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山西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山西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山西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为积极稳妥推进我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如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申请者可根据各自的实际,选定工作重点中的一项或几项相关内容进行组合或细化,灵活确定申报项目名称。

一、认真做好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改革试点工作

(一)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1、探索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2、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

4、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推进开发校本课程。

5、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普通高中和普职融通的综合类高中。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1、深化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双证书”制度,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2、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有效机制,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

3、探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推动城乡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办学。

4、开展财政支持、校企合作、人员互动的职业教育教师特聘制度试点。

(三)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1、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2、积极探索高等学校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农村教师换岗培训联动机制。

3、探索吸收中小学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人员参与教师培养教育模式。

4、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

(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改革试点

1、支持高校围绕我省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发展需要,与大型企业联合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2、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五)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

1、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性的有效机制。

2、探索行政管理人员聘任制度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

改革。3、开展健全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试点工作。

(六)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

1、健全终身教育管理协调体制,探索区域内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的衔接方式,建立完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

2、逐步建立继续教育学习资源中心。

3、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4、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实施学分互认。

(七)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1、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

形式。2、探索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

3、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

4、探索独立学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方式。

(八)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

1、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

2、制定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3、探索建立教育投入分项分担机制。

4、探索建立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制度。

二、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一)培养体制改革

1、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大讨论。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

德育体系。探索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2、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制度。探索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职业院校单独组织或校际联合组织入学考试。探索建立公平、公正的有利于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索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4、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试点。开展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

(二)办学体制改革

1、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模式。办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农业类职业院校办学模式。

2、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开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3、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探索让部分优秀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或管理层管理多所学校(幼儿园),共享先进管理经验。公办职业院校依托行业、企业办学。

4、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做法,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学费监管和信息公开制度。

5、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我省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与效益,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省内高校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课堂)。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三)管理体制改革

1、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职责。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研究制定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落实“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试点。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开展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分类指导试点。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探索共建新模式,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强

化省级政府对区域增列学位授权点的统筹权限。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

4、深化教育行政管理改革。加强教育督导,探索有效履行督导职能的体制机制。研究制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评价办法。

(四)保障机制改革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订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的具体措施。开展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试点。开展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制订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启动教师资格注册制度试点。开展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制订并实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建立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研究制订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开展高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试点。理顺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建立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

2、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绩效评估及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的政策措施。探索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

3、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建

设。建立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的多种途径,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4、加强学风和廉政建设。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论文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放眼四望,发现自己已被发达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即使是昔日落后的新加坡、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也成了生机勃勃的亚洲“四小龙”.是什么原因致使社会主义中国落伍?经过深刻反思,邓小平得出结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由此,邓小平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中华民族并非从来就封闭的。汉、唐两朝,中华文明辉煌灿烂,就有着开放大度的气质。从明代开始,传统社会渐趋衰落。明清两朝,对内专制,对外封闭。直到1840年,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给中国人留下了耻辱的记忆。 民族心理积淀与现实的政治的束缚,使邓小平打开国门的决策,有了悲壮的意味。一生戎马倥偬,见惯大风大浪的邓小平用“杀出一条血路来”表达设立特区的艰巨,足见打开国门殊是不易。 因此,始于1979年的开放,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章。这是中国人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闭关锁国后,第一次主动的、真正的、全方位的开放。它不仅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心理,也树立起一个自信的大国的形象。 中国教育体制是高度集权的体制,人们把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称作为大一统的体制,也就是大包大揽教育领域一切教育资源和决策与管理权。 如果说我们经济体制转轨了,可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依然还停留在集权制的体制。大一统的体制与大学独立自治是对立的。 法国的哲学大师,雅克·德里达。德里达曾经对大学独立发表他的论文,“大学是无条件追求真理的地方,大学独立到什么程度?大学不仅相对于国家是独立的,而且对于市场、公民社会、国家和国际的市场也是独立的。” 美国经济学大师中的大师弗里德曼在1955年就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他倡导教育券,保证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2037671.htm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作者: 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17年第10期 鼓励多种开放式幼儿园 《意见》指出,要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要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有效推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建立健全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省市两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以县域为单位制定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服务。要加强科学保教,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生活作息。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规范办园行为。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 《意见》指出,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探索实行弹性离校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改善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锻炼和休息时间。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严格办学资质审查,规范培训范围和内容。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要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加快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国家基本装备标准。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切实改变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薄弱面貌,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要多措并举化解择校难题。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安排,实现县域优质资源共享。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完善入学制度,统筹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高中招生办法。 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意见》指出,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年山西省6页

