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消费效应研究综述

悲伤消费效应研究综述
悲伤消费效应研究综述

悲伤消费效应研究综述

李爱梅/李伏岭

【专题名称】市场营销(理论版)

【专题号】F513

【复印期号】2013年12期

【原文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13年9期第44~51,60页

【英文标题】A Review of the Sad-spending Effect Research

【作者简介】李爱梅(1972-),女,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广州510632;李伏岭(1989-),女,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内容提要】悲伤情绪对人类的决策行为具有深刻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悲伤情绪会增加个体消费,使个体花费更多的金钱来获得一件商品,这种现象被称为“悲伤消费效应”。本文基于文献回顾,总结了悲伤情绪下消费的享乐性、无意识性和策略性三大特点,介绍了相关理论对悲伤消费效应的解释,从自我聚焦、控制感和无助感三个方面探讨了悲伤消费效应的心理机制,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Sadness has profound influences on human decision-making. A lot of studies show that sadness can increase individual consumption and make an individual spend more money on a commodity, which is called "sad-spending effect".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sad-spending effect, namely hedonism, unconsciousness and strategy, and introduces the explanations of sad-spending effect in related theories. Then it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sad-spending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lf-focus, self-control and helplessness, and points out the focuses on future research.

【日期】2013-06-02

【关键词】悲伤消费效应/情绪调节性消费/自我聚焦/控制感/无助感sad-spending effect/emotion regulation consumption/self-focus/self-control/helplessness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50(2013)09-0044-08

一、引言

悲伤是人类很早就开始认识的一种情绪。一般认为,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Lazarus(1991)认为,每种情绪都有与之密切联系的主题,与悲伤情绪密切联系的是丧失(loss)和无助(helplessness)。虽然丧失感和无助感都与悲伤情绪紧密相关,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丧失感源于个体失去无法弥补的东西(如恋人、有价值的物品),而无助感源于个体无法控制事件的发展状态和方向,两者都会导致悲伤情绪,前者是因为损失,后者则因为失控、无助。以往关于悲伤情绪对个体决策影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悲伤情绪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并且发现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在风险决策任务中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学者们认为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更加聚焦于决策任务中的高回报,而忽略了决策任务中的风险,因此有更强的风险偏好。

近来,悲伤情绪与消费决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显示,悲伤情绪会导致个体增加消费,悲伤的个体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来获得一件商品,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

“悲伤不吝啬效应”(misery is not miserly)或者“悲伤消费效应”(sad-spending effect)。传统情绪效价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消极情绪(如悲伤、焦虑、恐惧等)都会引发个体对一种新物品的消极评价,导致个体在消费中低估物品的价值。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其他消极情绪符合情绪效价理论的预测,而悲伤情绪却例外,悲伤情绪反而会激发个体对新物品更加积极的评价,从而使个体高估物品的价值,增加消费行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国外该领域的最新文献,对悲伤消费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概括了悲伤消费效应的特点及规律,介绍了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悲伤消费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对个体的影响,以期为更全面地理解悲伤消费效应提供参考。

二、悲伤消费效应的内涵及特点

悲伤消费效应指的是消费者在悲伤情绪下不但消费的种类更多,而且消费的数量也更多,如购买更多商品、消耗更多享乐性食品等。Lerner和Loewenstein(2004)研究发现,较之中性情绪个体,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愿意多花30%的金钱来获得一件商品。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Cryder等(2008)也发现,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对一件新商品的出价要显著高于怀有中性情绪的个体(悲伤不吝啬效应)。在悲伤导致食品消耗量增加方面,Nitika等(2007)发现,悲伤情绪会导致个体增加对甜食的消费,例如对巧克力和糖果的消费。为什么悲伤情绪会导致消费的增加?研究者认为,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有改变现有情绪状态的强烈需要,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实施某些行为来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消费是个体最常采用的一种情绪修复行为。悲伤情绪导致的消费具有享乐性、无意识性和策略性特征。 1.享乐性。悲伤消费的享乐性指的是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更加倾向于购买享乐性商品(如糖果)而非实用性商品(如笔记本)。这种享乐性还体现在个体对享乐性食物的偏好上。Raghunathan等(1999)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更加倾向于进行享乐性消费。Raghunathan等人在其实验中采用被试间设计,首先通过给予被试不同类型的小说来引发他们的悲伤、中性或焦虑情绪,接着让被试在约朋友吃晚餐(享乐倾向)和找水管工修理泄露的水管(实用倾向)这两个不同的任务之间选择一个优先完成。实验结果显示,在选择优先与朋友吃晚餐的被试中,悲伤情绪者要显著多于中性情绪者和焦虑情绪者,这说明悲伤情绪被试优先选择具有享乐倾向的任务,证实悲伤情绪个体希望尽快通过一定的选择调整情绪。在此基础上,Wansink等(2003)也发现,悲伤的个体更愿意消费一些“令人舒服的”食物或饮料,如冰激凌、披萨等。此外,Nitika等(2007)也发现,较之快乐情绪,悲伤情绪会导致个体更多地消耗享乐性食品,如爆米花、黄油等。在Nitika的实验中,被试被分为两组,并且都观看喜剧和悲剧电影,但是各组观看的顺序不同。实验测量被试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对爆米花的消耗量,结果有趣地显示,观看悲剧电影时爆米花的消耗量比观看喜剧电影时多28%,差异显著。这两个实验都证明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倾向于进行享乐性消费。

2.无意识性。无意识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无意识地被那些正常情况下并不出现在意识层次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难以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原始冲动和本能等)所驱使,在有意识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其他地方时所实施的消费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几乎不会进行任何相关的信息处理与策略选择,甚至消费者本人事后对自己的行为都感到不可思议(张敏,2011)。Nitika(2009)的研究显示,悲伤情绪可以引发个体的消费行为,但是个体并不会意识到相关消费行为是由悲伤情绪引起的。也就是说,悲伤情绪引起的消费行为是一种无意识消费行为,悲伤情绪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是一种无意识的潜在过程。Lerner等(2004)以及Nitika等(2007)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悲伤情绪会内隐地促使人们采取消费行为来改变自己的境遇,这种内隐的唤起使得个体在消费时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认知资源,即相关消费行为是一种无意识消费行为。Schwarz和Clore(1983)、Wegener和Petty(1994)以及

Raghunathan和Pham(1999)通过研究也发现,悲伤情绪会导致个体的无意识消费行为,原因是悲伤情绪可以促使个体无意识地进行情绪的自我修复。Baumeister等(1998)、Vohs和Heatherton(2000)以及Schmeichel等(2003)认为,陷入悲伤情绪的个体在消费过程中缺乏理性和自我控制力,这会导致个体有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变得松懈,从而出现无意识消费行为。Nitika等(2007)的实验显示,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较之怀有中性情绪的个体会消耗更多的巧克力,但被试事后口头报告的巧克力消耗量显著少于实际消耗量,也即个体并未意识到自己对巧克力的消耗量,这也证明了在悲伤情绪下个体的消费行为具有无意识特征。

