一种文化来抓,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感。要引导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广大职工深刻理解到,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安全。第二,把安全工作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来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注意防止和克服怕麻烦、图省事的消极因素,把工作做足、做细、做好,使各项安全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优化职工队伍结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和质量的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确保企业长盛不衰,必须在优化队伍结构上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大胆的尝试。三、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认真履行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企业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的和谐有赖于社会和谐的环境;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寻求企业与人类社会、自然社会的共同进步,回报社会,应该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一是要谋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构建社会和谐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国有企业担负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要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因此,必须做好、做强、做大企业,谋求效益最大化。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贴紧市场,把握市场规律;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拓展利润增长点;实施差异化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二是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全人类都关注环境保护。比如煤炭企业,各类污染伴随着煤炭生产的全过程,所以要下大功夫做好环保工作,把治理污染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支持国家的稳定发展。改革发展

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化,不同社会成员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各种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力求“公平公正”,妥善处理和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矛盾,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系强势群体利益,让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加大贫富两极的分化。引导员工对某些社会不公,要历史地、辩证地来看问题,要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防止和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四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做善事。比如:植树造林、支援灾区、扶贫帮困等区等,要用自己的热心和爱心回报社会,充分体现建设和谐企业凝聚的人心和力量。

论大学生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论大学生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人类追求和谐美德美好传统的扬弃与超越,是对现实中国与世界经验教训的批判与反思,是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与再总结。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是人的和谐,是个人与所处环境的和谐,个人精神与身体的和谐。只有人格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党的号召,完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此种社会的建设,就是对大学生和谐美德的呼唤。“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因此,作为社会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和谐个体、和谐家庭、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体现,个体和谐、家庭和谐和校园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水平。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体现。因此,探讨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广泛传播西方文化所造成的无序挤压,对新生代大学生价值认同危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大学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探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问题,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重塑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认同也成为重要课题。 大学生的优势在和谐社会中能得到最佳的展示机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成员和主力军。他们能够优化中国人的教育结构和就业结构,促使大学生群体自身社会层次的提升,形成对主流文化思想和主体价值体系的认同力量,成为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基础。要建构大学生的社会角色首要的任务是教育和引导他们进行角色学习,解决他们面临的角色转换与角色定位等问题。大学生社会角色建构的最终实现要依靠大学生对自我的认同和建构,依赖于其积极作用和潜在功能的有效发挥。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注重人的心理状况,培育并保持人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和谐社会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冲突;同时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又要积

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最后定稿)

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引导者,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在我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政府作为公共权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府;和谐社会;作用 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特征的和谐社会,只靠社会、市场和民众的自发调节是无法达到的。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规制的权威调控和正确引导不可或缺。政府是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它既可以通过控制意识形态和公共传播媒体来引导、营造社会的思想、文化和舆论,又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及公共政策来影响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还可以通过社会动员、社会协调、社会强制等多种方式来整合各种力量。显然,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权威,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是其它任何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在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的变革时代和社会转型期,就必须拥有一个整合力、感召力、高效能、服务型的政府,来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职能,并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权威作用。

一个务实、高效、服务型的政府,来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职能。并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使社会在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具体来说,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政府职能,用科学发展观做好服务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办法措施,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推动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大力加强城乡就业 完善就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与援助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失地群众技能培训,加快失地群众转移就业。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帮扶,强化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以创业实现就业。坚持实施政府公益性服务。落实技能扶贫任务。培育家政服务品牌,挖掘社区服务岗位。 1、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分别吸纳了21.2%和17.8%的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占有固定资产却只有工业平均水平的54%和37%。要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石油钻采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工程机械为重点,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以白酒、粮油、肉类、饮料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 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 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

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 国有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和维护好国有企业的和谐稳定,对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特殊意义。 一、构建和谐企业,改革发展是基础 推进改革发展,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推进改革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现实需要。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来思考、来展开。脱离这个中心,构建和谐企业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锐意改革,企业才有活力;只有创新发展,企业才有实力;只有职工得到利益,企业才有凝聚力。 二、构建和谐企业,职工利益是重点

职工利益是企业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要坚持把保障职工利益作为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来对待、来落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重视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建立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使职工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生产经营会、厂情发布会、领导干部民主接待日、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通过职代会、生产经营会、厂情发布会等形式,及时通报企业改革发展措施以及生产经营情况;通过领导干部民主接待日,倾听群众呼声,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解释和解答工作,搞好政策措施宣传,化解职工疑虑,解决好实际问题;通过厂务公开栏,将职工关心的养老保险金交纳、企业招待费使用、招工用工、重要和大批量物资采购价格等情况予以公开,增强企业工作透明度,提高职工能见度。 三、构建和谐企业,领导干部是关键 领导干部素质如何?形象如何?对于和谐企业建设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良好作风培养,树立良好形象,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 吴邦国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六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全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所作出的理论阐述和决策部署具有科学的理论根据、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充分的现实依据。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首先应全面理解、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六中全会精神上来。 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 构建和谐社会属于社会建设范畴。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及对其范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会建设相对薄弱,满足不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需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社会建设的紧迫性日益显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目标鲜明地提到全党全社会面前,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还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去年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明确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了要求。这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民愿望,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立足世情国情,适应新的趋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准确判断发展方位和趋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从世情看,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既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情看,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加速推进,出现了“四个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单纯的按劳分配体制发展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转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新世纪的头5年,城市化率提高6.8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有1700多万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这种社会结构转变的速度和深刻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引起了社会成员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了复杂的阶层关系和利益关系。随着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日益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越来越强。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六中全会的主题进行研究部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基于当

