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表象。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小组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描述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板若干块、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板各一块;长方形、正方形纸板各3块(大小不一,其中2块背后有小方格);学生练习卡每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复习题(学生拿出答题卡解答),挑出一些画得好的用幻灯显不出来,进行表扬,并引导学生对涂色部分进行认识,激发兴趣的同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理解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

(1)请同学们摸一摸文具盒盖的面和练习本的封面,并认识这些都

是物体的表面,学生拿出练习卡(2),给卡上的书桌面、数学书的封面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比较大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物体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

(1)继续给练习卡上的几个平面图形涂颜色,感受什么是封闭图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封闭面图形的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3、归纳概括:封闭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活动二认识面积单位。

1、引出面积的单位。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板(面积接近,背面标有同样大小的方格)。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学具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

根据学生展示,教师适时引出面积的单位:要测量一个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得有一些统一标准的方格来单位,这些通一标准的方格就是面积的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表象。

(1)认识平方厘米。

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量一量它的边长。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形状?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比一比:哪个指甲盖最接近1平方厘米?找生活中的1平方厘米。

(2)认识平方分米。

学生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板,量一量它的边长,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操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课桌面,看看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找生活中的1平方分米。

(2)认识平方米。

根据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意义,人能说说1平方米的意义吗?

填空: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找生活中的1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小游戏)

下面是一块钉子板,请围出一个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有多少种围法?(本题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封闭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字母表示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 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 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 老师这样不公平!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 师: 对,要想公平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①、指一指: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②、摸一摸: 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2020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2分) 1、( ),就是它们的面积。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4平方米=( )平方分米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一张课桌高6()。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16分)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4、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6、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4分米,它的面积是20分米。()

