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玉米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0170476.html, 玉米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作者:陈丽芳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7年第10期 1大斑病玉米 1.1 疾病症状的典型症状的品牌更迅速拓展小品牌在疾病大品牌很多,严重到10,30厘米,有时甚至几个疾病在一起,形成大斑斑形不规则。斑的形式的疾病最初跳水,最后,很快成为德班褐色造成。空气潮湿,疾病,生长在黑色的标志,即细菌孢子队列和出生的孢子梗。 1.2两个因素:孢子萌发、侵入和细菌的传播孢子形成,气候条件,其中必须是更大的。 1.3一是打击抗病品种选择:选择抗病品种、质量、是防治疾病大斑至关重要。在品种耐允许,同时,布局合理的品种或品种整理轮换。对多种疾病,应选用对混品种,以避免忽视。目前在制造抗病品种。,菌来源是减少斑:对细菌和出生在当地疫情在冬天割礼、第二的玉米,因此总初玉米收获后的障碍,并完全燃烧,人在地面障碍,加快埋病菌的分解。用玉米秸秆做堆肥发酵时必须由高温杀死寄生虫。在现场的燃料,玉米秸秆和种植玉米在可能的情况下,之前烧到最后。大作物玉米,既有利于增长和减少累积的菌株。三是药剂防治温家宝:40% ~ 500公克1000次乳剂的益生菌可以退散湿性、50%、粉末800倍,50%温家宝净1000倍的50%,阻止托布津50至800倍。 2玉米黑穗病 2.1症状:入侵是玉米芽鞘的系统性,主要是在疾病的症状之后。看起来很正常的疾病,短,而最大的基础上面部。希望抽出,有时不开了,黑火药苞叶,在整个疾病暴发穗孢子飞散,混合着,玉米植株的维管束的废物。 2.2两个因素:地球上落在细菌,融入到人们的种子或将维持一个特殊能力,抵抗不良环境孢子元厚,第二年爆发在冬天,通过适当的条件和孢子萌发厚元的寄生虫侵入鞘芽幼苗。入侵之后,再生植株,菌丝生长,蔓延至培训和孢子和成熟,雄穗结束后,在疫情散1,第1的浸染循环,没有再侵染引起的。 2.3这是一个选择品种选育的主要疾病:对当地,在可能的情况下,高级为抗病亲本,制定。大力推广的抗病,尽快消除其他品种的压缩病人的兴趣。 二是作物,深耕多年:是在土壤、体重增加益生菌的数量。3年以上的作物,基本上消灭该疾病在地板上。

