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研究综述

 2011年8月

第44卷第4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Yanbian U niver sity(So cial Science)

A ug.2011

V ol.44 N o.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研究综述

颜 广 明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湖南怀化418008)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正研究逐渐成为了学术界所关注的显学,学者们对社会公正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深入的论述和研究,成果颇丰。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基本内容、重要价值以及基本原则等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述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基本内容;重要价值;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11)04-0020-08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颜广明(1984—),男,湖南衡东人,中共怀化市委党校教师,硕士。

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理性社会制度设计的一项基本准则,更是一个社会能够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社会公正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公正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日益凸显的社会公正问题已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极大关注,正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焦点,公正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社会公正研究逐渐成为了学术界所高度关注的显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学术界有关社会公正的研究呈现出了一种强劲的势头,从而形成了较大的声势。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学术界对于社会公正的相关研究开始起步,许多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各个学科、各个角度来思考当前社会公正的缺失问题,对社会公正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深入的论述和研究,成果颇丰。通观这些研究成果,或着眼于公正基本理论研究,或着眼于公正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或进行比较研究,或从事归纳演绎分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多数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或共和国建国以来历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的公正理论或公正思想进行研究和论述,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相当少。整体来说,目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补和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思想渊源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认识史的角度看,任何伟大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每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和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当然也不例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分析和梳理。

吴兵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公平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之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公平放在首位,把财富的平均分配、共同富裕作

·

20

·

DOI:10.16154/https://www.360docs.net/doc/72967075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29670757.html,22-1025/c.2011.04.008

为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但是他们对公平的追求和描述着眼于人性复归的一种分配关系,而没有找到实现所追求的那些目标的适当手段,没有找到社会不公产生的根本原因,没有理解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是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上的,是现代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结果,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没有认识到公平的分配结果必须建立在高效率的客观物质基础上,因而这些思想或理论都不免陷于空想,他们的公平观具有空想性,是空想的公平观。而晚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效率对分配公平的重要作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社会公平观在一定意义上为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吴兵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之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赞同公平的差异性,承认公平是法权观念或道德观的最抽象的表现,主张把公平与经济问题相联系,把公平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并把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以及每一个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确定为未来社会的两大价值目标,把一切人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公平的基本准则。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全面的彻底性和进步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吴兵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之三。建国之初所倡导的平均主义倾向的公平观铲除了等级制度和贫富悬殊,消灭了剥削压迫和两极分化,使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享受到了几千年旧社会所不曾有过的、也不可能拥有的社会公平,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和进步,具有积极的重大意义;然而,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低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基础上建立起的公平观,没有重视到经济发展对推动公平观的进步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过度强调道德主义,而忽略了物质利益的分配,使整个社会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了经济活力的严重衰退,社会发展陷入了慢节奏、低效率的怪圈,形成了一种多数人剥夺能力强、贡献大的少数人的局面,导致了许多看似公平,实则不公的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因此,平均主义倾向的公平观必然遭到质疑,但其对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成果确实有积极意义,也必然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起点。吴兵认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之四。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明确提出反对平均主义,实现公平需要依赖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为条件,全国上下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同时,根据中国基本国情提出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共同富裕”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吴兵认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之五。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原则,要求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邓小平公平观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2]

徐琛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为中国人民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中国社会公正的方向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的确立及基本原则、具体制度和实现途径不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而且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丰富、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公正学说,使之更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时代性。同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发展阶段的认识即对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基本出发点,为中国人民追求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新时期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这一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的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

·

21

·

还要全面、充分地考虑中国传统公正思想等多重因素在广大群众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持久深刻的思想烙印和观念影响。[3]