弘扬企业精神 创建和谐企业

弘扬企业精神创建和谐企业 和谐是团结协作,营造和谐,和谐是双电公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和谐创造发展的动力,外谐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双电公司弘扬以电兴业,强企报国的企业精神,努力创建和谐企业。 双电公司从以人为本出发,尊重职工,要善待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员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建一个企业内部和谐氛围。和谐体现在创建生产生活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环保共建彼此和谐,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综合整治,做到了办公区整洁有序、生产区四季常青、生活区有山有水,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了员工工作和生活空间,被员工誉为花园式小区。在公司创星活动中,还为检修职工重新配备了更衣柜和学习桌椅,为职工提供学习的天地和空间,提高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企业的和谐还在于为职工创建良好的生活及文化活动空间,公司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例如每年一次职工运动会,让职工在运动场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又根据职工的爱好成立了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协会,为职工提供一个展示和锻炼自已的平台,并每年举办各种球类比赛,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健全完善了各类文体设施,在国庆60周年时,还举办了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大合唱活动,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在歌唱中,抒发了每一位员工的爱国热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团结人、教育人、凝聚人、

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的稳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职工思想稳定,企业的文明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为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在培养高素质员工方面,双电公司每年都选员工外送学习,请教师到企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讲课,经常开展岗位比武、技术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大力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鼓励员工自学。不断提高综合业务技术素质。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及安健环知识”公开竞赛这种形式让职工从“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在让员工愉快工作同时,还让员工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发展的空间。因为在企业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只有企业的内部和谐氛围浓郁,才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做为双电的员工,深深地感受到双电的温暖,当走在平坦宽阔的马路上,当你在环境优雅的图书馆或微机室里学习,当你在工作之余在体育馆等休闲场所锻炼身体,当看到家属区整洁的街道和楼房及宽大的窗户,阳光充足,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双电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每当夜幕降临,那接送陪读家长的大客车正在等着你们,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长年如一日。解决部读职工通勤难一大问题,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员工顺畅、舒心、安全。员工们记在心里放在心上, 员工和企业也连成了一条心,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了。员工们以厂为家,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多出力、多出点子。会以满腔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去,为实现企业的兴旺发展争先创优。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拿到老师布置的这样一个宽泛的题目,刚开始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上网搜索了一些2010年大事件,当回顾过去一年的事情,我们却会看到西南五省市旱灾、玉树地震、煤矿事故等等自然界的、人类社会的不和谐所导致的一个个悲剧,既然这样的矛盾围绕着我们整一年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就更加显得义不容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信大家对它都并不陌生,这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也许大家会觉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太多于抽象化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但如果我们认真想想,其实和谐社会的构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正如,面对金融危机这一个大浪潮时候,中国采取的三个转变的应对政策,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展这就是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伟大尝试。这是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的向和谐社会迈进的一大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像上述所说的,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归结为下面几大内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集团公司企务公开暨和谐企业创建推进会上的.