7、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 8、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 三、在 里填上“>”“<”或“=”。(8分) 2公顷 ○ 1900平方米 3平方千米 ○ 30公顷 500平方分米 ○ 5平方米 4000平方米 ○ 4公顷 70平方分米 ○ 7米 500平方厘米 ○ 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 ○ 1平方米 4平方米 ○ 400公顷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2分) 周 面积: 面积: 五、解决问题。(42分)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0米,宽是长的一半。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正方形地砖,周长是2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一、填空(31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 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一张课桌高7()。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黑板面的大小是4()。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6、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 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 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7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 6.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7.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教室的面积约是()。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A、4厘米 B、4平方厘米 C、1平方厘米 (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1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及面积类解决问题四部分。本节内容是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提供了思维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设计,1.创设情景初步感知面。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环节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概括面积的含义。 通过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看一看显示屏和黑板面,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谁大谁小,通过实物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概括说出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一环节设计,通过学生亲身经历,进行实践感知。第二步:认识面积单位,认识同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出示2个长宽各异长方形,体会用观察、重叠方法难以比较大小。提供学具,通过小组合作,自己选择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最后汇报展示。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测量图形,形状、大小必须相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正方形是最合适的”。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认知冲突后,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又相对较难,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而结合我们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孩子的直观感受能力比较强,开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的含义,在认识面积的意义后,接着学习面积的单位,使平面图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标准,这样就减少了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操作探究中,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正确的表象。 3、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2、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六、课时安排:新课 七、教学方法: 1、根据本堂课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5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举行小组生涂色比赛,老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每组派一个代表,哪组先涂完就赢了。 生涂后,师问:为什么这组的同学最快涂好呢?请看他们的卡纸,对于这个比赛你们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这个游戏不公平,因为每个小组的纸张大小不同,他们组纸张的面小,所以就涂的快。师:每个小组的纸张大小不同,他们组纸张的面是最小的,理所当然他们是涂得最快的一组。所以这个游戏是不太公平。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面积的意义: 师:我们知道纸张的面有大有小,其实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哦,比如黑板的面就是这个边框围着的黑色部分,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的面,再摸摸铅笔盒的面,你觉得哪个面大?再摸摸练习本的面与课桌的面,哪个面大?你们再看看黑板的面,它与刚才的面比较,谁大?师:通过刚才动手摸和观察,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在数学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那课本的面的大小就是课本面的? 生:面积 师:黑板面的大小? 生: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物体的表面是这样的,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请看:(课件逐个出示图形)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1、填空: (1)物体的( )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边长是( )的正 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周长是(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周长是( )。 3、下图每个格是1平方厘米。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 ) ()() 4、用红色描出图形周长,用黄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5、下面六个图形中,先数一数,再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6、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课桌面的大小______操场的大小_________ 讲台的高_______ 教室的长__ 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 门的大小________ 绳子的长短_______ 瓷砖的面 ______ 7、填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长4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_______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 20______ 5角硬币面积大约15_______ 课桌高7 教室的面 积是56 小兰的腰围6课桌的面积是40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3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商场的面积是4000 果园的面积是4长江长约6000 珠穆朗玛峰高约8000 课本的封面有250 汽车每小时行120 北京天安门广场约440000 学校操场面积约1000 学校占地9000 铅笔盒宽10________ 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_____ 一支钢笔长13___ ____ 大楼高20_______ 橡皮的面积是8_______一格火柴盒表面15_______ 8、比大小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 )乙周长甲周长( )乙周长 甲面积( )乙面积甲面积( )乙面积甲面积( )乙面积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 )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 )乙面 积 9、.先数出下面每个图形各占几个方格,再画一个和图②一样大的图形。 10、在方格纸上中画出所有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执教者:余丽娥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经历观察、猜想、测量、交流、推理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以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点: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卡片(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卡片(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讲授物体含义 师:教室内有很多东西,比如黑板、讲台、课桌、书本等等,这些都叫做物体。 2、感知物体的表面 师:你能帮老师说一说屏幕上三个物体(数学课本、课桌、文具盒)的表面在哪?用手指一指它们的表面。 3、初步理解面积意义 师:再次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课桌面、文具盒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你觉得这些物体的表面谁的面大一些,谁的面小一些?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其它两个物体的面积? 4、进一步完善面积的意义 师:(课件出示几个封闭的图形)上述几个图形你认识吗?你能指一指这些图形的面在哪?谁的面大谁的面小?也就是这些图形的面有大有小,换句话说这些图形也有面积,那是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 优质课教案 )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 、初步建立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面积观念,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 量指定面的 面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40 个左右), 1 平方米大的 报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玩个游戏,伸出你的双手,听我的口令,看谁的反应快。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 面向上,手心、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背、手背 师:我们刚才玩的游戏利用了手的两个面,像这样的面还有吗? 二、面积概念 师:在哪里?你说。 生:桌子的面,书本的面,铅笔盒的面 ?? (学生都有的可以摸一摸,摸的时候要把整个面摸 完 整。) 师:刚才咱们说的摸的都是物体表面(板书)。再回想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的,有小的,有粗糙的,有光滑的 ?? 物体表面的大小(师补上 “大小 ”) 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你认识吗?依次出示,生依次说出。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 生:平面图形。(板书) 师:它们跟物体表面一样也有大小之分,这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 —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面积单位 1、认识单位的必要性 ⑴ 观察法 师:现在咱们比较一下黑板和课桌面的面积大小。 生:黑板的面积大,课桌面的面积小。(说完整)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看就可以知道的。 师:直接看能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板书:观察法) ⑵ 重叠法 师:(出示正方形、圆形)这两个平面图形呢? 生:重叠。 师:你的办法真好。(重叠) ⑶ 数格子法 师:那这两个呢?怎么比呀? 生:剪、补。 师:这个办法倒是很好,但有时也是行不通,像老师这两个图形各有用处,如果剪了岂不可 惜了,换个方法吧? 生:画格子。 ?? 生:有。 生:有大 师:它们还 面积。完成面积概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拼一拼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4.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 2.每组一套(学具袋1:三张不同颜色的图形纸片;学具袋2: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学具袋3:若干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纸片)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课,老师真开心!老师非常愿意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的和老师击一下掌!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老师真荣幸!就让这位同学当代表吧!(击掌) 在老师和这位同学击掌时,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什么是面积 (1)物体的面积 (同时举起老师和同学的手)老师的手大其实是指手掌的表面大,这个同学的手小其实是指手掌的表面小。那老师手掌的表面跟黑板表面比,谁大谁小? 请你摸一下课本的封面和桌面,感觉一下谁大谁小? 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出示课件: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