附件1: 2016年山西省大中小学生钢琴比赛实施方案 一、主办单位 山西省教育厅 二、承办单位 中北大学、山西省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 三、比赛时间 2016年4月-7月 四、参赛对象 全省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含研究生) 五、比赛分组 1、专业组(省内高校钢琴专业在校的大专、本科及研究生) 比赛分类进行:分为独奏组、双钢琴组。 2、非专业组(省内各级各类学校非钢琴专业艺术学生) (1)儿童组 A组:7岁—9岁(2006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出生)B组:10岁—12岁(2003年7月1日-2006年6月30日出生) (2)少年组 A组:13岁—15岁(2000年7月1日-2003年6月30日出生)

B组:16岁—18岁(1997年7月1日-2000年6月30日出生) (3)青年组:19岁—25岁(1991年7月1日-1997年6月30日出生) 六、报名要求 1、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20日,报名由参赛选手自主进行。参赛选手须认真打印填写《2016年山西省大中小学生钢琴比赛报名表》(见附件3)并粘帖1寸免冠红底彩色照片。同时,参赛选手还需另外上报1寸同底免冠红底彩色照片2张(背面标注项目、组别、姓名、赛区),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一份。 2、报名时需将报名表、照片及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报送大赛组委会各分赛区联系人(见附件2),由各分赛区联系人汇总后报大赛组委会。 3、报名时需确定参赛曲目一首,内容自选,时间约为3-8分钟。 七、赛程安排 1、专业组 6月-7月在中北大学集中进行初赛、决赛。比赛期间将举办音乐会、学术讲座、钢琴大师班等系列活动。 2、非专业组 初赛:2016年5月10日前完赛,以各分赛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各分赛区需于5月15日前将入围决赛选手名单及成绩上报大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一、导言 (一)研究的目的、思路、特色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明确方向,系统规划,使得教育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 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环境的变化和新时期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按照发展战略的科学逻辑,以及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制定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并对若干关键性体制保障措施进行专门研究。 研究特色是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归纳,分为价值观、系统观层次,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未来影响”等逻辑关系区分计划工作与未来预期,从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提高以实现科教兴国的高度,构建基于未来效果的教育战略目标。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逻辑 1.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对教育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变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推动教育发展重要动力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呈现出教育组织发展性需求一技术诱致性需求一人的全面发展性需求。教育系统在不同教育发展阶段

呈现不同的特点,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和矛盾。根据“十一五”及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教育事业的功能不仅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并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2.教育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过程 教育发展战略是教育在未来一个时期面对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效果和未来影响为导引,根据一定理念而进行的发展规划设计,其流程是:分析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与评价一分析系统存在问题一明确未来的目标和结果一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一确定战略措施一制定实施方案。 战略逻辑按照“资源”-“活动”-“产出”-“效果”-“对未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即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从效果出发考虑教育的资源配置、良好的教育服务活动、最佳的产出,设计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体系,最后构成“目标-指标-措施”系统。 二、教育发展的环境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政治民主化加速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使得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 要 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的发展指标成为小康社 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谈谈你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改革的看法