罗浩波认为,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尤其是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公正的思想,将个人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公正的理想与历史的精神融为一体,将公正理论的完整性与开放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我们提供了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正问题,揭示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本质及其建设的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正的实现途径,进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同时,他认为,现代西方正义理论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他山之石”。西方正义学说为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但是,必须辩证地来看,现代西方正义理论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它彻底割裂了正义观与社会历史实践的密切联系,其根本特征是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压迫、剥削的肯定和褒扬,而忽视了对正义原则的实现机制和途径的深入研究,没有找到真正由旧世界向新世界转化或者由旧世界通向新世界的现实途径。[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理论渊源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是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理论,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遗产和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长期不懈的探索,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指导新的实践;西方当代正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发展、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应当采取批判与扬弃的正确态度,既要看到西方当代正义理论的重大思想启示、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又要看到它存在的一些明显的不足、缺陷和局限性,必须坚持一概排斥不可取,全盘吸收不可行,借鉴扬弃不可少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主动地、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的合理因素和优秀成果,自觉地承担起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责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实践基础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产物和实践的产物,它始终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始终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维护、促进、实现社会公正的伟大探索,具有坚实而深厚的实践基础。

吴兵认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现实基础。我国要实现全社会、全民族、整个大众的公平,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基本国情,以基本国情为现实基础,既要彻底否定平均主义的空想愿望,又要努力克服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思想观念,树立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先富共富”的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收入合理差距和事实上的相对不公平的存在,肯定了有效率的公平的必要性,认识到了在社会发展形成一定张力范围内解决公平问题的重要性,逐步地发展、完善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吴兵认为,中国传统的公平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历史基础。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的是一种重公平轻效率的公平观,比如伦理道德注重等级制度下的平均原则,把公平与效率两者相隔离的思想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对新时期我们选择和确立“什么样的公平观”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提出、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多重影响。[2]

罗浩波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现实基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脱离实际的幻想,而是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其现实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我们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就是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我们要用历史的、具体的眼光去对待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和实际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们现阶段所能实现的社会公正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正”,我们现阶段对社会公正的要求也只能是现实的、相对的和适度的社会公正,只能是最基本的、初级的、不太发达的社会公正。他认为,制度是推进社会公正的原则要求和根本保障,社

·

22·

会根本制度的公正与否对其他各种具体制度有着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就我国的基本制度而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公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制定统一的社会公正标准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公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经济土壤和体制依托,为真正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迫切呼唤着社会公正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公正原则将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实现,而这一原则和精神的充分实现,又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实践基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实践基础。推进社会公正是一个动态发展和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经过若干的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分阶段实现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始终。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走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要求我们既要有势在必行的紧迫感、任重道远的艰巨感和重若泰山的责任感,又不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既不能盲目超越发展阶段、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而好高骛远,也不能坐等条件成熟、缺乏主动性和开拓性而守株待兔;既不能以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为借口,无视社会公平正义事业的推进,也不能因为在全社会伸张公平正义而冲击经济发展,要真正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公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社会公正问题、推进社会公正的指导思想,它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涉及了社会公正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罗浩波认为,首先,保障主体权利平等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核心理念。现代公正观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就是权利平等,也就是保障一切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发展权利,平等地分配和赋予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就是处于平等地位,享有相同权利,遵守相同规则,承担相同责任。只有保障权利平等,社会成员才有可能享受到参与社会竞争的起点平等和分享社会利益的机会均等。其次,共同富裕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目标取向。共同富裕从本质上体现了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问题的实质也就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不会变,但是,因为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对社会公正的要求也只能是基本的、低层次的,即与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相适应,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实现社会公正目标的过程只能是逐步渐进的,通过先富激励、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这一根本性的改革政策业已取得卓越成就。再次,集体主义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原则。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治公正和发展机会均等的根本保证,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平等利益。在我国,要维护、推进和实现社会公正,除了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完善制度以外,还必须始终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最后,“三个有利于”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评价标准;把“三个有利于”确立为衡量和判断公正与否的标准,有利于对人们产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帮助我们正确地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放思想,维护社会公正,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标准。[4]

李纪才、王丽霞认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价值,我们党首次把公平正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明确地提了出来,这既说明了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也为社会

·

23

·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李纪才、王丽霞认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根本特征,而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就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李纪才、王丽霞认为,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制度保障和道德维系,需要用完善的经济制度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用健全的政治制度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用健康的文化道德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精神维系。李纪才、王丽霞认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一个现实的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稳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公平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要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从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充分重视、严肃对待,又不超越阶段、吊高胃口;既要重视访贫问苦,也不忽视访贤问能。[6]