2020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一、填空(31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 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一张课桌高7()。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黑板面的大小是4()。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6、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 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 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 )平方米。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7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 6.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7.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教室的面积约是()。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A、4厘米 B、4平方厘米 C、1平方厘米 (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A、5平方米 B、12米 C、12平方米 D、6米 (4)一台电视机显示屏的面积大约是2400()。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5)一棵大树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优质课《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优质课《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

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新华中心学校普会金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通过比较、观察、动手围一围实际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 3、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教学资源准备:学生每小组一套学具,课件,长方形卡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一大一小两张白纸)我们要组织一次涂色比赛,老师要请同学在这两张纸上涂上颜色,比一比谁的速度快,你会选择哪张纸?(生:小的那张。) 师:为什么选择小的那张?(因为这张纸的面小。) 师:也就是说这两张纸一张的面大,一张的面小。(教师把两张纸重叠。)二、摸一摸、看一看,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通过重叠、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

1、老师让学生摸一摸教科书、文具盒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接着比一比教科书、文具盒的面的大小。教师强调:现在我们摸的是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表面,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数学书的表面要比文具盒的表面大。 2、师:现在我们来观察教室里这些物体的表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先观察,小组交流,进行汇报。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大,黑板的表面比窗户的大。。。。。)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的大有的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3、强化概念。师:刚才我们说的黑板的表面比课桌大,现在要说黑板的面积比课桌的面积大。引导学生多说一说。 4、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知道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那我们学过的很多图形,它们也是有的大有的小吗?(多媒体出示几何图形,学生观察。) 5、学生交流,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6、之后出示一个不封闭图形,教师引导和不封闭图形比较,发现无法比较。师:这个图形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大小,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图形。而我们其它的图形,它们是封闭图形,它们有大小,所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7、引导学生再说一说这些几何图形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8、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中的红色和黄色的长方形,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师: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分组操作。通过重叠两两相比,比出大小。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同步练习1

《面积和面积单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间教室底面的面积约是( ) 。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A.1米 B.1厘米C.1分米 3.讲台桌的桌面的面积约是80()。 A.平方米B.平方分米C.平方厘米 4.()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A.手指甲面B.手机面 C.房间地砖面 D.电视屏幕面二.填空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3.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的大小要用()做单位。 4.用2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三.判断题。 1.黑板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分米。() 2.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15平方厘米。() 3.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分米。 4.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720平方米。() 四.解答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把两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3、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同吗?周长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教室地面的面积比较大,要选用平方米做单位。 2.答案:A 3. 答案:B 解析:讲台桌的面积比较大,不可能用平方厘米做单位。如果用平方米做单位,80平方米,应该相当于一间教室的大小了,所以应选择平方分米做单位最合适。 4. 答案:A 二.填空题。 1.答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答案:1平方厘米 3.答案:平方米 4. 答案:2平方分米 解析: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还是2平方分米。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黑板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米。 2.答案:√ 3.答案:× 解析: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应该用面积单位,而不能用长度单位。 4.答案:√ 四.解答题。 1.答案:边长:4÷4=1(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解析: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可以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用4÷4=1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40个左右),1平方米大的报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玩个游戏,伸出你的双手,听我的口令,看谁的反应快。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背、手背?? 师:我们刚才玩的游戏利用了手的两个面,像这样的面还有吗?生:有。 二、面积概念 师:在哪里?你说。 生:桌子的面,书本的面,铅笔盒的面??(学生都有的可以摸一摸,摸的时候要把整个面摸完整。) 师:刚才咱们说的摸的都是物体表面(板书)。再回想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糙的,有光滑的?? 物体表面的大小(师补上“大小”) 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你认识吗?依次出示,生依次说出。师: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生:平面图形。(板书) 师:它们跟物体表面一样也有大小之分,这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面积。完成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面积单位 1、认识单位的必要性 ⑴观察法 师:现在咱们比较一下黑板和课桌面的面积大小。 生:黑板的面积大,课桌面的面积小。(说完整)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看就可以知道的。 师:直接看能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板书:观察法) ⑵重叠法 师:(出示正方形、圆形)这两个平面图形呢? 生:重叠。 师:你的办法真好。(重叠) ⑶数格子法 师:那这两个呢?怎么比呀? 生:剪、补。 师:这个办法倒是很好,但有时也是行不通,像老师这两个图形各有用处,如果剪了岂不可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教学实录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六册课本71—75页例1及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面积的意义。 ②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感知面积单位实际大小。 ③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2、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探究图形面积的大小,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概念,体验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具准备: 小正方形、1角硬币若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的正方形、两个长方形。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有两张纸,(大的那张举得高,小的那张举得低)如果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用彩笔均匀地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张纸?为什么? 生:我要这张(用手指着低处那张),因为它的面积小,涂得快。 师:说得好,同学们你的选择和他的一样吗?为什么? 生:一样,因为它小,涂得快。 二、建立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有它的面,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谁大呢? 生:课桌面大。 师:看一看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哪个大? 生:黑板面大。 师:通过观察比较,黑板面大。比一比数学课本封面和小学数学参考书封面,哪个大?(出示课件、动画演示)怎样比较出大小的? 生:重叠在一块比较的,小学数学参考书的封面大。 师:我们看到了课本封面、文具盒底面都是长方形,以前我们认识了一些封闭图形,还能想起来有那些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公 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规范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局部。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同学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

