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案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家乡-------湟中

教学设计思路

本主题的学习内容,由民俗文化名胜古迹旅游文化,当地特产,历史名人现代名人,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并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辨别方向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叹家乡悠久的历史,爱护家乡的名胜古迹,以自己的家乡而自豪。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名胜、四季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相结合

课时安排

3~4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分别准备湟中地图,课堂教学时使用。

2.课前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小故事、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宣传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图片“湟中”。)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

学生:(略)

老师: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我们湟中省的地图,湟中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可你了解她吗?

学生:(略)

老师:我们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过渡)

【讲授新课】

一、生我养我的地方(板书)

(让同学们年欣赏视频“湟中介绍”。)

老师: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家乡有个初步的了解呢?

学生:(略)

老师:,认真看一看,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的哪个位置?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在我省的南部。

(让同学们自由结组用“中国政区拼图”进行游戏,同时指出自己的家乡在版图的位置。)

老师:我们的家乡不但位置非常的重要,而且山水秀美,有很多的名胜。(过渡)

二、家乡的名胜、山水(板书)

老师:,,我县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家乡有好多名胜风景区:如塔尔寺、南溯山等。你都去过哪些景区呢?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学生:(略)

(让学生欣赏视频“湟中风光”,加深对这些名胜的了解。)

老师:我们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名称,每个名称可能都有一个悠久的历史或故事,

(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湟中历史”。)

老师:这些是我省(大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下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

学生:(略)

老师:有的同学所在村镇,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

老师:家乡秀美的风光与家乡一年四季,季节分明是分不开的。(过渡)

三、家乡的四季(板书)

老师:我们的家乡冬季寒冷,春天温暖,夏热多雨,秋高气爽。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色,你喜欢哪个季节呢?那个季节最美呢?大家自由结组,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可以给同学们讲一讲“湟中四季”的知识,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大家是不是该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呢?

学生:(略)

(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介绍、交流了家乡的位置、风景名胜、历史、四季等,使大家对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课时我爱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湟中县)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我们的大家湟中的风景名胜,这一节课我们来谈谈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湟中县

二、(多媒体显示湟中县地图)学生说说我们的毗邻有哪些县?你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

1、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小结: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为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凉温半干旱地区,境内三面环山,祁连山余脉娘娘山雄踞西北,拉脊山脉绵亘西南。境内沟谷错纵、山川相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湟水由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大南川、西纳川、云谷川等十四条河流呈扇形从南、西、北三面山区汇集湟水。

县城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县境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海拔2225—4488米,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青藏铁路、109国道、西湟一级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过,西塔高速公路直达县城,22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湟中历史悠久,距今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李家山镇卡约村古文化遗存的发掘,证明早在青铜器时期,古代先民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我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的羌人是迄今为止最早活动在湟中地区的民族。据古籍记载,战国初期羌人首领即与中原接触、联系,吸取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畜牧技术,农牧业有一定的发展。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西汉武帝时,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君辖,湟中属临羌县。东汉末年,在青海省东北部设置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以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区归属西都县辖。在魏晋时期,临羌县移治今湟中多巴镇,此后很长时期湟中地区为西都、临羌两县辖地。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湟中和青海东北部地区一样,先后在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和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下。隋时,湟中属今乐都县地的湟水县辖。唐代在今西宁设置鄯城县,湟中归鄯城县辖。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领。宋初,湟水流域属吐蕃角厮罗政权管辖,后湟中为宋西宁州地,在今鲁沙尔镇徐家寨村一带设置倚郭县。不久,西宁州先后被金、夏占领,湟中地区归金和西夏西宁洲辖。南宋末西

宁州归元,湟中地属元朝。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清时地属西宁县。明以后,汉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内,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1943年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1946年始称湟中县并沿用至今。

历史文献中“湟中”一词泛指湟水流域,自此才有了特定含义。新中国建立后,湟中为省直属县,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属西宁市,1961年8月复为省直属县,1979年划属海东地区,2000年1月属西宁管辖。

三、简单介绍湟中县历史

1、学生自读

2、老师说年代学生说变迁互动进行或老师简单介绍

四、名胜古迹

老师明确:

湟中县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塔尔寺就在境内。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又名塔儿寺。

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

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

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

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现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经院),藏语分别称为参尼、居巴、丁科、曼巴札仓。

第三课时湟中县佛教文化及历史遗迹

一、导入:

由于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成为信徒们向往的出名圣地。历史上,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六、九、十世班禅大师均在这里驻锡过。同时,它也受到历代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根据记载,从清康熙以来,朝廷向塔尔寺多次赐赠,有匾额、法器、佛像、经卷、佛塔等。该寺的阿嘉、赛赤、拉科、色多、香萨、西纳、却西等活佛系统,清时被封为呼图克图或诺们汗。其中,阿嘉、赛赤、拉科为驻京呼图克图,有的还当过北京雍和宫和山西五台山的掌印喇嘛。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原因,塔尔寺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现存塔尔寺总建筑9300余间,占地600余亩,殿堂25座,主要为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让、弥勒佛殿、释迦佛殿、依怙殿等。最盛时有僧侣3600多人,全国解放初期尚有1983人。由于历史积累,该寺文物极为丰富,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使寺院成为一座艺术的宝库。特别是该寺的壁画、堆绣、酥油花,被称为“艺术三绝”,驰名中外。该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清道光七年(1827),创建该寺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藏区各地。该寺于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届时,各地群众云集,规模盛大。另外,农历十月下旬有纪念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