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芜湖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历史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专题四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主备教师王丽授课教师王丽教学课时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式确立——伯里克里改革时期达到繁盛。了解其基本特征为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了解希腊先哲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认识罗马法起源与发展过程、作用及意义。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解英美法几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的形成。

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爆发的政治革命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学习中,要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观念、组织、制度和行为)和基本特征(民主化和法制化),认识政治文明在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到推广。光学的发展启发了印象派艺术的产生、电影诞生。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是工业文明的深化时期。在学习中,要注意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成果及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注意从科学技术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关键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政治上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成为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文化上: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体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思考其原因。14——16世纪是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的时期。学习中,要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的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既能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阶级属性和时代变化,又能肯定西方人文精神中属于人类整体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人物、作品及思想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认识与评价。学习中,要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观念、组织、制度和行为)和基本特征(民主化和法制化),认识政治文明在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罗马法的评价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罗马法的评价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研读考纲

教学步骤

一、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文明的兴起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海岸等地区。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以海洋为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独具特点:①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②航海业、工商业发达;③思想开放;④政治民主;⑤内外战争频繁。

2.古希腊文明自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338年,包括爱琴文明(前20—前12世纪)、荷马时代(前12—前8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时期(前8世纪—前338年)三个阶段。

3.古希腊文明发展的中心和典型形态是雅典城邦。

(二)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A梭伦改革

1.改革背景:

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表现在: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贵族把持执政官职位和长老会议,掌握统治权;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法律维护贵族利益;平民不断发生武装暴动。

②由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发展,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工商业奴隶主(海岸派)与下层平民(山地派)的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平原派)专权。

③梅加腊攻占萨拉米斯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加剧了雅典的社会矛盾。2.改革措施: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①颁布“解负令”。即废除债务、债务奴隶制和“六一汉”制度。

②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制订“遗嘱法”,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③在雅典公民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不同等级规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置“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废除严刑峻法,制定一些新法律。

⑤颁布一系列鼓励公民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扩大平民就业的法令。

⑥改革度量衡制;倡导节约,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3.改革的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经济利益,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治和司法权的局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改善了平民的经济和政治状况,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加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地位。此后雅典走上了奴役城邦奴隶的道路。

③促进了雅典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

4.改革的局限:

①贵族保持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氏族制度的残余依然存在;

②按财产资格确立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充分参政议政的权利;

③改革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工商业奴隶主的要求,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B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依靠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

C克里斯梯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通过反僭主政治执政。

1.改革内容:

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

③实行陶片放逐法。

2.作用:

①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②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D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担任雅典首席将军。

1.改革内容:

①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均向男性公民开放。

②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和官员选举事务。20岁以上男性公民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50人一组轮流负责闭会期间日常义务。

③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最高司法与监察机构,并参与立法。

④十将军委员会由公民大会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⑤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2.作用: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E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走向衰落。★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体制(城邦体制)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把本城邦的公民最大限度的凝聚起来,以防范外故,保持独立和夺取异邦的财富、奴隶。

②雅典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保证公民较高程度的自由,从而铸就了渴望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③奴隶劳动为雅典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古代亚非文明为雅典文明提供了丰富营养。

④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除少数男性公民外,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不享受民主权利;部分公民日益贪图享乐,政客图谋私利,导致城邦走向没落。(三)古代希腊的思想文化

A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哲人学派):

1.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产生了以研究人和人类社会为主题的智者学派。

2.主要观点: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社会道德不应强求一律。

3.意义:

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B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其主要观点有:

①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②提倡“知德合一”(“美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美德”)的伦理思想;

③重视教育(教化)对培养德性和完善社会的重要性;

④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对人性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

门研究“人”的学问。

C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不考)

D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

1.简要经历:年轻时就学于阿卡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后从事科学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受聘为马其顿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回到雅典后兴办“吕克昂学园”,从事教学、著述,人称逍遥学派。

2.主要成就:

哲学领域: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哲学思想,否定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务的感觉。但同时他又认为精神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此外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研究的十三个问题,对西方哲学发展影响很大。在人生哲学上,他主张中庸之道。

生物学领域: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

物理学领域:著《物理学》一书,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逻辑学领域:提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三段论(简单演绎逻辑)。

二、古代罗马

(一)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规范和维护罗马国家政治统治秩序;

②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

③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保障婚姻自主权)。

(二)罗马法的作用

①继承和稳定了罗马国家的统治,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为罗马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古代法律体系,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15—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又称“地理大发现”

1.背景:①15世纪前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兴起了到东方去的“寻金热”。葡萄牙、西西班牙希望在东方扩大传播天主教。②15世纪中叶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③欧洲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以及地理知识的丰富,为远航提供了必要条件。

2.开辟情况: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最南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达·伽马沿迪亚士航线前行,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西班牙派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①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推动了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有利于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二)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1.葡萄牙在非洲和亚洲以及巴西的殖民扩张;西班牙在美洲和菲律宾的殖民扩张。2.荷兰的兴起和殖民扩张:①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最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海上马车夫”。②荷兰先后夺取好望角、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和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3.英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①1588年英国消灭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开始殖民扩张道路;②英国通过英属东印度公司,建立了印

度和北美殖民地;③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进行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④英国取得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胜利,夺取加拿大、新法兰西和法属印度等殖民地。

4.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为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海外市场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点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三)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现实生活,强调重视人性和肯定人的价值尊严。

代表人物有“文学三杰”:但丁著《神曲》;彼特拉克著《歌集》,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著《十日谈》

(四)宗教改革运动

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①提出“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原则)的理论;②主张《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③精简教会机构,简化宗教仪式;④教士公选,可以婚配和还俗;⑤王权高于教权,取消教会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停止向罗马教廷纳贡;⑤建立不受教皇支配的本民族的教会。

