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政策制定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两种政策制定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两种政策制定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两种政策制定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①

1.3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

自上而下政策制定模式描述的是,国家的精英集团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兴趣喜好转化为公共政策。为便于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些过程想像为彼此独立的路径,通过这些路径,政策自上而下地贯通(见图1-1)。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过程虽有各自的独立性,而且每一个过程都包含一些主要组织机构的专业功能差别,但所有的过程都趋向于纵横交织在一起。这样,通过每一个过程的运作,精英集团的政策取舍也就得到同步传达沟通。

①节选自托马斯·R·戴伊著,鞠方安,吴忧译.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章第3、4节,P5~17。

政策的制定过程

政策的制定过程始于决定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策。确定或者界定社会问题,即设定议事日程,是自上而下政策制定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那些不被界定为问题的社会状况永远不会成为政策间题,永远不会成为新闻,永远不会引起政府官员的关注。确定问题是什么比认定解决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甚至更为重要。

议事日程的设定始于银行家和企业家的会议室里,始于律师事务所和投资公司的起居室里,始于媒体大王的编辑部会议室里,始于基金会和智囊团代理人的聚会里。先确定问题然后讨论不同的解决方案。强有力的人物开始琢磨社会问题,如果他们认为有,便接着考虑如何对付它。精英集团大量的公司社团之间的来往、大量的职业交往、大量的社会接触,都促使精英集团就什么社会状况值得国家关注达成一致。

精英集团的所思所想被传达到各种基金会、智囊团以及政策策划组织之后,政策制定的过程便拉开了序幕。精英人物们可以直接施加影响或者控制各种基金会的董事会,是这些基金会为政策的研究提供所需资金的来源,例如福特基金会(the Ford),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 eller ),卡耐基公司( Carnegie),斯隆(Sloan),斯凯夫基金会(Scaife),梅隆(Mellon),布拉德利基金会(Bradley),里利捐助基金会(Lilly),以及奥林基金会(Olin Foundations)(参见本书第3章)。上述基金会和公司为智囊团和政策策划组织提供资金支持,智囊团和政策策划组织则负责研究政策问题并设计出解决的方案,例如,外交关系委员会(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布鲁金斯学院(Brookings Institution)、遗产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美国企业家协会(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胡佛研究院(Hoover Institute),以及其他一些组织(参见本书第3章)。这些基金会和政策策划组织的任务和目标就是确定哪些是政策问题,并收集有关的情报信息,设计多种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他们偶尔还会将顶尖的精英人物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就应当采取何种政策达成协议。

选举领导人的过程

金钱驱动着美国的政治选举。如果没有钱——没有很多的钱,那么就不要想入非非地去竞争国会或者椭圆型办公室(指美国白宫的总统办公室)的一席之地。每一个竞选周期的竞选成本都会急剧攀升。两年一届的众议院议员竞选的一般费用,现在必须准备并花费近100

万美元。而美国参议院每六年一次竞选参议员席位的费用必须筹集到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或者2500万美元。在2000年竞选年度,每位国会议员竞选人和每位总统竞选人的竞选费用都在100万美元以上。

那么,所有这些钱从何而来?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正来自组成美国国家精英集团那些人(包括那些富翁们),是这些人开办并掌握着美国的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和投资公司,以及传媒联合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政党组织、政治行动委员会、独立的团体组织,以及竞选人的金库,大笔大笔的金钱分流出去(参见本书第4章)。

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们在决定参加竞选之前,总是与腰缠万贯的富翁、精英人物进行联系和磋商。这些政治家们会竭力向那些潜在的捐助者们保证,他们彼此目标一致、志趣相投。一旦自己竞选获胜,会洗耳恭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会在自己的职位上效犬马之劳以满足捐助者的爱好和要求。同时,这些政治家们还希望,通过他们的被证明了的忠诚,能够引发对自己下一步竞选的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在这种信誓旦旦的保证下,如果大款精英人物们对竞选捐助的回应不冷不热、不置可否,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即你这个竞选候选者还是赶快另觅他途为妙。

利益代表集团的运作过程

利益代表集团的运作过程为精英集团的利益喜好直接提供政策支持。利益代表集团是那些致力于对政府政策影响的组织,它们为主人谋求各种特殊的利益、各种补贴补助、各种特权以及各种保护。国家精英集团所在的企业公司、金融机构、法律机构、媒体组织以及其他民众组织等为利益代表集团提供资金支持,利益代表集团因此也只对他们负责。

华盛顿是一个各种特殊利益组织的的迷宫——商业组织、各种职业组织、贸易协会、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大型公司企业的代言人、各种说客和顾问们、研究民间和政府关系的各种公司,以及政治活动委员会等(参见本书第5章)。院外活动的内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就连院外活动者们本人也无法想像其内容有多么丰富。“开门运动”是为了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与名人交往,举行各种晚会,有意无意地与政府官员闲谈扯皮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谋求与准备猎取的对象搭上一句话的机会。院外活动的绝好途径和方式,是在国会举行听证会时提供证据、与政府官员保持接触、不断掌握各种议案和法案的进行情况、不断了解立法过程的内幕和公开的运作。院外活动还包括针对竞选资助者和投票人的深入到家庭内部的动员活动,以及目的在于建立、形成和保持一种全国性有利的竞选氛围的各种公关活动。

然而最关紧要的是,特殊利益代表集团的运作过程还包括向赢得竞选官员分配支付竞选捐助资金。来自利益代表集团的竞选捐助绝大部分都流向了那些官位持有者们。贿买选票自然属非法行为,因而,那些老道的院外活动者们、说客们不会赤裸裸地以竞选捐助为条件直接丢交换某种好处。但是,那些精明的立法者们却知道如何使竞选捐助源源不断地滚滚而来。

民意的制造过程

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国家的媒体精英们扮演着双重角色。就是说,一方面,大众传媒的领导者们本身就是国家精英集团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的权力和能量与在顶尖企业公司、金融保险业、投资公司和政府中的精英是平起平坐、不分彼此的;同时,媒体精英还发挥着另一方面的关键作用,他们要把精英集团的观点传达给政府里的政策决策者以及美国民众。媒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于其沟通传达政策议事日程表——即告知当选的官员们,他们必须解决哪些问题,同时要告诉受众哪些问题与他们息息相关。大众传媒在告诉受众应当如何思考方面未必总是成功的,但在引导人们思考什么方面却做得惊人地出色。

媒体的权力和能量高度集中在主要的电视网络集团之中(ABC,NBC, CBS, CNN)和全国著名的报业巨头之手(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时代》杂志、《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一个媒体帝国正在崛起( Viacom, Walt Disney, Time-Warner,etc),正把其控制力从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扩展到动画片、音乐录制、体育和娱乐业(参见本书第6章)。

