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近年高考作文(3)(共四部分)

话说近年高考作文(3)(共四部分)



(7)升华思想意蕴

★2001年高考中,有一篇谓之《两个爸爸》的作文。

作文的引子是.爸爸与九岁的儿子放风筝,风筝挂在墙边的树上,爸爸搬来了梯子,儿子爬上墙头,摘下风筝。就在此刻,爸爸出人意料地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再下来吧!”

爸爸讲的故事是:

从前有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他们也是在放风筝,风筝同样挂到了树上.同样也是儿子去取。儿子拿到风筝后,却听到父亲说:“你跳下来吧!我接住你!”同时伸出了他的手。儿子纵身一跃,父亲却突然缩回双手。儿子掉在了地上。他爬起来后问父亲:“为什么要骗我?”父亲缓缓地说;“我是想告诉你,父亲的话尚且有不可信之时.何况是别人呢?做人要多一点心眼!”

这个故事.完全是一个现成的故事。由于编写别致又富有深意.因而常被各种书刊收入,高考时将其借过来并不困难。可见。记叙类作文的材料,固然通常是来自作者的经历和体验,但来自其它信息渠道的间接材料。照样可以使用。

当然.如果只此而已。这篇作文是肯定不会得高分的,除非评卷者对这个并不冷僻的故事一无所知。但是,当读到作文的后半段时.就不能不为这位考生对这个故事的巧妙续写叫好了。而其巧妙之处,恰恰就在思想意蕴方面点化出了高境界。

爸爸讲到这里,对梯子上的儿子说:“孩子.咱们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好不好?你跳下来。我用手接住你!”

刚剐听了那个故事的儿子当然不敢跳,但在父亲的坚持与鼓励下.他还是跳了下去。结果是:

一双有力的手抱住了他,儿子睁开眼,疑惑地望着父亲。“孩子,你一定奇怪我为什么会接住你吧?我是想告诉你,有时别人的话尚且可信,何况是自己的父亲呢?记住.对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一个人最最宝贵的财富。你懂了吗?”父亲如是说。

这一段,将现成故事改造、拓展的实在是好。出意新奇又启人茅塞.是前面故事绝妙的延伸与引伸.又在前后情节的两相衬映中恰到好处地阐释了作文命题,表达了别具慧识的思想,完全称得上是不同凡响之笔。评卷者在惊叹之余,给出高分就可能是顺理成章的了。

★2002年高考中,类似这样在思想意蕴方面见地高超,不落俗陋,凭借过人一筹的主题而获得高分直至满分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例如,有一篇谓之《坚守心灵》的作文。

作者是从写徐志摩开始的。

喜欢徐志摩的诗,因为铺展在眼前的是满纸的清灵和潇洒,也因为这些文字的创造者,身上有那么多的故事。故事多了也便内化成了他的气质,再用文

字表达出来,便成了诗。时代在文化撞击中造就了徐志摩,也就注定了他的孤独。当他选择了他的走向时。当他的诗告诉世人他的选择时。世界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嘲讽和批评却汹汹而来——“这是腐化思想在中国最集中地抖露!”言语凶猛地打在了他的选择上。然而,他站定了,他没有动摇,一一任心中所爱在笔下生辉.心中所憎在纸间坠落,轻轻地来,轻轻地去……

徐志摩的选择造成了他的孤独,造成了“嘲讽和批判却汹汹而来”。因为他的选择是不合时宜的,是不能见容于人情世态的常规的。但作者持论的真正核心是,徐志摩“站住了”,“没有动摇”,“轻轻地来,轻轻地去”,正是在这一点上.作者展示了思想意蕴开掘方面的不平庸,不浅薄。因为,几乎百分之九十的考生,都是在讴歌着合乎时宜的选择.切近世态人情但也不免随波逐流的选择。但世界毕竟是复杂的,人生的选择也不能排斥多元性和逆向性。有时,不合时宜的、非常规的选择未必就一定是不能选择的“选择”。作者敢于肯定这种选择,在众多考生中无疑是屈指可数的.其创新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

接着,作者又以清代才子纳兰容若“远离了荣华”、“选择了大漠”的故事,对徐志摩的故事进行了迭进和强化。

他的故事很像清代另一位才子——纳兰容若.一个闻之便觉很美的名字。在没有人看得穿、看得懂的故事里,他演绎着另一段风流。煊赫的家世,不尽的资财,唾手可得的荣耀,光明一片的仕途.不要、不要、都不要。他卷起几卷诗书,一袭素衣,远离了京城.远离了荣华。他选择了沙漠,选择了万里沙海。终于,一棵枯草读懂了他,“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他的选择让他在一个王朝深处留下灿烂的一笑。