谈谈你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改革的看法 模拟题 把孩子从“教育GDP枷锁”下解放出来,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真正的实现教育的本质,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 作的通知》提出: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将其作为干部 提拔任用的依据,作为高配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依据,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上 述要求落实到教育考核上,就必须摒弃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从,告别简单依据考试成绩 和升学率对教育干部、校长和老师进行奖惩的做法。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头一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迈出实质性步伐。但是,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记者 调查发现,一些市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大会小会仍把高考升学率“晒”一下、排排名,学校依 然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奖金与升学挂钩,老师依然把升学排名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而学 生则因此被赶上“时间加汗水”的题海升学之路。地方政府重视高考升学并不错,但只抓高 考升学率,就像经济只抓GDP一样,必然导致种种问题。一些教育专家指出,中央提出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些地方政府把“人民满意”等同单一的升学率指标,于是“经济看GDP,教育看升学率”成了考核指挥棒。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教育是兴国之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高考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改善,我 们可以欣喜的看到教育改革的成果。但是在收获成果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不足之处。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一些地方政府把“人民满意”等同单一的升学率 指标,于是“经济看GDP,教育看升学率”成了考核指挥棒。中央早就提出了不以考试成绩 和升学率论英雄的要求,缺的是地方对违规者的监管和查处。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媒体, 包括教育界的一些人士,大多数人对高考改革的关注比较狭隘,基本局限于今后到底考几 门科目、考几天、成绩怎么算等问题。英语到底还重不重要,该花多少精力等等,地方政 府重视高考升学并不错,但只抓高考升学率,就像经济只抓GDP一样,必然导致种种问题。 我们要向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的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体会 到快乐,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完善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必须尽快出台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考 核办法,并把着力点指向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师德建设长 效机制。

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

附件一: 深圳市房地产经纪行业服务规范指引 (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 2010年1月25日

感谢你的观看 目录 第一章指引总则2 第二章房地产经纪行业专用术语3 第三章深圳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人员的服务操守与应尽义务6 第一节深圳房地产经纪机构应遵守的服务操守 6 一、信息公示方面6 二、资料处理方面7 三、佣金与必要费用8 四、机构间合作8 第二节深圳房地产经纪人员应遵守的服务操守8 一、经纪人员的执业范围8 二、经纪人员的回避制度9 三、经纪人纪律与惩戒9 四、房地产经纪人违规执业的法律责任9 第三节房地产经纪活动中的禁止行为9 第四节深圳房地产经纪机构与经纪人员的应尽义务10 一、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应尽义务10 二、房地产经纪人员的应尽义务11 第四章二手房买卖居间服务程序指引12 一、卖方放盘12 二、买方寻盘15 三、带买方实地看楼16 四、达成交易协议18 五、签署《深圳二手房预约买卖及居间服务合同》,买方缴纳定金19 六、银行监管买方购房款21 七、买卖双方与经纪机构结清佣金22 八、签署《深圳市二手房买卖合同》23 九、剩余楼款结算25 十、交楼25 十一、售后服务26 第五章二手房租赁代理服务流程指引27 一、出租方放租27 二、承租方求租29 三、经纪人员带承租方实地看楼30 四、达成租赁协议31 五、签署《房屋租赁及经纪合同书》、承租方向出租方缴纳押金及首月租金32 六、经纪机构向出租方、承租方收取佣金33 七、出租方将物业交予承租方使用34 八、售后服务34 二手住宅买卖居间服务操作示范文本36 二手工商铺买卖居间服务操作示范文本81 二手住宅租赁代理服务操作示范文本129 二手工商铺买卖居间服务操作示范文本141 房地产经纪行业适用相关法律法规与自律规范156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评选山西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评选山西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的通知 【法规类别】院校与教职员工 【发文字号】晋教人[2010]16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0.03.25 【实施日期】2010.03.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评选山西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的通知 (晋教人[2010]16号) 各市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今年我省将评选第八批特级教师。现就评选工作安排如下。 一、评选范围 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幼儿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的在编在岗教师,省、市、县级教科院(所、教研室)在编在岗教研人员。 二、评选条件 (一)学历和资格条件 1、小学教师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中学(进修校、师范学校、其它教育机构)教师和