在集团公司企务公开暨和谐企业创建推进会上的 讲话提纲 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李剑 (2010年7月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推进会,对企务公开暨和谐企业创建进行一次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再推动,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党委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在集团公司党委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企务公开、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紧密融入企业转型发展的实际,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全力参与,主动而为,进一步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促进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集团公司被推荐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并顺利通过了考核验收;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和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各方面工作有序推进。回顾上半年工作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突出维护职工与企业两大重点,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一)夯实一个主渠道,由“监督者”向“决策者”角色转变 我们在坚持职代会公布领导收入、业务招待费、经营业绩等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三级职代会(集团公司、矿、区队)、职工代表巡视、闭会期间职工代表建议直报、重要事项票决、点题公开等一系列民主管理体系,对重大投资、转移转型、改革改制、工资分配改革、重大人事任免等重大决策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坚持“三不出台”原则,即:不通过广泛听取职工意见不出台,不提交职代会审议不出台,职代会票决不通过不出台,真正使广大职工代表由“参与者”、“监督者”变为“决策者”。5月11日,集团公司成功召开了八届五次职代会,审议通过了《行政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重大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企务公开工作报告》等,公布了《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2009年度薪酬兑现情况》、《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基金会运行情况》。张集矿、庞庄矿、夹河矿、三河尖矿、张双楼矿、总医院、生活服务总公司、天山公司等单位,均能按照集团公司《企务公开管理手册》的要求,及时召开职代会,充分发挥了源头参与、源头决策的作用。 (二)拓展两个新领域,由“覆盖重点”向“全面覆盖”转变 在抓好日常企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好“两个延伸递进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简析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简析 发表时间:2012-11-01T09:31:20.21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陈涛[导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来共同建设,社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陈涛(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摘要: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工作;重要作用;简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来共同建设,社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工作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Social Work)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服务宗旨是“助人自助”;服务领域是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服务手段是依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方法;服务对象是需要帮助的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目的是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解决已发生的社会问题,发展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举行,标志着社会工作在我国成为一项新的职业,从业者成为国家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简称“社工”。社工在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工服务的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有教育辅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司法矫治、医疗卫生、残障康复、青少年服务等社会领域。在国外,社会工作者又被称为“社会医师”、“社会工程师”。 1 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发展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邓小平曾经讲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社会稳定是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性条件。伴随着我国改革攻坚的继续深化,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剧,有些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现实利益问题还没能很好有效的解决,如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城市管理创新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安全问题、质量安全问题等。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有可能引发对抗性的群体事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极大的破坏。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在民众和社会群体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及时有效地软化事件双方的对立心理,缓和调节社会情绪,协调和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2 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向上层社会流动机会等公平公正公开分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社会工作本身的力量有限,不能直接政策制定、社会资源分配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是通过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是通过促进政策公平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政策的不公平是社会不公平的最大基础性因素。社工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公义宣传、呼吁政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社会资源来影响和推动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修正,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利益的合理协调,从而实现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与保护。 二是通过专业技术和方法来使有困难、有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获得救助。社工根据弱势群体的艰难困境,从已有的丰富经验出发,不仅考察服务对象的性格特征、社会期望等个体因素,还考察服务对象的家庭状况、社区性质和工作单位性质等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的放矢地制定帮扶计划才能效果显著。 三是开发受助社会成员潜能,帮助其提高面对现实、接受困难的能力和积极克服困难的能力。社会工作的解困、助人、救难、发展的功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对于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3 开展社会工作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主体的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不仅是要解决人们所遇到的各种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的各种困难,更注重促进受助人的潜能的发挥。并且这种救助不是强加的,他们有选择权;这种救助不是施舍的,尊重受助人的个人意愿。社会工作的结果是帮助受助人实现心态调整、行为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实现自我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潜能的发挥,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缺乏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是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社工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以及社区社会工作等方法,在解决受助者的困难的同时与其有效沟通,建立互动关系,取得信任和依赖,感知社会的道德温度,从而减少爆发社会冲突的可能性。社会工作提供的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在化解矛盾、缓和冲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通过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是实现好和维护好职工根本利益的调和剂。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企业工会应坚持围绕一个中心,用好四个抓手,不断转变观念,狠抓素质提升,统筹规划、创新开展工作,用关爱凝聚人心,用智慧构建和谐企业。 【Abstract】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enterpris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enterprise union is the worker’s family,is the blender of realizing and maintaining the worker’s basic benefit. So,in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enterprise,the enterprise need around a center,and insist on four sides,constantly change the concepts,improve the quality,overall planning and innovating work,catching people with loving,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enterprise with intelligence. 标签:构建;和谐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1 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中心,全力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 当前,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矛盾,由于一线岗位严重缺人,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之间难免会出现不和谐现象,同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派生出其他的问题。中石化中原油建工程有限公司现有职工2661名,其中劳务派遣工就有794名,他(她)们是公司工程建设铁军的中坚力量,都在各个分公司或项目部的重要岗位上,担当着重要的职责,部分人员还是不可缺少的优秀人才。为了充分调动他(她)们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做到一视同仁,基层各单位工会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将一部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劳务工推荐到中队长、支部书记、副队长、技术员、安全员和班站长的岗位上。目前,公司共有200多名劳务工在基层走上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的岗位上,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劳务工感觉到,只要工作肯努力,一样有前途。为切实维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司内部展开了劳务工职称评审工作,为他们晋级晋职开创了阳光大道。油建工程横跨大江南北,遍及亚非两洲,既有高山大川,又有沙漠戈壁;既有塞北朔风,又有天山冰雪。工程项目一旦开工,大部分职工就得远走异国他乡,抛家离子。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基层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建立亲情卡、成立帮扶小组等形式不定期到年老体弱和孩子幼小的职工家中进行走访,帮助他们卖米卖面、整改电路、查找安全隐患等,用真切的关怀和踏实的行动稳住外闯市场职工家庭的“大后方”,也确保了单位的和谐稳定。 2 以更新职工理念凝聚职工力量为抓手,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的矛盾 工会是每名职工群众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也是职工群众最信赖的“娘家人”。在当前石油行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利益调整、压力增大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贴近职工的优势,在全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讨论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讨论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然而,正如倡导什么就必然要反对什么一样,既然党中央已经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全局高度上来,就说明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不和谐——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表时间:2011-03-04T15:10:31.48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姚晓燕 [导读] 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姚晓燕(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 在1000 美元到3000 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由于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 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 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两个部分。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使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品德,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实现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