政府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使政策合法化是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们——国会、总统和法院的任务。这些部门是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在自上而下政策制定的最后阶段——就是说,当政策制定的日程表已经设定,当政策的导向和方针已经确定,当领导人已经选出,当利益代表集团已经活跃起来,当大众传媒已经把所有的问题提交上来,这时他们才粉墨登场。

政策的合法化过程是政策制定的最直接过程,是一个公开的、公共的过程。它会吸引大部分学者、评论家和政治学家的关注。由于这一阶段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代表集团之间会发生大量的讨价还价、损人利己、游说劝说、妥协让步、你争我夺的行为,当选的官员之间也会发生彼此的人事协调和政治分肥行为,因而许多学者认为这些活动最典型地体现了整个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很自然地,在国会和总统之间、在民主和自由两党之间、在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会发生分歧、争执和讨价还价。同样理所当然地,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出现的一切细节的取舍,都要在国会委员会里,在国会山的办公室和大厅走廊里,在

利益代表集团巨头们的讨论里,在国会议员和他们的工作人员那里,在总裁经理和代理人那里,以及在白宫那里,来最后商讨决定。在所有的上述过程走过之后,那些政策制定的最后决策者们当然要无一例外地有向全体选民解释说明的义务,虽然这些官员们根本就不怎么相信选民们的判断力(参见特写:《精英集团对于公民政策制定的态度》)。

但是,在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热火朝天地忙于政策制定过程之前,有关政策制定主要内容的日程表就早已经设定了,政策变革的大局方向也早就决定了。而且,大众传媒也早就做好了舆论造势,使公众和他们的代表对政策变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然而,通过正式的官方司法程序所做出的决定并非无足轻重:它决定了谁将得到政治荣誉,哪些机构控制哪些项目,以及将花费金钱的准确数目。但是,上述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们所做出的决定看重的是过程手段,而不是公共政策的意义和目的。

行政机构的政策执行

国会通过表决将政策变成法律,由总统签署生效后,并不意味着政策过程的结束。实际是,政策的制定过程进入到政策的执行过程——即进入政府执行部门的各个专门的部或者机构里,由它们负责将政策贯彻执行。行政官员自己也会制定政策(参见本书第8章)。政策制定过程的大部分内容酝酿发生在管理部门和预算部门的办公室里,发生在联邦储备委员会里(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发生在环境保护署里(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发生在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里(the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发生在国内贸易局里(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以及其他数以百计的行政权力部门里。

特写:精英集团对于公民政策制定的态度

两百多年前,在作为立法者的角色和自己在布里斯托尔(Bristol,英国一港口城市)的选民们对于政策喜好取舍的关系问题上,英国国会议员爱德蒙得·伯克( Edmend Burke)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当然,先生们,能够生活在最严肃认真的工会,能够与选民们保持最亲密的往来,能够与他的选民们进行最开诚布公的交流,这应当是一名选民代表(即国会议员——译者)的幸福和荣光……然而,他的不偏不倚的意见,他的成熟的判断,他的开明的良知,都不能奉献给你们,也不能奉献给任何人,或者说任何一类活着的人……你们的代表不仅应当用勤奋,而且应当用他的判断来感谢你们。如果他为此而服从了你们的意见,那么他就是背叛了你们,而不是在为你们服务。(参见A Speech to his constituency in Bristol, England, by the Rt.Hon. Edmond Burke, M.P.,1774)

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关于精英人物到底如何对待一般民众的判断和意见,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可能是最后一位坦诚明言的国家领导人:

一切社会都将其公民分为两类:少数人和多数人。第一类是富人和生来就富贵的人,第二类是普通的广大民众。无论人们怎样经常地宣称什么民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但事实并非如此。民众永远是犯上作乱和变化不定的,他们的意见和判断很少是正确的。

(参见Alexander Hamilton, as recorded by James Madison, Records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 of 1787)

在美国的政治文化中,民主的观念根深蒂固。因而,今天的国家领导人经常本能地引用某些关于民主的词句。但人们若想知道他们对于“民众的智慧”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则难乎其难。下面是一份专门对华盛顿精英们进行调查时得到的结果,请参考(参见Pew Research Center, as reported in The Polling Report, 4 May 1998)

调查的问题是:对于您所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您是否认为美国民众有足够的智慧来提供明智的意见和解决办法?

调查结果见表1-1

请注意,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到三分之一的国会议员相信美国民众有足够的智慧对公共问题提出明智的意见和建议;而那些非当选人的精英们——白宫的工作人员和高级总裁经理们,则对于民众的智慧更不信任。他们中四分之三以上的人不相信美国民众能够对公共事务提出理智聪明的意见和建议。

从宪法的角度讲,行政机构并没有被赋予制定政策的权力,然而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行政机构又具有此种权力。事实是,随着社会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化,行政机构的权力也随之膨胀。无论国会还是总统,现在都再也不能实际独立地驾御管理整个社会,虽然以前他们还可能做得到。行政机构不得不将其部分的责任义务分流到现存的组织机构中,或者为此创设新的机构,同时将法律变化为可操作的规则、规定和章程等,还要招聘雇用工作人员,起草合同协议,并担负治理国家的任务。所有这些活动都涉及并包含了行政官员的决策行为——决定(制约)政策的决策行为。

但是,行政机构总是不断地受到有组织的利益代表集团的监控和操纵。这些利益代表集团孜孜以求的是,要保证国家精英集团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发生严重的偏离。同时,国会自己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监督行政机构——尽力保证使法律的真实意思反映在行政官员的行政行为中。

政策的评估过程

就政府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精英集团会沿着我们在自上而下政策制定模式过程图中(见图1-1)所描绘的路径,得到反馈。如果公共政策产生了任何效果,那么发现这些效果的过程就是政策的评估过程,就是判定这些效果是否为预定的目标结果,以及它们是否与政策的成本相符合的过程。有些时候政府自身也进行政策评估。但是,精英集团自己会直接收到来自他们自己所控制的团体组织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政策性的分析评估,这种过程就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评估。关于政府政策执行的效果,精英集团还可以从利益代表集团、智囊团,以及他们所主办的基金会那里得到情况报告,这时精英集团的评估也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评估;或者当大众媒体报道政策的效果,更多情况下是报道政策的失败或失误,或者是政策的腐败时,精英集团对此的评估也是自上而下的(参见本书第9章)。