玉米新虫害“双斑萤叶甲”田间的危害

玉米新虫害“双斑萤叶甲”田间的危害 双斑萤叶甲是危害玉米田的一种新型害虫,成虫能飞善跳,具有突发性、群聚性,较强的迁飞习性和趋嫩叶危害的习性。 今年玉米双斑蝇叶甲普遍发生,局部重发生。经过调查每株虫口密度达到5头以上,个别植株20头以上,为切实做好玉米双斑萤叶甲防治工作,将该虫的危害降到最低,对防治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长卵圆形,棕褐色,具有光泽。体长3.6~4.8毫米。头、胸红褐色,触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每个鞘翅基部具有一个淡黄色斑,四周黑色,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幼虫体长6~8毫米,白色至黄白色,11节,头和臀板褐色前胸和背板浅褐色,有三对胸足,体表有成对排列的不明显的毛瘤。 二、为害特点 1、该虫以成虫群集危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成虫取食叶肉,残留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严重影响光和作用,8月份咬食玉米雌穗花丝,影响授粉。也可取食灌浆期的籽粒,引起穗腐。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2、该虫的成虫刚迁入农田时呈现点片危害,达到危害高峰即向外扩散,迁入相邻的农田危害。 3、该虫对光、温度的强弱较敏感,中午光线强温度高时,该虫在农田活动旺盛,飞翔能力强,取食叶片量大,早晨至晚间光线弱温度低时飞翔能力差,活动能力差,常躲在叶片背面栖息。 三、发生规律 玉米双斑萤叶甲每年发生一代,以散产卵在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一直生活在土中,食害禾本科作物或杂草的根;经过30-40天在土中化蛹,蛹期7-10天;初羽化的成虫在地边杂草上生活,然后迁入玉米田。7月上旬开始增多,7月中下旬进入成虫盛发期,此后一直持续为害到9月份。此虫能飞善跳,白天在玉米叶片和穗部活动,受惊吓后迅速跳跃或起飞,飞行距离3-5米甚至更远,成虫飞翔能力强,有群集性。 该虫的发生期早晚与温度有关,5月份平均温度的高低决定着它的发生期的早晚,温度高则发生期早;温度低则发生期晚。干旱年份发生重。高温干旱对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极为有利,降水量少则发生重;降水量多则发生轻,暴雨对其发生极为不利。在粘土地上发生早、危害重,在壤土地、沙土地发生明显较轻。田间、地头杂草多的地块重。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双斑长跗萤叶甲I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双斑萤叶甲。该虫在北疆奎屯地区棉花上的发生基数逐年增加。2010年6月下旬在玛纳斯县平原林场一块玉米田发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成虫,发生较重,平均百株有虫5头,单株最高14头,危害株率8%。近年来,双斑萤叶甲在玛纳斯县玉米病虫害调查中并未发现,如果不被重视。一旦为双斑萤叶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则其危害会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威胁。现将双斑萤叶甲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形态特征 双斑萤叶甲成虫体长3.6~4.8mm,宽2~2.5 mm,长卵形,棕黄色,具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的2/3;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一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1长刺;腹管外露。卵椭圆形,长0.6mm,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幼虫体长5~6mm,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蛹长2.8~3.5mm,宽2mm,白色,表面具刚毛。 2发生及危害 双斑萤叶甲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6月底或7月初始见成虫,7月上旬开始增多,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成虫发生高峰期。成虫于8月中下旬羽化后经取食补充营养才交尾,产卵前期20多天,9月上旬进入交尾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10月。 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沟旁、路边的苍耳、刺菜、红蓼上活动,约经15天转移到豆类、玉米、油葵地危害,7--8月进入危害盛期。田间杂草多、管理较差的农田发生较重;干旱年份发生更加严重。高温、少雨、干旱有利于玉米双斑萤叶甲的发生,而且危害严重。双斑萤叶甲以成虫群集危害,该虫主要以成虫群集的方式取食农作物叶片和花穗。玉米叶片表面出现了大片透明白斑,叶片成孔洞或残留网状叶脉。这种受害玉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长势和产量。造成作物减产,大发生时甚至绝产。 3防治方法 针对双斑萤叶甲有一定的迁飞性,成虫对光、温的强弱较敏感,中午光线强、温度高,双斑萤叶甲在农田活动旺盛,飞翔力强,取食叶片量大,早晨至晚间光线弱温度低时飞翔力差,活动力差,常躲在叶片背面栖息。建议在成虫发生期统一防治双斑萤叶甲,时间应当选择早晨至晚间光线弱、温度低时为宜。

