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精品教案《锦瑟》教案2

粤教版精品教案《锦瑟》教案2
粤教版精品教案《锦瑟》教案2

《锦瑟》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和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

2.培养初步鉴赏诗歌语句的能力。

3.品味本诗哀怨、凄迷的意境和李商隐诗深婉、典丽的艺术特色,理解诗中的惆怅情绪。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过程与鉴赏

(一)引入新课

(二)方法指津

1.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朱东润)

(三)文本鉴赏

1.诗人小传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其出身小官僚家庭。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受牛李党争影响,政治上受到排挤,终生潦倒。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有政治诗、爱情诗、咏史诗等。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诡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因而他的诗篇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有《李义山诗集》。

2.诵读指导

一、把握节奏

二、读准语调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

三、读出意境

全诗基调:哀怨。与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

首联: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借它起兴):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青春之往事。读出年华已逝,怅惘难言之情。

颔联:曾如庄子一般有过美好的梦想(包涵美好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梦想),也如望帝魂化杜鹃那样执著地唱出自己的悲哀(“托”字一写杜宇之托爱心于杜鹃,也写佳人之托爱心于锦瑟——爱情)。读出思念昔日曾有过的梦想、爱情,却又虚幻如梦,无限悲感,难言冤愤之情。

颈联: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鲛人泣泪如珠(与瑟有关?“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梦想相思都破灭,只有眼泪)。蓝田山日光煦照,宝玉虽埋于地下,却化为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只可远看,代表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但迷惘)。读出回首往事,感情复杂,难言复杂怅惘伤感之怀,理想异常美丽,却无法把握与亲近之情。

尾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却,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读出怅惘的苦痛心情。

意境:迷离朦胧。

名家解读参考: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3.美点赏析

1、首尾呼应

首联以锦瑟为喻,暗写诗人自己。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一眨眼工夫,我已年届半百;追忆起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倍觉惘然。尾联写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却,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2、化典入诗,寄寓深情

颔联用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昔日曾有过美好梦想,却又虚幻如梦;又用望帝化鹃的典故来抒写自己也如望帝魂化杜鹃那样执著地唱出自己的悲哀。

颈联借南海鲛人的故事,来形容自己回首往事的伤感;再借“蓝田玉烟”的景象写异常美好的理想,但无法把握与亲近。

3、鲁迅评李商隐诗云:“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以《锦瑟》中间两联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庄生清晨入梦,化身蝴蝶,翩翩轻飞;望帝爱心为民,托身杜鹃,哀哀悲啼;明月照沧海,鲛人泪出凝为珠;红日暖青山,蓝田玉积气成烟。景象清新明丽,情感浓郁深沉,意蕴丰富厚实。

四、问题探究

问题:

《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与比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造成诗意的朦胧美?

参考资料一:

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

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入五里云雾了。

参考资料二: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4.1 我们的水资源

课题 4.1 我们的水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介绍水和人类的关系,了解水的污染与防治。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使学生懂得了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其危害, 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国情、节水、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水与人类的关系;节约用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因为水和空气一样,都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 自然资源。这一节课我们学习本章的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了解水 的重要性以及的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阅读思考]情节和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思考 1.地球表面水所占的面积大还是土地所占的面积大? 2.有人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水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5.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在节约用水方面你是怎样做的? 6.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危害性是什么?怎样防治水污染? [板书]一.我们生活在“水球”上 地球表面70.8%被水覆盖——江、河、湖、海。 二.生命离不开水 1.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课本98页 举例:水占人体重的65%,鱼体含水量达70~80%,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到90%以上。 [板书] 2.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阅读]课本99页“你知道吗” [讨论交流]为什么科学家都把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存在作为探究火星上有无生命现象的突破口? [板书]三.我们的水资源 1.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6×1018m3。 2.自然界中的水:江河、湖泊、海洋、地层、大气层、植物体等。 3.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1%。主要是河水、淡水湖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一:粤教版(科学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1 社会生活与化学 教学目的 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 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 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 5.药箱里的药品 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 [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 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 [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 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 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方法 1.2 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辩证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两种变化的异同、区别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白纸、装有某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 镁条、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 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火柴 教学过程 [观察活动]请一位同学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用装有另一种无色溶液的 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提出问题]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液写下了隐形字? 2.喷雾器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 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 门有趣而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 [观察活动]变化1 火柴梗被折断 现象:火柴梗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2 水的三态变化 现象: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3 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 现象: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4 玻璃破碎 现象:玻璃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5 食糖溶解在水中,再加热蒸发掉水后又得到食糖 现象:食糖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讲述]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只发生物质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有的物质的 形状和状态 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最新