3.策略性。悲伤情绪可以引发个体的无意识消费行为,这种无意识消费表现出无目的性和无策略性特点(Nitika等,2007)。为了进一步探究陷入悲伤情绪的个体是否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调整达到策略性消费目的,Atalay等(2011)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首先用四条目情绪量表测量被试的初始情绪状态;接着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是“目标控制组”(设定一个控制冲动行为的目标),另一是“无目标组”(不设定控制冲动行为的目标);然后让被试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即为了让冰激凌口感更好而向冰激凌中加入糖果;最后测量被试的冲动性(Puri,1996)和情绪调整取向(Higgins等,2001)。研究结果显示,陷入悲伤情绪的个体会在冰激凌中添加更多的糖果,其中“无目标组”的悲伤情绪被试消耗的糖果最多,“目标控制组”的悲伤情绪被试消耗的糖果最少;“目标控制组”悲伤情绪被试是策略性地加入糖果的,并未表现出更多的冲动性,而“无目标组”被试表现出了更多的冲动性添加糖果行为。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目标控制组”的情绪修复效果与“无目标组”无显著差异,即不管是“目标控制组”还是“无目标组”的被试,在实验结束时情绪都得到了改善。因此,研究者认为,个体可以通过策略性消费来达到修复情绪的目的。虽然以往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陷入悲伤情绪时容易放纵自己,表现出控制力的缺乏,但是,如果加强目标控制,个体就不会为修复情绪而冲动购物,反而会有策略地进行消费。

三、悲伤消费效应的理论模型

无论是生活实际还是理论研究,都证实悲伤情绪会增加个体的消费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模型来解释情绪对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有的学者从信息加工角度出发提出了“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有的学者从积极情绪出发提出了“快乐持续理论”、“积极情绪扩建理论”等,有的学者则从特定情绪出发构建了“不同情绪不同影响模型”等。Elyria和Steven(2011)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调节性理论”,该理论在继承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也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本部分将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情绪调节性理论”进行详细分析。

Manucia和Baumann(1984)针对悲伤情绪导致个体增加消费的现象,提出了“情绪修复理论”(mood repair theory),他们认为个体会为了消除消极情绪而寻求享乐性刺激,陷入消极情绪的个体更倾向于进行享乐性消费。该理论旨在解释怀有消极情绪的个体进行享乐性消费的原因,但它无法解释快乐的人也会进行享乐性消费的现象。事实上怀有积极情绪的个体为了延续他们的快乐,也倾向于寻求一些可以使他们更开心的刺激,不仅悲伤情绪会导致享乐性消费,积极情绪同样也会导致享乐性消费。鉴于此,Petty和Schumann(1993)构建了“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认为个体处于积极情绪时更容易注意积极信息,他们会通过不断重复能使他们感到快乐的行为来延续积极情绪。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积极情绪个体进行享乐性消费的原因。但是,按照该模型,悲伤情绪个体更倾向于关注消极悲观信息,应该会出现享乐规避行为,因此该模型不能合理地解释悲伤情绪个体也进行享乐性消费的现象。为此,Faberet(1998)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

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认为积极情绪有使个体减少消

极情绪的作用,个体会对即将发生的行为进行策略性评估,以确定是否可以消除当下的消极情绪。当个体处于悲伤情绪时,他们会有改变情绪的动机,因此个体会选取那些可以给他们带来积极情绪的活动来达到激发积极情绪的目的。然而,按照该理论,处于任何一种消极情绪的个体都可能出现享乐性消费倾向,然而Winterich等人研究发现,愤怒情绪不会使个体出现消费倾向,即使在消费后,个体的愤怒情绪也得不到缓解。于是,Raghunathan和Corfman(2004)构建了“不同情绪不同效应模型”(different affect-different effect model),强调不同情绪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悲伤情绪会致使个体趋向于享乐性刺激,焦虑情绪会致使个体趋向于注意性刺激,更加注意事件的细节。该模型不像先前的理论那样将个体情绪简单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而是分别阐述了不同消极情绪对个体产生的具体影响。但是该模型对于悲伤情绪为何会导致个体趋向于享乐性刺激没有做出深入解释。

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Elyria和Steven(2011)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系统提出了“情绪调节性理论”,详细探讨了悲伤情绪对个体享乐性消费的影响与个体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和内在调整策略的密切关系。他们将个体在短期内为了减轻或控制当下情绪而进行的消费称为“情绪调节性消费”(emotion regulation consumption)。诸多学者研究发现,个体在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会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摆脱消极情绪(Morris等,1987;Zillman,1988;Lazarus,1991;Fredrickson等,2000;Baumeister,2002;Gross等,2006)。同样,Gross等(2006)认为,个体会有意识地对当下感受到的情绪进行调节,以达到增强、减轻或维持情绪的目的。Elyria和Steven(2011)通过实验发现,个体在经历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时,调节情绪的动机要比经历中性情绪时更加强烈。为了进一步探究情绪调节性消费的机制,他们以167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电影片段诱发被试的兴奋、中性或悲伤情绪,同时利用Gross和John于1998年编制的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来测量被试对自己情绪的认知评价。情绪诱发后,他们让被试在35美元杂货店购物券(实用性消费)和35美元晚餐券(享乐性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然后让被试填写相应的购买意愿量表(“1”代表“或许”,“7”代表“十分确定”)。结果表明,悲伤组被试表现出高享乐性消费倾向。他们又根据认知评价结果将被试分为高认知评价组和低认知评价组。高认知评价组被试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可以通过内在地调整自己的想法来达到情绪调节目的;低认知评价组被试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但无法通过内在调整来达到情绪调节目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与高认知评价组相比,低认知评价组的悲伤个体表现出显著的享乐性消费倾向。他们认为,悲伤组被试将高享乐性消费倾向作为缓解消极情绪的中介,通过享乐性消费来达到情绪调节目的。对于陷入悲伤情绪的个体来说,低认知评价使得个体难以通过内在调整策略来调节情绪,因此需要借助外在策略,消费便是一种替代形式,所以低认知评价组被试较之高认知评价组被试表现出更高的享乐性消费倾向。可见,情绪调节性理论在解释悲伤情绪导致个体享乐性消费原因的同时也将个体的认知评价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认为怀有悲伤情绪的个体在低认知评价下更容易进行享乐性消费。

四、悲伤消费效应的心理机制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悲伤消费效应?本部分将从心理机制出发对悲伤情绪导致消费行为增加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分析自我聚焦、控制感和无助感在悲伤情绪与个体消费决策之间所起的中介或调节作用。

图1 自我聚焦对悲伤消费效应调节作用的假设模型

1.自我聚焦对悲伤消费效应的调节作用。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证实,当引发个体的悲伤情绪时,个体的自我聚焦(对自我的关注)水平会提高(Wood等,1990;Salovey,1992),这是因为悲伤情绪与自我有紧密的联系。Cryder等(2008)基于前人的研究指出,自我聚焦水平在悲伤情绪增加个体消费行为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他们假设,个体在经历悲伤事件和高水平的自我聚焦时,会更加关注自己即将得到的商品。为此,他们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一件悲伤事件加上高水平的自我聚焦会导致个体的自我评价降低,从而使个体产生提升自我评价的需要,于是个体会对即将得到的商品给予高评价,以达到提升自我评价的目的。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Cryder等人进行了一项实验来检验自我聚焦是否在悲伤消费效应中起调节作用。他们首先给被试观看一段悲伤影片来诱发他们的悲伤情绪。为了达到让被试聚焦于自我的目的,他们在情绪诱发后让被试写一篇有关自我的文章。悲伤组写影片带给他们的感受,中性组写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接着,他们提供给被试一种水壶,让被试填写水壶的价格(从0美元到10美元,以50美分为间隔)。为了测试实验的有效性,他们最后任选一个价格作为水壶的售价,实验结束后被试可以以这个价格购买实验中的水壶。实验结果显示,悲伤组被试对水壶的估价(

2.11美元)显著高于中性组被试的估价(0.56美元)。研究结果还显示,自我聚焦对悲伤消费效应有调节作用,高水平的自我聚焦会导致悲伤消费效应,而低水平自我聚焦的个体其出价并未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自我聚焦在悲伤情绪与商品出价之间起着调节作用,悲伤消费效应只有在高水平自我聚焦下才会发生。