1.4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模式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与传统对政策制定模式的描述相比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在美国的政治学中,普遍流行推崇的政策制定模式是由公众广泛推动的、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过程。这种“民主——多样化”政策制定模式的理论前提是,在一个诸如像我们这样的开放的社会里,任何问题都可以为个人或者群体所认识和认同,并能够被提交到政治过程来讨论、辩论和找到解决的办法;公民能够确定、界定自己的利益,可以自我组织起来,说服他人支持他们的事业,能够接近或者成为政府官员,影响政策制定,同时监督政府政策和工程项目的执行。

据说,很多民主组织都在支持和促进这种公民影响力自下而上的流动。各种利益代表集

团、各种政党、追求当选的候选人们,以及所有的大众传媒都被描绘成积极热烈响应民众呼声的形象(见图1-2)

大多数美国人对于这种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模式将信将疑。他们根本不相信政府会对他们的政策观点给予多大程度的关注,也不相信政府会多么明了他们的问题和疾苦。他们相信“政府由少数的巨头利益集团所操纵,这些巨头利益集团是在为自己谋利益和捞好处”。他们还认为国会议员们应当多关注民意测验的结果(参见特写:《民众对于精英政策制定的态度》)。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愿意将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模式进行概括的描述,以便与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一些比较。

据认为,在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代表集团充当了个人与他们的政府之间重要中介人的角色。从理论上讲,通过给个人提供直接影响政府政策的途径和方式,利益代表集团更新和修补着选举体制和制度。在游说、院外活动、出席见证国会举行的听证会、接洽政府官员、监督立法程序以及行政部门的执法,以及帮助校正督导竞选捐助资金向参加竞选官员的分配诸事务方面,有组织的利益代表集团都代表公众个人在行事。

在组织大多数普通民众行使对政府的控制方面,据说政党的作用必不可少。从理论上讲,“负责任”的政党会首先设置一个平台,从这里提出并阐明理论原则和政策基础;召集那些认同这些原则和政策并参加准备竞选公众职位的候选人;向选民通报公共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根据原则和问题组织、指导竞选活动;接着,在赢得竞选并进入政府之后,此政党便会组织立法机构,以保证它的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人们普遍认为政党很少以这种“负责任”的方式行事。政党最根本的追求是赢得公共职位,而不是把选民搞得围着游戏规则或者各种政策团团转。也有人认为,政党如果要达到这种目的,那么他们

就要去发现并表达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样,政党便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通过它,公众的意见可以被转化为公共政策。民主过程的核心内容在于公开竞选。但是,通过竞选将公民的要求转化为公共政策需要几个条件:第一,候选人必须向选民清楚地阐明自己的政策选择;第二,选民必须根据自己的政策取向进行投票;第三,选举结果必须反映出一种主流政策倾向;第四,赢得竞选者必须努力兑现自己竞选时所承诺的政策。虽然大多数人都承认这些条件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但选民们确实青睐那些所表示的政策观点与自己的政策观点相一致的候选人。

大众传媒本身支持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模式。他们坚持认为,在他们自己的报道中,只是仅仅提供了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就是说,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例如,就美国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和报道方面,媒体承认自己发挥着重要然而被动的角色。媒体精英一般都否认他们在政策制定的日程表设定中有主动作用,即他们只是选择决定哪些问题会吸引公众的关注。他们更愿意把他们的报道描绘成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反映的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特写:民众对于精英政策制定的态度

精英人物们是否应该按照自己的判断,以他们认为对美国发展最有利的方式来制定政策?或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是否应以大多数公民的观点意见为取舍?这是一个关于政策制定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在近十年来,随着美国民众对他们国家领导人不信任和失去信心程度的急剧加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本书第7章以大量的事实细节探讨了美国民众对其领导人信心和信任程度的下降)。

最近的全国性民意调查显示了如下结果: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在公共政策问题上,政府很少关注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同时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很少了解和理解普通民众的心声。

此次民意调查所提的问题之一是:这些年来,当政府决定做某件事时,你认为它在多大程度上关注和考虑了民众的意见?很多?一些?不多?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很多7%

一些36 %

不多54 %

不知道3%

此次民意调查所提的问题之二是:总的来说,你认为政府里的人对于像你这样的人的想法能够很好地理解吗?还是较好地理解?还是一般地理解?还是根本不理

解?(提问了一半的调查对象)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很好2%

较好27%

一般33%

不理解35 %

不知道3%

压倒多数的美国人相信,他们的政府是由“少数仅仅追求自己利益的巨头利益代表集团所操纵”,而不是“在为所有的民众谋福利”。

此次调查所提的问题之三是:你认为政府是由少数仅仅追求自己利益的巨头利益代表集团所操纵,还是政府在为所有的广大民众谋福利?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为少数的巨头利益代表集团75 %

为所有的民众18%

不知道7%

压倒多数的人认为,如果国家的公共政策能够更多地顺应并按照公民的意志行事,那么国家将会变得更好。

此次调查所提的问题之四是:如果国家领导人更加顺应公众的意见要求,你认为国家会变得更好,还是会变得比目前更坏?(提问了一半的调查对象)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更好80 %

更坏10%

不知道10%

虽然精英集团对公共政策方面的民意调查经常是不屑一顾,但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公共政策制定者应当更加关注多数人的意见。

此次调查所提的问题之五是:我将给你阅读代表两种观点的两份文件。请告诉我,你最赞同哪一种?

(1)当国会议员们考虑就某一问题如何投票时,他们应当认真阅读领会这一问题的

民意调查结果,以便于他们领会公众对此问题的观点。

(2)当国会议员们考虑就某一问题如何投票时,他们不应当阅读领会民意调查的结

果,因为那将使他们的投票偏离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正确选择。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阅读民意调查结果以便了解公众观点67 %

不要阅读民意调查结果,随你所欲26%

不知道7%

总之,虽然大多数美国人拥护主张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但他们相信实际操作中政策是自上而下制定的。

资料来源:(聚焦公众对政策的态度》,载于《民意调查》,1999-02-15。

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模式持这样的观点,即最重要的政策制定活动应当发生在政府内部,由政府本身去执行。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的各个组成部分,总统、白宫的工作人员、国会议员以及那里的工作人员、行政执行部门及其代理机构、法院,都承受着来自下列方面的压力而顺应其要求:有组织的利益代表集团,政党领导人,选举中的政治,媒体的报道。

通常,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反映在以下一系列活动中:

·对应来自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措施的要求,界定哪些是政策问题。

·议事日程的设定。或者说,使大众传媒和政府官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公共问题上,探讨决定哪些问题需要决策。