森林昆虫学习题2011。2。19

森林昆虫学习题 1森林昆虫学习题 第一章昆虫形态学 1.昆虫纲的特征?[:三体段,六足,四翅,变态] 2.触角的基本构造及其功用为何?有哪些类型? 3.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在构造有什么不同?各造成那些危害状/ 4.足和翅的基本构造及类型各为何? 5.何谓昆虫的体壁?何谓表皮? 6.昆虫表皮由哪几部份组成?各部分的性质为何?用触杀剂杀虫与表皮有什么关系?7. 昆虫体壁的行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 1. 试述昆虫的单性生殖,在生物学上有什么意义? 2.幼虫生长的规律为何?为什么要脱皮? 3.什么叫龄、龄期、世代、年生活史学握龄和生活史有何意义? 4. 昆虫的生活史如何表示?举例说明. 5. 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各种变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6. 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各有哪些类型? 7.昆虫为什么要休眠?与滞育有何区别? 第三章昆虫分类学 1.简述昆虫分类的意义与分类阶元。 2. 解释:物种[:具有生殖隔离现象的物种(比较确定),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以种群来表现。] 双名法[ 属名+种名+定名人(种加词)(Tomicus piniperda L.)] 三名法[ :属名+种名+亚种名+种加词(定名人)] 模式标本[[确定新种的依据,包括正模,配模和副模(若干个雌虫或雄虫)] 新种根据什么确定?[新种确定根据模式标本进行,即包括正模,配模和副模(若干个雌虫或雄 虫)] 3. 简述常用的分类系统。 4. 与林业有关的主要目科的形态特征。 5. 昆虫与螨有何区别? 第四章昆虫生态管理学 1. 何谓生态学?任务是什么? 2.解释: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广食性、肉食性、植食性? 3.树木对昆虫有哪些抗性? 4.昆虫的天放包括哪些种类? 5.温度对昆虫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6.土壤中有哪些因子形响地下害虫的生存? 7.不同的林分状况与害虫的发生有何关系? 8.论述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大发生的过程以及大发生的类型。 9.为什么要做好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的方法有哪些? 10.昆虫有哪些信息联系?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一)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一) 摘要:介绍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1发生特点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壁较厚,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1]。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其次是在叶鞘及茎秆上。病斑首先发生在顶部叶片的尖端,病斑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mm,在叶鞘和茎秆上的病斑较大,直径可达3mm。发病严重时,小病斑常相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组织破裂,叶细胞组织呈环死状,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胞子。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玉米褐斑病病原菌主要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病原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形成侵染丝,侵染玉米,导致玉米发病。 2流行原因 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宝鸡市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中包括了未通过审定的品种和虽然通过审定但种植范围不包括宝鸡市春播的品种,玉米种子市场形成了多、乱、杂的现象。生产上种植了比较多的感病品种,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的寄主条件。二是连年重茬连作,秸秆还田,田间病菌逐年增加2]。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导致玉米连年重茬连作;同时,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病原菌在田间逐年积累。而且用秸秆沤肥后未经高温充分腐熟,施入田间后,也造成田间病源菌的增加,给该病的流行提供了必要的菌原条件。三是田间脱肥,玉米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一般不施基肥或施用量较小,同时玉米苗期追肥量过小或过晚,导致玉米5~8片叶时,土壤肥力不足,田间出现脱肥现象,营养不良,叶片发黄,抗病性降低,是引起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四是气候条件。在玉米的生长季节(6—9月),即玉米出苗后,降水频繁并出现高温、高湿、寡照天气,长时间降雨,田间大面积积水,易诱发此病3]。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

玉米病害大全高清玉米大斑病

简介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Corn Curvalaria Leaf Spot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拟眼斑病、黑霉病,过去一直危害很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黄早4为亲本玉米杂交种的扩大种植,该病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北京、天津等玉米主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1994年北京种植西玉3号,发生弯孢霉叶斑病,减产20%~30%;1996年辽宁绥中县,1.8万公顷玉米发生弯孢霉叶斑病,减产粮食800万kg。弯孢霉叶斑病在玉米抽雄后扩展蔓延迅速,严重植株,叶片布满病斑,甚至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病斑初为水浸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形状和大小因品种抗性分为3类:①抗病型病斑(R):病斑小,1~2mm,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淡褐色,边缘无褐色环带或环带很细,最外围具狭细的半透明晕圈,以唐玉5为典型代表;②中间型病斑(M):病斑小,1~2mm,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淡褐色,边缘有较明显的褐色环带,最外围具明显的褪绿晕圈,以E28为典型代表;③感病型病斑(S):病斑较大,长2~5mm,宽1~2mm,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黄褐色有较宽的褐色环带,最外围具较宽的半透明黄色晕圈,有时多个斑点可沿叶脉纵向汇合而形成大斑,最大的可达10mm,甚至整叶枯死。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有时极易与玉米灰斑病混淆。前者病斑黄色,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扩展常受叶脉限制;后者病斑灰色,多为长条状,病斑扩展一般不受叶脉限制。 病原 病原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 和不等弯孢霉C.inaeguacis, 属半知菌亚门弯孢霉属。分生 图3-4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 1.分生孢子梗2分生孢子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xx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xx大斑病 1.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 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 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三、玉米圆斑病 1.症状: 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 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2.发病规律: 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01 玉米大斑病