9.2 化学合成材料 本课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本课题教案紧紧围绕教材特点进行设计,同时注重了对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问题。 (3)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 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实验、阅读、讲解、讨论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和相关资料;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

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引言]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世界,都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板书]化学合成材料 [过渡]到底什么是化学合成材料呢?要找到答案,首先必须回顾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讲解]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把像葡萄糖这类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讲解]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请大家看课本回答。 [学生看书后回答] 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和磷等元素。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但可以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还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注:教师此时可用一有机分子模型进行演示:如可用一碳原子数为六的可拆装的烃的球棍模型分别安装成直链、支链、环状等结构让学生观看,并指出若用氯原子换掉一个不同位置的H原子,便又是一种新的物质。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深刻] [讲解]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板书]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 [过渡]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但由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教案电子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 二章教案

授课课题:2.1空气的成分 教学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 教学目的 1.知道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认识空气成分及其大致含量,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3.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4.认识空气污染物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 2.分辨混合物与纯净物。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我们能感受到我们周围有什么吗?空气就存在于我们四周,无处不在。同学们看得到摸得到空气吗?空气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空气被污染了我们会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将解答这些问题。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上一章我们学习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和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反映,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含有一种成分——氧气。那么,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是多少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测定。 1.实验装置及仪器 ①燃烧匙②导管③止水夹④集气瓶⑤烧杯 药品:红磷(紫红色) 2.实验仪器的连接:先左后右。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热胀冷缩法。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集气瓶身,看烧杯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则表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4.实验演示 (1)操作:用药匙取用足量红磷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迅速把燃烧匙放入集气瓶中,拧紧胶塞。等集气瓶内气温降到室温,松开止水夹。 (2)现象及解释:红磷燃烧冒出白烟(注意白烟和白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烧杯中水倒流入集气瓶中,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红磷在燃烧时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气体约占1/5。 (3)结论:证明瓶中的空气约有1/5体积的气体支持燃烧,4/5体积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中其主要成分是氮气,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气体,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5.空气的组成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0.03% 注意:强调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实验原理) 磷 + 氧气 ??→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 2 P 2O 5 7.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②红磷的量要足够多 ③要待集气瓶内温度降到室温且瓶内水面不再往上升时,读取进入瓶内水的体积。 8.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的原因:①装置漏气 ②红磷的量不足 ③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 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作业布置 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5次。 板书设计 2.1空气的成分(1)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装置及仪器 药品:红磷(紫红色)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热胀冷缩法。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7份) 粤教版