·政策策划组织、利益代表集团、政府行政机构工作人员、总统和国会形成并提出政策建议后,制定政策。

·通过政党、利益代表集团、总统和国会的政治行为,将政策合法化(即将政策进行立法)。

·通过有组织的行政机构人员、公共支出,以及行政代理机构的行为,执行公共政策。

·通过政府机构本身、政府之外的顾问、媒体和公众,对政策进评估。

概括来说,传统的观点模式将政策制定过程视为一系列的活动过程——问题的界定、议事日程的设定、政策的制定、政策的立法、政策的执行,以及政策的评估——所有这

些活动的主要内容都应发生在政府之内。

(鞠方安,吴忧译,王晶晶校)

基金投资策略 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基金投资策略: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作者:厉海强 2009-01-23 我们在阅读基金的季度报告和招募说明书时,经常可以在股票投资策略部分看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样的概念,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介绍。 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策略来构建股票组合的基金,一般会先研究经济或市场的总体趋势,以选择最好的行业或者市场板块进行投资,然后再从选定的行业或者市场板块内寻找最佳的投资工具。如果是全球配置,基金也可能会先选定投资哪一些国家,然后再选择行业,最后选定具体的投资工具。 采用“自上而下”策略的基金,一般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寻找最好的行业或者市场板块上,而在板块内部具体投资工具的选择上,花费的精力会相对较少,其研究工作一般也都是从宏观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行业和个股。 “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与此相对,采用这种策略的基金最为关注的是个别公司的表现和管理,而不是经济或市场的整体趋势。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一般不是很重视将资产均衡地配置在各种行业或者市场板块上。“自下而上”的研究,其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一般都是直接从公司开始,并结合行业和整体的经济走势。 区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投资策略/风格的关键在于基金经理的侧重点和出发点不同,到底在哪一个层面上,基金经理花费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底是宏观经济和行业走势的判断上,还是在个别公司的管理和表现评价上。不过这样的区分需要进行一些主观判断,有时候会遇到难以区分的现象。 传奇基金经理比特林奇应该是典型的“自下而上”风格,在基金管理中,林奇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上市公司的走访和研究上面,在组合构建时也对行业之间的配置比重关注不多。巴菲特应该也属于“自下而上”风格的吧,因为在他的那些著名的致投资者信中,我们很少看到他对宏观经济和整个市场走势发表看法。 属于“自上而下”风格的基金经理,索罗斯应该算一个吧,不过他管理的是对冲基金,其投资领域横跨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外汇和金融衍生品,其主要收益来自于各市场之间的相对配置。 从有效管理的资金规模来看,“自上而下”的策略一般可以容纳较多的资金,一个行业或者市场板块往往可以容纳很大的资金而不影响到投资策略的执行效果。而对“自下而上”的策略来说,由于个别股票可以容纳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尤其是投资于中小盘股票的基金,资产规模的大幅增加,将迫使基金经理研究更多的股票,或者投资于非最优的投资机会,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投资业绩。而“自上而下”风格的基金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不过我们耳熟能详的基金经理似乎“自下而上”风格的更多,这可能跟两种风格的基金经理面对的竞争程度有一定关系。对于“自上而下”风格的经理来说,有各式政府智囊团,大学教授,以及卖方研究和林林总总的机构和个人在关注着宏观信息,基于这样高度可获得和高度被关注的信息上建立起比较优势可能会比较困难,因为基金经理不仅要面对行业内的竞争,还要面对整个国家内所有经济研究者的竞争。而具体到公司层面的信息,竞争的范围可能会更多的限制在行业以内,基金公司在这类信息的处理具备比较优势。 不过总得来看,基金管理是一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工作,不管是宏观经济,行业走势,个别公司的管理和发展,还是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所有这些可能会影响到未来证券价格的信息,只要基金管理人在一个或某几个领域上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上建立了比较优势,就有较大的机会创造出超额收益。很多基金之所以选择将自己的风格固定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中的某一种风格上,可能也反映了不同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在信息处理上的比较优势不同吧,“自上而下”的基金管理人可能更擅长于宏观层面的信息分析,而“自下而上”的基金管理人可能觉得自己在个别公司的分析上更可能超越他人。对于很多基金管理人来说,集中力量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在投资结果上可能也会优于四处出击。当然,极少数的投资大师例外。

三维Solidworks应用技巧之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自上而下的设计 ?自上而下设计概述 ?在装配体中生成零件 ?在装配体中编辑零件 ?插入新的子装配体 ?布局草图 ?虚拟零部件概述 ?外部参考引用

自上而下设计法概述 在自上而下装配体设计中,零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由装配体中的某项定义,如布局草图或另一零件的几何体。设计意图(特征大小、装配体中零部件的放置,与其它零件的靠近,等)来自顶层(装配体)并下移(到零件中),因此称为”自上而下”。 例如,当您使用拉伸命令在塑料零件上生成定位销时,您可选择成形到面选项并选择线路板的底面(不同零件)。该选择将使定位销长度刚好接触线路板,即使线路板在将来设计更改中移动。这样销钉的长度在装配体中定义,而不被零件中的静态尺寸所定义。 方法 您可使用一些或所有自上而下设计法中某些方法: ?单个特征可通过参考装配体中的其它零件而自上而下设计,如在上述定位销情形中。在自下而上设计中,零件在单独窗口中建造,此窗口中只可看到零件。然而,SolidWorks也允许您在装配体窗口中操作时编辑零件。这可使所有其它零部件的几何体供参考之用(例如,复制或标注尺寸)。 该方法对于大多是静态但具有某些与其它装配体零部件交界之特征的零件较有帮助。 ?完整零件可通过在关联装配体中创建新零部件而以自上而下方法建造。您所建造的零部件实际上附加(配合)到装配体中的另一现有零部件。您所建造的零部件的几何体基于现有零部件。该方法对于像托架和器具之类的零件较有用,它们大多或完全依赖其它零件来定义其形状和大小。 ?整个装配体亦可自上而下设计,先通过建造定义零部件位置、关键尺寸等的布局草图。接着使用以上方法之一建造3D零件,这样3D零件遵循草图的大小和位置。草图的速度和灵活性可让 您在建造任何3D几何体之前快速尝试数个设计版本。即使在您建造3D几何体后,草图可让 您在一中心位置进行大量更改。 考虑事项 ?只要在您使用自上而下技术生成零件或特征时,都将为您所参考的几何体生成外部参考引用。 ?在某些情况下,带有大量关联特征(此构成自上而下设计的基础)的装配体可能比无关联特征的同一装配体需要更长时间重建。 SolidWorks已优化只重建更改过的零件。 ?在创建关联特征时,记住不生成有冲突的配合很重要,因为此类配合可引起重建时间较长及不可预料的几何体行为。您一般可通过不给由关联特征所创建的几何体生成配合来避免这些冲突。 相关主题 基于布局的装配体设计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6年1月考试用)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特别说明:本门课本学期启用了新教材,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复习资料在橙色的《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书上,没有领这本指导书的同学请赶快到班主任处领取。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D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 A.党政二元结构 B.两党制 C.议会负责制 D.总统负责制 3.( B)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C )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 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6.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D )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ABCD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 1.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立法者(国会议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其授权于行政部门的决策以及法院制定的专门政策,几乎所有的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规定。国会在宪法的“授予权力”和“默示权力”的限度内行使其立法权。随着一项议案的提出、审议、听证、通过,最终成为法律,标志着一项公共政策完成其制定过程正式出台。 2.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其决定往往是通过如下途径作出的:一是在内阁(某些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的名称。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决策中具有独断权。就美国情况而言,宪法把行政决策权仅仅授予总统而不是委员会。据说,有一次林肯在全体内阁成员投票反对他的决定时宣布:“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决定通过。” 可见总统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二是政府各部提出的政策倡议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总统直辖机构这个行政系统的末端。总统决策一般包括这样几种类型:(1)立法倡议:总统每年要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建议叫做咨文)预算咨文和经济咨文,并就国防、科技、能源、环保、民权、福利等问题提出专门咨文。这些咨文虽然不是公共政策的完成形态,但它们作为重要的立法建议,实际上决定了国会的主要议事日程并最终成为国会的重大立法。 (2)立法否决:国会通过的立法须经总统签署方能成为法律。总统可以运用否决文书或议案搁置的方式行使其立法否决权。 (3)委托立法:国会依法把立法权委托给总统行使。“委托立法权”涉及范围很广,尤以处理对外事务和紧急状态时更为突出。在总统直接行使立法权的情况下,行政决策无须履行国会立法程序而直接以公共政策的形式颁布实行。 (4)外交决策:总统在外交事务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可以行使主权国家的“固有权力”。(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这表现为:1,对内最高权,即国家对它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事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实行管辖的权力,有权按照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2,对外独立权,即国家完全自主地行使权力,排除任何外来干涉;3,自卫权,即国家为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和威胁