2.控制感对悲伤消费效应的中介作用。消费为什么可以减轻悲伤情绪?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研究者认为,购物可以使个体分散注意力(Kim和Rucker,2012)、获得社会交流(O'Guinn和Faber,1989)、产生高兴情绪,进而减轻悲伤情绪(Faberet,1998)。Smith和Ellsworth(1985)认为,悲伤情绪不同于其他情绪之处在于,它与个体的自我控制感(self-control)密切相关。Langer(1975)以及Inesi等(2011)将这种控制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可以掌握、控制自己生活的感知。悲伤情绪下的个体有可能觉得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而购物能够重塑个体的控制感,这种重塑来源于个体在购物过程中的选择能力。Scott 等(2012)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控制感在悲伤消费效应中的作用。他们首先测量被试情绪状态的基线水平,接着利用电影片段来诱发被试的悲伤和愤怒情绪。Winterich等(2010)认为,愤怒和悲伤会使个体产生高低不同的自我控制感,愤怒情绪导致高水平的控制感,悲伤情绪则导致低水平的控制感。在情绪诱发后,Scott等进行了第二次情绪测量。在实验的最后,他们让被试完成一项购买任务,并在购买任务完成后进行第三次情绪测量。他们将第三次情绪测量结果减去基线情绪水平作为剩余情绪量,结果发现,选择购买零食的被试其剩余的悲伤情绪量显著低于未选择购买零食的被试,也即选择购买零食的被试在购买任务结束后其悲伤水平更加接近基线水平;但是购买零食被试和未购买零食被试的剩余愤怒情绪量并没有差异。也就是说,购买零食的实验操作导致悲伤水平的显著下降,但并没有导致愤怒情绪的改变。研究者认为,选择购物使个体控制感得到重塑,进而减轻了个体的悲伤程度。因此,研

究结果表明,控制感在悲伤消费效应中起中介作用。

3.无助感对悲伤消费效应的中介作用。与悲伤情绪密切联系的主题是丧失和无助(Lazarus,1991)。那么丧失感和无助感究竟如何影响悲伤消费效应?Nitika和

Jennifer(2013)通过实验发现,单给被试提供一些可以减轻他们无助感的商品,悲伤消费效应就会减弱,这说明无助感的高低影响着悲伤消费效应,高水平的无助感会增强悲伤消费效应,而低水平的无助感对悲伤消费效应没有明显影响。Nitika和Jennifer采用2(情绪:中性和悲伤)×2(控制感:基线水平和高水平)实验设计来探究丧失感和无助感对悲伤消费效应的影响机制,实验中的基线水平控制感指的是在实验结束后只提供给被试一种礼物作为实验报酬;高水平控制感指的是在实验结束后提供给被试两种礼物,他们可以从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报酬。他们首先分别让被试叙述悲伤或中性生活事件来诱发被试的相应情绪;在被试描述悲伤事件的过程中记下他们使用与“失去”有关的词语的频率来作为被试的丧失感指标。接着让被试完成一定时间的阅读任务,并提供给被试事先称好重量的M&M's糖果和一杯水。实验结束后让被试填写由Hartline和Ferrell于1996年编制的无助感问卷,并对剩余糖果进行称重。研究结果显示,悲伤组被试的无助感显著高于中性组,糖果消耗量也显著高于中性组。这说明被试的情绪状态可以预测他们的无助感水平,同时无助感可以预测糖果消耗量,而丧失感对被试的糖果消耗量无显著影响。此外,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感处于基线水平的被试其糖果消耗量受其无助感的中介影响,高无助感被试消耗了更多的糖果;当被试拥有高控制感时,无助感的这种中介作用就不存在,高控制感悲伤组被试的糖果消耗量与中性组无异。因此,他们认为,选择可以增加被试的控制感,这有助于有效对抗悲伤带来的无助感,当被试没有选择时,无助感高低对悲伤消费效应起中介作用。这也与Scott等(2012)关于控制感对悲伤消费效应影响的研究结果一致。

五、悲伤消费效应对个体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研究,学者们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即处于悲伤情绪的个体会选择实施某些行为来减轻自己的悲伤情绪,而消费是最为常见的选择。悲伤情绪容易促使个体进行购物,然而购物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国外学者从悲伤导致的消费行为增加对个体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索。其中有利的方面表现为,消费有利于修复情绪和增加社会联系;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陷入悲伤情绪的个体在消费后会产生其他的消极情绪,如后悔、焦虑等。

从有利方面来看,首先,很多研究表明,悲伤消费效应有助于消费者悲伤情绪的缓解。Holbrook和Hirschman(1982)认为,消费享乐性商品可以使得个体产生积极情绪,从而有效减轻消极情绪。Tice和Bratslavsky(2000)也发现,个体为了达到改善当前情绪的目的,会不自觉地沉溺于食物,悲伤的个体会出现购物倾向,期望通过购物来修复自己的情绪,他们称之为“购物疗法”。Vosset等(2003)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悲伤的个体通过增加消费,能有效减轻悲伤程度,消费活动有利于个体情绪的恢复。Atalay等人(2011)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心情不好的个体更容易为自己购买一些不在购物计划之内的商品,他们将这些商品称为“自我酬劳”(self-treat)品,个体在购买“自我酬劳”品后情绪状态显著好转,悲伤情绪显著减轻,因此“自我酬劳”品可以产生改善个体情绪的效果,个体通过购物可以有效减轻悲伤情绪。

其次,悲伤消费效应还有助于消费者增加社会联系。Haidt和Keltner(1999)认为,购物可以缓解社会损失(指失去某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如离婚)给个体造成的悲伤情绪,购物本身是一种社会联系活动,个体通过购物可以增加社会联系,进而使悲伤情绪得以减轻。为了探究负面情绪与社会联系之间的关系,Heather等(2007)开展了实验研究。他们选取97名

大学生(含61名女性)作为被试,利用电影片段诱发被试的悲伤、高兴或中性情绪。在情绪诱发影片放完后,让被试填写由Mayer和Gaschke于1988年编制的基本情绪自省量表,然后让被试完成一项2(单词词义:积极和消极)×2(读单词语调:积极和消极)stroop实验任务,任务包含32项小测验,每项测验包含警告信号单词,单词词义分为积极和消极,读单词的语调也分为积极和消极。他们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结果显示,被试的情绪状态与判断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较之中性情绪个体,悲伤情绪个体在仅反应词义而忽略语调时经历更多的冲突,反应时较长;而在仅反应语调而忽略词义时经历较少的冲突,反应时较短。对此,Heather等(2011)的解释是,悲伤的被试需要社会联系和社会交流,因此会更加注意感官刺激,更倾向于关注朗读单词的语调,因此在反应词义时所用反应时最长,在反应语调时反应时最短。同样也有研究显示,与中性情绪个体相比,悲伤情绪个体更期望参加社会联系类活动。Atalay(2011)在Haidt等(1999)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那些进入超市但并未购物的消极情绪个体,他采取访问的方式探究原因,从被访者的口头报告来看,他们认为购物是一种社会交流,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交流,他们分多次购买需要的物品。因此,处于悲伤情绪的个体为了更多地进行社会交流,会选择进行购物,因为购物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

但悲伤导致的个体消费行为的增加对个体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利的,同样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是导致消费者的消费后悔。一些研究者认为,悲伤情绪个体容易进行过度消费,这种过度消费在短期内能够使得个体的情绪得到改善,而长期来看则会使个体产生焦虑和内疚情绪。Tice等(2001)认为,情绪低落会使得个体更多地聚焦于用来摆脱负面情绪的近期目标,因此更容易出现冲动行为。Tice和Bratslavsky(2000)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个体为了达到改善当前情绪的目的,会不自觉地沉溺于食物,而这种沉溺是缺乏控制的。同时有研究者支持Tice等人的研究结果,认为这种对食物的沉溺会使得个体日后产生消极情绪,例如后悔和焦虑等。已有研究表明,悲伤情绪使个体控制感降低,个体在这种低控制状态下若不进行策略性调整,则容易进行冲动性购物,这对于缓解悲伤情绪或许是有效的,但会使个体陷入其他消极情绪。

