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

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
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

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

中国已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与全球性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发展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大发展则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民主法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亦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

摘要:中国已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与全球性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发展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大发展则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民主法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亦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发展

引言

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将以上海—深圳资本市场为轴心的中国金融市场,建设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增长极,并将上海建设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实现中国金融的崛起。届时,中国资本市场将是全球最重要、规模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交易市场之一,其市值将超过80万亿人民币。人民币届时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国际性储备货币之一,因而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核心的中国金融体系将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极。这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中心,拥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权。

种种迹象表明,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确正在向中国(上海)漂移。纵观全球经济发展的脉络和金融中心演进的路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五大金融中心,分别是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和东京。纽约和伦敦似乎仍是21世纪国际金融中心,东京由于受到泡沫经济的严重影响,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经受到严峻挑战,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历史。

全球经济发展重心的移动轨迹实际上也是一部金融中心漂移的历史。从威尼斯商人到阿姆斯特丹郁金香,从伦敦的工业霸主到纽约的华尔街奇迹,金融中心用几个世纪的时间,从欧洲漂移到北美洲。20世纪中后期,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似乎显示了向东京漂移的迹象,但是最终没有实现。目前,有向具有灿烂文明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国漂移的机会。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中国金融的崛起应当是中国经济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大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中国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促进中国(上海)

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全球金融新的增长极。

一、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大国金融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

按照维基百科的总结,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就是大国。全球经济大国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以下四个指标对于衡量大国经济至关重要:经济规模与经济密度、进出口贸易规模和结构、产业竞争力、经济金融化率。这些指标从经济、贸易、产业和金融的角度衡量了一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是大国经济的基本衡量标准。从这些指标看,目前中国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

观察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晰地发现:2000年之前,从经济影响力上说,中国还只是一个区域性大国,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性的高速增长,经济基础日益深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正在从区域走向全球。因而目前正是中国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的历史转折点。

从经济总量来看,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8.7%,GDP总规模将超过33.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9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济规模相当。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达到75万亿人民币以上,将接近美国的经济规模。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并且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在产业竞争力方面,中国产业结构经过60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由以农业为主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2009年中国产出结构中,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10.6%、46.8%和42.6%,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而且各产业内部结构也在逐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现了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工业结构实现了从门类简单到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到轻重工业共同发展的转变,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转变;服务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到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而中国金融的崛起和经济金融化率的不断提高则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维持和进一步的扩张。2009年,中国金融资产总规模达到992751亿元,金融总资产与GDP之比达2.96,中国经济的金融化率与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接近。因此,从这些指标来看,中国已经崛起为全球经济大国,但是如何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战略问题。

(二)建设一个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不可忽视

基于美国、日本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维持中国这样新型的全球性经济大国的长期、稳定增长,以下四大要素至关重要:人口(劳动力)规模和结构、有安全保障的战略资源、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开放的能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且能分散风险的金融体系。从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分析,劳动力和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性要素,技术则是影响潜在产出的重要变量。无论一国经济处于快速成长

阶段还是成熟阶段,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都是该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前提,而规模相对稳定、结构相对合理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供给,特别是工业活动所必需的战略资源的保障性供给对于大国经济具有战略意义。而且,伴随着经济潜能水平的实现,经济增长将越来越有赖于科学技术创新,因为科技创新将使整条增长曲线向上位移。

尽管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是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简单加总并不等于社会的必然进步和经济的必然发展。这些资源需要在某一个系统中进行合成方可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个系统可以看做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函数系统,这个系统也可以看作是各种要素、经济主体运行的平台——这就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按照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和经济活动的客体(资本、劳动等要素)实现了对资源的跨期、跨区域配置,最终形成有效、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一国经济的增长。金融体系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具有这种功能的金融体系是“市场为主导(基础)的金融体系”,因为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所表现出的经济活力和风险收益的配置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当然,这一金融体系必须是开放的。这就是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开放的能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且能分散风险的金融体系。

基于中国目前的国内、国际环境,实现大国金融构建国际金融中,b的路径应首先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人民币计价资产市场的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则使中国金融体系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二、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大国金融的前提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经济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规模虽然一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备受质疑。当其他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时,靠美国小幅增长所提供的增量美元就足够维持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特里芬难题还不会出现。但是,当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时,对美元的需求开始大于美国自身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国际货币的增量,特里芬困境必然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经济的多极化格局越来越明显,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为主体的多极格局,而且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相对比重正在迅速上升。但是,与实体经济格局相矛盾的是国际货币体系仍然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格局,美元本位制的固有缺陷已经并且仍会继续导致周期性的重大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根本点就在于要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改变目前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格局,而人民币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极。