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实验报告

实习二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 一、实验目的 使用预测分析方法对输入的表达式进行分析,掌握其具体的使用并且学会去分析一个文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器算法(使用预测分析) 2.编写一段代码并上机调试查看其运行结果 三、实验要求 使用LL(1)分析算法设计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器 LL(1)文法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方法,它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生成句子的最左推导,从左到右扫描源程序,每次向前查看一个字符,确定当前应该选择的产生式。 实现LL(1)分析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使用一张分析表和一个栈进行联合控制。 预测分析程序的总控程序在任何时候都是按STACK栈顶符号X和当前a的输入符号行事的。对于任何(X,a),总控程序每次都执行三种可能的动作之一。 1.若X=a=“#”,则宣布分析成功,停止分析过程 2.若X=a≠“#”,则把X从STACK栈顶逐出,让a指向下一 个输入符号。 3.若X是一个非终结符,则查看分析表。 四、运行结果

(本程序只能对由'i','+','*','(',')'构成的以'#'结束的字符串进行分析) 五、源程序实现 /*LL(1)分析法源程序,只能在VC++中运行*/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har A[20]; char B[20]; char v1[20]={'i','+','*','(',')','#'};/*终结符*/ char v2[20]={'E','G','T','S','F'};/*非终结符*/ int j=0,b=0,top=0,l;/*L为输入串长度*/

自上而下狠抓落实 自下而上定期反馈

自上而下狠抓落实自下而上定期反馈 昨日下午,龙岗区召开提高执行力工作动员会,查摆问题、精准施策、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全区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提升党委政府的工作效率,为龙岗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要求,全区上下要形成一种新的导向,就是按照“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滴水石穿”的要求,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抓执行、抓落实、抓攻坚,一抓到底、抓就抓好,着力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抓落实,在解决事关老百姓疾苦的身边民生实事上抓落实,在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上抓落实,逐步形成一套自上而下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和自下而上定期反馈的长效机制。龙岗区区长吕玉印,区领导陈少雄等出席会议。会议 从提高执行力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责任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致力形成提高执行力的长效机制,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地生根。会议就如何提高执行力 出台多个方案。包括《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提供“两个支撑”指示精神推动龙岗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征求 意见稿)》、《龙岗区2015年加快行政审批改革提升行政效 能工作方案》、《龙岗区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窗式” 综合服务工作进度安排》、《龙岗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龙岗区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工作方案(征

求意见稿)》、《龙岗区加快推进土地整备工作方案(征求意 见稿)》、《龙岗区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对应项目分解表、龙岗区2016年重点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表、龙岗区“十三五”市政及公共设施项目库》等。对于官员执行力不够、“庸懒散”的行为,龙岗区也出台了相关惩处措施。正式开始实施的《龙岗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无为问责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无为”的定义、具体表现和问责范围、 问责方式、问责程序。龙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万平利 宣读了《中纪委关于十起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 典型案例的通报》。区科创局、区经促局、区规划土地监察 大队、区土地整备中心、龙岗街道等单位分别作表态发言。冯现学:聚焦问题定向发力切实提高龙岗区委书记冯现 学要求,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要聚焦问题,瞄准当前执行力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自身角度认真查摆深层次原因,坚决杜绝落实打折扣、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要定向发力,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有些部门及党员干部存在拖而不决、落实不力、意识不强等现象,龙岗当前执行力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冯现学指出,要提高执行力就要定向发力,做到五个“强化”。要强化中枢指挥,加强党委政府的决策指挥和信息传导系统建设,保障高效、有序执行。这要求在优化做决策的指挥系统的同时,也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确保基层情况准确、及时向上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普通心理学 知觉的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加工论文

知觉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论文 教育科学学院11级教育班 温馨

每个人都要靠知觉认识客观世界。而我们在头脑中建构或解释现实世界的方式有两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的加工指的是,知觉的产生是基于大量的感觉信息。例如,当你打开收音机,调到你爱听的音乐台,你经常能听到一些音符或一段有特色的音乐,把它们综合在一起,你就能知道是哪首歌。 知觉也包含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大脑中的观念和期望会影响哪些刺激会被注意,如何将刺激组织起来,大脑如何解释它们。大脑中的印象或观念能对刺激的解释有引导作用。例如,假设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等朋友,你不必把每个走过来的人的身高、体重、年龄、眼睛形状、头发颜色、下巴、鞋子大小与你的朋友的特征相比较,相反,你头脑中有一个你朋友的整体形象,你只要寻找与你头脑中的那个整体形象相匹配的人。一旦某个走过来的人符合那个整体形象,你会在近处看清细节,以便确定这个人是不是你的朋友。 有时,我们知觉过程中既运用自下而上的加工,也运用自上而下的加工。例如,当你努力想听清某个人说话,你既运用了自下而上的加工──努力辨别每个词语,也运用了自上而下的加工──努力把你听到的内容与你了解的某个话题进行匹配。 认知心理学说明人在知觉过程中对知觉信息加工的一种方式,又称概念驱动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知觉有赖于两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即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来自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所谓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是指知觉者已有的知识、概念,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便是人在从事知觉活动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去加工当前的信息的过程,例如,设想人们要知觉“13”这样一个图形,如果它是出现在“12、13、I4”这种系列中,人们便运用头脑中关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把它知觉为“十三”;如果它是出现在“A、13、C”这