六、研究构想与展望

本文对现有关于悲伤消费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尽管关于悲伤情绪影响消费决策的研究已经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该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具体来说,未来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考察以下问题:

1.控制感、无助感和丧失感对悲伤消费效应的综合作用机制。前文分别分析了控制感和无助感对悲伤消费效应的影响作用,但对于与悲伤情绪密切相关的丧失感,现有研究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且,现有研究大多采用电影片段或是故事情节来诱发被试的悲伤情绪,然而现实生活中引发人们悲伤情绪的事件远非这些,贵重物品的丢失、考试落榜、恋人的背叛和亲人的离去等都会引发人们的悲伤情绪,而这种悲伤情绪更多地与丧失感相关,与本文前面谈到的由无助感导致的悲伤情绪性质不同。这种由重大生活事件导致的悲伤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的呢?重大负面生活事件是否会降低我们的享乐性倾向呢?可见,未来的研究有必要考察丧失感对悲伤消费效应的影响,并深入探讨控制感、无助感和丧失感对悲伤消费效应的综合影响机制。我们假设,当个体因无助感而产生悲伤情绪时,悲伤情绪会导致个体的享乐倾向(与前人研究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控制感起调节作用;而当个体因丧失感(亲人的离去等重大生活事件)而产生悲伤情绪时,悲伤情绪会导致个体的享乐规避倾向,控制感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调节作用。我们的假设模型如图2所示:在由无助感引发的悲伤情绪下,受无助感的中介作用,个体会出现享乐倾向;而在由重大负面事件引发的悲伤情绪

下,受丧失感的中介作用,个体可能会进行享乐规避。这两个过程都受个体控制感的调节影响。在该模型中,丧失感和无助感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在当个体因为丧失感而产生悲伤情绪时,这种悲伤情绪同样会引发个体的无助感,反之亦然。另外,受情境因素以及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享乐性消费与享乐规避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图2 悲伤情绪影响消费决策的假设模型

2.悲伤情绪对个体跨期消费决策的影响。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悲伤的个体在赌博任务中有更强的风险偏好,研究者认为处于悲伤情绪的个体更关注任务所能带来的报酬而忽略了所存在的风险。既然悲伤情绪能够增强个体的风险偏好,那么在跨期决策任务中,悲伤情绪是否也使个体更加偏好高风险决策呢?Jennifer等(2012)在研究悲伤情绪对个体跨期决策的影响时发现,悲伤情绪个体认为当下获得4美元与一年后获得100美元没有区别,而中性情绪个体则认为当下获得19美元与一年后获得100美元无区别,即悲伤情绪个体表现出了短期偏好。Jennifer等人认为,个体在悲伤情绪下之所以会出现短期偏好,是因为他们在跨期决策中更加没有耐心。这种短期偏好在消费决策中通常体现为,为了更早地获得一件商品而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基于此,我们提出一个疑问:悲伤情绪下的个体在跨期决策中表现出短期偏好的原因是否可能是等待过程引起负面情绪累积,从而导致个体在跨期决策中表现出风险规避倾向,进而出现短期偏好呢?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于悲伤情绪对个体跨期决策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

3.情境因素对悲伤消费效应的影响。悲伤消费效应受到很多情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悲伤情绪是否会导致个体消费行为的增加与个体是否暴露在购物环境中有很大关系。当个体处在充斥大量商品的环境中时,悲伤情绪很容易引发他们的购物欲望,反之则可能不容易引发个体的购物欲望。其次,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个体的消费行为,如消费的安全性、便利性,消费场所的卫生状况、气氛和情调等。如果个体暴露在舒服的购物环境中,其购物欲望就容易被激发。再次,个体的模仿行为也会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大多数人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模仿他人的行为,这一点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当某个女性看到他人拥有一双漂亮的鞋子时,便会有强烈的模仿倾向。与此类似的还有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个体在购物时会受到周围大众的影响,出现盲目购物和“跟风”消费现象。最后,个体事先是否有购物计划也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当个体事先有购物计划时,悲伤情绪容易致使个体购买大量商品,包括更多的“自我酬劳”品;当个体事先没有购物计划时,悲伤情绪是否会引发个体的购物欲望,进而使个体产生消费行为,还要看其他情境因素的影响。此外,文化情境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目前关于悲伤消费效应的实证研究都是在国外背景下开展的,悲伤消费效应是否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一致性,我国文化情境下悲伤消费的特点和悲伤消费效应的中介和调节机制是否与国外一致等问题,还有待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l]Anderson A K and Phelps E A. Lesions of the human amygdala impair enhanced perception of emotionally salient events[J]. Nature, 2001, 411(835): 305—309.

[2]Andrade E B and Cohen J B. On the consumption of negative feeling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7, 34(3): 283—300.

[3]Atalay A S and Meloy M G. Retail therapy: A strategic effort to improve mood[J]. Psychology & Marketing, 2011, 28(6): 638—659.

[4]Baumeister R F. 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failure: An energy model of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J]. Self and Identity, 2002, 1(2): 129—136.

[5]Chang H H and Pham M T. Affect as a decision-making system of the present[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3, 40(1): 42—63.

[6]Cryder C E, Lerner J S, Gross J J and Dahl R E. Misery is not miserly sad and self-focused individuals spend more[J].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9(6): 525—530.

[7]Fessler D M, Pillsworth E G and Flamson T J. Angry men and disgusted women: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s on risk taking[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4, 95(1): 107—123.

[8]Foti D, Kotov R, Klein D N, et al. Abnormal neural sensitivity to monetary gains versus losses among adolescents at risk for depression[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11, 39(7): 913—924.

[9]Garg N, Wansink B and Inman J J. The influence of incidental affect on consumers' food intake[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7, 71(1): 194—206.

[10]Gray H M, Ishii K and Ambady N. Misery loves company when sadness increases the desire for social connectednes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1, 37(11): 1438—1448.

[11]Gross J J and John O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2): 348—362.

[12]Hall P. A and Fong G T. Temporal self-regulation theory: A model for individual health behavior[J]. Health Psychology Review, 2007, 1(1): 6—52.

[13]Han S, Lerner J S and Keltner D. Feelings and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The appraisal-tendency framework[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7, 17(3): 158—168.

[14]Heilman R M, Crisan L G, Houser D, et al.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and uncertainty[J].Emotion, 2010, 10(2): 257—265.

[15]Kemp E and Kopp S W. Emotion regulation consumption: When feeling better is the aim[J].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2011, 10(1): 1—7.

[16]Lerner J S, Small D A and Loewenstein G. Heart strings and purse strings carryover effects of emotions on economic decision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 15(5): 337—341.

[17]Lerner J S and Garg N. Sadness and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12, 23(1): 106—113.

[18]Lerner J S, Li Y and Weber E U. The financial costs of sadnes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24(1): 72—79.

[19]Levav J and McGraw A P. Emotional accounting: How feelings about money influence consumer choic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9, 46(1): 66—80.

[20]Mano H. Emotion and consumption: Perspectives and issues[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4, 28(1): 107—120.

[21]Mrazek M D, Franklin M S, Phillips D T, et al. Mindfulness training improves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GRE performance while reducing mind wandering[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24(5): 776—781.

[22]Raghunathan R and Pham M T. All negative moods are not equal: Motivational influences of anxiety and sadness on decision making[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9, 79(1): 56—77.

[23]Raghunathan R and Corfman K P. Sadness as pleasure-seeking prime and anxiety as attentiveness prime: The "different affect-different effect"(DADE)model[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4, 28(1): 23—41.