四、17世纪-19世纪中期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①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的开始形成,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行使行政权。责任内阁制协调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1832年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大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

2.对英国代议制度的评价: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根本上维护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7--18世纪英国-法国-德国

1.背景:①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思想束缚。②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许多教会说教不攻自破。

2.启蒙运动的基本内容:①核心是提倡“理性”,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②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追求天赋人权;③构建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模式。

3.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伏尔泰: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②他提倡“天赋人权”。③法律应以人性为出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孟德斯鸠: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②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③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卢梭:①“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②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社会契约论)。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侵犯了人权,撕毁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的统治(合法破坏说)。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社会契约论》是他的主要著作。

4.康德(德意志哲学家)的思想主张:①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③反对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5.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①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自由、平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③为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战争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也为后来世界各地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旧制度的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6.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①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即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②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三)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①起因:英国对北美13州殖民地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与美利坚民族的矛盾;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增强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为民族解放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英国对北美实行高压政策。

③重大事件:1775年4月来克星顿第一枪,北美独立战争正式开始。之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推选华盛顿为总司令;起草《独立宣言》1776年初华盛顿率军解放波士顿;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后华盛顿指挥大陆军取得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胜利,振奋了全国人心。1777年10月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这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此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先后对英国宣战。1781年10月华盛顿在约克镇接受康华利率领7千英军的投降,战争取得胜利。1783年美英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④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1787年宪法的制定:

①背景:根据1787年的《邦联条例》,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各州保持相对独立,国家没有元首,邦联国会权力极为有限。1786年的谢司起义,表明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必须制定新宪法。

②情况: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法会议,在华盛顿主持下通过了《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的主要内容有:A.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B.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实行总统制;最高司法权和审判权归于最高法院;三权独立但相互制约。C.规定众议员、参议员、总统、高级官员和大法官的产生方式。D.规定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规定宪法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办法。

③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A.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

B.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和三权分立的原则,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的矛盾,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1787年宪法有明显的局限性:承认了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剥夺了妇女、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的选举权;宪法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属性。

3.联邦政府的建立:

①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进行首次总统选举。1789年华盛顿在纽约就任美国第一届总统。1793年连选连任。②在两届总统任期内,华盛顿的主要政绩有:A.缓和南方与北方、保守派与民主派之间的矛盾,保持政局稳定;B.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总统制;C.采纳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建议,设立国家银行;D.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以保证国家和平;E.推动西进运动的开展;

F.实行“严守中立”政策,避免卷入欧洲纷争,把美国对欧洲政策导向推行“孤立主义”。

4.对华盛顿的总结性评价:华盛顿具有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的精神和生活原则,这一切为美国的建立、美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美国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华盛顿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1.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

2.拿破仑的崛起与衰亡

①1793年拥护雅各宾派,在收复土伦战役中崭露头角;1795年平定巴黎保王党的叛乱,成为共和国救星;1796年出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屡次击败反法同盟军;1798年进军埃及,攻占开罗。②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自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后为终身执政,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③1804年称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取得对第三(奥斯特里茨战役)、四、五次反法同盟战争胜利,成为欧洲大陆霸主。④1813年莱比锡战役失败,1814年反法联军攻占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拿破仑流放厄尔巴岛。1815年3月拿破仑复辟,6月滑铁卢战役惨败,拿破仑流放圣赫拿岛。1821年逝世。

3.对拿破仑的评价

①历史功绩:

a沉重打击了法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干涉势力,保卫了法国大革命,法国的主权和安全。

b建立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完善了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建立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保护小农的利益;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承认天主教为国教,缓和国内矛盾。

c颁布《拿破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d通过对外战争,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

②历史局限:a作为资产阶级军事独裁者,具有反人民、反民主的一面(剥夺民主权利、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等)。b对外战争带有争霸和奴役的非正义性质,加上穷兵黜武,成为帝国衰亡的重要原因。

(五)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70年代

1.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的过程。

2.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现有的生产力不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的原因:

英国首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②圈地运动的持续进行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原料、廉价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等条件;③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使英国在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和殖民国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海外市场;④手工工场时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精细,积累了大量

生产知识、生产技术和经验。

4.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以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标志)→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厂的出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稳定的动力)→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部门使用机器生产→交通运输以蒸汽为动力(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蒸汽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法、美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德、日、俄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以后,通过商品输出的殖民扩张,近代机器生产方式传播到亚、非、拉美等广大地区。5.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由铁器时代进入“蒸汽时代”,工厂成为主要的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时期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③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列强进行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的新一轮对外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⑤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人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学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

五、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

(一)19世纪6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社会变革

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871年初

内容:①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各邦和自由市享有自主权,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军事、外交、海关、民法、刑法等大权。

②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或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皇帝统率全国武装力量、任命帝国宰相,宰相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由联邦德国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代表不经选举,议和宰相担任。帝国议会权力较小,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评价: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1870-1940年

①法国大革命后七十余年间政治斗争的特点是帝制与共和制(保皇派与共和派)的斗争。

②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签定《普法和约》。影响:a.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第三共和国建立,巴黎公社革命爆发;b.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875年

内容:a.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

b.规定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众议院由普选产生,选民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年限的限制。参议院由地方参议会代表间接选出,有权否决众议的决议案。

影响:①基本上结束了长期以来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是法国代议制发展的新阶段。②有利于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3.俄国1861年改革:

①改革背景:a.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扩展到俄国,但在农奴制下,俄国缺乏工

业革命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工业资金和国内市场,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b.19世纪以来,受到农奴制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奴不断爆发反抗斗争,动摇了俄国封建统治基础。c.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年军官和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对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严重不满,他们通过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和舆论宣传,掀起了要求改革的社会新思潮。d.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对农奴制曾试图有所改革,但都不了了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e.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②改革情况: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即“二一九法令”,或称为“解放法令”)。