在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进程中,人民币作为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有很大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只有大国才能通过巨额的进口支撑起本币源源不断的输出,只有大国才能通过巨额的出口为本币提供坚实的物资保证,这是他国持有本国信用货币的唯一信心来源。

第二,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在经济总量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人均看,中国GDP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高速持续增长的中国能够担当起全球金融中心新的一极的责任,只有人民币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新的重要一员。

(二)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功能的逐步完善:一个必要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实现的过程,从不完全可交易的货币到完全可交易的货币,再到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这个过程将面临重要困难。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可以借鉴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依靠自身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来推进,包括:第一,通过政府顺应潮流的政策选择而得以加快;第二,鼓励贸易中的本币结算(鲁政委,2009);第三,完善本币金融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便利国外居民参与本币金融市场,建立本币国际金融中心等措施。当然,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避免在外部巨大压力下的过快升值,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巨大的资产泡沫。

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路径分析

摘要:若干重要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与中国全球性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金融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大发展则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

关键。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民主法制和市场透明度的改善、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亦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崛起;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发展

关于中国金融的战略目标,学界有不同的提法,两年前我在一篇研究报告中做过这样的描述:到2020年,将以上海一深圳资本市场为轴心的中国金融市场,建设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

增长极,并将上海建设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实现中国金融的崛起。届时,中国资本市场将是

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交易市场之一,其市值将超过80万元亿人民币。人民币届时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国际性储备货币之一,因而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核心的中国金融体系将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极。这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中心,拥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权。我至今仍然认为,这个战略目标是恰当的。

有种种迹象表明,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确正在向中国(上海)漂移。纵观全球经济发展的脉络和金融中心演进的路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五大金融中心,分别是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和东京。纽约和伦敦似乎仍然还是21世纪国际金融中心,东京由于受到泡沫经济的严重影响,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受到严峻挑战,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历史。

全球经济发展重心的移动轨迹实际上也是一部金融中心漂移的历史。从威尼斯商人到阿姆斯特丹郁金香,从伦敦的工业霸主到纽约的华尔街奇迹,金融中心用几个世纪的时间,从欧洲画了一道绚丽的弧线,漂移到北美洲上空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世纪中后期,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似乎显示了向东京漂移的愿望,但是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富土山的美景,就向具有灿烂文明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国飘来。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中国金融的崛起应当是中国

经济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大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中国(上海)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全球金融新的增长极,实属必然。

一、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乃至大国金融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

维基百科在总结现在比较通行的“大国”定义之后,给出了自己简洁的定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就是大国。全球经济大国虽然没有作出统一的指标体系,但我个人认为,以下四个指标对于衡量大国经济至关重要:经济规模与经济密度、进出口贸易规模和结构、产业竞争力、经济金融化率。这些指标从经济、贸易、产业和金融的角度衡量了一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是大国经济的基本衡量标准。如果从这几个指标来看,我认为从2009年起,中国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

观察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晰地发现:2000年之前,从经济影响力上说,中国还只是一个区域性大国,但是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性的高速增长,经济基础日益深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正在从区域走向全球。2009年,是中国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的历史转折点。

从经济总量来看,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8.7%,GDP总规模将达到33.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济规模相当。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将接近美国的经济规模。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并且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在产业竞争力方面,中国产业结构经过60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由以农业为主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2009年中国产出结构中,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10.6%、46.8%和42.6%,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而且各产业内部结构也在逐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现了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工业结构实现了从门类简单到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到轻重工业共同发展转变;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导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转变;服务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到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而中国金融的崛起和经济金融化率的不断提高则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维持和进一步的扩张。2009年,中国金融资产总规模达到992751亿元,金融总资产与GDP之比达2.96,中国经济的金融化率与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接近。因此,从这些指标来看,中国已经崛起为全球经济大国,但是如何维持中国经济这个全球性大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则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战略问题。