徐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物质手段。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一切社会问题包括改善社会民生问题和解决社会公正问题的物质前提,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大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公平正义。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是社会公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绝对必需的前提,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要想真正彰显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优越性,必须抓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弥补生产力方面的先天不足,解决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为实现更加公正、幸福、美好的社会创造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物质条件。徐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制度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价值要求,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和制度基础,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并不排斥和阻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构筑和奠定基本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顺利实现。徐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标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人民是最高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的是“最广大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强调的是“根本利益”,而不是暂时利益、局部利益。维护、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价值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要内容,也是判断当前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等是否合理、公正的最高衡量标准和根本价值标准。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必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徐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是以共同富裕为最终价值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核心和社会公正最高价值目标的共同富裕,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不是同等程度的富裕,不是同时、同步的平均富裕,更不是贫富两极分化,而是通过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先发展带后发展,先发展促后发展,“先富—后富—共富”的目标设计和路径选择是实现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捷径。[3]吴兵认为,公平和效率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强调效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体现公平原则。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公平与效率必须是统一的,而且这种统一是辩证的统一,这种统一也是一动态的过程。无论是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还是为了效率而牺牲公平,都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既不能单纯只强调效率忽视了公平,又不能完全因为公平而抛弃效率,应合理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应在不同层面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吴兵认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根本问题,在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今天,应当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努力践行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根本宗旨。但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要处理好先富和后富的关系,要避免一些片面的认识和急躁的情绪。吴

·

24·

兵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指导原则,是推进我国社会公正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为新时期推进我国社会公正指引了正确的方向。推进我国社会公正,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与核心,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努力推动社会公正增量式和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增进和提高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吴兵认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竞争公平、分配公平、保障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五个基本层次。在现代社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竞争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相互联系,互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我们要切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真正实现普遍受益和公正和谐。[2]刘爱辉认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价值取向。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取向,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中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公平观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而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发展历程表明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刘爱辉认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在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发展历程正是遵循了公平与效率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同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这也是社会主义公平观发展的内在要求。刘爱辉认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而逐步形成的,是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实践对理论的要求的互动中逐渐完善和成熟起来的。[7]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本内涵中,必须强调的是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制度的最大效用在于保障公平。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不公问题日益凸现,完善确保社会公正的制度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并推动制度建设向着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继续拓展和延伸,不断完善和健全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重要价值

作为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刘武根认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的新论断,把公平正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联系起来,把公平正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历史任务联系起来,提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的新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正义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的可靠保障,为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为升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了新的坚实基础。[8]

刘爱辉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公平正义”公平观把发展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并理顺了发展、公平和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主张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样,“公平正义”公平观突出公平正义的主题,追求和谐发展的目标,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把社会主义公平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刘爱辉认为,“公平正义”公平观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主题,深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注重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民的根本

·

25

·

利益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因此,“公平正义”公平观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7]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基本原则

社会公正原则是人们用于界定社会公正与否的原则,是社会公正观或公正内容的具体化和措施化,是人们衡量社会公正与否的具体标准。

徐琛认为,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的实际出发可将社会公正原则大致归为三项:基本权利的平等和保证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按贡献分配原则、补差原则。基本权利的平等和保证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公正原则,是社会公正原则的底线,这个底线必须保证。保证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是最基本的社会公正,只有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才能够从最本质的意义上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和发展宗旨;机会平等原则和按贡献分配原则就是既承认先赋性因素而排除后天的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的机会平等,又承认社会成员对社会利益形成的贡献大小不同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的差别性,每个社会成员按其贡献的大小各自得到最大福利。机会平等原则和按贡献分配原则是既符合现代社会而且又符合市场经济的现实的公正原则,是初次分配中的根本原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机会本身并不是利益分配的依据,但机会是一种资源,机会的平等与否是能否公正分配利益的前提。没有机会平等这个基点,按贡献分配原则就不可能真正切实实行。同样,如果只存在着机会平等原则,而没有按贡献分配原则,不强调“付出”与“获得”之间应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对应关系,那么利益的分配就会等同于平均主义;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体现社会公正的核心原则,有利于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补差原则也可称为调剂原则,是一种“矫正的正义”,是对弱势群体救助原则,指政府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初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防止两极分化,使社会成员可以普遍地享有由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果,最终走向共同富裕。通过社会调剂原则的实施,可以消除许多不平等、不合理的因素,防范大量风险性、不稳定的因素,提高社会整合力,促进代际公正的实现,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他认为,社会公正的各项具体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主义社会公正应该是三项原则的有机统一:基本权利的保证原则是社会公正的底线,是社会公正的基础;机会平等原则和按贡献分配原则充分开发社会成员的潜能进而从总体上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达到共建的目标;补差原则对社会成员及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必要的调剂,保证社会的稳定,达到共享的目的。[9]