③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a.改革的性质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c.改革的客观作用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为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工业资金和国内市场,加快了俄国工业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推动了俄国农业经营方式上的资本主义化;农奴制的废除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d.改革的局限:改革后的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赎买份地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贵族地主的经济和政治特权等),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依然存在,由此俄国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④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

a.近代化的发展:

经济方面: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19世纪后期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机器生产占了统治地位;新工业部门(石油、机器制造等)和新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等)发展迅速。但存在对外国资本(法国资本)依赖严重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

政治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废除了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文教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b.革命运动的发展:民粹派的形成和暗杀亚历山大二世。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普列汉诺夫成立劳动解放社会;列宁成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创办《火星报》;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列宁主义诞生。

4.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a.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天皇没有实权,各藩的大名实际上形成割据局面,农工商和“贱民”受到沉重压迫和歧视,加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世界;b.19世纪以来日本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起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手工工场和大商人形成了新的政治力量,中下级武士也开始分化,他们对幕府统治不满,要求变革。这一切,加上农民起义不断,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c.1853年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国门,随着日本与美、英、俄、荷、法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内容),日本成为半殖民地。欧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套购黄金,导致日本经济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新兴地主、工场主和商人的经济实力,并推动了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这为日后日本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总之,19世纪以来,日本的阶级矛盾(封建领主和农民、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将军与天皇、将军与大名,将军与中下级武士)和民族矛盾的交织与发展,导致了幕府严重的统治危机。

②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860—1868年中下级武士的“尊王攘夷”运动: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进行暗杀幕府当权者(井田直弼)和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的斗争,其主要力量是高彬晋作在长州藩组织的“奇兵队”,1863年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攘派被捕杀,运动失败。

倒幕运动:1865—1868年。1865年倒幕派掌握西南四强藩的藩政。1866年西南强藩实现联合,开始武装倒幕。年底,新天皇睦仁登基,倒幕派获得京都朝廷(岩仓具视)的支持。1867年京都朝廷以天皇名义颁布讨伐幕府密诏,倒幕派发兵东进,幕府被迫“大政奉还”。1868年初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1月,西乡隆盛指挥新政府军取得伏见、鸟羽战役胜利,4月德川庆喜投降。1868年的倒幕战争被称为“戊辰战争”。

同年,江户改名东京,新政府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③明治维新:1868—1873。主要内容有:

政治方面:a.废除封建领主制度: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统治权;1871年“废藩置县”。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社会成员划分为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废除武士特权,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宣布“四民平等”,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

经济方面: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按地价3%征收土地税。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和近代交通通信事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c.改革币制,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文化方面:a.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推行生活习俗“西化”。b.成立文部省,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军事方面:a.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军队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预。b.建立近代军工企业和军事院校。

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a.明治维新是日本明治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明治维新的措施全面而有效,它使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日本近代化的开端;它结束了日本半殖民地的状况,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结束了日本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c.但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近代天皇制度,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新官僚集团、“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和武士道精神等,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日本民主政治的建设,并使日本成为亚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a.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反映了农民、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对土地税的不满和扩大民权的要求。

b.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内阁首相。

c.1889年,颁布钦定《日本帝国宪法》。这部宪法由伊藤博文起草,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

宪法的主要内容有:规定了日本实行天皇专制的君主立宪制;规定日本国民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权利;规定日本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规定两院的产生方式和有限权力;的.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对天皇负责,枢密院作为天皇最

高顾问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关。

对宪法的评价:1889年,日本宪法具有深厚的封建性。但它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在形式上也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的成果和日本近代天皇制。

d.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e.1894年英国率先放弃在日本的治外法权,到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完整。

(二)1870年以后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1.出现的背景:①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通过商品输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统治。

③19世纪以来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许多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2.主要内容:①电力的广泛使用。包括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70年代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和电气产品的涌现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包括柴油机的研制,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③新通信手段的发明。包括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和使用。

④化工技术的发展,包括从煤、石油中提炼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工合成原料

⑤炼钢技术的改进和钢产量大幅提高。

3.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②新交通工具和新通信手段的发明,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市场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快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城市的地位和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一系列新工业的出现和传统钢铁、造船等技术进步,1870年以后,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生产和资本急剧集中,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中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产生垄断。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改善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新一轮殖民扩张。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同时出现在美、德、法、日等几个发达国家。

②发展更迅猛,影响更广泛,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③科学与技术更紧密结合,新发明、新技术的科技含量高。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 (10)

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 第33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主干知识梳理】 1.小国寡民新兴工商业者阶层 3.陶片放逐法成年男性公民观剧津贴黄金时代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之一,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则会延缓社会的发展。 考点二 1.(1)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法律至上。 (2)古代雅典法律至上、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这些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直接民主政治、抽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陶片放逐法”等忽视参政者的素质导致权力滥用、误用;城邦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对个体权利的忽视;缺乏对公民大会等多数权力的有效监督。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B[解析]本题以雅典注重公民谈话、辩论的能力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解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新课程标准中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关键信息是雅典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在大型集会上发表个人主张,赢得民众支持,这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是公民参政议政活跃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A项错在“必须”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在“危机”,材料本身无法体现;D项错在“内乱”,材料无法体现。 考题2D[解析]本题以僭主的出现和结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僭主是在破坏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遭受流放等惩罚,表明古代雅典社会主流思想仍是民主政治,由此可知D项正确。题干中未体现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未涉及平民政治权利内容,故排除C项。 考题3D[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宣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防止官员腐败,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体现了培养其权利观念,故A、B、C三项未反映题干材料的全部主旨,以偏概全,故排除;古代雅典的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和成年男子参加宣誓仪式均是为了增强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考题4C[解析]本题以雅典的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驱使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并未丧失其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中雅典政府有时用上述方式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这只是一种临时手段,并不能说明民众失去政治热情,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府有时让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在不能伤害公民的前提下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突出的是公民参政的义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C项。 考题5C[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法律规定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雅典政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故排除A项;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排除D项;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排除B项,选C项。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通史习题:第五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