教研员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农村学校教师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 2、具有与任教学校层次相应的教师资格。 3、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15年以上,聘任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10年以上,聘任中学高级教师5年以上。 4、城镇中小学教师应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或支教1年以上的经历。没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支教)1年以上经历的,评选特级教师后3年内,必须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支教)一年以上(教师个人和学校评前必须有承诺书)。 5、中小学校长接受过岗位培训,并按计划参加了提高培训。 办理了提前离岗手续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办理退休手续的教师、校长、教研员,均不再推荐。 年龄、从教年限、任职年限计算均截止至2010年12月底。 (二)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一贯模范履行教师职责。 2、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具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教育界享有较高威望。 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善于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以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深受学生爱戴。 4、曾获得全国、全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省级以上行政部门授予的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或2000年以来获市、县级党政部门奖励(劳动模范、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优秀]教育工作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与问题探讨

论文题目: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与问题探讨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1.1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2) 1.1.1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2) 1.1.2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 (2) 1.1.3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2) 1.2 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2 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本质探讨 (3) 2.1对教育改革本质的理解不清 (3) 2.2将教育功利化,曲解教育本意 (4) 2.3我国的教育制度在教育改革决策上过于行政化 (4) 3 教育改革之我见 (5) 3.1应该重新思考人的价值 (5) 3.2在社会的整体改革中,应该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与意义 (6) 3.3教育工作者应严守教育的立场,以防教育的进一步蜕变和异化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创新点:本文通过对目前教育改革现状的分析,不仅总结了教育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还指出了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问题的探讨摒弃了以往过于针对国家政策实施方面研究的模式,结合了对人性本质的探讨,能更好的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改革措施,这对以后教育改革模式的探讨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改革问题不断的深化,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热点问题,这是不可无视也无法回避的。这些问题包括了教育投入与教学资源分配问题、教师待遇问题、教学质量问题以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业负担问题等等。本文试图从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些自我见解。 关键词:教育改革;困境与问题;见解 1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互联网及新兴技术推动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风起云涌,扁平化的世界正在出现新的格局,科技革命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这也推进了中国教育改革与未来的发展。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主要表现在[1]: 1.1.1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判断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的标志是人均受教育年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为了适应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中国政府从结构和效率入手,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均受教育年限。据统计,经过近30 多年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99%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 世纪80 年代初的4.5 年提高到目前的9.5 年,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1.1.2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 进入21 世纪,中国政府开始把“教育优先发展”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结合在一起,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将“优先发展”置于教育改革发展“20字工作方针”中的第一项内容。 1.1.3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学习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 心得体会 ——医疗系吴洁在周一的系部会议上,侯主任再次的组织我们系部所有人员共同学习《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学习中对我触动最大是文件指出,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教学标准,创新教学方式,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严格教学管理。大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能力。要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评价和服务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育教学、开展人才质量评价。明确企事业单位承担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的职责义务和鼓励政策。这个意见正是对我们职业教育的肯定,给我们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社会在发展,国家在发展,同样职业教育也在发展。以前传统的教育方法对于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已不太适用,我作为一线教师也要跟随潮流,改变自己的课堂,不断学习并探索信息化在教学上的应用。这学期,

