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正确看待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

该如何正确看待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
该如何正确看待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经历的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从中央到老百姓、理论界,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民生活总体上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改革;贫富差距;问题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及现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

贫富差距的概念,广义而言,指的是一个社会内部社会成员之间(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在收入和财富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收入”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间(如一年)内所获得的货币总量;“财富”则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总量。③按照这种理解,贫富差距几乎存在于任何人或任何家庭之间,而收入差距问题是其中的核心问题。经济学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是指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后出现的的收入悬殊现象。社会的这种贫富状态即贫富不均,表现为一个富有者群体或阶层产生的同时,出现一个贫困的群体或阶层,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二)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贫富差别并非都是坏事, 保持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 对我们的社会是必须的。它既是一种激励机制, 又体现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劳动者的不同待的个人天赋, 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 是天然的特权, 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 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②由于人的个体天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种差

别势必会反映在收入的分配上。“这些弊端, 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是不可避免的。”③可问题是, 怎样确定和保持“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 即适度的贫富差别。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都在研究贫富差别问题, 并建立了一套预警机制, 那就是著名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全世界公认的, 衡量贫富差别是否适度的一根标竿, 而 0.4 则是它的“警戒水位”目前, 对于中国全国的基尼系数,说法各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 0.4 左右;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数据是

0.454; 南开大学的研究成果是已经超过 0.5。由此可见,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处于一个非常严重的状态。

二、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

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既有体制的影响,也有政策的导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一)市场体制转型的效应

当前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改革的速度与力度日益深化,改革是对原有机制的改造,是对新的运行机制的重建。在市场机制运行的时期,新旧两种体制的摩擦与冲突伴随改革的过程在所难免,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状况一时失控与无序,出现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因自身的特殊情况不可能各方面都齐头并进,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先有后。这样,由于改革步骤上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因放开搞活的步伐不一致,得到改革实惠的顺序有先有后。就劳动者而言,在社会转型期,也往往缺乏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条件。使得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其所获的收入不成正比。所以,新旧两种体制的摩擦,导致了人们之间的分配不合理和收入差距。

(二)国家政策导向的效应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的速度非常快,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社会已出现了个人收入差异巨大的阶层。目前,我国的亿万富翁已数以千计,百万富翁已逾数百万。但在富翁阶层、白领阶层、小资群体生成的同时,我国也存在着大量的下岗职工、停产或半停产企业职工、失业人员,因疾病、年老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者;在农村,目前尚有温饱没有解决的;全国城市贫困人口也大大的存在,形成了庞大的城乡“困难群体”。

三、缩小中国贫富差距的对策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实践证明,社会主义财富总量的增加必须以市场经济的更快发展为前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就是建立和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日益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运行过程也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尽善尽美,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探索研究,存在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以增进经济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