第五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 革命前夕 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月考)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 A.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欧洲 B.科学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 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答案 D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滕贝格的发明迅速得到推广,欧洲出现了大量印刷厂,这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A项中“开始传入”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力的转化,故排除B项;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2.(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贵族地位已经没落,故A错误;本题中时间信息是1649年,当时议会还没有达到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故C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故D错误。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下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

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专题四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考点导图】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因素: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因素: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相对发达。 (3)政治因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因素: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4.历史评价 (1)意义: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局限:仅“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直接民主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重 要原因。 二、罗马法 1.演变历程 (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制定,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完善了罗马法,形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基本内容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历史影响 (1)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 利益。 (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4)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三、奴隶制经济繁荣发达 1.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典型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为古希腊辉煌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古罗马经济先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为基础,后随帝国对外征战,获得大量奴隶,出现奴隶经济发展繁荣的局面。 四、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1.产生的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3)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思想主张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3)柏拉图:理念论和《理想国》——为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把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主题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时段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文化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思想,古罗马的法律,犹如璀璨的明珠,为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

西方文化的起源

西方文化的起源,粗略来说就是三种文明与文化的交汇,这三种文化就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日耳曼精神,基督教文明。这三条支流汇聚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一直到今天,发展成了现代发达的西方文明。我们这里谈西方人的感情风景,我就试着给大家剖析一下这三种文明与文化对现代西方人的感情方式与心理的影响。 对希腊与罗马文化大家就算不了解,也至少听说过金苹果战争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在那种文化里,为一个美女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是一件值得她们大书特书的英雄事迹(而在中国文化里,周幽王为美女搞了一次小规模军事演习,就被后人骂死了)。在希腊与罗马神话里,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每天正事不干,男男女女追逐打闹,谈情说爱,主神宙斯(朱庇特)的更就是老色狼一条,背着自己的老婆,搞大了无数美女的肚子。这种感情文化,到了罗马帝国时代,更就是使男女关系之混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个埃及艳后就能勾引那么罗马帝国的掌权派型男,要不就是她后来年老色衰,对罗马年轻一代帅哥元首屋大维失去吸引力,罗马帝国搞不好就毁在这个女人手里了。有一个名叫《Caligula》(罗马帝国艳情史)的电影我想很多朋友也就是知道的,瞧瞧那里就是怎么描写罗马宫廷生活的淫乱与堕落的吧。即使到了现在,一提起罗马人著名的“澡堂子”,人们就马上会联想到纵欲与淫乱。 日耳曼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希腊罗马文化的一个反物质,日耳曼人性格粗犷豪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坦率直爽,作战勇猛。而在感情方面,日耳曼人对现代西方社会也有着很大的贡献,尊重妇女就是日耳曼人的传统美德,一夫一妻制就是日耳曼人在野蛮时代就遵从的准则,而且恪守从一而终。即便就是当时文化先进的罗马人,在记录野蛮的日耳曼人的书中(《日耳曼尼亚志》——塔西陀)也表达出了她们对这个蛮族这种尊重妇女的风俗的敬意。日耳曼神话中更多的就是关于众神杀人越货,喝酒打仗的描写,很少有卿卿我我的内容。所以最后在历史上,日耳曼蛮族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其实也不就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 关于基督文明,大家了解的相对多一些,基督教讲“爱”,讲“善”,讲“平等”,在对感情方面,虽然在《旧约》中有很多关于乱伦的记载,但那就是因为远古时代人丁稀少所致,其实基督教还就是崇尚纯洁的男欢女爱的,读一读《旧约•雅歌》中记载的所罗门之歌,满篇都就是男的想女的呀,女的想男的这些东西,就就是西方的《诗经》嘛。某种程度上来说,基督教又就是日耳曼精神的反物质。日耳曼人不讲什么“爱您的敌人”,日耳曼的天神一下凡,拿着大锤子就往所有的敌人的脑袋上砸,砸死敌人以后还顺手抢走人家的财物与老婆,而基督文明宣扬羔羊主义,敌人抽您左脸,您笑嘻嘻地再献上右脸。可就是哪想到,最后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基督教横扫欧洲,并对日耳曼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焚书坑儒”,导致在今天的欧洲已经很难找到当年关于南日耳曼传统与信仰的任何大型的文献与记录了。 而有意思的就是,基督教统治欧洲几百年以后,一群知识分子抱着当年希腊与罗马文化时代留下来的书籍,搞起了古文化复辟,她们拥戴起不做大哥好多年的希腊罗马文化,去死磕顽固的中世纪天主教教廷,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欧洲人运用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大大削弱了天主教教廷对整个欧洲的专制统治,并以此为契机,发展出了启蒙思想,促进了科技的进步,通过科技的进步又开