7.1 溶解与乳化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能量的变化。 4.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电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 食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 硫酸铜、蔗糖。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 灰水、硫酸铜溶液等。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 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 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 [观察活动]【实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 [讲解] 在硫酸铜和蔗糖固体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 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和蔗糖可 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 物质”。 [板书] 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 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均匀: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浓度和性质都完全一样;稳定指条件不变 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即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 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有溶质析出。 注:分散到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匀而稳定的状态后,仍处 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中。 [讲述] 溶液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而成。细沙石难溶于水,所以细沙石不是水的溶质,水也不是细沙石的溶剂,因而也不能形成溶液。 [讨论交流] 1.蔗糖放入水中后,好像“消失”了,为什么? 2.在【实验7-1】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讲述] 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溶液 [板书] 二.影响溶解的因素 [探究活动] 找出影响溶解的因素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1.1身边的化学 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学习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这门科学,因此有许多疑问,也对新课程有一些期望和迷茫。教师应该在本节课积极引导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能说出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记住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有内容。 过程与 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感受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 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 点 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五、教法学法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学法指导:产生,注意、发现,阅读、听讲,观察、猜想。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引言: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大家会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问题?听老师从衣、食、住、行谈起。 板书:第一节生活与化学 活动一:就下列方面,请学生发言,列举他们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①家里的塑料。 ②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③食品中的添加剂。 ④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⑤药品。 ⑥生命现象与化学相关。 活动二:看书回答问题。 板书:化学学科的任务是什么? 化学学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 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结:知识梳理;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 作业:配套综合练习 必做题1、2、3、4、5 选做题6 激发学生兴趣,引 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列举 生活中的化学物 品让学生感受到 生活中处处有化 学。学生能够发表 自己的见解,增强 学习化学的信心 和愿望。 学生自己总结感 受化学课的学习 内容,为后面学习 整个教材有一个 整体感受。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烂、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

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2020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新版)粤教版

8.2 常见的碱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碱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知道熟石灰、烧碱的物理性质。 3.初步学会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认识碱的化学通性。 4.通过本节教学向学生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认识事物方法的教 育。 5.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碱的化学通性 教学难点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用品 氢氧化钠固体及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 试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碱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知道熟石灰、烧碱的物理性质。 3.初步学会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认识碱的化学通性。 4.通过本节教学向学生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认识事物方法的教育。教学重点 碱的化学通性 教学难点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用品 氢氧化钠固体及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试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听写化学方程式 [引入新课]请说出你知道的碱的名称。 [板书]一.常见的碱 [阅读]P.66常见的碱的用途 P.67石灰石、石灰水、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关系。 [板书]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主要成份氢氧化钙[Ca(OH)2] 氧化钙:CaO,俗称生石灰 氢氧化钙: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物质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色、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 化学式NaOH Ca(OH)2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 水溶性极易溶于水微溶于水 其他易潮解不潮解 [探究活动]【实验8-8】 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露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取少量氢氧化钠放在试管中,加水振荡观察它的水溶性,应用手触 摸试管壁,感觉温度变化情况。 取一块鸡腿肉,放进烧杯中,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数小 时后,观察变化。 [讲述]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特别注意对眼睛的伤害,如果不慎沾到氢氧化钠,应立即用水冲洗。

2021年九年级化学 5.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 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粤教版 一. 教学内容: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1、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 3、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 4、了解CO和CO 2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CO 2 的用途 二. 教学重点: C、CO和CO2的性质及CO2的实验室制法 三. 教学难点: C、CO2的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程序]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一. 碳单质 【引言】大家已经学过氧和氢两种元素,今天再来学习一种元素——碳,C、H、O这三种元素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目前已知的1000多万种化合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含碳化合物,碳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燃料的主要元素。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碳的几种单质。 【实验】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用铅笔写字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现象,体现了碳单质的哪些性质呢? 1. 金刚石的硬度居天然物质之冠,可制成玻璃刀、钻头或装饰品等。 2. 石墨硬度很小,有滑腻感,可制成铅笔芯;能够导电、熔点高,可做干电池和电炉的电极、坩埚等。 3. 无定形碳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作防毒面具中的滤芯。 【思考】这些物质在物理性质上具有这么大的差异,是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呢? 【讲解】实验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思考】既然这些物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讲解】虽然构成这些单质的原子结构是相同的,但是,其排列方式是不同的。所以产生了不相同的物理性质。 近年来,除了我们常见的金刚石、石墨这些碳单质以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60、C50、C70等,近期又合成了碳纳米管,现正对此进行开发和利用。 【思考】既然金刚石、石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能不能利用外界力量将它们的结构改变,将石墨变成金刚石呢? 【讲解】现在已经有了人造金刚石,主要是在工业上使用,如钻头等。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的水资源》教案 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的水资源》教案2 粤教版 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水的组成;水的物理性质;硬水、软水;水的净化 物质构成的奥秘: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的计 算;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点;简单商品标签标示的 某些内容的识别 物质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 简单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水资源;水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保护科学探究:蒸发操作;探究水的组成;探究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 4.1 我们的水资源(1课时) 一、主要内容 ①水的存在;②水人类的关系;③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及及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措施;④水的污染与防治。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了解)。 2.能列举出生命、生产、生活中离不开水的一些事实(了解)。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应用)。