[24]Raghunathan R, Pham M T and Corfman K P. In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anxiety and sadness, and displaced coping[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6, 32(4): 596—601.

[25]Richins M L. When wanting is better than having: Materialism, transformation expectations, and product-evoked emotions in the purchase proces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2, 12(40): 1—18.

[26]Schneider F, Habel U, Kessler C, Salloum J B and Posse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cerebral activity during sadness[J]. Human Brain Mapping, 2000, 9(4): 226—238.

[27]Thomsen D K, Mehlsen M Y, Viidik A, Sommerlund B and Zachariae R.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negative affect—Is there a role for emotion regulation?[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5, 38(8): 1935—1946.

[28]Vitell S J, King R A and Singh J J. A special emphasis and look at the emotional side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J]. AMS Review, 2013(3): 74—85.

[29]Winterich K P, Han S and Lerner J S. Now that I'm sad, it's hard to be mad: The role of cognitive appraisals in emotional blunting[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0, 36(11): 1467—1483.

[30]张敏.国外无意识消费行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9):51—58.^NU1

《学业拖延研究综述》论文

学业拖延研究综述 曹敏 [摘要]学业拖延是一种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学业拖延研究进行梳理,从理论研究方面介绍学业拖延的含义、类型和性质;从实证研究方面分析当前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与新近研究成果。本文以新的思路综述该领域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的学业拖延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业拖延性质影响因素 前言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还没有念”,《童年》这首歌描述了在校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学业拖延。它不仅导致低的学业成就和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还会伤害自尊,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因此,学业拖延研究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学业拖延的理论研究 1.学业拖延的含义 学业拖延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不同的研究者对它的含义有不同的界定。Solomon认为学业拖延是不必要地拖延学习任务以至于产生心理不适应感的行为。Steel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个体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恶果仍拖延学习任务的行为。相反的,Ferrari 等人则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理性行为。他的研究结果发现回避型拖延者拖延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唤醒型拖延者则是为了体验到学习冲刺带来的快乐。[1]接受程度相对较广的是Senecaletal等的定义:非理性地延迟开始或推迟完成任务的倾向。 2.学业拖延的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学业拖延划可分为不同类型:从成因角度,学业拖延可分为计划失败型拖延和实施失败型拖延。前者是一种决策拖延,它包括认知失败、失去耐心和低能力等;后者是在计划完整的情况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拖延完成计划的行为。从应对方式的角度,可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前者害怕失败,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同时伴随着内疚和忧虑。后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通,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非理性思维,擅长为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2]从主观意愿角度,划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者喜欢在压力下学习,有意图的拖延,能够及时完成学业任务,对结果感到满意。被动拖延者在压力下学习会紧张,常不自主的延迟学业任务,任务常无法及时完成,对结果感到不满意(Chu,2005)。[3] 3.学业拖延的性质 学业拖延一直被视为不良的、消极的行为。它容易造成考试焦虑和不良的学业成绩。如R. Ferrari (2000)研究发现高拖延者报告有更多的焦虑。王灵芝(2007)认为学业拖延会导致学业任务无法如期完成、学业表现不佳、错失良机。严重的学业拖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易患免

小学生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专业:小学教育班级:10小教一班:庞雅楠 〔摘要〕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xx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比较了小学生学习拖延在性别、年级、班干与非班干等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性,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拖延对策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Pang Yanan Abstract: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s refers to the student to have the time and ener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non rational behavior tendency one must complete the task of learning constantly delayed by the. This article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XX pupils situation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compared the pupil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in gender, grade, class and the difference of non class dry and other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sex,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reason analysis. Keywor d: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拖延的英文“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词“pro”和“crastinus”的组合,“pro”指的是“向前、朝向,喜欢,赞同”,“crastinus”指的是“明天”,说明在拖延的概念中必定要包含“推迟、延迟、耽搁、迟滞”的意思。 虽然说拖延行为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由来已久了,但是对拖延开始关注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也是近二十年的事情[1]。我国起步更晚,目前国内更多

个体低碳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

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认知最初开始于对环境问题的认知。 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过量、气候恶化、全球生态环境改变等环境问题等都与低碳消费的认知相关。 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问题,才能认同低碳消费。因此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主要是对低碳消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评价。 认知过程主要从两个观察变量入手环境问题认知、低碳消费意义认知。 态度的情感过程情感从观察的主体[14-16] 来看可以分为两类自我和视他。 自我低碳消费偏好是消费者自身的、已有的低碳消费行为或对比普通消费行为后得出的情绪、情感。 视他低碳消费偏好是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人的低碳消费行为后得出的情绪、情感。 态度的行为倾向过程低碳消费行为倾向是消费者在受到外界与低碳消费相关信息刺激后的行为计划,能够用来预测消费者未来是否会产生低碳消费行为。 社会消费文化在本研究中,社会消费文化指的是消费者生活环境周围对某种消费行为的主流意见和看法。 而当消费者在接触到这种主流意见和看法后,对态度和自我行为进行调节,也就是说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产生影响,并且对态度与实际消费行为产生调节作用。 实际消费行为按照消费目的为前提,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得个体利益为前提,以个人价值观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满足个

体需求,即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另一类以社会、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为前提,满足个体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社会知觉消费行为。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态度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会产生影响作用,社会消费文化作为态度和行为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对两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会出现偏差。 现有文献大多认为消费文化影响消费价值观取向,而忽略了消费文化本身对消费者直接产生的影响。 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过程、实际行为之间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图1,并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 低碳消费态度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 假设1低碳消费认知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低碳消费情感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 低碳消费行为倾向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 假设2 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形成和实际消费行为选择有调节作用。 假设2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过程的调节作用显著;假设2社会消费文化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实际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 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进而确定正式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方法上,主要运用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 一问卷设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测量的方式对个体消费价值观结构,低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 璐,黄育艺

第31卷第4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4 2009年8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Aug. 2009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璐,黄育艺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以大一和大四学生为被试,考查了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在年级和性别上的不同变化,以及年级、性别、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完美主义等变量对学业拖延的预测力。结果发现:(1)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样本中存在学业拖延现象的大学生占较大比率(48%);(2)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存在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大四男生的学业拖延程度显著高于大一男生,而女生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3)自尊、完美主义和性别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自尊的预测力最大。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延;预测变量;回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4﹣0054﹣06 已有研究发现,相当比率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现象,即总是或几乎总是拖迟完成作业,并因此而体验到消极的情绪。[1]例如,Solomon和Rothblum早期的一项针对342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46%在写论文时、27.6%在准备考试时、30.1%在完成每周阅读作业时会拖延。[2]Milgram经调查发现,大约有10%~40%的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拖延现象。[3]从国外各时期的调查研究来看,大学学习中的学业拖延现象似乎是日趋严重的。学业拖延不但使大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可能失去许多完成任务的良好机会。另外,这种优柔寡断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拖延者的心理健康,容易使其产生自我怀疑、内疚、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分析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帮助大学生纠正这一行为(倾向)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拖延问题,促进其积极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国外较早时期就已对学业拖延现象做了调查研究,但国内研究者于新近才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且多为综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4~7]从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研究者多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动机等方面对学业拖延展开探讨。如Beswick等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自我报告的学业拖延还是实际的拖延行为本身,都与自尊都呈显著负相关。[8]Haycock等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的缺失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9]另外Onwuegbuzie等关于动机与拖延关系的研究表明,学业拖延主要是由惧怕失败以及任务难度引起的。[10]Lee的研究发现,高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相关。[11] 此外,新近有关完美主义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完美主义是指一种对自己的表现或行为设置高标准的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倾向。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高标准的追求却伴随着与任务完成有关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低自尊。例如Eerde通过元分析发现,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12]Pullen研究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发现,完美主义与拖延、完成学期论文相关显著。[13] 综上,学业拖延是一种与多维因素相关联的消极行为,现有研究分别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了学业拖延的有关因素和特点。本研究将结合国外关于学业拖延的新近研究结果(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综合考查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性别、年级等各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 收稿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ABA060004)。 第一作者简介:张锦坤(1979-),男,福建永定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目汇编