东西方文明都有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东西方文明都有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不同文明或者民族的神话含义都有自己的特点。西方神话启示人们的哲学智慧,东方神话体现道德修炼,教化人心。从许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看,东西方古人都是敬神的,遵守着神所教导的道理为人处事,薪火相传。 现代人相信“眼见为实”,认为目前科学无法论证的“神话”只是文学艺术的加工。但也有思维开阔的科学家和学者,从神话中获得启示,获得了别于以往的理性研究成果。而一些科学的发现,也证实了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传说。 科学家称诺亚方舟曾真实存在 人们在建造诺亚方舟。(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据《圣经》记载,上帝为重淘汰已经彻底不相信神、彻底败坏了的人类,下令信徒诺亚制造一艘庞大木舟,在洪水到来前将地面上所有动植物,按类别、雌雄一对对全部接运方舟内避难。随后,洪水淹没了地面一切,只有方舟漂浮在水面。洪水过后,方舟最后就停靠土耳其亚拉腊山。 公元13世纪,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亚拉腊山考查,并在日记中写道:诺亚方舟依然停泊在某一座高山极顶之上,那里终年积雪越来越厚,将方舟淹没于千年积雪之下。 《圣经》中记录诺亚方舟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注:一肘为0.45米),也就是说诺亚方舟长144米,宽24米,高8.5米。今年4月,英国莱斯特大学物理系几名毕业生利用《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比例数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得出,这种体型的船只可承受7万只动物的重量,并能在水中漂浮。 研究结果认为,诺亚方舟确实存在过。研究人员表示,很多人认为《圣经》不可以作为科学信息的来源。当我们发现这是可以的时候,我们也很惊讶,这个概念(《圣经》作为科学研究信息来源)确实可行。 著名考古学家的发现来源于神话

世界文化史第七章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及其问题(精)

世界文化史第七章近代西方文化的發展及其問題 一、單選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 ( ) 1. 俄國彼得大帝在位時,曾定下「鬍鬚稅」,規定留鬍鬚的男子繳納。由時代的特色,我們可推知他此舉的主要用意為何?(A)希望俄人脫擺以往被蒙古人所統治時的形象,積極向西方學習(B)國家財政的困窘 (C)他本人喜歡留鬍,因而不希望其他人跟他有類似的外型(D)留鬍鬚與希臘正教的教義不合。 ( ) 2. 維也納會議後,歐陸的政治局勢大致是如何?(A)大多已實行民主政治(B)大多已進入工業革命時期(C)保守主義成為大多數國家政府思想的主流(D)「改革國會」成為各國在野黨的主要訴求之一。 ( ) 3. 以下史事的發生「並未」受到法國大革命影響的有:(A)拿破崙帝國建立(B)啟蒙思想的備受質疑(C)保守主義的勢力高漲(D)浪漫主義運動的失敗。 ( ) 4. 「人生而自由,然而在人類社會中,人卻處處受到束縛……人應該追求深刻的內心經驗……」關於這段話,較貼近以下哪種主張?(A)自由主義(B)浪漫主義(C)馬克斯主義(D)保守主義。 ( ) 5. 以下對話發生於18世紀:A:「這本小說真是感人,在這種情形下仍如此愛著對方,真令人讚嘆……」; B:「真是苦戀呢!女主角最後選擇了別人,所以他竟然犧牲性命來展現他對感情的態度……」,依此推 測,此本小說的風格所展現的時代精神趨向於何種思潮?(A)自由主義(B)保守主義(C)浪漫主義(D) 寫實主義。 ( ) 6. 影片《一曲難忘》描述一位波蘭鋼琴家,強烈地期待波蘭能重新得到自由,他不為沙皇的屠夫(按:波蘭總督)演奏,離開祖國到巴黎去時,帶了一把波蘭的泥土。而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為了籌錢資助祖國 爭取獨立自由,一場場的演奏會,終於使他的生命燃燒至盡頭。這位偉大的作曲家的作品揉合斯拉夫民 族的熱情憂鬱和法國人的華麗纖細。他應是哪一風格的作曲家?(A)古典主義(B)印象主義(C)浪漫主 義(D)現代樂派。 ( ) 7.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領導人之一的拉法葉將革命爆發的「第一現場」——巴士底獄的鑰匙寄給何國政府,以表達他對此國之前表現的肯定?(A)英國(B)美國(C)俄國(D)中國。 ( ) 8. 「遠洋航行者大多是海員,商人或亡命之徒」;「享樂主義什麼都不管,製造出一批遊手好閒的人」。兩句話各有何的特色或彼此的關聯?(A)前者造就了後來的美國,後者則為20世紀初西方世界的亂象之一 (B)前者指「大西洋時代」來臨的背景,後者意味著海權時代的到來(C)前者促進了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後者則為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現象(D)前者為浪漫主義時期的特色,後者則為受啟蒙時期影響而產生的 社會現象。 ( ) 9. 三位學者對於社會的看法,甲主張「齊頭式的平等」,乙主張「競爭起點的平等」,丙主張「國與國之間的平等」。以上三者,何者可謂是社會主義者?(A)甲(B)乙(C)丙(D)以上皆是。 ( )10. 「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位領袖」,這樣的口號,顯示出怎樣的思想內涵?(A)極右的法西斯主義(B)右派的自由主義(C)極左的共產主義(D)右派的保守主義。 ( )11. 與達爾文同時期的學者,有些不相信他們的祖先是猿猴中的一支,但是他們卻被稱為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主要原因為何?(A)他們都是人文學者,對生物學有所排斥(B)他們都是虔誠的猶太教徒(C) 他們利用「生存競爭」的說法將帝國主義的侵略合理化(D)他們利用「物競天擇」的說法將破壞自然環 境的舉動合理化。 ( )12. 印象派的畫家,如何因應照相機的問世?(A)以抽家的手法構圖(B)畫家每一年只創作一幅作品,以量的限制提升本身的價值(C)以寫生入手,但從光線、色彩變化的律動中創出新意(D)向中國的水墨畫取 經,強調意境而不重形似。