在张校长的领导下,我们学习并运用新课改模式,但毕竟我们是职高生,学生的基础与普高生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新课改模式的同时,也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学生磨合出一套适合于我们的教学方式,比如“走课制”、“导师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意一条街”“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这都是与张校长提出的“异想天开、脚踏实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某报告中提出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变革的方向是将“立体化教材”、“在线学习”、“微课”和“翻转课堂”将于一年之内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得以普及,表明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更侧重于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资源形态的多样化的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重设学习空间、转向深度学习方法和跨学科研究兴起将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未来三至五年的主要趋势特征。而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推进变革和创新文化与反思院校的运作模式将在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中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这说明我们必须要无时无刻的去学习。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也强调我们要终身学习,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在这个改革的潮流中不落后,不掉队。作为一线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必须多读书,多学习,给自己充满电,然后为学生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 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 (试行)》的通知 浙教人[2001]407号 各市教委(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直有关部门: 现将《浙江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试行)》及其附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一、《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考试办法(试行)》; 二、《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办法(试行)》; 三、《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四、《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委托办法(试行)》; 五、《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 六、《浙江省教师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浙江省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浙江省内符合《教师法》规定条件的中国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当依照《教师资格条例》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 第四条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工作;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权限负责本地教师资格认定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依法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的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 第二章资格认定条件 第六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二)具备中国公民身份。 (三)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对于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放宽至高中毕业。 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者必须具备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专毕业学历应当视为不合格学历。 (四)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具有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考试合格。 3、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具体按省语委和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能适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大力振兴教育事业的决定 【法规类别】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9.12.24 【实施日期】1999.12.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振兴教育事业的决定 (1999年12月24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 )和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特作如下决定。 一、努力实现新世纪山西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 1、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新世纪山西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要确立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观念、教育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观念,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

位,努力实现新世纪山西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 2、新世纪我省教育振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施科教兴晋战略,坚持教育为山西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提高全省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依法治教,继续抓好“两基”工作,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抓好农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整体水平,逐步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 3、全面振兴我省教育事业,在“十五”时期及到2010年应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全面“普九”,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十五”期末,在巩固提高“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的基础上,全省11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普九”要求。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努力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保持在55%左右。“十五”期间为社会输送各类中等专业人才100万人。到2005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地区达到60%左右,2010年达到80%以上。 ——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200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左右,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8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6万人,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5000人,“十五”期间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40万人。到201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23万人,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8000人。 ——民办教育有长足发展。“十五”期间,力争民办幼儿园占到幼儿园总数的30%,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占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10%以上。按照国家标准有步骤地发展3至5所民办高校。到2010年,努力使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总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0%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发布日期: 2004-05-29 谢维和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内容。由于教育本身的地位和特点,管理体制的革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中其他领域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都直接间接地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分析我国近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从这一角认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很有必要的。 一 纵观10余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基本上是沿着三个走向展开的。 第一、从高重心向低重心的转移。即通过权限下放,改变过去整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其重要手段之一在于,它映了管理权限在原有体制内从上到下的变化,只是把管理的重心由中央下移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而并未超出有体制范围。 这一走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方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限的扩大。过去,无论是学校建设、专业的设置和学科的调整,还是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包括各种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等等,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十有限,更多地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这一管理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吻合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于较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维护教育活动的有序性,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以适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分化而出现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收集和掌握上的困难,也常常影响管理的效。为此,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政府所有。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的权力和责任,都交给地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更进一步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机决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等等,同时也给予了其对所属各级政府教育管理权限的决定权。其二,扩大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专业与系科的调整、机构的设置、干部的任免、经费的筹措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及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高等院校正一步步地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面向社会自主办的法人实体发展。 第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转移。即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共同办学的体制。 首先是学校的举办主体由过去体制内的一元化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举办主体多元的改革。过去,学校的办被完全看成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也完全纳入了中央的计划调控之中,由形成了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的现象。对于有效地贯彻势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无疑给予了体制的充分保障。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政府在财政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同时也限制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和发展教育。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私立学校的涌现,以及与国际上有关组织机构的合作办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学习体会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学习体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学习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9月XX日我校按教育局要求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学习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意见》指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指出了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指出了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妥推进高考改革;《意见》指出了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强调要健全加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加快形成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要改进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严格中小学教师资格准入,健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深化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改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意见》还指出了要健全教育投入机制等。 在学习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是兴国之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高考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改善,我们可以欣喜的看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若干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 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院校与教职员工 【发文字号】湘教发[2013]17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3.05.27 【实施日期】2013.05.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湘教发〔2013〕17号) 各高职院校,成人高校: 现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教育厅 2013年5月27日附件 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近年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在我省“四化两型”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劲需求,广大人民群众让子女“上好学”的热切期盼,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教学有效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基础较弱,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专业设置、学籍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实习实训管理特别是校外实训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广大高等职业院校应站在培养合格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系统思维,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 二、进一步加强专业管理 3.学校专业(专业方向)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山西省教育厅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山西省教育厅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 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我省2017年高一新生全面进入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出的新要求,加快缩小全省普通高中区域、城乡、校际办学条件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要求,决定从201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就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统筹规划、保障基本、以评促建”的原则,以满足基本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以政府办学为主,充分落实普通高中学校举办者的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努力将每一所高中学校建设成合格学校,整体提升普通高中发展水平。 二、总体目标