“自上而下”的阅读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关键词:自上而下;文本中心;文本结构图式;细节理解;任务设计 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是美国心理语言学家k. s. goodman提出的,他认为“阅读是一个选择过程。它基于阅读者的期盼,部分地利用从视觉输入中选择出来的可得到的最小量的语言线索。当这部分信息得以处理,随着阅读的进展,暂时得出的决定须经受证实、修正或淘汰。简而言之,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方面的猜谜游戏(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读前任务:“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强调学生主动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在阅读前篇整个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猜测、验证、修正、再猜测。在阅读本篇文本前,想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的猜测。猜测的依据便是文本的题目: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本篇文本是一篇记叙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the amber room的历史,充分体现了记叙文的特点。因而,我将读前预测的题目设计为以下三个: (三个预测分别针对文本内容、文本体裁和写作顺序,为下一步阅读做好心理准备。)初步阅读任务:预测后便顺利进行初步阅读,此时我叮嘱学生关注此次阅读的任务,根据“自上而下”的阅读原则,此次阅读的任务应关注文章的中心,因此本次阅读设计的任务可如下设计: 如果我们把一篇文本比作一片森林,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即是看到了整片森林,有了对整片森林的了解,便如有了指南针,接下来的摸索便有了方向和意义。 再次阅读任务:根据“自上而下”的阅读原则,此次阅读的任务应关注文章的段落结构。根据文本特征,我为本次阅读设计了如下任务: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parts and giv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学生充分讨论后,我展示了本篇文本的结构图式: 此任务完成后,学生在脑海中便对文本的结构有了一个图式,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按图索骥即可。 三次阅读任务:中心和结构已经明了,接下来便是“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中对句子和词汇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为了便于理解,我按段落进行了细节理解的设置。此时,我根据段落特征进行了不同的任务设计,各部分出现的难句难词也一并进行了理解。 tasks for part ⅰ(para.1) (本段介绍琥珀屋的设计,文中较多使用数字突出琥珀屋是一个greatest gift,学生理解并无障碍,因而我将这一段落交由学生自己去理解) 学生展示结束后,我便展示下图以突出礼物的“伟大”。 tasks for part ⅱ(para.2、3、4) (这是一张填完的表格,我在设计任务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根据学生理解进行一步一步地展示。本活动通过梳理细节,帮学生将复杂的细节清晰条理化。) task 2:remove在文本中是个生词,我在此设计了猜词练习: tasks for part ⅲ(para.5) 文本第三部分信息较为简单,讲述了琥珀屋的重建问题,主要讲述了重建的原因和方式。我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做了如下设计: 至此,我便引导学生完整体验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学生从体会文章中心到建立结构图式再到品读细节及用词对文本进行了透彻的理解。 三、“自上而下”阅读模式实施的两点建议 1.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日常的精读课堂中教师利用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形成“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 2.要长期进行实践。好的做法唯有形成习惯才能真正让人受益,而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一、公共政策的特征: 1.政治性: 如果单纯从公共与政策的概念上来看,公共政策本应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不应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然而,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党和政府都是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其一切所为本质上都要服从阶级利益的需要。尽管从表面上看,政党和政府的政策行为有时并不带有政治色彩,如人口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等,但实质上还是为了巩固阶级统治的需要。尽管有违统治阶级意愿的政策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但那只是因为政策制定者或执行者缺少经验致使措施不当造成的,根本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来的意愿。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党和政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公共政策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是源于政治动机的组织产物,因而它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价值选择性: 毫无疑问,政策制定者的价值观体系对公共政策的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政策制定必然涉及价值判断,例如,在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中,决策者需要回答“应当怎样做”、“怎样做才有意义”等问题,这就是在作价值判断。制定任何一项政策,其首要前提就是价值判断。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不论其是否自觉地意识到,其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当然,政策制定者的价值观绝非简单的概念,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把所有这些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统称为价值观体系。一些人极力推崇所谓价值中立的理性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同时也是难以实现的。 影响决策者行为的价值标准 决策是有意识的选择活动,其影响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如政治压力、社会压力、资金压力、时间压力、社会经济环境、决策程序的限制,等等,然而,在关注这些要素时,我们不应忽视决策者本人价值观的作用。尽管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价值观难以确定且无法辨别,只能通过决策者的行为加以揣测。 影响决策者行为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价值观:决策者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受其所在政党或政治团体及其服务对象的影响。政策常被视为发展和实现政党或利益团体目标的手段,政治上有利是决策的基础原则,政策分析家也往往是从这一方面研究和评价政策的制定过程。比如,工会组织的成员、农业联盟的成员和某一政党的成员常常会得益于某项特定的政策。以1972年美国总统竞选前国会辩论的情况为例,当时国会中的许多民主党议员强烈要求进行竞选资助的改革(包括开支的限制),他们的做法就代有这种色彩,因为在筹集竞选资金方面民主党的困难要比共和党大得多。 二、组织价值观:各种组织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都试图运用奖惩手段使成员接受其确定的价值观并照此行事。一般而言,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总会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此种方案对本组织的生存、发展和扩大是否有利?对本组织的一般计划和日常行动是否会有影响?怎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综述