讲述了这样两段雅得令人倾慕的故事之后,作者推演出了自己思考的精髓。

在一切批评家中,时间是最冷静、最公正、最可依赖的。时间在流动,人们终于等到了答案从水底浮上了水面——不朽啊,志摩;不朽啊,纳兰。他们对得起心灵的选择.在风里浪里坚守住了选择.坚守住了心灵。他们的生命在苦痛中发光,在挣扎中绽放……

选我之所爱,爱我之所选。当选择作出时,早已和心灵和生命定下了契约的你我.就该一千次地告诉自己——坚守心灵。纵然一千次被打倒,也应有勇气一千零一次站立,去倾听那来自蓝天云海的文字,去继续我们赴约的征程……

坚守过后.会有多少刻骨铭心的靓丽。

隽永而不失凝重的文字.箴言警语式的点题,反弹琵琶的论述中体现的对社会人生的深刻

洞悉和辩证告白.终于将这篇本已精美的作文点化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所以。注意多方拓展。逆向思维,翻出新意。升华思想意蕴,点化到一种高境界。这是考场作文成功的秘诀之七。

3.熟悉考场作文的好模式

熟悉考场作文的好模式,是帮助考生用最短的时间理顺思路、安排好结构的重要一环。中学语文中谈到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都是常用的一种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尚欠具体,不易操作,难以立竿见影。鉴于此,这里专门介绍几种常见易操作的议论模式。

(1)联想式

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包括“概括——联想——析理”三步。

第一步。概括——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首先略述与话题有关的感性材料,并通过分析提炼.挖掘材料的蕴含.概括出理性判断.确定文章的论点。

第二步。联想——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在确定论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联想到与第一步中的感性材料相关的另一类感性材料;这样实际上是为文章的论点提供了论据。从而使第一步中获得的理性判断获得更明晰的认识。

第三步。析理——这是一个由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即在联想之后,对感性材料进行更深人地剖析.作出总体性的阐释和必要的揭示,指出最后的结论。

如《从青蛙试验说起》,其第一步是:

据说.美国康奈尔大学曾作过这样的试验,他们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滚沸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跳出锅外,安然逃生。过了一会儿.他们又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恬然自得;这时,他们悄悄地从锅下加热,待到青蛙觉察出水温的提高危及生命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一跃的力量.而只能葬身锅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摆在面前时,往往能迫使自己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勇气,冲出困境,求得生机。相反,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时.往往就会消极沉溺.而致祸患加身。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至理名言实在是值得我们永记心田的。

其第二步是:

类似青蛙实验的故事,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很多的。北宋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介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例。

李存勖得天下时,面对几大强敌,不忘乃父李克用的遗志,以父亲留下的三只箭激励自己,攻城略地,无往不胜。“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到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他坐享“升平”之乐。整日与几个戏子们泡在一起“唱做念打”,以至政事荒疏,国运日微,三四年就祸乱迭起,终遭

杀戮,“何其衰也!”

其第三步是:

一个动物的实验.一个历史的真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须知.艰难、险阻.这对人无疑是一种压力,是一种障碍和困苦。但是,有压力才有反弹,有障碍、困苦才有挑战、拼搏。这时,人就不仅会在精神上自强不息.在策略上也会小心翼翼。于是,就有了化险为夷、转败为胜的可能。反之,舒适、安逸.这一切却往往会使当事人忘乎所以,玩物丧志,失去挑战的勇气,拼搏的胆识,就难免落一个可悲的结局。培根说过:“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同样.厄运也多在嬉戏游乐中降临。这些道理,也许总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吧!