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作从2015年启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17年秋季开学前,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达到《山西省普通高级中学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办学基本标准》)要求,基本实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基本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目标。 三、工作原则 1.统筹安排,分步推进。各地要根据《办学基本标准》,在对本地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逐项摸底的基础上,分析确定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缺口,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分年度建设任务和目标,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实施,积极推进区域内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 2.严格标准,确保基本。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以《办学基本标准》为统一标准评估验收。学校举办者要对照《办学基本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补短板”、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坚持勤俭节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杜绝超标准建设和奢华浪费,防止拉大教育差距。 3.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各地各学校要将办学条件标准化建 2

教育制度改革

教育制度改革 篇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及建议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得到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日趋繁荣,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毛入学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然而在进步之中,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根据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完善财政教育体制十分必要。 一、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现状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口巨大 近些年,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并将大量教育经费投入到基础教育上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大幅度增加,2002年达到5480亿元。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剧,教育经费总量缺口巨大。 (1)教育经费不足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抽样调查,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2%,初中为21.8%;小学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初中为45.9%;小学试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初中为70.3%;小学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初中为28.8%;

小学购置教具、墨水、纸本、粉笔不足的占32.5%,初中为35.0%。 (2)高校扩招后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高等学校在连续的大扩招后,办学条件紧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教师短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严重不足,可能引起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质量的下降。 (3)我国教育经费总量短缺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是社会公共品,投资教育没有短期利润。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在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到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而现在只有3.28%,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1996年,在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和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都是最高水平,但在有可比数据的七个国家中,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却最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这样的漏洞让全社会出现了“择校费”、“招生腐败”、“教育腐败”等现象,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2、教育财政的职责不明 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分级管理中各自应承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通知

内容概述: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等。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通知 苏教基[2006]33号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江苏基础教育,加强新形势下学校的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我省中小学的管理水平,我厅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你们结合本地实际,切实予以贯彻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执行《管理规范》。 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中小学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合格学校重点工程,增添了大量教育教学设备和生活后勤设施,如何通过加强学校管理,提高这些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也是当前摆在我省中小学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最近,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加强中小学管理的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颁发的《管理规范》就是在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指导广大学校依法管理、自主管理、创新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巩固发展合格学校建设成果,优化育人环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学校管理工作,切实把贯彻落实《管理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认真抓紧抓实抓好,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管理水平,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全面开展培训,推动各地各校贯彻执行《管理规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提高对做好学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各地和各中小学贯彻执行《管理规范》的自觉性;明确《管理规范》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管理规范》的贯彻执行。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分期分批开展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各中小学校要对广大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所有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都接受一次《管理规范》的专题培训。 三、细化目标要求,大力开展以贯彻执行《管理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各地各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部署要求,把中小学校贯彻执行《管理规范》作为我省“和谐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和标准,制订创建方案,细化目标要求,落实各项措施,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在近两年内使全省所有中小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研究生学业 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学生与助学奖学金 【发文字号】晋财教[2014]184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4.10.30 【实施日期】2014.10.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 知 (晋财教[2014]184号) 有关厅局、各有关高等院校: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19号)精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制定了《山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西省财政厅 山西省教育厅 2014年10月30日 山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19号)精神,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做好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研究生是指我省高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获得奖励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第三条本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由我省各有关高校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高校应按规定统筹利用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奖励支持表现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