最明显特征为在叶片上形成梭状病斑,病斑先是在下部叶片出现,而后向上逐渐扩展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后期病斑纵裂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形状较大的不规则枯斑,某些抗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 属于中温高湿型病害,连续阴雨时多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苯甲溴菌腈、嘧菌酯·丙环唑(扬彩)、氟硅唑咪鲜胺、多·锰锌、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等。 02 玉米小斑病

感病品种的病斑较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褐色,不受叶脉限制,病健交界不太明显,后期有轮纹;抗性品种病斑较小,边缘有黄晕,坏死

状。 该病在水分充足或高温条件下,病情迅速扩展,常与大斑病等混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03 玉米圆斑病 危害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后扩大圆形微具轮纹,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褐色,外围生黄绿色晕圈,病斑表面生黑色霉层。 最适发病温度为25~30℃,7~8月田间多雨时,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氟硅唑、代森锰锌、三唑酮等。 04

玉米灰斑病 发病早期,坏死的病斑较小,呈淡褐色,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后期多呈矩形或长条状;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灰色霉层,并以叶背居多。 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气温较低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丙环唑、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05 玉米弯孢叶斑病

初期叶片呈现淡黄色褪绿状的半透明小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为黄白色,边缘为暗褐色,最外层有明显的褪绿晕圈,高湿田间下可生黑色霉状物。 该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玉米拔节、抽雄期时发病较重,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氟硅唑、腐霉利等。 06 玉米褐斑病

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症状 我国1966年在河南辉县首次发现,接着陕西、甘肃、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北京、内蒙古也有发生。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幼苗染病心叶基部细胞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后期病叶叶尖的叶缘变红紫而干枯。发病重的叶片发黄,变脆,易折。病叶鞘、病果穗的苞叶也能现花叶状。发病早的,病株矮化明显。该病发生面积广,为害重。. 病原 Maize dwarf mosaic virus简称MDMV,称玉米矮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750×12~15nm,在电镜下观察病组织切片有风轮状内含体。体外保毒期为24小时,年后仍5倍。病株组织里的病毒在超低温冰箱保存1000~2000,稀释限点℃55~60致死温度. 具侵染能力。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主要在雀麦、牛鞭草等寄主上越冬,是该病重要初侵染源,带毒种子发芽出苗后也可成为发病中心。传毒主要靠蚜虫的扩散而传播。传毒蚜虫有玉米蚜、桃蚜、棉蚜、禾谷缆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等23种蚜虫,均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其中玉米蚜是主要传毒蚜虫,吸毒后即传毒,但丧失活力也较快;病汁液摩擦也可传毒;染病的玉米种子也有一定传毒率,一般在0.05%上下。除侵染玉米外,还可侵染马唐、虎尾草、白茅、画眉草、狗尾草、稗、雀麦、牛鞭草、苏丹草等。玉米矮花叶病毒有A、B、C、D及O株系,其中A、B两个株系最重要。A株系主要侵染玉米和约翰逊草,B株系只侵染玉米。我国已鉴定出B 株系、O株系。病毒通过蚜虫侵入玉米植株后,潜育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该病发生程度与蚜量关系密切。生产上有大面积种植的感病玉米品种和对蚜虫活动有利的气候条件,即5~7月凉爽、降雨不多,蚜虫迁飞到玉米田吸食传毒,大量繁殖后辗转为害,易造成该病流行。近年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北移大面积发生。一是主推玉米品种和骨干自交系不抗病,自然界毒源量大,气候适于介体繁殖、迁飞等。二是种子带毒率高,初侵染源基数大。经检测81515、M017、掖107种子带毒率分别为0.1%、0.13%、0.16%,8112为l.04%,7942的种子带毒率高达12.6%,黄早4、478未检测到种子带毒。种子带毒率增高,致田间初侵染源基数 增大,在抗病品种尚缺乏情况下,遇玉米苗期气候适宜,介体蚜虫大量繁殖,病毒病即迅速传播。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病杂交种或品种。如丰单l号,中单2号,农大3138,农单5号,新单7号,郑单l号、2号,黄早4号,武早4号;鲁单31号,丹玉6号,陕单9号,丰三1号,陇单1号,天单1号,武105,东泉11、1 2、13号,张单25l,中玉5号,冀单29号等。 2、在田间尽早识别并拔除病株这是防治该病关键措施之一。 3、适期播种和及时中耕锄草,可减少传毒寄主,减轻发病。 4、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洒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玉米病害防治常用农药(自己整理的)