郭冬红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公正观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其具体建构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社会公正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就是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合理而又公正地分配。构建当代科学的社会公正观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并且把这一原则应用于社会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中;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要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即把结果不平等维持在能保证最高效的某一最小规模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根本上达到了统一,也就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消除社会中不公正、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10]

六、结语

理论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偏颇和缺陷:

一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拓展,但系统化和规范化还不够,研究的可积累性偏弱,研究视角相对单一,跨学科、跨知识的交叉性研究、综合性研究较少。这一时期社会公正理论方面的深层研究应当说还没有展开,对于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基本范畴、基本含义、基本目标、基本规则和逻辑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有许多学者常常是从某一角度去立证,对于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不可能进行较为充分的分析。无论是从学理层面上还是从应用层面上,虽然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社会公正研究成果,但往往呈现出一种直观、简单和相对表面化的状况,因此,目前国内的研究都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系统、规范、深入的研究。

二是相关文章和著作不断涌现,不少有关社会公正研究的专著相继推出,大量相关的学术论文几乎是加速度不断发表,但有新意的、高质量的却并不

·

26·

多见,存在观点雷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注重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相当部分的文章或多或少有以西方当代的公正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正问题的现象,仅仅把中国社会作为西方社会理论的试验场,仅仅是为西方学者的理论搜集另类的例证,既未意识到西方当代公正理论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依据,也未意识到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及其背景下的社会公正问题的特殊性,没有采取批判与扬弃的正确态度吸收和借鉴现代西方正义理论研究的积极成果,没有自觉地承担起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的历史责任,因此,难以准确地阐明中国社会公正问题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正理论。

三是现实层面和理论层面的社会公正研究在不小的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侧重研究社会公正学理的学者同侧重研究现实社会公正问题的学者基本上是两批人,相互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结合。于是便出现这样一种情形:一方面,研究现实层面社会公正问题的学者往往缺乏必要的学理支撑;另一方面,研究理论层面社会公正的学者往往难以从现实社会当中寻找问题和汲取必不可少的养料。同时,研究大多停留在纯理论层面的探讨,分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薄弱,应注重面向社会现实,多加强应用性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学界应以现实问题引导理论研究,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学理上进行分析、回答,既可以为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又可以增强研究的现实感,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55.

[2] 吴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保定:河北

大学,2006.

[3] 徐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初探[J].毛泽

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4).

[4] 罗浩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建构[J].西

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4.

[6] 李纪才,王丽霞.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公平正义观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9).

[7] 刘爱辉.中国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发展历程及启示[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08.

[8] 刘武根.论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最

新发展[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4).

[9] 徐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原则[J].党政论

坛,2007,(10).

[10] 郭冬红.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校:金莹]

A Review of Socialist Justice with Chinese Features

YAN Guang-ming

(Munici pa l Party School of Huaihua,Huaihua,H unan,418008,China)

A bstract:Sy stem atic and intensive study of social justice by scholars hom e and abroad has achieved a lo t as social development has m ade social justice a practical learning amo ng the academic circles.A t present, study of socialist justice with Chinese features m ainly focuses on the ideolo gical origin,foundation of im-plementation,fundamental co ntents,m ajo r v alues and basic principles.Thu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will deepen the study of so cialist justice w ith Chinese features.