(二)在维持大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四大要素中,需要建设一个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基于美国、日本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维持中国这样新型的全球性经济大国的长期、稳定增长,以下四大要素至关重要:人口(劳动力)规模和结构;有安全保障的战略资源;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开放的能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且能分散风险的金融体系。从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分析,劳动力和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性要素,技术则是影响潜在产出的重要变量。无论一国经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还是成熟阶段,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都是该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前提。而规模相对稳定,结构相对合理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供给,特别是工业活动

所必需的战略资源的保障性供给对于大国经济具有战略意义。而且,伴随着经济潜能水平的实现,经济增长将越来越有赖于科学技术创新,因为科技创新将使整条增长曲线向上位移。

尽管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是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简单加总并不等于社会的必然进步和经济的必然发展。这些资源需要在某一个系统中进行合成方可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个系统可以看作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函数系统,也可以看作是各种要素、经济主体运行的平台——这就是金融体系。

基于中国目前的国内、国际环境,我认为,实现大国金融,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首先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人

民币计价资产市场的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则使中国金融体系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二、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经济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规模虽然一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备受质疑。当其他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时,靠美国小幅增长所提供的增量美元就足够维持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特里芬难题还不会出现。但是,当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远高于美国时,对美元的需求开始大于美国自身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国际货币的增量,特里芬困境必然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经济的多极化格局越来越明显,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为主体的多极格局,而且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相对比重正在迅速上升。但是,与实体经济格局相矛盾的是国际货币体系仍然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格局,美元本位制的固有缺陷已经并且仍会继续导致周期性的重大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根本点就在于要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改变目前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格局,而人民币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极。

表11961-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转引自国家统计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报告之十八:《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在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进程中,人民币作为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有很大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只有大国才能通过巨额的进口支撑起本币源源不断地输出,只有大国才能通过巨额的出口为本币提供坚实的物资保证,这是他国持有本国信用货币的唯一信心来源。第二,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在经济总量上,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人均看,中国GDP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可推迟中国的特里芬困境出现。从表1可以看出,高速持续增长的大国中只有中国才能担当起全球金融中心新的一极的责任,只有人民币

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新的重要一员。

(二)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功能的逐步完善:一个必要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实现的过程,从不完全可交易的货币到完全可交易的货币,再到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这个过程将面临重要困难。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可以借鉴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依靠自身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来推进,包括:第一,通过政府顺应潮流的政策选择而得以加快;第二,鼓励贸易中的本币结算;第三,完善本币金融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便利国外居民参与本币金融市场,建立本币国际金融中心等措施。当然,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避免在外部巨大压力下的过快升值,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巨大的资产泡沫。

目前,中国已经迈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2009年4月8日,中国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并且在逐渐扩大试点范围。此举实现了多赢而意义重大,既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又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从理论上讲,人民币结算前景非常好,但在试点过程中也显示出以下问题:试点地区范围狭窄、配套措施不完善以及境外交易对手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有限等。境外交易对手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有限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最大障碍,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整体战略的最大障碍。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在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功能不健全,海外人民币持有者难以找到保值增值的渠道。香港作为人民币在海外最主要的流通地,近年来在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和其他国际货币的离岸市场相比,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功能仍然不完善。第二,在境内,资本账户管制较为严格,海外人民币难以流回境内寻找投资机会。因此,为了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应大力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逐步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完全可兑换。

三、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

(一)资本市场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财富管理方式,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

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已不主要是货币交易中心,更重要的是资产交易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从居民资产配置理论角度来讲,人们的投资倾向、资产选择偏好与其收入水平和资产总量是相关联的。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人们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也在不断增加,当财富总量和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就会超越静态意义上的资产安全性的要求,希望提供增值、避险、组合和一体化金融服务,其中对存量财富的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最为迫切。相对实物资产而言,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金融资产与经济增长通过资本市场建立了市场化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具有一种杠杆化效应。所以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确可以大幅度增加社会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使人们可以自主而公平地享受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增长的福利水平。对于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希望得到外国投资者的认可,必须具备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功能,才能促使本国货币的清算功能向储备功能的转变。可以说,没有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人民币要实现国际重要储备货币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资本市场不仅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财富管理方式,而且还是配置风险、管理风险的最佳方式