第1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 一、基本概念 1.消费2.消费者3.潜意识4.认识过程5.情感过程6.意志过程7.个性倾向性8.个性心理特征9.市场实验法10.造句测验法 二、问题解答 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消费者行为? 3.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是何关系? 5.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构成包括哪几个方面? 6.试述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现实意义。 7.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讨论题: 1.请结合本文及相关资料分析,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我国消费市场及消费者行为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2.政府和企业应该怎样应对我国消费市场及消费者行为出现的新情况? 第2章消费者需要与购买动机 一、基本概念 1.需要2.消费者需要3.动机4.购买动机5.生理购买动机6.心理购买动机7.诱因理论8.唤醒理论9.投射法 二、问题解答 1.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规律。

2.人的需要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消费者需要的分类。 4.消费者需要的特点有哪些? 5.试述消费者需要的基本存在形态。 6.理解购买动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7.购买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8.常见的消费者具体购买动机有哪些? 9.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3章消费者的注意、感觉与知觉 一、基本概念 1.注意2.无意注意3.有意注意4.感觉5.感觉阈限6.知觉7.错觉8.首因效应9.光环效应 二、问题解答 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哪些? 3.试述注意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4.举例说明“韦伯定律”。 5.试述感觉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6.在社会知觉方面的错觉主要包括哪些? 7.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它在营销活动中有何作用? 8.消费者的风险知觉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降低知觉风险? 三、案例分析

能源消费CO2排放研究综述

能源消费CO2排放研究综述 王少剑1,2,刘艳艳3,方创琳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广州510320)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CO2排放是影响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多学科视角,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梳理了CO2排放的估算方法、排放强度、排放绩效、排放影响因素和未来排放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CO2排放研究发展迅速并且成果丰富,CO2排放是不同因素众多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学科融合框架下地理与空间因素重视不足,研究尺度以全球化、国际化为主,多尺度研究逐步凸显并开始关注尺度效应,但省级、城市尺度的面板研究仍匮乏;面板数据逐步受到关注,动态分析对比评价仍待完善。未来研究在变量选取上应更加全面细化,尝试多尺度综合分析,逐步凸显城市碳排放研究,需更加关注理论结合本地化实践,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掌握差异化趋势研究。 关键词:CO2排放;估算方法;排放强度;排放绩效;影响因素;预测与模拟 1引言 气候变化问题,已不仅是科学问题,同时上升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能源和环境问题(张征华等,2013)。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90%以上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IPCC,2007)。而CO2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气候变暖至少66%以上与人类活动排放的CO2有关。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全球CO2排放量持续增加,由CO2排放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和减少气候变化效应,全球都在积极制定碳减排政策,旨在降低碳排放水平。1988年11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199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这些机构和法律文件的签署是为了人类未来不再受全球变暖的危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已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CO2排放大国,为了履行节能减排责任,中国于2005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同时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国各省的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要平均降低20%。另外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实现能源强度下降16%、碳排放强度下降17%的减排目标(Liu et al,2013)。一系列减排目标表明,中国政府将同世界各有关国家一起,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在现实中有效降低CO2排放,首先需要在理论上探讨CO2排放的估算方法、强度、绩效、影响因素等。因此,CO2排放研究成为能源经济学者、生态学者、地理学者、规划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能源消费CO2排放的估算方法,并概括了其测算特点;其次,综述了CO2排放强 第34卷第2期2015年2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2 Feb.2015 收稿日期:2014-08;修订日期:2015-0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40016157);广东财经大学校级项目(12YB79001)。 作者简介:王少剑(1986-),男,河南驻马店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1987wangshao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7a9697198.html,。通讯作者: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fangcl@https://www.360docs.net/doc/7a9697198.html, 。 151-164页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9697198.html,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杨子君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7期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如何发展,是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被人们所认可。研究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理论,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机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成为可持续性,目前一般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世代长久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和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几千年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对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它的提出将对人们早已习惯了的资源观、价值观、科学观和道德观等许多基本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引起深刻的改变,因此它将引导人类文明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后,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沃尔特等学者认为,应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循环利用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托曼(Toman)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保护资源的两种途径,一是建立最低安全标准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贵任;二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得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学者们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方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和环境保护产业:促使城市更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兰产业;提倡绿色消费;实施绿色商标产品工程;提高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率;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实行可持续商业行为市场化。 图可持续的景观规划方案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大多从城市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城市步入成熟期后,出现了贫富差跪拉大、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等外部性问题,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城市决策基本上是遵循“先发展、后整治”的道路发展。 二、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于中学生拖延症研究综述

关于中学生拖延症研究综述 摘要:拖延症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应该了解拖延症的特点、拖延症人群的类型、引起拖延症的原因、拖延症的危害、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只有真正懂得了这些前因后果,才会对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找到解决的办法,战胜拖延症。 关键词:拖延症中学生成因克服 前言: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在字典中,动词“procraste”的释义是“推迟、延后、缓慢、延长”,由两个拉丁词合成,“pro”和“crastinus"。“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推到明天”亦即“以后再做”的意思。心理学家给“拖延”的定义是:当事人故意延迟一项既定任务的执行,哪怕他明明知道这项任务最终是必须完成的,而且这样做可能会使情况恶化。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拖延症的研究,比如刘文静的“关于拖延症的思考”[1],讲了拖延症的研究,有关原因,特点,危害以及如何克服;岑文华的“和拖延症说再见”[2],讲述如何克服拖延症;顾琳珺的“拖延及其应对方式”[3],讲了关于拖延症的概念,原因,应对方式;孙萌的“对付拖延” [4]中,关于职场中的拖延现象,等等。 一、拖延症的特点。 1、自信心不足。每次完成任务都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从而对自己失望,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就越来越低,下次再有任务,就拖着不想去做。 2、总是推脱自己太忙。一直拖着没做是因为我太忙。 3、顽固。你催我也没用,我得准备好了才能做。 4、喜欢操控他人。别人急也没用,只有等我准备好了才可以进行。 5、抵制压力。因为每天压力很大,所以要做的时期一直被拖下来。 6、抱有受害者心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别人能做的自己却做不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相关研究综述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相关研究综述 院系: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摘要 居住空间是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居民决策居住地在空间形态分布上的反映。本文通过笔者阅读从2004年到2014年有关城市空间分异的论文30余篇,从中选择了较为典型的10篇,主要针对国内城市空间分异成因以及解决方法做出一定的综述,同时搜集了上海、合肥等城市的空间分异的相关文献,结合具体的情况做进一步的阅读、了解,简要分析了城市空间分异解决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因,解决方法,局限性 正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住水平的改善,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分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分异日趋明显。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也并非完全遵循客观空间经济规律,而是易于走入居住隔离的极端,从而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和谐性,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总体福利,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一、城市空间分异的成因 各阶层对居住空间的不同需求和选择从根本上引发了居住空间分异。居住空间变化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不同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居住分异成因,比如以种族文化隔离为主导的北美城市居住隔离、受福利制度影响的欧洲城市居住隔离等等,本文只是选取了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三个主要原因。 1.1住房政策和制度性因素 我国近三十年来的住房体制改革和相应政策变化是导致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直接因素。中国传统的城镇住房制度是以国家统包、无偿分配、低租金、无限期使用为特点的实物福利性住房制度,住房由国家统一建设,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居住空间分异。 1978年城市居民全价购房的试点开始了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探索; 1988年我国颁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面向住房商品化的住房体制改革全面拉开; 1994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这种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社会政策的分异,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三房”建设又相对落后于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建设,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相对突出,使得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 1.2 居住空间市场分化加剧 城市的贫富差距悬殊,在城市中集中反映在固定资产多寡及消费水平差异上。一方面,富裕阶层的高档住宅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贫困及低收入阶层面临着居住条件恶劣、住不起房、住不到房的困难。作为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凝聚与物化,住宅是城市居民安居乐业之依据,实现空间权利之根本;而从城市物