第11卷第2期(总第80期)Vol.11No.2General No.80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2010年第2期NO.22010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综述 洪园 (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作者简介:洪园(1983—),女,广西南宁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政府运用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对全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我国理论界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和角度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做了大量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就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研究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406.17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重新认识和科学总结过去重大决策的严重失误,克服决策体制的弊端、决策过程的无序性以及决策手段的落后性,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所谓公共政策是指公共权威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指定和选择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 公共目标, 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规范和指南。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核心。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委托执行者, 应从确保公共利益的基本点出发来制定公共政策,加强和完善公众决策参与机制,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明晰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现状研究 我国理论界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和角度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 制定做了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可以发现,理论界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成果还不算很丰富。公共政策制定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对整个政策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一项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往往是其实施成败的前提。许多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公民要求参与决策的意识逐渐增强,我国的公共政策体制已经向现代化的政策体制逐步迈近,譬如参与的形式逐步多样化、逐步推行政务公开等等得到了实现,但现代化的政策决策体制并未最终确立起来,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经笔者梳理,就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现状研究作如下综述: 对于公众参与程度的研究,何祖洪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众作为公共政策 制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参与的意识和要求也随之增强。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引 导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推进政策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决策水平,已成为现代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小玉,高沛煊,刘兰兰认为,近年来,科技不断进步使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促进了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的民主观念明显增强,参政自觉性 不断提高, 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关于参与方式的研究,谭颖、颜世磊指出,目前我国公民进入政策系统的方式大致有参与选举活动、听证会、信访、社会组织活动、政党活动以及利用网络、媒体等中介工具表达意见,通过这些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等形式,公民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降低了决策风险,有利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 主化。但是,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还存在着障碍性因素。 ”梁巨龙叙述道,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正式渠道有两个:其一,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推荐政协委员的方式参与政策规程;其二,党和政府开设的来信来访、各种不定期的座谈会等等。 周丽君、张凤军认为,总的说来,目前我国政策制定过程呈现一种“内输入”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 下,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变 化主要表现为由政治运动式参与向分配性、 利益性参与发展,由单一的官方参与渠道向多样化民间参与渠道发展,由被动参与向 主动参与发展。实践中表现为水电涨价听证会、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评定中的问卷调查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公众参与。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正步入健康有序的轨道。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二、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问题研究 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和谐稳定等都是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然而,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偏离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现象。当前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贾金臻指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公共决策信息失真,偏离公共原则;二是违反程序导致决策失误,损害公共利益。我国的行政体系普遍存在着权力过大、闭门 决策的问题。没有监督和制约, 没有听证和预审,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超越权限决策,是无法保证公共 利益的。三是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颇, 违背公正原则。一些垄断性行业,比如民用航空和电信业出台违背市场规律的垄断性政策 谋取部门私利,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以保护主义为价值取向,制定出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这些都是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颇,违背公正原则的客观体现。 谭颖、颜世磊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还存在着障碍性因素。其一,政府和公民对公民参与的认识存在误区。政府在促进公民参与的主动性不强,公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甚至造成了公民心理上的政治冷漠和对政府的不信任。其二,公民组织发育不成熟。部分公民组织管理欠佳、自律性差、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利益表达组织化不足,公民对民间组织的认同度低,影响了公民通过民间组织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性。其 三, 制度化缺失。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由政府精英代替人民进行利益的整合与表达,尽管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都鼓励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的制定, 但这都是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的,并没有法律上的制度保障。 罗琳娜指出,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系统及机构方面存在缺陷。如党 政政策的权力职责划分不甚明确, 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的政策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的党政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有待加强;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不仅数量少且功能不全;地方某些部门仅仅 将政策研究组织作为一种摆设, 根本不能发挥作用。二方面公共政策研究系统的软件条件落后。人员分配不合理,合理, 此外,国家对于政策研究人员不够重视也直接造成了一些优秀人才的流失。三方面公共政策的逆境研究分析不够。我国在公共政策的逆境研究中也同样遇到问题,汶川地震是对我国公 共政策在逆境下的执行的一个很好的考验, 虽然尽可能地挽回了灾区人们的生命,但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公共政策学者研究探讨。 梁巨龙将公民政策参与的困境分为:一、主体性困境,表现为公民缺乏参与意识。二、渠道性困境。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正式渠道有两个:其一,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推荐政协委员的方式参与政策规程;其二,党和政府开设的来 · 4·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选股精髓(上)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选股精髓(上) 此时股民会疑问了,前面说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这两类选股方式,究竟有何利弊?又有什么选股的奥妙呢?应该如何应用?简单来说,“自上而下”的选股主要通过从市场趋势、基本面、资金面的顶层因素对市场热点和行情特点进行第一步的筛选,然后选择到好的选股思路到板块,最后到个股。而“自下而上”的选股则是直接从个股入手,通过对个股的价值点进行深度挖掘和调研,将其扩散,不断地叠加市场其他因素来为自己的选股增加依据。 图3-18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选股方式的优势与劣势 很显然,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和劣势,如图3-18。“自上而下”选股的优势在于以下三点:时效性更强,因为其是从当下的市场资金动态特点出发,找寻当下即出现牛股价值的个股;成功率更高,其是从市场趋势和相关价值点的进行个股的挖掘,各类因素的配合会让牛股的成色更高,最重要的是其挖掘的是牛股群,而不是单一的个股,这样对股民来说大大提升

了选股的成功率;操作性更强,自上而下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固定的股市规律与机制,可反复利用,且有据可查,买卖都有固定的法则,提高了操作的效率。自上而下的劣势在于:初期有门槛,即初期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功课的累积,需要有一定量的精力消耗,需要严格地按照操作的流程进行操作,这两点看上去不算是劣势,但我们要知道对很多股民来说纪律性差和惰性强是弱点,而“自上而下”选股方式的初期,恰恰就是需要股民做一些不能马上见效的工作,需要了解整个股市运行的机制,需要搜索股市动态,需要按照步骤进行一步步的分析,做出计划,但这样的好处是随着股民使用过程中的积累,那么每次消耗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功课做一次往往就可反复利用了。比如说前面在第二章的投资品种篇,笔者给大家分析过很多板块内个股的股性,这些只需做一次功课就是使用很多次,提到哪个板块马上就知道其板块内短线个股是哪些,适合波段操作的个股是哪些,长线品种又是哪些。因此可以说自上而下的选股是一个熟练工种,其不会产生太大的瓶颈,一旦度过了初期的门槛就会非常顺畅,由于其成功率在于股民自身知识的储备,你积累的经验越多,你未来获得财富也就越多,因为一切都是来源于股民自身能力,其可靠度很强。 “自下而上”的选股优势也有三点:上手比较容易,几乎没有门槛,任何股民都可做到,只要选择一只个股即可;操作简单,根据个人喜好和价值点进行选股,没有固定的模式,甚至可直接对所有上市的个股进行逐一的翻看,找寻自己喜欢的个股;选股方式对其他因素的依赖度低,此类选股不需要太多考虑其他因素,一切都是从个股出发,忽略大盘,忽略板块,只抓个股。但劣势也非常明显:由于没有门槛,导致其稳定性差,缺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个人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1. 答:对象:理论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目的:管理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任务:①推动公共事业向前发展②实现国家部门职能③调节各种社会关 系和调整价值分配④指导、补充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估计不能考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产生的标志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纳合编的《政,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政策科学进展》《政策科学构想》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重心向执行和评年代,分析范式产生,成为独立的学科。70年代加强了伦理论基础从政治学向经济学;80估研究转移,政府改革和绩年以来重视宏观分析,理研究,比较研究;90效评估成为热点。 3.我国政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答: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二是研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三是政府官员缺乏应有认识;四是政策科学的教学案例不足。 对策:充分认识理论和实践意义。把引进的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者应当深入政策过程。