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内在关系及当代启示

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内在关系及当代理论对西方文化的基础,西方人都认同源于所谓“两希”。一个希伯来,即犹太神学文化;一个便是希腊,即希腊世俗文化。此“两希”被学者视为“哺育西方文化的两个乳房。” 西方文化中最为精髓的内涵则多来自希腊文化。正如罗素所说:“从希腊人那里。我们引导出文学、艺术、哲学和纯数学,以及我们社会外貌中文雅的部分。”在世界文明史上,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幅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及今,一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希腊文化由南欧向欧洲其他地区广泛而有力度传播的不是希腊人自己。而是罗马人。希腊的灭亡以后,继起统治欧洲希的罗马人几乎原封不动地将希腊文化作为遗产继承了下来。罗马对西欧的统治是以武装力征服实现的,在对西欧的征服中,希腊文化也就借助于罗马人的武力从南欧逐渐传播到了西欧广大地区。如学者所说:“罗马权力的每一次扩张,都播撒了希腊文明的酵母。”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论及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时这样写道:“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 希伯来是对巴勒斯坦犹太的古称,希伯来文化是以巴勒斯坦为中心的古代中东地区文化的结晶,是古代世界影响巨大的四种文化之一。

希伯来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起源的“两希”之一,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神学部分深受希伯来文化的影响。罗素在论及这一影响时说:“从犹太人那里,我们得到一种狂热的信念——它的朋友们管它叫做'信仰’道德的热情和罪的观念,宗教的不宽容以及我们民族主义的某些部分。”基督教的胚胎虽来自希伯来文明,但却是在古罗马的母体内孕育成熟并成长壮大的.基督教虽是在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独立的宗教并广泛传播却有赖于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周边世界的统治,特别是最终从被压迫者的宗教变为统治者的宗教,有赖于罗马皇帝在公元4世纪接受基督教,并在帝国范围内对它的大力扶持、推广,甚至对其宗教教义、组织进行全面整合的结果。 公元五世纪至十四世纪是西方文化的灾难期,这一时期希腊文化在西欧遭到排拒与扼杀。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愚昧统治对希腊文化无情的摧残。希腊文化因其强烈的世俗性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近千年对希腊文化的排拒与扼杀,使希腊文化在中世纪失去了昔日希腊罗马时代勃勃的生机。 公元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是西方文化的复苏深化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使沉寂上千年的西方文化在西欧重新活跃起来。公元十四世纪以后,西欧封建社会没落,资本主义兴起,新生资产阶级随之出现。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用新的世界观来改造旧的世界,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发展生产,便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恩格斯这样写到:“拜占廷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4西方文明的源头_古代希腊罗马限时训练

板块4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知识点角度题号 雅典的民主制 雅典政体的制衡机制 1 雅典维护社会秩序的措施 2 雅典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3 雅典法律权威性的提高 4 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 5 罗马法罗马法形式主义的特征 6 罗马法的人文主义特色7 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8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9 罗马法的理性精神10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11 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12 综合13、14 1.(2018·广东茂名二模)伯利克里时期,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司法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B.法治理念被民众所接受 C.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D.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 解析:D 材料关键信息是“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而当时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作为司法机关的陪审法庭,可以干预公民大会立法,反映出当时雅典的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C项与史实不符,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鼎盛,故排除这三项。 2.(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雅典公民大会的相关制度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这些规定旨在( ) A.确立以孝为先的社会价值观 B.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 C.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D.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解析:B 本题考查古希腊的城邦生活。材料“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涉及孝、守法、勤俭方面的品德要求,A、C、D三项都不全面,应排除。公民大会对公民孝、守法、勤俭的品德要求是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服务的,故B项说法正确。 3.(2018·陕西百所名校质检)在雅典,改革的法案常常写在石碑上,而这些石碑一般是放在市政广场西侧的执政官官邸的巴赛勒斯柱廊里,雅典公民穿行于柱廊间就可以看到改革的法案。这一做法有利于( ) A.宣扬天赋人权理念 B.保障公民平等 C.培养公民参政意识 D.维护贵族政治 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将改革的法案在公共场所公布,这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故选C 项。材料并未体现天赋人权的理念及公民的平等地位,故排除A、B两项;雅典将改革的法案在公共场所公布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而非贵族政治,故排除D项。 4.(2018·福建福州质检)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规定,如果公民大会上有人对任何法律提出异议,公民大会则要对有关法律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个立法委员会进行裁决。这反映了( ) A.立法规则受到破坏 B.民主政治逐步建立 C.公民大会权力强化 D.法律权威得到提高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部分古代世界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第1课时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

第1课时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2018·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是( ) 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 B.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 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 D.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重划选区,用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血缘部落,从而摧毁了旧氏族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故选D项。动摇旧贵族的特权是梭伦改革的影响,故A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伯里克利消除担任公职人员的等级限制以及发放参政津贴,从而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故C项错误。 2.(2018·宜宾期中)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多数票通过判其死刑。后来,一学者写道:“……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这反映了雅典( ) A.法律程序和结果都缺乏正义性 B.神明信仰和青年教育是法律核心 C.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D.程序的民主未能保证结果的公正 解析:选D。根据材料“经过抽签的方式”“多数票通过”可得出苏格拉底案审判程序民主,结果却缺乏正义性,故选D项。 3.(2018·益阳调研)雅典城邦认为,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而是私人。这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是( ) A.务实的民主B.贵族的民主 C.少数人的民主D.多数人的民主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雅典时期有很多公民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公民大会,真正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故选C项。 4.(2018·佛山顺德适应性考试)公元前415年春,雅典召开公民大会讨论远征西西里,最后作出决定,坚持继续任命极力反对远征的尼西阿斯为远征军三位指挥之一。在后来远征