学业拖延的研究综述

2013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3 第29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9(总339期) Total No .339 收稿日期:2012—12—15 作者简介:李蒙蒙(1987—),女,河南平顶山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业拖延的研究综述 李蒙蒙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学业拖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身心健康。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系统阐述了学业拖延的概念内涵、研究阶段和研究类型,并指出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学业拖延;概念;相关研究;身心健康;学习效率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101—02 学业拖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研究显示,大约95%的大学生和近1/3的中学生经常出现拖延行为,[1] 且比例不断上升。学业拖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甚至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学业拖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概念界定 (一)拖延的界定 目前,国外心理学家对拖延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界定。Solomon 和Rothblum 认为拖延是个体因对主观不适任务的体验而产生的延迟行为;Lay 认为拖 延是个体延迟达成目标必须完成的工作的行为;[2] Steel 提出拖延包含三个因素:1.实际行动与行为意向存在差异;2.心境的变化;3.行为表现不良。 [3] 国内很多研究者认为拖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体有意向做某件事情, 即个体的行为意向;二是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存在差异,该差异体现在开始和完成行动的时间比预期晚,而且任务完成的质量也未达到预期标准;三是拖延行为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 (二)学业拖延的界定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学业拖延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拖延行为,具体是指学生有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向,但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或学生最终完成了学习任务,但因延迟任务的开始时间而产生不 适的情绪体验。其中,王国燕认为学业拖延有以下 特征:学生执行学习任务的意向与行为表现不符;学业拖延会导致学习结果不符合标准;学业拖延通常 会引起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4] 二、学业拖延的研究 (一)国外对学业拖延的研究 1984年,Solomon 和Rothblum 在《学习拖延:频率及其认知、行为相关因素》中首次提出“学业拖延”这一术语。通过对国外学业拖延研究的梳理,总结出学业拖延有以下特点: 1.学业拖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而对中小学阶段的研究较少。 2.学业拖延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特质论阶段、动机论阶段和自我调节论阶段。特质论阶段(1980 1990),研究者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主要分析了学业拖延与大五人格、自尊、自我效能感等人格因素的相关关系。大五人格中,严谨性是对学业拖延贡献最大的特质,它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其次是神经质,它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学业拖延与自尊显著负相关,学生面临较难的学业任务时,为了逃避失败、保护自尊出现学业拖延行为;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不能准确判断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会降低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期望,影响个体采取恰当的行动,最终导致任务拖延。 [5] 动机论阶段(1990 2000),研究者主要关注动 1 01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现状综述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 消费者的行为是影响商品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的经济界学者对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掌握消费者行为规律,为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将有更多、更广泛的信息来源,消费者的选择将更加充分,对商品的了解将更加透彻,自主权将进一步增大,对传统的消费行为将形成冲击,新的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理性消费者行为正逐步形成。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大数据营销 目录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现状综述 (1) 摘要 (1) 引言 (1) 大数据时代消费者行为的演变 (2)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 (2) 消费者消费行为更容易受购买评价的影响。 (2) 消费者的品牌依赖度逐渐下降。 (3) 消费者消费行为更加个性化。 (3) 大数据下的新营销手段 (3) 新的挑战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7) 引言 消费者的行为是影响商品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的经济界学者对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能够更好的掌握消费者行为规律,为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做出

贡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将有更多、更广泛的信息来源,消费者的选择将更加充分,对商品的了解将更加透彻,自主权将进一步增大,对传统的消费行为将形成冲击,新的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理性消费者行为正逐步形成。 研究大数据时代下的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和提高经济决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商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制定销售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进行个人消费策略,改善消费行为,实现文明消费。 大数据时代消费者行为的演变 大数据正从每个人的点滴生活中以几何级数生长着,数字生活的流行更开启了生活方式的变革,吸引着越来越多想从大数据世界中掘金的寻宝人,其中也包括求新求异的营销传播。大数据能让营销“贴身化”的特质日益凸显,激发了更多营销人欲借数据的神秘宝藏让品牌传播焕然新生,也带来了用数据武装营销的大数据营销时代。大数据营销是营销传播方式的变革,是以深度消费者洞察为基础的传播沟通,是用数据解构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消费偏好、信息获取渠道、个人兴趣从中推导出定制化产品和品牌传播的工具。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 在工业化时代,消费者通过传统的大众广告媒体,如电视广告以及报纸、杂志等纸媒广告来获取商品信息,而在大数据时代,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有需求时,他们首先会选择通过互联网来收集该商品的相关数据,了解该商品的信息,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选择模式在本质上已经有了较大不同。消费者可以非常便捷地在相关网站上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商品的数据信息,提高购物效率,降低购物选择成本。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无处不在,消费者更容易获得该类商品的市场行情,接触到更多有关该商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通过比较购买到理想的满足需求的商品。因此,可以预见,大数据时代消费者的主动、理性消费行为在增加,盲目购物几乎不会再出现。 消费者消费行为更容易受购买评价的影响。 在工业化时代,消费者往往通过电话、杂志反映对商品的评价,而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会直接在微博或其他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评价信息往往会被商业企业或数据服务

厨房电器市场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厨房电器市场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1

中国厨房电器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前言 一、调查主体分析 二、厨房电器调查结果分析综述 (一)、绿色低碳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热点。 (二)、厨房大家电仍以烟灶消为主,洗碗机及净水设备有待普及。 (三)、厨房小家电产品中,豆浆机、微波炉增长迅速,烤箱及电饼铛等产品拥有率低。 (四)、整体厨房成未来消费主流,风格统一和售后便利成最大卖点。 (五)、厨房小家电品牌格局已稳定;厨房大家电行业尚无绝正确领军品牌。三、厨房电器消费行为调研结果展示及分析 2

1、传统产品稳定增长,净化类及食品料理类产品增长空间巨大 2、品牌集中度仍不高,但一二线品牌已明显拉开差距 3、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整体厨房” 4、消费者选择”整体厨房”因为”设计风格统一” 5、消费者愿统一购买同一品牌所有产品 6、对”整体厨房”的消费趋于理性化,3000-6000元成主流 7、方太专利技术市场认知度最高 8、选购厨房电器最看重节能和质量 9、消费者希望企业关注”节能降耗” 10、美的、方太、华帝成消费者最满意节能品牌 3

四、未来发展预测 (一)、绿色低碳将成为品牌推广的主要诉求点。 (二)、各种新型产品将稳定增长。 (三)、整体厨房发展潜力巨大 前言 ”低碳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新的起飞点,又是消费者以及厂家关注的实际需求。人民网从4月份正式启动了”低碳品质生活”的大型系列专题活动,该活动相继开展了电视篇、空调篇、冰洗篇、热水器篇,引起了众多媒体的追踪报道和网友的热议。 厨房电器篇于9月1日正式启动,重点围绕方太、美的、海尔、华帝、万家乐、万和、老板、德意、帅康、格兰仕、飞利浦、九阳等知名厨房电器品牌,剖析上述企业围绕”节能”与”环保”,在技术革新与市场创新等方面作出的成绩,并客观展示了相关核心企业迎合市场需求、在节能与环保方面所展开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成就。 4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14241276 孙嘉旸 问题概述: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一般来说要经历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而学生群体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表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同时,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前端,研究和分析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一般来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为: (1)消费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消费学生人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消费的不平衡; (2)消费的多样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 (3)消费的主导性。大多数学生人群的消费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