从金融功能演变的角度来看,金融经历了从融通资金到信用创造,再到转移风险的发展过程,

而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一种动态化的风险传递机制,使经济体系的风险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来转移,从而达到风险的流量化。如果现代金融体系不能够使经济体系的风险流量化而是存量化,那么存量化的风险就可能侵蚀金融体系的肌体,甚至严重地恶化金融体系的功能。在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虽然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试图把风险堵在金融体系之外,但是如此的结果可能导致一种极端的形态——经济的严重衰退。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创造一种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将经济体系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疏导,而非中途堵截,这样一种机制就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运行的基础平台,在为投资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时,按照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分散风险,达到风险配置的目的。同时,资本市场通过资产价格的波动,释放经济体系的风险,使金融体系具有充足的弹性,达到管理风险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中风险配置和风险管理的最佳方式。

(三)中国资本市场近几年特别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有了迅速发展

2009年,中国股票市场总值为243939亿元,债券存量为142812亿元,股票市场融资额为6084亿元。从市值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从IPO融资额来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位。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格局调整的重要力量。在总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它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其对居民财富管理和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2009年,作为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的公募基金,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67万亿元,是2005年的5倍多,如果考虑到私募基金、居民个人投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进行投资和财富管理的主要渠道之一。另外,正如前文所言,资本市场通过财富管理、风险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利用对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并购、重组),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充(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创业板上市的财富效应激励机制)等方式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且这种影响力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四)按照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是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在规模、结构、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全球地位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首先,从总量规模来讲,我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到2020年应该达到80万亿元人民币,从而与国际金融中心的规模要求相匹配;其次,资本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建立与股票市场规模相近的企业债券市场,弥补企业融资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为投资者创造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品种,优化资本市场的风险结构;再次,不断优化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产业结构、实现投资工具的多样化,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和财富管理功能;最后,允许国际投资者自由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允许外国优质企业在中国上市,真正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才能成为与中国实体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四、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其他条件

中国在建设大国金融和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在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保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贸易规模结构的基础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是两个基本的要点,除此之外,以下四个条件亦不可或缺。

(一)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般来说,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他人无法模仿、复制的优势资源,产业基于这种资源而取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竞争已经逐渐从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品牌、渠道、资源等多元化的竞争。法国的奢侈品、意大利的时装、美国的电子科技、中东的石油等,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独树一帜的能力,这里有历史积淀、文化积淀、人才积淀、自然积淀等因素的作用以及各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些都是他国难以复制和替代的。中国的产业只有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保证实体经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长期稳定增长,进而为大国金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民主法制制度和市场透明度的进一步改善

民主法制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本的制度框架,才能保证社会的常态稳定,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中,不断提高市场透明度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透明度是资本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是资本市场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必要条件。正如哈耶克所说,如果人们获取某些信息的渠道是畅通无阻的,那么市场过程的运行也将因此而变得更为有效,尽管市场本身就是传递信息的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总体而言,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和完善透明度方面离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民主法制水平和透明度的提高是中国通向大国金融最重要的,也是必须完善的软条件。

(三)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也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或国家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它保证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遵循一定的规则达成交易,保证经济运行的公平和效率。社会信用体系具体作用于一国市场规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即从以原始支付手段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向以信用交易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的转变。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制度建设方面虽然近几年有了较大进展,但从整体上看,信用秩序仍然相当紊乱,信用基础仍然薄弱,如果中国的社会信用关系没有根本性改善,将严重制约中国金融的崛起,严重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四)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

历史上任何一次国际金融中心的转移,似乎都与战争有关。战争在摧毁了旧经济中心的军事力量的同时,也削弱了其经济实力和信心。当代的军事不只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纯消费部门,还是一个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部门。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能够通过军工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更是和平与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国家安全和和平的周边环境是一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虽然军事实力的强大对一国的发展已不像历史上那么重要、直接,但落后还是会挨打、被排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对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制约,才可能使国内外投资者对本国金融市场具备足够信心。当今世界,虽然和平发展是主流趋势,战争也可能不再是金融中心漂移和形成的首要因素,但是忽视军事实力对大国金融崛起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具有的巨大潜在影响的想法,则是幼稚的。在目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对中国而言,保持一个与中国全球地位相适应的、有助于中国崛起的军事实力,绝对是必要的。

因此,中国要抓住机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中国金融崛起亦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点,平衡发展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关系,到2020年中国就一定能够实现其所确立的中国金融崛起的战略目标,21世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就一定会在中国(上海)出现。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主笔).中国资本市场:全球视野与跨越式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2]吴晓求等.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在中国的一种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鲁政委.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潮流与政策选择[J].中国金融2009,(10).