3.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危害(理解)。 (1)能说出淡水资源现状。 (2)能够说明造成淡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危机日趋加剧的原因 (淡水储量少且分布不均、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的污染等) 4.能提出缓解水资源危机、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或做法(应用)。 (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开发水资源、水资源调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水资源、水污染的资料和事实,分析、整理、概括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的原因,提出缓解水资源危机、治理水污染措施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自学教材、分析、归纳、交流、讨论等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带来的危害的认识及治理措施等的学习,增强学生节约用水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 2.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和建议,增强学身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设计思路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常见的碱(教案)

第3课时常见的碱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并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酸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辨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教学难点】 碱的化学性质。 【教具准备】 白色点滴板、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氢氧化钠”内容,回答: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 55 1.为什么氢氧化钠俗名叫“火碱,烧碱,苛性钠”? 2.不慎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P 实验10-5完成实验,并作好记录。 55 【展示交流】 各组展示实验现象及分析

【归纳总结】 Na0H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解,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2.化学性质:有强烈的腐蚀性。 3.用途: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0H。 【活动与探究2】 实验10-6记录现象并分析原因。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 55 【展示交流】 各组展示实验现象及分析 【活动与探究3】 “探究”,作好记录,并归纳出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 56 【展示交流】

2.(1)Ca(0H) 2 +C0 2 =CaC0 3 ↓+H 2 (2)2Na0H +C0 2 =Na 2 C0 3 +H 2 【归纳总结】 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 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提出问题】 为什么酸、碱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4】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 57 实验10-7,并作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 各组实验现象 1.蒸馏水,乙醇不导电。 2.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导电。 【归纳总结】 盐酸能导电是因为HC1溶于水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C1-,硫酸能导电 是因为H 2SO 4 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H+和S0 4 2-,Na0H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0H在 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0H-。 Ca(0H) 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Ca(0H) 2 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a2+和0H-,由 此可以看出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比较上述物质的电离情况,可看出酸溶液都能电离出相同的H+,碱溶液都能电离出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几种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归纳出了碱的相似化学性质;一起分析了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相信大家有所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1)

9.2 化学合成材料 【教学课型】新课 ◆课程目标导航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 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 ◆课前预习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教学情景导入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 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P265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小结】: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一、塑料 我们一般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材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合成树脂组成,这就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 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ET)。 (一)、一般分类如下: 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类: 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粤教版)

初中化学教案 (上册)

课题: 1.1身边的化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2、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的主要内容。 3、知道怎样学习化学。 二、过程与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和发现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 1.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化学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用? 3.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 一.化学与家居 衣:衣料大多含有化学合成纤维,拖鞋和袜子几乎全是用化学材料制造的,化学家们还研制出用于制造特殊衣服的材料。 食:食品和饮料中含防腐剂、色素、香精等. 住:钢铁、水泥、玻璃和油漆等材料都与化学有关。 用: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烧的天然气、液

化气是化工产品。洗涤剂、洗发液、洗衣粉和肥皂等是化学制品。 [实验]紫甘蓝汁液遇食醋和厨房清洁剂的颜色变化。 二.化学与出行 汽车、火车、飞机是出行的常用工具。车辆的主体是钢材和铝合金做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也有电池。 三.化学与环境、健康 “三废”的处理要用到先进的化学技术和产品。 西药基本上都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中药也要用化学方法加工提炼。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化学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过渡]:综上所述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作用,那我们要学好化学,了解化学学习的内容。 ★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方法 课题: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一)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试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学习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教案 (新版)粤教版