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协助同学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布置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外表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同学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同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白藤小学林凤玲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 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比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老师把课本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板书:长方形)(2)谁能用粉笔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长方形是封闭图形的一种(板书:封闭图形),它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4)让学生读面积的概念两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27分) 1、()或者()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有()。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5平方米=()平方分米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20000公顷=()平方米 20000公顷=()平方千米15平方千米20公顷=()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X”)。(16分)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是10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6、一个教室的面积是48米。() 7、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8、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8分) 2公顷○ 1900平方米3平方千米○ 30公顷 500平方分米○ 5平方米4000平方米○ 4公顷 70平方分米○ 7米500平方厘米○ 60平方分米80平方分 四、选择:(12分) ⑴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a.面积单位大b.长度单位大c.无法比较 ⑵一个长为4米,宽为2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是() a.80平方分米 b.800平方分米 c.80平方米 d.8平方米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形成这些面积 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在探究实践中,感觉到运用统一单位进行比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体、圆柱、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硬纸片。 学生准备:文具盒、数学课本、尺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理解面积的意义。 1、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物体的面,现在请你摸一摸那些面。这些面的大小一样吗?(不 一样)谁的面比谁的面大或小?通过刚才摸一摸、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黑板的面等出发,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2、理解了吗?谁能举个例子?摸出正方体、圆柱的表面面积。把他的面画下来是什么形状 的?(贴在黑板上)。请摸出这个正方形(1平方米)的面积。通过刚才的摸,我们知道了图形(板书)也有面积。所有的图形都有面积吗? 3、课件出示各种图形。 (1)他们的面积在哪里呢?跟老师一起涂出来。(课件涂,学生用手比划)

(2)感知角没有面积,怎么变就有面积了? (3)通过刚才的活动,谁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才会有面积? 4、我们把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谁能连起来说说什么叫面 积? 【通过这一环节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明白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进一步完善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摸1平方米的正方形,是想让学生在课一开始就感知它的大小,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面积的大小比较 1、黑板上的这4个图形,谁比谁大?(观察法、重叠法) 2、那2个比不出来的请拿出来,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请充分利用学具袋里的学 具。 (1)学生小组合作 (2)反馈: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 (3)为什么你们只用正方形来摆,不用圆形呢?引出用正方形比较合适。 (4)有位同学是这样摆的,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说得好!格子的大小不同,就无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标准来比较,因此国际上就规定了一些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让学生亲历操作,探究用正方形做为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本环节在设计上,力求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亲历这个过程,从直观简单地操作一步一步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即用眼睛看——用重叠法——用多种方法——用正方形去测量。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尽情展示自己思索的空间,教师在这个环节积极激励学生,肯定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成果”,让探究层层深入,动态生成,自然达到教学理想的彼岸!在有意、无意的矛盾制造中,学生欣然探索,层层深入,有了“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不仅是学生“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我们新课程理念推崇的探究的最高境界。】 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1、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在哪里见过?今天先来研究常见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谁来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