[4]吴晓求.许荣.金融的市场化趋势推动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J].财贸经济.2002.(9).

[5]吴晓求.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J].经济经纬.2003.(6).

[6]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分析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8]国家统计局.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z].2009.(9).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将中国梦细化为以下四点: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中国梦的意义 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第三,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大学是一段追梦的岁月,大学生处于做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大众化,把艰深的概念通俗化。用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更能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三、中国梦的实现 第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实现进程中需要制定长远目标、中期计划、当下任务,把最高纲领和行动方案结合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现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愿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篇一:形势与政策之怎么建设美丽中国 论文题目: 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辅导老师: 完成日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怎么建设美丽中国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1101班张龙超2011 1604 0109晋振华2013 年11 月27 日 怎么建设美丽中国 引论: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文明观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着眼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报告中“美丽中国”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建设美丽中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前提。 1.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虽然不是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但是此次是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是我党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这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新概括与再升华。简言之,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要建设好生态文明,应主要把握三点: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美丽中国解读 十八大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1. ①“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 1. ②“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一国体的建立,使新中国有可能在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同时,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 同历次犯错误一样,从失误中警醒,并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彻底纠正错误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

“中国梦”及实现路径

“中国梦”及实现路径 一、【时事回顾】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顺利闭幕。全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大会期间,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选举张德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选举周强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曹建明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同时,选出了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根据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提名,决定了国家军委副主席、委员。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 这些人选,由中共中央建议,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表决通过,作为主席团提名,提请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同时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就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理论分析】 十二届全国人大完成了各项议程顺利闭幕,体现了人代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的可靠制度保证。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各项决议草案,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直接行使最高监督权和最高决定权。表决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就是:文明就是社会高度发展的标志,生态就是自然状态美好的标志,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则就是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实现中国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人与自然的与谐相融,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努力打造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建设美丽中国,不就是一句简单美丽的口号,而就是有深刻丰富的内涵。美丽中国,就是山青水秀人美的中国,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中国,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中国。“美丽中国”的提出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唤,创新了国家发展的愿景。富强中国与美丽中国相互映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舞台,良好生态环境就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让人们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一刻都离不开资源支撑与环境保证,否则一切都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必须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理念就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牢固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形成节约资源

2020年(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保险)财政金融体制 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壹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壹、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壹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当下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壹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壹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壹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

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之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壹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壹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壹运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仍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且发放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这样,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发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壹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

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蔡波学号: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成才、成功的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渴望的强国梦。当前,作为大学生的我,更要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为贡献祖国积累能量。 作为一名90后的理工大学三年级学生,我知道,要想实现强国梦必须先一步一步充实自己、强大自己。在大学里,我除了认真上课,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旧观念、最多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掌握善于创新的技能,努力提高

持续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人民。没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发展经济,更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式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任何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是否做到了;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改正了。一个

人文地理学者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领域、途径与方法

人文地理学者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领域、途 径与方法 摘要:美丽中国建设,涉及社会的各阶层、各方面、各行业,每个人都应该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人文地理学者也不例外,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人文地理学者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美丽中国的内涵,指出美丽中国建设中我们需要做什么,如何做。再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人文地理学者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的领域、途径、与方法。 关键字: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人文地理学者领域途径方法 1、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 美丽中国,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词语,但在十八大上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美丽中国之美不仅仅只停留在风景的美观上面,而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了人民群众最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美丽中国的建设首先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地位,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的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谁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美

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一些重点水域出现水污染,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在建设生态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环境优美,但经济落后不是我们想要的美丽中国,经济发达,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更不是我们想要的,建设丽中国是要我们在环境优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展经济,因此我们要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持续、生态破坏严重、珍稀动物濒危着一系列的现象都是不注重生态环境,只注重发展经济而造成的恶果,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我们遵循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美丽中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 2、人文地理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吴传钧、陆大道)。主要是人地关系、区域研究和空间分析等三大领域。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人地关系的研究主要是指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美丽中国的建设首先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使我们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形势,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处理好人地关系,这方面需要人文地理学的大力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仅是关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建设,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科学,其中的“人文”二字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这些现象都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范畴,这也就决定了人文地理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是的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必然有人地理学者的参与。