古希腊文明为什么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希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文明)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 1。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 2。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 3。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经济发展模式 让我们回到地图上,看看希腊和罗马的地理位置。希腊是由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农业难以发展,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它地区进行农产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和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像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④每天码头,道路都有成百上千的船只,车辆抵达罗马,源源不断地带来从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粮食谷物。同时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这些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多,反过来这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继续扩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由始至终都伴随着罗马帝国。相比而言,为了抵御恶劣多变的海上环境,希腊发展起来的却是一

种互相合作的良性竞争模式。并且,后者己渗入当代西方人的精神领域。除此之外,希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商人进行的海外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本土的农民耕种。希腊城邦中的奴隶数量比罗马少得多,罗马经年累月的征战,带来财富的同时还有大批大批的奴隶,这些奴隶广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产业,比如采矿,冶金,驾船,铺路和大型建筑的建造。可以这样说,古罗马的伟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隶创造的。 总的来说,希腊和罗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两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又是希腊式的重现。 政治与民主 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1【单选题】(5分) 以下哪部著作通过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服务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并成为将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A.《菊与刀》B.《文明的冲突》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2【多选题】(5分) 以下描述哪些符合国民性及国民性研究的特点?A.国民性包含了文化表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宗教传统等要素B.反映的是群体的、而非个别的认同和行为的方式C.通过国民性研究可以解剖一个国家的密码D.国民性研究是一种决策研究正确A,B,C,D 二 1【单选题】(5分) 希腊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一点?A.公元前746年B.公元前776年C.公元前465年正确B 2【多选题】(5分) 下列哪些描述符合希腊文化的意境?A.理想与美B.直觉、诗语和精神的形象化C.玄同忘我之境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汇点产生正确A,B,C 3【多选题】(5分) 希腊文化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来自民间的自发的民族文化;B.心灵性,每一件艺术都是用心灵雕刻出的精品;C.向善性;D.唯美主义;E.神秘性和悬念正确A,B,C,D,E三 1【多选题】(5分) 《荷马史诗》中的隐喻是指哪两部著作在内容和主旨上存在的反差之谜?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工作与时日》正确A,B 查看答案解析

5分2【单选题】(5分) 破解《荷马史诗》的隐喻的关键点在于?A.从英雄主义转变到浪漫主义B.从唯美主义到现实主义C.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正确答案是:A四 1【多选题】(5分) 罗马文明之所以会取代希腊,在于其文化中的哪些特点?A.浪漫B.理性C.现实D.世俗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2【多选题】(5分) 古代西方文明是由以下哪些要素共同塑造而成的?A.希腊文明B.罗马文明C.日耳曼文化D.基督教要素正确A,B,C,D 查看答案解析 5分3【单选题】(5分) “希腊传统”的特征是?A.放大了的个人B.放大了的国家C.强调家的原则D.罗马的反文化正确A 查看答案解析 5分4【单选题】(5分) “罗马传统”的特征是?A.放大了的个人B.放大了的国家C.强调家的原则D.罗马的反文化正确B 查看答案解析 5分5【单选题】(5分)“日耳曼传统”的特征是?A.放大了的个人B.放大了的国家C.强调家的原则D.罗马的反文化正确C 查看答案解析 5分6【单选题】(5分)

2019高考历史二轮通史测试:专题二第5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Word版含

第5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一一新航路开辟 到工业革命前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2017广西玉林、梧州、贵港高三4月模拟)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受到欢迎。这反映了英国() A. 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 B. 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 C. 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D. 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 2. (2018河北遵化一中高三模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当欧亚初通贸易时,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金银比价,比欧洲高得多,……在中国及其他大部分印度市场上纯银与纯金的比价通常为十对一,至多也不过十二对一,而在欧洲则为十四或十五对一。”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白银的流通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B. 世界白银流入中国并广泛流通使用 C. 大量白银流入促使中国出现价格革命 D. 白银成为当时各大陆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 3. (2017宁夏银川九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这一运动() A. 发生在西方人文主义起源阶段 B. 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C. 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 为人类未来社会构建理想蓝图

4. (2018四川高三一联)自12世纪开始到15世纪,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个研究并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历史上称为罗马法的“复兴”运动。罗马法的“复兴”,实质上反映了西欧 () A.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中世纪法律体系落后 D.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5. (2018四川成都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英国的新贵族自然是获得爵位的人,虽然他们对于国王滥封爵位有所不满,但是至少他们已经获得这一显荣的尊号,自然对国王也怀有感激之情不愿意废弃国王使自己的尊号受损,使这一美好的制度消失。这从侧面主要说明() A. 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B.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 C. 资产阶级革命的渐进性 D. 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6. (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1588年8月,伊丽莎白一世亲临前线发表动员讲话:“我知道我仅仅有一副女人柔弱的身体,但我有一颗国王的心,英格兰国王的心,我对西班牙或欧洲任何一位王子敢于侵犯我王国边界的行动嗤之以鼻。”本次动员后英国的军事 行动() A. 遭到了英国议会的否定 B.奠定了大英帝国的根基 C.说明英国已是世界帝国 D.表明英王只是国家象征 7. (2018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三诊)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坚信,为了确保与自由相辅相成的经济繁荣,美国必须有集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但事实上,成立于1791年的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否决了国会关于延长美国第二银行执照的提案。汉密尔顿的主张与“事实”相悖反映了美国() A. 联邦与各州的权力之争 B. 总统的行政权高于一切 C. 立法与行政的权力之争 D.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体系构建: 阶段特征: 政治: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罗马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线索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思想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2.形成过程:

3.影响 (1)积极性:①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基础,使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②雅典民主制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无民主可言。②从运作方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线索二、罗马法 1.形成条件: ①政治:罗马城(前754—前753)与罗马共和国(前509)及罗马帝国(前27)的建立 ②经济: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③社会:平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 ④思想:古罗马“自然法”存在的思想与发展 ⑤主观:统治者重视。 1.发展历程 (1)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卷: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高考)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2.(2019·天津高考)公元58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 A.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C.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3.(2019·广东深圳二模)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一些抽象理念人格化,比如和谐女神、胜利女神、健康女神。祭祀这类神祗的宗教节日大多在执政官换届选举之时。这反映了( ) A.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盛行 B.公民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 C.执政者重视政治理念宣传 D.罗马人尚武色彩非常浓厚 4.(2019·四川4月百校联考)据统计,在古希腊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共记载了当时的141篇演说词,约占全书总量的1/4。这反映了修昔底德写史( ) A.用演说词多元解释历史B.注重叙事的客观真实 C.受制于有限的历史材料D.不加选择地累积材料 5.(2018·全国卷Ⅲ)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6.(2019·天津重点中学二联)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材

2020届高三历史(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四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

专题能力训练4西方文明的源头一一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一、选择题 1?“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 A.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B. 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C. 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D. 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 2. 柏拉图在谈到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 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心上,不管成文 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 雅典公民崇尚自由精神 B.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 C. 雅典公民没有法律意识 D. 雅典的法律还不够完善 3. (2017江苏单科,14)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 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 1 : 3。这一选举法()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4.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十一条规定:“伤害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诅 咒。”第二十四条规定:“如手掷的标枪落得比目的地还远,则应献公羊为祭品。”这说明该 法() A. 包含神权迷信色彩 B. 保护私有财产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所定刑罚具有残酷性 5?“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 刻更换执政团队。”下面的描述与此相符合的是() A. 罗马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权利 B. 真正的民主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C. 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色 D. 欧美代议制度确保了公民广泛的权利 6.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 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罗马法原则的( ) A. 重视证据 B. 契约至上 C. 公平公正 D. 注重程序 7?《罗马法原论》规定: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 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 A. —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 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 实现了人人平等 8. (2017北京文综,2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 深远。二者都有( ) A. 皇帝制度 B. 司法陪审制 C. 完备法典 D. 陶片放逐法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

2004年第1期 第7卷(总22期)西安联合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 ’an United University Vol.7 No.1Feb.2004文章编号:10082777X (2004)0120038204 收稿日期:2003-06-08 作者简介:汪国风(1938—  ),男,江苏仪征人,天津画院一级画师。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汪国风 (天津画院,天津300040)摘 要:长期以来,东西方的学者习惯于将古希腊文明视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其实,真正的源头应 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但它并非原生文明,而是在埃及农业文明与西亚商业文明的影响下发展 起来的次生文明。而西方文明则是一种在游牧文化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下,主要继承和发扬了游牧文 化集贸易、掠夺、殖民于一体的骑马民族传统,由原始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商品文化、农耕文化杂交而成 的海洋文明。 关键词:骑马民族;海上骑马民族;海洋文明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11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 从人种和语言上划分,最原始的游牧民族主要有三大支:印欧语系的高加索人、阿尔泰语系的蒙古利亚人和闪含语 系的闪米特人。游牧民族形成以后,便主要生存于广袤的欧亚内大陆和西南亚的干旱地区。他们以“落” (二三户为一落)的方式,散布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全部财产可以随身带走的简朴生活,而且还必须按季节在冬季和夏季的牧场之间不断地游动,游牧距离常在1000公里以上。只有在冬季或发生天灾人祸之时,才聚成“部”,“部”的大小不一,少则数十数百户,多则成千上万户。由此也就形成了与有根的农耕文化截然不同的轻土重财、游荡成性、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等的无根特质。 由于放牧主要靠个人的能力与智慧,独自面对大自然的肆虐,鹰、狼一类食肉猛兽的袭击或邻人的劫掠,便锻炼出他们强壮的体魄,彪悍的性格和天马行空、独立不羁的英雄精神,形成游牧文化的又一特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强权思想,以及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私有观念和相应的个体私有制度。 在农耕社会通过一系列兼并战争形成国家,而分散的、与世隔绝的游牧民族,却始终处于没有文字和历史、没有什么年代变化和地域差别的单一同质状态。直到他们终于面对农耕文明积累起来的丰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时,才痛感自己的寒酸与落伍。加之周期性旱灾的胁迫,便使他们如影随形一般地与农耕文明形成了不解之缘。大约从公元前三千纪中叶,由于发生了世界性超大规模旱灾,便进一步致使游牧民族化为江上波夫所谓的“骑马民族”,开始进行以农耕社会为目标的大迁徙和大掠夺。 游牧民族所发动的掠夺战争,从时间上说要比农耕社会的兼并战争要晚。就其性质而言,则是一种集贸易、掠夺和殖民三位于一体的、基于天时和力量对比的随机性外拓型战争。具体地说,就是:在风调雨顺或农耕社会相对强盛之时,他们大抵安于相互间的和平共处与“双边贸易”,至多进行一些随机的局部性骚扰;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或农耕社会相对衰败之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扑向农耕社会,不断地进行掠夺和殖民。既然战争的主旨在于掠夺和殖民,他们便如蝗群般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因而胜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往往不是将帅的谋略,而是勇士们的彪悍、勇敢、机敏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为了造就这样的勇士和调动他们的战斗积极性,军事集团的首领们又实行以敌人的首级论功行赏、战利品归个人所有、把战死者尸体运回便可尽得死者的财产,以及偷一罚十、一夫多妻和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剩余等一系列鼓励强权的政策,进一步将他们塑造成以“男人的天堂在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脯上”一类格言为人生观,拿杀人放火当家常便饭,视马革裹尸为寿终正寝的亡命徒。 由这样的亡命徒构成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军事集团,很难形成农耕社会那种精神和伦理的权威。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