1腐霉利 腐霉利是新型杀菌剂,属于低毒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商品名称Sumilex,速克灵,杀霉利,二甲菌核利,速克灵、黑灰净、必克灵、消霉灵、扫霉特、棚丰、福烟、克霉宁、灰霉灭、灰霉星、胜得灵、天达腐霉利 特性与作用内吸性杀真菌剂,对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真菌有特效,能防治果树、蔬菜作物的灰霉病、菌核病,对苯丙咪唑产生抗性的真菌亦有效。使用后保护效果好、持效期长,能阻止病斑发展蔓延。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可取得满意效果。天达腐霉利对作物的保护作用突出,持效期长,能有效阻止病斑的发展。不管在发病前进行保护性使用或是在发病初期使用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喷洒后可以通过作物的叶和根迅速吸收,因此,即便没有直接喷洒到药剂部分的病害也能被控制,对已经侵入到植物体内深部的病菌也有效。天达腐霉利的耐雨性好,与常用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杀菌机理完全不同,因此在苯并咪唑类药剂(如多菌灵)防治效果差的情况下,使用腐霉利仍然可以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适用范围适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的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褐腐病、大斑病的防治。 2异菌脲 异菌脲是二甲酰亚胺类高效广谱、触杀型杀菌剂。适用于防治多种果树、蔬菜、瓜果类等作物早期落叶病、灰霉病、早疫病等 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因此,它即可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即对病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 产品特点1.适用于瓜类、番茄、辣椒、茄子、园林花卉、草坪等多种蔬菜及观赏植物等。主要防治对象为由葡萄孢菌、珍珠菌、交链孢菌、核盘菌等引起的病害。如灰霉病、早疫病、黑斑病、菌核病等。2.异菌脲是一种广谱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同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通过根部吸收起内吸作用。可有效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杀菌剂有抗性的真菌。 3 多菌灵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化学名: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功能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 施用防治麦类病害(1)麦类黑穗病。用多菌灵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kg均匀喷洒100千克麦种,再堆闷6小时后播种。也可用多落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千克搅匀,浸麦种100千克36~。时,然后捞出播种。药液可连续使用。 (2)麦类赤霉病。如小麦扬花初有连续阴雨天气,每667米2用25%可湿性粉150~200克,对水50~80升喷雾,隔5~7天视天气状况和病情发展,决定喷第二次药与否,用药量同第一次。 防洽水稻病害(1)稻瘟病。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稀释作常量或低容量喷雾。防治叶瘟,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喷第一次药,隔7天后再喷一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次。(2)水稻纹枯病。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前各喷药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喷水稻茎部。(3)水稻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喷药。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50~80升喷雾。每隔5~7天喷药一次,共喷药2~3次。防治棉花病害防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每100千克种子用多菌灵有效成分500克拌种。也可采用浸种方法,用多菌灵有效成分250克,对水250千克,浸100千克种子24小时。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在油菜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50~80升喷雾。 防治花生立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 81%,即100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克。也可先将花生种浸泡24小时或将种子用水湿润,再按上述的药量拌种。 防治甘薯黑斑病用20 000倍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30毫克/千克的药液浸苗基部3~5分钟,药液可连续使用7~10次。 防治蔬菜病害(1)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1.3~37.5克,对水50升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5次。(2)黄瓜炭疽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土杂肥2000千克,配成药土覆盖。 果树病害的防治 (1)梨黑星病。在梨树萌芽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第一次药,落花后喷第二次。以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喷药3~4次,每次间隔期为7—10天。(2)桃疮痂病。在桃子套袋前,用25%多菌灵呵湿性H剂2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灭喷一次。(3)苹果褐斑病。在病害始见后,使用25 cYo多菌灵W湿性粉剂25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4)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在葡萄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喷雾,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详解