9.2 化学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 (2)了解纤维的简易鉴别方法。 (3)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 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67~27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 2.塑料 (1)根据合成树脂的成分分类,可分为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等;按受热后的变化分类,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受热会软化,冷却后硬化,并可以反复加工)和热固性塑料(受热时会软化成型,但冷却固化后就不能再用加热的方式使之软化)两类。 (2)塑料一般都质轻、柔软、绝缘、耐腐蚀、易成型和易加工,而且价格低廉。 (3)聚四氟乙烯——塑料之王。聚四氟乙烯有优异的热性能、化学性能、易清洁性能和无毒性能,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王水”也难以腐蚀。 3.合成橡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4.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物理性质比较 生活中常用于做衣服,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教师点拨】 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燃烧现象比较: 1.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D ) A.塑料凉鞋 B.自行车内胎 C.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 D.电视机外壳 2.灼烧衣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由此可判断这件衣服的面料是( A ) A.羊毛B.棉 C.麻D.合成纤维 3.合成纤维具有的特性是( D ) ①强度高②弹性好③耐磨④透气性好⑤吸水性好⑥耐化学腐蚀 A.①②③④B.④⑤⑥ C.④⑤D.①②③⑥ 知识点二白色污染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70~27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白色污染: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2.白色污染的危害 (1)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 (2)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3)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4)如果焚烧含氯的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 我们的水资源精品教案 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我们的水资源精品教案粤教版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介绍水和人类的关系,了解水的污染与防治。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使学生懂得了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其危害, 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国情、节水、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水与人类的关系;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因为水和空气一样,都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节课我们学习本章的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的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 [阅读思考]情节和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思考 1.地球表面水所占的面积大还是土地所占的面积大?

2.有人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水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我国水资源情况怎样? 5.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在节约用水方面你是怎样做的? 6.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危害性是什么?怎样防治水污染? [板书]一.我们生活在“水球”上 地球表面70.8%被水覆盖——江、河、湖、海。 二.生命离不开水 1.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课本98页 举例:水占人体重的65%,鱼体含水量达70~80%,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到90%以上。 [板书] 2.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阅读]课本99页“你知道吗” [讨论交流]为什么科学家都把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存在作为探究火星上有无生命现象的突破口? [板书]三.我们的水资源 1.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6×1018m3。

湖南省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案 粤教版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教 材 及学情分析本节是系统学习九年级化学知识的第一节课,化学学习中有很多的化学实验,学生虽然在物理和生物实验中接触过一些玻璃仪器,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及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学生还不了解,所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显得更加重要。 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 3、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4、通过练习操作,学会药品的取用、等化学实验常用的基本操作。 5、通过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 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的基本操作难点难点:药品的取用、 教法学 法 指导 阅读法、讲练法 教具 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目标:导课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我们将 介绍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使用要求及化学 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 让学生感受化学 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新课 (一)、化学实验室 规则 (二)、实验室的安 全知识 (三)、常用的化学 仪器 (四)、化学实验的 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 取用 使用仪器:药 匙、镊子。 (2)、液体药品的 取用 1、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化学实验室规则,重 点强调“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写 好实验报告”。 2、重点强调“三不准”,剩余药品的处理及浓酸、 浓碱的使用安全。 介绍:集气瓶(广口瓶)、烧杯、胶头滴管、量筒、 试管、铁架台、酒精灯、锥形瓶、玻璃棒、试管 夹等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 边讲边演示 1、教师演示【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强调操 作要领 2、教师演示【实验1-3】,引导学生观察领会。 强调: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思考:如果俯视、仰视会对读数有何影响? 2、教师按图1-14所示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领会。 强调: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 试管口。 3、滴管的使用 教师按教师按图1-16所示操作演示,引导学 生观察领会。 强调: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也不可将滴管横放 或倒持 体会化学实验安 全的重要性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体会、思考 为什么这样操作 的原因?如果不 这样操作会造成 说明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