正文分析: 一、当代学生人群消费行为特点 (一)理性消费 1.合理计划。在费用开支上,有统计数据得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学生整体,学生的超前消费只是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2.理性消费。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数据表明,学生们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二)前沿消费学生群体是年轻的群体,喜欢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排在学生购买首位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是否会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三)导向性较强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 二、学生消费属性

学业拖延文献综述

我国高校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一、前言 1、学术背景 拖延(Pr(K~ra.Min&re)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7O年代术,由Ellis和Knaus等人提出。在我国,关于拖延的实证研究是近2、3年玎始的。 拖延在学术领域十分普遍,Ellis 和Knaus(1977)曾估计大学里面有接近95%的美国学生存在拖延行为,而Solomon 和Rothblum[2]的研究则表明,有50%的学生报告他们长期有拖延行为,38%的学生报告偶尔拖延。甘良梅等的调查显示,63.5%的大学生报告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达到中等程度的拖延。 2、相关概念 拖延是尽管可能会带来更糟的结果,但仍自愿延迟预定计划的行为。 学业拖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推迟学业任务,直到临近最后期限开始着手进行的行为倾向。 3、研究目的 基于国内外关于拖延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日前人学生拖延的现状,分析在大学生中拖延的普遍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性别、年龄和学科差异;

2、从大学生白我报告的13个拖延理由入手,通过因子分析探讨大学生拖延的土要原因以及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和学科等)对其原因的影响 3、研究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以探讨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 二、主题 1、学业拖延的特征 1.1 学生有执行学习任务的想法,但是没有与意向相符合的行为表现 1.2 学习拖延容易产生不符合标准的学习结果(如潦草的 家庭作业、不合格的论文、考试成绩低下) 1.3 学习拖延还往往伴随着焦虑不安、抑郁、失落等消极情绪体验。 2、学业拖延的成因 2.1 内部因素 2.1.1 学业拖延与人格特质 用大三人格模型,MeCown发现拖延和外向性是线性关系,与神经质是曲线关系,低的和高的神经质都在拖延上得分较高。国外有关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严谨性、责任感与拖延行为之问呈现较高的负相关。 2.1.2 学业拖延与完美心理倾向 完美心理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它代表一种核心为

消费者行为概述

试论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购买动机是在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引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相对消费者的需求而言,购买动机更为清晰,与消费行为联系也更加直接具体。那么什么是购买动机呢?他的作用又是怎么样的呢?他有什么样的种类?等等,你们清楚,那我现在就来谈谈我的理解吧! 一、购买动机的含义 动机原意是引起动作。而这个概念则是由伍德沃斯于1918年率先引入心理学的。他把动机视为内在的动力。一般认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作用” 所以购买动机可以这样说“是直接驱使消费者实行某种购买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反映了消费者在心理、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实质上是消费者为达到需求采取购买行为的推动者。” 当然简单的说就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引起购买某种商品或者劳务的愿望或意念。 二、购买动机的特征 1、动机的不可观察性或者内隐性 指的是动机并不总是显露无遗的。消费者的动机经常处于内隐状态,难以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经常处于某种愿意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动机,就像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关于速融咖啡的调查显示的结果就是这个。 此外动机的内隐性还可能由于消费者对自己的真实动机缺乏明确的意识,即动机处在潜意思状态。这种情况在多种动机交织组合,共同驱动一种行为时经常发生 2、动机的冲突性。 指的是当消费者同时具有两种意向的动机且共同发生作用时。动机之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重提可能是由于动机的指向相悖或相互抵触,也可能是出于各种消费条件的限制。 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拥有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却是有限的。当很多动机不可能同时实现时,动机之间就不可避免的。而冲突的本质是消费者在各种动机实现所带来的结果中进行权衡比较和选择 3、动机的主导性 指的是一般人的购买行为都是由主导动机决定的。在这个欲望的社会,人总会有很多欲望,但人却没有那么多精力、时间、金钱,所以在很多时候,往往只能选择一种或者两种欲望,并无法每个都去实现,所以这些欲望就有一些是比较重要的,而欲望带来的就是动机,当实现这些欲望,动机就会起主要作用,欲望的实现就需要主要动机起主导作用,这就是动机的主导性 4、动机的多重性 购买动机虽然是引起购买行为的动力,但动机引发行为时可能会有多种情

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

低碳物流的发展简述 内容提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进物流体系,通过发展低碳物流来发展低碳经济。本文从低碳物流的内涵、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低碳物流的实施需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宏观上国家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微观上企业应该积极从物流各环节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寻求节能减排途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1引言 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低碳物流则是伴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如果没有低碳物流的维系,生产环节的低碳化以及消费者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再推广也难以实施。另外,随着电子商务与网络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这些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无不有赖于低碳物流。因此,对低碳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低碳物流的概念提出之后,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逐步开始增多,研究成果颇多。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2低碳物流的内涵 关于低碳物流内涵的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即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过程。 2.1从物流作业环节来定义 学者徐旭认为低碳物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由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等功能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物流系统的每个功能环节都实现了低碳,整体实现了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才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低碳物流系统既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也是由多个子系统:如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等所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物流系统固有的效益背反现象,互相之间相互影响。 2.2从物流管理过程来定义 学者王国文认为,低碳物流就是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也有定义认为,绿色供应链是按照自然环境法则管理原材料和资源从供应商到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到最后总客户以及到回收的过程。 学者李东光认为低碳物流并不是一味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而是降低碳强度。低碳物流的本质就是通过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物流信息化与低碳物流技术等方式,既能达到实现物流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度增长的要求,又能达到缓解能源供给压力的目的,即有效实现物流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低

1699.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1699.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徐宁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是实现更具竞争力和更可持续城市的一大战略领域,公共空间格局公平和效率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本文以效率与公平为主线,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进展,分析了不同研究视角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观点,进而发展了一个比较细致的相关研究谱系,有助于较为深入地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丰富和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对当前研究的特点、问题和潜力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效率空间公平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建设用地内以人工要素为主导、空间属性具有公共性的开放空间体,公共空间研究是实现更具竞争力和更可持续城市的一大战略领域。作为公共空间使用的先决条件,合理的布局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以较少的量达成空间上更好的分配,增加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公共空间格局公平和效率不仅是一种生活理想,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它不可能通过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约束和直觉修养达成,而需要以理论与方法论的研究带动制度和技术突破。 空间公平是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根本议题。作为公共资源,公共空间分布直接影响公共福利分配,实现公共资源和服务分配的空间公平是规划从业人员首要目标之一 [1]。资源、服务和可达性的平等是一项基本人权,空间公平应成为未来城市政策的战略方针[2]。如果规划从业人员对公共资源空间分布的公正原则欠缺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控制手段,城市物质性的地理空间布局很可能沦为强权政府与垄断企业追逐各自目标的结果,在社会经济格局调整中加剧空间分配的不公①。 空间效率很少在公共空间研究中被提及。既然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空间配置效率未必能够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达到最优,规划蓝图也未必就是效率的保障,公共空间格局的低效状态真实存在,且不可能通过其它问题的研究(如公平性或公共性)得以化解,我们就没有理由回避公共空间这种稀缺性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况且,不以土地高效利用为基础的公平可能导致对有限公共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不仅是对本可以使用这些资源的人群的不公,还影响到公平实现的实践动力和根基。公共空间需要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辨证视野中开展研究。对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脉络的系统梳理,有助于较为深入地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丰富和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