Key words:theo ry o f socialist justice w ith Chinese features;ideological o rigin;foundation of implementa-tion;fundamental contents;basic principle

·

27

·

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 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 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核心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哲学。它把“改变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 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马克思把生产力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着要摒弃一切脱离实际的主观和唯心的任 何成分的要求。任何脱离实际的成分都不会在这样的社会主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第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绝非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第三,科学社会主义以人民为物质 实现的力量源泉,以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者。第四,科学社会主 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第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完善的社会, 而绝非一成不变的。第六,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民主与法制。 对于“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理论层面来看,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等。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从制度层面来看,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已经形成并且不断完 善着的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从发展经验上来说,至少包括以下这些方面:(一)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坚持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五)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坚持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八)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道德之邦”“文明之邦”闻名于世。“礼仪道德”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道德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启蒙时期,而且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奠基性教育。对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道德和礼仪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提出:“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而,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小学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一)东西方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道德融合东西方伦理观,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财富,历来都受到东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普遍重视。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分为公民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

通过全面渗透来实现;东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特别突出,强调知行合一、国家干预和在道德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西方道德教育的特点是:公民道德教育与道德道德教育相结合,道德在符合公民意识的个人行为中习俗化、惯性化,成为公民的日常行为准则和普遍性的道德要求;道德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谅他人、为人着想的道德价值及社会责任心;道德教育注重多样化全面渗透性,不允许强行灌输某种价值观。东方道德教育的特点是:儒家文化影响深厚,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十分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国家忠诚教育,重视东方道德传统、观念教育;道德教育知行合一,学校德育中重视行为实践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注重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追求单纯个人道德完善转变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发展所需的基本品德素质;系统教育管理体制显示强烈的国家干预特性,大统一的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国家权威和意志,保证道德教育严格接受各级政府的直接监督和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二)国外道德教育方式的研究国外对青少年学生的文明道德教育普遍非常的重视,起步较早,并且已经有了一些的成果。就当前来说,世界各国对少年儿童的文明道德教育虽然方式各异,但都相当重视。例如,与我国颇有渊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从小学就开设“公民与道德教育”课来进行的,日本则实行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曾会利 中共自贡市委党校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公平正义 发展 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新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 社会公平正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社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曾提出了“和谐制度”、“共产主义公社”等设想,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肯定,成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在于把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同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阐明了人的解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志,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构筑未来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和基石,人的劳动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尺度,人民是社会发展、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的主体力量。 二、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社会制度的不公正,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分配制度、工资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以及农村体制等的思考,都包含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社会主义本质意义上阐明了实现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重要论断,并强调指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现阶段,进入了矛盾凸显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问题,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的问题等,都突出地显现出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原则。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等等。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十八大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第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都与社会公平正义有关联,表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正确把握和处理各方面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利益,在推动科学发展进程中,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社会公平正义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断发展的,当前我们党突出强调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主要是针对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着眼于营造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要使现阶段我国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 第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好方式。同样,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人们对法治所寄予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公平正义的期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尺度和标志。 四、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十八大强调指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加强制度建设,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经。当前,制度建设重点包括: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二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完善各类教育制度,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困难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四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五要建立就业保障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六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七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八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作者简介:曾会利,男,汉族,1957年,四川自贡人,学士学历,中共自贡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建与行政管理。 2013年?8月?中期经营管理者 学 术 理 论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135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50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又是一个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教育的研究实况,进一步了解教育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进行教育公平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日益深入,社会大众对教育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通过教育公平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 一、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决定义务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要因素,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上。[1]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在早期比较受关注,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这一研究指出,在1988年至1996年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省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加大。[2]曾满超和丁**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总支出的地区不均衡有所扩大,其间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且省内差距大于省际差距。[3]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逐渐增多,沈百福的研究显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5]翟博的研究也指出, 1993年-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在拉大,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和教师合格率差异均正在逐步减小。[6]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资源配置公平研究比较薄弱,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王蓉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也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8] 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研究相比,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结果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探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对结果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蒋鸣和发现教师学历、校舍及设备条件均与教育质量显著相关,但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弱。[9]薛海平和闵维方采用三层线性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差异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但生均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相关关系较弱。 [10]胡咏梅和杜育红利用两层线性模型对西部五省农村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财力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影响不显著。[11] 基于以上研究,薛海平、王蓉在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分析时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背景、教师背景以及学校背景差异的存在,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析中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程度在新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有较明显的减轻。[12] 程红艳在2006年-2007年**市某城区(W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非均衡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差距,首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问题。[13] 胡映兰以湖南省**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后的几个年份(2005-2008)作为考察点,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方面,两免一补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明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保障社会公平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分配方面,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收入分配的差距在迅速扩大,同时带来种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涉及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政治秩序、社会稳定和价值追求的理论问题,是一个涉及我国社会改革的方向和性质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按劳分配和效率与公平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科学社会主义的缔造者,通过对人类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深刻地认识到产品的数量和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真正公平与否;据此他们科学地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产品分配方式,但同时他们也指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只有在社会上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 在他们的代表著作如《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公平的概念作了许多阐述,主要在于: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表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学派各有不同的公平观,抽象的,超时代的永恒公平是不存在的。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公平的阐述用了社会主义平等的概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曾对此作出准确而深刻的说明。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 对于效率,马克思与恩格斯分别用“真正财富”和“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观点进行阐述,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就我做出了“和谐即最美”的界定。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按照唯物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健全、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 从重视社会和谐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