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一)

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一) 论文资料|国际金融论文|财经论文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探讨 基本思路:1.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2.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3.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4.中国金融创新的"瓶颈"5.中国金融创新的优势 6.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一.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 当代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0年代的发展,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仍如火如荼。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 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金融创新”有一个定义,虽然学界对此也有些争论,但基本上是衍生于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熊彼特(J.A.Schumpeter)的观点。我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我个人认为加五个字更好,即:金融家的活动,是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这一表述强调了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家,他们是金融活动的策划者、发起者和维护者。同时,这一表述指明金融创新是“一种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这一表述,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 (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跃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性,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从创新理论来看,流派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技术推进理论;(2)货币促成理论;(3)财富增长理论;(4)约束诱导理论;(5)制度改革理论;(6)规避管制理论;(7)交易成本理论。 从这些理论本生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各种理论确实能说明一定时间和空间跨度金融金融创新背后的生成机理,但都偏重于某个侧面。事实上,每一种创新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时空各种因素的所起作用又有差异,这一点我们从金融发展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 二.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 金融创新的宏观分析 1.60年代的避管性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创新目的创新者50年代末外币掉期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1958年欧洲债券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1959年欧洲美元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60年代初银团贷款分散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出口信用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可转换债券转嫁风险美国自动转帐突破管制英国1960年可赎回债券增强流动性英国1961年可转让存款单增强流动性英国1961年负债管理创造信用英国60年代末混合帐户突破管制英国60年代末出售应收帐款转嫁风险英国60年代末复费廷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创造风险2.70年代转嫁风险的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容创新目的创新者1970年浮动利率票据(FRN)转嫁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特别提款权(SDR)创造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住宅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转嫁美国1971年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新技术运用美国1972年外汇期货转嫁汇率风险美国可转让支付帐户命令(NOW)突破管制美国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突破管制美国1973年外汇远期 转嫁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1974年浮动利率债券转嫁利率风险美国70年代中期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转嫁通胀风险美国1975年利率期货转嫁利率风险美国1978年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突破管制美国自动转帐服务(ATS)突破管制美国70年代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国际银行机构资本适宜度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美国 3.80年代防范风险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中国金融大变革

中国金融大变革 金融体制改革加速进行时 * 西方国家经济仍飘摇动荡,中国政府则着眼于在未来3-5 年内推动改革全面加速 * 利率市场化推进有望加快,债券市场规模将增加一倍... * ... 人民币在五年内可能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 提要 西方经济疲弱仍在持续,市场将目光投向中国并密切关注决策层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看到财政和货币稳增长的政策努力持续,并拉动经济温和回暖。关注短期政策波动之余,更应注意到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加速推进。预计明年年初上台的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金融领域的改革进程表中将包括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可兑换几个方面,推进的速度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这一变化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获取更高收益并进而促进消费,为经济增长从投资向消费转型并提升潜在增长速度创造条件。 本报告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可能的改革推进路径。金融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过程中的波动和曲折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借鉴他国历史经验及教训无疑有助于少走弯路。 从银行到债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累积迫使决策层加快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催生了巨大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等)投资需求。超过50%的国民储蓄率决定了资金并不成其为问题。但长期融资工具的匮乏意味着基建投资项目的融资不得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因而造成了项目周期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之间的错配。要解决这一错配,适应未来城市化需求,债券市场的发展亟待加快。在推出了市政债及高收益债试点之外,企业债发行提速。给定未来十年总计约20-30万亿人民币的城市化基建投资需求以及金融十二五规划将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15%的目标,预期市政债及企业债规模可能在未来五年扩大一倍。当然,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将相互割裂的几个债券市场一体化并对发行统一监管以及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框架对提高市场效率至关重要。此外,允许国际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将刺激银行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及消费者的融资需求。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对于探索贡献我国GDP的65%、就业的80%以及税收50%的中小企业未来融资效率将做出有益探索。 利率市场化 央行今年6、7月份连续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有所加速。目前主要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有所深化。鉴于非国有部门占投资比重已近60%。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时机成熟,也对资本市场的深化意义重大。