政策模型第二章.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4.理性模型与渐进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理性模型分为绝对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两种,两者共同的优点是如能满足各类前置条件,信息掌握量大、问题分析全面,将至少形成满意甚至是最佳决策方案。但是绝对理性模型在现实中难以适用,有限理性模型要求问题既定,分析受时间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受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影响严重。渐进 模型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对理论的需求②只掌握因素间的 关联即可,不用考虑到所有变故③减少了待考虑因素④允许试验,实现自我校正的效果⑤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系列 相关标准,为另一个渐进模型的形成打下基础。缺点是偏于保守,不适用战争或重大社会问题,在需要改革时会阻碍 发展。试用系统模型分析公共政策是如何从政治系统产出的? 5.) 估计不能考(答:系统模型设计环境、输入、输出和政治系统。环境是指政治系统外的一切状态和事物。环境对政治系统造成的一切影响就是输入,政治系统面对输入做出反应,给出权威性价值分配结果,即输出,也就是公用政策。 6.我国公共政策制定适用什么政策模型? 答:我国公共政策适用综合政策模型。①现实中任何一项决策都使用了两项以上的决策模型。②我国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进行,在这个背景下,渐进政策模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选股精髓(下)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选股精髓(下) 在上一节解套课堂中,我们已经具体介绍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选股体系的理论和实战案例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又一次感觉到了两种选股方式的不同,自上而下更注重的市场环境,这样有利于挖掘牛股群,同时进行可复制性的赢利,但问题在于其需要一定的功课积累、而在把握大机会的同时,对于局部小的个股机会把握不够;而自下而上的方式,其更多地是以发现布局较为零散的机会为主,一旦碰到相关价值个股,即刻就可展开操作而不需要进行更多对环境等方面的思考,但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很多时候没有固定的选股步骤,有可遇不可求的尴尬,类似巴菲特当年碰到了可口可乐,感觉这样好的公司股价如此之低当时就进行投资,为其持续获得大额利润,但随后十几年间再也没有找到过第二个可口可乐,反而有不少尝试以失败告终。 再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次新股,苏宁电器是所有股民操作次新股时都希望模仿的案例(2004年7月21日上市时股价只有30元,到2007年10月复权价站上1300元,创造了次新股上市涨幅最大,复权价上1000元速度最快等诸多的历史记录),而想要挖掘类似苏宁电器这样个股,只有“自下而上”选股方式才行,需要对于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调研,对于公司赢利模式、规模扩张等方式进行独到的分析才可。但问题是,这股民的研究分析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普通股民难以慧眼识珠,尤其是A股之后虽然有大量新股上市,但再也没有这样的个股出现,再度暴露了可复制性差特点,或许股民可以聊以自慰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但这个概率还是太小了。而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虽然未必能够挖掘苏宁电器第

二,但能够挖掘稳定的、成周期的次新股机会,即笔者在《股市赢家模式》书中介绍的“次新股实战系统”,其特点是依据了市场环境稳定时给予次新股估值纠错的机会,以及次新股“破发大潮——复苏上涨——反弹大潮——滞涨调整——始出破发”的周期,采用打破板块而利用时间要素的方式,自上而下地挖掘次新股行情,这样的特点,其挖掘出来的次新股没有任何的概念,也不需要对其进行更多基本面的分析,而是只需考虑市场趋势,以及次新股上市的时间周期,博弈次新股从复苏上涨到反弹大潮这段时期所有满足要求的次新股,把握成规模的次新股。由此把握了,2006年11月中旬开始的,一批以威尔泰、云南旅游、粤水电、江山化工、宏润建设、远光软件、华峰氨纶、景兴纸业、黑猫股份等的次新股行情,还有类似2008年10月的伊立浦、拓维信息、恩华药业、大东南、西仪股份、浙富股份、陕天然气等,2010年6月的广联达、汉森制药、天虹商场、康盛股份、科伦药业、贵州百灵、凯撒股份、云南锗业等,以及2011年2月的南方轴承、杭州重工、杭锅股份、惠博普等(如图3-19所示)。

proe自上而下设计方法

我从网上找到的proe自上而下设计,说得很详细。共同学习一下。 今天来和大家一起说说这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及原则,有关这种设计方法在一些 网站上也都提到到,本人对此有很大兴趣,就找了些资料,针对性研究了一下,觉得它们在过程上有不到之处,比如“在孤峰”有一款用这种方法设计的电器作品,它的那个骨架是从别的软件中导入进来的!但用到“自上而下”的内容少了点! 我个人觉得“自上而下”的设计可分为两种方式来实现,A,首先在LAYUOT里面作草稿, 设置他们的形位关系,及尺寸关系,再在PART里升明这种关系,达到自到装配的目标,说 白了,也就是用LAYOUT来控制PART,当有变动时,可以修改LAYOUT里的参数!PART 会自动更新!B,就是用骨架,先做出统一的骨架,在共享骨架里的资料,让单个PART受限于骨架的控制,这样在装配时就会以骨架的方式自动到位!在修改骨架参数后,所有相关PART都会更新!有的人也会把LAYOUT和骨架一起用,我觉得没必要,尽管LAYOUT也能控制骨架的参数,但这样就有点多余了!我个人认为,骨架方式的设计的PART在装配时若是自动装配的话,在爆炸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还要单独的调整! 我会分两个过程来说这一个过程,为的就是让不明白的人更明白他们之间的差别!先用 LAYOUT的方式来说明!再用骨架说明, 如下图所示,这是用机械仿真做的效果,(机械仿真我只学了三天不到)原PART及效果图 在“美牙仿真”块! 新建一个LAYOUT文件,在里面设置一个网格可见,选“view/draft grid"调出如图一对话 框,按需设置!这样工作区就会显示一定间距的网格线,目的是为我们画图提供参考! 接下来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光标捕捉**,打开” sketch/sketcher preferences"调出草绘设置对话框,如图二设置:这样光标就能水平或垂直的沿网格线移动了! 其实“破衣”的二维绘图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版块有几个不同命令而,而一些大众 化的命令都是和“草绘”一样的使用,这里就简单介绍下:用线和圆画如图三所示的图形! 在画图的时候,你可以把一个封闭的图形填充成“实色”或剖面线,这过程就和工程图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