——之民生问题 材料物理与化学班姓名:刘维娜学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地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地中国特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旗帜、道路、理论三者地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地伟大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统一地整体,构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地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地旗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于理论上如此完善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是否早已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过上了我们心中理想地小康社会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摆脱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却十分贴近我们生活地实际问题呢?答案恐怕是否定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有多少后买不起房,又有多少人因为看不起病而放弃就医,最终因痛离世,种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对我们心中神圣或者说是完美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思考,甚至打上一个大大地问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就调查显示,每年“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总是两会讨论地热点问题,这也是老百姓甚为关注地问题.老百姓唱道:“教育把父母逼疯,住房把钱包掏空,医疗把生命送终”.可见这所谓地“新三座大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地正常生活,可是令人好奇地是,国家政府始终在强调地、百姓怨声载道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地问题却一直看不到有实质性地突破进展.我想政府人员应该对此做出回应,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地原因有以下几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一,我国是民主社会,但是国家政府赋予老百姓地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和发挥它应有地作用.以对社会和谐关系重大地医疗改革为例,当初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很多部门都可以参与,却偏偏不让患者与老百姓地代表参与.可以说,改革新方案是由相关部门地首长们讨论定案再加上所谓地专家学者地意见综合拟定而成.医疗服务与每个人地利益切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地实际生活水平地提高.而相关部门和专家们,恐怕不能深刻体会到广大民众及生活在最低层地百姓,对医疗服务这个公共产品地具体需求和承受底线.因而,医疗改革不成功也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二,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过于以营利为目地而忽视了其本职作用.众所周知,我们去一个公立医院,一个普通地感冒甚至可以被说成很严重地疾病,结果是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大堆药,当然这其中会含有适合病症地药,那其他地药呢,我想应该就是为了拿药商地回扣吧,更夸张地是有些医院开地药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地,这就不得不使百姓去医院花高额来买这种药.而上学呢,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而在门外要排上几天几夜地队,而结果却是可能能进入到这个幼儿园,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各种变相收费又在上演.我想这样地医疗和教育部门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本应该是服务大家地社会机构却变成了从老百姓手里赚钱地机构,他们完全忽视了自己地本职工作是救死扶伤,教育祖国地下一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至于“住房难”这一问题,我想有太多地解释了,什么房地产商过于炒房抬高房价等等,那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与时俱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 ( ) 。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 A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C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 A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 ) 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及成就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主要内容及成就 【关键词】:建设有中国特色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袭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国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的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在准备课题《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相关国内外着作进行了选读,并对已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进行了研究,以此寻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总结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而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有所创新。 (一)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福利”一词,英文为“Welfare”,意指人、动物或群体的健康、安全、快乐的一种总体状态,亦指多由政府为有需要的人或者动物提供生活条件、经济帮助等等①。我国社会保障学专家郑功成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对“福利”概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为‘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而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②。对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很难确定,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也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其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在英国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目,而在“社会福利”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一是社会工作——个人社会服务;二是社会保障——政府的福利项目。在中层意义上,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西方普遍用来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涵盖了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狭义上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张海鹰(1993)认为社会福利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为 ①参见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5版 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发展起来的。十八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高度概括了每一时期我们党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建树。从理论和实践成果看。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方面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党的旗帜更加鲜明,方向更加明确。这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也说明我们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是一个思想解放、充满活力的党。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着眼于未来的。 面向未来,在前进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要以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