在这篇文章里,第一步中所述青蛙实验就是与论题有关的感性材料,后面则是从感性材料中概括出的理性判断,并明确提出了文章的论点。第二步中李存勖的事实,就是在确定论点的基础上,所联想到的另一类相关的感性材料。实际上是使前面的论点得到进一步证明的论据。第三步中的文字,就是在联想之后.对前面两组感性材料进行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论证的意义所在,阐发了论点的更深层要旨,也就是为什么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回评式

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包括“概括——回评——归纳“三步。

第一步,概括——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首先略述与话题有关的感性材料,并通过分析提炼与必要的概括,确立自己的认识.提出文章的论点。

第二步。回评——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在提出论点之后,再回到第一步定位的感性材料中,对这些材料进行条分缕析,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释与评说,实际上是从虚实的结合方面对论点所作的进一步证明。

第三步。归纳——这是一个由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即在回评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的条分缕析进入更深一层的开掘,达到认识上的深化与升华,归纳出总体性的结论。

如《小蚂蚁的启示》其第一步是:

南芙洲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在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

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被逼得节节后退.包围圈越来越小,他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也实在是值得我们人类深思的。

其第二步是:

那么,从小蚂蚁的壮举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是它们的临危不惧,团结一心。可以设想,如果在熊熊的烈火前,小蚂蚁们惊慌失措。只顾自己,甚至不惜践踏同类夺路而逃;那么,他们的阵脚必然大乱,也必然会导致“全军覆没”。可是,它们却能“迅速聚拢,抱成一团”;因此,才凭着相互结合获得的巨大力量,冲出绝境。

其次,是它们的不惜牺牲部分而换来多数的生存。当蚂蚁们滚成“蚁球”冲进火海时.其中有一些肯定将被烧死。但它们并没有因为会有死亡而犹豫不前,而是尽管有的蚂蚁被“烧得噼啪作响”却“越滚越快”。终于以少数的牺牲挽回了整个的厄运。

其第三步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像小蚂蚁这样的危机并不少。可是,我们人却常常做不到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也常常不愿为了整体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看来.在小蚂蚁面前,我们真是应该惭愧的。人啊人!人作为人,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使自己更加具备“万物之灵”所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够标准的人。这样,我们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在这篇文章里.第一步中关于小蚂蚁的故事就是与论题有关的感性材料,后面则是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提炼所确立的认识,并亮明了文章的论点。第二步中的论述,就是在提出论点之后。对第一步中的感性材料的回评,也就是通过两方面的条分缕析.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小蚂蚁的故事的内涵,初步揭示了它的思想意义。第三步则是在回评的基础上,对上述感性材料的更深层蕴含的进一步开掘,并进而总结出可以发人深省的结论。

(3)列据式

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包括“立论——列据——析理”三步。

第一步。立论——这是一个直接提出抽象认识的过程。即在开篇之初首先推出理性判断。确立论点;或略加说明论证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第二步.列据——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论点明确后,通过对所占有的诸多事实的认真筛选.列出可以说明论点的尽量得力、尽量精当的论据。

第三步.析理——这是一个由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即针对论据进行集中的解析剖释,挖掘其深层的意蕴,揭示其所包含的真谛,或者辨识某些是非真伪.从而使论点得到理论上的确证。

如《要学会用智》,其第一步是:

青年人都喜欢作一个勇敢者。勇敢,当然是值得赞美的好品格。但是,面对着五光十色的社会,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现实,以及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系列人生课题.光凭勇敢显然是不够的。就是说,有勇还得有谋。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用智。

其第二步是:

我国宋代有一位大臣丁谓,因皇宫失火被毁,他受命重建。当时,丁谓遇到几个难题。首先。建筑材料只能由水路运到汴河,距工地尚远;其次,建筑用土需从几十里的郊外拉来.皇宫烧毁的瓦砾也需拉到郊外,这两项十分费工。针对此种情况,丁谓想了个绝招:他先下令顺大道开了一道渠,把汴河一直引到皇宫前。这样.运料船只就可以直达工地,开渠的土又用于建筑不必到郊外去拉;到皇宫修好后.再把瓦砾等填到渠中,恢复了原来的大道。因此,“一举而三役济,省以亿万计”。丁谓,实在算得上一个用智的模范。

其实,在我国古代,用智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田忌的赛马,田单的火牛阵,西门豹的治邺以及孙膑战胜庞涓等等。不都是由于用智才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吗?

其第三步是;

上面的例子充分证明,用智,常常可以以弱胜强。事半功倍;用智,常常可以出奇制胜,巧获成功;用智,也常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和损耗,少碰钉子,少走弯路,更顺利地达到目的。法国的怪杰拿破仑说过:“世上只有两种威力,剑与智慧;从长远看,剑总是被智慧制服。”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会用智。作一个智勇双全的时代英豪吧!