变迁路径分析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分析与民营经济融资困难我国渐进性改革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剧变的情况下,由财政直接融资主导型经济迅速变迁为国有银行间接融资主导型经济。为了替代财政注资国企的功能,我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的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具有严重的所有制偏好,加上与民营经济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制度供给约束处于弱小状态,使得目前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极不相称,大部分金融资源沉淀在低效的国有经济领域,民营经济陷入融资困境,整个金融体制变迁由于结构性的缺陷而陷入事实上的路径依赖,形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制度锁定状态,因此需要相关的制度创新来矫正其路径偏差。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质 制度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社会中个人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涉及到社会、政治与经济行为。制度变迁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的组合所作的边际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某一特定时期某一制度出现了不均衡。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C·诺思对制度变迁做了大量研究,并系统地提出了制度变迁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所谓路径依赖即指在制度变迁中由于自增强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选择了某一条路径,它向既定方面发展的动力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路径依赖会产生两种情况: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的循环,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路径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制度陷阱而不能自拔。路径依赖的扭转,往往要借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实施诱致性制度变迁,或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矫正路径偏差。路径依赖理论对于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改革时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整个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是不言而喻的。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第一,初始的体制会提供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因为设计一项制度需要大量的初始成本,沿着原来的体制变化路径和观念的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第二,一种体制形成以后,会形成现存体制中既得利益的利益集团,他们对这种制度(或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变革,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有体制更有效率;第三,作为第一行动集团的政府,由于实现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政府主体的行为目标和偏好结构倾向于政治支持最大化,作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会因为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而陷入低效锁定状态。因此,根据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针对由于初始条件和选择路径的影响,对于由于前期改革不规范,改革措施不彻底而出现的路径偏差,要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消除低效制度路径依赖的自增强机制,

建设美丽中国论文1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美丽中国”这一美好建设蓝图,为全体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中国”的未来景象。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出发,探讨分析了“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美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小康社会 引论: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文明观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着眼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报告中“美丽中国”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建设美丽中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前提。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子安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的、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1”美丽中国”解读 十八大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宏伟蓝图 1.1“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1.2.“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1.3.”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 2.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着力推进循环发展。循环发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

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监管体制的路径思考

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监管体制的路径思 考 论文导读: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不同经营模式。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盲点和低效率。改革现行的监管体制以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功能型监管与传统的分业监管有着根本的不同。关键词:金融监管,混业经营,监管体制,功能型监管 一、混业经营趋势与分业监管现实的两难选择 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不同经营模式。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开经营,它们的核心业务不同,互不交叉,它们的机构也分开设立、互不隶属,相互独立。混业经营是指金融机构在传统业务基础上还经营其他金融业务,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这一体制适应了当时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中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开始相互渗透,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越来越多,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不断发生,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盲点和低效率,极易引发金融市场的混乱和风险的聚集。监管必须与监管的对象相适应,面对变化了的监管环境和对象,改革现行的监管体制以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对混业经营在我国发展现状的优劣势分析 按现行的有关法规,我国目前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体制,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禁止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人为割断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联系。但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混业经营趋势明朗并加强,美国、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调整其金融体制;在国内,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分业经营政策也出现了适度调整和放松。 尽管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我国的法律也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的混业经营一直在扩大,已经存在像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保险集团等控股多个金融机构的金融集团,以及在境内外控股或设立投资银行和上市银行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集团,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同时跨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业务等。例如,中国光大集团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信托三家金融机构,并且控股申银万国证券、组建中加合资寿险公司。“光大模式”其实就是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综合体,同时又实现了在同一利益集团主体协调下的混业经营的格局;中信集团出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和管理境内外中信公司所辖的各类金融企业,包括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投资公司、中信期货经纪公司、中信资产管理公司和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中信资本市场控股公司、中信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等;平安保险业同时立足四大主业,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行了计划体制,金融业也不例外.正规的金融市场被取缔,金融机构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既充当中央银行,又是唯一一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渐渐恢复,还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到1997年底,全国单是银行、保险系统的总行、总公司已有12家,机构总数已达171601家,职工总数已达2187331人(《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67页)。但是,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了,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金融体制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还十分不完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金融体制的内在缺陷更加明显,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也显得更加迫切。 一、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是实物经济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是为实物经济服务的,我国发展金融市场、设计金融体制也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一般年增长率在:1%一3%之间。唯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能在此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源泉中技术变迁是最关键的。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迟早会停滞下来的,而且市场竞争会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耗竭之前就早早失去活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则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资本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资本设备性能改良上。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