玉米大斑病

简介 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

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 病原物 (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发生因素 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 (2)栽培:①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②单种玉米因其前期光照条件好,个体健壮,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套种玉米。③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②玉米秸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③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④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⑤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⑥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3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40%克瘟散EC 800~1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小斑病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2012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2012-5-9 09:26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玉米种病害症状及防治(附图片)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

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温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①推广种植中单2号、豫玉11号、豫玉34、丹玉13及掖单系统杂交种等 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浸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厘米·1~3厘米。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适宜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中国北方各地6~8月份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然而,凡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论后期气候冬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重。 防治方法:①种植杭病品种如郑单14、豫玉34、丹玉13中单2号等。②清除田间 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③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④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玉米大斑病 症状: 1.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良种; 1 2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次。3~2. 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发病规律: 2.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 2号、商单 4号、丹玉 6号等;自交系有吉 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三、玉米圆斑病 1.症状: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

玉米叶斑病发生流行原因及防治

玉米叶斑病发生流行原因及防治 作者:李丽坤 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8期 李丽坤 摘?要:玉米是西盟县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叶斑病逐渐扩大蔓延,已成为制约全县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玉米叶斑病发生原因,并 提出防治措施,旨在降低种植户损失。 关键词:玉米叶斑病;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总面积1353.57 km2,全县辖5镇2乡,总人 口95 994人,境内100%为山区,地形复杂,年降水量丰富,日照适中,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暖如春”的特点,适宜于玉米等作物生长,玉米是西盟县主要 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播种面积达8000 hm2,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玉米叶斑病有逐年加 重的现象和趋势,严重影响了全县玉米产量,同时也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1 为害情况 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锈病常常混合发生,以大小斑病为主,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前期大小斑病、锈病发生为主,后期灰斑病发生较重,灰斑病重于大小斑病。7 ~ 9月份正是 西盟县降雨量最多、最集中的时期,又是高温高湿季节,适于玉米叶斑病发生流行,此期为发 生为害高峰期。 2018年全县种植玉米面积7870 hm2,发生面积4810 hm2,其中玉米大斑病3890 hm2,玉 米小斑病270 hm2,玉米灰斑病210 hm2,玉米锈病发生440 hm2,综合防治4870 hm2,其中玉米大斑病防治4090 hm2,玉米小斑病防治280 hm2,玉米灰斑病防治290 hm2,玉米锈病防治210hm2,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101.2%,挽回玉米损失191.12万kg,每公顷挽回损失121.7kg。 2 原因分析 2.1 耕作制度 由于西盟县玉米种植面积大而广,种植历史悠久,大多数玉米地块连续种植,田间病原物 逐年积累,遇到适合的气候条件,造成病害暴发流行。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同一 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种植、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也均有较大差异,老品种和种植时间长的品种 发病较重,杂交种与种植时间短的品种发病较轻,栽培管理差的田块重于栽培水平高的田块, 山区、半山区玉米种植区域重于坝区。 2.2 肥水管理水平低下 多年以来,西盟县广大农户在玉米种植上普遍存在重施氮肥,而磷肥、钾肥用量少,致使 玉米植株抗逆性差,容易发病。农户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意识淡薄,很少防治,甚至不防治, 致使该病害未能得到及时有效防治。由于西盟县地处山区,玉米种植水平低,偏施氮肥,有机 肥少或不施,导致植株抗逆性低,加之玉米植株高大,又种在山地坡地上,人工施药困难,大 部分农户没有防治玉米病害的习惯,因而发病流行面积逐年增大。 2.3 初始菌源的不断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