在这篇文章里.第一步就是在简单引述的前提下首先将论点提出。第二步就是在论点明确后,通过对占有的诸多事实的筛选列出论据。第三步则是针对第二步中的论据进行的集中解析剖释。使全文的论点得到更充足的证明。

一般说来,掌握了上述三种模式.撰写800多字的短论、漫谈、杂感,在结构方面.应是没有问题了。但是,为了启迪层次较高的读者,此处再介绍更为复杂的一种。即:

(4)推迭式

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与前面的三种略有不同,包括“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五步。

第一步。立论——这是一个直接提出抽象认识的过程。即在开篇之初首先推出理性判断,确立论点;同样也可以略加说明论证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

第二步。入据——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即论点明确后。第一次进入论据的阐述。而这一步中的论据.一般应该是较古老较久远的历史论据,有时也可能是从寓言、传说、轶闻、掌故等材料中选出来的论据。

第三步。结承——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在第二步阐述了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分析

,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作出小结。然后,要随之介绍当前时代的有关状况或者与论题有关的某些现实背景,以此进行承转,引入下文。

第四步。迭据——这是一个由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即小结承转之后,再一次进入论据的阐述,而这一步中的论据应该是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现实论据。这些论据,实际上形成了第二步中历史性论据的推进和迭加,从而为论点提供了更为得力更为扎实的证明。

第五步。归纳——这是一个由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即在前面双重的事实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与当前时代状况有关的某些内容,或者是提出某些现实问题的见解,对全文加以整体性的总结与归纳。

如《还是淡泊宁静些好》其第一步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从诸葛亮在他的《戒子书》中讲过此话后,经过一千余年岁月的沉淀。已经凝固成一句著名的箴言而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这就足以说明。这句话中所包涵的人生意味该是多么隽永深长;淡泊宁静,该是一种多么令人崇尚的美德。

其第二步是:

我国古代,能作到淡泊宁静的志士仁人并不鲜见,博于学而精于思的庄周,曾因贫困贷米度日;楚庄王闻其才名,用“厚币”礼聘,许以为相;庄周却表示宁为“孤豚”,不为“牲牛”,将坐官视同被宰杀而献祭的牛,甘愿清心寡欲髌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代宗师。前面提到的诸葛亮,少时不求闻达.躬耕于南阳,遍读诸子百家;因而通阴阳.晓八卦,仰知天文。俯察地理;定国安民、用兵施政之道,无不了然于心,也终于成为一代名相。

其第三步是: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淡泊宁静,对于我国古代志士仁人来说,乃是一种修身立世所追求的境界。一种恒定志向、获取成功的路径,一种在扰攘红尘中保持独立人格的自重和高洁。因此,作为一种美德,才世世代代被人广为称颂。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大潮涌动,已使急功近利成为时尚;社会心态的浮躁和浅薄,也使世俗化、物欲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作到淡泊宁静也许更难了。但,难以作到并非不应该作到;唯其难以作到.也许更需要我们大力倡导。

其第四步是:

大家知道,辞世不久的陈景润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毕生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宠辱不惊,名利两忘。而另一位被誉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则更是淡泊宁静的令人肃然。记者采访,他回避;为他录像,他谢绝-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编辑

们曾想尽办法,但他决不同意上镜。至于这个会那个会的邀请,他也从来不给面子。他的妙论是:“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花些不明不白的钱,何苦来?“如此人格,真令那些钻天觅缝、蝇营狗苟之徒羞煞愧煞!

其第五步是:

当然.我们认为淡泊宁静值得倡导,并不是反对某些人宦海凌风,商海弄潮。而只是说。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将淡泊宁静看作是一道过去的风景线。看作是一种时代落伍者的迂阔和陈腐。其实,就是宦海、商海。又何尝不需要淡薄与宁静?其实。淡泊宁静,什么时候不应该是人生的一种力量.一种崇高?所以,诸葛亮的那句箴言,仍然值得我们牢牢记取。人。还是淡泊宁静些好!

在这篇文章里,第一步就是略加说明论证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后,通过简单引述亮明的论点。第二步中的事实,就是较古老较久远的历史性论据,也是第一次阐述论据。第三步首先是对前面的小结,尔后是对当前时代现实状况的介绍,起结上承下的作用。第四步中的事实.则是第二次阐述论据.这些论据均属直接的更有针对性的现实论据,是第二步中历史性论据的推进和迭加。第五步就是对前面的双重论证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对全文整体性的归纳,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现实状况下的指导意义。

这种五步成文模式,看似复杂,其实并不难掌握。而一旦掌握之后,文章往往更容易写得丰厚饱满,深入浅出.也更有助于考试时的快速成文,提高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